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空间设计理论

商业空间设计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空间设计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空间设计理论

商业空间设计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空间设计;实践教学;技能;模式

在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的今天,商业空间在城市环境中所占有的地位也愈发重要。每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其商业发展也往往呈现繁荣昌盛的局面。作为商品经营的空间载体,商业空间的设计及商业氛围的营造一直受到经营者的重视和顾客的关注。商业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设计教学一直处于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如何协调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凸现实践教学的商业价值,二者应该互通共融,绝不能此消彼长,在环艺专业的教学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商业空间设计的社会性与价值需求

在城市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与商业环境产生交往。从你迈出家门的那一步起,路边的商业广告就映入眼帘,各种形式的商业媒体广告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是最直接地体验商业环境的行为,此时商业空间的设计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商业空间设计的舒适与否,氛围营造的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购物欲望与休闲心情。在一个令人舒适放松的商业空间环境中,人的购买欲可能会大大增加,无形中创造了消费,提升了购物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增加了商家的利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反之如果购物环境令人厌倦,就会打消人们的购买欲,也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商业空间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商家的事情,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顾客及他人的心理,并进而对社会层面产生影响。设计作为一种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其与商业模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优秀的设计能直接产生商业价值,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商业空间设计作为城市生活的延伸和拓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根据人们对商业空间的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多重需求,对商业环境加以利用、调节、充实和发展,并建立一种适合购物且促进其自身综合发展的生活环境空间。

二、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的审美需求

美国著名的城市专家伊里尔·沙里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可见城市的建筑环境能折射出这个城市的文化灵魂,商业空间又是城市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空间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品位和内涵,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程度。曾几何时,商业环境已经由原来单纯的购物场所转变为具有休闲、娱乐及审美需求的综合性艺术空间。以济南为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型的购物场所仅有泉城路的百货大楼,经四路的人民商场、大观园等几个规模单一的商业体,当时济南的经济发展也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繁荣。十几年过去了,今天的济南从泺源大街的银座商城到泉城路的恒隆广场,从经四路的万达广场到经十路刚刚落成的银座中心和谐广场,每一个都是综合性的SHOPPING MALL(综合购物中心),功能十分齐全。拿恒隆广场来说,整体建筑为解构主义的代表作,由巴拿丹主持设计。恒隆广场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娱乐场所、电影院、酒店、商务办公、餐饮为一体,有17万平方米的商业区及1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体量宏大,为济南市单体商业建筑中面积最大,华北地区档次最高的商业设施、是在全国都可以排在前五位的全方位商业综合体。这些综合购物中心使济南市商业格局彻底改变,也使济南跻身于国内一流的商业城市圈。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现代商业中心极大地提升了济南城市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内涵,营造了优美舒适的商业空间,为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了高层次样板实例,构建了高品位的购物环境和优质的商业氛围。

三、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商业空间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是有一定距离的。商业空间设计作为实践性强的课程,需要的设计理论非常具有针对性。对具体的项目就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设计理论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非常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育内容体系。我们在商业空间设计的教学中将传统的人文观念、环境美学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时尚导向,并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实践案例来验证理论,达到一种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的理想状态。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中,我们不提倡构造脱离社会生活的空中楼阁。即使是虚拟的概念性设计课题,也要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商业空间设计更是如此。当下是一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业空间设计的教学应该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一方面,商业空间设计本身要求有实践的可行性。作为一门设计课程,商业空间的限定条件应该越接近实现越好,这就为商业环境的空间营造提供了无限可能。另一方面,设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有益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商业空间设计本身的要素,造成设计的庸俗化。在各种纷繁芜杂的城市商业空间中,大到超级市场,小到一间格子铺,都应该有专业设计师为其精心设计、策划,以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购物空间和舒适氛围。商业空间设计不要因规模小而不重视,也不宜因位置偏僻而降低要求。记得前段时间到过江南水乡西塘的一家路边小店藏书阁,不到十平米的空间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设计了丰富的地方特色内容,把江南的柔媚婉约印在了顾客的心里,让人驻足留恋。只有将设计融入到商业空间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才可以说“设计改变生活”。

四、商业空间设计教学的实践技能训练

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商业空间设计的类型及范围,设计基础知识、界面材质、色彩、灯光设计等商业空间方面的内容,掌握商业卖场设计、酒店、餐饮及娱乐等专题商业空间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使学生熟悉商业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从功能、技术、形式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正确表达设计内容,独立完成设计项目。在具体的实践技能训练中,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结合实际案例是最佳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选定的实际项目作模拟训练。第一阶段,拟好设计任务书,做相关内容的市场调研、资料搜集等工作;结合项目案例作具体分析并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案例进行设计构思、讨论,绘制设计草图等。第二阶段,方案设计可模拟投标方式展开评议、演示文稿、制作标书、方案汇报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直接参与到商业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中来,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加深其对设计理论的认知和理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和相互促进。除了在学校中的专业技能训练外,还可以将学生派往设计单位进行实战演习。可利用一些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培养解决在实际工程项目所遇到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流技巧等综合素质。

商业空间设计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工作室教学;产学研;理论;实践

1室内设计教学目前现状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行业的强势崛起,室内设计做为一个探索人类生存空间的领域也悄然走俏起来。对于室内设计的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所以各个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室内设计专业。但是过于陈旧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设计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单是一门软件的操作员。企业需要的是具备扎实基本功和熟悉行业规范的资深设计人员,而这往往与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不小的差距,很多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在社会上再锤炼三五年才能够称得上设计师的称呼。如何缩小这段鸿沟,让我们的大学教育体系能够更上社会的需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马上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我们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推出,恰恰适应这一需要。

2工作室教学的特色

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艺术设计领域,特别是在室内设计行业。室内设计行业是探索人类生存空间的行业,是一个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在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是书本所不会提及的,而在工作室教学中结合项目特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会在学习设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客服设计困难,并最终完成设计,学习到很多设计知识以外的知识。使学生的设计能力更加理性和成熟。老师也能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知识点的分析讲解,并在项目中提高能力总结教学经验,使整个的教学体系更加成熟,通过工作室的项目锤炼,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双师型”教学人才。并且,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学校的扩大知名度,提高社会效益,同时创造更的教学环境。

3 工作室教学的要求

工作室教学由于其特殊的培养模式,也需要特殊的教学条件。首先,如何引进项目,就是最大的问题。项目的引进必然要依托于企业,所以和行业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就能为工作室的项目引进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平台,而工作室也就成为了企业的一个设计室,绘图室,或者预算室,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标准,并以此进行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其次工作室教学对教师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纽带,教师队伍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工作室教学还要求我们的老师具有高水准的实战能力。设计不是纸上谈兵,工作室教学结合市场,那么设计就要符合市场的游戏规则,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实战能力满足工作室教学的需要,是工作室项目制面临的最大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自身师资队伍的提高,通过和企业合作鼓励老师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参与大型项目的设计工作,在提高设计经验的同时也增加额外的收入。然后,吸引行业精英加入教师团队,和学校签约,成为外聘教师,客座教授。定期到学校参与学术交流,担任课程任务。同时引进优秀的“双师型”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去。再次是工作室的运作和管理,当有了项目和人才之后,工作室的运作如何可持续的进行,一是硬件上的,工作室应具备一个公司所需要的基本硬件条件,特别是设计所需要的硬件条件。二是在工作室的管理体制必须完善,给工作室教学提供体制保障,并且工作室教学开始会充满困难,政策上也应该对工作室教学有相应的支持。

4 工作室教学的实践探索

重庆工商大学建筑装饰艺术学院从大二年级开始展开工作室教学,结合行业龙头企业重庆港鑫建筑装饰公司设计分公司作为平台,将设计项目引入工作室,并在学院内开设自己的设计分公司,并派驻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师根据自身特长,分别担任了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文化空间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把实际项目引入教学,学生在课程环节中参与了诸如云阳大剧院室内装饰设计,永川第二人民医院室内设计,市委党校新办公楼设计,中国农业银行云南支行总部设计。等实际大型投标项目。综合性项目则分类别进行课程,比如云阳大剧院项目为例,则可分为文化空间,商业空间和办公空间三门课程进行分别设计,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过程中还必须考虑项目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避免以前课程中设计思维的单一和脱节。以文化空间为例由于实体具体项目的存在,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实地考察,分析现场情况,收集当地素材及地域文化。并从中提取设计语言。这往往是以前设计中容易被忽视掉的环节。而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同学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做出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报告。在接下来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会组成一个专家委员会,要求每个同学上台汇报自己的方案,并指出修改意见。同时下课之后也可以和项目设计师进行交流并且配合建筑表现工作室做出自己的方案效果图。在项目深化的过程中,设计师会组织同学到港鑫公司茶园实训总部参观工厂,同学们能再厂房内看到自己的设计师如何由图纸演变为实体。接下来同学们能够到项目的现场跟着工人学习装饰材料的安装并总结方案设计和现场施工所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由于有自己的设计工厂,同学们可以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思路,大胆发挥创意。而这又是已经成熟的设计师所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断的交流碰撞出来的火花,才可以推动设计理论的不断前进。

5总结

设计是一个需要和社会密切结合的行业,各种时代讯息都能在设计中反映出来。而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所以闭门造车的培养思路是行不通的。工作室教学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思路中大学的教育思维,从更实际的角度挖掘设计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题。通过和老师不断的交流沟通,通过不同的项目锻炼,通过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设计困难。通过真正的参与和总结最终培养出一个和格,全方位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商业空间设计理论范文第3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城市中如果有一个独具特色的良好的商业环境,那必定是吸引市民和观光旅客前往的场所,并将成为城市面貌的重要标志之一。空间尺度和建筑规模成比例协调,景观设计和空间氛围呼应融合……建筑师在三维空间中解构商业地产,用尺规图距勾勒出一幅美好画面,商业空间有开有合,园林景观巧饰其间,店铺排布错落有致,人流物流动态延伸。这样的建筑对于商业购物环境来说,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促动作用。因此本文从影响商业发展的商业建筑设计原则入手,结合平日设计中的实例,分几方面简略的讨论一下怎样的设计原则可以影响商业建筑的发展。

主题词:商业建筑设计原则商业发展城市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概述

现代商业建筑外观的审美,不仅仅是外装修材料、立面形式、比例、色彩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强调人的参与意识。也就是说,建筑的外表只是形式的一部分,只是作为主导的人或顾客站在某一角度、某一地点观察和感受的对象。然而商业建筑重要的不是要顾客远眺,而是要吸引顾客进入建筑内部。所以说商业建筑是空间与行为互动下的建筑。

商业建筑要想吸引各色各样人群的注意力,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商业建筑的选址

(二)人流的引导

(三)商业空间动态展示设计

(四)个人认为影响商业发展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商业建筑内部或其周边的步行街设计

(一)商业建筑的选址

“天时”、“地利”、“人和”都会直接影响商业的经营。“天时”是指商家对投资时机的把握以及在经营过程中的时令性的把握:“人和”是商品在管理上的技巧,包括服务态度、促销手段、广告宣传等方面。而“地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属于建筑策划的范畴。店址选择适当,占有“地利”之势,广泛吸收消费者促进销售,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商业设施的选址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客流规律;(2)交通状况;(3)商业环境;(4)地形特点;(5)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1、客流规划是选择店址的最重要的因素商业中心是消费中心,从经济效益上讲,商业中心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争取尽可能多的顾客;从成本效益上讲,要争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形态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相同客流规模的不同地区,因客流的目的、速度、时间不同,对选址条件有不同差别。

(2)选择店址需要调查分析街道两侧的客流量规模,选择客流较多的街道一侧。

(3)选择店址要分析街道特点与客流规模的关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选址的最好位置。

(4)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除了被动适应客流规律之外,还可以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加以改善开发,选择有开发前景的区域,开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统,主动地引导客流,制造客流,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境。

2、交通状况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它是制约商业聚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因此商业设施的选址必须是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地点。

3、商业环境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如果在同一地区内已有过多的同行业商店,势必影响商店的经营效果。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顾客希望就近广泛地比较选择商品,以及希望一次购足所需的商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趋势。

4、地形特点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主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如选择在两面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扩充橱窗面积,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位于街道的入口处、公共场所的迎面处都是能见度高的地点。有的地点如位于街道的凹进部位能见度就差。

5、城市规划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规定,商业建筑的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服从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

(二)人流的引导

设计商业建筑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人流,人流导向设计是商业的主体。商业中的业态分布和功能布局必须要尽量吸引客户经过每一个可能的店铺。

1.以餐饮娱乐引导人流

加强商业建筑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公共空间尤其是入口空间,其开放程度越高,就越能够增进商业建筑与城市的交流,提高商业活动的亲和度和竞争力。因此入口公共空间的形态对人流引导起到关键作用。

2.注重空间的序列化设计

一是如何让人长久驻足;二是如何使人走遍全程。商业建筑中的人流速度慢,人情味也浓,人在商业建筑中的行为特征体现为逛而不是走。通过空间序列化设计,形成商业空间中的合理人流动线与聚集点,提高商业空间的流动性以及尽可能高的商铺价值。路径、节点、边界与区域形成了商业空间的基本设计模式。这一点将结合下一条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一同讲述如何通过空间引导人流。

(三)商业空间动态展示设计

目前动态展示普遍运用于大型固定展示空间,展示空间生动化比大众媒体广告更直接、更富有感受力,更容易刺激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

一、人物的流动

根据现在的商场卖场的布局来说,顾客通道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顾客的合理流动,一般来说,通道设计有以下几种形式:

1、直线式又称格子式,是指所有的柜台设备在摆布时互成直角,构成曲径通道;

2、斜线式,这种通道的优点在于它能使顾客随意浏览,气氛活跃,易使顾客看到更多商品,增加更多购买机会;

3、自由滚动式,这种布局是根据商品和设备特点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组合,或独立、或聚合,没有固定或专设的布局形式,销售形式也不固定。如利用店面过道等空间树立立体广告物等。

二、展品的流动

有效利用展品本身的物理、化学等特性,进行运动,在运动中展示自身的特色,如汽车展示,突破静态放置,将汽车放置在公路上,举办车队竞赛,游行等。吸引了各地消费者和试驾司机的关注,将汽车可以行驶的特性发挥出来。

运用一些特殊的动态展架,使商品放在上面可以有规律的运动、旋转,还可以巧妙的运用灯光照明的变换效果使人产生静止物体动态化的效果,巧妙变化和闪烁或是辅以动态结构的字体,能产生动态的感觉;

三、空间流动

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虚拟的空间流动,通过高新科技技术影象等手段形成一种空间上的变化,使空间成为一种流动的空间,使人感觉在里面穿梭,仿佛就在空间中漫游,二是现实的空间流动,比如整个展厅的旋转,广告宣传车的四处宣传,这些都使展品和观众更接近,更好的为产品做了宣传。

可见,不同的动态展示方式,在吸引顾客的同时,不仅起到了引导人流的作用,还能使顾客更加了解产品,从而增加购买欲望,促进商业发展。

(四)步行街的设置

街道是商业的灵魂,“开放步街”是人文、生态、环保的商业设计理论的现实展现。从传统的商业街,到体现着步行精神、人文意识的商业开放步街模式;以时尚现代的商业氛围、综合丰富的产业链结构,升华都市商业品质,以多元人性审美情趣、开放自由的美学风格,揭示日益多元的社会需求,成为都市商业的成功开发模式。

1.步街格局设计

商业开放步街体系可分为主街式、主次街式和广场式三类

(1)主街式步街

简洁而明确的商业格局有助于人们对空间认知的形成,主街式步街即主要由一条主街总领起整体商业空间的序列。鱼骨刺式的主街成为开放式商业布局公共空间的核心。为了营造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主街把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功能块体结合起来,配以丰富的公共开敞空间、广场、街道、露天茶座和园林景观设计。

(2)主次街式步街

在功能综合复杂的商业中心中,往往单条步街无法满足设计需求,需要多个交通路线进行组合,表现为以一条交通干道为主,若干步街为辅的步街体系。

(3)广场式步街

如果说商业街巷文化更多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线性商业形态的精髓,那么广场式步街设计更多透出了西方的空间设计理念。广场式步街以广场带街,通过不同体块之间彼此位置的对位、错落,形成剩余空间,呈现出不规则的总体平面形式。这里街道与广场空间的塑造手法灵活多变,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总体格局。

商业步街设计作为商业设施与环境的一种重要设计形式,不是固定的静止存在,而是应当能够与时俱进,具有发展与调整的弹性,因此设计一个能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步街体系也不为是一个促进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

在这个灯火阑珊的城市,人们的活动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与事业之间,商业消费,休闲娱乐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商业建筑设计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焦点,只要我们充分考虑影响商业发展的各个因素,就一定会设计出与时俱进的商业建筑,使其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1.《城市设计》东南大学 王建国主编

商业空间设计理论范文第4篇

环境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体现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新的建筑室内外表现形式以及新的建筑装饰材料等的设计上。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至关重要。训练中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进行概念设计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在设计思维过程中逐渐养成习惯。这种概念设计的训练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这种创新意识将成为一名设计者终身受用的财富。

2建筑空间概念的引入

环境设计专业实际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即景观设计。这两个专业方向都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是对建筑设计的二次设计。在我国,部分高校已把环境设计专业下设于建筑学院,这样建筑和环境设计能有更好的学科融合。但目前大多数院校还是将环境设计专业放在艺术设计学科当中,课程设置中对建筑设计知识涉及较少,有时难免造成对建筑理解的偏差,使得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不能很好地衔接和融合。因此教学中一定要适当引入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理念。空间概念早已成为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核心,但是并未深入到环境设计当中。

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虽然普遍设有住宅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等课程,但大多数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往往也只停留在定义上,不能从空间思维的高度去理解建筑,并对建筑进行二次设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增加建筑设计基础相关课程。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从设计角度进行思考,还要从建筑设计角度,尤其是空间思维角度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将其带入教学当中,使该理念深植学生的设计思想当中。

3“学”与“习”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急于搞设计创作,认为设计就是要原创,但是往往闭门造车,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这是他们没能对“学习”二字有深刻正确的认识造成的。“学”是模仿“,习”是练习,也就是说先模仿别人,然后再勤加练习。那么怎样“学”和“习”才是正确的呢?分析和临摹大师的作品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首先,我们一定要选择有一定设计高度的作品,最好是在国际比赛中获大奖的设计作品,比如建筑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其次,学习中我们应先阅读建筑大师的设计理论,了解建筑背后的思考以便更好地了解建筑的设计背景和设计思想。

然后用计算机模拟搭建建筑室内外各个部位的模型,体会建筑设计从整体到局部的每一处设计,分析作品中的设计主题、空间分割、材料运用、色彩搭配、灯光照明等方面。最后,将分析结果在新的场地上重新组合,得到一个全新的设计作品。按照这样的方法练习一段时间,设计能力必定会有较大提高。日本的建筑大师建筑普利策奖获得者安藤忠雄先生,就是凭借这样的学习方法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学习之后成为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

4课程设置的调整

目前国内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上都是:一二年级主修设计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三年级才真正接触到设计专业课程,四年级要进行实习设计和毕业设计,这样学生真正接触设计课程的时间比较短。东南大学建筑系的课程设置就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他们的课程设置大体分三条主线平行推进。一条主线是主干课,即建筑设计课,从大一到大四贯穿始终。课程从简单的空间设计练习开始,到二年级便开设建筑设计课程。第二条主线是建筑理论课,包括中外建筑史,建筑理论等。第三条主线为建筑辅助课程,包括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我们的课程设置也可作类似设计。本科一年级即开设设计基础课,如设计程序及方法。二年级开始环境设计专题训练。每学期开设两个专题的训练课程,每专题课时为八周,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学习和思考。二、三年级两年期间就可以完成八个专题的学习和训练,四年级便可以做综合性课题设计。另外,随着设计课程的逐步深入,搭配开设设计史论课程和辅助课程,如设计史、照明设计、装饰材料、装饰施工等。

5教学模式的丰富

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大体是先进行专题设计,课程结束后上交设计作品,任课教师给出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较为僵化,教学效果也不尽理想。在教学及评价模式上我们可以尽量针对专业特征,让教学模式更为灵活丰富。

第一,专业课程实行课程答辩制。即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要拿出设计作品接受答辩组教师提问,教师给出综合评价及成绩。答辩组成员可以由非本课程任教教师、外校教师、企业设计人员等组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开拓专业视野,也可以加强任课教师与同行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第二,开展校校联合,与本地区兄弟院校实行联合教学。学校间可以互派师生做课题教学竞赛,课程结束后将学生作品做联合展览,评出奖项和成绩。在比赛中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更能增加校际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商业空间设计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国内高职高专类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构架中,专业学习开设有大量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课程,整体侧重于室内方向教学。新形势下,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课程简述

景观设计是一个大的学科概念,是一个涵盖了生态、科学、艺术、人文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其根据内容和尺度的不同,主要分为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两大方向。相较于建筑、农林、艺术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多数以开设景观设计课程为主,学生不可能上完这门课就能成为景观设计师、景观规划师、植物配景设计师。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传统课程,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最大化,值得思考。

二、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市场与行业需求培养学生。当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泛而不精、就业定位不明确、毕业生就职后发展潜力欠缺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的课程教学思考

1.课程定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在定位上应有所侧重,突显专业特色。国内的建筑、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更为注重科学、技术、地形、植物等角度,所承接的空间体量偏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学科性质,以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对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来把控,设计体量相对较小。由于未受过系统的城市规划、建筑室外空间设计相关课程的训练,没有完善的理论知识控制、指导和管理规划的实施,学生对空间尺度的概念相对模糊,难以把控较大的空间关系。因此,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训练定位是小体量的景观设计。可以考虑与公装、别墅设计等相关课程进行联动,如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别墅设计中的室内外景观部分以及小体量的庭院、花园设计等,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对培养方案的整体认识。

2.理论教学——取舍与深化

高职教育强调就业,但在近年来略显浮躁的就业市场氛围中,一些教师和学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视现象。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操作型人才的培养,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理论基础、忽视设计思维的培养。从长远来看,抛开理论谈技能也是不现实的。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景观设计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掌握最基础的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如景观设计规律、中外园林类型及特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硬质景观设计、铺装材料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对庞杂的景观设计理论进行取舍和提炼。

3.教学中的抓与放

有些学生在做景观设计方案时经常会问教师:“我这块空间比较空,放个什么好?”方案设计成了“填空间”,为了设计而设计,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后都讲不清自己的设计主线和设计思路,更不知道自己的创新点在哪儿。针对这个现象,教师要做好景观设计教学的抓与放。抓好前期方案设计部分,即方案设计的前期环节务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创意点,理清思路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设计方案的展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文提到的案例正是由于学生在设计实践中自主性不够,过于依赖教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实践时要明确一个观念——设计事关功能与美感。除去功能与尺度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在中后期的设计表现要注意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不能过度干涉。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艺术审美、设计基础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优秀景观设计案例的方案构思、平面布置手绘稿,供学生临摹学习,这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设计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4.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手绘+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

一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手绘表现的相关课程,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高职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短时间内很难整体达到要求;加之专业课程方案表现多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在进行景观方案构思时,大多直接借助AutoCAD软件绘制平面图,设计思路未厘清就直接进入绘图阶段,这样的方案难以从整体上进行把控。所以,在课程的方案表现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方案的前期构思阶段借助手绘的形式,以点线面表现景观元素、流通线路、区域划分等。这样学生能够快速理清思路,对平面布局有直观、清晰的表达。在方案经过反复推敲进入细化阶段后,对于方案的平、立、剖面图,学生就可以借助AutoCAD软件快速完成。3dsMax软件建模、渲染、出图耗时费力,而Sketchup软件相对来说更加省时、易于上手,建模流程简单易懂,能使学生更专注于设计本身。因此,效果图可以考虑用Sketchup软件完成。

5.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以往的授课形式往往依赖课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针对景观设计这门课,教学形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景观材料、施工等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这种动静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往的教学环境单一,教学多集中在教室或机房。“走出去”教学即走出课堂调研参观,由教师带领学生去景观区域、公园、广场、公共绿地、景观带等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实地对景观元素、造景手法、植被景观、施工材料等进行详尽讲解。外出调研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下堂课对调研的情况进行汇报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使教学成效更高。

6.紧跟行业发展,对接岗位需求

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与就业需求形成了无缝对接,这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的一大重要指标。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岗位需求构建教学知识体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一个不断完善、逐步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培养重点,对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技能方面(计算机辅助绘图、施工图绘制、材料等)着重训练。其次,可以邀请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本校往届毕业生回到课堂中,针对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经历与经验,给新生上一课,这种“过来人”现身说法的形式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岗位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也能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更多的思考。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一些国际大赛的优秀案例,可以让学生体会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学习设计方案的表现手法。这些行业前沿的风向标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要紧密结合岗位需要,通过调整、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要明确课程能力目标,做好人才培养定位,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培养出技术扎实、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贤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山西建筑,2008(7).

[2]张佳妮.高职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3).

[3]孟亚凡.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学科教育.中国园林,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