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期货投资咨询;创新;盈利模式;可持续发展

期货投资咨询作为国内期货业的创新业务之一最先“破茧”,从公开征求意见,到推出《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试行办法》,再到业务许可审批,市场及业内都赋予了良好的预期,期货公司终于有机会突破传统的盈利模式,摆脱手续费和返佣比例低端竞争的噩梦,为期货、证券、银行等金融机构间合作开展综合理财奠定了基础。如今,在首批获得业务许可的14家期货公司完成工商登记变更之后三个月,各家公司仍在采用各种激励措施增加持证人员的储备,期货公司高管和研发机构负责人发表各类文章展望该项业务推出的积极作用,但是,舆论上的火热并不能掩盖新业务尚未带来明显盈利增长的尴尬,如何让这块“鸡肋”食之有味,变成了摆在各个经营者面前的难题,与其在强行端走投资者的“免费午餐”与新业务的微薄盈利间博弈,不如放眼于开发创新的盈利模式,走在行业的前列,与机遇共舞。

一、投资咨询与投资者教育有效结合,定制个性化课程,以培训费用作为盈利点,产业化的经营,同时有效降低高端客户的维护成本

投资者教育作为期货公司对投资者的义务教育,囊括了期货基础知识、期货交易风险提示、法律法规等各项基本内容,但是不能满足专业投资者或者其它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了经纪业务开展或者公司品牌形象树立举办高端论坛的话,公司自身资源局限,投入和产出间难以对等,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专业或个性化的投资者教育服务只作为对大客户和产业客户的附加增殖服务,期货公司只能是被动的以高成本的客户维护来保证经纪业务的收入。

投资咨询业务开展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期货公司要建立符合资质的人才梯队,而专业研发能力本身也是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投资咨询业务与投资者教育结合起来做,既增强了期货公司的服务能力,又顺应了期货行业的发展趋势。

期货公司通过编制专业的调查表,了解不同层次的投资者需求,如行业类别、风险偏好、投资需求、学习愿望、付费意愿、效果期望、费用承担能力等,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计算潜在市场份额,确认投入力度。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对投资者进行多层次的立体归类,制订个性化培训课程套餐(如:按职位为期货理财总裁研修班、期货理财分析师提高班等;按专业程度细分期货投资与会计实务、套期保值与原材料采购等),并根据成本核算和培训对象的消费能力,对课程作出合理定价。

将投资咨询和投资者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举办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培训班,除了可以增加期货公司的盈利外,在对培训课程进行市场营销中,树立了公司专业化的品牌形象,如:南华期货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举办的“期货高级研修班”,南华期货作为行业的领跑者,已经先行一步,对投资者教育的高端模式进行探索;在培训课程的进行过程中,锻炼了投资咨询师的能力,表现了公司对投资咨询师研究成果的认可,增强了投资咨询师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团队的长期建设;在对培训课程的产业化经营中,降低了高端论坛和大客户专业培训的组织和运作成本,提高了运作效率,经验的积累引起服务质量上的飞跃,客户对待免费享受到的拥有明确定价的增殖服务,让“上帝”明白“免费午餐”的内在价值,有效增强高端客户的优越感,提升对公司的认可度。

二、借鉴“私人银行”概念,创建期货投资的“私人期货顾问”,为优质客户提供全面的投资咨询服务,期货公司收取服务费

私人银行业务是一种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它不仅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产品,还包括为客户进行个人理财,利用信托、保险、基金等金融工具维护客户资产在风险、流动和盈利三者之间的精准平衡,同时也包括与个人理财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财务、税务、财产继承、子女教育等专业顾问服务,其目的是通过全球性的财务咨询及投资顾问,达到财富保值、增值、继承、捐赠等目标,其主要特征为准入门槛高、综合化服务、重视客户关系。银行可从中收取服务费。

2005年9月,美国国际集团旗下的瑞士友邦银行首先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私人银行代表处,随后瑞士银行、欧洲爱德蒙得洛希尔家族银行法国子公司、花期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在上海高调推出私人银行服务。2007年3月,中国银行在国内银行中首开私人银行业务,到2008年,招商、中信、交行、工行、光大、民生等银行也陆续推出这项业务,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迅速发展。

私人银行的快速发展表明,随着国内居民家庭财富的积累,特别是高收入群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全面的理财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专业化优势有了用武之地,借鉴“私人银行”概念,期货公司可以结合自身实力,推出“私人期货顾问”业务,为优质客户提供全面的投资咨询服务,从客户的财务分析、资金管理、投资建议、风险控制、法律风险防范、税收管理等多方面提供专业化建议,甚至是包括与期货品种上下游相关的实体经济的经营运作建议,为客户量身定做套期保值或套利方案,让客户享受一站式的专业化服务。

当然,该项目的实施与推进,受制于期货公司的人才储备和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可以采用逐步深入的方式推出,如先从单一的期货投资操作建议做起,再到与期货品种相关的上下游实体经济的套期保值或套利策略咨询,逐步到客户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等。根据客户对“私人期货顾问”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以及背后公司服务团队的建设和资源整合进度,综合该项目的定价能力和盈利能力,递进推出,避免激进的扩张,导致资源浪费和探索阶段过高的机会成本。

三、促进同业合作,推出同业投资咨询服务,为未取得投资咨询业务许可的同行公司提供有偿服务,实现行业间的资源共享

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试行办法》主要是从资本实力和合规角度对期货公司申请期货咨询业务作出了规定,一是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净资本不低于8000万元;二是公司最近6个月净资本等风险监管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三是至少1名具有3年以上期货从业经历和取得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从业资格的高管人员,至少5名具有两年以上期货从业经历和取得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从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四是公司最近3年持续合规经营;五是具有完备的业务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

据统计,全国在经营的期货公司160余家种,有63家期货公司符合要求,其中43家期货公司提交了申请。首批共批准14家期货公司获得投资咨询业务资格。从数据中,可以直观的看出,至少有100余家期货公司短期内,想与获批投资咨询业务许可的期货公司提供同质服务,就会产生与获批公司合作的需求。拥有投资咨询业务许可的期货公司可以根据对方公司的实际情况,将风险管理顾问、期货研究分析、期货交易咨询三项业务拆分或组合成有针对性的产品,向未获得业务许可公司提供有偿服务,但是,在公司优势竞争力的保存、产品服务对接细节和核心服务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四、开发程序化交易软件,将无形的研究成果转为有形的产品,通过年费收取或一次性销售等方式获取收益

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日渐成熟,投资者开始从盲目交易转向理性投资,但是绝大多数投资者为非专业投资者,为了有效的剔除人工交易中的贪婪和恐惧心理因素影响,并且最大化的利用专业化研究成果,程序化交易系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期货公司可以组织投资咨询团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程序化交易软件,通过收取年费或者一次性销售方式获取收益。投资者可以省去对着由专业词汇和免责条款构成的分析报告,无从下手的痛苦,期货公司也摆脱了要做专业指导,但不得明确给出客户进出场方向和点位的监管。该种方式在具备多种优势的同时,考验着投资咨询团队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研发能力,交易软件是否具有稳定的赢利能力,是否在推出前做过专业的统计检验和实战检验,是否会不断的进行修正等。

五、打造品牌期货投资咨询团队,开拓与大型企业和私募等项目合作,将研究成果产品化,迅速转化为利润

期货公司品牌建设工作非常重要,打造公司的品牌投资咨询团队,可以作为公司大品牌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促进。比如借助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力量组织行业内投资咨询团队评选,甚至是擂台赛,加入媒体互动,让广大投资者参与投票,如果能引入大型的企业或者私暮项目的专业人员参与,从评选结果中选择合作伙伴,对参与度、公众影响力和评选结果的含金量各个方面都是有力促进,简单快速并且以最大的覆盖面向投资者普及关于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引导期货公司对投资咨询团队建设的重视,为期货行业的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积聚力量。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券商盈利模式 转型方向 转型路径

一、从成熟市场经验看券商盈利模式转型的方向

目前我国全产业链大型券商的收入来源包括通道(经纪业务通道和发行通道)业务收入、服务中介业务收入、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及资本投资业务收入。其中通道业务收入主要包括买卖佣金收入、承销保荐收入等。服务中介业务收入主要包括理财、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业务收入。资本中介业务收入主要为融资融券、做市商、过桥贷款等业务收入。资本投资业务收入主要包括自营、直投、长期股权投资等业务收入。在这四大类业务中,由于服务中介业务规模小、资本中介业务起步晚、资本投资业务波动大,传统通道业务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收入。2011年我国券商收入结构中,买卖证券业务收入占比高达51%,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占比15%,远高于其他业务收入。2011年末证券行业6.2%的净资产收益率中,经纪业务贡献3.17%,利息收入贡献1.58%,承销和资管贡献1.2%,自营业务0.23%,除波动较大的自营之外,传统通道业务的净资产收益率约为6个点。

当前券商高度依赖通道业务的同质化盈利模式遇到严重的发展瓶颈,亟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结构,美国等境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纵观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以1975年佣金自由浮动改革为分界点,1975年以后至今美国投资银行经历了三轮大的发展周期。

在二十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的第一轮周期,为规避转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利率自由化后的汇率和利率风险,也为了对冲固定佣金取消后的收入下滑。一方面,美国投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交易所积极创新,以垃圾债券、杠杆收购、风险规避转移产品等产品服务创新为代表,投资银行实现了从传统经纪业务向多元化盈利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美国投资银行通过竞争。整合形成了两大证券业模式,其一是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的折扣券商,较为著名的包括Schwab、E-trade、Ameritrade(二十一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为电子交易所)。其二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增值服务的全服务券商。由此,美国大型券商从早期以经纪通道、批发承销为主的单一券商,逐渐发展成为经营全产业链的全能券商,并由轻资产、合伙制企业发展成为资本密集、高杠杆的大型上市公司。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2007年的第二轮周期,为了应对欧洲全能银行和国内金融子行业的竞争压力,美国投资银行在监管环境放松的背景下,大力推进基于衍生品创新的资本中介和资本投资业务,并采用高杠杆业务模式。其中贝尔斯登、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大型投资银行的杠杆率均在30倍左右。在市场繁荣的巅峰期(2006年—2007年),含次贷资产的净头寸只占了总资产的30%左右,却创造了50%左右的收益,高杠杆之上的交易、投资收入逐渐成为投资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在次贷危机爆发后,高杠杆的次贷资产投资却将投资银行的损失放大了倍数。

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至今的第三轮周期中,美国投资银行虽经历了独立投行模式终结、去杠杆化、“雷曼诅咒后遗症”的阵痛,也经历了“高频交易失误”、“闪电崩盘”、“伦敦鲸(London Whale)”等事件及欧债危机的洗礼,但投资银行历经30年确立的创新发展、多元盈利的模式基本延续下来。美国证券行业的杠杆率基本保持在与银行业相近的10多倍左右,收入增速也维持在30多年的波动区间内。

从美国证券业30多年以来转型发展的历程来看,美国投资银行基本上沿着三个路向推进盈利模式和结构的创新。其一,在经纪业务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向多元盈利模式转型。美国投行的佣金收入在经历了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迅速下降后在九十年代稳步上升,2000年之后保持平稳,增速的波动区间在正负20%,即使1997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佣金收入仍有所增长。而在多元盈利模式下交易及投资、基金销售、其他(包括服务中介、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已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其二,自通道提供者向融资管理与财富管理者转型。美国投资银行既通过提供股权型、债权型、混合型、夹层型、结构化产品等满足市场主体在一级市场的融资需求,又通过销售融资产品、金融超市理财产品及开展信用交易、做市商服务等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其三,从资本杠杆盈利模式向资本杠杆、业务杠杆并重的盈利模式演进。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的10年平均杠杆率在20倍以上,次贷危机去杠杆化后也仍维持在13倍左右。基本上与银行业通行的12.5倍杠杆率相近,具有可信度较高的安全运营边界。而创新业务是具有加大杠杆度的业务模式,如花旗趁金融创新浪潮打造“金融超市”,雷曼藉债券杠杆交易在二十世纪末迅速崛起,摩根士丹利缔造融资服务的“私人俱乐部”等,在资本杠杆的基础上,借助风险可控业务模式的创新,在最大限度提升杠杆的同时增加了盈利。

对比中美证券业的发展阶段,从可比的历史坐标来看,我国证券业基本处在美国投资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因固定佣金取消而谋求创新的转折时期。目前我国一些大型券商已初步搭建起包括通道业务、服务中介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及资本投资业务在内的业务组合,并力求摆脱对通道业务的高度依赖,实现业务转型,以逐步建立起高效的盈利模式和业务结构,那么,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路线将会是我国券商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券商盈利模式转型的路径

随着我国券商同质化又相对单一的盈利模式的放弃,未来券商盈利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将沿着以下主要路径展开。

(一)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目前占证券公司绝大多数收入来源的通道业务,大都与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股票市场正相关,在很欠缺负相关的业务模式的情况下,证券公司盈利将难以持续保持稳定。美国投行经验表明,丰富、均衡的业务线及业务组合是保证大型综合类券商稳健经营的前提,而券商要在通道业务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盈利模式,既需要监管放松和鼓励创新,更需要券商自主创新。

监管机构《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提出了提高证券公司理财类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新业务创新进程、放宽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扩大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范围、支持跨境业务发展、推动营业部组织创新、鼓励证券公司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鼓励券商积极参与场外市场建设和中小微企业私募债试点、改革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体系、探索长效激励机制等“创新十一条”。沪深交易所也分别提出了券商在交易所产品创新的发展方向。

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创新号角吹响之后,在2012年和不久的将来,监管层面推动的证券业业务创新将覆盖券商的各个业务线,并为券商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证券公司围绕服务中介、资本中介和资本投资三大盈利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除了产品服务创新之外,关键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从境外投行的经验来看,以高盛为代表的美国顶级投行,不仅业务类型和业务品种齐全,而且借助商人银行、财富管理等商业模式,在业务线整合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延长业务价值链,创造出更有深度和厚度的收入模式。

以此为鉴,结合券商发挥中介服务职能、满足客户资本市场需求,以及各券商的业务准备情况,“财富管理”、“商人银行”等商业模式是当前最为可行的创新模式。在“财富管理”模式下,无论是全产业链服务超高净值客户的模式、独立第三方理财超市模式,还是“全产品”架起客户与各业务链条之间桥梁的模式,主要是透过券商的通道业务、服务中介、资本中介、资本交易等业务类型或组合,更好地匹配客户的融资需求与投资需求。如券商资管业务随着审批和投资制度的放开而扩容,而以经纪业务客户资源为基础的现金管理产品带动资管产品规模提升,券商代销金融产品使代销产品与资管业务产生协同,转融通快速推进及标的持续扩大也为资管及客户信用交易持续放大奠定基础,利率互换则为资管组合锁定债务成本,期指套保套利交易为资管组合对冲风险等,券商经由这些业务链条来匹配客户的投资需求、融资需求,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获得收益。在“商人银行”模式下,券商既运用自有资金及募集资金直接投资,收取管理费及投资收益分成,又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透过过桥融资、夹层融资、杠杆融资、结构融资等服务,为客户实施杠杆收购、企业重组、策略性并购、项目建设及其他投融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还与证券发行承销等投行业务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涉及Pre-IPO、IPO和Post-IPO等各个环节的“直投+杠杆+投行”全产业链服务。

(二)扩大经营杠杆

金融机构的本源业务是资本中介业务,盈利的核心因素是“利差×杠杆”,通过放大杠杆,赚取利差,如商业银行8%的资本充足率即被赋予了12.5倍的杠杆。目前券商净资本(即从净资产出发,扣除公司所拥有的股票等金融资产、权证投资等衍生金融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等其他资产的一定比例后得出的数据)监管的核心指标——“净资本/净资产监管标准40%,预警指标48%”,使券商出现账面上必须存有大量现金及资金使用浪费的现象,加之券商以传统通道业务为主、资本中介业务发展受限,致使券商难以发挥杠杆获得更高盈利。如2012年中期相对于上市银行16.86倍的平均杠杆度,上市保险公司11.6倍的平均杠杆度,上市证券公司扣除客户保证金后的平均杠杆度仅为1.6倍。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美国监管部门是以“净资本/负债≥6.67%”作为核心监管指标,实现对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欧洲国家则是以巴塞尔协议为基础,通过核心指标“资本充足率≥8%”实现对全能银行资本风险的监管,欧美监管机构均赋予了投资银行和全能银行超过10倍的杠杆率,加之投资银行和全能银行负债渠道顺畅、资本中介业务杠杆发挥充分,欧美证券业经营机构可以借助合理杠杆获得较高盈利。因此,借鉴成熟市场发展经验和监管经验,扩大券商经营杠杆,才能充分发挥券商资本中介功能,带动服务中介和资本投资业务,促进盈利模式创新。

具体而言,在扩大融资渠道方面,不仅要通过同业拆借、国债回购、质押贷款等少数渠道开展短期融资,还要探索和运用短期融资券、可转债、公司债、次级债、金融债等债权型融资及IPO、再融资等股权型融资,稳步提高杠杆率。此外,券商还可透过直投基金、并购基金、过桥贷款、融资融券、客户保证金资产管理等资本中介业务合理提升业务杠杆,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杠杆收益。在改革券商资本监管方面,借鉴巴塞尔III等国际监管最佳实践,增加风险覆盖率和杠杆比率等指标,完善逆周期调节机制,适时灵活地调整券商资本监管指标,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大券商业务杠杆和业务规模空间。

参考文献:

[1]朱元元.关于券商创新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证券期货,2012(07).

[2]王晶晶.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达到或超过分析师盈利预测研究.复旦大学学报,2011.

[3]徐佳娜.从均衡发展视角看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第3篇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度影响,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信息由封闭、不对称转向全面开放,任何企业、任何个人都不再能独占机遇和优势;当绝大多数的产品由短缺转向开放,全面竞争的势头就不可逆转;当欧美经济陷入低迷、我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减弱,传统型加工贸易产业的辉煌就一去不复返;当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凸显,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广大的中小企业出路在哪里?答案就是朝着培育和放大核心竞争力的方向转型升级。

一个企业,即使没有资金、没有土地、没有厂房、没有设备,甚至没有产品,但只要有核心竞争力,总有可以东山再起的一天;而一个企业虽然产销两旺,但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别人生产什么他也生产什么,别人销到哪里他也销到哪里,别人定什么价格他也定什么价格,其结果必然是难以应对市场的波动和激烈的竞争。新飞电器作为一家全国电冰箱行业赫赫有名的大型企业,在曾经辉煌的时候没有重视核心竞争力培育,在家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众多家电厂商以不断降价招徕顾客而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冰箱制造业成本不断攀高,没有选择向一二线城市提供更为高端的家电产品,而是停留在三四线城市保持中低端产品,企业经营陷入困局。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高不可攀的。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思路、决策、技术、组织、员工、流程、文化、品牌、渠道、价格、管理、营销、区位、基础设施等要素中个别或部分的组合,并不完全由规模、实力所决定。大企业、实力强的企业可能占有一些方面的优势,但是绝难以穷尽所有的优势。相反,中小企业由于经营灵活,船小好调头,往往能“一招鲜、吃遍天”。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人文环境和较好的发展基础,许多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有全国羽绒服行业排名前列的雅鹿集团;有从做拖鞋起家却将生物医药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的香塘集团;有来自德国、在行业中颇具盛名的舍弗勒、克恩・里伯斯、通快等企业,而在高铁、潜艇、航天、核电等尖端领域,也活跃着太仓中小企业的身影。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如北京大学光华商学院张维迎教授认为:比尔・盖茨就是微软的核心竞争力,柳传志就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也可能是通过发展逐步积累的,如奔驰公司关于汽车制造的理念、严谨求精的态度乃至品牌等核心竞争力是在公司创立之时就已经拥有并不断强化的,而奔驰现有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则都是后来积累的。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是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之一――日本,曾经的家电行业几大巨头――松下、东芝、日立、夏普,应该说都是曾有过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今都已辉煌不再。而在中国,曾因独创VCD视频制式而辉煌一时的万燕、万利达、金正、爱多,如今又该到何处觅得芳踪?是时代淘汰了技术、技术淘汰了企业还是企业忽视核心竞争力建设而自己淘汰了自己?答案不言自明。

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在哪里?笔者认为,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技术优势。这是最直观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研究发明、外观设计、功能组合、加工制造、设备工艺、安装售后等方面。技术方面的优势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引进的,或者是引进后再创新的,但关键要让其成为自己的、别人难以模仿甚至超越的,同时是领先行业发展潮流的,并固化为企业的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企业的发展最根本要靠人,而激 励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靠管理、靠制度。要以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为前提,以关爱职工为根本,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企业文化发展相配套。要大胆采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响应――决策――执行的快速反应机制。

三是选择盈利模式。盈利模式也有创新和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地方。如苹果的应用软件商店可以为企业创造二次利润,如电子商务领域的阿里巴巴平台盈利模式,又如团购网站的薄利多销和销售返点模式。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而言,将企业的原材料、辅料、能源、运输、人工、房租、折旧、管理、营销等成本加上必要的税金和税后利润之后,销售出去,这是最基本的盈利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经营、知识产权、服务增值、电子商务、独创设计、期货经营等新的盈利模式日益为制造企业所选择,作为转型升级的方向。

四是建立人才团队。一个企业要有大的发展,就必须吸纳各类人才,建立包括技术、管理、营销、财务等人才的团队。要创造各类人才发挥才能的平台,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加强人才的培训提升,在保证核心人才稳定的基础上提倡竞争和流动,保持人才队伍的活力。

五是拓宽融资渠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只有资金有保证,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强。但筹资的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自己积累一点、亲朋好友借一点、银行贷一点的模式不仅速度慢,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要拓宽思路,积极发展上市融资、增资扩股、风险投资、私募基金、企业债券、融资租赁、合股合作、典当抵押等多种融资模式,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转融通 融资融券 信用交易

一、转融通的概念

转融通业务是指由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提供资金和证券,为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来源,证券公司则作为中介将这些资金和证券提供给融资融券客户。转融通包括转融券业务和转融资业务两部分。其中和转融资相比,转融券业务的制度安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更为复杂。在欧美成熟市场,转融通制度非常普遍,券商在融券业务中一般仅充当中介角色,可融标的证券的来源大多为第三方,即真正长期持有而不计较短期收益的股东。

二、我国证券市场出台转融通制度的必要性

1.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后,两者业务发展情况

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交易正式开展试点,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启动以来,融资融券交易金额和余额稳步增长。截至 12 月 31 日试点会员从最初的6家发展为 25 家,约占我国证券公司总数的四分之一,共有 1222 家营业部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服务,占我国证券营业部总数的 26%。融资融券业务已经初具规模。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截至 12 月 31 日,沪市融资融券交易累计成交 589.46 亿元,占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交易累计金额的比重为 60%。其中,融资交易金额累计 576.88 亿元,占97.9%;融券交易金额累计 12.58 亿元,占 2.1%。融资融券余额为 84.34 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 84.3 亿元,融券余额为 400 万元。

2.满足市场对资金和证券需求

(1)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分析。试点一年多,我国融资融券余额总量占沪深两市总成交额的比较非常低,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融资融券交易量占了整个证券市场交易量的相当大部分。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和日本市场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信用交易规模占证券交易金额的比重达到约20%,中国台湾地区信用交易的规模占总交易量的比例更是高达40%。

表1 中国台湾地区与日本融资融券发展情况

国家或地区 融资融券对比 交易额占股市总成交额比例 融资融券余额占市场总成交额比例

中国台湾地区 融资额是融券额的8.6倍 33.00% 2.90%

日本 融资额是融券额的1.8倍 15.10% 0.32%

通过发达市场的比较,可以得出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空间巨大,并且根据上表,即使按照日本市场融资融券交易额占股市总成交额15%的比例,我们也可以得出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资金的市场需求非常大,根据试点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只能采用只有自有资金,我国的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规模还相对较小。

目前,我国前9大证券公司的净资产合计共将近3000亿元,如果有10%有的资金用于融资融券业务也就是300亿元,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仅仅依靠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很难满足投资者对融资的需求,引入新的资金供给者将是必然。

(2)市场对融券的需求分析。融券一是可以通过卖空来平抑价格疯狂上涨,增加多空双方博弈的筹码;二是在市场趋势向下的情况,投资者可以通过卖空来规避风险。自从2011年4月份以来,4个月的时间里,上证指数下跌了将近20%,投资者可以通过融券卖空来规避风险。场趋势向下的情况下,投资者对融券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现行的相关规定给投资者进行融券设置了重重障碍,比如对投资者资格的限制,对融券保证金的要求、证券交易价格的限制等。这些规定极大的增加了融券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在试点期间,根据规定融券的证券只能来源于证券公司的自有证券,而且只能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科目下的标的证券,这极大的限制了融券的来源。目前沪深两市交易所允许进行融券交易的股票池由上证50指数和深证40指数成分股组成,总量只有90只,数量明显不足。

3.完善资本市场制度需要的分析

融资融券是一种双向交易制度,可以使股市同时存在多方与空方两种力量的较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股市暴涨暴跌。试点期的融资融券制度设计仅允许证券公司采用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开展业务。券商的自有资金规模的相对狭小,造成不能满足投资者融资需求,限制了业务的开展。同时,证券公司受自营所持有证券的品种和数量的限制,束缚了融资融券交易业务的发展,尤其是当由于融券业务可能造成客户与券商本身利益相悖时。现在的情况就是证券公司拿自有的证券开展融券交易,那么客户的盈利将变成证券公司融券业务的亏损,使投资者和证券公司之间的融券业务变成一种零和博弈。这造成了证券公司开展融券积极性不大,造成融券业务与融资业务的极度失衡。转融通制度能解决资金和证券的问题,所以开展转融通业务是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需要。

三、转融通制度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1.转融通制度能够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

试点阶段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规模较小。较小的融资融券总规模以及融资融券业务资金和券源的限制,使得依赖融资融券制度的多空交易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转融通制度的推出,将推动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规模扩大,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首先,转融通业务开展后,将有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投资者群体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群体将极大的增多,这将使更多的信息融入到证券价格中,融资融券的双向交易机制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提高证券价格发现的效率。信用交易多次在股价被严重低估和高估时,发挥了促使股价回归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下跌后期,融资交易往往有助于市场增加做多的动能,使市场避免过分悲观。同时在股市上涨的后期,卖空交易往往也有助于抑制市场泡沫的膨胀。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资金和证券供求,增加市场交易量,从而活跃证券交易,增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转融通业务推出后,银行、典当行等资金供给方和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他长期投资者都将参与进来,可供融资的资金及可供融券的股票数量都将极大增大,能使证券市场进一步活跃,证券流动性极大的增加。

第三,转融通制度推出后,证券市场将改变现在的买涨赚钱的“单边市”状况,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避险工具。虽然我国试点期的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也带有这种功能,但股指期货对投资者资格有极大的限制,这限制普通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的功能也因制度的不完善,其作用被极大的缩小。转融通制度推出后,我国的证券市场将变成真正的“双向盈利”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一种良好的避险方略。

2.转融通制度推出为证券公司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

对于经纪业务竞争加剧,佣金率不断下滑的证券公司来说,转融通制度的推出给证券公司增加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在转融通制度下,证券公司可以向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或证券,可供融资的资金及可供融券的股票数量都将是巨大的,这样无论在市场处于上涨还是处于下跌趋势中,其融资融券规模都将会大幅提高。融资融券规模的扩大不但增加市场交易量,增加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而且还能作为业务中介收取稳定的手续费,这为券商带来了新盈利模式。

3.转融通制度推出对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

转融通制度作为一种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他的推出必将对证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但他不会改变证券指数的趋势。19世纪美国证券市场就存在信用交易,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信用交易大幅增加,市场做多动能放大,道琼斯指数连续几年大幅上涨。当1929年大萧条出现后,市场才改变原有的趋势。从同处的亚洲市场来看,市场的走势主要还是根据各国所处宏观环境等因素继续运行,并没有因为转融通制度造成很大冲击。例如马来西亚2007年推出融资融券信用交易后,虽然有了卖空机制,但市场还继续大幅上升。

目前,A股市处于相对低位,估值水平比较合理,因此,转融通的推出不太可能造成过度卖空。转融通推出后,市场可提供的融资和融券机会增多,做空与做多双向交易机制也就有望真正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转融通业务的推出,不仅给市场带来巨大流动性,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市场走向成熟。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转融通制度概念的介绍,从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以来的发展情况出发,从证券市场对融资和融券的需要,完善证券市场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开展转融通业务的必要性。最后详细分析了转融通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转融通制度将会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并为证券公司提供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转融通制度推出后,市场投机氛围会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证券市场原有的走势规律不会改变,投机氛围扩大后需要加强监管以发展其积极作用,使之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贡献其力量。

参考文献

[1]杜恩斌.当前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完善下的转融通机制[J].中国证券期货,2011(7):41-42.

[2]开文明,肖超虎,薛俊,范敏.制度完善下的转融通机制[J].资本市场,2011(3):88-90.

[3]黄亦文.基金转融通意欲何为[J].金融经济,2011(1):28-29.

[4]张雷,夏雪峰.转融通――卖空时代的真正到来[J].资本市场,2010(10):72-75.

期货稳定的盈利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

一、股指期货概述

(一)股指期货相关概念

1.股指期货的基本概念

股指期货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2.股指期货的基本特征

(1)股指期货与其他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的共同特征

合约标准化、交易集中化、对冲机制、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杠杆效应。

(2)股指期货自身的独特特征

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票指数,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

合约的价值以一定的货币乘数与股票指数报价的乘积来表示。

股指期货的交割采用现金交割,不通过交割股票而是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

(3)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交易的区别

标的指数不同、交割方式不同、合约到期日的标准化程度不同、持有成本不同、投机性能不同。

3.股指期货的功能作用

(1)价格发现功能

期货市场由于所需的保证金低和交易手续费便宜,因此流动性极好。一旦有信息影响大家对市场的预期,会很快地在期货市场上反映出来。并且可以快速地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达到均衡。

(2)套期保值功能

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了期货风险的转移。如果投资者持有与股票指数有相关关系的股票,为防止未来下跌造成损失,他可以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即股票指数期货空头与股票多头相配合时,投资者就避免了总头寸的风险。

(3)合理资源配置

如果投资者只想获得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或者看好某一类股票,如科技股,如果在股票现货市场将其全部购买,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购买股指期货,则只需少量的资金,就可跟踪大盘指数或相应的科技股指数,达到分享市场利润的目的。而且股指期货的期限短(一般为三个月),流动性强,这有利于投资人迅速改变其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4.明确区分股票与股指期货的异同

股指期货与股票的主要区别见表1所示:

(二)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见表2所示

二、股指期货交易现状及分析

1.监管得当 运行平稳

截至2013年九月,股指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规范、成熟,也使得监管层和市场继续推出金融期货新品种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为推出国债期货等更多金融衍生品奠定了基础。

截至2013年初,股指期货累计开户数超过十万户,市场流动性良好。对股指期货投资者的适当性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市场参与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参与秩序良好,没有出现重大违法违规交易行为以及会员强制平仓、客户投诉和交易纠纷等,市场评价也比较积极正面。

三年来,我国股指期货成长迅速,市场成熟度较高。沪深300指数期货与现货指数保持高度相关性:主力合约与沪深300指数相关系数达99.6%,基差率较低;近月合约为主力合约,交易最为活跃,交易量占市场总量的90%以上,这些符合成熟市场一般规律;持仓稳步增长,成交持仓比也逐渐接近海外成熟市场的水平;期货交割顺利,交割日合约价格走势较平稳,收敛性好,各合约交割量较低,没有引发“到期日效应”。(注: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指的是,在股指期货结算日,目标指数的成交量和波动率显著增加的现象。到期日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指数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进行结算,而套利的平仓交易、套期保值的转仓交易与投机交易者操纵结算价格的欲望,在最后结算日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到期日效应。)

2.机构参与 套保为主

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改变了股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的状况,而且机构投资者运用股指期货进行保值交易,能够有效地股市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信托公司等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陆续也出台。股指期货的推出,逐步改变了一些投资机构“高抛低吸”,通过频繁买卖股票的盈利模式。一些机构运用期货产品,进行“期货替代”,变现货交易为期货交易,减少了在现货市场上的频繁操作,在股市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敢于稳定持股,坚持价值投资,这样也大大减少了股票的换手率。

3.投资模式多样化

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国内投资机构也相继开发出了各种新的投资产品与投资模式,使得国内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更为丰富多彩。期现套利、统计套利、跨期套利、市场中性策略等金融创新产品成为证券、基金和信托产品共同的创新模式。在过去的两年里,这些特殊法人机构在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利用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此外,股指期货的推出也促进了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目前证券公司是以自有资金和证券参与融资融券的,存在风险暴露的问题,特别是ETF纳入融资融券业务后,证券公司利用股指期货对这一部分的风险暴露的对冲需求增加,在股指期货的有效保护下,券商可以扩大融资融券规模。目前,已有多家证券公司运用股指期货进行融券套保交易。

三、股指期货面临的问题

1.股指期货近期合约交易非常活跃,而远期交易较为冷清

这种情况可能不利于远期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原因是远期的保证金比例比近期的要高,很多做期货的把近期股指期货作为股票炒。所以需要在保证金比例上进行适当调整。

2.期现差有时过大

沪深300现货指数与股指期货走势基本吻合,但是在现货与期货波动价格过程中,曾经“升水”或者“贴水”超过百点。大的期现差存在套利机会,但是敢于套利的人较少。因为当时股市上涨或下跌的趋势比较猛,大批资金去炒现货,所以期现差会连续扩大。

3.异常波动

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的著名乌龙事件,使得现货期货价格发生剧烈波动,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事后证监会重罚光大证券5亿元,以及4个相关责任人终身市场禁入,体现了有关部门对操纵市场的零容忍。也希望交易所和证监会在未来加强监管和培训,从根源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4.恶意做空

自从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以来,沪深300指数从接近3400点,到现在的2400点左右,下跌接近三分之一。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也都有所下滑,而境外的一些主要指数都有较大幅度上涨。包括国内的创业板指数在近一年里也有翻倍的惊艳表现,虽然指数走势差异化有其它原因,但创业板没有做空机制是其走强很重要的原因。所以股指期货和现货的恶意配合做空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股指期货交易可以T+0,也可以双向交易,而股票的交易是T+1,只能开买仓。而且股指期货的门槛比股票要高,所以对保护A股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是非常不利的。期待尽早实行股票T+0交易制度,对中小投资者加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