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生学年总结

研究生学年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生学年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研究生学年总结

研究生学年总结范文第1篇

新学期好!

2011-2012学年上学期即将开学了现将开学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开学时间

教职工当天正式上班。9月1日(星期三开学。

二、有关工作安排

一认真制定下学年工作计划

制定本单位本学年工作计划,请各系、各党政管理部门结合学院本学年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任务书。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工作计划(电子版于9月8日前交党政办公室。

二教学工作

具体安排另行通知。2011年9月2日(星期四下午开展院、系教研活动,19月2-5日为学生领取教材时间。检查教师的返校及教学准备情况,进一步落实教学任务,同时做好教研室活动记录。

组织专人对本系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2正式上课后第一周(2011年9月6-10日各系应认真开展期初教学检查工作。

具体安排为:第1-17周(2011年9月6日至12月31日为课堂教学时间(每门课程上课的具体周数、学时以教学任务书为准第18-19周(2011年1月3-14日为全校期末统一考试时间。本学期没有机动周。3本学期教学活动时间为19周(2011年9月6日至2011年1月14日学生从9月6日开始按课表正式上课。

三学生工作

1本科:

辅导员于9月1日晚7:00场清查学生返校情况。学院汇总后于9月2日上午10:00前向学生处学生管理办公室报送《暑假学生返校情况统计表》9月2日-5日,9月1日(星期三老生报到注册。老生学年总结与评比,9月6日正式上课;2011级新生9月4日、5日(星期六、日报到6日开始军训。

2研究生

研究生学年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培养机制;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管理;目标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68-02

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因学习目标、任务、方式发生了变化,其学习生活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如学习自主性较强、注重个性发展、群体性活动较少、科研任务较重等。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为主,在实验室学习生活的时间比较多,与导师的交流最为频繁,因此,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教育部《关于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指出,建立科学研究主导的研究生指导教师负责制,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虽然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但目前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不够规范。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参考部分研究生导师的意见,探讨研究生管理的几种模式以及各种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供导师们参考。

一、新培养机制下的导师负责制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对研究生教育规律以及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不断扩大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自,强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意识。2006年教育部在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三所学校开始试点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2009年将改革推广到全部中央部属院校,同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省属高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1]。目前,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模式,并形成一种新的培养机制。

导师负责制是指“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2]。新培养机制下的导师负责制明确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既要负责指导研究生制订学习计划、科研计划,引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辅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还要承担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等责任。同时,导师还要依托科研项目经费为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并在研究生的奖学金评定、助学金发放以及“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的分配上起到重要作用,导师要由以前的教师、学者转变为全能管理型的教育者[3]。

二、导师管理研究生的几种模式分析

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人、财、物都由导师来管理。因此,导师管理研究生的方式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大体可归纳为家长式、放羊式、外企式和目标考核管理四种类型。

(一)家长式管理

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生活等方方面面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把研究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教育和管理,这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一般新增列的导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新导师指导研究生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与研究生相处,与研究生关系的疏密尺度不容易把握好;另一方面,新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热情较高,一心想把学生教育好。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交流充分,学生得到很好的照顾,在业务能力培养和思想指导上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非常适合自我管理能力弱的研究生。缺点是研究生的自主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影响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的适应能力,而且,当研究生数量逐渐增多时,导师因时间、精力有限,会出现厚此薄彼的问题,容易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

(二)放羊式管理

导师给研究生提供极大的自由度,或者对研究生疏于管理,任其自由成长,这是一种粗放化管理。从事过多行政工作或研究生数量过多的导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有时也与导师的责任心有关。这种管理模式对自我管理能力强的研究生是一件好事,研究生拥有很大的自,在选题、课题攻关方面能够调动其自主意识,这种研究生的成长会较快。但是,对自我管理能力弱的研究生将是一种灾难,最终可能导致草草收场,甚至半途而废。

(三)外企式管理

外企式管理是将西方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研究生的管理,将研究生当成企业员工来管理,采用打卡机、指纹机等进行考勤管理。研究生队伍较大和科研任务饱满的导师倾向于采取这种方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让研究生提前体验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制度的约束使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利益达到一种平衡,研究生之间的成长机会相对平等,对随性懒散的学生具有约束作用。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商业氛围大过学术氛围,而且学生倾向于将导师看成“老板”,容易产生一种被雇佣的不平衡心理状态。

(四)目标考核管理

研究生学年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82-02

现今社会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人才又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根本支撑。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学生,除了要精通所学专业领域的知识外,更需要不断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1]。相应的,高校研究生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不断加以改革。实践能力作为当下人才的主要能力之一,在研究生特别是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中尤其要特别重视,以适应国内外各用人单位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国内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经验,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展开思考。

一、现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我国对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前主要参考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当兼顾专业实践。其培养目标包括了面向理论基础的科学研究,也包括了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实践,其培养过程较为形式化、专门化和标准化。从入学申请及考核开始,先进行课程学习,达到基本的学分要求,然后进行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最后进行论文答辩并授予学位,整个培养过程与学术型研究生类似,都注重教学和科研[3]。只是随着我国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相应的研究生教育也需更多地关注其专业实践,重点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不再是研究型工作,而是比本科生略有拔高的技术实践。在这种形式下,按照研究型人才进行培养的学生是较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的。尽管一些大学开始对应用型研究生进行教育改革,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的相关理念有待提升。受我国教育领域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实践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现有的实践教学更多是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附属形式,其目的只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学的相关成果。甚至不少高校只是在最后一学年才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其他学年都专注于理论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不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相关教学改革应该先从思想观念入手,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实践中总结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要充分注重因材施教,切实发挥实践教学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作用。

2.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目前,很多高校都搭建了各级别的实验室,鼓励学生展开工程设计,有的高校还与企事业单位一起组建了校外的实践基地。很可惜的是,这些校外实习基地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企事业单位对来实习的学生有些警惕,学生实习往往只能接触到表面的或者很琐碎的工作,对于核心技术却是难以涉及。校外实践最终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大部分高校推行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双导师指导,但是校外导师的知识结构有时不适应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和落实。对于校内导师,有些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和教学水平,但是更多地偏向于学术研究,没有特别的专业技能训练,也缺乏实践经历,这实际上也是无法达到研究生实践教学需求的。再有就是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每个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传统的讨论式教学慢慢变为批量化生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所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实践能力不强,专业能力也很一般。

3.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没有分层,不少高校既希望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型人才,又在担忧研究生的就业问题进而展开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果就导致了应用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导师组成甚至授课内容上基本相同,他们的学位论文也均强调学术性。在这种没有根本性差异的培养模式下,使得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偏向学术化,其应用实践不足。此外,研究生学习使用的教材普遍滞后于现实技术的发展,很难收到较好的教学成效。

4.现行的教育管理机制滞后。除了教师、学生各自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以外,学校的管理水平也是决定实践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由于一些高校在管理上不够科学统一,很多面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差、适用面窄、利用率也很低,难以满足其真正的实验要求,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验证。另有部分高校让学生自行联系社会实践,其实践活动的真实性、有效性难以保证,教师也无法及时给予指导。由于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应用型研究生的工程导引、创新学习、应用实践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二、国内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

面对国内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内一些高校已意识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各种可行的改革路径以加强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本文以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为代表,对国内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进行简要总结。

1.山东大学的实践探索。从2008年起,山东大学开始推行“一个学生,两位导师,三种经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一个学生”强调的是对研究生实行个性化教育;“两个导师”就是设置双导师,由校内的指导教师和校外的合作导师一起对研究生进行联合指导。“三种经历”包括了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以及社会实践经历。

2.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实践探索。从2007年起,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选择试点院(系)进行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不同的培养两种模式探索。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主要针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课程设置偏重于基础理论,学位论文偏向前沿探索;对于应用型研究生,课程设置侧重于应用技术基础,学位论文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电子科技大学的实践探索。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应用型研究生工程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成立了由本校资深教授和业界顶尖专家或工程师组成的教师团队,共同培养高端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学校以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基地,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这种创新联合培养方式,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接触业界最先进的技术,并为学生创造对业界尖端科技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促进研究生对当前业界发展的了解,全面提高工程实践水平。

从现有的实践探索来看,构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势在必行,通过“二元”培养模式的改革,一方面能够提升学术型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从而引导更多的硕士研究生进入博士阶段的培养;另一方面能够使绝大部分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提升其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4]。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尚在探索阶段,对两种培养模式的共性、异性和本质特征等还缺乏深入研究,今后仍需要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找出符合我国国情、不同专业特色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执行方案。

三、总结与思考

面对新形势下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与挑战,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相应的培养模式,不断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点任务。我国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的主导下,研究生教育更多的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至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起步晚,相应的培养模式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各高校应该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不断改革与调整。根据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确立核心课程,组建拥有较强实践背景的导师队伍;制定并完善培养过程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将应用型项目设计、实施、管理等环节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陆续建设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并将其不断深化;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应用型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专有师资队伍与实践基地为保障、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最终造就一批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宏珍,初佃辉,姜妍旭.基于产学研联合的研究生培养协同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5,(7):91-92.

[2]张东民,张锁怀,王宇红.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探讨[J].价值工程,2014,(35):211-212.

研究生学年总结范文第4篇

我国综合类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概括为:绘画+理论+设计+应用软件+短片创作+实习。从这种学习体系中不难看出,我国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素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注重手绘制作动画技能,这对于从事原画设计、场景设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等极为有利。当然综合类艺术院校与专科类学院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也各有特点,笔者总结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模式:其一,“两年制专业基础美术技能+基础专业理论+专业基础应用技能”模式。这种模式多适用于综合类高校和综合类艺术院校的动画专业本科培养阶段,这种模式可以划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四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动画课程体系构成模式重视专业基础美术技能的学习。专业基础美术技能课程包括色彩、素描、速写、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动画概论等。真正的动画专业基础应用技能学习设置在本科第三年,包括动画运动规律、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短片创作等课程,最后一年才学习动画专业基础应用技能,包括动画软件、动画短片创作课程。总之,这种模式对动画产业领域和专业课程涵盖面广,适合培养动画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眼界开阔,动画领域知识丰富,将来可以在动画理论方向继续深造。其二,三年专业基础应用技能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专科类学院动画专业。第一学年学习公共课和基础课,课程设置较少,第二、三学年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四学年加深专业课学习与实习。这种课程体系模式主要培养动画应用技能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础美术技能和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是为适应动画产业工厂化生产、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而专门构建的课程体系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艺术素养不高,但是软件应用操作技能娴熟,主要从事动画软件操作工作。其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递进型高端培养模式。应用这种培养模式的高校为数不多。本科作为初级阶段,主要培养适合动画产业需求的动画应用型人才。硕士研究生作为中级阶段,主要培养有前瞻性眼光的动画产业理论型人才,这个阶段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少,就业方向单一,主要从事高校动画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博士研究生作为高级阶段,主要培养动画高端理论人才,但培养动画专业博士研究生的院校很少,一般高校不具备培养动画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条件。这种递进式培养模式填补了我国动画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空白,使得动画人才培养跃升了一个大台阶,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良性影响。

二、中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措施

其一,要适当进行动画课程体系结构调节,以适应动画人才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动画产业发展迅猛,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课程,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依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一是人才数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二是培养质量上也不能满足商业动画制作需求,无论是基础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是动画理论研究硕士、博士,都有非常大的缺口。因此,只有加强我国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适时调整,才能满足动画人才市场的需求。各高校要加大对于动画制作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更要向培养专业艺术理论研究高端人才的方向发展,这样动画产业的发展才能拥有强有力的后劲,我国的动漫产业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调节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其二,要加强动画课程模块的文理渗透。动画专业在高校被列为文科专业,因此招生时一般面向文科生,文科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往往比理科生强,在动画编辑、文案策划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是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在学习动画软件过程中往往比文科生更加思维敏捷。此外,网络动画程序、计算机软件编程、动画程序语言等课程也与理科有着重要关系。这样一来,动画专业课程设置如果完全偏向文科就不合时宜了,因此加强文理科之间的渗透是有必要的,部分高校动画专业也开始招收理科生。动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既懂得艺术设计,又懂得程序设计。加强课程模块的文理渗透,就需要增设诸如计算机软件课程、基础物理课程、机械制造课程等与动画专业相关的理工科课程,从而加强学生对应用学科的学习,使其掌握动画相关的设计原理和物理原理。

其三,要加强动画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动画专业本科阶段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趋向于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时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任何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指导实践,动画专业也不例外,学生需要在动画实践中反复体会理论的精髓。动画教学不仅仅是进行动画理论讲授,还要传授学生动画制作流程等一些实践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动画理论和动画制作实践紧密结合,让动画专业学生分组进行动画制作实践,并督导学生小组进行动画创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动画制作能力。

其四,把类似的课程模块加以整合。动画专业课程既有美术类基础课程,又有艺术设计类课程,这会导致课程模块结构松散,内容上有重复和相似。如,图案设计、平面设计、设计色彩等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内容也有很多相似性,可以把这三门课程整合成一个课程模块,这样就能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可操作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可以整合绘画基础课程、设计基础课程与动画软件设计基础课程中相似的内容模块之外,还可以整合关联性很强的内容,如动画软件应用与动画软件编程等,这样就能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扩大专业课程的覆盖面。

三、结语

研究生学年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03-04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与科技进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向我国的转移以及我国政府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导向。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1]。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素质。

“走进企业,服务工程”是当前国内毕业研究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也是飞速发展的民族工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强力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是基于这种社会需求所开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卓越工程师”计划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目前各高校主要开展的是针对本科阶段(3+1)培养方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而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大都尚在酝酿中[2]。从2009年招收第一届卓越工程师班开始,现在已有两届学生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培养,且这些学生大部分直接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卓越工程师本科阶段的教学改革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生阶段(1+1)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以强化研究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出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卓越工程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

我国自1959年开始研究生招生以来,研究生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3]。虽然如此,随着工程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尤其突出的是工科研究生大多书本知识丰富,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4]。究其原因,主要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工科类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先进国家同类大学研究生每年在校的总学习时间比我国研究生少,但是实践环节所用的时间明显地比我国研究生所用的时间要长[1]。我国大多数工科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实践环节很少,实验课的比例明显低于国外,使得研究生在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缺乏系统的工程实践知识的培养。所以中国的研究生通常表现出理论知识或书本知识比国外学生要强,但是实验和动手能力却比国外学生差的现象,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比国外学生需要更长的适应期[5]。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设置欠合理,且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进步的脚步,难以满足科研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

2.工程实践参与度低。据资料显示,近十年参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验研究的研究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1.73%,参与科技成果应用及企业科技服务的研究生只占在校生总数的5.11%[1]。笔者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课题有60%~80%是在学校的实验室开展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直接面向企业工程技术的课题不到20%[6]。可见,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并没有直接参与工程技术研究,只是在实验室或办公室从事虚拟或探索性研究,完全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这些突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如果不尽快有效地加以解决,势必影响我们国家整体的科研及工程技术水平,延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高校研究生阶段考试方法大多与本科生阶段类似,主要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训练的考核,这种只进行笔试的考核显然已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研究生的诸多能力;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很多都流于形式,过分强调的数量和档次,过分强调学位论文的理论价值,而弱化论文的工程价值。这样的考核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笔者调查发现,现在的硕士生毕业后在企业的工作能力远低于“”前的本科毕业生,即使是博士毕业生,在企业也需要相当长的适应期[7-8]。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研究生阶段更应强调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包括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合作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等。所以,针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建立真正能反映研究生知识水平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考核体系,成为急需开展的一项新课题。

二、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基本要求。而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培养机制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涉及教育中的某一个环节,同时还贯穿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现在国家教育部和各高等院校已认识到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正在努力开展教育与教学改革,以培养工科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硕士层面的高级工程人才必须具有知识和技能两大优势,能够把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直接运用到生产活动中,创造出现实的生产力(产品或解决问题的方案)。“知识型”要求专业知识的厚实与综合,而“技能性”又要求技术思维能力好和实践能力强,能够解决生产一线的具体问题。根据现代工程综合的普遍特点,卓越工程师应该掌握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并且具有解决工程技术的实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既要受到完整的基本训练,又要受到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显然,单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上述效果的,因此,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深入研究提高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途径与方法,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笔者全程参与了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尤其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深有体会。本专业培养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课程体系改革。(1+1)培养方案也就是1学年在校理论学习,1学年企业工程实践学习。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相比,工程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学分由32分增加到42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40.5%;实验与实践性课程由200学时增加到400学时,用于强化学术交流、学术报告、课程实验、学位论文可行性论证等环节;增设了40周(1学年)的企业实践课程。

2.学位论文环节改革。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显著不同的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的(1+1)培养体系,要求学生在企业开展1学年的工程实践训练,而且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生产或技术研发的实际项目,开展学位论文的选题论证与研究实施工作。

这种“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的(1+1)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理论上可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合作的无缝对接,显著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但是,其真正实施还存在许多困难,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导师的限制。目前高校大部分老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也很少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缺乏对工程型研究生的指导能力与经验。另一方面,这些导师通常有许多国家项目的任务需要研究生参与,不愿将研究生派往企业。这样,势必使“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工程型研究生仍然被培养成学术型研究生。第二,企业的限制。大部分企业都非常愿意接受高校研究生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对研究生实施联合培养,甚至在这1个学年的工程实践过程中,企业还愿意向研究生支付薪水。但是,企业一般都出于安全等考虑而不愿接受研究生的操作性实训;另外,在知识产权和技术保密问题上,企业仍心存顾虑,对研究生结合企业实际技术、申请专利等问题有所限制。第三,经费的限制。学校在实施研究生工程实践培养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一大笔经费,这笔经费到底由学校、企业还是指导老师承担,至今尚未理清。有些企业虽然愿意接受研究生实训和参与技术研发,但研究生为了完成学位论文而产生的检测分析等费用,学校和企业容易产生分歧。第四,管理的限制。研究生赴企业开展工程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其中存在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包括安全、保密、纪律、知识产权、考核、学籍管理等等,如果能够集中在某一家企业,管理相对容易,若分散在多家企业,则管理非常困难。

笔者有企业工作经历,且多年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以前就已经与企业联合培养过4名硕士研究生,所以对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深有体会,也深知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对于本专业已经毕业的两届“卓越工程师”计划本科毕业生,笔者正在指导其中的两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均已与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其中一人已经开始了企业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学位论文选题工作,正严格按照预期计划实施(1+1)培养。实践表明,这名深入企业的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已达到了企业工程师的水平,对工程技术的理解甚至超过了一般工程师,深得企业认可。但其他老师名下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大部分都停留在学校,其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研究生无异。可见,尽管我们针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制定了有明显工程特色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但如何真正落到实处,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创新型开放式实践基地的建立与运行

与普通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的研究生除了应具有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除了在课堂上启发、训练和培养其创新意识,教给他们足够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工程实践训练的平台。因此,建立创新型开放式研究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举措。

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要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各高校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利用学校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与企业联合搭建具有工程环境的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输送研究生去企业从事实际项目开发。通过基础实验、项目开发、课题实践等实践环节的训练,使研究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技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中南大学自2011年“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批准成立后,已与国内18家大型企业联合组建了一系列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组建了“中南大学-中国铝业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中南大学-宝钛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本专业以中铝洛铜和宝钛集团为依托,组建并初步完善两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应用于“卓越工程师”计划本科生和研究生工程实践环节的培养。针对上述两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本专业采取校企共建的模式,从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的建设,现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运行和管理机制日臻完善;和“中心”一起制定并已经实施了2012版“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方案;从中心聘任了10多名企业导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目前正依托两个国家级“中心”,引导研究生进行生产性应用课题研究,让研究生通过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

实践表明,依托这种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实施集中的工程实践培养,效果显著,也便于管理,但成本较高,且企业接受人数有限。大部分企业只能接受学生参观实习,或设计型实践活动,只有很少的企业能接受学生参与企业的岗位体验和操作性实践工作。

四、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笔者多年的实践表明,在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位论文工作期间,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对研究生采取分散方式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一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国内各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越来越紧密。依托产学研平台,高校与企业对研究生实施联合培养,这是“卓越工程师”一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最佳培养模式。为了保障产学研合作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需要建立职责明确、开放有序、评价科学、管理规范的运行机制。国家教育部在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办法中规定:一是要求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国家支持和资助高校在企业设立了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虽然这项举措指明了专业硕士培养方向,但是这将增加接受企业的成本,并存在多种安全和管理难题,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其推广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国家应该通过政策、法律和税收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增强教育部门执行相关措施的政策和法律依据。

近年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在有色金属材料领域与一大批企业建立了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以技术合作项目、课题为纽带,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工程实践与技术创新教育;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依托产学研平台开展大学生联合培养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合作关系,努力推行并完善“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导师及企业导师对参与企业开发项目的研究生实施双向指导,以实现对研究生工程实践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联合培养。笔者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就已实施这种联合培养方案,与国内6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联合培养了21名本科生和6名硕士生,取得明显成效和多方面的经验。实践表明,这些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培养的大学生,不仅其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模式培养的学生,而且对企业经营和项目管理也有很深的体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这种卓有成效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还只是依靠高校少部分教师的个人行为而得以部分实施,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和制度。在高校教师中,能够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人数还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需求。因此,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仍然任重而到远。

五、结束语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化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加强培养体系的改革、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建立,在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已开展一系列积极的探索。然而,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目前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有待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元勤.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3.

[2]张文修,白永毅.四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1).

[3]胡之德.培养研究生创造性能力对教师的要求[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工作,2001,(1):23.

[4]林高用,邓小铁,王德志,杨伏良.结合“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研究生就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探索,2010,(5):41-42.

[5]王康平,等.高等院校各级各类毕业生供需状况的调查报告[J].集美大学学报,2003,(3):53-59,64.

[6]武书连.挑大学,选专业[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