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的基本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第1篇

1.1物料衡算物料衡算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工或制药生产过程中,尽管物质的状态随着过程的进行不断变化,但对某个指定系统或设备而言,如果是间歇的生产过程,输入系统的物料总和等于输出系统的物料总和以及积累在过程中的物料总和。对于连续式的生产过程,输入系统的物料量等于输出系统的物料量。

1.2能量衡算物质世界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如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能、光能等。这些能量之间是可以发生转换的,即可以从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但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衡算的依据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工生产和制药过程中,常见的是热能形式的交换,所以能量衡算就只是热量衡算。在进行热量衡算时,以0℃为基准,除了考虑随物料进出系统的热量外,还应考虑系统与周围环境交换的热量,如:系统向环境损失的热量或外界向系统输入的热量。故在进行热量衡算时必须把这两部分热量计算在内。

1.3过程的平衡与速率化工和制药生产过程中的任何过程,都是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或者相反)。而平衡过程是过程进行的方向以及所能达到的极限。一个过程能否进行以及能进行到什么程度,其条件与规律只有通过对平衡关系研究来确定。例如,利用一定温度的热流体与冷流体通过间壁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热流体温度不断降低而冷流体温度逐渐升高直至两者温度不再改变。从整体上看,传热过程已经停止。但如果我们分别从吸热和放热的角度看,过程并没有停止,只是因为两流体放出热量的速率与吸收热量的速率相等,即处于动态的平衡过程。传质过程也有类似的的情况。通常把某种过程进行时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称为过程速率。

用以表示过程进行的快慢程度。过程的速率大小跟过程推动力呈正比,而与过程阻力成反比,提高过程速率的途径在于加大过程的推动力和减小过程的阻力。例如,过滤过程中,增加压力差增大推动力,从而提高过程速率。又如,流体的温度差,浓度差,化学式差等凡是自发过程中有利于趋向平衡因素的都可以称为过程推动力。在实际生产中,过程速率越大,设备生产能力就越大,或者在同样生产能力下,设备尺寸的尺寸就越小。

2三种传递过程

物系内物理量自发的从高强度区向低强度区转移的过程是自然界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物系的每一个具有强度性质的物理量如,速度、温度、浓度等都存在着相对平衡的过程。当物系偏离平衡状态时,就会发生某种物理量的转移过程,使物系趋向于平衡状态。如物系内浓度不均匀,物质就会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传递。在化工和制药生产过程,主要涉及的物料是流体和固体,所传递的物理量是动量、质量和能量。因此,涉及到的有:动量传递如流体的输送与压缩、沉降、过滤、液体搅拌等;热量传递如传热、蒸发、结晶等;质量传递如吸收、蒸馏、萃取、干燥等三种传递过程。对这三种传递过程的原理及计算方法的研究是单元操作研究的基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三种传递过程同时存在,也可能只存在其中一种或两种。在研究传递过程时,通常按三种不同的尺度进行,即分子尺度、微团尺度和设备尺度。

2.1分子尺度上的研究考察分子运动所引起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以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借助统计方法,确立传递规律,如粘性流体流动的牛顿粘性定律、热传导中的傅里叶定律和分子扩散中的菲克定律。与分子运动有关的物质的宏观传递特性表示为粘度、热导率和分子扩散系数等。2.2微团尺度上的研究考察流体微团运动所造成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常忽略流体分子内部的间隙。而将流体视为连续介质,从而使用连续函数的数学工具,从守恒原理出发,以微分方程的形式建立描述传递规律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当流体作湍流运动时,与流体微团运动有关的传递特性表示为涡流粘度、涡流热扩散系数和涡流扩散系数,但这些传递特性与流动状况、设备结构等有关,不是流体的物性。

2.3设备尺度上的研究考察流体在设备中的整体流动所导致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以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理为基础,就一定范围进行总体衡算,建立有关的代数方程。如液体搅拌过程中,搅拌桨所造成的大尺度环流。设备尺度上的传递特性表示为传热分系数和传质分系数,以及有效(或当量)热导率和有效扩散系数等。这些传递特性与流动条件直接有关,同样也不是物系的物性。

3间歇操作与连续操作

化工及制药生产过程,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所谓间歇式生产过程,是指在每次操作初始,投下一批物料,经过各种操作处理后,最后取出全部的产品,再重新投入下一批物料。小规模的生产多为间歇式生产过程。间歇式操作的的设备在不同时间,同一位置进行不同的操作步骤,因为设备的同一位置上的物料其压强、温度、流速随时间而变。

教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法;选择

一、化学概念和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是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化学基本概念是指化学学科中广泛应用的化学概念。学生能清楚、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好基本概念,才能建立“化学”这座高楼大厦。

二、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的主要内容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大致分为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化学用语、化学量、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等八类。

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适用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我们可以知道可能适用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范例法和自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对应的教学流程如下:

(二)依据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选择教学方法

1. 化学基本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

认识是有规律的。所以教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原则,对所学的知识也要按感知、理解、运用、巩固、综合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又由于学生的认识过程要经过自己的大脑进行系统地思维来完成,所以教师要把握思维过程,恰当地利用思维形式、采用诸如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因此要求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把普遍的认识规律,恰当的思维方法运用到每章、每节、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

化学概念形成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1 概念形成教学模式图

概念形成的感知阶段:所谓感知是指感觉与知觉的统称,是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在此阶段,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或观察典型的事例、事物或教师运用教材进行的语言描述以及其它多媒体的更加直观表象的信息;教师则要设置问题情境,并引发学生思考。

概念形成的认知加工阶段:通过对概念的感知,学生对典型的事例或事物进行演绎和归纳、综合和分析、概括和抽象、分类和比较以及推理和判断等方法提取其“本质特征”。通过上述方法,学生对所要接受的概念进行分析并确定其与各概念之间的联系,结合经验中的实例,形成对所学概念关键特征的意义表征。

概念的初步形成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讲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学生将对其关键特征进行概括、类比并且推广到事物的更大范围,做出定义、形成概念,或者认同和理解教师给予的定义,由短时记忆过度到长时记忆,促使概念符号化,概念进入到学生的观念阶段。

概念形成的联系整合阶段:对新形成的概念明确外延,进行非关键性特征的解释,运用新形成的概念进行鉴别、判断、划分、归属等活动,使新概念和已有概念相互作用,形成高度整合的新概念结构。

概念形成的运用阶段: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对事物进行推理、概括、判断、解释等,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以及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如果新问题或新现象能被新概念准确的解释,学生则认为这些概念是正确的,这类概念就进入了信念阶层,这样的概念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如果学生新学习的概念在实际运用阶段发现其与现象不符,不能很好的解释现象,学生则会重新检查初步形成的概念是否合理与正确,并且对初步形成的概念进行补充和修正。

2. 依据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进行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概念的感知阶段,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感知这个概念,我们最好选择实验法来进行,因为实验法是最直观的感知方法。

但是,实验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概念的感知,有一些概念并不需要用实验法来让学生感知。那么,对于这种概念,首先,我们就应创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教师进行新课的导入;然后教师对新概念进行讲解;接着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所学的概念进行巩固,此时教师应强调学习这个概念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对这个概念做反馈练习,最终形成概念。

这是一个激发动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强调巩固、反馈调控的过程,这也恰好是讲授法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讲授法的教学流程符合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因此,我认为,从理论上看,讲授法是适合绝大多数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教学方法。但是,还有许多概念可以采用实验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三)依据化学基本概念的知识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1. 依据概念的层次性选择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概念是具有层次性的,有些概念的层次较浅,具有表象的属性,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发现,如金属、酸、水、混合物、氧化物等,对于这种概念学生经过短时间的分析与观察,能够较容易的理解,同时接受并认同。我们可以采用自学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水”这个概念的时候,由于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水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完全可以采用自学法来进行教学。再比如,对于“氧化物”的概念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讨论法展开教学。教材中给出的“氧化物”定义为“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教师讲解时也要特别强调这一点,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然后,再做一些课堂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掌握好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且提高学生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

对于另外一些较深层次的概念,需要学习者具备良好的分析推理、抽象思维能力,才能了解这类概念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采用发现法对这类概念进行教学。例如,对“原电池”概念的学习,我们可以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热电厂的生产过程,也就是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过程;然后,提出问题“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化学能要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由于转换环节多,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那么,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得出原电池的概念;最后,再通过练习,加深对原电池概念的理解,巩固对原电池概念的掌握。再比如,进行“离子反应”的概念的教学时,我们也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实验:分别展示50mL物质的量浓度0.lmol/L的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导电性实验,让学生观察到都能够导电,然后设置疑问:如果将氢氧化钡溶液缓缓倒入硫酸溶液中,电灯泡的亮度将会如何变化?学生会做出不同的假设,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从而得出该反应的实质——离子间进行的反应,进而树立起离子反应的概念;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

2. 依据概念的易混淆性选择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化学基本概念除了具有层次性,有些概念还有易混淆性,如干馏和蒸馏。对于这类概念,我们可以采用范例法进行教学。它的教学流程如下:教师先将干馏和蒸馏进行归类,它们都属于有关化学实验技能方面的概念;然后教师先讲解其中一种概念,比如先讲解干馏,那就要从干馏概念的关键属性,即变化实质、原料状态、产物状态、操作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学生也要从这四个方面对蒸馏进行模仿自学。

综上所述,对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要依据其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内容不是选择教学方法唯一的依据,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特征,学生特点以及学校的物质条件来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顺清.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 江家发. 化学教学设计论[M]. 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3] 侯忠财,张道飞. 化学概念教学与学生心理活动[J]. 长春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 刘艳玲.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5] 乔蕾. 延边地区高中生化学错误概念探查及对策研究——以物质结构错误概念为例[D]. 延吉:延边大学

[6] 王治. 浅谈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 宋立彬. 研究认识规律,选择教学方法——小议化学概念的课堂教学方法[J]. 天中学刊

[8] 林峰.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与教学策略[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9] 邹伟. 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N]. 学知报

教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第3篇

一、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外延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譬如:讲授化学平衡概念,其定义的内涵包括:“一定条件、可逆反应,V正=V逆、反应混合物各组分含量不变”。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外延则包括:“一切可逆的化学反应”。又如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涵:“一度度温度,100g溶剂,达到溶解平衡、溶解溶质克数”;外延指:“一切在水中可溶解的物质”。因此,讲解概念,教者须首先明确概论的内涵与外延,循序渐进,再通过辅助手段或借助形象语言,从而达到正确、透彻、灵活、系统的讲授。

二、明确概念的使用前提。概念往往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都有其前提条件,在讲授时都要特别强调,否则,就不能由此而得出正确的判断,解题就容易出现错误。例如:可逆反应这个概念,须注意“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前提,否则就容易认为也是互为可逆的反应。再如气体的摩尔体积这个概念,须明确“在标准状况下”这个条件,不然就可能认为1摩尔气体的体积就是22.4升。由此可见,对于概念,要注意它使用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如何。

三、注意概念的严密性与灵活性

讲授概念,既要注意严密性,又要注意灵活性,做到:“严而不死,活中从严”。如: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讲解,按下表讲授,既严密、又灵活。

四、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加强对不同的易混淆的概念的对比。讲授概念,应尽量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加以讲解。这样既注意概念间的联系,又注意概念间的区别,既掌握共同特点,又掌握本质属性及个性,以免使学生对概念混淆不清,含糊其词。如:酸度与酸浓度,二者虽然都有浓度的含义,但酸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中H+浓度,而酸浓度指酸溶液中溶质量的多少,即溶液的浓度。它们所陈述的对象不同,二者不能混淆。如0.1mol/L的盐酸0.1mol/L的醋酸两者的PH值是否相同?(不同)。用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所消耗的碱的体积数是否相同?(相同)。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加强概念之间的对比,掌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区别,不致于在使用时混淆概念。

教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第4篇

的一个挑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介绍了几个基本概念的讲解方法,以此期望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关键词:工程力学 基本概念 教学

工程力学是研究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又是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工程力学的授课方法较数学、物理、化学有所不同,需要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观点,将一些复杂的研究对象分解为力学模型,使学生不光理解推导的结果,更要掌握推理的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工程力学中存在很多的基本概念,若理解不透, 做题时就无从下手。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简单介绍几个基本概念的讲解方法, 以供参考。

1不同角度拓展对“平衡”的理解

所谓物体的平衡,我们在工程力学中讲述的概念是是指物体相对于周围物体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平衡时机械运动的特殊形式,是物体在特殊力系作用下的特殊运动形式。事实上,静止只是存在于理论上面,静止也只是相对的,平衡是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学好工程力学的基础,为了加强学生对“平衡”概念的理解,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概念,对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将会有很大帮助。从整体到局部的关系来探讨平衡的问题,当平衡系统由两个或两相以上物体组成,系统平衡,则组成系统的单个物体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中的单个物体都可以列出独立的平衡方程;从动力学的角度探讨平衡的问题,当质点做变速运动时,质点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当加速度等于0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平衡状态,这个时候质点所受的作用力、反作用力与质点的惯性力组成了零力系,实际上质点是处于假设的平衡状态,也就是相对平衡。

2 对杆件“内力”概念的讲解

在工程技术实际操作中,构件的内力计算是普遍存在的(如悬梁、传动轴、桥梁等),但内力的概念抽象,常常让学生感到含混不清。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力的概念、判断截面内力的方向呢?这是工程力学课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了解构件的内力,还需要对所受的外力作出分析,那么内力和外力是怎样一种关系呢?他们就类似于初中物理中学过的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拉力作用于物体,会使物体产生,但是在物体运动之前,摩擦力等于拉力,并随着拉力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到一个最大值后,就不会再增大了,即摩擦力有个最大值,就是最大静摩擦力,此时,拉力如果继续增大,就会让物体运动。内力和外力的关系类似于摩擦力与拉力的关系。在构件没有被破坏之前,内力等于外力,并随着外力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到一个最大值后,就不会再增大了,这就是内力的最大值,此时,外力如果继续增大,就会破坏构件的结构。了解了内力和外力的关系后,再进行构件内力的分析,在工程力学中求内力往往采用截面法。介绍截面法时,应具体地讲述截面法的步骤,采用截面法的必要性,只有用截面法才可以分析梁的内力情况,对梁的应力可以作进一步的分析。所以先用截面截开梁,将梁的内部露出来,再来分析梁的的内力分布情况。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分析方法:用截面假想把构件分成A、B两部分(如下图),取出A部分,对于A部分进行受力分析,除受外力F1、F2和F3外,在截面上还有来自B部分的作用力,这就是内力。A部分在上述外力和内力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类似地,如取出B部分,则它是在外力F4、F5和截面上的内力共同 作用下保待平衡。至于部分B的截面上的内力则是来自A部分的反作用力。根据作用和反用定律,A、B两部分在截面上相互作用的内力,必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对于内力这个概念有两个总结:第一,内力是在外力作用下,由于变形而产生的附加内力;第二, 这种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但不会无限增大, 内力达到某一极值, 材料将发生破坏。掌握这些结论性的秘诀,一方面可以将较复杂、理论性较强的内力计算和方向判断简单化;另一方面又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方法较易接受,且记忆比较牢固,学习效果很好。

3 对比法分析工程力学中四种变形的概念

在工程力学的教学中,四大基本变形是材料力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四种基本变形时, 往往把几个内力混淆, 惯性矩与极惯性矩也分不清,怎样在教学中能够讲清这四种基本变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如果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讲解这四种变形,会更容易理解。这四种基本变形, 虽然受力及变形特点各不相同,但这四种变形的研究方法基本相似:首先,这四种基本变形都是按照“外力分析—内力及内力图—应力分析—建立强度条件”的方法来研究的;其次,都使用了截面法求内力;另外强度公式相似, 分子都是表示内力的量, 分母都是与截面形状和尺寸有关的几何量。因而, 只要掌握了一种变形的研究方法,其它几种变形就很容易理解,关键对比分析其中不同之处。为了区别这四种变形的不同,可以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如用弹簧来说明拉伸压缩变形的受力特点,拿剪刀剪布、剪纸等例子来说明剪切变形的受力特点;用方向盘来说明扭转变形的受力特点;在弯曲变形中就拿晾衣杆等来说明弯曲变形的受力特点,这样,通过具体的观察、形象的思考、抽象的分析这些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有效地促进难点的转化。

总之,很多同学都认为《工程力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能迎刃而解,对课程的概念、公式是很容易掌握的。

参考文献:

[1]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几点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6).

[2]罗澄清.关于工程力学教学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教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第5篇

我参加了县职校数学学科“魅力课堂・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听了三堂“对数的基本概念”第一节课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摩课,毫无疑问,这三节课都很好地贯彻落实了新高中教学课程和教材的理念,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有许多教学环节设计得很精彩。由于反复听同一个内容的课,又在课后进行了评课,听到对这个内容教学的一些讨论,便逐渐有了一些思考。这里写出来与大家讨论、研究与此内容相关的一些教学问题。

一、关于“对数”名称理解的教学

教材中对数的定义是这样的:一般地,如果a(a>0,a≠1)的b次幂等于N,就是ab=N,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aN=b,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对于定义中“对数”的名称理解,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接受。其中有一堂课,一个学生当堂提出来,为什么不叫“错数”,而叫做“对数”?上课的教师对借班上课的学生突然提出来这样的问题事先也没想到,一时不知所措,只能忙于应付学生,说是像一个人生出来的时候一样,父母取名张三就叫张三,给他取名李四就叫李四一样,这只是数学前人作出的一种规定所以叫对数。结果引来另一个同学又站起来说取名张三一定有实际的含义,比如是姓张的人家第三个小孩,所以父母给他取名张三,显然这个回答难以让学生满意。

可见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有必要了解数学的有关历史。如果用以下的数学历史教学,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数概念了。

对数是十七世纪中叶由穆尼格引入中国。十七世纪初,薛凤祚在1653年著的《历学会通》有“比例数表”,也称“比例对数表”,称真数为“原数”,称对数为“比例数”。《数理精蕴》中则称作对数比例,对数比例乃西士若往・纳白尔所作,以借数与真数对列成表,故名对数表。此后在我国便都约定俗成,称作“对数”了。

通俗地讲,就是在指数式中,如果特定的底数a一定时,已知了幂数N,而倒过来求指数b。薛凤祚设计了这样一张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对数表,知道了一个原来的数N,而在表中能一一“对”应唯一查到所求的比例数b。这就是“对数”的由来。

二、再谈关于“真数”名称的教学

三位公开课的老师,在定义了什么叫对数后,在式子中logaN=b,把a叫做对数的底数,把N叫做真数。因为在指数式中N>0,所以负数与零没有对数,真数N>0。

这里“底数”的概念对学生理解来说没有问题,指数式中已经有了底数的概念,在对数式里面a看上去又确实在底下,所以“底数”的概念容易理解。

问题是其中第二堂公开课中,当老师讲到真数时,有几个学生私下在议论这个“真数”,小声的自言自语,为什么叫“真数”?而不叫“假的数”?

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坐在旁边,真的是惊奇了,为学生肯这样思考问题动脑筋拍手称快。

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在经历了一番集合与函数中的抽象定义以及各种符号轰炸之后,又迎来了一个难点是对数函数。前面叫“对数”名称的理解刚解决,突然又出来一个不能顾名思义的“真数”?理解新名称成了这堂课的另一个难点,如何突破?

那么究竟对数式logaN=b中的N为什么叫“真数”?参加评课的所有数学教师都说教了这么多年的对数,是没有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事后,我试图找到了一种解释。在google搜索,一查还真能查到对这个问题的一种较好的解释。

邹伯奇,1819~1869,广东南海人,清代物理学家,对天文学、数学、光学、地理学等都很有研究。邹伯奇的数学成就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著述中,为当时中国数学界填补了不少空白。其中也曾对对数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由于邹伯奇先生是一位广东南方学者,经常在全国各地游学,到达了北方后,用比较浓重的乡音宣讲对数,在介绍到其中对数的“正数N”时,“正数”在广东话中读做“zhenshu”,他说出的“zhenshu”在北方人耳里就听成了“真数”。这与现在我们所说的“负数与零没有对数”不谋而合。

虽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但也不外于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们用这些历史资料适当地补充教学,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对学生突破难点有一定的帮助,不知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三、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对数概念”的引入,三位教师从不同的引题创设情景,有直接从指数式引出,有从国民生产总值a(1+8%)x=2a中引出求x,有从指数函数y=2x与y=()x引出对数概念,仅仅从引入对数概念角度来看,确实达到了组织者“同课异构”目的。

但三位教师都仅为掌握知识而讲授知识,没有从培养能力多去考虑教学。比如其中一位从2?=4,2?=8,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从中来直接引出,但没有从培养数学能力上去考虑设计。如果我们的教师这样设计教学,比如求指数式2b=12中的b怎么求?b有没有?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怎么表示?如果存在,是不是唯一?这个数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看到这样的问题,心里痒,想回答,却不知道怎么答,从而激发学习求知欲。

再一个就是对数表示问题,在引入了对数写法后,比如x=log325,对学生来说,到此这只是一个数学符号。

已经是高中的学生,现在看是最平氖铝耍绻氲降笔毖案攀钡那榫埃湛佳毖痹趺纯炊疾幌肮撸笔蔽颐窃僮坏2=2式子中去看G时就很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