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碱性土壤改良措施

碱性土壤改良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碱性土壤改良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碱性土壤改良措施

碱性土壤改良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种植设计

1土壤改良剂的发展及种类

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营养性改良剂;土壤结构改良剂;酸性土壤改良剂;碱性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的类型不同,对土壤的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酶的活性,增加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中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最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就利用天然有机物质如多糖、淀粉共聚物等进行土壤结构的改良研究。这些物质分子量相对较小,活化单体比例高,施用后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且用量较大,因此未能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美国首先开发了商品名为Kriluim的合成类高分子土壤结构改良剂,之后人们对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包括水解聚丙烯睛(HPAN)、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沥青乳剂(ASP)及多种共聚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聚丙烯酰胺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土壤改良剂之一。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高聚物土壤改良剂达到研究和应用,技术领先国家包括美国、前苏联、比利时等,其中以比利时的TC改良剂和印度的Agri-CS改良剂最为成功。1982年,我国农牧渔业部从比利时引进聚丙烯酰胺和沥青乳剂,应用于渠道防渗、盐渍良、造林、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旱地增温、保墒等方面。近年来,商品化土壤改良剂在我国的种类和数量均呈增加趋势,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推广非常活跃。此外,国外一些应用较为成熟的产品也进入国内市场。来自农业部肥料登记公告信息显示,目前获得国家行政审批的土壤改良剂产品达到了40多个。这些土壤改良剂产品的主要功能包括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碱危害、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或修复污染土壤等;原料种类也比较繁杂,包包括了天然矿石(如蒙脱石、白云石、钾长石、磷矿石等)、天然活性物质(如生化黄腐酸)、工农业废弃物(如味精发酵尾液)、人工合成聚合物(如月桂醇乙氧基硫酸铵、聚马来酸等)。

改良剂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土壤砂粘比例,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保水持水能力,增加有效水供应;调节土壤pH值,降低或减少铝毒危害;改良盐碱土,调节土壤盐基饱和度和阳离子交换量;调理失衡的土壤养分体系,促进有效养分供应;修复污染土壤,重金属离子钝化作用;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保持土壤微生物环境良好。

2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与土方设计

在园林绿化的技术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地形、土壤、水文等详细技术资料,经过专业图纸会审、设计及施工交底后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在此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和科学的土方施工方案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2.1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一般绿化土壤是在适当清理建筑垃圾的空地上回填一定厚度的回填土,因此绿化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必须包含原土壤和回填土方2种类型。土壤理化指标中,土壤pH值和通气孔隙度2项指标较为重要。

2.1.1土壤pH值

土壤pH值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高低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根据当地几年来的检测结果,良好的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而混有建筑垃圾的种植土壤pH值一般在7.6以上。这样的碱性土壤严重影响铁、镁、锌等微量元素的活性,造成喜酸性植物生长不良或引发缺素症。

2.1.2土壤通气孔隙度

土壤通气孔隙度俗称土壤通透性,是指土壤具有通气、透水以及植物根系穿插的特性。土壤通透性指标直接影响土壤中的水、气、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

2.2绿化工程土方设计与施工方案

2.2.1地形地貌设计

按照园林绿化整体规划的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等相关技术资料,充分考虑与建筑的协调性,设计相应的地形和地貌。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将其配置在特定的地形。

2.2.2现场渣土清理

在回填土方之前,施工现场特别是种植区域的渣土要进行彻底清理,这对植物今后的正常生长十分必要。按照土方施工方案,对现场土方进行清理,过筛后好坏土要分开存放,渣土集中外运。

2.2.3回填土方作业设计

根据植物根系生长需要回填符合要求的土方至设计标高,在回填中因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板结不可避免,所以回填土方后要对种植场地进行翻挖,配合实施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3植物生长特性对绿化土壤的要求

当地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可以满足大部分绿化植物的生长;喜酸性植物适宜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6.5,种植此类植物的土壤应该进行调酸处理,将土壤pH值改良至5~6。当地绿化土壤通透性略显不足,可以根据植物需要局部进行改良。一般树穴土的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8%,一级草坪种植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45%。

4绿化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当地绿化种植土壤一般中性偏碱,土壤肥力较低,根据栽植管理以及特定植物的需要,参照相应标准,在种植前及种植后的养护管理中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土壤改良。

4.1碱性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1.1酸性溶液灌根

结合抗旱,应用浓硫酸或磷酸6000~8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稀释后的酸性溶液pH值一般在2.6~3.0,可以快速降低土壤的碱性,但需要多次应用。浓硫酸属于化学危险品,腐蚀性强,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安全。

4.1.2土壤施用硫磺

硫磺在土壤微生物以及空气的作用下,缓慢发生硫化反应,形成硫酸根离子,逐步降低土壤碱性。施用硫磺粉2~3kg/m2,一年2次,可以使土壤pH值降低1.0~1.5。种植前改良可一次性施用硫磺粉5kg/m2,30d后可以栽植。操作中注意撒施均匀,在土壤表层5~10cm施用。

4.1.3施用生理酸性肥料

生理酸性肥料是指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主要种类有硫酸铵、氯化铵等。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针对喜酸性植物或弱碱性土壤,一定要适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

4.2板结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2.1严重板结土壤的翻挖

因大型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严重板结,必须采用机械翻挖,翻挖深度:乔木不低于100cm,大型深根系乔木150~200cm,花灌木40~50cm,草坪30cm。翻松土壤过程中,往土壤中掺入腐叶土或有机肥等,增加土壤通透性,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2.2栽培基质

在种植前,对于通透性不够理想的绿化土壤,可以采取局部改良措施,翻松土壤并往其中掺入腐熟秸秆、稻壳等多孔栽培基质,扩大种植穴范围,基质和土壤体积比为0.5~1.0∶1。

4.2.3施用有机肥料

在养护管理中发现有植物生长不良现象,要施用有机肥配合其他改良措施,施用量0.5~1.0kg/m2。严重的可在树冠正投影范围内扇形开挖,深度达到根系密集分布层,尽量不损伤主要根系,分3~4次改良根际土壤。

结语

园林绿化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城市重要的资源,而且越来越稀缺,合理利用好有限的土壤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园林绿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日益紧张的绿化种植土壤资源,对建筑垃圾、园林及其他废弃物进行处理,转变为可利用的园林资材,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具有相当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T340-2011绿化种植土壤[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碱性土壤改良措施范文第2篇

一、土壤选择

茶树适宜生长的土壤是沙质酸性土壤;PH值为4.5~6.5。茶树主根可以伸入地下一米以上且四散分布侧根,茶树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除部分由叶从空气中吸收外,大部分都是从土壤中吸收。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场所,疏松的土壤,透气及排水性能良好,根系发达,枝繁叶茂,适合茶树生长;黏重土壤通气性差,排水不良,根系发育受阻,导致树冠发育不良。因此,做好土壤的选择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1.土壤的质地

茶树对土壤的要求,一般是选择不含石灰或含量低于0.5%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具有良好的结构,通气性、透气性或蓄水性能好,地下水位在一米以下的,均为茶树生长的土壤条件。林州市太行山地土壤70%以上是褐土性土,黄黏土占绝大比例,这些土壤孔隙度小,粘粒含量高,通透性差,应尽可能选择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沙性土壤为好。

2.土壤的酸碱度

茶树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特别敏感,茶树是耐酸作物,以PH值4.5~6.5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适宜种植茶树,如果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会造成茶树生长不良,甚至不能成活的结果。建立茶园之前必须对茶园的土壤进行PH值测定,选择接近PH值6.5的土壤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减少土壤改良成本,实现提供茶树生长需要的条件。

3.土壤厚度

茶树根系发达,通常主根达1米以上,为了让茶树根系良好生长,要求土层深厚,底土松软,土层至少需要1米以上,熟化层和半熟化层应有0.5米,底土要有分化、松软多孔的母岩。

4.靠近水源

由于林州市范围内所有土地均属旱地或旱薄地,年平均降水量700~800毫米,且年际年内降水变幅大,年最大降水量1081毫米,最小降水量319.4毫米。

二、土壤改良

在选定的地块种植前,首先要对该地块取土化验,测定其PH值,然后制定适宜的土壤改良实施方案。碱性土壤改良的原则是:改良培肥同时进行。

1.使用酸性肥料 如硫酸铝、硫酸亚铁、硫磺粉、硫酸铵、过硫酸钙、磷酸二氢钾等,定向中和碱性。

2.多施农家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的亲和性能 如施入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食用菌的土等,最好每公顷施腐熟肥37500~45000千克或厩肥75000千克,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通气透水性能,促进土壤熟化,为茶树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好是8~9月份进行,以便泥土冬天分化。

3.整地方式 茶园深翻施肥是实现茶叶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首先将选择好的地块上的树木、杂草、石块等障碍物均要清除运出园外,土堆要推平,杂草刈割沤粪,石块可做修路之用;其次,根据地形(最后以东西向为主)每隔1米开一深0.6米、宽0.8米的槽沟(这一次工作最好在前一年冬季完成),来年春天以每667平方米施入3000千克腐熟肥或5000千克厩肥、20千克硫磺粉、70千克过硫酸钙和80千克硫酸亚铁以实折算施入,如有条件再加入深翻土量1/10的松针土。施肥方法以一层土、一层肥均匀搅拌填入沟内;施肥前应将肥料均匀拌入3%呋喃丹,每100千克拌入50千克,以防苗期地下害虫。填平后进行灌水(一般满灌2~3次),待水全部渗透踏实后,整畦待播。

三、茶树的引进、种植

1.引种的原则。

在茶树引种时,为了取得预想的效果,必须对引入的茶树良种的特性、所处的环境条件,良种产地与引入地区环境条件差异进行全面了解,选择同纬度或纬度接近的地区间引进茶籽播种更易成功。

2.引种的方法。

在引种前首先要明确引种的目的和要求,根据生产上需要来决定引入的品种。主要考虑引进品种能否适应新环境条件,同时考虑到茶类的适应性和产量。在引种过程中必须实行种苗的检疫,对挑选后的茶籽按种子重量的0.4%~0.6%福美双粉(PMID)拌种消毒,以防止茶籽在调运时病虫害的发生。为了获得引种成功,必须根据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进行少量引种、多点试种、逐步推广的栽培试验进一步了解品种的经济价值与适应性,而后决定是否引种。

3.茶树种植

3.1种子处理

茶籽引进后,在播种前要妥善储藏,一般采用沙藏法,种子在储藏之前需进行50%多菌灵等光谱杀菌药剂消毒处理,种子数量少时可将种子在药液中浸泡12小时后捞出晾干,混沙储藏;若种子量大时,可直接将药剂(50%多菌灵200倍)均匀拌种,混沙储藏,储藏时,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无积水处,挖一深80~100厘米,宽视种子数量而定的地槽,将最底层铺厚10~20厘米湿沙,然后将混沙子放入地槽内,厚度以50厘米为宜,然后上盖10厘米湿沙杂草,注意若种子数量大时,每隔50厘米埋一通风草把,注意通气,最上面盖10~20厘米土,使其高出地面,以免积水。

3.2茶树的种植密度。

①双行种植:在1.3米宽的畦内穴距和行距为0.2×0.3米。

②三行种植:在1.5米宽的畦内穴距和行距为0.15~0.2×0.3米。

3.3播种与间作。

①播种时间:一般3月下旬到4月上旬即可播种。播种前,应将冬藏的种子增温催芽,催芽时间可根据播种时间提前10~15天进行。具体方法:白天将沙藏种子上的土层和草去掉,每天翻动1~2次,使上下温度保持一致,夜间将草盖上,待种子萌动(扭嘴露白)30%以上时即可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的可提前播种,不需等待种子萌动。

②播种方法:以穴播为主,即每隔一定距离挖一,播3~5粒种子,其规格有双行和三行等,种子下地后上面覆土不易过厚,一般在2~3厘米左右,覆土过厚不利幼苗出土。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进行地膜覆盖,以防春旱和晚霜的侵袭。

③间作与管理。

春播的茶籽,从播种到出苗,用地膜覆盖的需30天左右即可出土,不用覆盖的须经45~60天方能出苗。茶树幼苗刚一出土,需进行遮阴,遮阴物采用带叶的树枝插在茶行的南边,或苗上直接覆盖松软的杂草并结合茶行间作高秆作物,如春玉米间大豆或花生等,与播种同时进行,间作玉米应单行双株,遮阴程度不可太实,以花荫为准,待立秋后20天立刻清除遮荫物。

3.4茶苗的移栽。

播种后,茶苗不一定能出齐,往往出现缺苗断垄现象,需要补植。茶苗最好是带原土,移栽前把主根和分支适当剪裁,30厘米以上的茶苗可以在根茎以上20厘米左右处剪除分枝,以减少地上部分的蒸发,移栽后易于成活。移栽后压实、浇水。

四、茶树的越冬管理。

1.对1、2龄幼苗的越冬保护,除采用小工棚保护外,还可采用土墙和土埋法两种形式。

土墙法:即在茶苗背面打30厘米高的土墙来代替柴草风帐,然后在茶行内铺盖碎草,用土压实,这样可以起到既要防风又保温的效果。

土埋法:即在茶行内部用树叶、杂草填充,然后培上细干土,有条件的可用羊粪拌细干土后再培茶行。这项措施可根据气候而定,盖草培土要分期分批进行,土墙高度可得幼苗高度的2/3左右。必须注意,到第二年春季要随着气温的回升,分期分批地将土扒掉,切忌一次扒光。另外,还可采用茶行上面盖膜和杂草的方法可起到同样效果。

碱性土壤改良措施范文第3篇

为了减少杂草与绿化苗木争夺养分,要结合松土进行除草,松土深度一般为5~9 cm,靠近主干的地方宜浅,远离树干的地方宜深。一般每年进行2~3次。

土壤改良措施有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3种。因树木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要不断消耗地力,加之人为活动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致使树木的土壤改良成为一件经常性的工作。一是深挖扩穴,熟化土壤。园林绿化土壤改良大多应结合施有机肥和灌溉进行局部深挖,包括环状深挖和辐射状深挖。一般在深60~100 cm的范围内挖的越深效果越好。二是土壤质地改良措施。土壤质地过黏或过砂均不利于根系生长,黏重的土壤板结,渍水、通透性差,容易引起根腐。反之,土壤砂性强,漏水,容易发生干旱。以上情况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质和以“砂压黏”或 “黏压砂”进行改良[1]。三是土壤pH值调节。园林绿化植物多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易成活、生长。偏酸性植物相对较多,而对偏碱的土壤适应的植物土分有限。因此,土壤pH值调节是栽植以及后期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良方法在酸性土壤中加石灰。在碱性的土壤中加入石膏和硫磺或硫酸亚铁。

2施肥管理

园林树木施肥的总目的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树木营养。但为了保证施肥的经济合理,应全面掌握肥料与环境条件及树木特性,综合判断,有针对性地施肥。一是在生长期内,温度的高低、土壤湿度的大小都直接影响树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当温度低时,对氮、磷吸收少,对钾吸收多;当温度高时,吸收量均多。另外,夏季大雨后,土壤中的硝态氮大量淋失,根外追肥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而雨前或雨后根外追肥无效[2]。二是砂性土壤质地疏松,通气性好,温度较高,属于热土,可施用半腐熟的猪粪、牛粪等冷性肥料,施肥宜深不宜浅。黏性土壤质地紧密,通气差,温度低,而湿度小,属于冷土,施肥宜浅不宜深,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砂土含黏粒少,吸收容量小,吸附保存铵离子、钾离子等营养物质的能力小;黏土含黏粒多,吸收容量大,吸附保存铵离子、钾离子等矿质营养的能力强。中性土的性质介于二者之间。土壤结构与施肥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土壤结构不良,土壤的水气失调,必然就影响施肥的效果。因此,这样的土壤就要考虑施用大量有机肥、种植绿肥或施用结构改良剂。酸性土壤有利于硝态氮的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中则有利于铵态氮的吸收。土壤的酸碱度还影响到菌根的发育,通常在酸性土壤中菌根易于形成和发育。而发达的菌根有利于对磷和铁元素的吸收利用,阻止磷等从根系向外排泄。同时还可提高树木吸收水分的能力。三是树木在不同物候期,其需肥特性也不相同。水分充足时,新梢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素供应,并且需氮量从生长初期到生长盛期逐渐提高。新梢生长结束后,树木进行加粗生长并持续到秋季,仍需积累大量的养分。因此,树木整个生长期都需要氮肥,但需要量是不同的[3]。

肥料的种类有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肥等。一是有机肥。其由植物残体、人畜粪尿和土杂肥等经腐熟而成。农家肥都是有机肥,但要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逐渐为树木所利用。一般属迟效肥料。二是无机肥 。一般为单质化肥,包括经过加工的化肥和天然开采的矿物肥料。常用的有硫酸铵、尿素、硝酸铵、过磷酸钙,多属速效肥料,主要用于追肥。三是微生物肥料。包含细菌肥料和真菌肥料,细菌肥料由固氮菌、根瘤菌、磷化细菌和钾细菌等形成,真菌肥料由菌根菌形成。种植时就应将基肥施入。园林植物生长前期和后期需进行追肥,具体施肥时间应根据地区、树种、树龄而定。

3灌水与排水管理

灌水方法有穴灌、地下灌溉、喷灌等。一是穴灌。在树冠投影外侧挖8~12个直径30 cm的穴,穴深以不伤树根为佳。将水灌入穴中,然后将土还原。也可在离干基一定距离处垂直埋置2~4个直径10~15 cm、长80~100 cm的毛蕊管或瓦管等永久性灌水设施。二是地下灌溉。在地下埋设多孔管道输水,水从管道的孔眼渗出,浸润管道周围的土壤。此法便于耕作,节约用水,土壤不板结,但设备要求较高。三是喷灌。包括人工降雨及树冠喷水,可以节水20%以上,甚至60%~70%。人工降雨灌溉机械化,技术先进,但需要人工降雨机及输水管道等全套设备。四是盘灌(围土堰灌水)。以干基为圆心,在树冠投影以内的地区筑圆盘形埂,在盘内灌水,盘深15~30 cm,以树冠滴水线为准,灌水前应在盘内松土,待水渗透以后,铲平围埂,松土保墒。缺点是范围有限,同时容易破坏土壤结构。五是滴灌。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机械化与智能化的先进灌溉技术,是以小水流漫施于植物根区的灌水方法。优点是比喷灌节约劳力,节水1/2左右,有利于树木生长发育。缺点是管材多,投资大,管道弯头容易堵塞[4]。

灌水不要直接引用自来水,最好选用自然、人工湖泊或池塘中蓄积的雨水,通过水泵联接水管。目前,工厂中为了节约用水,减少成本,较多采用循环过滤后的工业废水或经收集的雨水。

灌溉应注意,一是要适量灌溉,争取灌足灌透,如果小水浅灌,次数频繁,则诱导根系向浅层发展。降低树木抗旱和抗风性。二是干旱时追肥应结合灌水,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追肥以后应立即灌溉,否则会加重旱情。三是生长后期适时停止灌水,除特殊情况外,9月中旬以后应停止灌水。四是灌溉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因为早晨或傍晚蒸发量小,而且水温与地温差异不大,有利于根系的吸收。不要在气温最高的中午前后进行土壤灌溉。

目前,在园林中用的较多的是明沟排水、暗道排水和地面排水。暗道排水一般用铺设暗管或修砌暗沟,沟中填充卵石等方式。地面排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规范,设置2‰~5‰排水坡度,或设置微地型,将绿地之中的水排至道路边沟或市政排水管网中。

4修剪

修剪可保证树木健康,培养良好的树型或控制树体大小,保障人生与财产安全,调节树木与环境的关系,调节树木各部分间的均衡关系,促进老树复壮更新。修剪按照“一知、二看、三截、四拿、五处理”的程序进行,先从树木的上部开始,由大到小、由内到外,逐渐向下修剪。将枝死枝、折断枝、病虫害枝和交叉枝去除,保持平滑、干净,并在伤口处进行消毒、涂料处理。

修剪方式有去顶修剪(即去掉乔木和灌木的顶)、“V”形枝的修剪、去萌修剪、病虫害枝控制修剪、线路修剪(包括截顶修剪、侧修剪、下方修剪 、穿过式修剪)、老桩修剪等。

5防寒抗冻

一是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春水和冻水,并浇足渗透。二是用草绳或其他保温材料缠干,包裹树叶。三是在下雪后,应迅速去除树叶上的积雪,以防破坏树型。四是在冻害发生前,对树冠进行喷雾。五是施防冻液。六是多次移栽苗木。七是就近号苗。

6病虫害防治

一是园林植物病虫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二是对引进苗木,加强病虫害检疫。三是及时清理带病虫的落叶、杂草,消灭病源、虫源,防止病虫扩散蔓延。四是加强检查,特别是“五小、二病”的防治,“五小”指疥虫、蚜虫、 虱、蓟马、叶螨;“二病”指的是病毒病、线虫病。还应对天牛、木蛾以及真菌病害进行防治。五是在植物配置上,尽量丰富品种,抑制病虫害。六是多管齐下,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7参考文献

[1] 张玉蕊.基于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2(4):180.

[2] 徐英.探析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2(1):58-59.

碱性土壤改良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有机蔬菜;土壤培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有机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绿色生活的重要体现,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有机蔬菜种植实施科学管理,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绿色发展。

1 有机蔬菜生产土壤培肥的指标

有机蔬菜土壤培肥的指标为:蔬菜种植土壤层为中厚度,土壤黏着度适中,土壤温度需要依据种植蔬菜的最佳生长温度为最佳标准,一般情况下,有机蔬菜种植的温度在7~10℃之间为最佳;此外,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壤pH值为6.5~7.5之间的偏碱性土壤为最佳,从而保障有机蔬菜种植中土壤有机物,以及氮、磷、钾的含量,实现蔬菜种植有机生长。

2 有机蔬菜生产土壤培肥技术的理论依据

2.1 微生物理论

有机蔬菜种植中土壤培肥技术的科学应用,需要准确的理论依据作引导。微生物理论是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蔬菜的成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一部分营养供给来自于种植培育的后期供给;另一部分也需要从土壤中吸取,土壤中微生物是有机蔬菜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土壤酶活性、原生物、线虫等形式[1],这些生物将土壤中的部分有机成分转变成为有机营养成分,为有机蔬菜的生长提供肥料保障。

2.2 土壤改良理论

加强土壤肥力,保障有机农作物的生长,应用土壤改良理论进行土壤培肥处理。有机食品种植中主要依靠土壤自身营养和外部施加有机肥对农作物生长实现营养供给。从土壤自身入手,应用外部改良技术,保障土壤中有机成分,适当对土壤进行有机物的补给,保障有机食品种植的土壤应用形成良性土壤应用循环,实现绿色种植农业的发展。

3 有机蔬菜生产土壤培肥技术的实践探究

3.1 科学施肥,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

依据科学的有机食品种植理论,实现有机蔬菜生产土壤培肥技术的实践应用。科学施肥,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外部施加有机肥是保障有机种植土壤肥力的主要渠道。农户进行有机土壤培肥时,注重把握培肥的时间和培肥量的多少。一般而言,有机蔬菜的土壤培肥时间分为3个时间点,分别为种植前期,种植成长期和种植后期。种植前期的培肥主要以氨基酸、种植激素类的生理性肥料为主,是为了保障对土壤自身进行改良,同时为农作物初期成长提供保障;种植中成长期添加农家肥、含氮磷钾丰富的有机肥为主,促进农作物中有机成分的补给需要;种植后期的施肥主要应用营养转化补给,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肥料作为主要的培肥来源,科学施肥,实现有机土壤的良性应用。

3.2 土壤理性化治理

农户在进行蔬菜种植过程中,应当定期对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壤进行治理。及时除草;有机种植中,杂草的生长对有机蔬菜的种植生长造成危机,减少有机蔬菜生长的营养获取,农户可以适当的采用物理措施,对有机蔬菜种植中的杂草进行控制,同时结合人工除草,保障有机蔬菜生长;积极做好有机土壤的翻耕,提高有机土壤的松弛程度,保持土壤透气性,实现有机土壤的科学治理。

3.3 做好土壤保水工作

做好土壤的保水工作。依据有机蔬菜自身含水量的要求,对土壤中的水份进行科学控制。有机农作物种植初期,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农户通常采用地膜保水法对有机土壤中的水分进行调节,同时结合定期的土壤翻耕,增强土壤中空气流通性,在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每隔3~5d进行一次浇水灌溉,注重对土壤中水分的保障,为有机蔬菜的种植提供丰富的水分,提高有机蔬菜产品的水分需求,保障有机蔬菜的成长。

3.4 结合种植植物的合理调节

有机蔬菜培肥技术的应用也需要结合种植作物进行合理调节。例如:农户可以在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中适当的种植黄豆、红豆等含有丰富有机成分的农作物进行有机土壤调节,保障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对土壤中长期消耗的营养成分进行补给,避免有机土壤使用出现土地过度使用,造成土地板结,实现了现代农业种植科学发展。

有机蔬菜种植是指农产品种植完全依据农作物的基本生长规律进行农业种植,降低农作物种植中农药应用比重。本文对有机蔬菜产品土壤培肥技术的探讨,促进我国农业种植的发展,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

碱性土壤改良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东北白桦 引种 驯化试验

1 试验地的自然概况

试验区设在民乐县城西郊生态公园和城北新区生态园,该区位于我县中部冲积、洪冲积倾斜平原,海拔2240m,地面坡度2―5°左右,气候属高寒、半干旱、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2-4℃,≥10℃积温平均值1378-2104℃,年日照时数2900h,年降水量253-346mm,年蒸发量1638mm,植物生长期153-173d,无霜期137-151d,土壤以灰钙土和灌耕土为主,pH值7.5-8.6左右,有机质1.78%,含氮 0.999%,速效磷5.61ppm。气候总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低;降水集中、总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蒸发强烈。主要灾害性气候是干旱、干热风、霜冻、沙尘暴等,引种试验地点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灌溉条件较为便利、技术力量雄厚,管理基础好。

2 东北白桦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东北白桦为桦木科桦木属,别名桦树、桦木、桦皮树等,学名:(Betulaplatyphyllavar.mandshurica),属浅根系落叶乔木,树冠卵圆形,树皮白色,纸状分层剥离,皮层黄色,小枝红褐色,无毛,喜光,不耐荫,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酸性土,湿润阴坡生长较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地。白桦枝叶扶疏,姿态优美,尤其是树干修直,洁白雅致,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十分引人注目。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之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若在山地或丘陵坡地成片栽植,可组成美丽的风景林。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3 驯化试验的主要技术措施

3.1 苗木来源

驯化试验苗木来源于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林场。2012年4月中旬调运生长强健,无病虫害的胸径12-15cm白桦280株,胸径3-5cm白桦120株。调运前对苗木进行疏枝及修剪,对大规格苗木截留1/3树冠,修剪2公分以上的枝条,修剪时剪口确保平滑,截面尽量缩小,剪口处涂沫防腐剂或用蜡封顶。小规格苗木保持全冠。

3.2 驯化试验地选择

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水条件良好,交通便利,无污染的土壤做驯化培育地。

3.3 驯化试验地土壤处理

东北白桦适应稍偏酸性土壤,PH值达在5.0-7.0为适生区。因为我县土壤PH值在7.5-8.6之间,移栽前对栽植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地下水矿化度、土壤盐碱含量进行分析并进行土壤盐碱地改良。

碱性土壤处理 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苗木生长有害的阴、阳离子多,影响苗木根系生长。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步骤如下:

(1)洗盐。首先在苗木栽植前把水灌到造林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

(2)增施有机肥。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3)使用土壤改良肥料。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定向中和碱性。

(4)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并把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肥均匀地施入土壤。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返碱。

4 起运栽植

4.1 起挖时间

栽植白桦的时间根据北方的气候条件选在3月20日到4月10日。此时白桦还在休眠,树液尚未流动。白桦移植应做到随起、随运、随栽、随浇。

4.2 起苗

按着技术规定,根系要保证不小于胸径的10-12倍,胸径 12-15cm树木土坨直径80cm,胸径3-5cm树木土坨直径40cm,土坨平整完好,形似苹果,并用湿润的稻草绳进行包扎。用吊车吊苗时,钢丝绳与土坨接触面偏放一寸厚的木板,以防土坨因局部受力过大而松散。

4.3 运苗

树木装、卸车时一般用吊车,树木装进汽车时,要使树冠朝向汽车尾部,根部靠近驾驶室,装、运、卸时须采取措施不得损伤树体和根部土球。长途运输应尽量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还应注意喷水、遮荫、防水等,遇大雨应防止土球淋散。苗木装车时要按秩序排好,保护好树形,装车后要以草帘或蓬布遮荫。途中每隔3-4小时喷1次水。

4.4 栽植

根据白桦的树坨深浅,把树坨放入种植穴内,栽植深度略高于原来的土坨2-3厘米。将白桦轻轻斜吊于定植穴内,撤除缠扎树冠的绳子,将树冠立起扶正,移动和调整树冠方位,要尽量符合原来的朝向,并保证定植深度适宜,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绳包(草片等易烂软包装可不撤除,以防土球散开),分层夯实,把土坨全埋于地下。最后加入ABT3号或GGR6号生根粉浇灌液浇定根水。

4.5 设立支架

为了防止树体倾斜,东北白桦移栽后要设支架。一般采用三脚支架,四脚支架固定法,将树牢固支撑,确保大树稳固,设立支架时,捆绑不可太紧,应允许树木适当摆动,支撑点应加草绳、麻袋片、纸壳类的透气垫层,以防树干受到机械损伤。通常在1年后大树根系恢复良好时撤除支架

5 常规管理

5.1 水肥管理

白桦移栽后的前几个月是水肥管理的关键时期。如果根干缺水、树皮龟裂,会导致树木死亡;浇水过多,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呼吸困难腐烂,同样会造成树木死亡。因此,浇水时期、浇水量和次数,对树木成活至关重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除适时浇水外,我们还利用了捆草绑膜缠布进行保湿,我们在从地面到1.5米处,先用草帘将树干包好,然后再用草绳将其固定在树干上。接着用水管将草绳喷湿,然后用塑料薄膜包于草帘外,树干部靠近土球处让薄膜铺展开来,将土坨一起覆盖起来压好。这样可利于用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保证被包裹的树干空间内有有足够的温度的湿度,可以省去浇水的辛苦。

5.2 修枝整形

大树移栽后,白桦树根处会生出萌芽,长出萌生枝。不要急于抹芽和整枝,等到确定大树已完全恢复生长功能后,再逐步整枝整形。

5.3 搭棚遮荫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大,为了降低白桦的蒸发量,应在树冠上方和周围搭建荫棚,以防强烈的日晒。

5.4 病虫害防治

白桦大树通过锯截、移栽,伤口多,萌芽的树叶嫩,树体的抵抗力弱,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应加强预防。刚长出的枝叶极易引发蚜虫为害,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敌杀死等农药混合,稀释成83%溶药液喷施防治。

5.5 输液技术的运用

为了迅速补充水分和养分解决供需矛盾,采取输液技术,输入的液体既可使植株恢复活力,又可激发树体内原生质的活力,从而促进生根萌芽,提高移栽成活率。液体配制应以蒸馏水为主,同时加入微量植物激素和矿质元素。通常我们每次用1升水溶入GGR6号生根粉0.1g+磷酸二氢钾0.5g+葡萄糖10ml进行注射。用医用吊瓶或专用吊树带盛装进。

5.6 防冻

移植后生长1年的大树,仍在缓苗期,生长势与移植前相比仍然很弱,因而抗性很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干燥,对大树越冬不利。为了防止冬季树干皮层被冻裂,应对树干采取保护措施。一是树干石硫合剂涂白,二是用草绳或草袋片把树干包扎起来,还要浇足封冻水,以利树木安全越冬。

6 结果与分析

6.1 东北白桦在我县繁育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大苗栽植当年侧枝平均生长8.5cm,第二年侧枝平均生长 12.5cm,小苗栽植当年侧枝平均生长10cm,第二年侧枝平均生长 14.5cm,说明采取土坨栽植、适度修剪、土壤改良、地膜覆盖、营养液灌输等技术,是白桦树异地驯化实验的理想方式。

6.2 东北白桦抗性强,特别是抗枯梢能力强

2012年我县引进不同规格白桦400株,分别移植在县城西区和北区,经2013年4月下旬观察,280株胸径12-15cm苗木死亡5株(其中2株栽植时土坨已破),120株胸径12-15cm苗木死亡2株,平均成活率达到98.2%。2014年5月上旬观察没有发现干旱、霜冻、冻拔及冬季抽条现象,全部安全过冬。证明在本区生长完全适应。由于其抗性强,可以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平原川地做城市园林景观树种。

7 结语

(1)东北白桦形态美观。该树顶端优势明显,主干通直,树皮光滑洁白,萌芽早、叶型美,可广泛运用于城市园林绿化项目。

(2)东北白桦移植成活率高。总结出了科学实用的栽培技术,为大力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3)通过物候期观察和生长量测定,东北白桦在本县表现良好,可成为我县的城市园林绿化阔叶树的首选树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造纸化学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

工业微生物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