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卧床不起指卧床时间已大于1个月并不能恢复者。卧床不起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高龄老年人既是本病的易感人群,又是重点防治对象。导致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的特殊病因是跌倒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加上患者并存疾病多,褥疮、挛缩多见等特点[1],也为护理患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延长高龄老年人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理能力、减轻社会负担,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1对象
我科近年收治25例80岁以上老人,其中男9例,女16例;跌倒综合征致病7例,误用综合征致病5例,其他原因致病13例。全部患者并存疾病3种以上。
2方法
2.1健康教育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
2.2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指导、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活动与锻炼。
3护理
3.1健康教育根据高龄老年人的经历、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职业、民族、生活习惯和风俗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3.1.1知识传授因地制宜、深入浅出地选用专人讲解,指导收听、收看电台、电视台节目,发放宣传手册等教学方法,帮助老人认真学习医学科普知识,如:人体解剖和生理功能,影响衰老的因素及延缓衰老的相关知识,营养学知识,药学知识,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作诱因、演变规律及识别、治疗、护理和预防疾病的知识,以提高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3.1.2行为训练选择恰当的方法,选用适当的辅助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自理行为的训练。如:自我护理技能,自测血压、脉搏、尿量、尿糖、痰量,注射胰岛素,关节功能、协调运动训练,膀胱功能训练,语言矫治训练等,促进康复。
通过健康教育,鼓励高龄老人进行自我监测、自我诊断、自我康复、自我护理和自我预防。
3.2日常生活指导
3.2.1病室环境选择安静、整洁、舒适、阳光充足的房间,温湿度适宜。定时通风、消毒。物品摆放得当、合理、安全,便于取用。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3.2.2皮肤护理定期清洁皮肤,及时更换衣服,选择纯棉、麻织品。穿宽松的衣服。床铺平整无皱褶,避免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定时改换卧位,翻身、拍背,鼓励咳嗽。按摩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骨突处垫充气皮垫,预防褥疮、皮炎、肺炎等病的发生。及时修剪指、趾甲,以防自伤和护理中伤及皮肤,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经常清洗肛周、外阴皮褶处,防止皮肤糜烂。及时做好口腔护理,清洗活动假牙,使患者舒适,预防感染。
3.2.3大小便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解除思想顾虑和心理压力,并提供安全隐蔽的环境,及时排尿,定时排便。教会患者锻炼腰、腹、盆腔肌肉和提肛收缩运动,预防便秘、腹泻、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
3.3用药护理根据高龄老年人记忆力差,听力、视力不好或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等情况,在用药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老人药物代谢的特点,合理用药。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和用药方法,保证安全、正确、有效,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及家属讲清所用药物知识和重要性,如:名称、剂量、作用、服用方法、毒副作用、禁忌证等。督促老人按时用药,并严格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训练自我服药,提高治疗疾病的自主性。
3.4饮食护理依据高龄老年人卧床的生理代谢特点及并存疾病,制定相应的食谱。并尽可能照顾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口味,适当限制热量,给予充足的优质蛋白、丰富的维生素、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提供丰富的钙铁等微量元素,多食果蔬及粗纤维食物。并保证水分充足,食物加工细、软且多样化。还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以增进食欲,进餐时间充足,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康复。有条件时,还可以介绍一些保健延龄的药膳和食疗方法[2],以延缓衰老,提高健康水平。
3.5心理护理及时了解高龄老人的心理状态、个体特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沟通技巧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给老人以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帮助,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有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高龄老人,开展精神心理卫生教育,用安慰、启发、解释、诱导等方法,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采用宣泄、自我安慰、转移注意力、遗忘等方式自我调节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不良情绪,提高其内在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读书、看报,与社会多接触,与人多沟通,参与社会活动和工作,防止脑萎缩和老年痴呆等病的发生。
3.6活动与锻炼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主、被动活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教给老人关节肌肉活动方法,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肌肉的张力,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增强器官的生理功能,防止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条件时,可用轮椅推到院内活动。配戴合适的视、听辅助工具,改善老人视、听功能。鼓励老人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恰当予以补偿的功能,保持残存的功能。护理人员选择适当的被动活动和适宜的物理治疗方法,合适的辅助用具如助步器和手杖。帮助老人尽早下床活动,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进行康复锻炼。合理安排休息与睡眠时间,提高自我满意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预防疾病的发生。
4结果
25例老人除死亡2例外,均有好转,缩短了卧床时间,自理能力有了提高,无并发症的发生。
5讨论
促进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康复的最有效的方法:选择合格护理人员,选用合理、全面、恰当的护理措施。
由于高龄老年人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多种疾病同时存在,自理能力弱,疑惑多,要求多以及高龄老年人预期寿命短,救治后生存期也较短的特点,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护理及时、耐心、冷静、虚心、诚恳,了解增龄对各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改变的影响[4],认真学习老年医学知识及相关知识,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恰当的护理措施。遵循关心、主动、平等、尊重的原则,运用敏锐、准确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优先救治病人的生命,延缓病情恶化。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延缓功能减退,增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特征,患者、家属、看护人员共同参与,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老人保持现有功能,减轻依赖心理,最大限度达到自理基本的日常生活。对濒死老人采用恰当的护理方法,缓解疼痛,尽量使其舒适,帮助老人正确看待死亡,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一生。
参考文献
[1]欧阳敏,蹇在金,王蓉,等.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的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157-158.
[2]周汝翔,赵士仁,主编.常见慢性病疗养康复指南(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382-384.
[3]周昌菊,李乐之,主编.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3.
关键词:压疮护理;老年重症患者;临床应用
压疮是指长期卧床或者受压情况下,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组织长期缺血缺氧,营养供应不充足导致组织溃烂或坏死,在老年人患者发生率较高。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入,老年患者的数量亦逐年增多,在老年患者的护理中,处理不恰当压疮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恶化[1]。因此,临床上老年重症患者的压疮问题一直是护理人员面临解决的难题。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重症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实施系统的压疮护理后患者压疮的情况发生,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老年重症患者136例,男性72例,女性64例,年龄在66-83岁之间,其中患者疾病种类有脑血管疾病49例,糖尿病33例,心血管疾病29例,慢性肾衰25例。排除有精神疾患不能沟通的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护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具体有:患者机体一般状态及营养状况,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基础病情的危重程度,检查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值,结合患者三头肌皮层的厚度、上臂中点臂围及体重情况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将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按轻中重度进行营养状况分级,联合一般状态及营养状况评估压疮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向患者宣教压疮相关防护知识,了解压疮发生的严重危害,掌握患者及其家属对压疮知识的认知程度,是否有备相关预防压疮的用品如床垫、翻身枕及尿垫等,是否了解卧床患者翻身的时间及方法,日常生活卫生怎样处理;最后了解患者的经济、人力及家庭支持等。
2.2压疮预防护理措施
2.2.1护理 患者以床头太高45°为最佳,尤其对于肢体活动障碍,身上有尿管、胃管、静脉输液等诸多管道时,根据既往的护理经验及循证医学研究,选择此必要时在骶尾部垫软垫及抗压水袋以缓冲压力[2]。患者翻身采取侧卧位时,则需在髋关节处垫以水袋或软垫,背部垫翻身枕,保持舒适,减轻局部压力。相关研究证实,90°局部压力较大,易于形成压疮,一般翻身不予采用90°。
2.2.2 定时翻身 老年重症患者多数卧床,肢体活动不便,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协助其进行翻身,常规2小时翻身一次为宜。避免某一处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增加压疮形成的几率。部分重症或者肥胖患者翻身较为困难,可在患者与床面接触骨突处如臀部、骶尾部放置气圈减轻压力,必要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气垫床。翻身时注意评估患者病情,病情严重不稳定时,不宜翻身,避免引起情绪躁动或者循环系统异常,加重病情。
2.2.3 日常护理 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早晚用温水擦浴,注意观察患者受压部位,以手掌进行局部按摩。患者大小便后,应清理干净,并适量涂抹痱子粉等吸潮减少摩擦,保护皮肤。一旦发现患者背部皮肤发红,且翻身侧卧30分钟仍无褪色的倾向,注意禁忌按摩背部,需更换床单位,尽量避免仰卧再次受压,辅以红外线定期照射,促进发红皮肤恢复。
2.2.4 营养护理 老年重症患者,病情重且老年吸收能力较差,全身营养状态不佳,利于压疮的形成。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全面给予营养支持。鼓励患者进食,必要时可以少食多餐,利于患者消化吸收,增加自身机体抵抗力。此外,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缺少运动,容易形成便秘,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每日饮蜂蜜水,促进患者肠道蠕动,避免大便干燥形成便秘。
2.2.5 严格的床旁交接班制度 危重症患者要严格执行床畔交接班制度,每班需清楚掌握皮肤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如头颅的颞枕部、耳、肩胛、脊柱、肘关节处、骶尾部、髋关节、膝关节及足跟等骨突部位,发现皮肤异常,及时记录标注,并给予实时处理,密切注意后续变化。部分躁动不安给予保护性约束的患者,需要注意约束带的松紧度,避免过紧损伤皮肤。
3 结果
本文所选136例患者经过有效的预防压疮护理后,未出现一例压疮;出院前,进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132(97.1%)为较高水平。
4 讨论
压疮是指长期卧床患者,其身体局部受压时间较长,长期缺血缺氧造成组织营养缺乏、循环障碍,最终至局部皮肤组织发生坏死、溃疡。压疮形成,会严重影响患者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加重,同时增加经济负担,也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其较易发生在骨突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足跟部等。多见于老年卧床患者。
压疮是老年重症患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老年患者本身生理功能退化,患病后营养状况不佳,全身一般情况较差伴有严重的病情,是压疮形成的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是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皮肤变薄,血管分布相对的减少,长期卧床的情况下血液循环障碍极易出现,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此外,老年人各方面生理机能退化,感觉亦是如此,较年轻人迟钝,且其缺乏对疾病的了解,缺乏必需的自我防护意识及知识,未关注相关情况的发生,容易发生压疮。这就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压疮的防护工作,做好日常护理的同时,协助患者及其家属,更换患者、定时翻身,检查患者局部皮肤情况,防治压疮的形成。
本文所选136例患者,护理人员系统从患者的适宜、定时翻身、日常生活护理、营养护理及严格的交接班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护理,未出现一例压疮,且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为97.1%较高水平。
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健康教育;老年骨坏;护理干预
骨折患者多属突发意外伤害而引起的骨折, 因此, 患者大都有紧张、恐惧等心理[1]。老年骨折患者加上长期卧床及环境的改变而缺少活动等因素, 更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出现胃肠蠕动减弱[2], 导致便秘或腹泻的发生。本文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让患者了解治疗护理要点, 配合治疗, 学会自护, 心情舒畅, 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老年骨折患者65例, 男42例, 女23例, 其中股骨颈骨折22例, 转子间骨折14例, 腰椎骨折13例, 骨盆骨折16例。按病情因人而宜进行健康教育, 全部治愈出院, 随访患者均通过不同程度的功能锻炼, 恢复良好。
1. 2 教育方法 以患者、家属及照顾者为健康教育对象, 采取个案教育及随机性教育的方式, 根据患者对骨折的知识的了解程度、文化程度等, 与患者、家属进行个案教育。介绍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是疾病痊愈的关键。教育的过程中要随时评估患者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及执行情况, 对个别患者必须进行多项强化教育。在执行各项操作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有不正确的健康行为, 应随时纠正, 这种随机性教育方法灵活机动、具体, 患者容易接受。随机教育补充了个案教育中的疏漏, 使患者更能理解和配合。
2 教育内容
2. 1 生活起居的指导 ①告知患者培养良好的习惯, 定时就餐, 定时排便, 可建立条件反射系统, 并为患者排便创造良好的环境。②及早告知患者预防便秘的发生的相关知识, 便秘的高危因素及其危害性, 教会正确使用便盆, 尽早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 告诉患者有便意时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或家属, 避免抑制排便, 预防便秘。③提醒患者不要有靠服用泻药排便的思想, 告知服用泻药的危害性, 若对服用泻药产生依赖性, 会使排便反射减弱, 不利于患者康复。④主管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 热情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尽快取得老年患者的主动配合, 实现更加人性化的健康宣教, 良好的人性化护理能增进患者的希望及愉悦的心情, 促进疾病的恢复。
2. 2 情志调护 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疾病, 不但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应激反应, 还容易引起患者心理情绪的波动, 使其发生过激的心理反应,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3]。尤其是老年骨折卧床患者, 由于长期卧床、术后疼痛以及怕连累子女等多种因素, 易出现紧张、恐惧、悲观失望、焦虑等不良情绪, 有时甚至失去了治疗的信心[4]。我们以科学的方法, 热情亲切的态度, 恰当而温馨的语言与患者沟通, 多让患者及时诉说心中的担忧, 以利于解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使其身心放松, 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 3 饮食调护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民族、、个人喜好等制定个性化的食谱, 原则上是以预防便秘和促进骨折愈合为主要目的, 指导患者宜多食水果、蔬菜、粗纤维食物, 多饮水, 可进食含油脂多及高蛋白、高纤维素食品, 如黑芝麻、核桃肉、生瓜子等, 有利于润肠通便。还建议患者适当补充与骨代谢有关的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k、蛋白质、钠及必需微量元素等, 以促进老年骨折愈合, 同时要求患者每日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
2. 4 功能锻炼指导 根据病情及时指导老年患者进行床上功能锻炼为主的运动, 认真向患者讲解进行床上功能锻炼对术后恢复的有利因素, 鼓励患者多做健肢的功能运动, 教会患者做提肛、收腹运动, 增加活动量[5], 以促进肠蠕动, 防止便秘的发生。
3 小结
通过对65例老年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 加强了护患沟通, 护患关系进一步增进, 减轻了患者的压力。患者对骨折的防治有了深刻的了解, 加强了自护能力, 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了疗效, 减轻了痛苦, 提高了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丽,立富兰.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3,18(5):463.
[2] 王伟胜.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影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10(12):2003.
[3] 包婉芳.老年病人多处自发性骨折的护理剂前瞻性预防的探讨.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9):1133-1134,1137.
方法:根据笔者所在医院骨科154例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心得进行总结。结果:153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根据病情放弃治疗。结论:掌握特殊老年骨科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特点,通过优质化护理服务,能显着降低老年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骨科;老年人;并发症;护理。作者:李霞。
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与护理。由于老年人骨质比较疏松,容易引发骨质疾病,而且多数患者一旦发病卧床时间比较长,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患者,这给护理老年人带来了很多的难度。2010年2月一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了老年骨科患者15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154例老年患者,男72例,女82例,60—70岁年龄组93例,71~80岁年龄组48例,8l~83岁年龄组l2例,90岁以上1例;下肢损伤占64.07%(其中23例为股骨颈骨折,18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为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为股骨干骨折,13例为胫腓骨骨折,9例为髌骨骨折,7例为踝关节骨折),腰部疾病占18.48%(其中10例为腰椎间盘突出,5例为腰椎管狭窄,3例为腰椎失稳,7例为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滑脱及胸腰椎结核各1例),关节疾病占12.70%(膝关节节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术6例,膝关节结核4例、下肢骨与关节感染8例),其他骨科疾病占4.75%.平均住院天数为15d.
1.2护理方法与经验:
1.2.1心理护理护士应通过聊天了解老人的心理需要,收集分析患者的心理信息;对待老年患者一定要尊重并理解他们,生活上要力所能及的关心他们。要考虑到迎合老年人的心态,使用恰当的称呼,对其关心冷暖,让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的患者有很多的诉说,此时,要用耐心聆听,不能显得烦躁,讲话声音及语速要适合老人的听力需求。告诉患者要客观科学地对待自己的疾病,还可以让成功的病友用现身说法来鼓励其正视自己的疾病,以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对骨牵引、打石膏、穿刺等都易产生恐惧心理护理,护士必须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排除患者的心理恐惧。心理护理必须贯穿于整个住院治疗期间。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重点是和患者疾病相关的知识,还要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身体耐力,每次可以向其讲解适当的内容,还要注意内容要通俗易懂。讲解的形式也要多样化,要适合老人接受的范围,比如宣教片、宣传册、活体人物指导等。在口头讲解时应配合相应的动作给予示范,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最好是采取语言教育方法,还可使用视听教育方法。如广播等。居住环境的优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疾病的恢复。所以,护士因根据病情合理安排床位,要为特殊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护士存患者初次人院期问要亲切的与患者交流,详细介绍病的环境以及科室人员,家属什么时间探视,如何使用病房内的设施。
对患者的询问要耐心倾听,尽量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对特殊要求的患者也要争取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可以使其有一种被尊重、受重视感,避免其紧张或恐惧心理的产生,对护士产生一种信任。聊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沟通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还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波动。使不正确的健康知识得以纠正,消极压抑的心里得以疏导。
1.2.2营养护理老年人由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再加上卧床期间活动减少,因此要选择多样化的饮食,首先要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还要做到少食多餐,进食的食物要富含蛋白、维生素,如牛奶、瘦肉、鱼虾、蛋类、芹菜、韭菜、红薯、玉米等,卧床期间要避免食用引起腹胀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补充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对于3d以上大便不通的患者要及时给予通便。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以及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不愿给护十带来麻烦,总是人为地控制饮食,以减少大小便次数,对待这类患者要向其讲明饮食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科学均衡膳食,以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1.2.3日常护理由于受到患者的年龄、精神状态、服用药物、退行性疾病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患者跌倒引起老年患者骨折,这些状况都是不容易预防的,也是困扰医务工作者的难题之一。所以,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意外的发生。老年患者一般喜欢安静,因此,要考虑到患者的这种特点,量把老年患者安排在单间内,还要注意使用防滑地板、安置洗手间夜灯、减少床边的杂物、固定好床脚刹车,使用轮椅要注意系上安全带,最好是选用老年人专用轮椅。有的患者不便于活动,要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解床上活动的重要性。对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其生活不能自理,要特别注意加强其基础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的清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1.2.4并发症的防护:(1)呼吸道并发症预防护理:由于老年人呼吸相对减弱、抵抗力降低,以及伴有呼吸系统病史者,有的患者还要长时间卧床,术后患者恢复期间,上述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较高,所以,对患者在入院时就要嘱咐其戒烟,病房内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鼓励并教会患者如何进行咳嗽、咳痰,嘱咐患者要练习深呼吸,增加上肢运动量以增加肺活量,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雾化治疗,稀释排除痰液,避免肺部感染。(2)泌尿系感染防护:要告诉患者注意卫生,内衣内裤要及时更换,每天对外阴擦洗两次,确保会的洁净,还要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的感染,留置尿管患者要注意对导尿管的妥善固定,可以不断地变动,确保通畅引流,对尿袋里的尿液要定期地排放,还要注意练习收缩膀胱肌肉。每天尿道口消毒至少两次。长期留置导尿者,一般5~7d更换导尿管1次,防止导尿管发生阻塞或引流不畅,导致逆行感染。长期留置导尿者,应按常规进行膀胱冲洗,以冲出膀胱内积存的沉渣,预防尿路感染。(3)褥疮防护:活动受限、截瘫及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其运动量的减少,血液循环不利,皮肤及局部组织长时间地受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弹性及抵抗力降低,该类患者容易发生褥疮,特别是骨突出的部位褥疮的发生率更高,可以在患者入院后即给予褥疮知识的宣告,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来防护,如骶尾部垫褥疮垫、使用气垫床、在骨突处垫海绵圈等。患者的衣裤要柔软舒适,对末梢感觉较差的患肢要注意防止压伤和烫伤。对于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应隔1-2h协助翻身1次。护理上一定要做到七勤,两保持,一避免,职责到人。使大家认识到,预防褥疮的发生的重要性。(4)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护:对于老年患者其循环系统的机能衰退尤为明显,如心脏功能减退、心血管潜在栓塞、心、脑血管硬化的形成等。由于创伤后疼痛的刺激、精神过度紧张、卧床时间过久、活动量减少都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该类患者在人院后就应该给予重视,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师。(5)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及护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下肢肌肉活动度减少,血流减慢,下肢静脉回流阻力增加,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并发症增加。因此在术后禁用止血药物,并积极协助患者定时按摩及活动非制动关节,促进下肢血循环,或在医嘱容许的情况下早期使用CPM机锻炼。
1.2.5康复性锻炼:康复性锻炼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有利于骨关节功能的恢复,利于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相反假如不能很好地进行锻炼,机体功能往往不能很好地恢复。康复锻炼要注意有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病情;锻炼还要遵循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的渐进性原则,并要坚持锻炼;对于体质虚弱不主动去锻炼的患者,要督促或协助其锻炼,要以不疲劳为度;关节被固定或限制下床活动者,护士要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康复锻炼,按摩肌肉要向心性进行,要有一定的力度,按摩到皮肤微红为宜,以达到全身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的发生,促进病情早日康复。患者下地锻炼要确保锻炼的安全,最好有家属或护士陪伴,锻炼时穿平底鞋,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减少障碍物,防止跌倒。在进行康复指导时要告知患者,不能突然或剧烈有力,不能在雪冰等滑的地面上快速行走,同时还要注意锻炼过程中要保持愉悦的心情。
1.2.6注重出院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用药方法、饮食营养以及自我护理。并向家属交代老人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和心理活动。每位患者都要制定一套相应的康复方案,还要告诉患者复查的时间及负责医师的联系方式,不能让患者或家属有出院后无人指导的顾虑和担忧,感受到出院后仍能随时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2结果
153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根据病情放弃治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这对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讨论
【摘要】:探讨了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的70例应用,通过观察老年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 动态调整护理方法,总结出了老年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有效地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字】:老年人;脑出血;护理;要点
脑出血常常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病因引起,是一种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其发病迅速,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很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弱,一旦患上该病,即使能挽救回生命,也需要进行长期的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方式、方法对老年人恢复健康相当重要。笔者选取2011年2月-2012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出血患者70例,进行了临床护理工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筛选2012年2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脑出血的老年患者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在43~68岁之间,平均年龄50.3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完全瘫痪21例,不完全瘫痪35例,体温升高28例,高血压40 例,瞳孔异常18例。经治疗后治愈52例,治愈率为74.3%,10人留有后遗症,其中完全瘫痪1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11.4%。
2 护理方法
护理重点:脑出血后的一个月中极有可能发生再次出血,再次出血的致死率极高,所以护理的重点除了基本护理外,最重要的便是预防患者再次脑出血。消除复发因素,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保证老年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加强心理疏导,避免情绪激动,因为患者无运动,肠胃活动也受到影响,大便容易干燥,大便用力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所以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保证大便顺畅。
急救期护理:急救期患者随时可能失去生命,所以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保证呼患者吸道通畅。在发病24~ 48h内避免移动患者,如果必须搬动时,要轻抬轻放,注意患者头部保护,其他时候要绝对卧床,避免出血面积扩大。患者咽部有痰时,要行侧卧位,床头太高15到20度,以减少脑流量和出血量,避免窒息。按照医生要求,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降低颅内压和止出血药物的静输,控制水肿面积,防止形成脑疝。
日常基础护理:由于患者出现了意识障碍,所以基础护理尤为重要,①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体温、脉搏、瞳孔、呼吸、呕吐物等的变化,详细记录检测结果,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当发现生命体征异常时要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②要做好皮肤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容易形成褥疮,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要定期清理床铺,确保床铺整洁、干燥、无渣屑,对于完全瘫痪的病人要定时翻身拍背,观察容易发生褥疮的受压部位,定期给予按摩处理。③要注意预防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和尿路的感染,老年者痰多且不易排除,对于意识恢复的患者指导其正确咳痰,避免用力过大;对于意识尚未恢复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吸痰处理,但要注意方法方式,吸痰次数不宜过多,动作要轻。对于需继续导尿者,要做好尿道口护理,并确保导尿管的无菌消毒处理,定时更换引流袋,避免细菌滋生感染。④要注意营养均衡,做好便秘处理,老年患者本身肠胃功能较差,加之长期卧床,所以膳食营养一定要合理均衡。意识恢复无障碍者可进普食或半流食,宜选择清淡食物,少食多餐,进食不要过急,以免引起呛咳,饭后帮助病人漱口。对于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注意检测胃管位置以及胃内是否出血等情况,合理的营养供给对脑组织的恢复、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便秘者,要做好通便处理,避免由于用力过大诱发再次出血,可以适当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必要时可采用灌肠措施,对吞咽功能无障碍者要鼓励其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⑤每天要对老年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减少病菌在口腔内的滋生以及病原微生物在咽部残留数量,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的概率。
康复护理:脑出血会造成神经损伤,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差,恢复较慢,长期的意识障碍和卧床,对患者恢复产生了更加不利的影响。为使瘫痪肢体早日恢复功能,减轻后遗症,在发病48h后,应当进行康复护理,按摩患者的四肢肌肉和肢体关节,使其进行被动运动,预防肢体废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要加强对失语者的语言训练,反复练习听读,耐心指导发音,强化外界刺激,并与其进行由简到繁的语言交流,采用鼓励法,增强其康复的信心。
心理疏导:当患者意识恢复后,发现身体瘫痪或失语时,常常伴有较大的心理波动,情绪比较不稳定,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避免因情绪激动引发再次出血。先稳定其情绪,耐心讲解脑出血有关知识,使其加强对病残的认识,意识到进行康复训练,部分功能仍能恢复这一点,并列举本院脑出血后成功康复的病例,树立其康复的信心。
健康指导: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使其了解脑出血的基本知识,强化防复发意识,无论是治疗过程中还是今后的康复过程中,都要避免情绪激动、体力和脑力劳动过重等诱发因素,注意饮食平衡,戒烟戒酒,指导家属配合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循序渐进,由简入难,不可急躁,并持之以恒。
3 讨论
脑出血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变化难以控制、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当发现老年患者脑出血时,要保持镇静,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医救治。由于老年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治疗后的护理过程相当重要,影响着患者日后的正常生活。
通过本次70例老年脑出血的护理工作,笔者认识到老年脑出血护理工作需要做到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周到的日常护理,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并需经常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共同配合,才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早出院,最大限度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