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应急预案措施

安全应急预案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应急预案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应急预案措施

安全应急预案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 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古至今,安全是任何生产和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了安全,一切就无从可谈。特别是做为安全危险系数较高的建设行业,更应把施工安全放在项目管理的首位,一切以安全为主。在2002年11月1日起我国全面施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并且被列入《安全生产法》。 在法律上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安全,防止一切可能防止的事故,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先决条件。实现这些要求,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一项法定的义务和责任,是在法律面前必须严肃对待的大事,是要依法坚持的长期方针、基本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别是建筑施工当中,更应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特别是在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与措施上,更应加大管理力度。

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

在建筑施工当中,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一是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二是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三是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项目,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大致包括施工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因素,这些因素包含在每项工程、每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环节当中,并且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安全管理在材料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在机械设备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是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在技术工艺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等。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在环境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是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在管理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安全应急预案措施范文第2篇

在现代化信息高度分享的今天,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随之不断出现,给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影响了许多计算机用户的正常使用,了解破坏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只有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人们才能够放心自由地使用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1.1计算机病毒入侵

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具有非常强大的破坏力,给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且计算机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播能力,会把计算机用户的个人信息传播到整个网络系统当中,给人们的经济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常常会有一些计算机黑客入侵到计算机使用者的个人计算机中,对计算机进行非法访问,获取用户的资料信息以后,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篡改或删除,给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1]。

1.2计算机管理者的错误操作

有时候,计算机管理者的错误操作或不当使用也会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有的计算机管理者自身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比较差,并不会正确使用操作计算机,有可能在计算机各种指令的输入时出现错误。

1.3计算机软件老化

有的计算机使用时间比较长,计算机自身的一些功能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计算机正常访问网络造成一定的影响。除了受到计算机自身因素的影响以外,网络系统也会受到计算机所在地点、网络光纤的使用情况、计算机网线的损坏等也会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造成影响,甚至引发网络安全事故。

2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2.1加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管理

为了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可以研究开发网络加密技术,从而保障计算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加密技术是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其次,要大力开发计算机防火墙技术,通过对计算机硬件设施进行设置以后,实现对恶意软件的拦截,要打造高端的防火墙技术,从而减少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并对那些非正规网站的运行程序进行拦截[2]。最重要的一点,要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查毒杀毒功能,当计算机病毒入侵到用户个人电脑以后,可以快速地通过杀毒软件检测到病毒,并迅速地将病毒清除,必须要安装高效快捷的杀毒软件,计算机使用者还要定期到官方网站上下载补丁漏洞程序,例如安装360杀毒软件和360安全卫士、电脑管家等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下载扫描,定期更新计算机漏洞补丁。加强网络监控系统的设置,有效利用监控软件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实时性的监控,防止恶意软件入侵,加强开发计算机软件应用,并针对应用效果进行调整。

2.2强化计算机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

作为计算机用户管理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从自身做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中,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初步了解,进而在以后的计算机使用中,能够提高计算机安全使用技能。计算机管理者可以对自身设备设置安全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防止黑客的入侵。因此要强化计算机管理者的安全范围意识,培养全方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性人才,通过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性知识的培养教育,提升全民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要注意对计算机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可以建立健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按章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一旦出现有人做出了违反计算机网络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必须对其进行严厉处理,防止恶意攻击他人计算机的事情再次发生。

2.3更新计算机软件设施

在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使用中,许多人选择盗版的软件,但实际上,正版的计算机软件要比盗版软件的安全性能强很多,所以在选择计算机软件时,要尽量选择正版的计算机软件,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3]。

3结论

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首先要了解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的原因,进而提出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相应措施,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管理,强化人们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定期进行更新计算机软件设施,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涛.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45.

安全应急预案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铁运营区域;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铁运营区域安全风险识别

地铁运营区域内设备设施繁多、环境复杂多变,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在运营区域内开展施工作业存在较多风险,诸如触电风险、列车冲撞风险、火灾风险、影响行车安全风险,以及其他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风险[1]。只有针对地铁运营中各类风险的特点,通过风险管理研究,制定适用的安全策略,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降低地铁事故的发生率。

触电风险

(1)接触轨触电风险:作为地铁牵引供电设备的接触轨系统在向地铁车辆提供电能的同时也存在电击等风险因素,在所有铺设接触轨的地点都存在触电风险,给施工作业人员带来不利影响。

(2)接触网触电风险:主要包括电化区段施工作业中违章上车顶或超出安全距离接近带电部位、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不按规定加装地线或作业防护、绝缘工具失效、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等。

(3)临时用电风险:地铁施工现场土建、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单位较多,而且所有施工作业都需要临时用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规范极易导致触电伤害事故的发生。

列车冲撞风险

列车冲撞风险:主要包括列车与轨道或轨道上物体的冲撞,列车与线路设备或基础设施的冲撞,列车与施工作业人员、列车在平交道口与地面车辆的对撞、列车追尾及其方向错误对撞。

火灾风险

火灾风险:地铁运营区域内施工空间有限,各系统设备维护、装饰装修等交叉作业频繁,施工中不可避免使用土建模板、设备包装、装修材料等易燃物品,且部分施工需要进行动火作业。地铁火灾的救援与抢险相当困难,稍有不慎还可能酿成更大的事故。

影响行车安全风险

影响行车安全风险:施工作业在申请的施工时间内未完成,人员及施工工具和设备未及时出清行车区域,影响行车安全。

其他人身伤害风险

其他人身伤害风险:主要包括违章作业、设备误操作、高空作业等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

地铁运营区域安全风险分析

通过以上对地铁运营区域内触电风险、列车冲撞风险、火灾风险、影响行车安全风险、人身伤害风险的识别,综合分析风险因素,制定适用的应对措施,在运营管理中避免施工风险。

造成触电的原因有:人员出入带电区域的管理不到位、施工作业临时用电的审批管理不完善等。

造成列车冲撞的原因有:施工作业时间安排不合理、施工作业后未出清线路有设备工器具等物体遗留、施工作业人员未按照施工作业许可证要求施工等。

造成火灾的原因有:施工动火作业审批管理不完善、施工作业临时用电管理不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等。

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的原因有:施工作业人员未按照施工作业许可证要求施工、施工作业后未将设备恢复至正常运营所需状态。

造成其他人身伤害的原因有:施工人员违章作业造成人身伤害、施工人员对设备误操作导致人身伤害、施工人员高空作业跌落造成人身伤害等。

综合分析以上各类风险及其原因,将造成风险的因素归纳为五类:第一类是区域出入管理的风险,针对人员出入管理存在的漏洞制定区域准入制度,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非施工人员不得进行施工区域;第二类是区域责任管理方面的风险,针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制定区域责任管理制度,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第三类是交叉作业风险,针对施工作业计划安排不周、施工作业时间作业范围不易把控的问题,制定施工作业申请审批管理流程,定期制定施工作业计划,按照施工作业许可证申请作业、注销施工;第四类是施工管理风险,针对施工作业中涉及的动火作业、临时用电制定申请审批流程[2]。

地铁运营区域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地铁运营区域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究其四类风险因素,制定如下四项应对措施,以确保施工作业不影响地铁运营的安全。

区域准入管理

将地铁运营区域划分为轨道行车区、关键控制区、维修作业区、办公生活区四个关键区域。

轨道行车区:列车运行线路所在区域,一般设有接触轨,直接关系地铁正常运营和员工人身安全。

关键控制区:对地铁运营、服务的关键业务具有直接/间接的控制权和重大影响的区域。

维修作业区:段场内设备维修工作的区域。

办公生活区:段场内进行一般事务性办公、行政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区域。

地铁运营区域内全部施工作业人员入场前需进行地铁施工安全教育,熟知地铁运营区域内施工作业的各类安全风险及注意事项,遵守地铁运营区域准入制度规定,凭证进出施工作业区域。

区域责任管理

凡是地铁范围内的施工作业,地铁运营区域当值负责人须核对施工单位及施工作业的相关作业凭证,如:施工人员证件、施工作业许可证、动火证、临时用电证等。地铁运营单位现场工作人员发现所辖范围内的施工作业无有效施工作业凭证,责令其立即停止作业。对于在车站及段场非占用线路区域的施工作业,区域当值负责人需对作业现场巡视监管。对于在线路及区间占用线路区域的施工作业,区域当值负责人按照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施工作业审批管理

施工单位需提前向地铁运营单位上报施工作业计划,运营单位根据“先重点后次要,先紧急后一般,先申请先安排”的原则,定期编制施工作业计划。根据施工作业计划审批施工作业申请,发放“施工作业许可证”。“施工作业许可证”是施工队伍作业的唯一凭证,施工队伍必须持证才可进入施工区域开展作业,且在作业完毕后,施工人员须立即撤离施工现场,清点施工人员、清点工具用品、清理现场、检查限界,注销“施工作业许可证”。

动火、用电审批管理

动火作业

凡在地铁管辖范围内从事动用明火,电、气焊(割),喷灯等能够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作业,均为动火作业。施工作业期间如需动火,须提前向地铁运营单位申请,经审批通过后取得《动火证》。施工单位持《动火证》、配备专人管理看护、运营单位区域责任人监督,方可进行动火操作。

临时用电作业

施工作业期间如需进行临时用电作业,施工单位向地铁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地铁运营单位发放《临时用电证》,施工单位持证方可进行接电作业,施工单位应配备具有相应作业资质的电力操作人员,并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用电设备。

结语

通过对地铁运营区域内施工作业安全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研究风险应对措施,有效的规范了地铁运营区域内施工作业的管理,降低了施工作业的风险,最大程度的确保了施工安全、行车安全、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地铁施工安全常识教育读本[R].天津: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2011.

[2]元莎莎,徐耀德,杨慧林,刘保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换乘站客流仿真与方案比选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5):56-62.

[3]客运服务组织规则[G].天津: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2013.

作者介绍

安全应急预案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安全 防护

目前,现代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深入,社会生产与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各行各业的日常运营与发展也都需要基于计算机网络之上。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与交流的主要途径。但是,计算机网络自身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并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近年来,各种由于网络安全问题而造成的事件,已经为社会各界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主要是指对网络内部信息与数据的窃取和破坏。计算机网络自身形式较多,并且具有开放性与互联性,很容易受到黑客与恶意软件的攻击。网络安全从最本质上来说,主要是指网络中信息的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就是保护网络中数据与信息不被破坏、窃取、泄露、更改,并且保证网络服务正常工作。

1 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第一,扫描工具与嗅探器工具的信息窥探。扫描工具针对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对系统与网络进行遍历搜寻。一般来说,漏洞是普遍存在的,扫描手段被用来恶意并且隐蔽的对他人计算机中信息进行探测,为进行恶意攻击提供准备。嗅探器则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端口之间数据报文截获,阿狸获取相关信息。嗅探器可以对网络通信中的数据进行监听,并且通过数据分析,来获得用户名称、口令等私密信息,对于网络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

第二,病毒与木马的入侵行为。木马是黑客实现远程控制计算机的工具,并且具有非授权性和隐蔽性。当木马被植入到目标计算机中,目标的主机就会被黑客所控制,并且黑客得到目标主机的最高使用权。木马程序可以收集用户系统中的个人信息,严重威胁用户信息安全。

第三,以传输协议为途径发动攻击。攻击者通过特殊的协议漏洞,恶意的利用超载等方式,对系统进行具有目的性的攻击,造成系统瘫痪与崩溃。协议攻击的典型例子就是通过TCP/IP协议中的“三次握手”的漏洞,对目标系统发出攻击,利用大量数据包的流入,使得目标系统资源耗尽,造成系统瘫痪。

第四,利用操作系统的开放端口来进行攻击。系统软件中,存在一定的函数指针、边界条件等漏洞,地址空间出现错误时,就会产生端口服务被恶意利用的现象。利用软件定的报文或者清酒,使得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造成系统或软件的崩溃。比较著名的OOB供给方式,就是对windows系统的139端口发送随机数,来进行攻击,造成CPU繁忙,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第五,利用伪装技术来对目标主机发动攻击。采用伪装技术对主机目标发动攻击,这是黑客进行攻击时的主要手段。黑客通过对IP地址、DNS解析地址、路由条目等那信息的伪造,使得被攻击的主机无法分辨请求,从而出现系统瘫痪的情况。伪装技术的应用,使得被攻击主机难以分辨信息来源,难以作出正确的相应行为。

2 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防护对策

2.1 采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通过自定义的安全规则,对系统进行隔离控制的技术。防火墙可以对网络通信进行控制,并且结合过滤技术、应用网关技术、状态监测等技术,对内外网的通信进行访问控制。防火墙可以对网络中数据进行合法性的分析,在网络入口处,对主机与外网的交互信息进行过滤。另外,在防火墙的基础上,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对文件传输、端口协议、MAC地址等进行控制。

2.2 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

入侵检测技术可以为计算机中出现的未授权入侵现象进行检测,并且在出现这种情况时进行及时的报告,是对计算机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常用检测手段。应用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在入侵者对系统造成危害之前,确认入侵者的行为,并且通过防护系统进行驱逐。入侵检测系统可以降低被恶意入侵造成的损失,并且记录入侵行为,为后续提高系统安全防范能力做出准备。

2.3 应用病毒防护技术

病毒是造成计算机安全问题中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合理的病毒防范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病毒对系统的危害。病毒防护技术是现代计算机安全管理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病毒防护技术也一直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目前病毒发展十分迅速,结合虚拟技术与人工预测,可以有效的对未知病毒进行预防与查杀。杀毒引擎的算法不断发展,利用特征码扫描可以提高病毒扫描速度,而不受病毒库不断增大的影响。另外,嵌入式杀毒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计算机防毒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4 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信息时代,对数据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使数据变成密文,从而防止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人窃取。在获得密文之后,需要有密钥将数据进行还原。如果没有密钥,在获得数据之后就无法进行还原,从而就达到了保护数据的目的。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综合课题,其涉及了技术、管理、使用等多方面,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安全、逻辑安全、物理安全等多方面。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策略,并且结合先进的安全技术,才可以有效的保证信息的安全与完整性,保证网络的畅通。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推动,计算机网络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计算机安全问题已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网络安全需要每个人都积极的参与,并且提供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注重对自身信息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宋华平.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J].机电信息,2010(12).

[2]刘君.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其对策[J].科技风,2010(09).

[3]王翔.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探讨[J].科技风,2010(8).

安全应急预案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油气储运全 储罐安全 措施

一、原油储运危险性分析

1.原油危险性分析

原油为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性;爆炸极限范围较窄,但数值较低,具有一定的爆炸危险性,同时原油的易沸溢性,应在救火工作时引起特别重视。

2.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原油的特性决定了火灾爆炸危险性是储运过程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发生着火事故的三个必要条件为:着火源、可燃物和空气。

泄漏的原油暴露在空气中,即构成可燃物。原油泄漏,在储运中发生较为频繁,主要有冒罐跑油,脱水跑油,设备、管线、阀件损坏跑油,以及密封不良造成油气挥发,另外还存在着罐底开焊破裂、浮盘沉底等特大型泄漏事故的可能性。

腐蚀是发生泄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原油储罐内腐蚀情况初步调查的结果表明,罐底腐蚀情况严重,大多为溃疡状的坑点腐蚀,主要发生在焊接热影响区、凹陷及变形处,罐顶腐蚀次之,为伴有孔蚀的不均匀全面腐蚀,罐壁腐蚀较轻,为均匀点蚀,主要发生在油水界面,油与空气界面处。

二、影响油罐罐顶稳定因素及防范措施

多年来国内外的浮顶卡阻沉顶事故多次发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通过剖析国内外浮顶油罐结构,提出了避免浮顶卡阻沉顶事故的措施。

1.油罐浮顶载荷分析

浮顶油罐的浮顶所受载荷较为复杂,除介质引起的浮力外,还有风、雨、操作条件、自身结构,尤其是导向管及导向筒的结构对浮顶倾斜时是否卡阻影响颇大,主要因素对浮顶的影响,取决于浮顶及附件质量、刮蜡板、密封机构对罐壁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以及导向筒对导向管、量油管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但当隔舱破坏漏油、浮顶积水、风力作用及浮顶受导向管卡阻时,其浸没深度就会发生深度不同的变化,造成浮顶倾斜。

风力作用

狂风对浮顶产生附加弯矩,并使浮顶向最大风向漂移。当狂风吹过罐上方时,风力线密度发生变化,并改变方向,与罐顶呈α角俯冲到浮顶上,并在消防挡板挡雨板处受阻最大。俯冲力可分解成与浮顶垂直的和平行浮顶的两个力。在俯冲力的尾端,即狂风初始进入地带,由于风力线突变,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将产生一定的真空度,相当对浮顶产生一向上的吸力,这样一来,形成了对浮顶中心的倾覆力矩,浮顶垂直的力对消防挡板产生一推力,使浮顶向最大风向漂移,并产生对浮顶的倾覆力矩,其方向与前一力矩叠加。

2.预防措施

2.1增加导向管数量

导向管及量油管与最大风向的不同安装方位,对浮顶的倾覆矩影响较大。如在最大风向浮顶的两端增加2根导向管,则浮顶倾覆就会受阻,使导向管(或量油管)倾覆弯矩减小。对于大型储罐,由于直径较大,可适当增加导向管,对任何风向都有较大抗浮顶倾覆能力,其增加的费用远远低于浮顶沉没事故处理造成的经济损失。

2.2提高导向管刚度

导向管及量油管的变形失稳主要是刚度不足,为此可将导向管及量油管的直径及壁厚加大,由现在的下端固结,上端自由(可轴向移动)改为两端固结(或上端固结,下端可轴向滑动)。有人可能担心,原来的上端自由是为解决导向管因气温变化产生的热胀冷缩。笔者认为,导向管的工作条件与罐壁相差无几,因为原油储罐虽然与大气温差较大,但由于罐壁保温,外露部分又因罐壁结构较薄,故与量油管同一气温下的湿度变化较小,这种差异引起的伸缩可由导向管两端的支架吸收,只要支架设计合理,不会造成恶性附加应力。

三、油罐腐蚀对安全影响及防腐措施

1.原油罐金属底板的腐蚀与防护

地上钢质储油罐使用过程中经常遭受内外环境介质的腐蚀,其中罐底板腐蚀穿孔事故占储罐腐蚀事故比率最高,因此应对储油罐罐底板实施有效的防腐措施,减少泄漏事故的发生,以延长储油罐大修周期涂料防腐是用覆盖层将金属与介质隔开,从而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但由于覆盖层有微孔,老化后易出现龟裂.剥离等现象。若因施工质量差而产生针孔,使的金属形成小阳极,覆盖层部分成为大阴极而产生局部腐蚀电池,则会更快地破坏漆膜。因此,采用单独的涂料保护效果不佳。若采用涂料与阴极保护联合防护,使的金属获得集中的电流保护,弥补了覆盖层缺陷,是储罐罐底板防腐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

2.腐蚀机理

水是原油罐底板的腐蚀根源,在碳钢表面的硫化物氧化皮或锈层有孔隙的情况下,原油罐底水中Cl-离子能穿过硫化物氧化皮或锈层到达金属表面,在金属表面的局部地点形成小蚀坑。生成的H+离子对金属产生活化作用,使小蚀坑继续溶解,成为孔蚀源。孔蚀源成长的最初阶段,溶解下来的金属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离子。这样会使小蚀坑接触的溶液层的PH值下降,形成一个强酸性的溶液区,这反而加速了金属的溶解,使蚀坑继续扩大、加深。腐蚀从开始到暴露经历一个诱导期,但长短不一,有些需几个月,有些则需一年至几年。

3.防止罐腐蚀的几点措施

3.1在油罐金属底板的结构设计中,尽可能将罐底板铺平,并略向脱水口倾斜,以利原油罐底的水脱除干净。

3.2新建原油罐应采用埋地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措施,该方法比在原油罐内设牺牲阳极更有效。

3.3原油罐内主要是水相腐蚀,原油罐内底部水层的厚度最高时为800mm左右,因此,应在罐底板上1m的圈板范围内涂刷保护性涂料。

四、结语

为保证安全生产,确保油罐的使用安全,加强日常运营管理,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防止其发生泄漏,易燃介质外溢,遇到明火着火源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在结构设计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采用合理的防腐蚀措施,从油罐设计之初消除天先缺陷,确保油罐的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