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地域性;设计

引言

在时展需求及宏观政策背景影响下,城市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机遇,而城市特有的地域特征则面临着挑战,未来城市在满足时展需求的同时强化其地域特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城市地域特征的保留,也关系到未来城市的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

地域性城市形象是城市健康、全面发展的标志。地域性文化是一个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底蕴,现代城市中的传统民居与文物古迹就是最好的地域文化的见证,因此在现代城市“千城一面”的现状中充分制定符合城市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案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地域性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起到文脉延续的作用,是在满足现代城市基础发展的需求上,注重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区域性特征,从地域文化出发设计城市与人的空间关系,充分满足人的适居要求,通过对现代城市设计中所忽略的生态规律的关切,力图创造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1城市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地域性影响因素

1.1自然因素

人类的生存、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自然的制约,自然环境对城市的这种支撑与限制作用决定了地域特征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尽管城市作为自然中的人造环境,本身具有与自然相对立的性质,但是这种矛盾使人们更加向往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我国的“山水城市”理念无不体现出人们对这一城市理想的追求。

1.2建筑技术因素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筑材料、建筑手段及技术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这是造就一个城市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如我国江南的水乡和陕北的窑洞。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规划设计应满足当地总体的发展状况,要以当地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需求为基础,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不能盲目的追求高尚、品位。也不得随意地模仿。

地方建筑材料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建筑材料与建构技术的选择和形成,通常与其地理地貌、生产技术等因素息息相关,为节约建造成本,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长期以来便会使建筑打上浓重的地区烙印,形成独特的地域建筑特色。

1.3地域文化环境

城市是由人创造的文化景观,“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各有明显的特征。”而地域性城市设计的深层含义是要使城市体现出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要在设计中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使城市具有非常明显的可识别性。

1.4政策因素

任何城市的地域特征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力的作用及人为的作用产生动态的变化,在人为的作用中政治因素成为影响地域特征的主要因素。城市从产生到发展,每一过程无不与政策有关,从行政区划、投资区位、城建政策、经济政策到意识背景、权力干预等无不带有政策色彩。在这些政策因素中,有些是促进地域特征继续发展的、有些则是令其逐渐消失的。

2地域性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2.1地域性城市空间设计方法

城市布局结构 地域性城市的布局结构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首先,城市布局应充分考虑利用地形地貌,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动人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大地景观。其次,城市布局也要结合当地自然气候,不同的地区依照其气候特点,日照间距要求不同,建筑物环境设计也有所不同,如我国南方地区冬暖夏热,遮阳和通风很重要,受主导风向影响较大,建筑布局要灵活多变,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南北向的房子要利于争取日照,夏天炎热,南北向的房子又要便于通风,所以人们对于住宅南北朝向十分苛求,统一的朝向使它们有了统一的肌理和均质性。再次,城市布局还要充分考虑当地历史文化环境因素及当地的民俗习惯和民族风俗。

城市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不仅要解决城市的人流、车流问题,同时也是创造城市景观的主线。地域性城市道路系统既要合理利用地形,又要延续城市的肌理。对比南方与北方的城镇布局,南方城市多曲折变化,北方城市多严整规则;受地形条件所限制,山地城市道路多依山就势,而平原城市则大多中规中矩,其道路系统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规划设计还应深入研究和把握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创造出适应当今城市化进程,且又符合地方文脉与个性特征的地域性城市。作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休闲、交流活动场所的城市空间,不仅要适应地区的自然环境,还应密切联系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历史文化传统。

2.2地域性城市建筑设计方法

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建筑空间一般比较宽敞,且注重追求品位;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建筑空间设计比较紧凑,大多更倾向于经济适用。此外,建筑空间还受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等地域性文化的影响。

建筑色彩是建筑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现代地域性城市要充分吸取传统的地域色彩,并结合现代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有所创新。

2.3地域性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城市景观设计首先应遵从城市的整体设计理念,应该在城市规划布局与建筑单体设计构筑的地域性整体大框架范围内,在空间组织、细部处理等微观角度遵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风俗和审美心理,以达到一种以人为本、亲切、舒适的外环境。设计中应结合功能要求,通过绿化、水体、硬质铺地等有机组合,以及地形地貌、地坪高差和地面铺装材料纹理变化等方法,形成空间围合,分出不同层次,创造出良好的景观空间。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域性城市设计将会成为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城市规划设计人员一定要掌握城市设计的地域特色,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结合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特点,充分尊重地区的内在特性,对地域特征进行发掘、保护、提炼和继承,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高城市品位。

参考文献:

[1]郭晋平,薛达,张芸香,刘明国.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以临汾市为例[J].城市生态规划,2005,29(01):68一72.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一、生态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概念依据197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规划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绿色城市、健康城市、永续城市等概念,虽与生态城市概念部分相通,但仍有差别,会议中建立城市生态规划原则,包括生态保护策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保存以及将自然融入城市等五项原则。此后生态城市的发展构想与理念逐渐引起讨论,并且后续的研究发展均依循这些原则进?。

生态城市需符合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等社会永续性挑战,包括适当技术、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生态、绿色活动、地区性生态、永续发展,其范畴非常广泛,而?仅是绿色生态部分。在生态城市一系?领域范畴中,领域与生态城市间,或各领域间并无附属关系,而生态城市须靠各领域课题完成方得以建构成功。

二、生态城市规划缘由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已成为新的城市规划方向

动?交通运具带来城市的扩张,增加人及货物移动,导致能源耗费且带来大?的气体排放及污染,并且由于城市扩张阻断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另外全球暖化造成气候变迁,?定时的?雨,使得原有公共建设基盘无法负荷,是故相关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所提出的策略及作法均试图在解决这些议题,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也成为未来新的城市理论方向,世界各地也将此一议题做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全方位以交通及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城市策略

经过整理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探讨多在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城市内的自然景观以及建筑与能源四个部分,在第二章及第三章对于相关策略及7个城市策略进?分析后,归纳出较常被提出的议题并非仅绿化及景观的议题,主要围绕在交通所带来能源耗费及自然环境断?所衍生包含能源节约与再生、绿色交通运输、废弃物减少与循环、城市发展与管理、自然环境修复、水资源与?域管理、永续建筑;其次则为社会??与健康、国际关系、国际合作与教育。

3、生态城市设计是全面的执?及全体市民的责任

各城市皆对于前述项目均提出具体策略及规划,虽然各城市特色?同,但气候变迁带来的问题必竟是全球性的,因此各城市面对的问题相似,交通耗能、热岛效应,几乎都是必定面对的问题。各个城市也有其独特的策略,?仅城市设计、工程技术的处理,还包含市民?与、政府合作、财务平衡、政策控制及公私合作,做重要的是公部门及首长的决心及贯彻?。当然其他城市的经验?一定完全就能运用在中国,?过几乎所有城市目前最为重视应为绿色交通及绿色能源的推动,而中国尚在绿化及绿建筑阶段,需加紧脚步才能跟上世界潮?。

4、中国目前所面临生态城市执?的课题?仅是执?机制议题

目前规划将生态城市控制主要以城市设计来做为主要操作,在中国各城市所执?的机制在城市设计方面必须重新检讨城市设计准则,将生态城市指标?实于城市设计准则外,另外应加强对于建筑物及能源部份,必须加紧脚步逐步纳入建筑法规来全面要求绿建筑设置,并且对于既有建筑部分也需研拟改善对策,开发相关节能设施技术。

三、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指导方针

1.生态城市发展区位的选定

(1)基地必须与现有的大众运输系统(包含火车、地铁、轻轨、公交系统)结合,或可变更或延伸现有大众运输系统与基地衔接,而大众运输车站须设置在步?或自?车可到的距离范围内。

(2)市民基本日常功能必须在这个发展范围内提供,而这些功能必须在人?或自?车可到的距离范围内被设置。

(3)基地必须座?在距离较大的城市或市中心区域内,以自?车可??到达的范围,而且必须整合到具吸引?的、直接和完整的,且?用引擎动?的交通网络内。这些有关更新基地的选定的准则和将城市缩小的结构重组的决策,已变成欧洲城市的再生议题。因应这些准则,地区规划规则和土地使用规划也将作为指导城市发展。

2.高开发密度和规模

开发密?跟规模将决定城市发展的居住及使用(工作、学生、购物)人口,这是城市规划很重要的议题,?只是在开发单元内?低土地消耗,也提供市民大?的功能,而且允许较多的永续交通系统设置。因此着重在相对的交通需求、?用太阳光的建筑以及生活议题品质的开发单元内最有效地进?开发密?是需要的。

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城市规划区目前已近90%大致已开发完成,对于前述建议对策,针对城市规划区特性及立即执?成效,建议以短期两?、中期五?以及长期十五?的?动规划,来达到生态城市环境改善成效。

1.短期执?策略

由于城市规划区人?环境、空桥系统及自?车初期?网经市政府及私人建筑基地开发完成,于短期??内主要分为交通措施、基地绿化及公共设施改善来执?。

(1)由于城市规划区初期人?及自?车?网已建立,应着重于减少汽、机车的进入,主要以扩大?人徒步区及建立大众运输系统,于假日封闭中心商业区部分道?作为?人徒步区,并且选定部分住?区试办宁静区,让市民及居民体认到减少对于汽、机车的依赖。

(2)于既有建筑物开发基地及企业鼓励增加绿化植栽,特别是于屋顶及建筑墙面设置绿屋顶及垂直绿墙设置,达到?低城市热岛的效应。

(3)在公共设施部分,短期内着重于对于重新检讨直栽植穴设置方式,增加基地内及道?的地表水直接渗入土壤,改善地区微气候。

2.中期执?策略

评估短期所进?的执?策略成效,再加以扩大或并纳入一般日常执?机制。扩大并确定?人徒步区及宁静区范围,另外以高收费、减少汽、机车停车费的设置并且建立区内大众接驳系统来直接抑制汽、机车使用的??,并且对于新建筑开发案逐步减少汽车停车位的设置。对于新开发建筑案以绿建筑标准,对于既有建筑物着重于?能设备的

运用及改善,减少能源消耗及气体排放。对于既有公共设施改善,重新检讨逐步减少人工铺面,增加绿地设置,并扩大单独植穴设置?连成植栽带的设置,增加绿化及地表水渗?的面积。

3.长期执?策略

长期则全面执?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并重新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检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准则并纳入建筑技术相关规范,纳入法制面执?。

(1)除?建立以人?、自?车及大众运输作为区内主要交通运具之环境外,并配合于相关法?对于新建及既有建筑内减少汽车停车位的供给。

(2)对于既有建筑全面奖励?能设备更置,并且对于既有建筑逐?推动绿建筑改善纳入法令执?。

结论

未来城市整体规划及城市设计,以生态城市概念做为规划主轴,检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准则纳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概念,进?区内土地使用及公共设施改善,积极改善既有公共基础设施,?低交通能源消耗,透过整体城市设计构想中将绿地、人?步道、立体空桥、广场及开放空间等公共设施重新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来改造,另外结合既有建筑物以绿建筑手法改善,再加上交通策略的控制,重新以可步?社区城市规划设计方式检讨,进而达到重塑生态城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忠航.考虑能源的城市规划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

[2]郑金.节约型社会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对策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协调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地上破土而出,它们给了城市长足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得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紧密和重要。城市规划以城市整体的层面对建筑设计提出指引和调控,而建筑设计又是城市规划意图在现实空间的直接反馈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如何将科学协调和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从我国现代化城市整体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具有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密切联系。建筑设计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则具有科学的指导性意义。城市空间的本质: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见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设计。

1.科学分析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方案,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2.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如果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设计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间层面的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两者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 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3.立足于建筑设计,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体质量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起着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将建筑组合形成有机的建筑群体空间,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环境问题。具体处理方法是:a. 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b.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感受塑造空间。

4.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实施与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现代中国城市形成了新的空间机理特征,具有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功能划分,每个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也都有所差异,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能否实施到位在城市建设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如果不能按预期的设计意图进行实施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这不仅是对设计工作的不尊重,也有碍于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场地设计。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场地设计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建筑设计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无、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建筑设计使用场地中各个要素需求,尤其是建筑物(对于室内空间的要求是建设目的中最主要的部分,这使建筑物成为一个项目最主要的内容,建筑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两者之间的相互限制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城市总体规划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用地和区域布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因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化的,所以对场地设计有着更直接影响,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这些要求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对于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入口的方位规定等。它们会对场地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构成决定性影响。

a.对用地性质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针对建设项目用地性质上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b.对用地范围的控制:规划是有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c.对用地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来限定,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畴之内。

d.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城规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e.规划中对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三、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调控如何发挥规划管理部门对建筑方案的调控作用,从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和城市发展上来看,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健全规划管理决策程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整的规章程序能有效的提高规划部门对建筑设计的调控。因此要全面推行专家审查制度,在行政审批之前,充分听取专业技术意见。同时必须把城市规划的决策、制定和实施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城市规划的实施因为涉及到多种利益关系和大量具体的行政行为而更为复杂,需要进行有力的管理和监督。首先必须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公众利益的维护建立在法制保障的基础上;其次要建立高效的城市规划管理的协调机制,政府职能部门、开发商和居民三方参与,以保障长远利益和公众利益为基本原则,统一协调、控制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复杂的、涉及面极广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真正做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体系;创新构建

前言:随着现代化发展,人们的关注点从注重生活必需物转移到了着重对精神层面的设计理念。同样,城市结构的升级也意味着城市规划设计的大变革,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者必须结合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制定城市社会发展目标,统筹城镇县各体系的发展途径,合理地运用新生技术及现有资源进行创新设计,借以突出各具风格的城市特色,体现不同地域的特有文化特点,最终展现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价值。

一、城市规划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以极快速度发展前进,在不断为我国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不同层面的矛盾纠纷也逐渐呈现,造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损失,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城市的毒瘤“城中村”,即为了适应城市的高速发展,将农民的土地征用,将他们缩小居住在原来的村庄,游离在城市规划管理之外,脏乱差人龙混杂,与城市格格不入,大大破坏了城市的形象和发展。加上实行市场经济、住房体制改革、允许土地拍卖等制度漏各种腐败现象滋生,利益勾结,使正常的土地规划无法合理实现。

1.2、盲目追求洋化或套用大城市发展规模,城市规模设计没有按照自身发展特点,盲目追求国际化,高楼大厦,中心商务区,高层建筑。盲目地拔高地区定位,使得本土特色流失,并且这种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对盲目发展的小城镇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1.3、城市建设局面混乱,没有统筹全面规模,详细性规划,及其他专业知识的覆盖率均不大,因此缺乏有力地指导与政策,如:各大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效率极低,严重时城市交通系统瘫痪,小雨成湖,大雨成海。地下管路建设无规划,有需求便无节制地挖通,注重短期利益,无长远目光。

1.4、各城市古旧建筑保护不力,为个人利益审批建筑规划,拆除古建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资源,也有为了促进旅游效益,拆毁新建建筑模拟建造古着建筑,与城市相邻区域的现代化建筑显得格格不入,城市的整体观感混乱。

因此,衡量城市标准设计要以先进的目光,自然生态的视角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错误的模式只会诱导各种为了私人利益破坏城市规模设计的行为,根据城市规划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思路及目标。

二、新思路,新目标及解决途径

针对不同的发展误区,究其本因,城市规划若仅仅限于理想模式的探讨,必然还会发生一些换汤不换药的发展障碍。城市规模设计与发展需要注重实际,从我国的特有国情出发,及时调整思路,加强实践理论的研究,合理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注重于规划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调整路线,要做到以下步骤:

2.1、正确定位城市标准,结合城市特有的发展新形势与规律,制定城市发展目标,规划出全面的未来城市的布局格式,并结合好各个专业知识,调整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突况的后备机能,做到能确保城市的高效运转,以保障经济稳定,各行业协调发展

2.2、建立健全完善的规模体系,加强规划的前线工作,投入较大比例的人力与物力,积极展开各种针对性的课题研究,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到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才有可能引导出完善的城市规模设计方案,后期需要各行专业人才的协调互助,统筹全方位发展目标及趋势,结合数据建立城市规模设计的蓝图。

2.3、合理的指导思想,要重视对现场勘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应用宏观及微观结合的现代科技,对基础设施状况进行客观评估,以此奠定扎实的观测基础并以城市规划科学为主体,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为辅导思想,进行综合论证,以具体思想进行指引和改造。

2.4、以严谨的态度,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细致地进行定量分析,从不同情况着手,实现城市规模合理化的建设方案,建立核心的共享机构体系,从理论到实际纵观分析,尽心为城市规模建设的设计设定好管理机制。

“城市规划中规划研究是基础,规划技术是保证,规划实施是关键。”牢牢把握好城市规划的空间与尺度,以研究,技术,实施的三方逐步结合,逐步推进,进行的统筹规划才能做到协调统一,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

三、城市规模设计的原则性

宏观分析城市建设中的障碍,统筹好各方面的专业规划,发展趋势及新建目标。规划建设需要的三大原则:人性化原则,生态化原则,科学化原则,通过探究三大原则的实践性和必要性,突出城市规模平台设计与构建探究的意义。

3.1空间设计感成为了城市人性化的重要展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居住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空间的改变也引发了情感的变化,从热情互助到人情冷淡交流匮乏,强烈对比出规模合理化带来的作用,只要将尺度掌握好,便有合适的心里暗示效果,从环境里潜移默化,提高文明行为,使设计效果得到最大展示。

3.2城市更新要坚持生态化原则,追求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合理地配置自然资源,在这一进程中,既要保留住城市特有的文化性和历史感,即保留古旧遗迹,也要结合时展需求,以客观的角度,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才能提高城市的丰富性和延展性,建设一个生态型的城市。

3.3城市规模设计中通过建筑的构建设计可以体现许多物理学方面的应用知识,如附加筋的使用,钢柱支撑点等,科学化的城市规模建设提高了资源的配置率,以力学的特点进行使用建设改造,在最大限度下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益。合理配置资源是科学化规模建设中的一大要点,分析数据,全面结合实践行为,做到科学发展建设,使城市规划建设平台更富科学性。

结语:

根据资料记载:“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实际上,城市规划与更新的目的,不单单是安排好城市的基本设施,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和谐统一,着重对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信息管理,实现城市规划平台的构建,整合,共享,达到人文为主,设计共享的理念。通过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问题推出及探讨也体现出城市规划建设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

参考文献:

[1]王菁.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J].今日科苑.2010(24)

[2]张建. 关于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

[3]李汶浔,陈萍文.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析[J].山西建筑.2011(08)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浅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

1 城市规划的原则

为了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规划时必须采取合理地采取适合的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环境综合质量,寻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目标,使规划统筹安排、持续发展。同时把握城市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趋势与规律,调整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交通网络系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2 客观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城市发展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规划即具高起点、高标准、长远性,又要与实际密切结合,寻求切合实际的城市开发策略、发展指标与阶段目标。使规划适当超前,兼顾现实。

1.3 特色原则:充分提炼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现状特点,发挥较好的自然条件优势,在城市形象和整体空间环境研究的指导下,进行城市景观特色的创造,使规划精心构思,体现特色。

2 城市规划思考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其涉及到用地规划、道路规划以及城市绿化规划等方面,因此规划时需考虑的要点较多。通过结合实践,笔者总结了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其应当考虑的重点问题。

2.1 城市规划离不开城市的交通、信息等方面发展,为此规划应当调整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交通网络系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2 进一步科学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发展方向,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如调整城市的工业结构,合理布置工业用地,通过规划有效地确保城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2.3 在当前形势下,城市规划应当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名城风貌。充分考虑山、水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与自然生态风景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山水城市。

3 城市规划设计的思路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必须采取争取的技术路线才能有效地确保城市按照规划意图来进行。为此城市规划应当以城市发展与规划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运用先进手段和多学科渗透的方式,通过专题研究、方案比较等技术方法,强化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和的科学性:在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和专题研究基础上,重点把握区域与城市发展条件、城市结构与用地发展方向、生态环境、交通系统、历史文化城市保护与城市特色、近期建设等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加强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展开有针对性的一些专题研究。重视现场踏测和基础数据的分析。对城市用地现状、近期重点工程地质条件、县域城镇发展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为规划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重视与周边地区发展的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万载在江西省、宜春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地位与职能,分析周边城市对万载发展的各种影响。

4 规划协调

每个城市规划都离不开协调城市居民与工业规划发展,城市规划应当合理处理好居住与工业、商业、行政办公等用地的关系,使居民工作生活方便、居住舒适。集中紧凑布置居住用地,并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对旧城居住区的改造,改善居住环境。

对于城市工业布局应当充分考虑县城的生态环境,做到既发展工业,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处理好工业区与居住区及办公区之间的关系,缩短居民上下班之间出行距离,避免给城市道路交通造成压力。同时应当考虑分期建设的的经济合理性,留有远期发展备用地。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东部工业园建成高起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另考虑工业园区远离城区,要同时注重居住、商业、邮电等设施的同步建设。规划时,在工业用地调整方面,应当规划将城中心区内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实施整体搬迁,对城中一些小块工业用地可规划改造为居住或商业用地。

5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道路交通规划一方面为了满足居民的出行方便,另一方面可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为了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交通作用,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原则,从区域角度出发,协调县际交通和县城内部交通两个层次,处理好城市道路与公路(省道、县道)、水运交通之间的关系。根据城市当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城市道路系统宜采用“自由式+方格网”的模式。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盘活土地存量,合理开发增量土地,提高城市运转效能为目的。明确道路系统的功能和等级,提高道路作用效率,强化各组团之间的联系。

其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目的是让居民在出行活动中掌握主动权,能自由选择和换乘各种交通工具,达到最方便、省时、经济的目的。结合城市地势的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发展规模出发,交通发展方向宜采取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私人交通(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作有益补充,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协调发展的方针,达到近距离出行以自行车、步行交通为主,远距离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同时完善步行系统,保持人行道的连续性、安全性,在局部商业段,设置商业步行街。

6 城市绿地规划

通过实践表明,城市的绿地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很多城市规划都为了创造出一个空间特色鲜明、环境绿化优雅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城市绿地规划原则应结合城市的性质,将城市公共绿地与生态绿地连成一体,创造出充满山水特色的绿化景观。同时根据城市当地的景观特点和植被风貌,进行水土保持,充分发挥绿地的环境效益,使大气、水体及噪声等主要环境指标符合要求。在建设园林绿地的同时,强调保护措施,以便更快、更全面地创造出优美的城市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绿地系统规划可通过由成片的郊区生态景观绿地,城市公园;带状绿地,滨河绿地和街道绿化,点状的小区级公共绿地、小游园和单位附属绿地构成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城市风貌景观是城市外在的形体、色彩、建筑风格与环境艺术景观的整体感受以及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主要由景观轴线,景观区域以及环境艺术小品构成。如通过规划有绿色景观轴线,形成主景观轴线以及其他主要城市道路形成的次景观轴线。

7 结语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分别就城市规划原则,设计私立以及规划协调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可行的规划私立,为同类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大能,谢尧生.城市规划设计市场透视[J].城市规划,2010,(03):35~39.

[2] 王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78~80.

[3] 朱克炎,马会军.谈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3):111~113.

[4]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