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中厂,育人模式,生产性实训

Research on Mechanical Category Professional

“factory in schools” education mode

Yan Zhibo, Xu Yonggang,Liu Peiyue,Hao Gang

(1.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Shijiazhuang Instituet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que,Shijiazhuang Hebei,050081)

Abstract: The article in order to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and Shijiazhuang Dongc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through the“factory in schools”out in the for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s as the background, On the enterprise talent cultivation based on investigations, the mechanical specialty in “factory in schools” for productive practice education mode is studied. “Factory in schools” cooperation mode is the key problem of the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is not quits, only to find the point of balance of the interests,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fic effec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Keyword: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Factory in schools,Education mode,Productive practice

一、“校中厂”合作模式的探索

1.引厂入校的背景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人才的使命。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石家庄东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实现“引厂入校”。校内实训基地融入了真实的生产要素,创造了真实生产场景,营造了良好的实训氛围。只有结合专业特点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确立人才培养是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才能确立符合生产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2.“校中厂”合作模式的实践

石家庄东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加工的企业,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较强的技术力量,有数控加工中心、电火花、冲压、热处理等设备数十台,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五十余人,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企业产品属于高技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适于教学。

(1)资源共享,校企双赢。学校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供学生实训,在真实的工作中提升学生的技能和职业素养;企业可以共享学校的场地、师资和设备设施,做到技术、设备和信息共享,实现校企双赢。

(2)推动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提供的岗位包括模具设计、工艺制定、数控编程、机床操作、质量控制、生产管理等,结合生产岗位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要求,将数控加工编程、先进加工技术、CAD/CAM课程、模具设计实训整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实训,将课堂搬进了车间。根据企业生产和技术资料信息,整理成零件加工工艺资源库;按企业实际加工规范和生产流程,编写出实训教材,促进了学院实训教材的建设。

学校以企业标准考核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提升就业能力。

二、“校中厂”合作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当前而轻长远,不愿在合作中做长线投入

多数高校把校企合作当作解决教育资源短缺和就业渠道不畅的手段,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缺乏考虑,阻碍了企业与高校共谋发展的愿望;不少企业也存在短期行为,把校企合作作为解决用工或厂房困难的手段,缺乏长期发展的动力。

2. 校企双方优势和利益关系不对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现阶段校企合作中多是院校有求于企业,高职院校对企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院校希望利用企业生产技术优势,获得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薄弱,教学资源也难以用于实际生产。企业不愿承担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得不到政府支持或经济补偿,学生实习的时间与企业生产安排相冲突,校方对顶岗实习疏于管理等都是影响企业合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这是校企合作存在的关键问题。

3.校企双方政策导向不明确

双方工作人员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热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合作双方的具体执行者,往往不是专职的,而是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兼职去做一些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工作。无论是教师参加企业的生产或科研,还是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习,都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额外抽出精力完成这些工作。他们往往在劳动报酬或荣誉上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校企双方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

三、逐步建立和完善“校中厂”合作机制

1.解决问题的对策

(1)树立长期合作共谋发展的思想。合作双方要摒弃重当前而轻长远的思想,把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品方向和企业发展统筹规划。企业的生产任务非常适合机制、模具、数控等专业建设和教学需要。是一个长期合作的必要条件。

(2)制定具体有效的制度措施。通过几年的合作,双方已经逐步建立起感情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平衡的关系。双方在合作中互相投入的人力资源和设备物料资源能够达到动态平衡,这是长期合作的基础。在政策导向方面,学院和企业充分考虑到校企合作中创造性的劳动,给予政策上的引导和精神上的鼓励,引导大家投入到双方共同建设中去。

2.建立科学和完善的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关键是建立一种科学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对学校而言,产学合作的根本是育人。学校应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从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开始到教学组织管理、考核标准的制定、毕业答辩的全过程,由双方共同管理。学校负责教学组织,企业负责安排实习岗位,并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企业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训室按生产要求进行建设,按企业标准进行管理,建立企业化管理的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训教学基地。

四、小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不关注人才的培养,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点,这个共同点就是校企双方开展合作的基础。只有加强合作,学校充分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企业关注并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双方共同打造育人的平台,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满意的、企业急需的高质量人才[2]。

参考文献:

[1]叶茂林,肖念.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述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梁慧社.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10.1. 4-6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家长会;问题;对策

本论文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总课题的研究子课题《关于有效开展小学家长会的研究》论文。

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小学家长会一直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况的主要途径。但长期以来,陈旧的家长会从形式、措施和体制都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严重地影响了学校与家长的合作,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形成合力,有时甚至适得其反。鉴于此,我们明确认识到,家长会开展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

一、问题的症结

找到小学家长会开展形式、方法上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以相对更有效的对策开展家长会,才能实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直接沟通。笔者通过对本校及周边小学家长会的调查,得出:64%的家长认为家长会没有实在意义,76%的学生认为开家长会对自己心情紧张,不愿向家长如实反映情况。调查研究大多数小学家长会的开展情况,整体看来“流于形式多,单向灌输多,一味要求多”是当前家长会最为突出的问题。

具体分析其开展性质几乎可以概括为“以会开会”,流于形式居多,大多数家长会已变成“新闻会”“告状会”“工作布置会”“培训会”等。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整体上均想把家长会作为承载校内教育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遗留问题的形式和载体。学校是教育的实施主体,也是引导主体。不论在道德素质,还是在智力素质上,学校的教育都是不可替代的。而过分依赖或者想一劳永逸地通过家长会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是上述现象的思想根源和形成原因。笔者认为,除必要的告知、通报、培训外,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明确认识到,家长会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和渠道,不是结果和总结,而应该是开始和启发。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把家长会作为家校联系的“焊接”点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约束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修养还在不断养成阶段。所以,在课内外的生活学习中他们往往存在学习目标不清、方法不适、思想意识波动性较大等问题,而解决这些教育难题需要家校双方长期不断的紧密合作,以培育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但由于种种限制,学校、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不可能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及其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这是摆在家校之间的现实难题。而家长会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具有单一、笼统、不及时的缺憾。因此,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建立更多良好的互通交流方式,并适时地进行信息交换与沟通,使家庭、学校全面掌握孩子的第一手成长信息,协同教育,以不同的形式促进家校联合,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最终把家长会作为弥补漏洞、解决突出、普遍、棘手教育问题的形式和手段,“焊接”住一些漏洞和缝隙,实现家校信息无缝隙衔接,这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二)把家长会作为家校共同教育的创新点

近年来,小学家长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家长的参与率、参与热情不高,或者是不能持续给予支持和关注。原因是家长会模式陈旧、内容空泛、目的不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以提高家长会的开展水平,丰富家长会的开展方式。简言之,就是要创新家长会的开展模式,把家长会作为家校共同教育的创新点。

首先,学校、班主任要解决小学家长会在召开过程中的盲区、误区,提高校方、教师及家长自身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把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普遍、个别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侧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宏观和微观探究,剔除简单认识的盲区、误区,进而总结出家长会上的要探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对策,以实际解决问题,使家校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如:借助家长会这个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特长,并以此为契机对家长进行恰当的教育理念引导,让家长真正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并能有效地运用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其次,要不断丰富和拓展家长会的开展模式。如在开展过程中,可以以互动交流,问卷调查,专题探讨,心得体会,报告,学习先进教育事迹、实例、成果等形式完善、丰富家长会开展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合作、共进的原则,切忌“一言堂”的训话模式,以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其参与热情和智慧,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

(三)把家长会作为学校教育的评测点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智力、道德品质、人格进行不断塑造的过程,而教育者把教育成果、失误加以总结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教育者必备的素质。我们可把家长会作为总结、探索教育成败的一个评测点,这是对整个教育总结的有益补充。笔者认为,在家长会开展前、中、后期,学校要实行过程监督、指导,教师要有专题记录、总结和报告,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并努力使其具有互动性、适时性、适用性,形成实实在在的可借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为进一步更好地开展家长会和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践,整体上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家长会开展环境和氛围,教育效果会不断提高和呈现出来,能使学生及时完成学前到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教育的过渡,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使家校双方及时调整、改进教育举措,掌握学生接受教育的动态变化信息,彼此间增进信任;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有效开展小学家长会将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不仅能为家长之间、家校之间互相交流创建良好的平台,也能为提升整个小学阶段教育水平、拓展教育模式做出贡献,进而为构筑和谐的小学教育环境开辟新途径。

参考文献: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师型;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技能性,它和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有明显的不同,它使人的才能在职业岗位上得到直接、充分体现,将自身的能力直接作用在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上,应用于生产的整个过程,创造出直接的价值。因此,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岗位业务能力的培养,应放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

一、我国校企合作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世界上最早提出校企合作概念的地方是美国。1906年,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在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宣告成立。1909年,美国的东北大学在新建的工程学院开始实施合作教育模式,并且要求所有学生参加。随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借鉴美国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开展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办学。中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校企合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习欧美的成功经验,采用“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进行产学合作教学的试验。

中国的教育经费绝大多数都投入到了本科院校,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实验实训的建设相对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差距;校企合作的基础薄弱,企业没有多大兴趣投入到教育领域;校企合作机制欠缺;没有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理论与实践环节严重脱节等问题。

二、校企合作的特点及其规律

1.育人主体和育人环境的双重性

从育人主体来看,传统的办学模式是由高职院校独自承担育人和培养人才任务的办学模式。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则是由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合作来共同承担育人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实践培训。从育人环境来看,传统的办学模式局限于课堂,由教师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很少能够得到直接检验自身能力的机会与实践的环境。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则同时拥有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利用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为主的教育环境与获得实践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环境对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有效性

“双师型”教师队伍指的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但是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如何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摆在当前高职院校面前的一大难题。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中,企业和学校因为共同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因此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学校的教师队伍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校也可以把青年教师放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顶岗工作。另外,企业拥有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校可以将这些人员也纳入“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之中。

3.人才培养的直接性

在现行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反映出许多问题,企业如果将这样的学生招进来,学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实习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而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因为事先就有过一段实习的经验,所以对企业的工作岗位比较熟悉,这样的人才进入企业后能迅速顶岗工作,为企业产生效益。而且用人单位通过校企合作,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能够了解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状况,并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考核,因而提高了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认可程度,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了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无缝对接。

三、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1.校企合作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

(1)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大量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2014年我国经济GDP总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的第二位,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如今的中国已经变成了“世界工厂”,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型人才严重短缺。近几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工厂,出现了大量的用工荒,特别是技术型人才大量的短缺。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急需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2)校企合作对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一定的帮助。这几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超过了600万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依然得不到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巨大。通过校企合作,大量优秀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企业不仅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活动的管理,并与学生的就业指导结合起来,为就业开辟新的途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实现双赢

(1)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教学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以高校自主培养为主,对市场的需求方面考虑较少。而校企合作模式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学生完成学业后可以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通过校企合作,目前职业技术教育“闭门造车”的培养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发展出了许多新的模式,如“订单式”和“定制式”合作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出现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学校请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同时,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社会联合办学的活动,使原本封闭的教学领域得到拓展,扩大了实践教学的场所,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让在生产第一线的企业家、高级经理人作为学校的特聘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加强理论与实践交流。另一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技术人才又能很快地服务于企业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从而实现双赢。

(2)有利于企业优势与学校优势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学校和企业的安排下到生产的第一线进行锻炼。培养出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技术能力的学生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比本科院校更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但有些课程,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只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反复训练才有可能掌握。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资助,获得实验设备或建立专业实践基地,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

3.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在校企合作模式没有开始前,学校因为财力缺乏的原因,使得各专业的实习实训条件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而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实践工作,学生要转变自己的身份以一个职业人的要求完成用人单位交办的工作,到毕业时,学生就有了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有些甚至还未毕业就已经成了企业的骨干。由此可见,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迅速完成从 “学生―学徒―职业人”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获得就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在他们毕业的时候就拥有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将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很多学生甚至可以直接留在顶岗实习的企业。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可以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 兵.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校企合作的实践和理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一、 校本课程的体系框架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我们余姚中学创建于1935年,办学历史悠久。建校初学校就倡导求真务实的“实获”精神,将“平民化”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后来,提出“自治治事、自育育人”的办学方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确立了“唤起良知,追求卓越”的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个性。近些年来,在传承优秀办学文化的基础上,学校与时俱进地提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教育理念和“本色做人,卓越做事”的育人目标。围绕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高质量开设的同时,着力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从而拓展学生的教育空间,促进学生的卓越发展。

目前,我校校本课程主要分为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学科竞赛、社团活动、主题德育五大类。

(一) 科技知识类

课程目标:不以加深学生的科技知识为目标,而是在拓宽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认识,对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开设课程:数学建模、数学与思维、数论初步、数学发展史、趣味化学、环境保护、旅游地理、高中小发明、当代物理发展概况、生物技术与人类、数字电路、环保化学、金融知识、计算机应用程序编制、网页制作、车船航模制作、无线电测向、航模制作、天文观测、植物栽培、生物标本制作等。

(二) 人文知识类

课程目标:以当代文化发展、社会文化热点、学生文化需要和教师文化关注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旨在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人文视野、提高人文修养。

开设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经典原著选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新诗欣赏、新武侠小说赏析、聊斋精讲、历史文献选读、小小说欣赏和创作、影视文学欣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研究、美学初步、论辩与思维、趣味逻辑、英美文化、英语口语·走遍美国、英国文学原著选读、中学生礼仪等。

(三) 学科竞赛类

课程目标:满足部分以理科见长的智优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攻坚克难的科学精神,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开设课程:以学科竞赛小组为教学组织形式,对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拓宽与加深,增加与大学衔接的相关内容,即选修部分大学课程,这类课程主要面向理科创新教育实验班学生,也允许学有余力的普通班学生选修。

(四) 社团活动类

课程目标:这是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形成的、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的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卓越发展。

开设课程:以河姆渡文学社、佰草堂、大嘴俱乐部、街舞社、、书画社、模拟联合国、音乐社、星空话剧社、篮球社、排球社、羽毛球社、乒乓球社、网球社、数码联盟、影评社、动漫社、爱心环保社、历史社、猎人社、心育社、棋艺俱乐部等二十个学生社团为单位开设相应课程。

(五) 主题德育类

课程目标:在总结德育工作经验、整合传统德育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学校德育课程化,形成与学科德育相互支撑的主题式、系列化德育课程,逐步构筑学校、年级和班级三个层次的系列主题德育课程,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德育工作的育人效果。

开设课程:开设“节四大主题周”活动课程,“节”包括礼仪节、科技节、沉思节、艺术节、爱心节、读书节、体育节、实践节,“四大主题周”包括学法指导周、口才与交际周、团队合作周、社团活动周。

二、 校本课程的管理措施

校本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区等诸方联动,需要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诸管理要素并举。我校的校本课程管理主要采取了成立管理机构、规范开发流程、建立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 成立管理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精雕细刻抓教学”的管理思想,构建“学术引领、专家治校”的管理机制,促进我校教学工作的高位发展,学校成立教学研究所,下设六大研究中心:学科竞赛研究中心、自主招生研究中心、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中心、高考研究中心、创新实验班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心等。其中,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责:一是结合学校发展新要求,制订和完善《余姚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方案》;二是认真做好校本课程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三是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该研究中心下设课程发展专家小组、课程实施管理小组、课程评价小组。

(二) 规范开发流程

我校的课程开发管理主要分为课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教学、课程评估、课程发展五个阶段。

1. 课程设计阶段

首先,教师根据学校课程总要求确定拟开发的课程科目,向学校递交300字的课程开发意向书。其次,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审核教师课程开放意向书,合格者列入开发科目,向教师下达课程开发任务书,要求教师编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撰写分课程背景与目标、课程的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法、课程资源主要来源等五个部分,一般要求1500字。最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通过后,该课程进入“准入”状态,由教师进行课程设计。

2. 课程选择阶段

每学期开学初,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介绍与选课指导,由学生自主进行选课。学生选课通过网络进行,学校根据选课结果确定本学期开课科目。我校规定,凡选课满15人即可开课,学生可选两门课程,可以跨年级听课。目前我校每学期开课科目有60余门。

3. 课程教学阶段

根据校本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4. 课程评估阶段

对每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质量评估,评估方式有两种:学生网上评估,学校课程评估小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授予课程质量等级。

5. 课程发展阶段

将课程评估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改进、完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开发新课程。对少数课程质量不好、学生评价不高的课程则予以淘汰。

(三) 建立保障机制

一是师资保障。原则上要求教师人人能够开设一门以上校本课程。

二是时间保障。调整课时结构,改每节45分钟为40分钟,每天下午第3~4节课为自主学习课;一般每周安排两课时校本课程,一学期按18周计;晚上设立答疑课,晚自修教师由“管课堂纪律”走向“管学习问题”;规定隔周周一下午第3~4节课为学生社团活动课。

三是场所保障。整合学校教育场所,设立25个自主学习室,开辟一批学生社团活动室。

四是财力保障。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奖励基金;鼓励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向社会自筹教育经费。

三、 校本课程建设成效

(一) 优化环境:初步建成了基于学校育人目标下的多样化校本课程体系,增强了课程育人意识,整体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

经过多年努力,我校校本课程结构日益合理,内容不断充实,形式日趋多样,质量明显提升。如今,我校的校本课程呈现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三大特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起,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使得学校的育人环境整体上得到优化。

(二) 发展学生:扩大了学生的学习选择,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教育时空,促进了学生卓越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多样化校本课程的开设,扩大了学生的学习选择,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卓越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了学生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增加了学生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活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近些年来,我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质量稳步上升,高考成绩居宁波市前列;学科竞赛成绩优异,每年有上百人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其中数学和信息学竞赛尤为突出,数学连续七年取得全国数学联赛浙江省团体优胜奖,信息学连续五年获得全国信息学联赛优秀参赛学校,数学和信息学全国联赛颁奖大会多次在我校举行。此外,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小作曲家、小作家、小发明家等;学生发展潜力巨大,一大批学生进入高校后担任学生干部等。

(三) 提升教师:开拓了教师教育视野,锤炼教师专业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形成一支“大爱·大智·大气”的教师队伍

长期、系统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持久的专业发展动机和专业成长的宽广舞台,逐步强化了学校业已形成的“学术至上,教育自觉”价值追求,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品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增进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近些年来,教师出版了《心学大师王阳明》《健美操模块教学》《舌尖上的舞蹈》《小小说课堂》等十余部校本教育专著。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优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26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永恒追求,也是巩固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从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入手,做到“教”与“学”、教书与育人、继承与创新、学科性与艺术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1 优化教学设计,做到“教”与“学”相结合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略和具体安排。精彩的教学设计应是“教”和“学”的统一,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上,在对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一定要关注学习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要做到合理、有效,教学设计就必须激励、唤醒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表达,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当前,教学设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设计多,而学生的活动设计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等,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在准确解读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2 优化教学目标,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合理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保障。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目标重心应向非知识领域转移,要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目标,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要使教书和育人这一教学目标统一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深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教师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深刻体会并掌握国家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目标和方向的要求。二是要真确解读教材。教师要认真对照课程标准,通览教材,知道本学段本学科的教材包括哪些基本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思路是什么,进而明确这一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性质,明确教学中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三是要找准切入点。教书和育人密不可分,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必然育人,这是客观规律。教师要在掌握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同时,深人挖掘教学内容中内涵的哲理,适时点拨、引导,将教书育人有机融为一体,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学习品质。

3 优化教学内容,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教师要根据“教”和“学”的实际,解读教材,活用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策略。在着力寻求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的同时,要积极扩展、延伸知识,积极诱导学生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教学生成的创新性有机结合起来。

4 优化教学方法,做到学科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等实际出发,积极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方法,推行探究式学习, 培育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科教学的学科性与教学的艺术性结合起来,力求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质性提高。

5 优化教学过程,做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

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在教学中要着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的关系表现为双方目标一致,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紧密联系。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教学中,教师要要完成角色的转换,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分析、总结。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赵薇,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