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师德培训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培训需求 “国培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教育部、财政部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为全国各地的教师培训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将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推向了新的起点。百色学院从2010年9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期“国培计划”项目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班,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和培训学员的反馈意见,认为有必要对培训的整个模式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求改进今后的培训。
教师的培训需求是培训规划的依据,培训需求分析的科学性,对设计科学、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考核标准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前提。
2011年教师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部要求开展教师培训要遵循“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按需施训”的前提是进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百色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我们深入了百色市的五所学校,随机抽取了107名小学教师样本,进行了培训现状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一)培训动机
“参加培训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百色市90.48%的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50.00%的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是为了“顺应教育改革发展”,42.86%的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是“希望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属于内部动因,而选择“得学分”、“完成上级任务”的教师很少,说明当地小学教师为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着终身学习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属于内在需要的自我动机。
(二)培训内容需求
1.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小学教师在教学方面最需要的理论知识排第一位的是“学科教学法”(58.88%)。“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57.01%)排在第二位,只比学科教学法少1个百分点,说明小学教师对此内容的需求同样非常迫切。
2.最需要的课堂教学技能
小学教师最需要的课堂教学技能第一为“教学设计”(53.27%),第二为“课件制作”(52.34%)。
3.最需要的教育能力
排在第一位的是“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可见这是小学教师目前最紧迫的需要。排在第二位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排在第三位的是“教育科研与论文撰写能力”,这项培训内容被排在需求的前列。
4.最需要的班务管理能力
最需要的班务管理能力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70.09%),如何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遵守纪律的意识(69.16%),如何做好留守学生和后进生的工作(61.68%)等方面。
(三)培训师资需求
小学教师最喜欢一线的优秀教师为他们开展培训。选择“优秀中小学教师”的人数为72人,占总人数的67.29%,排在第一位。访谈获知,小学教师认为,优秀教师不仅了解教学实际,懂得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和他们更能产生共鸣,而且优秀中小学教师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具有丰富、宝贵的一线教学经验和相应的教育理论,可以与老师们一起分享,所以在培训师资中最能得到小学教师的青睐。排第二位的“课改专家”和第三位的“名师或名校长”非常受小学教师的欢迎。
小学教师最不喜欢的培训师资是高校教授。从访谈中了解到,在小学教师所接触过的高校教授的培训,一般是举办理论讲座,坐在台上讲半天,教师们对于深奥的理论很难接受和吸收,对单纯的讲座觉得枯燥乏味。
二、百色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内容分析
针对百色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我校制订的2010年的国培计划方案是把培训分为四个阶段,即理论培训阶段、实践与考察阶段、课题研究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在“理论培训阶段”,以2012年“国培计划”项目语文班的培训内容为例,在专题集中培训期间,共开设了18个专家讲座,讲座的课题分别是《口语交际的类型及其学习的内容》、《课件制作与使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调整策略》、《小学生语言发生规律》、《语文综合性学习含义级类型》、《教育科研方法》、《模范教师师德报告》、《小学语文知识观》、《多元智力理论》、《数字化教学媒体的应用》、《人际沟通理论》、《小学有效教学的标准与实施》等。在“实践与考察阶段”,学院安排学员到百色市的几所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小学,如八一小学、逸夫小学、实验小学随堂跟班听课、试教,并前往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小考察听名师的示范课,与优秀教师面对面学习研究教育教学问题。采用“专题集中培训+典型案例研讨+基地实践研修+外出观摩学习+个人总结评估”的方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方法灵活多样,大大增强了培训效果。
在和学员交流及随后的下乡调研发现,我们的培训内容还是与农村小学的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师的实际水平有脱节的地方。
比如我们的学员在去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观摩学习期间,在听了南通老师以情境教学法上的《我是一片秋叶》的课后,在县城的实验小学也在相应的班级试着用情境教学法教学这篇课文,结果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由于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低,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复制南通老师上课的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沉默的,无法参与教学活动。比如,问相同的问题:“如果你离开大树妈妈了,会怎么说?”南通学生有的说:“大树妈妈,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孩子。”有的说:“我要落到您的脚下,帮您捂捂脚,您可一定要熬过这个冬天呀!”而县城的实验小学的学生大多只会说:“谢谢妈妈的养育之恩呀,舍不得离开呀,祝妈妈幸福。”没有南通孩子说得那么让人感动。南通学生课后还写成了几百字的小树叶旅行日记,我们实验小学的老师都不敢让学生写这样的作业。
我们在下乡考察中了解到,有这样一个乡村寄宿小学,学生大多是瑶族学生,由于学生只会讲瑶话,听不懂和不会说普通话,这就让不会讲瑶话的老师难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难以掌握基本的拼音,根本无法用普通话阅读课文。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根本无法与城市的学生水平相比的,这种状况是众多少数民族乡村小学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主管部门考虑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
学校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
在20xx年3月15号,我有幸参加了全县英语教师的一次教研活动。有幸到现场聆听了董双萍、杨荣仙两位教师的精彩讲课,虽然两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但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特别是最后听了经验丰富的教师代表的精彩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心中除了赞叹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获的那份欣喜。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首先应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要从学字母开始,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书写体,什么是印刷体,怎样书写句子和单词。其次,要有准确模仿的习惯,大胆开口的习惯,还要有自己归纳总结的习惯;最后还要养成勤于积累和实践的习惯。
其次,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有听、说、读、写、画、唱、跳这些基本功。这两位老师们都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她们的教学方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我们学习。遮岛小学的董双萍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Let is eat!》的第一部分Part A教学。她熟练的运用英语口语,注重围绕对话内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新知、感受语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语言,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董老师课堂教学技巧娴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为了巩固重难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自带了食物,采用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愉悦了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中心的杨荣仙老师执教的《新人教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讲座也让我开了眼界。明白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 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教师应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 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再次,恰当使用多媒体和点读笔。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涵更加丰富。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点读笔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到听、看、读上,这样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听、看、读就不会断开,而是很好的连接起来。
最后,杨老师安排各乡镇组织编写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y family》导学案,然后按乡镇进行交流学习,杨老师都一一进行了精彩点评。与此同时还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技能进行了指导、训练,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通过培训,使我明白上英语课不难,但要上好英语课却不容易,需要老师有扎实的教学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技能,努力成为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
学校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 时间过得飞快,美术培训课已经结束了,原本对美术不感兴趣的我,却渐渐喜欢上了美术。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我的感受颇多,启发也很大。
几天的学习培训,让我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到了美术课这门学科的无限魅力,也让我认识了几位英山县首屈一指,在美术方面很有造诣的老师,领略了他们在美术教学时的风采。
58岁的曾光荣老师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是英山艺术界的“大师”级教师。凭着他对美术事业的挚爱和不懈追求,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探索,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理论,他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曾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见解精辟。学习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曾老师写字作画时的那份洒脱,那份 “艺术大师”的风采,让人“望洋兴叹”。特别是曾老师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次培训,曾老师年纪最大,课最多,可他每次上课总是比我们先到,放学时走在我们后面,没他的课他也要到教室里看看,转转,上课准备充分,不管课上还是课后,总是有问必答,对待学员耐心细腻,平易近人,从不摆什么架子,讲课时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常常让我们忘了下课,舍不得回家。曾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专业知识技能,还以一位年长者的生活经验教导我们: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全面。曾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尤为深刻,他说,做人要学会吃亏。多朴实的话语,多崇高的人格!回想自己,年纪不大,可在教室工作中懒散,不求上进,怕苦怕累,我真是羞愧难当,可亲或敬的曾老师,您就是我人生中的一面镜子!您就是我生活、工作中的航标灯!
年轻有为的郑再坤、舒斌老师也是英山艺术教学工作中的精英。虽然他们工作很忙,可上课时从不马虎,课前精心备课,制作的课件琳琅满目,美观,让我们在开眼界,深受启发。教学时那份专业,那份认真,让我们理解了辉煌成绩背后的那份执着,那份付出,那份对事业的爱。
艺术教坛的后起之秀石婵、张秋两位年轻老师,别看她们年纪小,教学时的那份干练,稳重,一丝不苟令人敬佩,也让人看到了英山教育事业更灿烂的明天。
我对美术就是一张白纸,学员们的基础也是参差不齐,但老师们对我们不嫌不弃,根据各人的特点进行教学,尽量满足我们的需求,几天的学习培训,对我们每个学员来说是一种提高,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老师们在上课时展示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艺术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敬业精神、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累累的教学成果……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叹服,原来美术是如此精彩!
经过这次的培训,我感受到了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怀。我感觉到了自己身兼重任,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好好努力,给学生最好的教育。
学校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 今年暑期8月1日至8月5日,我有机会参加了这次发展中心组织的教研组长培训班,为期5天的学习,想起来还是有一定收获的。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让自己有时间坐下来听几场有水平的讲座,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机会。尽管培训安排在暑假进行,培训地点又路途遥远,大部分老师都感到很累很累,但是回过头看看,这样的累,换来的是一次次认识的提高,一次次地促使自己也更多地对教育教学进行审视和思考,应该说,还是值得的。
从接到培训通知开始,就能感觉到发展中心对这次语文教研组长培训活动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甚至于有点让人“受宠若惊”,因为,有不少老师也许也有像我一样的感觉,哪有这么严格的培训活动啊,从来没见过。严格的考勤制度让人就觉得气氛的非凡,果然,在培训中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极其严格的签名、请假制度,是我见过的最为严格的一次。有了制度的保证,让大家对这次培训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应该说,最为难得的是,这次能听到来自浙江的五位专家的高水平的讲座。他们有着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来的思想,既精辟又简洁,有不少思想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
如第一场孟海明的《课堂实录点评》,从多个角度引领我们思索了现实中的种种教育教学问题,也让我们跟着他,能冷静地思考我们的工作性质、工作矛盾,以及种种可以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孟老师的演讲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是一场很难得听到的讲座内容。
再如第二场刘春文的《微格作文解码》,更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讲座,魅力四射,掌声不断。
而最有收获的应该数方张松老师的《教学教育智慧》,尽管这是我笔记记得最少的一次,但是却是感到最有收获的一次,方老师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他曾长期深入课堂,尤其是深入普通学校的课堂,面对面地、平等地、友好地、善意地带着一线的老师,经历了一次次完整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我们能有机会地看到了如何真正进行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范本,是非常难得的一次示范。
关键词:MOOC;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123-02收稿日期:2015-12-31
加强教师培训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具体要求,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多,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法和手段也逐渐现代化,但是,整体来看,中小学教师培训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何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应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培训质量与水平,是教师培训机构相关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将MOOC应用到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去,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水平,促进培训目标的顺利完成,因此,加强基于MOOC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MOOC的内涵和特点
MOOC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的缩写,从定义来讲,MOOC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课程形式,是网络时代新生的教育产物。MOOC最早出现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该校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最早将自己开发的人工智能课传至互联网上,这就有了最早的MOOC课程。MOOC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开放学习模式,MOOC制作者将制作好的MOOC课件放到互联网上后,不同年龄、阶层、知识背景的人都可以利用它来开展学习。MOOC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也提高了教学与培训效率。
2014年,我国教育部推出了MOOC学习平台。很快,MOOC风就刮到了学校、企事业单位培训领域,利用MOOC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也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MOOC具有以下特点:①大容量。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任何学习资源,MOOC以主题的形式将各种资源汇聚起来,为具有共同学习兴趣的人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这是它与传统教学最明显的区别。②学习资源科学组合。MOOC内部的学习资源都是围绕特定主题组合到一起的,所有的内容都高度系统化,目的是利于个体学习和应用。个体可以围绕主题线索进行深入学习,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③功能齐全。虽说MOOC资源不是为个人量身定做的,但是,许多MOOC资源都有着显著的碎片化特征,个体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灵活安排学习进度。在遇到学习问题时,个体还可以通过在线互动与其他学习者展开交流。
二、MOOC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作用
近年来,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都加入了教师培训的行列。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有集中培训、以个人为单位的骨干教师短期培训、网络培训和以单位为基础的校本培训。整体来看,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个人能力和技术水平不一,能力需求差异较大,培训难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培训时间短,任务重,效果差;许多参加培训的学员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日常教学任务较重,要想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培训内容设计和培训方法上,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师德修养为主,培训方法以理论灌输和示范模仿为主,不利于激发教师学习兴趣。MOOC多以短视频教学为主,文字介绍为辅,课程资源简短精练,在培训形式、内容和方法上都较传统教师培训有着显著优势。另外,MOOC制作者在设计课件时就要充分考虑受教者的生活与学习规律,尽量保证MOOC内容的简洁、有效。通常来说,MOOC教学视频的时间长度不会超过20分钟。此外,与其他网络视频相比,MOOC课程更加关注教学的互动性。中小学教师所用MOOC课程,在使用上也更加严格,教师只有先注册才能使用,并且在使用时有时间限制,要接受考勤系统监督。这些,都可以提高培训人员的学习效率。
三、基于MOOC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1根据内容设计培训模块和界面
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教师整体水平不同,其发展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制作中小学教师培训所用MOOC课件时,相关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学员年龄、知识构成、可用学习时间等诸多要素,尽量做到内容针对性强、功能齐全,并保证界面整洁、模块清晰。课程视频是MOOC的主要构成,课程视频教学内容要具有逻辑性强、语言精准等特点,要切实满足中小学教师精细化、碎片化学习需求。在MOOC平台设计中,制作人员通常要将MOOC培训内容划分为系统使用模块、检索模块、信息操作模块、信息获取模块、处理模块、整合模块、交流模块等几大块,这些模块通常是各自独立的,每个模块下面又可能设有一些二级模块,如测验模块、通知模块等。但是不管课件模块如何,一般而言,一个MOOC课程视频大多只会围绕一个知识点或重点、难点来设置。设计者在制作好MOOC视频、模块后,应采用多媒体处理软件对课件进行处理,然后将之上传到网上,供教师培训使用。
2构建混合培训模式
传统的教师培训多在任务导向下,以集中培训为主,但是,由于受培训内容建设滞后、培训方法单一等因素影响,传统的教师培训效果很难保证,许多教师并没有通过培训而受益。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出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提供了条件。在MOOC课件制作完工后,在集体培训中,培训讲师只需要具备网络操作技能,就可以利用MOOC课件来讲课。在远程教育中,MOOC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混合培训模式构建方面,即培训部门可以将各类培训资源汇聚到MOOC平台,然后构建融学习、培训和专业发展于一体的混合培训模式。培训模式混合指培训单位可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教师汇聚到一起,然后借助网络课程传授理论知识,开展热点、前沿问题讨论。当然,培训单位还可以利用MOOC平台开展远程教育,使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另外,培训单位还可以制作由专业导师负责专业知识讲解的课件,开展针对个别教师的单独培训,并由专人负责学员学习。学员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来解决。
3构建动态培训评价机制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中小学教师,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重过程、轻结果”“重培训、轻评价”,培训评价方法和手段都极其落后。许多培训单位采用的惯用评价方法就是以学员满意度来衡量评价效果,事实证明,这种评价方法是不科学的,根本不能全面反映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基于MOOC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非常重视培训评价机制的构架,并且,它主张通过优质资源推动机制来了解教师发展状况,通过及时反馈和交流互动机制的建立来提高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的认知水平。所谓优质资源推送指教师在完成某一方面的学习后,可以通过MOOC平台向培训单位发出请求,请他们为自己提供更多优秀的学习资源,或者教师在完成一个层次的学习后,MOOC平台考勤系统、评价系统综合教师学习情况为其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及时反馈指在MOOC课件学习中,视频可能会暂时停顿,弹出一些测试项目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由系统自动给出反馈。这两种评价方式,都可以使培训机构及时掌握学员学习情况,也都可以科学反映学员学习和进步情况。
4鼓励参加培训人员沟通交流
MOOC最大的优点在于,学习资料网络化且不再受时间的限制,而且教育机构借助搭建起来的MOOC平台可实现与其他机构的交流,及时发现培训工作中的不足,尤其教师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可与其他教师分享培训心得,弥补培训学习中的不足。为此,培训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不断鼓励参加培训人员利用MOOC分享培训心得与想法,最终实现培训质量的提高。首先,培训过程中,向接受培训的教师全面介绍MOOC平台具备的功能,使教师对MOOC平台有个清晰的认识,为其利用MOOC平台进行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培训期间要求教师利用MOOC平台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其使用MOOC平台交流的意识。最后,结合培训实际情况,演示如何利用MOOC平台进行沟通、交流,使参加培训教师掌握MOOC平台交流技巧,最大限度挖掘MOOC平台的潜能,使其更好地为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表明,借助MOOC平台,教师们能够灵活地进行互动,及时解决培训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得培训效果明显提升。因此,培训机构在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时,应鼓励教师运用MOOC平台沟通交流,并将其当作重要内容加以落实,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稳步发展。
四、总结
MOOC的出现,为人们移动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网络发展实际及教育资源情况,立足于MOOC开发和研究,为MOOC在教育领域的稳步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作为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的教育培训机构,应充分认识到MOOC的优势,运用MOOC构建全新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拓宽中小学教师培训路径,提升中小学教师培训水平与质量,以促进中小学教师的长远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李高祥. 基于MOOC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探究新课程(下),2015,(2):14―15.
李艳红,李思志基于MOOC的教师培训机制探讨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1):60―61.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体系;创新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方向。中小学教师应该以“教育职业活动”作为其专业领域,而教师培训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他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发展。作为继续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体育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对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扩展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总体效果不甚理想,继续教育体制不完善、培训模式单一、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是影响继续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学校体育的地位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反差、领导重视程度、培训经费、自身要求和认识的局限性是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原因。可见,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职业观,优化与整合培训体系,构建制度化、科学化的培训体系是保证和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效果的前提条件。
一、确立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职业观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国际社会在认定一种职业是否为成熟专业时,通常会采用以下六个标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对照上述标准,在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职前培养阶段,至少要在以下三方面加大改革和发展的力度,为职后培训奠定基础,以达成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目标。
(一)进一步调整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强化学科专业性向强化综合性、教育专业性发展,加强“准体育教师”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大教育学科课程比例,使之达到占总学时的15%左右;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课程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二)完善体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2000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是促进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有力的法律保证。但由于现实种种因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实际上是“学历证书制”,而不是“资格证书制”,严重弱化了体育教师专业性的认可。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切实有效地普及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先获取资格证书,后上岗执教。非师范院校的体育毕业生也可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获得证书后进入教师队伍。
(三)加速体育教师队伍高学历化的进程
把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提高到专科、本科直至研究生的程度,是教师专业化培养“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客观要求。
二、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整合
(一)整合培训机构,提供资源保证
长期以来,二元制的体系使教师培养与培训职能的分工存在界限,机构设置上人为地分离和封闭,不仅造成双方难以沟通,给管理带来困难,而且使教师教育资源重复。体育教师培训不仅需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方法,更新教育观念与知识结构,还要将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这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深化的专业成长的过程。但相对而言,目前教育学院与进修学校的师资水平、研究能力等都比较薄弱和单一,难以承担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任务。师范院校有较强的教师队伍等必要条件,但由于现有的二元的体系,使他们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实践缺乏较深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实施中小学培养和培训机构组合,实现职能的拓展,优化整合师资队伍,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是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质量的资源和组织保证。
(二)整合培训组织方式,提高培训效益
实践证明,继续教育应分层实施教育。不分层次和对象的教育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无法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从我国部分地区体育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来看,体育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根据体育学科的特征和不同的培训目的,骨干教师的培训的组织方式宜采用集中统一式和协同组合式相结合,新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宜采用集中统一式和校本式相结合,专题型教师培训的组合方式宜采用巡回流动式和协同组合式相结合,业务学习提高型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宜采用专门发展式和校本式相结合,专题研讨型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宜采用专门发展式和组合协同式相结合。
(三)整合培训教学模式,践行以人为本
新任教师的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与观摩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初级教师可采用观摩研讨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级教师可采用课题研讨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高级教师可采用论题答辩与学术沙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体现了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体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差异性以及成才的规律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整合培训内容,优化知能结构
体育教师培训的内容是培训目标的具体体现。根据体育教师的基本特征,培训的内容可由观念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组成。观念模块是先导,要先行;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是基础,在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中应有所侧重。
三、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制度化与科学化
终身教育的思想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的发展,而教师的职后培训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要使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不断发展,就必须使之制度化。一要加强领导的体育教育观念,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二要落实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系统工程,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贯穿起来,制定教师职后培训的管理办法,建立职后培训评估体系,健全和完善职后培训制度。三要继续加强职后培训的立法建设,完善职后培训的有关政策配套,把职后培训落到实处。如职后培训经费问题、激励机制问题等。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职后培训的目标、模式、课程设置上。其模式和课程的设置、安排应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重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促进体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具体要求是:
(一)职前职后课程实施一体化
不是两种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简单重复和相加,重点是实现相互衔接,探索其结合部位,使之形成既显示教育阶段性,又体现整体性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到职前教育侧重条件性课程和体育学科类课程,结合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力求理论课程实践化;职后教育以实践性课程为主,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注重实践性课程的理论化;职后教育课程强调专业知识的前沿性,从而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二)体现针对性
能适应当前体育教育改革的现实和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能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模式,使培训者通过学习后,能更好地处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要有理论学习,又要有实际观摩与调研,注重与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相结合。
(四)注重体育教师能力的提高
课程教学注重专题研究,注重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强调自学和互学。
(五)课程内容结构的合理性
课程内容结构合理,切合实际,保证课时,确定高质量的教师职后培训的教材资源。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必经两条途径,即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其共同的目的在于培养和促进体育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形成和持续提高。具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联系密切,正在走向整合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体育教师培训管理不断有序化、科学化、法制化;三是全程体育教师教育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高效率地实施体育教师教育,保证体育教师能够持续接受职业教育和体育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汉生,季克异,林顺英编著.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1-192.
[2]马敏等.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浅谈教师职后教育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4,(5) 55-59.
首先,是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由于授课教师对中小学教育实际整体认识不足,不了解基础教育中各科教学内容及相互联系,加上培训课时过少,在培训过程中,又过于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传输,有的培训甚至花大量时间讲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知识,其结果不仅不能提高受训教师的能力,反而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许多教师以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一般人不能应用于教学实际的。
其次,培训操作方式过于整齐划一。虽然大部分教师欢迎教育技术培训,然而团体推进、整齐划一的操作方式,难以激发受训教师的兴趣。所以,操作性极强的教育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不能促成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也不能培训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强行灌输仅仅是把黑板上的授课内容移到了屏幕上。
第三,培训工作虽然轰轰烈烈,但很多教师训后却不用,致使所学内容在一段时间后所剩无几。学校领导虽然注重实验室建设,却没有创造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环境;教师忙于应付考试,没时间也没心思研究信息技术应用。
第四,培训中功利主义色彩也十分浓厚。虽然学校都把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放上议事日程,每学期也都有实施计划,有自培、他培、自学、奖励等一系列措施。但这些学校因没有长期的培训计划,缺乏针对性、系统性,严重地影响了培训的效果,重复的培训也使参训教师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加重了经济负担,功利大于效能。
基于此,我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有如下思考:我以为,结合实际,合理规划,确定内容不可忽视。
教育技术培训作为一项工程,必须系统、科学地进行规划。在调查摸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培训内容。在新的一轮培训中,要改变过去的培训班形式,丰富授课内容,提高针对性。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将几何画板作为必修课程,物理教师可以将仿真试验室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学习网络管理基础课程,只有这样,因人而异展开教学,才能使培训产生更大实效,更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应该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员兴趣,提高综合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改变过去简单地从掌握技能的角度出发,一个软件一个软件讲的做法,培训指导者必须围绕与针对受训教师本人的实际问题与预期目标,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设计一系列具体任务和个性化问题,让受训教师在任务驱动下,通过资源收集、筛选、整合以及交流协作与意义建构,在规定时间内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具体任务,这种以教师本身教学问题为中心的任务驱动训练方式,能大大提高受训教师的培训兴趣与实践能力。
要注重素养,更新理念,重在过程设计。在新的培训中,要增加计算机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改变过去重操作技术的培训模式。结合培训,必须更新一般受训教师的教学观念,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工具,在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起作用。还应该把教学设计作为受训内容,目的是把理论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学和用统一起来,提高培训的时效性。
必须以科研引领,进行学科整合,提高培训的实效。我在想,我们的培训,是否可以基于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用科研来引领我们的培训。比如,我们可以把教师培训与教育信息化、学习网络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确立为培训的科研课题,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有一种亲身的体验,并通过学术讨论、教学观摩等形式,探索出适合本校、本学科、本人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并将此用于实际教学中,将教育技术培训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培训促科研,通过科研推进和深化培训,彻底改变培训与科研脱节的现象,使我们的培训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性。
加强过程性评价,进行实绩跟踪,人性评价。改革培训的评价方法,对今后搞好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过去培训的评价,主要看最后一次考试,事实证明,这种评价方法是不利于工作发展的。我认为评价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是对教师的学习过程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当前学习成绩等。第二是实践性评价,就是说,最终的评价还要考核到培训结束后,在指定的时间内,教师回到学校,能不能把学的东西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应用,以及应用的效果怎么样。第三,评价要人性化,既要有一定的规范,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既要有一般的标准,又要有个性的内容等,不要把评价作为“管、压”学员的法宝,而要成为让学员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激励机制。
突破时空,体现个性,上网培训。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探索校园网上教师培训的新模式。目前,有些教育技术培训模式不太适合广大教师的需要,因此,必须从教师需要出发,探索一套既先进又切实可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比如,可以利用网络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试点,设立“在线课程”,教师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学习内容,自行确定学习方法和时间。而作为师训管理部门,只要合理把握评测标准和规范管理程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