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营销管理案例

企业营销管理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营销管理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营销管理案例

企业营销管理案例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战略管理;营销战略;家具制造企业

2008年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着内外因夹击,行业内部成本上升、竞争加大,行业外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出口下降,大量生产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的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籽被市场淘汰,家具行业面临着一次深层次的结构变革。家具行业虽然是完全竞争的行业,但与其他较成熟的行业相比,家具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就营销战略方面,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比较单一的促销手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低层次的营销,缺乏系统的营销战略管理手段,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战略。因此,如何清醒地预测和把握营销的发展态势,制定出正确的营销战略作为长期方向性指导,成为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一项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一、案例企业简介

A家具制造企业位于中国西部,开创于1989年,占地近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软体家私真皮沙发、皮床、布艺沙发的研究、设计、制造及销售。公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拥有大批高技术人才,厂区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员工近500人,采用全封闭式意大利生产作业流水线,产品严格按照ISO900l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执行生产。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赢在执行”的指导方针和“质量是基础,品牌是生命”的企业理念,大力提高软硬件水平。引进国际知名设计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精心设计、选料考究、严格管理,力争产品技术含量高、工艺水平高、更具不可模仿性和个性化长期以来产品深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企业在国内,尤其是在西南地区已建立起较大的知名度。

公司在营销策略上采取了“内外并重、两头抓、走出去”的原则,从2002年至2006年多次参加上海、深圳、成都等大型国际家具展销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家庭室内用品(沙发、茶几、皮床)、办公用品系列上开拓了良好的市场前景,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二十余省市并远销美国、德国、法国、瑞典、葡萄牙、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全世界拥有近250余个销售网络,现为四川省家具协会副会长单位和省发展大轻工重点企业,公司管理者随时随地严格要求,无论在产品品质,还是在市场建设品牌塑造方面都坚持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案例企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企业现实情况的方法,有效的SWOT分析有利于作为典型案例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实现正确的、切合实际的营销战略规划与实施。

1、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推动了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迅速抬头,国内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国际订单锐减。然而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国内商品房市场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国内家具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加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于以中、高档家具为主要产品的A家具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市场的发展将给其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

2、威胁。虽然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给家具制造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空间,然而伴随着行业的日趋成熟,竞争水平也在迅速提高,家具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1)出口量锐减。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各国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主义政策,我国出口依赖性极大的家具制造行业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以东莞为例,2008年1~2月东莞市出口家具及其零件价值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1%。

(2)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近年来,家具制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加上产品主要是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家具生产企业的赢利空间被严重压缩,行业利润率已从以往的20%降低到目前的5%左右。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家具制造行业而言,无论是初始资本需求、还是生产技术要求都无法构成行业有效的进入壁垒,有时几个人、几台简单设备就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家具生产工厂。行业的低门槛直接导致了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家具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3、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努力,A家具制造企业在市场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优势。

(1)高素质的管理者

管理者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各项战略措施的方向性与准确度。A家具制造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大多为多年从事家具制造行业的资深专家,他们对行业发展有着高水平的把握程度。同时,随着近年来A家具制造企业不断推行的人才引进计划,一批拥有现代营销管理知识的管理人才给企业的发展重新带来活力。

(2)高品质的产品。产品品质一直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保证国际市场对家具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公司一直采用全封闭式意大利生产作业流水线,产品严格按照IS0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执行生产,并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检人员。高品质的产品为企业开辟国内市场、打造自主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3)柔性化生产。为了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已对企业生产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柔性化改造。例如,将沙发分为各个部件,每个零部件有多种标准的规格供客户选择,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进行组合。这种柔性化生产给企业使企业能够以大批量生产方式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使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拥有了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4、劣势。在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优势并加以发扬的同时,集团管理者也必须看到企业在经营各方面存在的劣势,在营销策略设计中加以规避。

(1)产品开发设计力量薄弱。目前,企业内部已建立起一支10人左右的产品开发与设计团队,然而这与企业发展规划的需求相比还是严重不足。深入分析企业研发团队可以看出,无论是开发部门内部的组织设计还是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方面,企业在研发力量的加强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2)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在经济危机下,拥有一个甚至几个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将给同质化严重的家具制造企业的销售带来巨大推动力量,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A家具制造企业已经建立起多个在西南地区家具市场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但其品牌效应仍显示出较强的区域性,为了保障产品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的发展,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销售渠道单一不畅。目前,公司并没有建成自有的销售渠道,国际市场上,企业都是以OEM的形式接收国外大型家具制造企业的订单,而国内市场主要是依靠零售商作为中转以实现产品销售。这种销售模式在一定时期给企业带来了销售保证,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行业利润率水平的逐渐降低,这种单一式的销售渠道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三、营销战略规划

在系统的分析了案例企业营销环境的基础上,下文将从营销组织体系战略构建、目标市场战略转移以及人员的激励与培训几个角度,结合现代营销战略相关理论,对其营销战略进行系统规划。

(1)现代化营销组织体系的战略构建

营销组织是企业的核心部门,高效、合理、富于活力的营销组织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基本保障,营销组织建设和管理是发挥这一部门核心作用的基础因此,在A家具制造企业的营销战略规划中必须选择营销组织模式时应考虑的因素、营销组织的设计原则,进行营销组织的构建、营销协调机制以及营销管理制度设计,为企业营销战略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A家具制造企业在进行营销组织设计时,必须正视企业中存在的严重的营销组织建设和管理弱化问题特别是在营销组织的设计、营销组织模式的选择、营销组织的构建、营销协调机制、营销管理制度设计几方面提高重视程度,实现营销组织的创新。

(2)目标市场的战略转移

所谓的目标市场,是指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从满足现实或潜在的目标顾客需要出发,并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条件而选取定的特定市场,即企业决定进入的分市场。以往A家具制造企业主要以欧美为目标市场,以接收外国家具制造商的OEM订单的方式从事经营管理。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再继续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务以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战略需求。因此,结合国内外市场发展态势,抓紧实现企业目标市场的战略转移非常必要。

笔者认为,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可先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设计与品牌建设,待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后再将视野扩展到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化家具大品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A家具制造企业的家具产品从价格和产品特色来看,处于家具产品的中,高档层次。因此,A家具制造企业的目标客户应主要集中于沿海的发达地区和内陆的大城市,所以企业的目标市场由原来的国际欧美市场阶段性的转移到国内市场,由原来的西南家具市场转移到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

(3)营销人员的培训与激励措施

企业营销管理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核心型供应链;ASP模式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平台

一、 引言

目前,我国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主要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组建模式都是以大型企业为基础的。而中小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资本能力与大型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小企业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企业资金力量薄弱,信息化水平低,员工流动率高等。这些与大型企业截然不同的特点使得供应链管理在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应用与推广。

但是在我国的经济构成中,中小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 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故供应链的构建与管理不仅仅限于大型企业,必然要有中小企业的介入,中小企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整个供应链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 中小型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

随着信息科技的日益月新,中小型企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技术条件已成熟,但是在实际实施中相当数量的企业仍然以失败而告终,使更多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克服导致失败的因素,已是摆在学者和企业经营者面前,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本文将从企业的竞争合作观念和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案两方面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1.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者没有打破交易双方利益对立的传统观念,停留在企业竞争是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性极强的竞争,同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了更快地促进企业的前进步伐,就需要重新审视竞争的目的,改变竞争的观念和方式,寻求走向双赢的竞争模式,这就是竞争合作模式,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境界和新的竞争观念。

企业经营者必须走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误区,树立竞争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竞争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促进企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现代市场中,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来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营效率,而要通过与供应链参与企业进行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企业的合作,建立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发展企业之间稳定的、良好的、共存共荣的互助合作关系,建立一种双赢关系。

2. 部分企业已经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系统,但是却没有带来预期的绩效。这是因为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理解与应用停留在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层面上,没有贯彻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即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其具体包括: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子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外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而这些企业仅仅对内部供应链进行管理,并没有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要实现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整合,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数据共享、数据互交的平台,从而实现企业间一种新的规则,一种新的制度,使企业间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将企业自身和外部供应商、客户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系统,形成高度竞争力。

三、 中小企业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中小企业要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者必须要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与供应链中企业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更要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方案,正确认识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供应链管理将链中企业高度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适合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方案大致有两种,核心型供应链和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供应链的管理理念,重视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网链关系,供应链作为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对于供销关系相对稳定的企业联盟,可以采取核心型供应链模式。而对于直接面对客户消费的批发零售型企业,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所以此类企业的合作伙伴是根据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故为了满足组建供应链的灵活性,可以采取ASP模式的供应链。

1. 核心型供应链。核心企业型供应链(简称核心型供应链)通常围绕一个在经济实力、产品特色等方面具备垄断地位的核心企业构筑,该企业特色决定了这条供应链的特色。此类供应链是由核心企业出人力、物力和财力组建供应链,将具有战略合作的上下游企业的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并且提供信息管理、信息咨询等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一条由终端客户驱动的无缝需求管道。但是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之间并不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它们完全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来的。由文献4可知:供应链管理中的企业要获得最大的赢利值就必须采取合作策略,而减少欺骗和中立行为。这种实施方案的最大优点就是:核心企业是置身于供应链中的,是供应链中的一环,所以能够并且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愿意将供应链成本降到最低,收益最大化。模型如图1所示。核心企业提供了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是一个公共数据平台,促进了供应链中企业信息的交流,方便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平台由三大部分组成,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持,其中供应链管理服务是核心,网络基础设施是硬件条件,技术支持是关键。

(1)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管理平台是一个跨企业的服务平台,必须借助可靠的硬件系统、网络服务等在电信平台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局域网。由于有电信平台作基础,供应链管理平台能够方便的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还可以方便的接入Internet,拓展了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功能。

(2)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产品管理等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服务套餐,但是产品的需求、供应和质量等在供应链中是公开可查询的数据,只有这样才实现了数据共享。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跨越了“围墙”,可以更好的了解客户,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信息,使资源在供应链上合理流动,供应和需求达到平衡,大大减少长鞭效应的危害,使供应、生产和销售流程配合一致。

(3)技术支持。供应链中的数据在链内是共享的,但是对于链外是保密的,所以核心企业要进行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以确保供应链中企业机密商业数据不会被泄露,同时要负责主机监控、数据备份、数据库优化、系统升级等监控与维护。

2. 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ASP,即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通常是一些第三方的服务公司。ASP模式就是通过第三方集中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行平台,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为中小企业带来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客户订购ASP的服务,以可预见的固定月租费代替大量不确定的IT投资,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应用服务,免去安装、调试的诸多环节,也免去信息技术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的麻烦,无需IT维护人员。

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目标组建供应链,通过互联网享用ASP构建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在供应链内实现数据共享。模型如图二所示。ASP提供的服务有很多,而且所有中小企业都可能成为它的用户,所以某一条供应链中企业所定购的供应链服务必须具有如下供能:

(1)提供远程登陆的友好界面。为用户提供快速登陆的友好界面,并提供安全控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权限管理。三方提供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所有布置在该框架下的业务功能都可以通过配置,实现对不同角色使用的权限的控制。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也就是对用户、角色和功能项之间映射关系的管理。用户在供应链中扮演着某个角色或某几个角色,但是对于每个角色所对应的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是有所区别的。故当用户根据自己的口令和密码进入到ASP提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所拥有的访问权限也是不同的。访问权限分为四级:允许写入,允许删改,只读,不可访问。ASP赋予用户的不同的访问权限,不但确保了数据的安全而且也实现了供应链内数据共享。

(3)数据库系统服务。为企业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库支持,保证数据的录入、修改、保存,包括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并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数据的转换提供相应接口功能,关键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合理规定数据检索、更新的权限,另外,数据在用户和系统间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加密技术来实现。

参考文献:

1.Martin Christopher.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Pitman Publishing,1992:100-110.

企业营销管理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私营企业;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83-03

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营企业的档案采取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具体表述为:在企业内设置档案室或是档案中心,有相应的机构领导将所有档案放入档案室,统一管理和调配促进国营企业的工作顺利开展。国营企业的档案受到上级机构的监督和审查,使得国营企业的档案管理有序化、透明化。但私营企业因为并不受上级机构的监督和审查,私营企业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私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出现了混乱状态,私营企业的档案管理中存在“死档”“弃档”的现象。由于电子档案的出现,一些私营企业开始利用电子档案对企业进行管理,但如何合理利用电子档案,如何开发电子档案的利用价值,如何使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更好地结合,依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私营企业档案管理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1.科学的私营企业档案管理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企业档案这个概念。企业档案是指借助文字、表格、数据、报告、论文等形式记录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企业档案不仅是对过去和现在企业发展的总结,更主要的是通过档案企业可以安排生产,总结经验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档案作为企业的重要知识产权,在发挥企业的发展和预测企业的发展动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的企业档案的类型分为人事档案、科技档案和会计档案等类型[1]。私营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档案通过对社会和企业的相关方面,对各类信息进行再加工,解释企业出现的问题,进而对企业进行合理规划,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其中,企业档案中的人事档案是指在某一时期,企业所任免的员工的基本信息、职位、履历劳动合同、绩效考核、人员调动以及员工所具有的能力的信息。人事档案是一个无形的资产,可以很清楚地搜索员工的信息,并且能够形成具体职位的员工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为员工的升迁提供重要的参考项目,能够做到真正的任人唯贤。人力资本的正确使用能够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的开发,评估企业的发展潜力。科技档案是指企业在发展时记录企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和智慧。在科技档案的记录中,企业的科技成果和智慧代表着企业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宣示了企业的发展动力。一个企业的科技档案越丰富,证明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会计档案是指企业在一个时期收支情况的明细。一个企业是盈利还是亏空,在会计档案中能够很清楚地显示。会计档案是一个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结果。会计档案中含有企业的保密信息,在档案管理中药明确档案的性质和档案的重要性。只有合理的档案管理,才能促进企业工作的更新和发展,促进企业发展的正规化和品牌化。

2.客观的私营企业档案管理,能够评估企业的发展动力。私营企业的档案的管理不仅包括企业档案的管理,而且还包括档案的保存。只有合理地保存,才能开展下一步的管理。企业的档案管理要做到不能有“死档”“弃档”,所有档案的资料齐全,才能进行档案的管理。在企业的人事管理档案方面,通过对员工的评估和员工的晋升能够很容易地判断员工的发展潜力,人力资本的开发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动力。当然,对员工等人力资本的评估要做到公正客观。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除了人力资本外,还需要财力和物力的支持。人、财、物的充分开发,才能评估到企业的发展动力。会计档案和科技档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会计档案能够为私营企业理清企业的财务,为企业正常的运转提供保障;科技档案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本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的依据能够为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无形资产。对各个方面档案的评估能够评估私营企业的发展潜力。但现存的私营企业的档案存在流动性大、规范性不足等问题,所以私营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档案管理规范。

3.规范的私营企业的档案管理能够有理有据地解决纠纷。在法治社会中,在企业界有经济往来的私营企业免不了会发生经济纠纷。对待经济纠纷,最好的方式是能够达成某种经济利益的一致,如果达不成一致的意见,只能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在寻求法律途径时,要想打赢官司,必须有相应的证据,证明企业在整个经济往来中的合法地位。在经济纠纷中,规范合理的企业管理为解决纠纷提供相当有分量的证据。如果一个企业陷入到经济纠纷中,却没有足够的材料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对整个企业来说会是致命的打击。此外,在私营企业的内部,合伙人或是员工之间也会存在利益的纠纷,档案的合理管理,为解决这些利益纠纷提供了依据。在处理纠纷时,应秉承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的私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在档案的采集、档案的保存、档案的管理、档案的提取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各个环节都做到了公正和客观的原则,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正常发展。如果在档案管理的某个方面出现了遗漏或是出现了纰漏,在整个档案的发展方面都是不利的。如果做不到在档案的管理方面正规,企业所面临将是重大的困难。无论哪个层面的纠纷,都无法正常的处理。纠纷无法正常处理,就会出现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现象。

二、私营企业档案管理的原则

1.灵活性原则。私营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管理意识淡薄、内容单一、手段落后、灵活性较差等问题。档案的管理是为了服务于私营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不是为了保存档案而保存档案的问题。在档案的体制和规章制度上,要体现灵活性原则。特别是在规章制度的建立时,要把握哪些问题是可以视情况而定,不需要大领导的审批的,哪些是必须经过大领导的审批后才能调动档案的。如果所有涉及到企业档案的都属于保密工作,势必会使具体的操作更加烦琐。足够重视档案的管理是为了促进档案的公正公平,同时档案也需要有公开的信息,例如某一个员工升职是因为员工的履v和他的能力,这些都是可以公开的,这样的公开效果能够促进企业的人员的积极性。在档案管理方面,灵活不只是一个词,要具体落实到行动中。在规章制度上体现灵活,在审查方面体现灵活等等,各方面都体现灵活,才能将灵活的原则贯彻到实际中。同时,灵活性原则也使私营企业的规章制度能够有序可循,整理断层的档案和管理陈旧的企业档案。

2.方便实用原则。在档案的管理模式上存在着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分散式管理模式和协作式管理模式。在具体选择某一管理模式时,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具体选择。分散式管理模式是在各个部门进行档案的储存和保管;集中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内设置档案中心,档案中心专门负责档案的管理和保存;协作式的管理模式是指将管理网络化、将管理层次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协作式管理是坚持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选择不同的档案管理方式时要秉承方便和实用的原则,方便档案的管理、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原则。方便管理原则是指对于企业的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都有利的情况下,秉承为企业的员工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档案的使用和提取等方面呈现方便的特点。实用性原则是指在企业的档案的模式选择方面,一定要贴近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近况,能够用最少的成本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3.效益性原则。灵活性和方便实用的原则是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私营企业是盈利性企业,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灵活性和方便实用性能够促进企业各个机构的协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效益型性原则突出了私营企业的性质,私营企业在合法的范围内最求效益的最大化,除了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外,更能够促进私营企业之间的发展,活跃我国的市场经济。效益性原则并不只是追求效益,更是要在合法的范围下。只有在合法的范围内的合法经营取得的效益,才能更好地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规范的私营企业的档案能够协调各个部门,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人力资本的使用上,规范的私营企业档案能够使人力资本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在这个方面,档案的功劳功不可没。企业需要多少人员和企业需要多少技术员工、多少领导阶层的员工,分析档案能够促进企业人员的合理配置。在会计的档案中显示企业的收支明细,会计档案的明细能够更多地体现企业的发展现状,会计资源的合理分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增加必要开支的金额数目,这些都体现规范的私营企业档案管理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在制定和执行企业档案的规则时,要遵守企业的效益最优化的原则。

4.自主性原则。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的区别是私营企业拥有更多的管理权和自。国营企业的档案管理要受到上级或是本企业的监督和审查,而私营企业的档案管理更多的是只受自己本企业的监督并不受上级机构的审查和监督,私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只对自己负责,不对上级机构负责,所以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自主性。私营企业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的原则,但相应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因为不受上级机构的检查和监督,一些企业在档案管理上随意性较强,使得档案管理参差不齐,规范性差。在给予一定的自由但是并没有将自由合理地利用,这样的自由是没有意义的。私营企业档案管理时要秉承自由和规范的原则,将自由和规范的规章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自由的作用。自身档案部门的发展要有充分的监督和审查制度,将档案这种无形的企业资产充分得到开发和利用。

三、现有私营企业档案管理的模式

1.集中式管理模式。集中式的管理模式是私营企业学习国营企业的档案模式,在企业的内部设置档案中心和档案室,各部门的档案都放进到档案室中,这样集中的档案管理,使得档案的利用和开发能够有了更规范的发展。集中式管理模式是指将档案管理的权力进行集中,档案的调配和开发利用等的权力归档案室的领导阶层。权力的集中,使得档案的管理规范化和系统化[2]。规范化和系统化是指档案的存储、管理、开发和利用有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制约的规定。集中式的管理模式的管理促进权力的集中,促进企业档案发展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但与国营企业相比,私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呈现出更多的自主性,没有了上级机构的监督,私营企业的集中式管理模式也会呈现出管理混乱,权力的过分集中也会使得企业中滋生腐败。在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时,不仅要注意到集中式管理的优点,还要明确私营企业的缺点。取长补短,促进私营企业的长足发展。

2.分散式管理模式。分散式管理模式是指将档案的使用权和管理权交给各个直属的部门。各个部门的档案归到各个部门的门下,使得该部门的档案的提取和储存工作能够及时地更新和使用[3]。在分散式的管理中呈现出管理的机制灵活和职责分明的特点。各个部门有权力对自己所属的机构进行审查和管理,呈现出灵活性的特点。各个部门只对自己部门的档案进行管理又呈现出职责明确的特征。职责明确、灵活性高的特点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有序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样,分散性的管理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如果在档案管理上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则会出现各个部门各自为政,不能有效的利用档案的资源。对待这个问题,分散式管理在企业统一的规章制度的管理上,还要根据部门实际情况,在统一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设置服务自己部门的档案管理方法。这样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档案资料,促进档案的合理开发利用。

3.协作式管理模式。协作管理模式是指将统一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促进管理的层次化和网络化。协作式管理坚持管理的集中统一,同时也下放档案管理的权力。这样的管理适合大中型的私营企业,大中型的私营企业有自己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专业化水平比较高的档案的从业人员,有相应的配套设施,成熟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网络化的协作式的管理更能够使档案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行。协作式的档案管理能够突出档案管理的重点,针对重点的档案管理有区别对待档案,分类的管理促进档案管理的健康有序的开发和利用。协作式的管理因为网络化和多样化,在具体的档案管理中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还有财力去维持,成本较高,对于小企业来说,并不能达到效益最优化的原则。综上,对于选择哪种具体的模式,要分析具体的档案管理的运营成本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现状。

四、通过档案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1.完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促进机构或部门的运转有章可循,促进机构或部门的正常的运转。规则制度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正规化、正常化。规章制度的内容应包括采取什么样的档案管理模式和设置什么样的机构,机构具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有哪个机构对档案的管理进行监督和审查等等。如果没有思路清楚的规章制度,档案管理也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糊涂账和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样,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责任要通过具体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规范,使得档案的入库和提取有章可循。将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建立高效合理的规章制度,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保障,从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企业的软件,是无形资产,促进企业软件资产的发展。

2.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传统的档案管理是纸质为载体呈现档案的信息,纸质化档案的存储需要进行合理的整理,在提取和储存方面对档案的工作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档案的工作人员要熟悉档案的分类和整理,要理清档案管理的思路。但到了现在的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也呈现出信息化的趋势,各式的电子档案在各个企业中发展起来。电子档案因为本身的轻便、快捷等特征,在档案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私营企业要将电子档案和纸质的档案管理相结合。此外,电子档案的管理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除了熟悉纸质档案的分类整理等,还要熟悉各类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信息化的档案建设能够使档案管理更加快捷化。

3.重视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档案资料是一个企业内部的重要资产,理应受到严格的保密。现今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了,同样也容易出现了信息的泄露。黑客的攻击能够使得整个公司的系统崩溃,数字化的资料在短短几分钟就能复制和泄露。在数字化的时代,应将保密工作做到位。此外,除了建立强大的系统和开发防攻击的软件,还要在员工的任免上,提高防范意识,尽量将一份保密的资料分为几个员工管理,这样能够起到制衡的作用。在一些企业,一个员工的离职就很容易将企业的机密泄露出去。企业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有基本的保密意识,分明别类的对保密信息进行储存。加强炔亢屯獠康姆婪叮给企业档案的管理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晓晨.档案管理和经济效益相关性[J].管理世界,2015,(11).

企业营销管理案例范文第4篇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个产业的生产都离不开石油资源的供应。这也使得石油产业得以大量扩张,然而,石油化工相关产业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石油化工企业要发展,但必须强调安全生产,只有加强消防安全技术方面的管理,在生产中不断的汲取血的教训,常抓不懈,把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应用落到实处。

关键词: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技术及应用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迅速与国际接轨,快速的发展使得能源消耗加大,特别是石油的需求有增无减。石油开采的附属产业化工企业也像雨后春笋一样,越开越多。但石油化工企业是高危行业,它的易燃易爆性,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温度稍微偏高,压力偏高,以至于有轻微的震动等这些都有可能将存在于空气中的介质引起燃烧,甚至爆炸。如果石油企业发生燃烧或爆炸,企业经济受损失,严重的造成生产工人非死及伤。因此,消防安全是制约石油化工企业扩大再生产的一把双刃剑,抓好消防安全生产,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重中之重。

1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我国正处在发展中,能源消耗大,能效低,对石油的需求巨大,相应刺激了石油化工企业的恶性竞争,各个企业在消防安全上不够重视,没有相对系统的消防安全管理理念,没有设专门的部门严格监督和管理,放松了消防安全工作,造成近年来消防安全事故频发。我们的石油化工企业不能只一味的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还要在职工中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1.1消防安全管理认识不充分

石油化工企业一般因素下的燃烧爆炸大部分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全员总动员,通过组织有关内容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整体素质,多在职工中宣传预防燃烧爆炸方面的知识,防患于未然。通过这些培训,提高职工在燃烧爆炸时,反应及时,尽快的判断燃烧爆炸的情况,尽量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对于职工,有了一点这方面的预防和处理知识,能够通过自救,还可以帮助他人,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

1.2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工艺水平不平衡,底子差

由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起步晚,基础较差,绝大多数的石油化工企业规模小,工艺流程不规范,设备简陋,自动化程度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几乎就是一片空白,由于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加大了企业发生燃烧爆炸的概率。

1.3消防安全器材不达标

根据我国现有石油化工企业的状况来看,不管规模的大小,没有执行一个消防安全的管理办法。长期以来都是自由散漫的,相关消防安全制度很死板,教条主义,设计的参数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不科学,实用性不强,形同虚设,早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严重制约了大中型化工企业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好的消防安全管理理念在企业得不到发挥。

1.4消防安全设计验收不合格

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在投入大量的资金不断完善消防安全设计。但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设计和验收的不协调,造成了建设的环节没有及时通气,使得消防安全管理受到影响。包括:在设计时,设计部门没能向财务及时上报成本控制的第一手资料,造成易燃易爆的车间在设计时,就因为建筑材料的价格低廉,不能保证其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因此,验收时,我们的相关部门在没有科学的评估其质量能否达到石油化工企业的使用标准,就通过了验收,为我们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隐患,很容易引发重大的消防安全事故。

1.5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作为石油化工企业这种高危行业,企业领导在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把职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摆在首位。特别是职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企业稍微放松了消防安全管理,职工就更不会自觉的遵守有关消防安全方面的准则,引起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6部分职工操作不规范,素质较低

在石油化工行业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现实状况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燃烧爆炸事故发生,加强职工的责任心,严格按操作规程来执行,至关重要。我们的大型石化企业在国家的监管下,强化职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相反,一些小型的或私有企业、民营企业,一味只抓企业的经济利益,对消防安全管理和职工的教育培训不闻不问。这种情况下,本来职工的素质就不是很高,又没有经过企业的上岗前,定期的,转岗时正规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造成职工对岗位必须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完全不知或知之甚少,根本不具备发现隐患和扑灭初期火灾的能力。

2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主要就是负责对石油进行检测工作,并且负责石油的各种用途的推进,而需要对石油进行更好的控制,光是有设备也是不行的,必须要培养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石油的性能进行分析,才能对石油的相关工作进行推进指导。我国的化工企业想要更加了解石油或者是想借石油行业来促进自己企业的利益,那么肯定要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也只有让技术人员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技术人员有想法自己去发展石油行业,有更多的技术需要得到提升才有可能会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进步,这样也能够让我国通过石油行业步入现代化国家的行业,才有可能让我国的现代化国家建设道路走得越轻松。

参考文献:

[1]张太成.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01):207-209.

[2]杨浩.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4,(12):43.

[3]卞明良.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261.

[4]林鑫.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江西化工,2013,(02):258-260.

企业营销管理案例范文第5篇

摘 要 当前的电信市场运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营销案资源投入决策事关企业的价值实现,价值管理的理念逐步渗透到电信企业营销案设计与管理当中。理念有了,还需要技术方面可行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本文从电信企业营销案的目的、经营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电信企业营销案是否具备应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进行价值管理的假设条件,并分析了电信企业营销案未来现金流量预测与折现率的选择,最终得出可以应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对电信企业营销案进行价值管理的结论,并给出应用建议。

关键词 价值管理 贴现现金流量模型 电信企业营销案

一、价值管理与贴现现金流量模型

价值管理,又称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Value-BasedManagement),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汤姆.科普兰等,2003)。价值管理(VBM)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它要求在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遵循价值的理念,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来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从而建立起连接企业战略,并应用于所有对企业价值有影响的各个因素和整个经营过程中的决策和控制体系;它要求公司一切决策和行为以是否能够创造价值为评价基准。

Alfred Rappaport(1986)提出的贴现现金流模型使价值最大化不仅成为一种管理理念,也变成一种可操作的管理技术(汤谷良,2003)。按照贴现现金流模型,企业价值是未来时期内期望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折现之和。它的理论依据是: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对其投资者有价值,而这种价值正好体现在企业能够向其投资者提供足够多的现金流量。

二、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在电信企业营销案价值管理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贴现现金流量模型主要应用于投资领域的价值评估,它是建立在持续经营与资产可以被循环用于创造未来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假设基础上的。而企业营销案支出在财务上基本都是被定义为费用性支出,是企业运营成本的一部分,因其支出的时效性限制,故对营销案优劣的评价基本上是以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以及销售利润率等为评价依据。这些评价指标的缺陷主要是短视性,未考虑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容易急功近利蚕食企业的价值。贴现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特征则是重视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否将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引入到企业营销案的价值管理当中呢?这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文拟对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在电信企业营销案价值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

当前电信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十分激烈,各种营销手段和营销方案推陈出新,营销目的从吸引新客户扩大市场占用率到提升在网客户粘性和全业务发展,营销案的设计目标从当期盈利到关注客户价值最大化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营销案资源投入决策事关企业的价值实现,价值管理的理念逐步渗透到电信企业营销案设计与管理当中。理念有了,还需要技术方面可行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首先分析电信企业营销案是否具备应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进行价值管理的假设条件?电信企业营销案的目的是吸引客户入网并长期在网接受电信服务从而持续的获得月租、话费以及各种基于语音和数据业务的服务费。电信企业的客户多数情况下只有预存费用才能获得相应的电信服务。手机或固定电话的号码是客户与他人保持通信的重要资源,因此剔除特殊情况多数客户会长期使用或持有一个电话号码。这说明电信企业客户是能够长期为企业创造现金流的重要资源,客户流失意味着现金流减少,所以可以将吸引目标客户入网和增加目标客户在网粘性的营销案资金投入视为对目标客户的投资进行评价与管理。一个真正有价值的电信企业营销案是能够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获得现金流量的,因此其具备应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进行价值分析与管理的基础。

接下来分析如何应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对电信企业营销案进行价值管理。一般运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需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自由现金流量预测模型;第二步,估计折现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第三步,利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计算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测算与折现率的选择是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应用最难做到的事,这一方法的运用对决策条件与能力的要求较高,且易受预测人员主观意识(乐观或悲观)的影响,测算与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Alfred Rappaport测算现金流量的公式为:

FCF[t]=S[t-1](1+g[t])·P[t](1-T)-(S[t]-S[t -1])·(F[t]+W[t])

其中:FCF[t]——自由现金流量;S[t]——年销售额;g[t]——销售额年增长率;P [t]——销售利润率;T——所得税率;F[t]——销售额每增加1元所需追加的固定资本投资;W[t]——销售每增加1元所需追加的营运资本投资;t——预测期内某一年度。

该模型虽简化了现金流量预测过程且不能用于所有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预测,但从该公式中我们可以获得启示,要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预测,首先必须对预评价方案的现金流产生过程有足够的认识。营销案的制定者与决策者首先必须清楚地知道企业的营销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能力,知道当前的资源状况以及为达到目标需要增加投入资源的类型、数量和对现金流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必须掌握目标客户群体消费能力、电信业务消费与价值感知特点以及选择入网或持续在网的目的等信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将营销案植入目标客户的消费需求之中,以实现客户价值为引导科学合理的安排营销资源,如此运筹,不仅可以准确的预测、描述和安排营销案执行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以及可能产生的现金流出量,而且对目标客户可能在网时间、每年平均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入量的合理预测自然亦是掌骨之间的事。因此电信企业营销案未来现金流量的合理预测的基础是掌握足够的客户信息并在围绕客户设计营销方案的同时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以获取充足有效的信息支撑。

下面再来分折现率的选择。折现率可以理解为资源投入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从企业的角度讲,资本成本是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严格遵守的报酬率水平的最低限,达不到这一下限的投资项目按此资本成本折现后的净现值为负,不仅不会增加价值,反而会减损价值。资本成本取决于企业投资活动风险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投资报酬率的要求。从技术上讲,折现率的选择必须考虑到现金流量的性质。对于自由现金流量,因为是可以自由地分派给企业的所有投资者的全部现金流量,所以折现率的确定也必须包容所有的融资来源,即股权融资来源和负债融资来源,对应资本成本即是所谓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电信企业在设计和评价营销案时可以根据营销目标判断现金流量的性质,并结合现金流量实现的风险程度选择折现率,但折现率的最低值不应小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有了自由现金流量的预测数据和折现率的合理选择,则可以通过对所预测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所评价方案的价值,根据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计算结果对营销方案进行取舍与调整优化的过程即实现了贴现现金流量模型成营销案价值管理中的应用。可见,运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对营销案资源投入进行分析评价是电信企业价值管理的内在要求。

三、应用建议

电信企业营销案对客户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对客户关系的保有性维护投入是持续的,在资源投入的合理规划是实现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在设计之初以及实施过程中应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会使营销案的价值管理真正有的放矢。

如众所周知的一样,应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进行价值管理最难的是现金流量的预测,如果现金流量预测有误,计算所得的结论是无法支撑与引导决策的,更有甚者会误导决策给企业人价值带来损害。因此营销案的制定者必须非常了解目标客户,有充足的信息支撑,在价格与消费量的估计上做最守的预测,这样做即使自己犯错高估一些,也不至于做出损害企业价值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