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年教育的意义

青年教育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年教育的意义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年军人  媒介素养教育

        引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军人要有很强的媒介素养意识和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一、加强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

        1、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直接来自于大量媒介信息的引导,人们对外界环境所作判断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受制于媒介对这个世界反映的客观度和准确度,即使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军营中也不例外。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功能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置身军营的官兵接触和感知外界社会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大程度上成为官兵建构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响源。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军营生活。

        2、媒介素养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军队建设转向新战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十分重视信息的对抗与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认,我国目前对卫星电视、越洋广播、互联网络的控制和屏蔽能力还很弱,与西方国家之间亦存在着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实上的西强东弱的局面。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中,西方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日益渗透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媒介,更影响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军人群体。

        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全球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二是在青年人、特别是军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有能力识破某些信息的“温柔外衣”下包藏的祸心,并能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

        3、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在我军建设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在传播国防知识、树立军队和军人形象、宣传国防政策、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全民国防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文学、影视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时尚,对提升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形象和威望、唤起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中,与军事和军人有关的新闻、专题以及文艺作品仍然受到社会和年轻人的欢迎,军人仍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因此说,在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以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给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挑战,同样,也为我们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一代军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4、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当代军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通过主体对知识、信息的内化,进而改变其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了理想信念的确立,而媒介素养教育则能够确保青年军人在媒介信息海洋中的理性和清醒,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摒弃垃圾信息、抵御敌对信息、传播正义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对传媒经验理性认知的需求,是当代人面对日益强大的传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成自身与现实环境以及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因而,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不同于部队针对各种主题或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受教育之后一个知识盲区的填补,一种新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对青年军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抑制媒介不良影响的措施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对传媒的管理力度,禁堵不健康内容登堂入室,进入大众传播渠道;二是在受众中间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让更多的受众拥有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媒介素养,成为积极的媒介信息操控者。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整合、利用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和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不一定要设置专署机构,重要的是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并将之结合到军事教育理念中,将具体工作融合到部队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军人的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结构合理、训教一致的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订相应政策,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普及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军事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校毕业生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军校学员的培养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机构在新闻传媒以及心理战、舆论战理论与战法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学积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尽快使这些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建立具有军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开发相关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

        (三)优化培养环境,营造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媒介知识普及的基础之上,在院校、部队的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中营造健康、科学的媒介信息环境。利用校园和部队营区网络资源,让基层官兵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和活动中。目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部队官兵的信息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不仅部队的军事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或网络来进行,局域网也给广大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生活和娱乐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变得模糊,浏览信息的人同时也可以信息、参与网上讨论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青年军人正处于日益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能够在各种复杂局面面前保持军人本色、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是新世纪对军人提出的新考验,也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基础。通过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信息真伪、识别正确与错误、有效地利用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是全面提升部队综合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青年;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

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他们在以往的求学过程中一直是被羡慕、被推崇、被偏爱的对象,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优越感。但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高校逐年扩招,这一群体迅速壮大起来,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日益增强的竞争和压力,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广泛地受到关注。以往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结果显示出,在检出率较高的问题里均包括抑郁,这表明抑郁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抑郁是一种心境异常低落、不愉快的负性情绪状态,会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带来消极影响,对个体的心理调适具有阻碍作用[1],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美国science杂志曾发表文章指出,抑郁是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正常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感受和倾向,而且抑郁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一些研究也指出,抑郁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也较常出现,且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3]。

本研究试图摘掉大学生的光环,把他们放回到同龄群体中去观察,结合着同龄群体的抑郁情绪状况来研究大学生的抑郁情绪,这样的研究结果可以使大学生对自身情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更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激发他们的斗志。使他们能够珍惜自己优越条件,珍惜宝贵时间,找回应有的自信与乐观,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信心百倍地面对升学和就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被试。大学生108人(45.2%),与大学生同龄的社会青年131人(54.8%);从性别来看,大学生群体中女生62人(37.0%),男生40(57.4%),6人(5.6%)未填性别;社会青年群体中,女青年86人(65.6%),男青年45人(34.4%)。

1.2 测量工具 采用Radloff(1977)编制的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的中文修订版[4]。该量表主要测量抑郁心境和体验,同其他抑郁问卷相比更适用于一般人群的抑郁评定。共包括20个项目,采用0~3分的4级评分,对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抑郁感受的频度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高。总分19为肯定有抑郁症状[4]。

1.3 施测过程 共发放问卷252份,回收有效问卷239份,有效率为95.21%。问卷回收后将数据输入电脑,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大学生和同龄社会青年抑郁状况调查的一般结果 见表1。

大学生与同龄社会青年抑郁

2.2 大学生与同龄社会青年的抑郁情绪总体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显示出,从样本总体来看,大学生与同龄社会青年抑郁平均分略有差异,大学生高于社会青年,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2.3 肯定有抑郁的群体中大学生和同龄社会青年的抑郁情绪比较 结果见表3。

表3显示出,本次调查中,在肯定有抑郁的群体里,大学生的抑郁程度要显著的高于同龄社会青年。

3 讨 论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群体中,有23.8%的人肯定有抑郁,加上可能有抑郁的人数比率高达46.2% ,说明抑郁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的存在。以往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杜邵云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大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率为42.96%[5];骆宏、马剑虹报道275名大学生中有55.3%存在抑郁症状[6]。

结合表2和表3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抑郁情绪在青年人群体中普遍存在,但相比较而言,与大学生同龄的社会青年中肯定有抑郁的百分率要比大学生中肯定有抑郁的百分率低,也就是说,与大学生同龄的社会青年要比大学生的抑郁情况好一些,精神面貌更乐观。本来在同龄群体中最占优势的大学生情况并不乐观,他们的抑郁程度甚至高于同龄社会青年。这与国家、社会、家庭所期许的或者说是人们认为理所应当的状况大相径庭。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对自身及社会期望值过高,增大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致。

建议增加两个群体的联谊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对自身情况有一个清醒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优越条件和与之截然相反的消极状态有多大反差,从内心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最终将他们的斗志激发出来,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却面对升学和就业。另一方面,也给社会青年增加了学习机会,拓宽了学习途径,这样促使同龄的两个群体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第3篇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界定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二战以后,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剧变:科技进步、经济起飞、政治变革、文化多元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对理性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它最初本来是指称一种以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其他诸多领域。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被引入学术界。“德里达(J.Derrida)、福柯等一些年轻的法国思想家开始研究各种后现代主义小说。德里达相继出版了《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等书,宣告解构理论的确立。1979年利奥塔发表了《后现代主义状况:后现代主义状况》一书,在西方思想界引起极大的震动,掀起了后现代主义的。20世纪80年代,由福柯、哈贝马斯(J.Habermas)、利奥塔和罗蒂(R.Rorty)等人发起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大论战,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野拓展开来,并形成了诸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诸多分支学派文化哲学思潮。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涵及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一些不同的理论和立场综合而构建起来的一种对现代主义进行挑战、质疑和反叛的社会批判理论和思潮,没有统一的体系。从总体上说后现代主义思潮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思潮,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努力的反思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试图重新构建一个和谐全新的社会。

1.反对理性,消解主体性

现代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提倡理性,主张用理性去战胜一切。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理性的过分强调必然导致个性的缺失,人性的异化,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个人生活意义的丧失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不完全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而是要对现代主义进行“纠偏”,在现代主义做的不够的地方实现“超越”。

2.反对整体性、同一性,提倡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世界是碎片化、零散化、特殊化和多元化,具有相对性,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因此,后现代主义推崇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强调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每一个人因为其所处的立场和阅历不同,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而也会有不同的方式和作为。

3.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否认世界有终极本原,本质存在,否认基础原则等问题,否认本来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认为其只是一种假设。后现代主义思潮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认为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和没有生机的,强调模糊性、多元性、散漫性、反叛性、分解性、间断性以及反正统性。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客观地说,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当代青年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有利于增强青年个体的主体意识,激发青年个体的创造性和奋斗精神;后现代主义倡导的休闲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青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后现代主义对于各种中心主义的批判有利于增强青年个体的反思精神,建立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后现代主义反对同一性、主张差异性的特征,有利于建设和维护一个多样性的世界……。另一方面,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念和思维意识多元化时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多视角、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冲击了当代青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思潮强调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的自由的自由精神,使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逐渐淡化,理想信念失落,享乐意识增强;后现代主义思潮反叛、解构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基础,解构一元、主张多元的生活态度消解了青年一代的思想意识,消解了青年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这种不确定性、多元性的观点,震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心中的严肃性,严重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

“后现代主义”相对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它为我们思考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角度,冲击了我们对传统世界的认识。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同样需要在吸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思维视角和研究领域。

(一)协调青年思想的多样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化,实现二者的统一

对青年群体中存在的差异性看法进行保护,以包容的心态对待青年思想的多样性,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具备的基本态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要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二要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直面多样性;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环境建设。

(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教育

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人文精神的解构和对人性深切关怀的理念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予以辩证性借鉴和吸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因而在教育中应真正地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在教育理念上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育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青年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的教育主体,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青年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充满人情味和人文精神,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注重引导和完善人性的发展,注重发现自我价值。

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其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人类知识的激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受教育者来说,在吸收知识的同时,需要增强选择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其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内在需求。人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行为不断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关注和关心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进而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开展学习,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当前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育者在受教育者面前始终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受教育者大多缺乏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勇气,缺乏探索精神。

其二,人自身发展的呼唤。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出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启发引导,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把握住自身发展的主动权。认为,人的发展不屈从于其他任何活动和条件,能为个人驾驭。不难发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绝对地对立起来,强调将群体利益高于个体、自我利益,忽视了个体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由此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

三、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更为系统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充分肯定、尊重和重视个人发展的合理需求。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当程度上重视了个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了受教者的独立价值和自我价值,这种价值观已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用人性的眼光来正视实现个人个性,用真诚态度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个性。传统的教育模式易导致青年学生发展的片面、抽象,人性受到压抑,思想被桎梏,创新的萌芽被无情摧残,教育怎么能发展,青年学生怎么能全面进步。

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指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满足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否则,发展就失去了意义。

以人为本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始终关注青年学生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培养独立和谐的人格,唤醒和增强主体意识,形成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五、如何推进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青年学生为中心,充分肯定个性,调动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向上思想教育感染、升华青年的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物欲横流的社会,可以思绪飞扬,个性张扬,真、善、美的人的本质关键时候要保持,“质本洁来还洁去”,否则,把握不住底线,即使“金玉质”,势必“终陷泥淖中”,思想政治教育最终遭受彻底的失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入人性化的理念,真正理解青年的现实需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一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二是坚持“生活化”与“幸福化”相结合。三是教授关系的平等化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相结合。

(三)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教育观念,用真善美熏陶和感化学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有高尚的师德、言行一致的品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充分利用自己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责任感,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始终抓好教育引导工作不放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以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青年进行自我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体现。注重教育手段的多样化,运用多样、灵活的激励管理手段鼓舞学生。运用激励管理的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满足学生的某些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实现管理的目标。

在打造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要把社会、学校、家庭有机结合起来,不要将世俗的势利思想强加他们,而应该用亲情温暖他们,物质上支持他们,思想上当好成长的参谋,发挥整体教育性能,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第5篇

近年来,移情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成为心理学家所关注的研究主题。移情(empathy),指人不仅能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感受他人的情感,即个体根据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引起与其一致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可以看出移情主要被限定在情绪智力的范畴内。与过去移情的概念相比,它更强调一个人去理解别人心理过程。

移情包含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近几十年的移情研究表明。移情是道德行为的动机来源,移情本身就是一种“亲社会”动机,具有引发助人行为和抑制攻击性行为等亲社会功能。由此,个体能否将亲社会的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移情起着关键性的桥梁作用。同时,移情能力与个体的道德品质之间具有高相关性,霍夫曼说过“移情是有助于维护社会联结,促进人际友好关系建立的一种心理手段。”移情能力高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人际技能。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应重视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关注道德情感领域。促进中小学生道德价值信念的养成。

一、移情的道德教育价值

移情既包含对他人情绪状态的认知,又包含理解他人情感,因此移情对道德推断、道德归因、社会判断都有重要的作用。很多教育者开始重视移情对道德判断与道德内化的作用,突显出移情在对道德发展中的影响。

移情与道德判断: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移情体验可以通过语言的使用或设身处地的思考之类的认知活动激发。这时,它就会具有某种道德意义。霍夫曼认为。移情能力是在情绪性激起和对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当一个受移情情感控制的道德原则被激活后,就会对观察者自己的总体移情情感起到增强或减弱的作用网。换句话说,通过激活青少年头脑中固有的道德准则而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因此,移情会直接或间接地激发道德原则,影响道德判断和推理。道德移情水平不同。对同一件事的道德认知必然不同,具有较高道德移情水平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选择和承担能力,使个体的道德动机最终能够处于主导地位而做出道德判断。这是个体进行道德自我净化,实施道德归因,促使个体实现更高的道德自律的渐进过程。

移情与道德内化: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道德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涉及社会要求和个人意愿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和动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产生自律行为的过程。而在移情基础上产生的愤怒、内疚、同情等情感会促使个体产生不公平感,使个体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甚至他人不公正的行为引发的移情性愤怒促使人们对他人进行谴责甚至惩罚。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就与当前问题有关的道德准则过滤,有可能把它内化为思考道德问题时的重要依据及个体行动的道德准则,进而维护关爱、公平等社会价值观,促使个体做出相应的道德判断进而做出亲社会性的道德行为。因此,移情是道德推理的基础,其水平的高低影响着道德水平的高低。可以说,移情在道德内化中产生。又促进道德内化。

二、移情的德育渗透实现的基本途径

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人们仍然更多地强调道德认知的灌输,普遍把道德认识视为道德发展的主要引导因素,而把道德情绪体验置于道德认识的从属地位,较少地关注道德情绪体验对道德认识的影响。在这种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在道德行为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移情培养则可以激发个体的道德需要,关注个体的道德情绪体验,因而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积极情感

教育实践应是一种使人感到愉悦的活动,正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说:教学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师感到烦扰,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它是一种教的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正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所以,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往我们学校德育教材编写,更多地强调知识的载体性和传授性,而对学生的“学”考虑较少。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道德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当学生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围绕人与人的社会交往。道德标准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必然先以自我道德经验为参照。所以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减少知识性的输入,加入更多情感性的教材。通过分析和体验情节和人物的丰富道德感情,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应善于发掘教材的情感内涵,利用教材内容的文字彰显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和感情上的陶冶。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情感,提高其移情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别人的情感。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权利;对同一事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些看法和感受不尽相同。要训练学生从别人的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及作品辨别情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情感的敏感性以及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此外,教育者要鼓励、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理解其产生原因,然后去分析,去疏导。去治疗;要引导学生体验自己情感的变化,增强接受能力,特别是对能产生积极后果的情绪的体验,激发学生向善的动机。

(二)提升教师的移情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师生交往而形成的相互认识、理解以及情感上的亲近与信赖的关系。

人的任何活动都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人类既受环境的影响。又要控制和改造环境。师生交往同样如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和其它任何人际关系一样,师生关系也是双边关系,师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言行举止对师生关系起着重要影响,教师的移情是维系积极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善于移情能促使师生关系不断融洽和提升。研究证明。教师的移情能力与学生的学业成就、纪律性以及积极的社会适应有显著关系。在与学生真诚的接触和交往中,教师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准,促进学生获得直接知识。

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一定媒介,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倾注于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与学生心理和思维上互动,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智水平向前发展。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移情的艺术”,它要求教师设置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情境,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发展需求,激活学生的内在成长动力;同时,要求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促使学生理解和认同教师的教育行为,将教师的情感、期待转化为学生的心灵需要。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将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准确地体察学生,体验其情感,始终保持对学生的积极投入,让学生感受到激励与感化,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教师的这种移情,也就是对学生的不断爱心,使师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交往中,学生会因为教师的真心真情流露而更加尊重、敬爱教师,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与他人的交往当中。

(三)在生活德育中构建学生的主体意识

根据马丁·L·霍夫曼的理论,人类的移情忧伤具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先在婴幼儿身上出现的移情忧伤是一种简单的反应,而一个成熟人的移情显然比孩子的要复杂:要对自己的移情有元认知觉察,能觉察自己并能理解他人的感受,最后他人的外显行为能够反映其内心感受。少年儿童的移情能力也是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对于他们的道德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上,应该在实际生活实践中熏陶和培养。

情绪活动的实质与认知活动不同。它不是对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事物与人自身的反映。因而,德育课程对于学生是否有主体意义。即是否与他们的社会现实和成长需要有联系,是否能帮助他们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的道德困惑,直接制约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情绪反映,并进而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是否接受的意愿。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知识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其原因不仅在于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与实际生活的磨合中锻炼道德意志,而且只有与学生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德育内容才能有助于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