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课程线上教学

高中课程线上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课程线上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课程线上教学

高中课程线上教学范文第1篇

要害词: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2009年秋,备受关注的高中课程改革率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进行实验,2009年又有江苏省、福建省参加实验。截止到2009年底,山东省共有862所高中,高一、高二约140万学生参与实验,因此可以说山东省的高中课程改革关系到全国高中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为了更深入地推进高中领域的课程改革实践,确保2009年新一轮课程改革毕业生的顺利升学与就业,及时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与不足之处并研究适时的应对策略。教导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导课程中央调研组一行6人于2009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和2009年5月12日至18日,先后两次到临沂、日照、青岛、德州、聊城、济宁和济南、潍坊、滨州等地市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调查研究,调研组通过听课、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共向学生和教师发放近6000份调查问卷,随机听课90余节,并与学校的教学治理人员、教导行政人员和一线教师分别进行了深度的面对面的交流座谈。旨在能如实地获取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胜利经验与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自上而下的教导行政系统紧锣密鼓的部署与治理下,整个高中的教导教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课程改革引领了教导治理与教导实践领域从课程治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详细层面的转变,整体提升了整个高中教导阶段的办学水平。但是,在详细的实践领域依然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及教导系统的相关人员似乎也没有做好预备以应对。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仅介绍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高中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科书的内容与结构尚不够完善

1.部分学科教科书内容逻辑性不强,存在断层的现象。通过座谈,教师们普遍反映新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跳跃性太大,许多内容不衔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模块的教科书的内容不衔接,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各自为营,没有兼顾到其他模块的教学进度。这种内容不衔接的现象突出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这几个学科中,许多模块的教学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但是实际上学生在先前的模块的学习中并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导致教师在详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弥补学生知识层的缺口,填补模块间的知识空隙,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数学学科,一个被教科书编写者忽视了的问题是代数与几何在内容上的不同步,例如将《解斜三角形》放到代数第三章第二大节后,学生要在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前夕才第一次学习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而作为余弦定理在立体几何中的一个应用——关于求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推导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在高一第一学期中段考后不久便用到余弦定理(见《立体几何》教科书P44),学生第一次接触余弦定理,根本不知道余弦定理及其内容,更不用说运用了。另一方面是特定模块的内容逻辑性不强,内容的编排顺序不符合知识的逻辑发展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例如平原一中的老师反映,物理学科中诸如力学、电学等许多模块的设置、编排就不符合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教科书的编制者也忽视了高中与初中阶段、选修课模块与必修课模块之间的内容衔接,使得教师与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到非常困惑,许多教师不得不使用旧版本的教科书大量补充相关知识,边教学边调动教科书的知识点呈现顺序,给教师顺利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相关学科之间内容缺乏横向逻辑联系。即教科书内容的编写不能照顾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调查发现,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内容上。例如,物理老师们在座谈中普遍反映物理学科的教学比较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物理中很多内容的教学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但是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却还没有开始相关模块知识的学习,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给教师带来了困难,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许多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先充当“数学老师”,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讲授一些数学基础知识。物理教师身兼物理教师和数学教师两职,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不但教师们感到“苦不堪言”,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非常困难,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同样的情况也突出表现在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中。

3.教科书编排不合理,部分内容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新教科书与旧教科书相比,教学内容偏多,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非凡的突出,许多老师都反映,一个学期难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很难实现。例如,语文老师们普遍反映语文教科书内容过多,选修课教科书教读篇目4篇,学生自读的有18篇,古代文言文就有10多页,学生很难读懂,教师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实施补救式教学。数学新教科书在旧教科书的基础上删减了一部分内容,却又增加了算法、统计、积分等内容,内容层层加码,造成内容过多。英语学科的教科书词汇量过大,而且教科书各章节的梯度偏大,对“听”、“说”、“读”、“写”的要求过高,教师、学生感觉不适应。其次,新教科书中增加了很多实验方面的东西,但是因条件限制,许多学校无法详细操作。再次,新教科书中要求学生讨论的内容太多,学生的实际水平无法达到教科书编制者的要求。热闹的讨论之后,其结果往往还需要教师告知或讲解。新教科书对知识点的安排不合理,有的重点、难点过于集中,有些章节专业性太强,术语太多,学生难以接受。最后,有些教科书中的例题很简朴,但后面的习题还是老题目,难度很大,有的甚至是近几年前的高考压轴题,学生一时难以接受。

(二)“减负”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欲求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但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课程改革的愿望和高中教导现实存在较大反差。从教师和学生的反映来看,教师累了,学生苦了,而这恰恰不是课程改革所期望的,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1.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感到身心疲惫。在与教师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累”。当被问及“参与高中课程改革后,你的工作量与以前相比”时,有57.1%的教师回答“增加许多”,有37.5%的教师回答“增加一些”,也就是说有94.6%的教师认为参与课程改革以后工作量加大了。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主要是:

首先,备课、上课要求的提高超出教师的现实水平。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是“既要备课本又要备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既要研究与传统教科书有了很大变化的新教科书,又要了解学生对新课程的知识预备和心理预备,并且想出应对措施;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科书,而要‘用’教科书”,教师就要花大量心思琢磨怎么‘用’,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要跑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寻找很多课本以外的包括文字、图片、老照片、录像带之类的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新课程对教学手段有新要求,教师就要学会使用多媒体、做课件,还要发明并动手制作新教具。新课程要求课堂不能总是“满堂灌”,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包括小组讨论、做游戏、演课本剧、做实验、户外观察、社会调查等等。新课程要求作业也要花样翻新,不能老是机械练习,教师就要在这上面动脑筋,设计出形式活泼、又能巩固知识的各种作业模式。

其次,靠加班加点来应对常规的教学研究。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被调查学校的教师平均日工作时间(坐班时间)大都超过10个小时。而且所有学校一律都是每四周才休息一个星期天。就这一个星期天,学校还常常安排学生在星期五、星期六考试,由老师在星期天加班阅卷。像这样的工作节奏,教师的身体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高中课程线上教学范文第2篇

一、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从评审立项的结构布局以及项目建设的进展状况来考察。

(一)课程创新基地的立项分布

1.按学科领域分类

本轮课程创新基地重点对学科领域进行建设,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建设。在申报评审中,虽然坚持学科协调发展的原则,但学科分布存在较大差距,语文、数学、物理、外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立项数量较多,而音乐、信息技术、政治、美术、通用技术等学科立项数量则较少。

2.按区域布局分类

课程创新基地评审在注重质量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但目前课程基地的区域分布不太平衡,其中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58.44%;城市发展新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19.48%;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16.88%;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5.19%。

3.按城乡布局分类

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是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有效载体,必须考虑项目的城乡合理布局。目前,项目城乡分布极不平衡,其中区县城市高中学校立项数量占总立项数量的93.51%,乡镇高中学校立项数量占总立项数量的6.49%。

4.按学校类型分类

全市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数量相当,但重点中学却集聚着优质的办学资源和条件,办学水平与质量也明显高于非重点中学。在申报评审中,虽然坚持校际之间均衡发展的原则,但重点中学立项数量占总立项数量的96%以上,非重点中学立项占比不足4%。

(二)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情况

两年多来,重庆市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体现了全市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新导向,创生了凸显学科魅力的新课堂,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新课程资源,促进了育人模式与教学方式的新转变,拓展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新空间,搭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平台,开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局面。

1.多数学校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理念先进,能够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一是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用好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优秀文化。比如,重庆市求精中学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百年树人,精益求精”为理念追求,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中,挖掘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等区域文化,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创建辩论会、模拟联合国等学科文化,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是以核心素养落地培育为导向。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引导全市各基地项目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六大建设内容”方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重庆市南开中学为有效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地建设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模型”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型”。

三是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全市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先后建成了“学科教研中心”“名师工作室(工作坊)”“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研修中心”等。教师线上、线下可以互动交流。搭建了“互联网+学科教研”平台,真正成了教师成长的摇篮。比如,重庆外国语学校构建“教师发展中心”,采取三组共建、各司其职的思路。专家顾问组:聘请知名专家为基地建设整体把脉,每年定期集中指导。行政领导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理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为数学课程创新基地进行政策引导、资金协调、后勤保障、跨学科协调以及基地建设监管等工作。基地执行组:主要负责各项目目标的具体实施。依托基地建设项目引领、名师示范、教研制度的创新,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常态化机制。

2.多数学校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中贯穿融通性思维,能够做到继承与创新、校内与校外、硬件与软件相结合

一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所有申报成功的市级课程创新基地,都是项目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都是值得继承的优良传统。比如,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外语课程创新基地,继承了学校的传统优势外语学科,构建了以外语为特色、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为目标,整合国家基础课程和国际优质教材资源,形成该校特有的“三级”分层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高中课程线上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手实践;数学教学;学习方式

一、引入新课时,设计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授新课时,精心设计一个动手环节,可以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亲切感,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引入“数学归纳法”新课时,安排“多米诺”骨牌的推倒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总结推倒的规则,感悟其中所含的数学思想。这一实践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掌握“数学归纳法”的教学目标,学生有目的地动手实践、主动探究,既摆脱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给出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单调乏味,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数学本质。

二、讲授数学概念时,设计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通常都要经过“感知概念,形成表象;分析抽象,概括概念;借助实例,理解应用”的发展阶段,概念的形成是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如果能够借助形象、直观的实物,并能亲自动手实践,形成表象,就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比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白纸上试着徒手画椭圆,这时候,学生对椭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椭圆是一个压扁的圆。但怎么压扁,它和圆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如何借助工具准确地画出一个椭圆呢?一方面,可以事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些画椭圆的方法,并准备好相应的道具,互相协作,各自动手操作,并分享自己画椭圆的体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圆压扁后变成椭圆,其实这个压扁的过程就是图象变换的过程。设计此环节,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机会,引导学生在动手的同时,提出猜想、交流心得,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对整个数学知识的构建。这样的动手实践过程,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有序展开、和谐进行,学生印象深刻,容易关注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细节,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学习性质、定理、公式时,设计动手实践,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感

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定理和公式。在学习这些前,需要先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即推导过程。往往这些重要的性质、定理和公式是一般化的结论,学生很难自主动手。如果在教学中,能设计一些具体的内容让学生先行探究,动手实践,那么在接下来推导一般化的结论时就能游刃有余,有的放矢。比如:在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如果直接让学生试着推导,那么,等待很多学生的将是一种失败的体验。如果教师事先设计这样一个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究点P(1,2)到直线的距离。那么学生就会欣然接受,自觉的开动脑筋,想出多种求解的方法。

图1 图2-1

图2-2 图3

方法一:如图1,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记为Q,得直线l与直线lPQ的交点坐标Q(-■,■),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算得点P到直线l的距离d=■。

方法二:如图2-1,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于点A,且A(-1,2),所以,|AP|=2,记直线l的倾斜角为α,则tanα=2,在RtΔPQA中可得,点P到直线l的距离d=|AP|=sinα=■。(如图2-2,也可以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于点B,然后类似于方法二进行求解。)

方法三:如图3,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于点A、B,且A(-1,2),B(1,6),所以|AP|=2,|BP|=4,|AB|=2■,在RtΔPAB中,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点P到直线l的距离d=■=■。

方法四:因为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上所有点距离中最短的,所以还可以利用函数思想求解。取直线上任一点R,记为R(a,2a+4),则|PR|=■=■=■≥■=■,当且仅当a=-■,此时|PR|的最小值即为点P到直线l的距离。

参考文献:

高中课程线上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初高中、衔接。

江西的高中新课程进行到了第三个年头,火红的六月高考送走了新课程的第一批毕业生,回忆走过的三年新课程之路,有得有失。再回高一,教师和学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以下是本人一线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做好教材的衔接

初中化学只学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它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教材语言比较通俗,直观性、趣味性强。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是以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主,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以化学学科体系为线索,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由于高一必修化学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相比起点高,知识理解和接受难度加大。虽然化学新课程在整体设计中已注意初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和内容的分工衔接,但高中新生要适应高中学习还是有一定难度。

例如学生在进入高一化学学习时,一般都会复习初中的知识。高中新教材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编为第一章,让学生先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燃烧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知识,源于初中而又高于初中,有利于初、高中化学的合理衔接,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然而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习惯了那种攀高、超前的教学方式,生怕讲少了,于是在教学中,大量补充,以求全面。如在高一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就补充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歧化反应、利用电荷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高难度的知识。这样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打击了学生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见到化学就产生一种畏惧感。在新课程中,教师教学不能“一步到位”。因此,教师必须研究新大纲,钻研新教材,精心处理好教材的提前与靠后、集中与分散、直线上升与螺旋上升等的编排问题。

二、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经历课程改革的高一学生知识面较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积极性较强,有合作精神,比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另一方面,初中新课程在学科知识、技能学习上要求的深度、学习的系统性有所降低。高一教师必须研究初中化学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升入高一学习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采取“低起点、高落点”的教学策略;注意创设学习台阶,分层次落实教学要求,帮助不同程度学生都能逐渐适应高中课程学习,减少学习程度的进一步分化。

利用好化学实验这一“利器”来辅助教学,化学新课程从学科教育目标出发,对化学实验内容及实验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过去学生单独实验的编排方式,淡化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区别,化学实验不再是简单地通过演示实验来训练某一项实验技能、验证某个化学知识,而是将实验融入整个化学课程的始终,体现了更强的探究性、开放性、趣味性和综合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演示实验”、“验证实验”等实验教学方式。通过化学实验来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科学探究情景,以此让学生对化学课堂充满兴趣,有着生动而且深刻的体验。

树立全面正确的化学课程资源意识。教师的课程资源多为化学教科书及相应的配套资料,这只是非常片面的课程资源。事实上,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化学教科书、教参教辅资料、科技图书、教学软件、报纸杂志等,也包括信息化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化学课程之中,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又有利于发展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教学衔接中向学生揭示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早些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复习小结、解题等。

培养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学科思想:?①认识物质的主线:“观察,实验探索,归纳性质、理论阐释、典型应用”;归纳思维法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实验室制法和保存”;演绎推理法等。②代表物的学习到一类物质的学习,以点带面、以面到体,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网络图。③建立直观-抽象的化学模型。指导学生把“实验――性质――结构”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化学模型,并用化学符号系统表示这种模型的结果。④注意累积解化学题的思维模型和思想方法。如守恒思想(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平衡思想意识(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实验思想(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实验误差分析)等。

综上所述,做好初中到高中的教学衔接,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特点,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对初高中化学教材必须熟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困难和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教师要主动地作好疏导和转化等过渡期工作,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现象,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1\]刘知新化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Ⅰ)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课程线上教学范文第5篇

年级   高三           学科   化学           开课老师   徐伟  

2011年11月25日,我校开展了一个主题为“学生主体参与,构建活力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我所教授的一节课── “有机推断与合成” 有幸得到了同行们的现场指导。以下是我所讲授内容的课例及课后反思,敬请各位同行指正。

“有机推断与合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五的内容。高考考试说明上对这一节的要求是:能利用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设计合理的路线合成简单的化合物。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整节课围绕如何使学生掌握合成的方法,解题的规范和设计合成路线上。

 本节课亮点简述如下:

1.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强化了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学案导学,布置学生带着任务自学教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阅读教材以及学案上的材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框图联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图形的分析、描述能力。课堂上引入了历史上的合成案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学会了合成的基本方法,自己总结出解决合成题的思路。

2.以问诱思,任务驱动。

在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中,我都设置了问题,使学生带着任务自学教材,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些问题的设置也能使得教学过程衔接和过渡顺畅自然,问题设置依据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原有的知识掌握情况,并且问题设置难度呈阶梯型特点,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真正“面对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另外通过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尝试解决,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过程。

 3.强化了新旧知识的融合,及时更新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将书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应该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开展探究活动,建构知识,并能将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融合,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框图结构解决合成的方法虽然是个新的方法,但是它建立在醇、醛、羧酸、烷烃、烯烃、炔烃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整合的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置各种图形,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联想,在有难度的地方,给以引导,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人觉得可以提高的地方

虽然听课的领导、教师对这一课的评价很好,但本人对这一课感觉还不够完美,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课堂题量略偏大,还不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高三课堂中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自主学习等,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