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家校合作的基本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各地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更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一方面,它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征,[1]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好载体;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它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专门的教师队伍、缺乏成型的教学模式等,使得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中,教师问题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瓶颈。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期待师范院校通过传统的“职前培养”方式解决课程实施的师资问题是不现实的;又因为它是全新的课程领域,该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及专业渗透、相互交叉等特点,对现有中小学教师而言,普遍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和完整的专业训练,因此,对现任教师的综合素质更是一个严峻挑战。是否能解决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问题已成为关系到该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笔者所在的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作为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师资培训基地,先后承担了两期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因而自己有幸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初步了解国内这门课程师资构成情况和教师的一些看法。现将有关内容简述如下,以便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师资现状
到2003年底,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推行,作为这次课程改革重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在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或多或少地开展着。那么,在这些学校中,到底谁在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素质又如何?这门课程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师配备和素质要求?这些都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总结经验,避免误区,吸取教训,还可以为后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提供借鉴。
为此,我们在对国家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培训班学员个别访谈的基础上,重点对广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作了专题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广东省36所小学中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共有11所,占总数的1/3。其中,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有7所,部分地、零星地实施的有4所。那么在这些学校,谁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广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师资情况
在“部分实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最普遍的是班主任兼任,或者是科任教师担任;在“全面实施学校”,最普遍的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同时担任,再辅之以其他人员(校长、辅导员、工会组长等);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的学校仅有一所。那么,不同来源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他们的优势和缺陷在哪里,效果如何?现归纳如下。
1.单纯由班主任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
班主任对于本班学生的情况较为了解,熟悉学生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容易找出全班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在活动的实施、评价阶段对学生的指导更为切实。另外,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也较高,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但是,班主任往往只是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当作一门学科课程来教,有相当部分的班主任擅自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成了各自担任的学科课程。小学班主任大都是语文教师,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比较欠缺,难以保证按该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要求落实到位。班主任工作量大,精力有限,有时会造成活动开展与日常教学、管理上的诸多矛盾。此外,教师与教师之间缺少交流,学校领导不能充分重视,很有可能使该课程流于形式。
2.单纯由科任教师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
由某些科任教师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科内容的整合,使探究活动较为深入,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性的特点。然而,由于孤军奋战,工作量大,没有其他人员的配合,科任教师不仅非常辛苦,而且在学科的相互渗透方面很难有效进行。学校没有相关措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管理层面缺乏统筹、指导。
以上两种情形往往出现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不经常、不规范的学校中,其课程质量也不能得到保障。
3.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或专职教师)兼任,辅之以其他人员
此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来源与构成,往往是此项课程开展得比较规范、比较成功的学校。科任教师(或专职教师)、班主任各有所专长,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内各有分工,大家共同参与,再辅之以其他人员,这样,各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互补,资源可以进行整合,得到最优的开发和利用。在此类学校中,通常校长对综合实践课比较重视,有的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由校长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并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制度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逐步配备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教师,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相关的骨干教师培训班讨论中,有教师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配备一些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这些教师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化的培训,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利于该课程的顺利实施,真正实现课程目标。
概括来说,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难以满足该课程的需要。问题集中在:教师来源单一;配备不尽合理;缺乏专职教师;教师素质与课程需要不相适应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问题既涉及“谁来上”,即教师的来源和配备的问题,更涉及“怎样才能上好”这样一个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性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参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门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征。任何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知识体系的学科来“教”的做法,都不符合该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主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自己生活的感知与直接认识,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与个性化知识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不能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但这并不排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必须承担的指导、组织、管理的责任,发挥主导的作用。
在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形态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开发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等等,[2]这种多重的、丰富的角色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
在调查中,当问及“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需要哪些知识、能力和个性特点?”时,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特点才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详见表2)。
表2 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课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个性
由此可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及开放的、良好的个性特点,它与传统学科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相比,更注重知识的综合性,能力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以及课程意识的开拓性。如何尽快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素质,完善他们的素质结构以适应该课程教学的要求,已是摆在新课改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问题的基本策略
要使教师适应目前中小学普遍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求,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亟须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师资的水平,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为达此目的,当前需要在教师的选择与配备、培训与提高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三大方面提出可行的建议及操作策略。
(一)从实际出发,优化配置教师资源
学校合理地选择和配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各地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好已有的教师资源。例如可以先从学校已有的教师队伍中挑选出能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师;也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在某个领域内有钻研,具有某项特长或技能的教师来担当。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多样化与综合化特点,期待由一两位优秀教师来担任这门涉及四大领域内容的综合性课程是不明智的。更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延续性,仅由少数教师或专职教师承担全体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任务,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配置现在的教师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师资的最佳配备组合为:专职与兼职并存,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其他人员协助。这样,各学科、各类型教师的资源可以进行整合,以达到优势互补,使现有教师资源得到最优的开发和利用。
另外,由于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跨出校园,走入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力量,聘请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校外辅导员,甚至政府官员等,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校外指导教师。
(二)着眼于校本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很多,包括系统培训、课题合作研究、自主探究、校际观摩研讨等等。但最有效的应是校本培训,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它的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等特点都要求教师在亲身的教学实践中生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而校本培训恰恰是基于学校情况,针对教师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培训。
教师的课程观念、认识以及实施课程的能力都是通过学校教研工作来落实和提高的。在校本培训活动中,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视;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成立课题组,相互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在交流、研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有关专家作为校本培训的顾问或导师,指导学校开展此项工作。某些课改实验区中小学的实践表明(如深圳市南山区),校本培训是自主的、反思的、合作的、高效的,它必然成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
(三)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仅靠理念创新,新课程不能持久。只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各科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分工。建立起“学校──教研室──年级──班级”管理流程。要有校级领导分管此项工作,再在教研室一级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各年级组成该课程的教师指导小组,做到参与人员各司其职。以便活动开展过程中各方面资源的统一调配,在组织机构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2.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教师评价制度,应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教师工作考核评价中,与评优晋升挂钩,甚至有所倾斜(考虑到这是课改中的新生事物),以便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来。另外,学校也要建立教师和学生使用学校设施、设备(如图书馆、电脑室)方面的制度,以激发教师参与该课程的热情,保证课程的持续发展。
3.完善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研究制度。学校有责任为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力所能及的条件,如制定教师培训、教研工作、外出学习等制度。使教师的教研、培训、进修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
4.吸引或委派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指导。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考、高考中尚未体现,某些中小学领导确实存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取应付的态度,在师资配备上,把不能胜任学科教学的、各方面素质相对较差的教师调任综合实践活动课。必须指出的是,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它不仅无法达成该课程目标,而且有可能使整个新课改的亮点消失。
参考文献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每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它包括:①使学生在识记、理解、应用等方面达到高中阶段的目标要求;②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开发持续发展的潜能,为使学生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③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活动中有所创造,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构建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在特定时空范围的社会实践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心理的体验过程。要求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学活动成为共同探究、共享成功喜悦的活动。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实现教学相长的宗旨。
4.注重探究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形成促进学习的动力。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与团结合作的学习习惯,采用优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实现低消耗、高收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历史教学目标是历史课程的根本所在,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了历史课堂教与学的共同指向,使师生心理、思维活动同步进行。是教师调控课堂教学过程的依据,决定着教学行为是否有序、教学内容是否适度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同时它还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判定的重要根据。
2.主体性原则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精神,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认识自我的学习主人翁地位,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究,大胆质疑,还学生以心灵自由,拓展思维时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3.开放性原则
注重历史教学形式的开放性,改变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构建开放的、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生活实际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班级与小组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并加强各学科的联系和相互沟通,努力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交叉、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历史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历史教学更具活力、更具生命力。
4.客观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历史知识的客观性,以保持历史原貌。对历史知识的讲授原则上只做客观描述,不要求过多的主观评论,让历史说话。这样做既符合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公允性和超然性,又可提高它的适应性,同时更能真实地反映历史情况,也符合国家现行法律的精神。
5.面向全体的原则
面向各类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教,分层推进,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6.知情并重原则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情意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知情结合,知情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历史教学总体目标、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条件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适度的教学起点和教学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组合,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媒体设计等。
1.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
课堂教学要根据《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以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生理心理特征构建教学目标,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教学目标要体现科学性、全面性和前瞻性。既要全面、完整,又要突出重点,强调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利于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此外,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需用学生外显的行为结果来表述,以增强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试性。
(1)知识与技能。根据现代教育的理念,知识的价值在于能力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超越和创新,知识与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学理论,把学习能力从低到高分为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关系参见表1。
表1能力目标要求简表
层次水平表现特征行为动词
记忆再认再现列举、了解、观察、描述、简述、复述
理解归纳和整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
应用解释和判断分析、评价、比较、探讨、推论、讨论
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思维训练,逐步形成五个方面的能力。即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熟练运用图表的能力、理性思维的能力(判断、归纳、推理)和综合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它的时序性,即从感知历史开始,经过一定历史知识的积累,达到初步理解历史的目的。在这里要注意体验、认识和理解三个阶段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勤于独立思考、乐于同他人探讨与交流、善于用历史的眼光剖析
现实问题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组织和实施学习的全过程(见表2)。
表2学习过程阶段目标要求简表
学习阶段目标要求
感性体验激发求知欲
知识积累理性认识
基本技能与思维训练科学态度与思辨能力
学习、理解和认识历史发展过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上述四个阶段并不完全具有时序上的差别,而是或同时、或交叉、或重叠和反复进行的。教师应在设计课型、把握重点、发掘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启发和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中蕴含的思想精华,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史识与运用三个层面学习方法指导时,在确定其科学性、适用性以及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第二,课堂教学应做到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良好的合作氛围;第三,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第四,•注意学生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的动态;第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对后继的学习更具信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教学要运用历史教育独有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引导和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能够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动机和意志、学习习惯和性格以及美感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包括:
1)祖国历史与文化认同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人生理想;
2)健全人格和健康审美情趣,积极进取、坚强意志、团结合作,承受挫折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3)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4)民主与法制意识;
5)面向世界、面向来来的国际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并使其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的隐性因素,尊重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这种心理与情感体现的差异性,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示范、引导、提示、升华与启发的作用,使学生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中的精神力量,不断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2.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以及生理心理特征;必须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要求相适应;既要保持历史知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1)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体现历史教学的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以“问题为中心”,设计、实施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教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终身发展,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减轻学习负担,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留有空间。
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对不同的历史知识做出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以历史学科知识内容为载体,减少抽象的历史理论和历史概念,以体现学科的基础性。理论联系实际是历史教学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教学中要以人类所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侧重于能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时政热点和焦点,以科学的体现人文性。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综合性,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和综合运用,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上,注重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培养学生对知识和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确立“情景•知识•探究”的学习思维形式。
(2)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学生实际,认真分析、研究、理解教材,将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情感融入教材的讲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抓好关键知识的联系,构建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应多样化,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但必须注意到历史发展的时序和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注意学科知识的连续性。要抓好能力的训练点和思想品德的教育点,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充分体现时代性特色,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历史具有过去性特点,同时又在不断发展之中,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发展。选择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并有利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知识,可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也可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社会和实际生活题时能够以史为鉴,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感。教学中要及时补充史学研究、文物考古和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在处理教学内容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上,如人文主义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问题、民族问题、国际关系、和平与发展问题等,既要注意历史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反映历史知识的科学性,又要为现实社会服务。
(4)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特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以及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教育、文字艺术等各个领域,与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知识综合:第一,历史知识之间的综合,如古今综合、中外综合等;第二,相关学科之间的综合,如政史综合、史地综合、文史综合等。通过上述综合方面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对比、归纳诸方面的综合能力。
3.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
教学策略是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教学设计工作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及相互关系,并巧妙地做出合理的安排,尤其需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低耗高效的原则,创造性的开展这项设计工作。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地解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关键。只有采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
目标。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研究教学顺序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一些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1)教学策略的特点。
1)指向性。教学策略是指向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为完成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2)灵活性。不同的教学目标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存在对所有情况都适用的教学策略。
3)多样性。为了满足教学上的需要,应提供多样的教学策略,以完成不同教学目标的教学。
(2)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教学策略的编制要依据:①从教学目标出发;②依据学习和教学理论;③符合学习内容;④符合学习者的特点;⑤适合教师的基本素质条件。
(3)教学策略的内容。
1)教学顺序的确定。教学顺序是指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是对“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做出合理的安排。
2)教学活动的安排。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顺序及各教学部分的组成。通常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等。
3)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目前对教学组织形式分为: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复式教学(课堂教学的特殊形式)。每个教学组织形式各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加以选用。
4)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简洁的说明了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特征等实际条件。
4.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
(1)完整、准确地把握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和内容。以现行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根据《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完成历史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总体目标。特别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思想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2)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应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以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和培养目标。
1)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善于启发或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2)善于创设历史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善于从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出发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鼓励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
3)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学习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勤于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灵活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过程,使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形成和发展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5)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并通过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6)改革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科学适用的课程教学形式。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科学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第二,改革传统的单向交流,实现师生多向交流,建立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教学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反馈与调控,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反馈和课堂流程调控,对历史教学目标的正确实施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整体水平,进行反馈和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效度,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良好、有序的循环。另一方面,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反馈和调整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法适度性的进行相应指导。使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全程调控下,达到目标要求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的优化要运用科学方法论作为依据,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一般可设计为:①问题的提出;②资料收集与整理;③理性概括与抽象;④分析、归纳基本结论、原理和基本规律;⑤运用、解决问题。上述程式可根据课的类型、教学方法等过程要素,进行调整(见图1)。
5.教学媒体的选择
历史教学媒体是指用于传递历史教学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包括历史图片、图表,历史地图、历史遗物、仿真模型,以及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来存储、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在选择教学媒体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主题以及教学形式、课程的类型、学生特点等相关因素的要求进行设计。
(1)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媒体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考虑其可接受程度;注意历史学科特点和时间、容量及其表现形式、交互效果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媒体。
2)实效性原则。准确清晰的表现和传递教学信息,可操作性强,便于准备和调控。经济适用,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承受能力。
3)直观性原则。历史教学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实验性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增强学生间接体验过程,是历史教学进行感性体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之一。
4)兼容性原则。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时空性,且涉及范围广,要求媒体能够同时反映多方面的教学信息,包括音像、图表等。(2)体现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精神。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恰当的媒体选择可加
大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教学内容的展示,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关心现实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周围的实际问题,在交互学习中养成科学的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呈现社会时政热点及文化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知识中蕴含的精神财富,感受祖国历史上伟大人物的人格力量和民族气节。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形式也势在必行,是探索现代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新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当今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4)教学媒体的选择程序。选择教学媒体的程序可以分为四步:
1)确定必须由媒体来表现的教学内容;
2)甄别可供选择的媒体类型;
3)选定高效低耗的媒体;
4)设计媒体出示的时机、方式、步骤和次数。
可参照图2。
注:施拉姆公式:媒体选择的几率
图2教学媒体选择示意图
(5)教学媒体的应用。
1)找准最佳作用点。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是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最适合发挥教学媒体优势的地方。最佳作用点找到了,教学媒体的作用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可能事倍功半,难以完成教学目标规定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的最佳作用点主要有几个方面:①突出、
强化教学重点;②突破、解决教学难点;③创设情境、引发动机;④提供事实、建立经验;⑤显示过程、形成表象;⑥举例验证、建立概念;⑦提供示范、正确操作;⑧解释原理、启发思维;⑨设置问题、引起思辨。
2)找准最佳作用时机。①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转换;②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的转化;③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的转化;④兴奋状态向理性的升华;⑤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⑥满足合理的表现欲望。
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是从教学目标的角度,确定发挥现代教学媒体优势的地方,而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时机,则是从学习者学习心理的角度,确定发挥现代教学媒体作用的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作用时机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都应考虑到。如果解决了两者的配合问题,就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教学媒体。
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历史教学的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发挥其激励与发展的功能,同时对影响历史教学的各种因素也应进行分析评价。评价不但要注重教学总体目标,还要注重过程和结果;不但要注重学生今天的现实,也要注重学生未来发展的结果,以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评价的基本原则
(1)以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对历史教学进行评价,应以基础教育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反映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确保评价的效度。
(2)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历史教学评价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师生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使他们在不同的背景下能充分展示自己已经拥有的历史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正确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加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应该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讨论学习任务,积极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并选择能反映自己成就和进步的评价方式。
(4)及时提供反馈。教学评价应注意时效性,应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建设性的反馈,对下一步的历史教学提供指导。教师应该仔细安排评价的时间、可控性及最大的运用价值。
(5)充分尊重学生。评价不但要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提供诚实的建设性的建议。价值观和态度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知识、技能具有明显的差异,应该在评价过程中给予重视。
2.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