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校园体系

智慧校园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校园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校园体系

智慧校园体系范文第1篇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青海省这样的多民族聚居区,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高校多元文化的发展,对于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海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了40.63%,与内地高校相比,青海省高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日前就校园文化建设对青海省三所主要高校(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师生进行了调研,总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落后。

在现实生活中,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盲目性。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内容和组织者主要是活跃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它主要是学校团委、学生工作处或各院系辅导员的工作,比如,在针对大学生就“当前都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问题进行调查时,有85.77%的学生选择了“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仅是作为人文教育的树叶,未能与人文教育进行整合,更谈不上承载一定的人文教育的责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不满甚至是反感,如在针对“你对当前的校园现状的评价”问题的回答,有13.64%的学生选择了“比较狭隘,必须在宽度上加以拓展”,有26.09%的学生认为“比较枯燥,必须在形式上加以丰富”,但选择“比较肤浅,必须在内容上加以深化”的学生高达57.83%,无一人觉得“比较满意”,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不满还是集中在内容方面,觉得应该深化内容,发挥更大的功能。

(二)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上。

目前,青海省高校普遍都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归属于学生管理部门,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对学生业余生活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把校园文化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如在针对“你觉得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时,有42.68的学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校园文化档次不高”,高达68.92的被访者选择了“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次上,缺乏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但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社团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但管理者层面却更多地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和活动文化建设,而轻视精神文化建设和学术文化建设。

(三)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指向不明,校园文化向学生渗透的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文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高校的发展各有千秋,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对于身处高原地域的青海省高校来讲,校园文化更应该能够突出高原高校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发挥优势之处。但在对几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体的调研中,发现有些高校对本校校园文化的定位还是不够清晰,学校特色文化展示不突出。例如,在针对学生“你认为本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一题进行提问时,整体上有高达55.36%的学生选择了“不甚清楚”,仅有25.68%的学生认为“了解一些,比如从校训精神等可以得知”,因此青海省高校内部要从“自身整体全方位考虑,认真研究,统一认识,合理定位,充分考虑自身在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中的优势和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弘扬主旋律,保持和传承自身特色。”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青海省几所主要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形形的问题,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是当前摆在民族地区高校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尤其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培育和发展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文化、时代的主旋律,其先进性决定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它可以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现代大学所具有的学术性、教育性等各属性均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反映在师生的精神层面,反映在师生的学风与教风中,而先进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现代大学所具有的属性是一致的。尤其是在民族地区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交织,另一面民族之间由于不同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冲突、碰撞、磨擦不断升级,如果不注意引领、协调、妥协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引起民族和社会发展危机。实践证明,多样化的社会价值无法避免,而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正面引领、有效树立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及至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其和谐性决定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它可以起到(兼容)凝聚整合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主义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种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民族精神是强大的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集、整合在一起;时代精神反映了历史进步的方向,具有强大感召力和推动力。这些内容那个唤起民族地区大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以及荣辱观,能够引导他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方向,高扬的鲜明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在民族地区高校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体系,其开放性决定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它可以起到激励创新的作用。

高校是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发源地,是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基地,民族地区高校的建设发展也莫过于此,创新是提升办学水平和凸显办学特色的根本要求。在打造校园文化时,只有更加注重学术创新、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创新等,才能锻造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才能真正培育出不辱民族使命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要求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涵盖创新精神的培育,它不仅是广大学生作为特定群体成才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民族以及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途径分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在民族地区高校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宣传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一)制定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弘扬主流文化,扬弃民族文化,发展特色文化,要突出校园文化的高原特色和区域优势。

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十分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纳入为校园文化构建的中心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达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目的。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十报告也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更容易在全民族中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的集体观念”,对于民族高校学生来讲更是如此。但也不能固守民族文化的传统不变,民族地区高校文化建设中更应该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引领下兼容吸收外来文化,跟得上时代改革创新的步伐。

同时,品牌是校园文化的标识和载体,因此,青海省高校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具有青海地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办学治校、专业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凝炼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品牌。特别是要深入挖掘青海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秀的文化成果,将青海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在校园人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使各民族同胞建立起互包互容、互相借鉴、和睦相处的亲密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丰富和发展本省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二)建立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新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和谐高品位的民族地区高校校园人文氛围,培育民族高校新时期的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到学校建设的各类文化建设中,“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多元和谐,多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不同的高校由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时间长短、历史积淀不同,其校园文化建设也要突出各高校自己的风格,要以学校的目标定位和长远发展规划作为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传统和条件,发挥学校优势,形成特点,如有的学校有文艺体育传统,有的学校又以民族文化见长,有的学校校园活动蔚然成风等等。要将高校充足的思想文化资源、丰富的思想文化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营造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民族高校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主导者(广大教师)和主体(大学生)的作用,各高校之间开展广泛的校园活动交流,共同发展民族地区高校特色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20-02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教育在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关系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阐明了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增强服务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1.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1]。广义的服务包括科研服务、成人学历教育、成人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方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价值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1.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在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2]。”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职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为提升现有的劳动力素质做出了贡献,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其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质量更高的科研服务、成人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履行这一职能,则高职院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因此,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既是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又是促使其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2.1 增强服务意识 明确服务定位

高职教育要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3],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明确其服务定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逐步理清办学理念,办出自身的特色,为社会培养的第一线的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与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高等教育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必须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在增强服务意识的同时,还要明确服务定位,找准服务对象。与其他高等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是城区服务、农村服务、县镇服务,同时,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要逐步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更好地为基层服务。服务意识的增强、服务定位的明确有助于高职院校找准方向,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2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要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课堂转移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学习和成长[5]。为此,要实现学生的学习和企业需求、服务社会的零距离对接。首先,高职院校要组织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比如护理、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社区老年人义诊活动,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技能,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其次,学校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促进其职业素质和知识技能的提升。到岗位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增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顶岗实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情景,而不是拘泥于书本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最后,可以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方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培养标准,用人单位向学校下达人才需求订单,学校在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基础上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从而培养能够满足特定岗位要求的人才,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2.3 提升教师素质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智慧校园体系范文第3篇

注:本文系衡水学院院级重点课题:衡水市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研究;课题编号:2010006

1.衡水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概况

目前,衡水市大部分学校都有比较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如400米标准的田径场、乒乓球场、篮球场和足球场等,其中衡水学院、衡水中学、衡水六中、衡水二中、衡水十三中都是高标准的塑胶田径场。可见,学校的场馆设施完全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另据统计显示,衡水市70%以上的体育场馆都集中在学校。

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各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主要以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传统项目为主,而且一周只上一节体育课,利用场地的时间大都为上午8点至下午5点,分析显示除了衡水学院场馆的利用率高于50%外,其他学校场馆的利用率都不足50%,这就导致大部分学校场馆设施出现闲置的问题。

衡水学院、衡水中学、衡水二中这三所学校因为学校场馆较多,总体费用比较高,每年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维护总体费用为24.8万元,平均每年每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费用高达8.3万元。其他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相对较少,但是平均每年每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费用也达到4万元,因此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各种维护费用,对于学校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通过对衡水市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现状调查发现,衡水市大部分中学是封闭式教学,体育场馆设施完全用与日常的体育教学、学生课余时间的锻炼以及学校的运动会,没有对社会进行任何形式的开放。衡水学院虽然是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但是并没有出台任何关于社会人员来校进行体育锻炼的法规政策,这必然给体育场馆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不能达到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的要求。

2.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的制约因素

2.1国家支持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够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新加坡、欧美等一些国家,在社区建设和学校设置时就考虑了体育场馆为学校和社区居民共同享用的问题,注重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他们的学校体育场馆就是作为社区的一部分来建,是一种自然开放性的。日本99%公立学校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达到80%以上,成为满足社区体育运动需求的重要途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重视程度相差甚远,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项关于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这也成为制约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2学校的教学时间与大众锻炼时间相冲突

大部分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都采用封闭式教学,正常上课时间不允许任何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因而从时间上限制了对社会开放。学校中的许多体育场馆是国家投资修建的,其目的就是给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条件,是一项福利性设施,不能主次颠倒。

2.3 学生和大众的人身安全问题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学生的安全仍是学校最头疼的问题,近几年由于校园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学校也不断增加校园保安,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后,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特别是那些教学区、运动区、公寓区在一起,极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另外,体育运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社会大众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谁来承担责任?有人曾经提议,为了刺激学校开放的积极性,不妨实行有偿开放,不过即使是有利可图,大多数学校还是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一旦收费,学校就有了责任和义务,而以学校目前的状况,根本没有精力再承担这一责任和义务,不如索性关闭。

2.4学校体育场馆高额的维护费用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增加了体育场馆设施维护、保养和更新的经费投入,另外管理人员的工作繁重,费用也势必会大大提高,这对学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笔钱由谁来出?是政府买单、学校承担,还是锻炼者自付?如果仅是开放学校操场还好说,费用不会太多,如果是体育馆、游泳馆等室内场馆都免费开放的话,学校肯定将不堪重负,因为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后所带来的各种附加费用目前还没有任何保障。

结语

目前,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仍有诸多因素困扰着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体育主管部门,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是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是建设和谐社区、发展社区体育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和总结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处理好学校体育设施的教学功能与满足群众体育运动健身需求的关系,为广大群众提供高品位的健身服务,把校园打造成百姓健身的精品之地。

参考文献:

[1]肖文,余静.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的研究[J].江西教育综合版,2010.1

[2]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智慧校园体系范文第4篇

摘要:近几年,高职招生连续遭遇“寒流”,招生难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口变化、教育质量等客观现实因素影响,更有深层次的社会因素的影响。由此,尝试用社会分层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招生;社会分层

作者简介:吴苏芳,女,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5-0043-03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文件。在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高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本应该是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然而,现实中的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却与理想状态存在很大的差距,潜在价值与实效价值错位问题凸显。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客观的现实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社会因素,笔者试图用社会分层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

一、高职院校“招生难”的现状及原因

近几年,高职招生连续遭遇“寒流”,不少高职院校投档人数远低于计划招生人数,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遭遇无人可录的尴尬局面。据相关报道,山东省2011年专科(高职)二批一志愿投档中文史类119所、理工类115所院校上线生源为零,江西省高职(专科)二批一志愿投档中文史类89所、理工类96所院校上线生源为零,这种现象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存在。同时,入学分数线也一再降低,2012年山东省高职入取分数线降至180分也仍然有60%的计划没人报考,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分数线限制,出现“零门槛”,但依然没能挽救生源荒的危机。

高职招生困境的出现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有客观现实因素的存在,如人口因素、职业教育自身及学校教育质量等因素;并且也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干扰家庭及个人对高职教育的选择,如文化观念、制度因素等。在目前教育选择多样化的时代,个体选择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选择主要从职业选择出发,从职业带给个人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去考虑。可以说,社会的阶层结构影响着职业选择,职业选择影响着教育选择,个人教育选择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分层现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笔者试图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社会阶层结构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阻碍作用。

二、社会分层理论的解析与应用

社会阶层指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产生的状态,其内涵是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声望、财富和权力划分等级的社会现象。[1]社会阶层存在于任何的社会发展阶段,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划分的标准会有所不同。

在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中,作出最杰出贡献的是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两位思想家。在马克思理论里,他把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从生产过程而不是收入与分配领域寻找阶级划分的根源。韦伯提出了“三位一体”综合分层标准,即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声望地位三个标准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韦伯“三位一体”三重标准的合身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而且更具有直观性,被很多人认可。不同的职业联系着不同的报酬、权力和声望,所以,职业能从整体上折射出个人的社会地位状况,例如,当代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等倾向把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另外,帕梦斯也主张以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他认为现代社会人们的财富和声望都依赖于职业,职业代表着个人成就,是社会对个人成就的一种认可和欣赏。我国有学者将职业作为阶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根据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将我国社会成员分成十个阶层。[2]

可以说,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标准,己经认可了个人通过教育、通过个人的努力,通过个人人力资本的开发,获得相应的职业收入、职业地位乃至改变社会地位的现实。职业成了当前社会划分社会阶层的首要标准。而知识、技术在个人职业获得中起着主导作用,知识、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教育这个途径。因此,教育在个人阶层地位的获得中关系重大,这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大背景。

三、社会分层对高职院校招生的影响

前文谈到社会阶层影响职业选择、职业选择影响教育选择,说明教育与职业选择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选择了一种层次与类型的教育就预示着选择了相应的社会阶层的职业,进而就预示了学生成长为社会哪个阶层的人,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分层的功能。在此前提下,社会分层影响着人们对受教育层次与类型的选择。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名义上获得了高等教育学历,但是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在就业市场竞争力上育在改变人们的社会阶层上具有很大局限性,难以使人从社会下层进入社会中上如果不是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以及岗位能力,其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人们总是渴望通过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获取占优势的人力资本,实现进入更高一级社会阶层的目标,而高职教层,这对做出教育选择的学生和家长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局限性使一部分人做出了不接受高职教育的决定,尤其经济落后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宁愿高中毕业后进入社会学一门手艺或者直接去打工而不选择高职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产生高职院校“招生难”的深层次原因,恰恰是人们对高职院校在社会分层中和流动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结果。

高职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声望都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观念上,人们还受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从教育层次上看,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虽都同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相同,但实践层面上是“等而下之”。从培养目标上看,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技能获取为目标,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而不是管理型人才,并且基本上都处于专科层次。现实中,通过接受高职教育进入白领阶层的机会远比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进入白领阶层的机会要低。同时,在社会用人标准上,也还存在着“唯学历,唯名校”的现象。如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大型国企的招聘考试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基本上把高职毕业生排除在外。这必然使人们偏向于选择普通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高校,“上不了重点大学的上本科,上不了普通本科的上三本,上不了三本的读高职”的观念正是这种偏好的最真实写照。上高职实际上就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能在理想状态下自由选择学校,考虑职业声望以及社会地位的因素,绝大多数人是会选择普通高校的。

四、解决高职院校“招生难”问题的对策

高职院校“招生难”现象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统筹考虑,政府在其中应该起主导作用,应加强政府的政策调控与制度创新。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分析,关键是要提高高职教育在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中的正向功能。

(一)重视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虽有具有“职业性”和“教育性”双重属性,但“教育性”依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之一,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在高职毕业生的职业世界里可能不缺技能,但是却缺乏与职业发展直接相关的素质,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情感,因而,高等职业教育在重视学历和资格证书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的培养,以提升人的职业素养、工作素养。同时,为确保高职毕业生不仅能“好就业”,更要“就好业”,既能找到“饭碗”而且能“捧住饭碗”,高职教育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使学生能够获得既能满足当时职业需要,又能满足社会、职业及个人发展需要,并能保持自身全面、协调、持久发展态势的能力,提高自身职业适应和发展能力。

(二)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变“终结教育”为“终身教育”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缺少学历上升的渠道和空间,学术成长的道路从职业院校毕业那一刻就被终结。而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不应该是“终结教育”的形象。因此,应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人的终身发展、终身教育服务。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改进:建立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的横向流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职沟通”;职业教育自身体系的完善。(1)架起高职生与普高生双向流通的桥梁,加强政策推进和“过渡课程”的建设,以顺利实现不同教育类型间的衔接,帮助高职学生搭建向上流通的渠道;(2)不断完善职业教育自身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学历层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齐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高职教育的声望和地位。目前,职校生无法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获得与普通高校生同样的学历和学位,接受了职业教育就意味着很难再有机会和能力去获得更高的学历,很难实现身份变化和向上流动。这就造成高等职业教育次于普通高教的认识,这样的高职教育自然不会成为人们的理想选择。只有使职业教育具备“终身性”,使高职毕业生具有往高处上升流动的机会,使社会群体中凭借高职教育这一途径实现向上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样才能刺激更多的社会群体接受高职教育。

(三)健全职业资格与就业准入制度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但当前社会还存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和管理不健全、就业准入制度控制不严的现状,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大打折扣。(1)应严格制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同时,应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既要有技能型、操作型工作岗位的的资格证书,还应包括其他主要职业和工种,改变很多专业无证可考的状态;(2)应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管理机制,改变“证出多门”的现象。“证出多门”的现象表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已逐渐被异化为各行业部门争取利益的工具。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出台法律法规确定证书考核机构,完善监督机制,以确保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3]

参考文献:

[1]陈静静.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微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7(7):44-45.

[2]卢洁莹,马庆发.可能与不可能:社会分层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悖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7(1):48-51.

智慧校园体系范文第5篇

一、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受多方面条件限制,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工作存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并没有与当地经济发展相挂钩,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不能够满足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的培养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能够有效服务于社会发展。第二,缺乏系统性。一般而言,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的联系相对来说是较为频繁的,两者互相合作,既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目前双方的合作缺乏一定的连续性,仅限于一两个项目或是短期内的合作发展,缺乏长期的合作目标的制定,系统性较差。第三,缺乏紧密性。虽然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接触较为频繁,但两者隶属于两种不同的性质,双方的合作也仅限于口头或是表面形式,学校服务社会的意识较为落后,两者的合作仍然缺乏一定的紧密性。第四,缺乏主动性。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甚至身兼数职,这就导致教师精力不足、时间不足,不能够主动走入社会中,了解社会需求,密切与企业的联系等。

二、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

(一)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多次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制定了一些法规政策,旨在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鉴于此,高职院校教职工要改变传统“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确立起主动服务的观念。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建立起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为教师参与社会活动留有充足的时间,并将教师服务社会的行动作为考核标准之一,这样能够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主动性,能够带动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二)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针对性。若想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以及优势领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精尖的专业人才,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