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移动互联网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引言
当前,无论在哪一个地方、哪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力。作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业务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数据资源的方式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及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消费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相较于以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对于市场发展走向和趋势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是商家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消费心理的介绍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消费需要、具有动机、搜集信息、购买准备、挑选物品、使用商品和后续评价。消费心理受到消费环境、消费时间、消费地点、消费引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可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而消费者也可以做到合理消费、科学消费。
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来讲,对于消费或者需要而言是消费者内部感受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从而产生消费欲望。而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来讲,可以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进行分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体的心理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实现需求。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心理特征
(一)生理需求心理特征
随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受到移动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和满足需求更加方便。移动互联网除了传统的声音视频和收发信息以及游戏方面之外,对人体的衣食住行方面也在逐步渗透,像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使用地图导航、天气预报、酒店住宿、美食团购、医疗预约、网上支付等等,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地改变。
(二)安全需求心理特征
当然,移动互联网并不是绝对开放自由的平台,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构建体系。在互联网应用背景下,PC客户端信息有的是作为共享信息的,是可以被检索查询的,但是手机客户端不用给他人了解和共享。同电脑相比,手机客户端更具有隐私性,像现在所实行的手机号码实名制验证,将手机信息作为一种身份识别标志,在很多银行或者支付系统中,通过手机信息识别成为重要的途径,手机信息传播相较于PC客户端更具有安全性能。
(三)情感需求心理特征
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存在。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距离无限缩短,“近距离”地沟通交流,无疑为人们的情感联通架设了桥梁。在过去,能够做到随时随地都能满足情感交流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可能性却已然“梦想成真”。在电脑PC客户端,即使功能再强大,也不能做到随时随地接受信息交流,只要不在电脑前,只要电脑关闭,就无法进行联通。而手机客户端却能改变这种情形,手机在手,就能及时交流感情,而且不用以往对于情感交流只局限于一对一的交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微信群发、发微博等实现一对多的沟通交流,扩大了人们情感沟通交流的空间和范围。
(四)尊重需求的心理特征
在移动互联网中,社交网络的出现和丰富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传统意识中的人们沟通方式和传播信息的途径,社交网络应用平台综合了移动网络、社交服务、手机客户端的优势资源。比如说,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一条美好祝愿的心情动态时,会有很多关注的朋友进行回复或者点赞,对回复的祝福信息会感觉到兴奋和激动,这种心理感受就是尊重需求。
(五)实现需求的心理特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通讯网络在网络上能够做到视频和声音的结合,并且对数码设备的支持也是PC电脑客户端所无法比拟的,像车载系统的运用,家电数码产品的组合,移动银行支付等。同时,手机客户端网络信息传输的方便,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投资理财、求职创业等活动要求,从而实现人们的梦想。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行为方式
当前,移动互联网在媒体的影响力中已然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媒体,“低头一族”的范围越来越广。有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25%的人每天要查看超过80次手机,超过30%的人没有手机或者没有使用手机会感到心慌和工作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有80%的人在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手机。手机已经发展演变成为人体功能的延伸,成为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更为方便快捷,让媒介“流动”、信息内容传播以及消费变得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移动互联网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有数据分析,我国用户每天接触媒体传播的有效时间大约为6小时,其中通过平板电脑和手机客户端上网的时间达到150分钟,占比为42%,远远超过占比28%的电脑互联网用户上网时间和占比18%的收看电视用户的时间长度。而在其中的手机客户端和平板电脑的上网时间中,手机客户端用户以超过105分钟的绝对优势成为最热门的移动媒体,移动互联网时代正以“狂风骤雨”般之势席卷而来,移动互联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也迅速发展。我国大约有超过40%的人主要通过手机进行上网活动,有调查表明,有70%的消费者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网络购物,而且,随着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对于购买和支付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网络购物将会得到更大规模的推广和使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营销成为广告发展的重点区域。有数据显示,在对广告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上,有超过55%的用户相对传统的电视广告更加欢迎和支持移动互联网广告,而其中,有24%的用户认为移动互联网广告是十分有效的。这说明,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广告营销有良好的接受度,对于的广告内容和广告内涵认为是有一定价值和帮助的。从广告的形式来看,有近一半的用户会关注手机客户端中APP的广告内容,移动网站、搜索引擎以及视频影响力位居其后。移动广告对于用户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力也正逐步扩大,移动互联网以45%的影响力超越电视成为仅次于PC互联网的第二大媒体,并且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有80%的用户表示移动广告能够成为潜在的消费者,有60%的用户会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网络购买或者调整计划。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作用和影响的进一步增加,移动营销中广告行业的竞争将是移动平台资源和创意的形式竞争,移动营销广告的受欢迎程度和受认可程度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移动互联网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行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五、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带来不同的消费心理状况。容易形成攀比,对购买的产品喜欢和他人进行对比。消费受到使用习惯作用和影响,往往会使用统一品牌或者是同一类型的产品。由于消费者之间性格因素和个人偏好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好奇心作用的驱使,对很多新鲜事物、个性产品会季度追捧。消费者自身会有潜意识的安全心理性,对购买的产品往往会选择有影响力或者是知名品牌。在消费行为中,会有从众和情感的作用影响。
(一)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多样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受到民族习惯、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性的影响,在消费心理上会产生多种“分歧”,有倾向于个人爱好但受制于收入水平,有倾向于生活习性但受制于情感因素等等。因此,消费者在消费心理上对于产品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提供的消费渠道也更加多样化,可以直接购买、可以分期付款、可以共同购买等。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供人们挑选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都能满足挑选,消费行为日趋多样化。
(二)消费心理与行为的个性化
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思维更加活跃,更加追求和彰显个性。受到个性化的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也呈现个性化,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也为人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比如说,人们可以用手机客户端在APP平台上对陶瓷产品进行“私人订制”,有举行婚礼的情侣们可以在平台上将想法和创意传与商家,进行私人个性化产品定制。
(三)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引导性
移动互联网消费基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而且信息和数据的传递快捷以及资讯的同一性,对于很多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都会起到引导作用。比如说,在某汽车微信公共订阅号上,对该品牌汽车即将的最新型号予以展示,在订阅号上将该型号汽车的各项技术参数予以说明,很多消费者在心理上会受到引导,从而在消费行为上对该品牌型号汽车进行购买。
(四)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层次性
尽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使用移动客户终端的人群范围越来越广,无论是从年龄上还是价位上,都体现出消费的层次性。像在包制品购物平台,男性更偏向于黑色和深色的公文包,而女性更偏向于亮色的小包。即使是在女性消费群体中,年轻女性更加偏好于小巧玲珑、造型新颖的挎包,中老年女性偏好于稳重和气质型的提包。
六、结语
移动互联网具有传统互联网所不具备的要素和优势,在综合了传统互联网和其他媒介之后,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因此,要从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出发,深入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走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站稳脚跟,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为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洪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15): 96-97.
[2] 张健.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行为与智能手机品牌战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1.
[3] 杨云峰.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
[4] 吴延凤. E世代网络消费行为研究[D].延安大学,20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升,移动互联网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超过八亿,WIFI、4G网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移动互联网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新兴业务。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历经四代,目前仅3G、4G用户已突破六亿,移动广告市场份额已占到整个广告市场的百分之二十,移动互联网表现出了无限应用潜力,移动即时通讯、移动社交、移动购物、移动支付使移动互联网迅速成熟。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是:移动便携性、个性化、时效性强、功能性强。用户通过移动随时随地可浏览产品信息,通过手机登陆网上银行或其他支付工具,完成在线支付。并且随着手机APP和WAP网站大兴起,移动互联网浏览更流畅,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营销活动开展互动性更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企业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挖掘用户需求,构建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
二、移动互联网营销现状及其基本特征
1.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基本特征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优势,移动互联网与营销的结合将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移动互联网营销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与无线网络技术构建营销体系。营销广告及营销信息到了消费者手机中,无论消费者何时何地,只要打开手机,获取信息,就能够获取到营销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企业营销触点。现代社会生活中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许多消费者有机不离身的习惯,这无疑给企业营销活动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扩宽了移动互联网营销空间。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特征是:位置性、实时互动、高度便携性、精准传播。移动互联网营销中,企业可根据用户行为特点、偏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将营销信息推送给消费者。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随身性、互动性、可主动提醒、反馈速度等都远远好于传统营销模式。
2.移动互联网营销现状
当前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现状并不理想。2009年,新浪微博开通时,大多中小企业缺乏移动网络营销意识,现如今微博已成为过去式,消费者都在玩微信。企业纷纷在官网显眼位置加上微信二维码。然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虽然许多企业都在尝试移动互联网营销,但成功者却少之又少。今年五月《青年时报》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营销成功率仅在百分之十八到二十三左右,市场竞争压力巨大。这说明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影响面临着挑战与困难。街旁网的关闭就说明了这一点。街旁网推出后,应用闪退、不稳定等现象十分突出,虽在2013年多次更新,但依然无法挽回败势,最后只能惨淡退出市场。街旁网的惨败并不代表移动互联网营销不适合中国企业,恰恰证明了我国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移动互联网人才和相应营销策略与技术。中小企业应认清时展趋势,构建与时代相符的营销模式,适应移动互联网给企业营销带来的影响。
三、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应用思路
近些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劳动力、原材料、资源等成本不断攀升的今天,对于依赖“成本驱动”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而言,发展和生存都面临挑战。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中小企业推广和应用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小企业竞争实力不强,资金不足问题突出,做营销时,往往无法投入重金进行营销。而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出现,却给中小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机遇。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应用思路:
1.增强市场意识,利用移动互联网把握用户需求
中小企业应增强市场意识,适应新的营销环境,巧用移动互联网把握用户需求,展开科学营销,不要盲目跟从,不要浪费不必要的资金,应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营销策略。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移动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现代营销发展的主流趋势。企业应构建一种移动互联网下的互动性营销模式,倾听消费者的声音,理解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调整产品,增强竞争优势。例如Zynga平台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Zynga基于Facebook为用户提供服务,就可以直接拥有Facebook的10亿用户。Zynga平台基于LBS为用户提供服务,提供LBS位置信息,进行营销。此外,街旁网也是利用LBS服务器签到应用来进行营销,模仿了美国Foursquare模式。利用页面广告与徽章广告获得利润进产品宣传。Foursquare就是为Intel、Bravo等大企业提供定制化虚拟勋章广告,为赞助商提供对应介绍和链接来实现营销。
2.科学构建营销体系,利用移动互联网把握市场
移动互联网虽然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合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来营销企业自身非常关键。虽然移动互联网辐射范围非常大,信息传播广,但流量并不会无缘无故流向企业营销目标,想要获得预期营销效果,必须把握好市场。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以年轻人居多,企业应该根据营销目标和受众特点,制定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营销计划,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营销体系。例如,建设WAP网站,将业务转移到WAP网站上,制定一套完善的WAP营销计划,通过WAP网站展开营销。宝马的WAPSON营销模式,就是典型的WAP营销成功案例,WAPSON营销模式为宝马创造了营销奇迹。消费者在看到平面广告后或杂志后,只要用手机登录“.cn”就可以查阅宝马的企业信息、品牌信息、产品信息、促销信息、活动信息等等,完全解决了传统传播方式信息量少,不能贴身及时与目标消费群进一步深入沟通的营销困局。
3.培养专业营销人才,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营销服务开展创造条件
营销效果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人员。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移动互联网营销与传统营销,不论营销环境,还是营销方式,都发生了较大转变,对营销人员素质要求更高。想要构建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就需要就需要专业移动营销人才。首选,营销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传统营销知识和技能,其次还要具备信息意识,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移动设备操作能力,能适应新的营销环境,最后,还要具备灵敏的市场反应速度,能够快速捕捉到市场形势,并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调节营销方案。因此,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型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为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构建创作有利条件,保障移动互联网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趋势:移动、智能、自媒体
自2009年我国3G技术大规模推广商用以来,在传播领域出现了新的趋势和变化。这种新的变化的核心特征就是移动宽带网络应用的兴起和海量移动个人自媒体群体的形成。这种新传播环境的形成将对品牌传播的模式和趋势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对于这种趋势可以做如下判断:
一是移动宽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环境的变化为品牌传播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3G网络、智能终端、丰富的软件应用等构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元素,而具有移动性和宽带化传播特征的互联网传播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也就是说移动宽带互联网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新的创新空间。
二是移动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宽带传播时代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的海量移动自媒体的出现。Facebook、Twitter、Youtube、新浪微博等移动互联网传播新平台的形成为海量自媒体的出现创造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而海量移动自媒体的出现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品牌传播的环境和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被放置于一个更为复杂、更为敏感、更为快速、更为个性化的传播环境之中。
三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传播架构、创新的传播需求、互联网产业的波动等要素更为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移动互联网传播领域的新的景观。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互联网显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人类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发展、精神交往和信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基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常态化,传统的传播架构发生重要改变,互联网的创新性应用创造了大量新的传播需求。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自然也会受到互联网自身发展变化的影响。由于互联网产业领域的创新空间和投资机会所产生的吸引力,在众多参与者蜂拥而至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该领域的发展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这种波动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明显。但是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这种波动的存在是互联网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体现,同时也会受到市场机制中相关各种元素的制约,因此,笔者认为互联网产业的波动虽然说明该领域存在一定的泡沫,但是这种波动对于整个社会经济以及传媒产业的发展而言一般很难形成毁灭性的打击。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环境:互动、弹性、人性化
在传播世界,对于传播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对于品牌的塑造有着不同的手段。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传播所面临的是更具互动性、弹性和人性化的传播环境。品牌传播从一对多传播关系的大众传播时代逐渐进入一对多和一对一混合传播关系的融合传播时代。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环境变化:
其一,在传统媒体的传统领地,固守和转型同时并存。对于品牌传播而言,虽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不可忽视,但是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仍应受到重视。虽然一再有观点认为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正在走向没落,但是实质上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庞大系统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损害。新媒体传播过程中,通过传统媒体的承接、确认和放大已成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传统媒体传播系统的存在及呼应,新媒体传播将很难独立于传统传播系统之外并产生如此之大的社会影响。
另外,所谓的传统媒体也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中寻求的新的转型和新的突破。笔者认为,所谓的传统媒体其实是“被”传统者,是由于传播技术的变化使之被动地成为传统者。在这种环境之下,传统媒体容易被迫着走进自我封闭和自我转型相互较力的发展瓶颈。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往昔传播影响力的衰落伴将随着对于未来新世界的茫然,对于自身发展无力的无奈将伴随着应对新变化的仓促,因此传统媒体的确需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已经到来的变革和即将出现的变革作出准备和应对,而在实质上创新的传播空间并未对于传统媒体关闭大门。
其二,在新媒体的创新空间,增量与存量市场的争夺同时存在。以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为核心的互联网新媒体,正在不断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传播需求的空间是增量空间。但是在传播市场领域,这种拓展不可避免会对传统媒体的存量市场造成影响。因此,在传播领域,增量空间和存量空间的争夺,也不再有非常清晰的分界线。在传播市场的竞争过程中,传统媒体进入增量空间,新媒体进入存量空间,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身份的交替变化,使得新旧媒体的运营主体的分野也日趋模糊。
其三,在融合环境下,品牌传播的需求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当前,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传播领域发展的大趋势,而以移动传播为新的特征的传播新格局也正在逐渐形成。在这种重要的转型进程中,传播需求和传播环境都在发生新的变化。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发展趋势,具有不同需求的用户都对这种发展趋势予以重视,并纷纷进行调整自身的传播战略。但是在传播战略调整的过程中,有些用户的传播战略却发生了偏差,从而偏离了自己既定的品牌传播战略。简单来说,如果一个用户的品牌传播战略适合在传统媒体环境中进行实施,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完全转移到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之上。如果有的用户的品牌传播战略更适合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抱着传统媒体传播的思路不放。当然对于需要二者进行兼顾的品牌传播而言,则需要把握好传统传播方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之间的平衡,以避免因其所选择媒体传播方式的不当而偏离自身理应遵循的品牌传播战略和传播路径。简而言之,在传播世界,追踪最新的传播时尚并不重要,最为重要是传播者能否进行精准、有效的品牌传播。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诚信、智慧、战略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的时候,人们的确感受到在传播世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这个时代里,固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则正在大行其道。在移动互联网之后会出现什么新的传播阶段?目前,对此还没有非常明确和令人信服的描述。但不管怎样,人们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已经获得了更多的传播自由、更大的传播创新空间。与此同时,我们所面对的传播世界也变得更为复杂多元。不过,在日益复杂的传播世界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依旧需要关注诚信、智慧和战略等关键要素。诚信是品牌传播的基石,智慧是品牌传播的灵魂,战略是品牌传播的导引。如果脱离了诚信的基础和传播的智慧,纯粹从技术层面进行品牌战略的执行则将是缘木求鱼。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如下的一些重要关系也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是传播角色的传统和创新之关系。在传播领域,传统和创新的关系值得人们深入思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传统都是固化的创新,任何创新是新生的传统。因此不管是在当下的传播领域扮演传统者的角色,还是创新者的角色,都是动态性的、过渡性的,而非一种永恒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之下,珍视传统、持续创新应该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原则之一。
二是传播方式的固定和移动之关系。固定传播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传播的一种常态,而当前移动传播环境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常态。但是移动传播环境并非脱离固定传播环境而孤立存在,就像固定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之间可以进行无缝连接一样,固定传播环境和移动传播环境都是构成人类完整传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越来越多的品牌传播也将在固定和移动的融合传播环境之下进行。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电子商务 博弈论
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网络化、虚拟化和数字化变革,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形成了“在线常态化、购物网络化、社交虚拟化”的互联网生活新特征。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深度融合,展现出开放、聚合、互联和智能的新特征,彻底改变了信息采集和信息传递的方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大大降低。网络化服务的融合既有客户需求驱动的必然性,也有技术发展带来的可行性,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运转效率。传统的金融企业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开始了博弈竞争。
互联网金融模式概述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革命开创了社会网络化生活的新时代,现代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大众化,金融家和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的金融交易,身份识别、风险定价等复杂逻辑被大大简化,互联网成为客户获取金融服务的首要渠道,银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
银行业兴衰与经济发展周期的相关性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进步总是与科技革命息息相关。以蒸汽动力、工业贸易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了有限责任公司、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以电力、化工、燃油动力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有限股份公司、股票市场和投资银行;以电脑、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网络技术使各种信息渠道无缝连接、有效整合,动摇了传统金融运作的根基,电子商务的平台化特征使其具备了信息中介和资金中介的承接能力,金融创新得到极大推动。
(二)互联网金融的形式
互联网金融从形式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网络银行、电子商务和移动金融。网络银行是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延伸;金融业的电子商务是互联网金融条件下信用中介发展的必然产物;移动金融是以移动支付为主要形式,将对货币理论与时间、空间产生重大影响。
1.网络银行。一般是由商业银行发起的,银行通过专业门户站点为客户提供在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网络银行已经被广大的互联网用户所接受,成为信息化社会中商业银行率先发展的战略型业务。
2.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本身一般由生产销售企业或者互联网企业发起,金融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向金融领域的延伸,具有代表性的有第三方支付(如Ebay旗下的Paypal、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网络融资平台(如宜信、拍拍贷)、社交金融(如Facebook、人人网)等。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步开始试水小额信贷、虚拟信用卡等银行核心业务,商业银行也开始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向企业的上下游延伸。
3.移动金融。主要是指借助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开展的金融服务,移动金融具有贴身便捷、随时随地的特性,是客户的贴身金融伴侣,业务范围包括移动支付、手机银行、手机钱包、移动商务、移动资讯等,是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三)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通过上述对互联网金融的描述可以得出,互联网金融是网络技术与金融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产物。借助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开展的金融服务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线上服务,以及新兴的各类互联网在线服务平台直接或者间接向客户提供的第三方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1.虚拟开放。现实世界不断被数字化、信息化和虚拟化,人们生活在由虚拟社区和现实环境构筑的开放环境之中,其金融生活则在虚拟银行和实体金融中自由选择,丰富的资讯服务打破了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壁垒,信息的转播与获取渠道更加多元,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逐渐弱化。
2.交互体验。人们在互联网上自主选择交易标的、交易对象,分享交易体验。客户的网络行为数据具有更好的公信力和可靠性,互联网交易平台通过不断积累客户的交易数据,为信用评估和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新的依据,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在交互与体验中发展生存。
3.跨界共生。每个参与方都可以成为有价信息的创造者、使用者、营销者,行业边界趋于模糊,行业的准入门槛持续降低,银行需要涉入到商品交易的过程之中,企业和个体都可以成为融资服务的参与主体,行业参与者成为互联网金融利益链条上跨界共生的生态主体。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行业竞争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资金双方的供需关系通过社会化的网络被揭示和传播。有价信息在金融行业表现为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资金信息序列,金融机构开始涉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电子商务销售环节;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凭借其聚集的大量信息迫使金融机构从战略性规划的顶层入手,调整发展方向,创新经营模式,倾力打造竞争先发优势。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银行或其他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的各种在线金融服务创新;二是非传统金融机构基于互联网生态的第三方金融服务拓展。
(一)金融行业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
在国内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较早将网上银行业务放在整体经营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位置,率先推出网上金融业务“一网通”,成为网上银行先导战略的成功范例。建设银行于2010年着手开始“善融商务”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历时2年、投入近3亿元,于2012年6月正式推出,截至目前,共入驻企业用户近万户,企业商城交易量近30亿元,发放贷款超过4亿元,个人用户达到52.9万,个人商城交易量近1亿,成功实现了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建设银行针对网络信贷,首次将“网络商户”、“注册用户”、“网络信誉”等虚拟经济元素纳入客户分类、准入标准,将网络商务信用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创建客户评级评价办法,在信贷审批系统中开辟专门审批通道,引入网络平台共同参与信贷管理,以网络公示和终止服务等手段提高违约成本,实现全流程在线申请、受理、审批、放款等操作。
交通银行2012年推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交博汇”,分为“商品馆”、“收付馆”、“企业馆”和“金融馆”四馆,以金融服务为核心,以网络信贷、供应链金融、要素市场等为切入点,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流程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为个人客户提供全面综合财富管理服务。
(二)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发网络金融业务
在国外,Ebay公司看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商机,成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支付公司Paypal,能够支持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25种货币进行在线交易,活跃个人客户多达10亿,合作商户超过800万。
在国内,阿里巴巴集团于2004年成立支付宝公司,引入信用中介交易模式,切实推动了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当前,已占据国内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开始涉足融资领域,正在谋划进军网络保险、网络银行领域,试图成为全产业链的互联网金融机构。
2012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的当日销售额达到191亿,超过1亿笔订单完成支付,其中快捷支付交易笔数占到所有交易的45%,支付宝充值带来的余额支付占31%,而所有银行渠道的网银支付只占到23.2%,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在“网络支付”正面战场的交锋中完败。阿里巴巴集团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淘宝商城与支付宝支付既满足了客户低门槛、简流程、便捷、安全的支付需求,又确保商户享有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逐步搭建起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高效的配送体系以及快速的差错处理流程,增强了客户黏性,赢得了市场机会。不仅如此,面对客户的融资困难,创建了“阿里金融”服务平台,已累计为超过12.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总额超过260亿元,仅在 2012年7月20日就实现单日利息收入100万元,已经渐有“网络银行”的雏形。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P2P和网络理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在2013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包括阿里集团的阿里小贷、平安集团的陆金所、支付宝的余额宝、百度的百发等多种模式。P2P因为拥有阳光透明的借贷程序,对抵制高利贷、扶持创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理财的发展对于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总体来看,所有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在内,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变革,都有着类似的成功路径:即以客户为中心,切实研究客户需求,通过刚性需求与优秀体验留住客户,利用客户交易行为积累的大数据发展信用中介与精准营销,积极抢占战略高地。
互联网金融竞争博弈分析
合作博弈是指参与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其中一方的利益有所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体的社会效益有所增加。如果协议、承诺或威胁对于参与方具有完全约束力,并且可以被强制执行,合作利益将大于成员各自单独经营时的收益总和,同时收益总和应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合作博弈以每一类参与人集合可以得到的集合最优结果来表示博弈,如果不同集合的所得收益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且转移支付是可能的,则合作收益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最优结果即为帕累托最优集。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参与方主体进行合作博弈分析,结合互联网金融参与方当前各自的业务特点,可以得出商业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实施战略。
(一)互联网金融博弈的K-S解法
合作博弈的K-S解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数学家E.Kalai和M.Smorodinsky提出的,参与博弈的合作双方在同时增加收益的前提下达到需求效用的最大化。该解法的核心思想是按照参与合作的双方可能收益的最大量进行比例分配,该解法对地位与实力不同的博弈双方都具有明显的公平性。K-S解法是在Nash解的基础上改进的,所以K-S若有解,则必为帕累托最优解。
设。其中(u10,u20) 是博弈双方合作支出的起始点,同时也是合作利益的起始点。参与方经过综合考虑和多方面协商,最终得到博弈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结果(y1*,y2*),令(y1*,y2*)∈S,则S表示所有可行解集合。
在坐标u1和u2所组成的二维直角平面上,若定义以(u10,u20)为始点,经过(y1*,y2*)的射线为K-S线,曲线AB为可行解集合S的边界。若K-S线与S的边界AB在(y1*,y2*)处相切,则切点(y1*,y2*)即为磋商的最优解,如图1所示。
由上可知,K-S线的斜率为,k即可表示双方合作时可增加的收益比例,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可能给互联网企业带来的最大收益增量可表示为y2*-u20 ,而y1*-u10 则反映的是互联网企业的涉入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收益增量。
(二)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合作博弈分析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同为互联网金融产业链的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合作博弈关系,利益相关,但同时又是客户资源与利润空间的抢夺者。双方选择合作共赢还是隔离竞争,合作时如何公平分配合作收益,对合作双方意义重大。本文综合运用K-S解法和合作博弈理论,研究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进行相互合作的所得收益,论证合作的可能性。
用p表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附加上互联网企业的增值服务(如便民服务、商品销售、信用中介、在线融资等业务)后的价格,q为市场需求量。产品需求可设为价格的负指数函数,记做q=αp-λ,其中α、λ 均为常数,且α>0,λ>1 ,λ 为价格弹性系数。设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的组合成本为c,(c≤p) 。当双方开展合作时,根据已知假设,合作双方的收益函数为:
f(p)=q(p-c)=αp-λ(p-c) (1)
收益最大化转换成了求一元函数极值的问题,对p求导:
f`(p)α[(-λ+1)p-λ-cp-λ-1]=0 (2)
此时的极值点为:
又因为收益函数f(p)=q(p-c) 在其定义域上为凸函数,所以p=p* 是f(p) 的唯一极大值。
当商业银行选择不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商业银行为了留住客户,只能通过自主开发、自主运营的模式开展,则自主研发的均衡价格为:
则有:f(p)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增值服务间合作能够获得更大收益,且由于利润分成可按照实力进行分配,所以合作是双方的最优选择。
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建议
通过上述对于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博弈分析可以得出,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商业银行应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将顶层设计与业务推进有机结合,切实加快电子银行创新方案的实施,打造适应互联网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推进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金融改革。
(一)积极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源、商业信誉、资金运作、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商业银行以优势金融服务为基础,通过“联盟+自营”的方式,建设适应客户习惯和网络经济生活特点的“金融+商务+消费+社交”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金融服务方面以满足各类客户的金融需求为目标,以最佳的客户体验提供集金融资讯、产品销售、理财顾问、客户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综合化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方面以促进与客户的深度融合为目标,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提供覆盖销售、采购、融资等配套专业化金融服务;消费服务方面为客户提供信息、在线交易、支付结算、融资贷款、资金托管等全方位金融服务;社交服务方面力争与客户建立新型互动关系,把金融服务融入网络社交和网络圈子,让客户感受到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最终,互联网金融将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融合商务支持、资金管理、数据支持等新兴服务模式,将以整合便民生活服务提高客户粘稠度,通过互联网为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泛金融”服务。
(二)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开展竞争合作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开放融合的时代,互联网企业在业务响应速度、服务灵活程度等方面具有优势,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将部分非核心增值服务通过合作外包的形式交由专业的互联网公司运营,服务于银行主营业务发展。对于核心支付业务,商业银行可以有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和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新技术,按照“便捷、安全、融合”的原则,积极推动支付模式创新,以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为突破,重塑银行核心支付地位,建立产业链融资体系。
(三)积极布局移动金融
移动金融是包含移动银行、移动支付、移动商务和营销服务的综合化服务。移动金融服务则是依托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全面融合移动银行、移动支付和移动商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移动金融是未来客户获取金融服务的主要方式和生活支付的主要手段。移动金融被行业相关方定位为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战略重点,具有社交、位置移动特性和贴身便捷、随时随地两大优势,移动金融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呈现出新的特点,商业银行应围绕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移动化不断深化,将移动支付与行业应用深度整合,打造全新移动金融生态圈。
移动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优势与立身之本,且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客户基础,具有较高的客户黏性和客户依存度。随着移动端应用的不断推进,移动应用向门户类和垂直类两个方向发展。商业银行可以将移动银行打造成为商业银行的移动门户,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创新展现形式,围绕自身在财富管理和账务支付方面的专业优势进一步赢得客户。移动支付是未来客户生活支付的主要手段,商业银行可以在移动银行和移动支付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以移动银行业务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实施客户引流。同时,商业银行可挖掘自身在移动远程支付方面的账户优势,通过创新产品布局市场,积极跟进基于安全芯片的移动近场支付的推广,通过挖掘应用场景培育客户习惯。如前所述,商务与支付逐渐成为统一的整体,移动商务是将客户的购物支付与生活消费相结合的整体服务,移动商务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开发,商业银行应从客户的生活消费的场景入手挖掘客户需求。在营销互动方面,商业银行拥有线上推广和线下网点的双重优势,能够有效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是商业银行打造移动金融生态圈的又一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N].中国经济时报,2012-9-18
2.钱峰.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外部环境分析及策略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6)
3.翟大伟.我国移动金融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新金融,2011(9)
4.朱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内涵、维度构成及本质特征[J].商业研究,2012(5)
5.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6.王雪玉.互联网金融:银行变革的驱动者[J].金融科技时代,2013(3)
7.蒋鹏飞.合作博弈解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
8.柳宏珠,潘和平,唐小我.博弈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9-20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发现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有如下特点:
1、截至2010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与互联网用户重合度超过60%,预计2011年重合度超过70%,2012年将完成互联网用户向移动互联网的迁移,至此互联网用户迁移推动力耗尽。
2、虽然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88亿户,但相比较8亿多全国手机用户数来说,依旧存在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因此未来几年增速依旧乐观,预计到2013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