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质的优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餐厨垃圾;填埋 ; 焚烧 ; 厌氧发酵 ; 饲料和肥料化 ; 生化处理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food waste status quo, compared the five kinds of food wast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cineration, anaerobic fermentation, feed and fertilize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dvice on turning waste into treasure and really reasonable economic use junk.Key words: food waste; landfill; burning; anaerobic fermentation; feed and fertilizer; biochemical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
1 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生活垃圾处理逐步形成了源头收集、中间运输和终端处置“一条龙”的完善体系。但是对于餐厨垃圾处理大规模应用的实例却不多,每日数量巨大的餐厨垃圾流入社会,一部分被不法商贩从餐厨垃圾里提取油脂,炼制地沟油,通过非正常途径回流到餐桌;另一部分被拉去喂猪,造成泔水猪泛滥市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隐患;部分餐厨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污水管道,在管道内冷凝堵塞,并发酵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影响了污水管网的正常功能甚至引发下水道爆炸事故;随意堆放的餐厨垃圾更会招引蝇虫,产生异味。采用科学手段收集处理餐厨垃圾,保证收运处理系统正常化运行,是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减速量化处的前提条件。
2 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的现状
目前国内餐厨垃圾处理应用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北京市餐厨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
上海市现有用于处理餐厨垃圾的消化型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其基本技术是外加特殊菌种的动态好氧消化,采用间歇或连续方式搅拌,连续进料间歇出料(出料时间间隔长,1~2个月),反应温度45~500C,其实质是高消化率的堆肥技术,该技术过去主要用于处理污泥和高浓度废水,而针对餐厨垃圾的有关文献资料则较少。
3餐厨垃圾处理主要技术简介
目前餐厨垃圾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直接烘干作饲料和微生物处理技术。下面对以上几种技术介绍如下:
3.1填埋处理技术
由于餐厨垃圾的高含水率、高有机物等特点,决定了餐厨垃圾直接用于填埋的可行性较低。餐厨垃圾填埋处理技术在国内尚无应用的实例,其主要优缺点如下:
其优点是处理量大,运行费用低;工艺相对较简单。
其缺点是占用大量土地,耗用大量征地等费用;填埋场占地面积大,处理能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新建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餐厨垃圾的渗沥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形成不可逆的对周围大范围的大气及水土的二次污染;没有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
在当前土地资源紧缺、人们对环境影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的大前提下,填埋处理技术明显不适合我国餐厨垃圾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做详细介绍。但作为餐厨垃圾分选处理后不适宜生化处理的物料一种最终处理手段,是餐厨垃圾处理的一个必要环节。
3.2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是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烯烧过程,焚烧处理量大,减容性好,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但由于餐厨垃圾70%以上为液体部分,热值较低,不适合用来焚烧处理。
与填埋技术一样,餐厨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国内也没有应用的先例,其主要优缺点如下:优点是焚烧处理量大,减容性好;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缺点是对垃圾低位热值有一定要求;餐厨垃圾水分含量高会增加焚烧助燃齐的消耗,增加处理成本。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及餐厨垃圾收集分类程度的不同,我国餐厨垃圾与国外餐厨垃圾差异较大,其特点是热值低、含水量高,很难进行焚烧处理,另外焚烧处理投资过高,国内外利用餐厨垃圾焚烧的应用经验极少,不是餐厨垃圾处理的主流技术。
3.3厌氧发酵处理技术
1、厌氧发酵基本原理
厌氧发酵是无氧环境下有机质的自然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影响反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厌氧条件、C/N、微量元素以及有毒物质的允许浓度等。
厌氧发酵是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在自然界内广泛存在。厌氧微生物是一个统称,包括厌氧有机物分解菌(或称不产甲烷厌氧微生物)和产甲烷菌。在一个厌氧反应器内,有各种厌氧微生物存在,形成一个与环境条件、营养条件相对应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完成有机物厌氧代谢过程。
2、工艺流程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主体工艺流程见下图。
餐厨垃圾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进料与预处理单元;(2)厌氧发酵单元;
(3)残渣脱水单元;(4)生物气利用单元;
3、厌氧发酵处理技术优缺点
其优点是具有高的有机负荷承担能力;能回收生物质能;不存在同源性的问题,有机物分解成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产品(甲烷)出路较好。
其缺点是工程投资较大;工艺较为复杂;产生的沼液量较大,处理难度大。
3.4饲料和肥料化技术
干燥制肥料或饲料技术,是经过预处理后,首先进行脱水,得到液体和固体两部分,液体是高油脂废水,宜先进行油水分离获得高附加值的油脂,然后对污水进行处理,其固体部可以采用高温堆肥的方式制成肥料,也可以烘干制成饲料。
其优点是工艺简单;资源化程度较高、产品有农用价值,占地面积小。
其缺点是对有害有机物及重金属等的污染无法很好解决、无害化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餐厨垃圾同源性的问题,对其用作饲料存在一定的顾虑;处理过程不封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有机肥料质量受餐厨垃圾成分制约很大,销路往往不早;堆肥处理品周期较长,占地面积大,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3.5生化处理技术
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是选取自然界生命活力和增殖能力强的高温复合微生物菌种,在生化处理设备中,对过期食品、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进行高温高速发酵,使各种有机物得到降解和转化。
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无需繁杂分拣;资源利用率高;产品有市场销路较好,产品质量较高,产品附加值较高。
缺点是一次性投资略高,设备处理能力较低,更重要的是设备耗能大,而且该技术减量化效果差,在餐厨垃圾中大量掺其他有机物,后端农业生产资料应用产业链较长。
4餐厨垃圾处理主要技术比较
由于餐厨垃圾的高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等特点,因此决定了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技术都不适合于餐厨垃圾处理,这里仅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厌氧发酵、饲料、肥料化技术以及生化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得出下表:
5分析与结论
关键词:热原物质 热原检测方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热原在韦伯斯特字典中曾被定义为致热剂,是指由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时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包括内毒素,革兰氏阳性细胞碎片、真菌和病毒等。目前普遍认为热原所引起的发热反应主要是由革兰氏阴性细菌所产生的内毒素(脂多糖)引起的,因其存在的普遍性、稳定性和相对的致热性,内毒素的检测又可以保护人和动物避免发生有害反应(败血症),故FDA和USP指南要求所有非经肠道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终产品都要做内毒素检测,使产品不因内毒素而效力降低[1],但是严格意义上说,不是每一种热原都具有脂多糖结构,所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热原的检测方法已经从动物试验、定性试验发展到定量试验,也已经从广泛应用鲎血细胞检测发展到利用人源细胞检测。
1 热原的定义
在 15至16世纪,实验医学界充满着关于静脉注射疗法的诸多报道,起因于许多病人经静脉注射后都伴随着发热反应,直到18世纪丹麦生物学家panum的研究中断定,引起这种发热反应其实是一种对热稳定,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由活的细菌中由来的一类物质,微量注射后就可引起高热反应,1923年至1925年美国科学家Florence Seibert证实了所有的注射发热反应都是由可过滤、热稳定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的物质造成的,随后Rademaker进一步证实了seibert的发现,并共同确立了使用家兔检测注射剂及稳定生产静脉注射液的方法。细菌内毒素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壁层上的特有结构,在生活状态时不释放出来,只有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在其他细胞时才表现出毒性,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其水溶性好,耐热性稳定,核酸多糖的高分子结构也不易被破坏。在机体水平上的活性主要表现为发热性、致死毒性和血小板减少等。 热原即发热性物质,广义上说是所有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物质的总称,除内毒素引起发热外,其实还包括病毒,干扰素以及其他种种发热物质,所以,所有可以引起热原反应的物质都是热原检测的范畴
2 热原的检测方法
2.1 家兔热原检查
家兔热原检查法是1942年首次被收载于《美国药典》12版,半个世纪以来也一直作为法定热原检查的权威标准为各国药典所采用,该方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此判定供试品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该方法优点是家兔与人类所引起的发热反应的最小内素素几乎相当,并且家兔还具有繁殖容易,使用、注射方便等特点,该方法不但能检测出细菌内毒素的致热原,也能检测出非细菌内毒的致热原[2],并且适用于检查较多种类的热原物质,仍是目前我国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评价中常用的方法。同时该方法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检测结果,家兔体温的稳定性和均一性是家兔检测热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由于受到饲养环境、实验环境、家兔个体差异和种属差异的影响,家兔的体温很维持在所需要的范围内,此外,使用活体动物费用较高,重复性差,应用范围有限,也不符合3R原则[即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和优化(refinement) [3],该方法本身又是一种不能定量的限度试验,因此建立一种准确、规范的定量检测热原方法势在必行。
2.2 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细菌内毒素检测法(Bacterial Endotoxin Test,BET)是由美国科学家Drs.Frederick B.Bang和Jack Levin创建的,于1980年被正式收载于《美国药典》20版,也被称作鲎试剂检测法,鲎试剂是使用美洲鲎的阿米巴细胞的溶胞物质制备的,因此取名为Llus Amebocyte Lysate(LAL),BET是基于鲎试剂与内毒素发生特异性反应,形成凝胶或显色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是控制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快速可靠,灵敏度较兔法高10倍以上,试验成本低廉,最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细菌内毒素标准品(Endotoxin Standard)对供试品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检测,应用范围广泛。但是该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只能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此外,由于鲎资源有限,鲎试剂又易受外界条件干扰,如PH值,温度等,发生假阳性的几率较高,所以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家兔检测法。
2.3 细胞检测法
随着基因治疗产品、新生物材料及中药注射剂等新制品的不断增加,家兔热原检测法和BET法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研究新的热原检测法是一种趋势。研究发现外源性发热物质能刺激免疫细胞分泌一些与发热有关的细胞因子,通过酶联免疫法对相关细胞因子进行定量检测就能确定外源性热原的存在与否及存在含量[4],这是进行新方法研究的依据,根据细胞的不同来源和种类可分为三大类:人来源血液或细胞法、其他动物来源血液或细胞法、细胞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新的检测方法具有BET高灵敏度和家兔法宽检测谱,检测费用更加低廉,更能反映人体对不同种热原的反应,填补了传统方法的空白,更大程度的保证了人体临床用药的安全。尽管目前已经有7中新检测方法得到欧洲权威机构,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得正式验证和推荐,但是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对细胞产生毒副作用或增值抑制作用的药物,对细胞因子有干扰作用的制品等,因此,新热原检测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总之,随着细胞生物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应用,利用细胞检测法对供试品进行热原检测是国际研究热原物质的必然趋势,新检测方法的进一步论证与家兔法、细菌内毒素法的逐步改善必会更加完善热原的检测方法,使其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秦媛媛,吴彦霖,刘倩,等. 三类体外热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事,2012,26(5) :507-512
[2 ]沈娟,武向锋,王文俊,等. 家兔细菌内毒素致热的灵敏度变化研究[J]. 药学学报,2009,25(5): 441-443.
一、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污染概述
污水处理厂承载着对高浓度不能达标排放的污染废水人工强化处理,最大限度的对环境污染破坏的作用,由于污水处理厂是高浓度污染物的汇集地,污染物种类复杂,性质各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一部分污染物会以气体形式或是直接挥发或是转化为其他气体物质散出,尤其是散出的一些恶臭气体,不仅在感官上令人不愉快,同时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给厂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都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过程中,污水本身溶解有恶臭气体;个别工艺要求对构筑物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和搅动,会使水中溶解的一些恶臭气体挥发出来,从而产生了恶臭气味;在污水处理的末端污泥处理过程中也会散发出浓度极高的恶臭污染气体。散发的恶臭气体污染物往往不是单一稳定的物质,尤其是化工、炼油等污水处理厂,常常是多种复杂恶臭物质共同作用,而且由于部分恶臭嗅成分复杂,阈值极低,扩散迅速,使得治理难度极大。
二、恶臭物质的来源
1.自然发生源
植物蛋白质分解会产生腐败的恶臭,污水和沼泽产生鱼臭和青草臭,火山喷发产生硫磺恶臭。还有很多有机质在厌氧条件下都会散发出各种恶臭;世界上每年自然发生的硫化氢陆地约为6×107~8×107t,海面约为3×107t。
2.人工发生源
主要分为生活和生产两种。生活包括垃圾,污水厂,排泄物等。
恶臭气体主要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排污泵站、进水格栅、嚗气沉沙池、初沉池等处,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缩、脱水干化、转运等处;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堆肥处理、填埋、焚烧、转运等处, 生产包括石油天然气炼制,制药,造纸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等等行业。
例如硫化氢主要来源于炼油,炼焦,天然气,粪便处理,污水处理厂等;硫醇主要来源于农药、煤气、合成橡胶,牛皮纸浆等;胺类主要产生于水产加工、皮革、骨胶、油脂化工及饲料等行业。
三、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组分、危害及种类
污水厂无组织恶臭气体主要包括H2S,NH3,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恶臭气体对人体产生各种危害,长期在含有恶臭气体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职工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岗位的职工。对污水处理厂恶臭废气的处理,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使公众满意,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恶臭物质的种类有很多,迄今人类能感觉到的恶臭物质有4000多种,大致有芳香性臭气,植物性臭味,土臭及霉臭,鱼臭,药品及试剂型臭气,金属型臭味,腐败性臭气等等。
四、恶臭污染特点
1.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很多物质都能产生恶臭;例如香烟烟气中一测定出上千种成分。
2.属于感觉性公害,是心理上的反应,有很强的主观因素;
3.人的感官是很敏感的,大大低于仪器的检测限度;例如三甲胺的嗅阈值0.03*10-9 ;
4.恶臭的各成分会有叠加或削减的作用,混合后也许更强,也可能降低了恶臭浓度;
5.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影响与浓度成正比,但恶臭却不同。恶臭的感觉量与人的嗅阈刺激量的对数成正比,可用韦伯-费希纳公式和史蒂文斯公式表征;
6.个别恶臭物质的气味性质与浓度有关;例如吲哚在高浓度下是粪便味,浓度低时却表现出花香味;
五、恶臭对人类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WTO)规定,根据有毒有害气体的强度和浓度可对人体造成几种程度的影响:
1.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产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对植物构成危害,给动物和人类造成间接影响。
2.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障碍和病变,缩短生命。
3.使受污染的人群发生急性病并引起死亡。
六、恶臭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是造成居住环境恶化,上访事件频发导致社会不和谐;辽宁省某城市由于污水厂散发的恶臭气体导致周边新开发的小区无人居住,售价直线下降,经过市环保局的协调,污水厂所属企业委托北京沃太斯做了恶臭治理一年后后,楼价回升,入住率达90以上,无上访事件;辽宁省某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厂散发的恶臭气体一直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多次到所属企业集体上访,并要求上千万元的赔偿;2010年企业投资2700多万元进行了彻底的恶臭气体处理,完全解决了周边民事纠纷,为当地的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也给企业带来了好的声誉。此外恶臭污染使排污企业的防护距离增加,周边的土地利用率降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严重的恶臭污染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对经济的影响表现在旅游区的环境受到影响后,收入直接下降;商业区的购买力会受到恶臭的影响;区域环境空气不好回影响外来投资等等。
七、恶臭污染处理技术
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开始了恶臭气体污染治理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恶臭气体污染的调查、测试和标准方面的研究,而对脱臭技术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目前,国内外几种常见的处理工艺有:吸收(附)法、热氧化(氧化反应、燃烧、催化燃烧)法、低温等离子法、UV紫外线(光量子、纳米技术协同光量子技术)法和固定化生物载体法等,每种除臭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局限性。
恶臭气体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纵观几种治理技术,生物法因能高效分解有机臭气,经济且无二次污染,因此是除臭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通过多年来的生物法处理有害气体的工程实践,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容量大、抗负荷冲击性强、气流分布均匀、核心系统操作维护简单、设备故障率低、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尤其是在市政污水厂这种大风量、低浓度、气体湿度较大、成分相对复杂的污染气体的工况下得到大量应用。
【关键词】 中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中药是一种具有防病、治病以及保健功效的特殊农产品, 具有疗效温和、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的优点, 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然而, 上世纪农药的广泛使用给中药材带来严重影响, 农药残留不但导致中药材质量下降, 同时危害人体健康。农药残留含量作为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检测技术也应不断更新。现对近年来中药中农药残留检验方法研究如下。
1 中药中农药污染现状
当前, 中药材中存在农药污染现象。造成中药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造成的直接污染, 如有机氯农药, 不易被分解, 长期残留在自然界土壤和水源中, 被药材植物吸收;在药材在采收、加工以及储存的过程中受到污染, 如加工过程中引入保用农药残留的辅料引起污染。农药残留检测是十分复杂的痕量分析技术, 其样品基质复杂;中药中含有的次生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农药最大允许残留量要求严格, 需要较高灵敏度的测定方法;中药材种植多为小户, 没有统一的指导, 农户随意用药, 用药各类无法进行有效统计。因此, 开发出高灵敏度以及专属性强通用性广的多残留测定方法至关重要。
2 中药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污染检测技术不断发展, 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现就近年来采用的主要检测方法:色谱法、免疫分析法、联用法具体阐述如下。
2. 1 色谱法 色谱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四种:①薄层色谱法(TCL)。根据被分离的化合物在溶剂间的分配或吸附剂的吸附情况不同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 主要用于定性分析, 其方法简单, 可同时分析多个样品, 常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筛选。②气相色谱法(GC)。用气体作为移动相的色谱法, 是目前检测农药残留的主要方法, 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 适用于中药中农药的残留的测定。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运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 利用高压输送流动相, 以特殊方法将色谱柱用小粒径填充而成, 其柱效远远超过经典液相色谱, 且柱后同时与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连接, 能够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适用于难挥发、强极性及受热易分解及离子型化合物的检测。④超临界液体色谱法(SFC)。利用某些流体在超临界情况下可增强某些物质的溶解性的特点检测农药残留情况, 对气相色谱无法用于热不稳定与挥发性差的农药分析、液相色谱常用紫外检测器而很多农药无紫外吸收问题, SFC均可解决, 可对复杂混合物进行分析, 且具有一定的高效性。
2. 2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是利用抗原或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各种物质的分析方法。对半抗原或抗体进行标记, 利用标记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放大作用, 对样品定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在对大分子量极性物质的检测, 免疫分析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的优点, 适用于现场分析。当前, 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技术主要为相对独立的分析方法(免疫测定法)和将免疫分析技术与常规免疫分析技术联用的分析法(如免疫亲和色谱)。当前, 免疫分析法主要用于水样、流体食物中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检测[1]。
2. 3 联用技术 联用技术是将高效分离与灵敏检测相结合的现代方法, 主要结合方式有: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LC-MS具有对热不稳定与分子较大的农药能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且灵敏度高的优势;同时也对操作者操作水平及检测仪器的精密性具有较高要求;在对中药中农药残留检测中, LC-MS是一种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分析技术。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质联用技术是气相色谱与质谱法的联用, 具有重视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 同时能检测出多种农药残留并确保残留农药的结构, 在农药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由上文可知, 在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中, 应以气相色谱法为主, 高效液相色谱法为辅;超临界液体色谱法结合了气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 但重复性较差,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免疫分析法则有待推广应用于药材中中药残留的检测。
一、科学膳食,合理营养
为了减轻职业环境对厨师健康的危害,提高防护能力,厨师的膳食应满足机体对能量,优质蛋白质,脂肪,糖类,钾、钠、钙、镁、铁、锌、铜等矿物质,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需要,同时应保证饮料供给。
1. 主副食搭配
人体最佳的营养需要得益于多种食物配合,主食和副食有机地结合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谷类食物又称为主食,主要提供最经济的能量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约75%),并含有8%~10%的蛋白质,它和粗粮、薯类及杂豆一起食用,还会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鱼、禽、蛋、奶、肉、大豆、蔬菜、水果等副食,其营养作用也各有优缺点。如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和大豆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大豆食品还含有动物性食物所没有的膳食纤维、低聚糖以及植物固醇、异黄酮等植物化学物;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2、叶酸、胡萝卜素和钾、钙、磷、铁等矿物质,是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主食和副食配合能取长补短,充分体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素。荤素搭配可平衡脂肪酸种类,减少动物性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吸收,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也有利于体重控制。
厨师的膳食可采用“主食+蔬菜+肉类+豆制品+奶类+水果+坚果”的膳食模式。可自备牛奶、水果、坚果,在早上起床后或临睡前1 h喝牛奶,在工作餐前食用水果与坚果,以缓解饥饿感;午晚餐保证肉菜供给,每天尽量有3个蔬菜品种,其中1/2应是深色蔬菜,一周内鱼、禽肉、蛋、畜肉、肝脏、大豆制品交替食用。
2. 烹调方式多样,适当生食
厨师的工作环境存在着促胖因素,故其膳食要低脂、低盐、低糖,食物烹调应多选择凉拌、煮、烧、水油炒等少油的烹调方式。如凉拌蔬菜,既能增进食欲,获得更多的C、B族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又能降低油脂用量,可适当多吃。
二、积极参加健身活动,维持正常体重
运动能增强体质,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静脉曲张等疾病的发生。厨师依据环境可选择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快走和跑步等方式,使手腕、颈、肩、肌肉及骨酪等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动。只要养成了运动意识,持之以恒,厨师就能从中获得身心健康和愉悦。
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