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 政府职能 特征

引 言

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2005年5月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

一、 政府职能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界定

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能否合理地界定一个国家的政府职能,决定着一个国家构建什么样的行政体制,规范什么样的行政行为,采用什么样的行政方式。[1] 政府职能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体现了一般与特殊、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要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进行界定,首先要了解和把握政府职能的涵义。

(一)政府职能的含义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政府职能的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政府职能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2]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笔者结合李春林、郭宝亮教授等所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一书以及相关文献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作如下界定:即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是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为了适应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发展需求,保障国家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有效执行的同时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地方性社会公共事务活动中形成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

二、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可分为基本职能和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体现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普遍性,而特殊职能则体现着其异构性。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文化职能。政治职能主要体现在安全保卫和民主建设方面;经济职能主要突出体现在实施新的赶超战略、加快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社会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维护本地区社会治安,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公用事业等方面;文化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等方面。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特殊职能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具有行政二重性,其既有一般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有民族地方政府的独有特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二重性也就决定了其特殊的地方政府职能,其特殊职能表现在:第一,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第二,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第三,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打击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第四,支持边防驻军保卫国家安全,打击各种跨国犯罪活动。

三、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政治性与社会的并存、法制性与权威性的同在、多样性与动态性的交错以及民族性与方域性的融合。

(一)政治性与社会性并存

在政治职能方面,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对内,承担着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处理好本地区民族关系、宗教问题,保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对外,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维护祖国领土和完整。与此同时,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还承担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必须服务于社会,施益于社会公众。这种政治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更多的责任与功能。

(二)法制性与权威性同在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这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法制性特点。另一方面,它以国家法律、权力为后盾,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社会组织和公民以及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施加影响,因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三)多样性与动态错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同非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一样,其范围涉及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其职能不是静止不变的,社会发生变迁,其职能的范围、内容、主次关系等也必然发生变化,以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四)民族性与区域性融合

民族自治地方在语言文字、、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决定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在本地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科教文卫等等事务进行管理时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3]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在边疆地区分布的各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或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又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居住。因此区域性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又一个特征。

结 语

政治性与社会性并存、法制性与权威性同在、多样性与动态错和以及民族性与区域性的融合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显著的特征。明晰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对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军.中国行政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夏书章,王乐夫,陈瑞莲.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范文第2篇

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并能够进行跨文化国际交流的民族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民族地区也融入了多元文化交流的大潮流之中,原先闭塞的地域因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交流观光,成为跨文化交流的热土,这对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审视并解决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民族性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内容。

一、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文化特点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课程,也是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是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根据这一设定,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国际教育,其国际性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和教育内容上。在培养目标上,大学英语是培养具有全球化意识、掌握先进知识体系的国际交流人才;教育内容上则是课程设置有中西文化比较、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鉴赏、应用文写作、英语歌曲欣赏等必修和选修课,从某一方面培养民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是在多民族学生交流融合的背景下开展的,不同的民族学生带来的不同文化与目的语英语文化的碰撞交流是多元文化教学最鲜明的特点。就其文化背景来讲,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涉及到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英语文化三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微观层面,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主要是文化交际者在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呈现,主要通过民族学生的生活、语言、饮食等文化习俗和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所表现出来。由于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因“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观点,一种价值取向”,[2]这种不确定性又伴随着一种选择性,即如何在多元文化价值中进行文化认同。

二、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民族性问题

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民族性问题是因民族地区自身的特点而反映出来的个性问题,而非全国性的问题。民族地区多为边远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少,民族观念陈旧,造成民族心理的孤立感,这种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影响使得该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既有全国普通高校的共性问题,又有其独特个性的问题。

1.教育西化与民族性缺失共现。全球化作为西方大国的一种扩张性诉求,必然视语言为其冲锋陷阵的有力工具,在这一过程中,英语俨然成为一种“语言霸权”,充斥在商业、外交、教育等国际交流活动中。但是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它背后隐藏的是一套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文化负载,对发展中国家的语言生态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完整性带来严峻的挑战,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西化和汉化的双重压力。虽然汉化从国家安全的角度上来讲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却有许多不利。教育西化在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大量英语文化信息的单向输入,从英语国家的节日、宗教、艺术、文学等传统文化到英语国家的流行文化,在课堂内外向学生爆炸式地灌输,以此作为对英语语言教学的机械补充。伴随这种单向文化输入而来的是民族文化的“不在场”。正如南京大学丛丛教授所说:“我国英语教学迄今仍普遍存在着一个重大问题,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3]在多元民族教育中,“失语”的不仅是中国文化,还有少数民族文化,即民族性的丧失。教育的民族性主要指教育活动中,“要始终体现国家民族传统、渗透民族精神的特性”。[4]在英语文化强势渗入校园的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显然缺少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弘扬。

2.文化焦虑症与功利主义思想共存。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的因素,历史上远离中原主流文化,没有形成群体性秉持的、持久的文化理念,其民族文化自成体系,相对封闭隔离,缺少深厚的底蕴。当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对象从母文化转移到目的文化,通常产生强力的文化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产生的文化冲击往往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自卑,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此外,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环境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既有本民族的文化,又有汉语文化和西方文化,三种文化的碰撞使学生的文化态度和民族心理产生动摇,造成文化认同的混乱,产生文化焦虑症。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少数民族学生长期在英语水平和能力上的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本民族文化中养成的心理、文化价值观、民族情感、行为态度及语言形式和主流文化和外语这一目的语之间的冲突所致”。[5]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普遍经济发展落后,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在民族教育上“更注重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致力于解决教育与经济如何衔接的问题”。[6]这种生存和发展观长期固化而形成的功利主义深深根植于该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较偏爱实用性的课程和专业,希望能够学到一门手艺活技能,方便以后就业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由于就业环境的相对封闭,少数民族地区的毕业生大多选择本地就业。这种功利主义产生的后果就是对英语学习的态度草率,缺乏学习动力。

三、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民族性的保持与发扬

要在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保持与弘扬民族性必须坚持“民族性的才是世界性的”的理念。民族性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基础,离开这一基础,世界性无从谈起,跨文化交际将成为“无根”的活动,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也将成为空谈。

1.消除民族学生文化焦虑和文化自卑心理。在外语习得中,少数民族学生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与目的语英语之间的冲突导而导致的文化焦虑,加上薄弱的英语基础,往往带来自卑心理。要消除学生的文化焦虑和自卑心理,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下原则:(1)个性发展原则,即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发展,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同文化习俗、语言习得能力、文化养成能力持尊重的态度,突出民族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允许个性培养。(2)平等合作原则,即平等对待所有个性发展的学习者,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英语基础的民族学生共同完成一项语言任务或文化交际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在多样性环境中平等合作的气氛,实现语言习得和文化养成的双丰收。(3)多元情景化评价原则,即将语言习得和文化养成活动依据个性发展的原则情景化,在多元文化场景中真实再现民族学生的文化与英语文化,从而实现评价的多样性和动态性,最终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发展。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6-01

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繁盛,作为民族体育的一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发生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过程中,伴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在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和部族繁衍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拥有其一定的地位和功能。在西方体育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和功能,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方面活动的文化财富,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1]。1986年9月在新疆举行的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学术研讨会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提出了四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古代体育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是指近代体育以前我国各民族就已经有的体育活动。这样的体育活动往往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点,有着本民族文化的烙印,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往往能够体现出少数民族强烈的民族愿望。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是指它与近、现代体育的对比而显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是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1]。

2.1传统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

2.2 地域性

由于过去我国少数民族多居高山、谷地,生产水平不高,交通不便,信息量少,文化氛围狭窄,受经济自给性、地方封闭的影响,孕育出来的体育文化,必然带有很强的地域性。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各民族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习俗差别大,因而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不一,形式多样,各具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即使同一运动项目,所包含的内涵、技艺等均有较大的差异。[1]

2.3 民族性

民族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特性。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宗教、语言、经济、地理、心理、道德等观念的差异,形成了本民族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表现出本民族最鲜明的特色和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与文化特质。

2.4 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经纬度跨度大,各民族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迥异,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和组织活动形式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2.5 习俗性

传统体育与风俗习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传统体育的民俗性特点。如苗族的跳鼓在“跳年会”、“四月八”、“六月六” 、“起秋”等节庆期间广泛进行,民俗促进了传统体育的深化和发展,传统体育丰富了民俗的内容,使传统体育的民俗性体现得更充分。

2.6 娱乐性

娱乐游戏功能是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传承的基础,也是其能够发展的优势所在。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扩大欢快的氛围。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3.1 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民族体育是民族民俗文化之一,反映了民族性格与民族的崇尚喜好,广泛的群众性使其得以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彰显往往通过传统体育来实现。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 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通过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 将传统体育中所隐含的该民族制度习俗与心理价值趋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从而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2]。

3.2 教育功能

《中国古代教育史》记载:“氏族公社成员们除了在生产实践中受教育之外,又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受教育,他们利用游戏、竞技、舞蹈唱歌等进行教育。”有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就产生于生产、生活,并在体育活动中对下一代进行生产、生活技能的传授和教育。

3.3 竞技功能

体育的本质之一就是竞争性,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体育最有魅力的特点,没有竞争的体育是不存在的。纵观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项目繁多,运动形式千姿百态,每个项目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3.4 娱乐健身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促进人的体能的发展和体质增强,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更是维系民族生存的保证之一。

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不足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人文资源,同时也是现代体育的源头之一。经过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各民族运动员教练员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已成为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发展难言成功。

改革开放以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空前重视,继而带动了其保护和挖掘整理工作,具体的工作措施主要有:一、积极挖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不仅使一些被中断多年的项目得到恢复,而且还使一些濒于失传的项目重现体坛。二、对一些不够规范或者不够科学的项目进行改革,增强科学性,提高运动技术,制定竞赛规则,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逐届增加,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逐步走向制度化、社会化[3]。

5.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性和功能,使得它的发展对增强民族体质振兴民族体育事业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一些民族传统体育专家与学者为此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性,既不能忽视其主要功能,也不要刻意的夸大其能力,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努力拓宽其发展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汪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0),48-49.

[3]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范文第4篇

中国的传统民族声乐是“中国唱法”最原始的祖先,随着中国与国外的交流愈来愈密切,中国的民族声乐也不断发展、提高。如蒋大为、、阎维文、宋祖英、王宏伟等。这种新的演唱风格逐渐成为所谓的“主流演唱风格”,是各种演唱风格的综合,实践证明它是被时代和群众所接受的。谭晶的“跨界唱法”兼容并蓄了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之精华,将美声的发声方法与其独特的唱腔相结合、传统的民族韵味与散发时尚气息的流行唱法相互贯通,横跨美声、民族、通俗三大领域,并且各种唱法互不影响,这在国内歌唱界是不多见的。她得出的经验是演唱者必须在主观上建立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思维方法。由于谭晶在声乐艺术上的成功,同时受到音乐界和媒体的特别关注,被媒体称为“谭晶风格”。

长期以来,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就像三道门、三堵墙一样,虽然各自出入裕如,但却相互壅堵隔绝,这就要求歌手在唱法的选择上都只能非此即彼,而绝不能亦此亦彼,更不能彼此融合、相得益彰。然而,谭晶却是一个例外,她不但勇敢地打通了这三堵墙,而且还成功地串连了这三道门,从而使美声、民族、通俗以及原生态唱法互融互济、相依相促,创造了一种只属于她自己的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表现力的独特唱法。这不仅是一种巨大的创新,而且也是一个惊人的创举。

探讨、总结谭晶演唱风格的特点,对于指导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由此而引发的“跨界唱法”现象,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我国音乐界对声乐艺术的统一认识,使我们对作品、演唱风格、方法以及声乐比赛有了一个新的划分标准。“跨界唱法”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整个声乐艺术的发展。“谭晶风格”预示着声乐演唱风格会沿着时代的脚步更加异彩纷呈。

2.对中国声乐教育的影响

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新的不同的音乐文化不断流入的大背景下,我国当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应该打破“千人一面”的格局,呈现出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局面。在新音乐文化的探索发展中,歌唱者们要自由地吸取不断涌来的多种艺术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建立自己的演唱风格。当然,演唱风格的发展与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发展是同步的,它们同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脉并且在发展中又不断地相互影响,所以要使当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风格呈现多样性,就离不开当代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发展。

谭晶“跨界唱法”不仅对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有重大的反思、借鉴作用,也对我国的音乐创作有积极的意义。由于演唱风格的日益多样化和歌手演唱水平的提高,对词曲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唱者唱法的多样化促使词曲作者在作品的风格、类型以及深度上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歌手演唱。这对歌曲创作者来说,无疑也是一个促进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跨界”的提出进一步打开了词曲作者的艺术视野,歌曲创作也进一步打破了封闭或半封闭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歌曲风格的进一步多样化。总而言之,谭晶将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充分地融入到歌唱当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文化

一、文化全球化之"文化"与"全球化"界定

文章采广义文化说,即"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以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其内容的系统。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产生了物质文化;作用于社会,产生了制度文化;作用于人本身,产生了精神文化。"[1] 因此,文化包括三个层面:显露在外的是物质文化层,它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中最易于变化的层面;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层,作为人类行为和活动的习惯、规则,它既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又是物质文化的工具,同时也制约或主导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变迁;精神文化层面居于文化结构的里层,它是一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精神成果的总和。精神文化层是人的实践活动长期积淀的结晶,是文化中最保守的因素。这三个层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文化的有机统一整体。

"全球化"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二律背反"[2]。一方面,全球化包含着同质化。各国各民族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趋同化,国际组织的增加及其作用的增强,国际性标准、规范的制订、接纳与遵守,都从不同侧面反映着这一趋势。另一方面,"它在推进同质化的同时也导致异质化",它是"同质化与异质化的并存与辩证统一"[3]。本土民族主义的复活以及本土认同的增强,民族独立与民族自治运动的此起彼伏以及遵守、解释、实施国际准则中的本土化倾向,无一不体现着全球化过程当中的特殊性。

二、"文化全球化"的内涵

作为全球化的一个方面,文化全球化本身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一方面,文化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在统一的"全球场"内的交流与互补,使各民族文化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走向世界,推动人类文化普遍性的增强。文化全球化呈现趋同化的倾向。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又是以承认各民族文化差异为前提和基础的,离开了民族文化的个性,人类文化的共性也就无从谈起。同时,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多元文化又使自身民族性的某些因素由于吸收外来因素而得以丰富与强化,文化全球化又表现出游离化的趋势。

因此,文化全球化是这样一个过程:不同民族文化在统一的"全球场"内、在"融合"与"互异"的同时作用下,不断交流、互补,实现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与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并存共进。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走向呈现出由强弱文化态势向共同发展演变这样一种轨迹。目前来看,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差别。发达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其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也就较强,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将其文化称之为强势文化。相反,发展中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其文化相对而言就被称之为弱势文化。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落差,这种文化落差使得强势文化会有意无意地向弱势文化的国家、民族进行文化输入和文化渗透。而弱势文化的反向输入与传播作用则是非常微弱的。因此,在实际的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多元文化并未真正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强势文化的扩张下,弱势文化处于边缘地带,甚至有失去自主性的危险。但是这种不平等不可能通过弱势文化的自我封闭和隔绝而得以消除。作为弱势文化,要争得平等地位,就必须抱着开放的心态,融入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不断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

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文化全球化还逐渐呈现出趋同性增强、融合性增强以及多元性增强的特征。多元文化在它们的外在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上更多地呈现为趋同化的倾向。但这种趋同是有限的,它更多的是提供给了人们一种"非领土扩张体验","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与我们的文化实践、体验和认同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型"[4]。这种转型并没有与人们的原有文化认知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是为原有文化所接纳、吸收,呈现一种流行元素本土化的倾向,即融合性增强。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基于不同发展路径和价值取向,不同文化又不断强化了自身的基本特点,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层面,即多元性增强。

三、对文化全球化的误读--文化同质化

对于文化全球化的以上特征,往往有人只看表面,只抓一点不及其余,以文化全球化趋同性增强的特征掩盖其他特征,将文化全球化等同于文化同质化。因此,有必要在此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同质化作一比较,以避免对文化全球化的误读。

文化全球化不同于文化同质化。首先,文化全球化并不否认文化的多元性和本土化,它以承认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为前提,强调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与互补中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强化自身。而文化同质化恰恰相反,它刻意追求同一,因此它必然是以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试图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划定某种单一的发展轨迹。其次,文化全球化并不以某种单一的全球文化模式为行动诉求,各民族文化在统一的"全球场"中冲突、碰撞、沟通、理解。它不要求单调的统一性,而是在承认民族文化个性的基础上的丰富性,不是文化之间的排斥或者用某种普遍性去压抑或排挤个性、特殊性,而是各民族文化的有机整合。而文化同质化既然追求同一,必然强调统一的全球文化模式的建立,这一单调的统一性必然抹煞民族文化的个性,而离开文化多样性之光的全球文化必然是黯然失色的。最后,文化同质化要求建立单一的全球文化模式,这就促使某些强势文化将自己的文化作为摹本在世界范围内强行兜售、推广,将各民族文化"化"为一种唯我独尊的特殊文化,夸大自己文化中的普遍性,将自己文化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等视为中心或标准来衡量其它文化模式,从而造成"文化霸权主义"。而文化全球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平等地看待各民族文化,无论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元。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一方面使自身得到修正、丰富与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不同文化在更多方面达成共识,增强人类文化的共性,是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的过程。因此它不会造成"文化霸权主义",而只会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机整合。

实际上,在任何条件下,文化的世界化与文化的民族化、全球文化的共性与民族文化的个性都是共生的,互为前提的。正是多元文化的互动,才促进了世界文化共性的形成与增强,而世界文化共性的增强又促进了多元文化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汉明. 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419.

[2] [德]特茨拉夫. 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M]. 吴志诚, 等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9.

[3] 蔡拓. 全球化认知的四大理论症结[J]. 教学与研究, 2002,(3):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