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艺美术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广西;工艺美术产业;优势;对策
[作者简介]李燕宁,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所,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172-03
50多年来广西工艺美术行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较快的发展。近些年来,广西工艺美术民营、私营企业迅速崛起,不断壮大,健康发展。一些工艺美术行业企业和品牌在区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些产品被列为广西的旅游推荐产品,有些被作为馈赠贵宾和外宾的礼品,尤其是民族织锦、芒竹藤编、工艺画扇、珍珠饰品、绣球、奇石等,不仅在国内大城市畅销,而且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广西的民族文化艺术通过工艺制作手法展现给世人,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文化艺术的享受及追求,而且继承弘扬了民族文化,达到宣传广西、介绍广西、了解广西的目的。广西工艺美术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及旅游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1999年桂林市举办了“广西首届民族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参展客商360家,直接成交1300多万元,合同成交金额1.2亿元。展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前来观展和购买工艺美术品的群众络绎不绝,对扩大广西工艺美术的影响,让广西的工艺美术产品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西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优势
广西有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据考古发现,20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此繁衍。漫长历史长卷,为广西积淀了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众多,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颁发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比较著名的有以桂林市甑皮岩为代表的史前历史文化;以兴安灵渠为代表的古水利工程文化;以靖江王陵、王府为代表的宏伟壮观的明藩王文化;柳州白莲洞、南宁豹子头等古人类遗址;宁明花山壁画;著名的古建筑有容县真武阁、柳州柳侯祠、兴安县严关、恭城的孔庙;等等。这些充分反映了广西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广西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境内有壮、汉、瑶、苗、回、侗、彝、京、水、仫佬、毛南、仡佬12个民族,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神奇的文化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风情,流传下一批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文物,创造了大量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化艺术。各民族的建筑、陶瓷、服饰、饮食、器皿、婚俗、、剪纸、刺绣、丧葬、节庆等方面保留的独具民族特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构成了民族文化宝库,使广西具有全国其他省市区无可比拟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这些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吸引力。
广西有闻名遐迩的自然山水资源,奇观胜景遍布八桂大地,堪称旅游资源大省。广西的旅游资源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体,以桂林山水、北海银滩、民族风情、边关风貌为主要特色,主要有瑰丽多姿、秀甲天下的山水奇观;气势超群、形肖神似的峰林和山地景色;鬼斧神工的岩溶洞穴景观;形声动魄的瀑布奇观;绚丽多姿的滨海风光;浩瀚林海的森林公园;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历史悠久的古迹和众多的革命纪念地;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宗教寺庙文化、侨乡风光以及独具魅力的南国边关风貌;等等。这些都是广西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是激活工艺美术设计者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最好的工艺美术素材。
广西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芒、竹、木、石资源十分丰富,广西溶岩地区沿江沿河盛产竹子,石山地区盛产各种野藤蔓,为竹藤制品生产提供了少有的资源优势。广西工艺美术产业的前景一定会十分美好,这是由广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所决定的。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温饱问题逐步解决,人们的文化需求一定会日益增长,工艺美术品开始走进老百姓的家庭;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国内外朋友及游客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纪念品非常感兴趣,这些都给广西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好的机遇。
二、广西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优势品牌
工艺美术一般可分为日用工艺、陈设工艺、装饰工艺和旅游纪念工艺等四大类,数千个品种,不是每个品种都能发展成为产业的。广西并非经济和文化大省,与发达地区难以相比,不可能四面出击,面面俱到,但也有自己的独特地域文化,在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自己的一些东西作为拳头产品,打造自己的工艺美术品牌,加快形成富有广西特色和优势的工艺美术产品系列。如绣球、画扇、农民画、壮锦、珍珠、奇石和芒藤竹制品等,它们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绣球。绣球是用彩布或丝绸缝制而成的,如拳头状大小的一种小圆球。绣球原是作为娱乐时你抛我接之物,后来发展成为男女互相爱慕的赠品而逐渐在民间流传。绣球在靖西旧州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旧州街几乎家家生产绣球,年总产绣球15万只,产值180多万元,占总收入的35%,是旧州三大主要产业之一,产品每年都接到台湾、香港和澳大利亚的订单。
阳朔画扇。阳朔画扇是桂林著名旅游工艺品之一。画扇选用当地出产的凤尾竹做扇骨,画面用宣纸、布或丝绸绘画,画扇题材多样,有山水、花鸟、人物等。阳朔县福利镇年产画扇200多万把,产值1000多万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以来不断有中央和地方媒介到福利镇采访,在媒介的黄金时间和显著位置报道,始有“中国画扇第一镇”的美誉。1997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临桂县“三皮画”。临桂县“三皮画”是以树皮、猪皮、牛皮为绘画载体,以少数民族人物生活风情为绘画题材。在创办人沈运香的带动下,五通镇目前已出现了500多户绘画专业户,2000多人从事与绘画有关的产业,年产值3000多万元。在桂林市书画市场上五通镇农民画已占75%的市场份额,形成了生产、供应、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2003年3月五通镇荣获“广西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
珍珠。珍珠自古就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中国海产珍珠最负盛名的是南珠。南珠产自我国南部沿海,而北海合浦所产的“廉珠”又是南珠中的佼佼者,可谓珠中极品。广西是全国海水珍珠及珍珠制品生产大省。近年来,广西珍珠产业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从事珍珠养
殖、珍珠饰品、珍珠制品的加工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加工的产品达3000多种。2004年广西海水珍珠产量达15吨,占全国海水珍珠60%;珍珠制品产量达5000吨,产值30亿元,约占全国珍珠制品50%。珍珠及珍珠制品已成为北海市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广西的重要旅游商品,享誉国内外市场。
奇石。广西遍地石山,赏石文化早就有名,特别是柳州市一带的奇石已闻名国内外。柳州市奇石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柳州刺史柳宗元就发现了柳江河边的龙壁奇石是制作砚台的上等材料,其纹路宛如彩云交叠。
柳州市奇石资源丰富,石种繁多,有墨石、太湖石、风化石、千层石、彩霞石、钟乳石、卵石等50余种。且形、色、质、纹特色鲜明,有的珍品似仙似佛、如狮如虎、关龙关凤、类鼠类犬、像山像川、若树若林,有的像美女良民,有的像贤相清官……天上人间的种种事物无奇不有。据统计,全市直接与奇石相关的奇石经济产业从业人员就达近万人之多,全市奇石爱好者已达五六万人之众,家庭藏石馆近百家,企业藏石馆数十家,大小奇石交易市场遍布全市。由于奇石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许多石商来柳投资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柳州市经济的发展。随着奇石经济的发展,它的影响力将日益扩大,并将发展成为柳州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编织。广西博白是中国著名的编织之乡,是中国手工芒、藤、竹编生产出口基地,专供出口的样品就有2000多种,深受外商欢迎。产品畅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博白县已跃居全国芒、藤、竹编出口收入最高的县级行列。其次是岑溪市,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编织工厂17家,另有2~3万农民以芒、竹编织为副业,从事芒、竹编织生产。这个市主要以竹蔑和芒心编织成各种造型不同、各具特点、小巧精致的篮子、碟子、箱匣或其他装饰用的工艺品。产品远销西欧、美国、日本、东南亚及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过100万元。此外还有三江、桂林、兴安等地的竹编产品,其中以凉竹席有名,销往全国各地。
壮锦。壮锦是壮族妇女用丝绒和细纱精心制造的著名手工艺品。1700多年前的汉代史籍上记载的“斑布”就是当今壮锦的前身。明代万历年间龙凤花纺的图案壮锦已成为向宫廷敬献的礼品。壮锦多以壮族地区的动物图形为图案,织功精巧,线条简练而明快,粗犷而别致,且色彩绚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4年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组委会特别定制了一幅世界最大的壮锦,并指定壮锦作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礼品。
此外,还吸引了全国各地工艺美术品厂家来广西办厂,培育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种类和产量,提供更多更好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产品。
综上所述,在“十一五”期间广西重点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绣球、画扇、农民画,把靖西旧州发展成“绣球基地”,阳朔发展成“画扇基地”,临桂发展成“三皮画”基地;优先发展北海珍珠、柳州奇石、博白、岑溪和平南等芒藤竹制品等现代工艺品业;加快发展壮锦、苗绣等,力争使广西的工艺美术产业的增加值在“十一五”期间以较快的速度增加。
三、广西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对策
目前,广西工艺美术产业落后,工艺美术事业、产业水平都不高,它既有体制问题,也有资金问题。工艺美术是文化产业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殊行业,其产品的生产过程大多较为复杂和特殊,生产周期长,短期内不能产生经济效应,不能单纯以暂时的经济价值来决定其优劣取舍。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工艺美术行业的扶持,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予以适当的倾斜,最好能建立工艺美术发展专项资金。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工艺美术产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提高工艺美术品的竞争力。
(2)加快广西工艺美术法律法规建设。根据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广西工艺美术行业发展规划,应着力培养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市场,至少把两三种工艺美术品发展成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对重点发展的品种争取得到政府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有力支持。
(3)文化部门要重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确立民族工艺美术认证制度。广西文化厅应组织专家评审,命名省级的“民间工艺大师”、“民间艺术之乡”、“文化之乡”等。另外,还可以建立工艺美术品“原产地”保护制度,颁发相应的证书,确认属于文化特色显著、艺术风格独特、工艺水准精湛、具有技术独占性的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提高创新意识,认真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作品。工艺美术很强调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要不断增加它的文化内涵,只有在市场中找到位置,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5)发挥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作用,开展学术交流、作品展示、作品推介和市场分析等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艺术涵养和市场意识。
(6)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新、奇、精的高、中、低档次的产品,并刻意创造出一到几个品牌。大力发展多品种、小批量、有特色、价位低的工艺美术品和旅游品,在新颖独特上做文章,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7)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新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对专业人员进行多种多样的技术培训。对老一代的民间艺人的绝技应当由政府部门予以重视,派人学习继承。否则继承、保护和发展传统民族工艺美术就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传承价值
一、引言
作为中华民族长久历史沉淀成果的传统工艺美术,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失去了以往的影响力,但是,它对于现代设计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设计在经历了短时间的发展之后,很快在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博弈中占据上风,凭借自身强大的功能以及便利生产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但是,文化底蕴是现代设计的弱势,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增加,对于产品的文化内涵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加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保护,传统的工艺美术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得到认可。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
传统工艺美术拥有长久的发展历史,自新石器时期开始,原始陶器的产生标志其正式走向大众,之后的青铜工艺的发展成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关键。秦朝时期,传统工艺美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民族融合的大背景带有相应的特色元素。而唐宋时期的中外交流通畅,国外的文明传入中国,工艺美术也在与外域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中得到发展,尤其在这一时期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使得这一技术带有精神信仰。唐宋之后的明朝和清朝,传统工艺美术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种类迅速增加,而且技艺精湛,不幸的是,在清朝后期,长时间的战争混乱严重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不敌现代设计而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加上其本身的制作工艺繁琐,传统工艺美术的新生力量逐渐减弱,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由于现代人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传统工艺美术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定会再次吸引人们的注意,发挥自身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区别
传统工艺美术在不断创造的基础上,按照审美原则,将物质与对美的追求结合起来,反应了时代特色。而现代设计在追寻美的基础上,对于实用性的追求增加,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实用性的要求,有观点这样展现两者之间的区别:传统工艺美术是复古的体现,而现代设计则是时尚的代名词。尽管这一观点并不完全准确,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此,现代设计一度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传统工艺美术更多的是强调对于文化的传承,它对于文化内涵的追求和对艺术独特性的推崇使其受众较小,但是随着物质文化的丰富,精神追求逐渐成为人们的目标,传统工艺美术有望再次焕发生命力。
四、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价值
虽然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在实用性上侧重程度不同,但是从长远来看,现代设计可以说是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形式,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扬。
(一)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设计的文化价值
作为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传统工艺美术既展现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显示了审美和生活状态的变化。通过对莫伊时期的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可以了解在这一时间段里人们的生活场景与时代特征。我国地域广阔,有着种类繁多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像景泰蓝、脱胎漆器等都是优秀的工艺美术代表作,展现出其所在时期的文化繁荣景象。现代设计起源于西方,随着文化交流逐渐迈入我国,并在传承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获得了自身的强大生命力。纵观现代设计的发展史,只有将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融入到现代设计的文化理念,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设计的发展,使之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
(二)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设计的的精神传承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反映了中华民族长时间的对于真善美的文化精神的探索,其发映出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谦让、和谐的文化精神。现代设计起源于西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本土的改造,使其富有本土的精神内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五、结论
现代设计的引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由于其缺乏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因此,需要将传统工艺美术的理念和文化内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使之更好发挥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岳峻,陈曦.现代设计传承传统工艺美术的意义解读[J].大舞台,2015(03):83-84.
一、扬州中国文化古街——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现状问题
扬州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东关街是中国现存四大文化古街之一,其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历史街区。目前东关街的商铺主要以吃为主,工艺品的商铺主要以旅游工艺产品为主,地方特色与现代题材不多;邻近也没有大型的工艺博物馆,更不用说举行一些“以诗画会友”的活动了。特别是体验扬州特色文化,感受工艺美术生产等没有发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以致造成扬州文化元素不够深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不够浓厚的印象。因此,改变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东关街势在必行。
二、扬州中国文化古街——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转型
在当代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扬州东关街工艺美术应该有区别其他地方的生产模式、科技模式、设计模式。扬州东关街工艺美术的转型始终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扬州东关街工艺美术转型具有以下优势:
(1)文化优势。扬州大约有2500年的建城历史,它起于汉代,在清朝乾隆时期为最盛,许多文人墨客纷纷进入扬州,为扬州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的“扬州八怪”、“苦瓜和尚”),孕育了扬州工艺美术鲜明的地方特色。我们可以将这些历史文化与现代的流行元素相结合,标新立异。
(2)基础雄厚。扬州漆器、玉器素有“中华老字号”的美称。扬州有是全国最大,种类最为齐全的漆器厂,扬州是我国玉器发源地之一。玉器发展史由来已久,雕刻技艺精湛,品种齐全,数量多,质量好。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的转型需要迎合群众,不能独立发展。现如今去东关街游玩的消费主体大多是年轻人,因此工艺美术的转型必须要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颖、与时代结合的工艺美术品。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的转型是创造而不是制造。东关街工艺美术品流行的大多是复制品,老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很少去学习这门手艺。政府应注重培养一批年轻人,运用他们灵活的头脑创造出现代热门的工艺美术品。在一定范围内推进漆艺、玉雕、砖雕、剪纸等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在实用领域的推广,探索传统文化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可能性。建立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减少美食为主的商铺,建立一些大规模的工艺美术品商铺,有现场操作的活动,让人们亲身感受工艺美术品的创造过程。随着扬州高铁的即将开通,来扬州旅行的游客会愈来愈多,假设扬州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转型成功,一定会促进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进而加快扬州市民小康社会的步伐,提高人们对扬州工艺美术的审美需求,打造出一条无污染、低能耗、亲生态的东关街。
三、扬州中国文化古街——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问题
俗话说的好“建业容易守业难”,如何促进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整条街的存亡。兴建博物馆,表演,收藏,向人们时常展示一些现代流行的工艺美术品,提高人们的眼界。新兴的工艺美术品的价格要根据人们的消费水平而定,不能创造出来没人买没人使用,只是在那展览,就失去了工艺美术的价值。为进一步推进扬州东关街文化博览城建设,扬州玉器博物馆、扬州漆器博物馆的建设也在规划之中。开展一些“以诗会友”的活动。解决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的产业利用问题。政府颁布一些保护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的法令,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
四、扬州中国文化古街——东关街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中华文化;工艺美术;装饰艺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流走的是岁月的痕迹,留下的却是历史的见证。许许多多的元素“嵌在”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之中,工艺美术就是其中一个。工艺美术的发展,凝聚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汇聚着时代的气息。可以说,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孕育着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因此,在我们现在大力发展现代艺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工艺美术的传承和保护。
每每张口,我们都很自豪地说:“中国拥有历史悠久,浩瀚如星空般灿烂的文化!”五千多年的沉淀,在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上更是淋漓尽致,大到房屋建筑,小到人们的吃、穿、用、行,这其中的每一样都有其各自脉络清晰的发展史。可以说工艺美术汲取的是生活的精华,凝缩的是艺术的品质。
追溯历史,品评当下,其实中国人的现代艺术设计意识的形成时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相当曲折的过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工艺美术伴随着人类制造工具的产生而出现,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工艺美术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们对于审美的认知,工艺品的造型和装饰纹样的选择和制作是不同的。工艺美术不仅能反映出当下人民的生活状态、生活水平、更能反映出不同形态的社会认知水平。无论在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还是丝绸帝国、瓷器帝国,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都是离不开工艺美术的,工艺美术也因此走向一座又一座高峰。
工艺美术的门类可谓是包罗万象,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不可或缺的装饰艺术。诚然工艺美术的发展最初形成于人类对生活的原始追求,这时工艺的门类很少,工艺美术的装饰功能没有较多的体现,重点在于实用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类在注重适用性的同时更加考虑审美性,装饰艺术也就油然而生了。也可以这样说,装饰艺术的发展见证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发展中,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推进可以很清晰的从装饰上看到当时的人文生活和社会状态。因此,我们要分析工艺美术就不得不从装饰艺术谈起。
一、装饰的含义
谈起装饰艺术,我们就不得不先去了解下什么是装饰。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理解,我们很容易想到装扮和修饰。之所以有人这样说,是只从字面上来理解装饰的缘故。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美学的层面来重新解释、审视装饰。装饰不仅是人的精神生产,更是人的意识形态的产物,是人的一种强烈的美感,是一种表达自己的美的感受和审美情趣的活动,并使这种审美活动外的能力和技巧等等。装饰,尊重自然的法则和生活的逻辑,更尊重美的心理学的尺度。它是一种富于想象力和意境风格化的美,如果,我们把装饰的这些概念融入到我们的艺术实践、欣赏活动以及对于装饰美德体验之中,还可以做些形象化的表述,它是一个充满想象和神奇的世界,在装饰艺术的世界里有许多形形的事物。
二、装饰艺术的历史文化性
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它往往依附于他类事物而存在,缺乏独立的存在空间,而且它所承载的信息也往往更多的作用于人们的视觉系统,或者充当着装饰补充它类事物的角色。因而它的深层的文化价值常常被它类事物所遮掩。但当我们把装饰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风格,或者作为它类事物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分析和欣赏时,无论从宏观的层面还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装饰艺术都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
三、装饰艺术的复合文化性
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装饰艺术是一种复合性艺术。装饰是装扮与装扮它者的一门艺术,这本身就使其具有了浅层次的复合性,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审美判断、审美习惯与审美趣味,深深受着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多重文化的支持与影响,从而使装饰艺术也带有强烈的复合型文化含义。
四、装饰艺术的文化差异性
装饰艺术具有相对的空间局域性,与地域文化相对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本质内涵是指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现代交通工具与信息手段似乎消除了地域的局限和差别,现代文化区域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呈弱化趋势。然而在遥远的古代,人们都被地域、民族等客观因素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特定的地理环境滋生并孕育着特定的文化,这不仅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也包括人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是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的差异。由于装饰艺术的表达性和直接性,使得装饰艺术成为文化差异的一个最为突出和耀眼的表现特征。科技可以没有国界,没有民族的差别,因为它是人们对世界的再创造,但是文化艺术却很难做到,装饰艺术也如此。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应该是对装饰艺术最好的形容。
五、装饰艺术的主观选择性
既然是一种创造就应该表现出其特有的认知与评判,选择与建构,这是一种文化也是文化存在与发展的需要与动力。构成装饰文化的某些符号因素被赋予了文化含义,而这些因素全是来自于人们的主观选择,所以装饰艺术具有主观选择性。人类不仅在创造灿烂的文化,与此同时也选择各种因素为其更好服务。例如颜色,颜色本身并不具备文化意义。从物理学意义来说,它只是对不同波段的光线的反映不同而已。但是颜色通过人性思维的表达起到了阐述自我观点,表现自我意识并抒发人类情感,这些都可以在装饰艺术中很好的体现出来。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场所出现的装饰艺术都是离不开人们的主观选择的。
装饰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装饰,人类所可以做的努力就是为了更好的装饰艺术,仔细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细心呵护文化的传统根基!铭记历史,不忘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关键词〕美术鞋子的发展史关系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人类的鞋子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到现在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并存,经历了时间的打磨与沉淀。由于人类美术中审美文化的发展,鞋子的艺术造型与文化意蕴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地进步。人类的审美文化是人类诸种审美性活动的经验和创造的价值的积淀,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形成并贯穿文化一切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中国以服饰来代表文明,而鞋子的出现不仅为服饰展现了更好的姿态与价值,同时也为人类美术文化添上了美丽的一笔色彩。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美术的概念、表现形式与类别
美术,指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可艺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而鞋子的出现在美术领域属于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实用工艺美术是整个工艺美术的主体和基础,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艺品类,实用价值是这类工艺品的主要价值,审美价值是作为辅助价值存在的。这类工艺品包括经过装饰加工的茶餐具、灯具、木器家具、绣花制品、草竹编织品等等。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
二、鞋子造型的发展在美术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内涵与存在意义
鞋子的优美造型和线条,不单单只是设计师画在纸面上的线和形,而是立体上的三维空间中的线和形。提到鞋子,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显而易见又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鞋子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及其重要的。它是我们身体的一种延伸方式,是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方式,对于身体来说起着支撑的作用。研究表明,脚与人体器官存在着固定的对应反射区、脚疾有可能诱发大脑、脊椎、心脏、消化循环系统、创伤性关节炎等等疾病。人是唯一有足弓的动物,足弓支撑起人的全身重量,使人直立行走,减少了运动对大脑的震荡,使大脑发达。所以人类开始对脚的保护就是鞋子的产生,当人类开始发现美,认识美,鞋子的造型就开始繁复美观起来。当美的潮流兴起时,人们对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跟鞋的流行使鞋子风靡至今。现在的很多人们觉得鞋子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从深远的意义上讲,鞋子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一个科技产业。每一双鞋子的创造与设计都结合了时代的潮流与美学的眼光,鞋子不仅仅来源于生活,更不断地高于生活。所以说美是客观的,审美关系是现实关系中的一种,从人出生开始,人是有意识的。美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但是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社会生活,而是主观意识的加工改造,渗透着艺术家自己的审美态度和思想感情。鞋子的丰富造型与图文样式,也正是艺术家们观察生活后对于美学的一种时代感的现世反映。
三、美术与鞋型设计发展的渊源与内容
关于鞋子的起源,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下,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发明了毛皮鞋子。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约4千年前)中国的先民用草、麻、葛编织成履;汉代(前206年-公元23年)布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称之为双尖翘头方履,这时开始鞋子就出现了最早的造型;魏晋时期(公元220年-公元316年),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式优美,这时就有了美术的元素介入了鞋子的造型纹饰中;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流行穿屐,所谓屐,指有木齿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男性多小头皮鞋,女性所穿鞋多为圆头、平头或翘头,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这时美术元素已经开始大量地被运用到鞋子的纹饰中了;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男鞋多以厚实为主,质料样式多样,一般北方多穿菱纹绮履,江南多着棕麻鞋。此外,元末明初还流行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使人显得格外修长。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男鞋以尖头鞋为主,其材料夏秋用缎,冬则用建绒;其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作如意头卷云式;清代的女鞋颇具特色,鞋底多为木质,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称之为“马蹄底”,此鞋鞋面常以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贵族妇女有的在鞋面上还镶嵌各种珠宝。这是鞋子造型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史,从鞋子的多变和鞋面的纹样来看,鞋子的发展离不开美术文化的积淀,鞋子的发展与美术的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