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等教育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1.推进民间艺术教育,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当前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如,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民族文化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准绳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以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以提高文学艺术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为主要目的的文学艺术教育等等。以这些内容和方法来全面实施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还远远不够。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不断变化,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及方法,以适应形势的快速变化。从民间艺术教育入手,来实施高等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必然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是最易接受的教育方式。
民间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各种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不同地域的民间艺术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还保存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古老的民族艺术特色。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特色浓郁,具有很高价值的本原艺术体系,它涉及到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我国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绘画、民间工艺等大多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强调主观想象、自由表现、感情抒发。它的功能既能实用,又能教化,是精神的物化产品。它直接地、全面地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这更能激发青年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激情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培养大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格,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造就一代爱祖国、爱人民具有高素质、复合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应是当代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推进民间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信仰、传说、习俗等方面的形象反映。它是由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根据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又为广大民众所乐于接受和广泛传承的。它是广大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成果。然而,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受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以口传身授为传承方式的民间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教育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广大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高等教育必须要注意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价值平衡。在当前传统文化遭轻视和民族文化精神缺失的情况下,高校应努力推进和积极开展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唤醒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大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关注。把民间文化艺术引入高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爱家的情怀,同时逐步培养起民间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者,进而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传承做好人才培养和文化准备。
二、高等教育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1.课堂教学是推进民间艺术教育的主渠道。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艺术表演而轻艺术教育的现象。大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文艺社团,吸取文艺专长的学生参加表演。这虽然对高校的艺术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提高作用,但由于艺术社团参与人数与对象的有限性,这对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普遍提高收效甚微。基于基础教育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欠缺,使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亦普遍较差。所以,课堂教学是普及大学生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方法。大学生具有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的年龄、心理、社会经验与中小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往往不能满足于初级的艺术理论和知识的介绍,迫切要求获得具有文化层次上的鉴赏能力。所以,课堂教学可以主要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举办讲座等方式,介绍、讲解、评价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工艺等当地特色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欣赏艺术作品,使学生了解各类民间艺术产生的文化背景、时代特征、艺术特点。从而普遍地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
2.课外实践是推进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实践教学也是必要的。艺术实践是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艺术教育方式。学校可以建立校外民间艺术实习基地,聘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或民间艺人担任指导。各校亦可整合既有的资源,通过让学生学习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工艺各类民间艺术的表演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使大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3.理论研究是推进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设立专门的民间艺术研究机构、进行民间艺术的理论研究是高校推进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可以为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比如,陕西的地方高校可以在延安、榆林等地,建立集保护、研究、开发、经营于一体的陕北民歌艺术专门机构。让信天游在榆林学院和延安大学等高校安家落户,在作为高校音乐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同时,也使得一批陕北民歌的研究创作人员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里从事研究和创作,并利用高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的优势,改变传统陕北民歌在民间的传承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到陕北民歌的演唱和创作活动中来。
各地高校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聘请一些当地著名的民间艺术家参与到高校民间艺术的教学实践中,组织他们来校讲学和举办展览,将民间艺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表演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定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高校还可以就民间艺术的表演技法和创新及市场开发进行研讨,使传统的民间艺术之花在高校这块园地里生根发芽,焕发出新姿。这样,既可以把大学的人才优势和专业教学水平与民间艺术家的技巧、实践经验相结合,使专业艺术课与民间艺术相结合、大学生与民间艺人互动,共同探讨艺术表现手法,使学生了解民间艺术底蕴,掌握表演技巧,同时,又使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马太效应,高等教育,弱势群体,公平
“马太效应”一词在现今的社会并不陌生,它最早产生于科学领域,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借用《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的警喻“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一语的含义,表征科技共同体中客观存在的 “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现象。然而在现代,这一现象体现在各个领域,最常见的是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在劳资之间,由于物质资源是当代社会的稀缺资源,掌握物质资源也就意味着掌握了企业的规划、管理以及分配中的主导权。于是,拥有物质资本的企业主因在利润分配中的优势地位而使他们的财富快速增值;而只能提供过剩人力资源的劳动者则永远只能打工糊口,这是劳资之间“马太效应”。
这一看似经济术语的现象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马太效应在其他领域也有了相应的表象,可能我们会想,这一现象和教育有何种关系,那我们用2000多年前中国的哲人老子的一句话还阐释这一名词:“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教育领域亦如此,成绩优异的学生会享有的教育资源更丰富,而成绩不足的学生只会离优良教育越来越远。或许我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谁叫你当初不好好学习。但处于教育学的立场,我认为,没有学习差的学生,只有不擅长学习的学生。人的理想和擅长的领域不同,社会调查也证明,并不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未来就一定有光明的前途。有很多事业家都曾经是一个“差生”。所以,国家才愈发重视高职高专的发展。在以成绩为主要选拔条件的高考过后,分数并不优异的学生会选择高职高专院校,我们并不能因为学生的资质而怠慢教育,而是要让他享受到不亚于大学的对未来职业有最佳帮助的教育资源。这需要所有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乃至社会的集体努力,来消除高等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由于“马太效应”对社会具有利弊双重作用,因此,如何发挥“马太效应”对教育进步的积极作用,抑制其负面效应,成为当代教育学和社会学共同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各级社会管理机构在实践必须重点,稳妥处理的问题。要对“马太效应”取力避害,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由于“马太效应”是一种“损不足,补有余”机制,在一般情况下,强化“马太效应”能增强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速度,但会造成一定不公平,影响社会的稳定;反之则有可能有利于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但会影响投资效率和发展速度。因此,对“马太效应”取利避害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二是要处理好不同阶段的侧重。在一个社会发展初期,或者说教育之初,马太效应”能强化竞争,扶强抑弱,从而加快社会的发展速度。此时,如无视其积极作用,抱“不患寡、患不均”心态,推行平均主义,将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但是,当社会或某一个领域的发展进入相对成熟期,“马太效应”就会造成垄断,抑制竞争,浪费资源。“马太效应”的负面作用,似乎应当引起管理层的更多关注和警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不同事物间不可比性是绝对的,可比性是相对的。因为不同的人和事物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因而在面对资源分配的竞争中每个人所处的地位、所拥有的竞争资源分配的竞争中每个人所处的地位、所拥有的竞争资源是不一样的。资源的掌握者在进行资源分配时,对资源竞争者的认识与判断又往往受到社会群体或者个人价值观及其切身利益所制约,因而高等教育中资源分配标准的制定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谓术业有专攻,高等教育中每个领域必须根据其专业标准制定游戏规则,而且不同领域间的标准绝对不能通约。发现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如何平衡?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一是把多余的资源拿回来,高等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亦是一个资源占据的问题。社会资源稀缺是相对的,因此,让每个位置所占据的资源足其发展所需即可,而不要产生浪费现象。体现在大学生们身上的马太效应就类似于名牌大学毕业生享受名师,工作录取优先权等待遇,或许只有时间才能让积累在其身上的过多资源转移,而这种资源的转移可能又会是另一个优秀毕业生的产生,以至无穷。在此情况下,社会,家庭背景便具有极大诱惑,这使很多学生们功利性心理得以强化,学术浮躁之气由此而生。二是公平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是阻碍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使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从而增加教育机会,使更多的人能上大学,大学选择的标准也不再局限于财富的占有状况,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识与能力,社会中下层子女能够通过平等竞争上大学获取专业教育,重新选择社会地位和角色,从而使整个社会分层呈现良性流动态势。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建立在国家有足够的教育经费的投入,因为只有这样,弱势群体才能享受几乎是免费或者是较低费用的高等教育,以获得重新选择社会地位和角色的机会。
要废除重点大学终身制,让所有的高校在高等教育金子塔结构中都有同等的向上流动的机会,为原来等级较低的院校提供后来居上的制度基础,使一般大学经过努力也可以成为重点大学。对国家来说,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实行倾斜政策,重点建设几所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无可厚非,但谁是重点不应该有教育形成部门来制定而应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应该引入竞争机制让更多的优秀大学得到“重点建设”的机会,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应该放在创设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上。[3] 马太效应在高教领域如此突出,不能不说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异化所致,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职业教育和一种资历,高等教育内各种关系都演变成了利益关系。高等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必须摒弃。
参考文献:
[1]施泰因.科学上的马太效应[J].Science,1968,第159卷,(1).
关键词: 传统中医教育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走出困境
我国中医高等教育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大众化教育,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等中医学专业人才,从这一点看高等中医教育是成功的。然而,当前中医高校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这使得许多人对高等中医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质疑,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如何发展的困境。[1]笔者通过传统中医教育和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的对比研究,对现代中医教育作出一些探讨,以期对现代中医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传统中医教育与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
(一)选拔方式
传统的中医人才选拔需要通过不断的考核,确认其医学知识够得上准入资格和自身道德没有大的过失方能继续深造学习,如此就可以确定通过的学生拥有足够的医学基础和一定的道德修养。如清代造就医官人才,分为内教习与外教习两种。内教习是教授内监中的学医者,外教习是教授普通平民及医官子弟中的学医者。外教习人员的选拔及培养均极其严格。按照规定:“初进医生,自取同乡京官印结,赴院(太医院)具呈报明,经本院首领厅验看后,再取本院医士、医官保结,由堂官(院使,院判等)面加考试。医学可造就者,准其在院候试,挨次顶补。”这些经过重重考核、确系“通晓医理、身无过犯”者,才可以进入外教习厅学习。[2]
现代中医高等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式是经过高考选拔,学生只需通过相关中医专业的分数线即可进行深入学习。这种选拔方式通过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但在确认其是否具有足够的医德修养基础和合适的学医动机方面缺少一定的选拔标准。
(二)医德教育
四川名医陈鼎三曾说:“以德统才方为良医。”传统中医教育在准入和学习过程中都有对学生的医德教育,学生在接受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师辈或者父辈的医德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有良好的医德修养。[3]
现代中医教育在医德修养的培养上主要靠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对学生的考查较缺失医德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较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无法保证中医人才能否对病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自己从事的这一职业负责。
(三)专业知识结构
在传统中医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内容除了相关理论的书籍外,主要学习师傅或者父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学生往往是师傅或者父辈所属学派的继承人和发扬者,使得各学派有传人。其不足之处在于学生自承师意而不易接受其他医家、学派的学术思想,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会有一定的局限性。[4]该模式下培养出的中医人才,学术界限清楚,多不容易接受或兼容其他学术派别的思想与技术。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将一部分的课程划归为西医课程的学习,使得现代中医人才中西兼学,没有了知识结构单一的缺限和学术思想的派别限制,认识能力也大大加强。目前大部分中医药高校多学科发展,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也不断丰富。
(四)中医理论基础
传统中医教育十分注重中医典籍的学习,这使得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师承教育形式一般要求学生在学习初就必须熟记汤头、药性等,在应诊中逐渐融会贯通。中医带徒,更会要求弟子认真学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世医之家的家传教育中,父辈从学生年幼时便授以脉诀等理论知识,作为定向培养,因而学生有较扎实的基础。[4]
目前以院校教育模式为主的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教学多以中西医并重,有的高校甚至缩减了中医课程,增加了部分西医课程。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被逐步压缩,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1]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和学位英语的考试,中医专业的学生花了大部分时间用于英语学习,而对中医典籍课程应付了事成为普遍现象,致使其对中医理论基础的掌握不够扎实。
(五)实践与临证
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在传统中医教育模式中,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5]学生在每天随师侍诊的过程中将中医典籍中的经文含义、方药用途,以及师傅辩证论治的点滴经验同实际相印证,逐步完成对中医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特别是领悟其中某些不可言喻的意蕴。这种形式使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在生动、直观的临证过程中还原为具体感知。[6]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有其优势和特色,但现行的教学模式过于突出“课堂,教师,教材”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听说教、啃书本、背概念,学生只是通过机械地记忆去消化前人总结归纳的经验。而中医学理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恰恰是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所难以逾越的障碍,并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缺乏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的机会。[6]
(六)传统文化的学习
中医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将中国传统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完美结合的一种独特的医学科学体系,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因此,中医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中医学上有所发展,就要对中国的宗教、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7]
师承教育历来重视传统文化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为其以后在中医领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如孙思邈强调医生“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医说》谓:“凡为医者,须略通古今。”[3]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往往注重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必修课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很少,有些高校在选修课中设置了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但这很难保证学生得到较好的学习,其重要性也得不到体现。
二、对现代中医高等教育走出困境的建议
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现代中医教育要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境,应当注意树立正确的学医动机和选择适当的学医时机,重医德修养,注重中医典籍的学习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课堂与临证并重,等等。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中医专业思想和医德的教育
在当前高等中医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传统选拔方式的可行性有待商榷。因此,通过高考选拔的中医专业学生大多数没有明确的学医动机和一定的中医基础。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入学专业思想的教育尤为重要。大学新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强,各中医高校应将名家学说、医案、经典著作、中医面临的机遇等作为讲授内容,采用讲座、课堂讲授、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中医的源远流长,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医热情。
医德教育需要理念灌输和行为培养双管齐下。在理念灌输上,各中医高校应把“大医精诚”的思想通过深化和衍化融入到办学理念中,成为校风、学风的核心思想;各中医高校可设置医德修养的课程,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社会责任感、医生的使命感。在行为培养上,各中医高校应建立相关制度和规定,将理念贯穿于实际行动。各中医高校医德的培养应重在持续、落实,切忌流于形式。
(二)改革课程设置
中医知识结构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以中国春秋至秦汉之际的文、史、哲和其它学科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第二,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和温病学为代表的经典医著。第三,《伤寒杂病论》、温病学和出于历代临床医家之手的代表性医著是中医临床医学的核心。第四,以中药治疗为主体,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疗法。
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当前各中医高校应当认真改革中医课程设置,传统中医教育的基础理论无不包括《素问》、《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1]此次,中医专业学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建议各中医高校可增设《易经》、《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当然,西医的课程不是不要,各中医高校可安排在高年级阶段。中医的知识比较抽象,西医的知识比较直观。当学生把握了中医理论基础的体系以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西药知识,是比较科学、明智的安排。[8]
(三)增加临证时间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临证时间少,先集中时间读书,再集中时间实习的模式也不尽合理。当前中医本科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普遍实行个人拜师学徒的方式。笔者建议各中医高校实行读书与临证长期交叉进行的制度,学生的学习至少应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医院内度过。各中医高校可以通过压缩课堂讲授课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临证时间,每一段理论学习之后,安排学生进行临床学习,实现临证与课堂学习的交叉进行。此外,笔者建议规定中医专业的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中医院参加社会实践,使其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中医的实践学习,锻炼其实践能力。[6]
参考文献:
[1]赵志英.浅论中医高等人才之现状.中医药导报,2007.2,VOL13,(2):20-21.
[2]梁峻.清朝中医考试.中国中医药,2003,(3):36-37.
[3]丛林.一代名医成才的基本经验.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6):402-407.
[4]程磐基,吴鸿洲.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模式探讨.中医教育,2000,19,(2):47-48.
[5]吴荣,王阶.中医传承方学法浅议.中医杂志,2006,47,(6):475.
[6]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7]王新陆.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83-90.
吕梁市卫生学校山西省吕梁市033000
【摘 要】高等护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培养的是高级护理人才。对于高级技能型人才缺乏的我国,高护作为高级技能型人才也同样需求量大。如何培养出优秀的高级护理人员也成了高等护理教育中重视的问题。面对国家需求,更应该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护理人才。因此,教学与学习模式的探究和尝试显得更为迫切。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的尝试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 问题;高等护理教育;尝试
以问题为基础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是对于传统从知识点下手学习为基础的一次创新。它对于某些专业的教育模式起到改革和创新的作用。高等护理教育无疑尝试了这种学习方法,并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感悟。本文将对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和高等护理教育现状进行简析。重点探讨如何使该学习方法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1]。
1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特点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最早出现在国外,也是最先应用在医学教育上的。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深化改革,该学习方法也被应用到高等护理教育中。[2]其概念理论目前也没有完全统一,大致可以解释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发现问题为开展学习的先决条件。该种学习模式是也是以学生组成的小组为基本探求组织,从而发现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都作为该学习方法能够进行的首要条件,缺一不可。
其次是以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为学习掌握知识的途径。传统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研究,在探索中得到的知识印象更为深刻,也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并且增加了对该知识点的兴趣。使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乏味,这种学习途径无疑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
最后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独立性为最终目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积极独立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他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本身的能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激发了自己的能力。
2高等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护理目前快速发展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高职院校发展太过迅速使高等护理专业学生也迅速增加,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学生的水平也是有高有低。因此传统的教育采用一成不变的讲课方法,没有因人而异的针对性,因此并不能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很好的掌握知识要点。从而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这是教学模式不能随着发展而革新的问题;其次是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偏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想象力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不能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即使存在问题也不能及时的解决。
3如何使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高等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3.1教师应具备更高的素质水平
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教师更应该具有高的素质水平。与传统的老师单纯讲授知识不同,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需要老师的指导,并提出相关的该如何解决问题,以哪方面为切入点的指导意见。从而对于专业知识水平和适当引导的要求更高。学生的问题可能有的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的教师才可以指导解答。因此,高护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2]。
3.2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高等护理教育离不开临床实践,实践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临床应变能力和实战能力,并且是提出高质量有价值问题的良好途径。[3]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才更加真实合理,值得去解决,没有实践,就很难遇到问题。这样的学习必然会造成被动局面。
因此应多鼓励学生参加临床实践,提供给他们能参与的机会。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的过程中更要多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
3.3注重团队合作
问题的发现需要解决,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枪匹马的战斗成效必定是不显著的。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应当多鼓励学生根据问题兴趣方向结成小组,合作讨论研究解决问题。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一举两得。
例如,在研究老年人脑梗塞后遗症的护理问题时,学生便可以分小组来讨论如何护理才能使病人更加舒适,是否可以通过护理来使病人后遗症减轻,病情有所好转。
这样的讨论也可以带出更多新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显然是一个人无法做到的[3]。
4结语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其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而是通过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虽然存在着的一定的局限性,但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尝试是利大于弊的。同时也使医学教育的面目焕然一新。对于今后培养优秀高级护理人员有着积极的意义作用。
参考文献
[1]贺丽春,谢丽琴,周俊.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高职院校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9):31-35.
基金项目:2012 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教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建设及教改研究———以燕山大学‘红色旋律’特色教学活动为例”(编号:2012GJJG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批评教育指的是教师为促进学生更好发展,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享有的对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行为上产生错误时以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警示、说服、训诫、纠正等基本权利。对学生的某些不良表现进行适时适度地批评教育,不但是作为教师的基本权利,也是教师“教书育人”应尽的责任。批评跟表扬一样,都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其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受教育者知识能力结构尚未成型时期,健全人格的塑造期,适时适度的批评教育,也会起到正向的教育效果,“从人的发展历程和教育实践来看,批评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是表扬所不能代替的。”[1]然而,在当前高校教育中,教师在行使和维护批评教育权上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和束缚,教师不敢、不愿、不想批评教育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师们的群体心态。
一 当前高校教师批评教育权利所遭遇困境的成因
造成高校教师批评教育权利处于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环境的使然,又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依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关于教师批评教育权利的理论探讨不能仅限于高校教师对学生不敢、不愿、不想运用批评教育权利的意识、心态和心理的表面评述,而应该深入研究造成此问题的教育环境和社会背景因素,方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笔者认为,造成高校教师批评教育权利遭遇困境的成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市场经济逻辑的负面影响对高等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冲击
在我国,教育事业产业化特征和产业化经营方向愈发明显,大学生及其家长已经成为了教育的消费者。按照经济学观念,消费是为了拥有受益的权利,市场经济就是权利经济。物质基础的变化直接决定着教育的理念,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具有消费的性质,高等教育已属半私人产品,应该为学生及家长服务,促使教师的某些教育权利不可避免的要让给作为教育产业化出资者的家长和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学生的经济权利。由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启动和运行的成本主要靠高等教育服务接受人的出资来承担,教育服务接受人的出资维系着高校自身正常运转的经济命脉,而学生家长的认可度和在校学生的满意度是这一经济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加之盲目性的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自发功利化弊端,使得高校管理中存在视广大教师为给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打工者”和学校经济利益的“实现者”的不良倾向,弱化了高校教师批评教育权利的应有地位和行使批评教育权利的内在底气。
2 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扬相对冲击了教师批评教育的价值实现
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属于在家庭溺爱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尊和自我意识,然而,其思想和行为的成熟程度相对不高,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高等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倡导和贯彻实行,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群体对自身权利的自我认知和自我重视。“学生的独立意识已经自然而然地觉醒,学生的自由个性、权利防卫、反感权力本位的意识倾向具有相当的社会和教育震撼力,而且社会的信息化已经为这种意识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学生的权利在信息的泛化情形下也有宽泛化和纵深化发展的倾向。”[2] 对于高校教师,无论是对其师德风范的评价、做学生工作能力的评估,还是教学质量的评定,大学生群体的选择权、话语权和评价权在与日俱增。高校现行的某些显性或隐性的教育规则亦促使教师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口味,以迎合甚至取悦学生来换取他们对教学和教师的满意度。
高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机制是可以在教育岗位上引入竞争机制,促使教师教学科研为师为范上更加精进,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然而也对教师批评教育权利的保障和行使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近些年在高校中出现的一些学生针对教师的极端事件,客观上使得大学教师群体愈发不敢、不想亦不愿去行使某些管束学生的批评教育权利,为避免麻烦和自我保护的目的,无论是在课堂内外,对学生的不当言行自觉不自觉采取了漠视、纵容、姑息甚至溺爱的态度,客观上造成了教师在批评教育权利行使上的无法作为、不愿作为甚至是不作为的现象。
3 高校教师群体相对“高压”的生存状态造成了对批评教育的疏离
高校教师普遍面对的是严格的管理制度,繁重的教学任务,量化的科研考核,激烈的竞争环境等多重压力,重压下的高校教师群体,不同程度存在着内在精神追求和无奈的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纠葛和痛苦抉择,存在着高期望值低成就感、高压力低轻松感、多希求少满足感、多抱怨少平衡感等心理失衡现象,呈现着“倦怠的生存、被动的生存、疏离的生存”[3]式的灰色生存状态,客观情况造成的多重身心压力使高校教师对教书育人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情感荒疏和职业倦怠,在批评学生就是得罪学生,得罪学生就是和自己过不去的潜在氛围影响下和自我心理暗示下,使得教师对教学管理和对学生管理上有心无力、有力无心甚至无心无力,从而导致高校教师在主观上对教育权利的维护和行使上的意愿和热情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有效的内在激励。
二 高校教师走出“批评教育权利困境”的思路探索
面对“批评教育权利困境”,作为高校教育活动主导者的大学教师群体,不能因客观环境的原因而放弃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因教育对象的原因而放弃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职业本能,不能因多重压力下的生活状态而放逐对学生的关爱和热情,而应积极应对,有所作为,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作为。
1 增强对当前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变化的客观认识和深入研究
当前教育产业化的趋势,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使得高等教育中的相关教育因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也正经历着现代化的转型,同时作为教育对象的当代学生群体,其成长基础、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性格特质等方面,在同代间和代际间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教师开展批评教育所面对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必须增强对这些变化的客观性认识,同时应以学者研究式的态度对待上述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防止单纯以教师对批评教育权利的应然正当性、客观必要性否认其内容和形式上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2 与时俱进地更新与创新批评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
高校教师对待批评教育权利的问题应始终保持思想和工作上的与时俱进状态,在行使批评教育权利的过程中,应注重其基本理念的科学性、内容上的现实性,方式方法上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以及权利行使的界限、程度和范围,创造性地构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良性互动机制,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采用科学的、合理的、适度的方式对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方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高校教师应正确处理好其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风范的代表者,学生成才的引导者,教育服务的提供者等多重角色身份关系,切忌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执着于某些传统的教育权利理念和规范,过分依赖于传统的批评教育权利行使方式而不思变革,甚至抱残守缺,改变在对学生能够行使批评教育权利上的两极倾向。
3 探索构建新型的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应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关系的基本定位,不能偏废也不可偏重,教师应该就学生个体和群体出现的新变化,适时调整实行批评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改变和摒弃旧有的以上压下式的机械教条、生硬死板、挫伤自尊甚至人身攻击等批评教育方式,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的大学师生关系已无法承载起发展现代大学教育,发展人自身的使命。基于现时代大学师生关系转换特征,新型的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表述为与传统的大学师生关系截然不同的理论特质,从而在实践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和气质。”[4]教师应根据教育环境条件和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以积极态度、眼睛向下、深入学生、主动作为,来探索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改变以往教师对学生单向度的、威权式、远距离的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对话式、交往互动式、关心理解式、个人多元化的现代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教师权利与学生权利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教师批评教育权利行使和维护的工作机制和实际效果上的最佳化。
参考文献
[1]刘承焜.批评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61
[2]刘祚玉.论高校学生权利与思想政治教育服务[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