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1-0005-01

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构成之一。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实现高中体育课程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变。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广博的体育知识与健康理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正确地把握教学方向,及时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当前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错误倾向,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重新认识新课标下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有效。新课程标准认为高中体育教学目标中的价值观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能否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中体育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的关键。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对生活对社会不具有一定的价值,甚至危害个人品质和社会道德,教学就失去了意义。那些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学目标,只能使体育课变成“表演课”。

2、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但绝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心理学认为,交流能挖掘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无意识地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链,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所以,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多向互动的过程。

3、教学评价有效。新课程评价重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从过分依赖学业成就转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中重视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教学管理有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课堂管理措施,解决新的问题,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在良好的氛围之中,使教学目标高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下课时体育委员集合整队等。“常规”要求学生做到遵守并良好地执行,保证了课堂的秩序的同时,锻炼了遵守规则和纪律的意识。课堂违规行为,如:不顾老师的提醒做危险性较大的运动,特别是单双杠等器械类运动,我们应及时指导纠正,避免发生事故。

二、正确采取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手段

1、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健康常识,还特别要求掌握体育学科的新理念、新文化。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的最高阶段,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与基础教育的其他阶段有共性,还有其特殊性。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健康水平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能适应将来的继续教育和走向社会的需要,高中体育教学在卫生保健、体育技能等方面要求更为专业,形成基本的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全面改进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图解观察,在练习中因势利导,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努力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全面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例如:要知道怎样跑得快、跳得高,就应该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从而掌握各种运动姿势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我们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讲解和示范及动作辅导时,对每个环节都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智力,保证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处在积极的状态。

3、培养学生体育情感。在初高中体育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更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活动方法,为终身坚持体育运动奠定了基础。例如:高中学生是寄宿制,要坚持早晨锻炼身体,但晨练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陈旧,这种以集体追求整

齐划一的集体锻炼,难以激发学生参加的兴趣。如果能打破传统的整齐划一的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有氧健身跑练习,规定路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线路、速度和距离,他们对晨练的兴趣就会大增。

4、建立考评评价标准。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起到了导向、调节、激励、鉴定的功能,考试作为一种检验手段,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所以,我们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与考评标准,对学生的成绩做多维评价。例如:对体育成绩考核实行加减分制:对需要达标项目的考核,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判定分数;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加分项目的考核: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的项目考核和加分。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要正确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有强烈的紧迫感。把这种挑战视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发展的眼光变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思维方式,提高教育人才的质量,努力成长为专家型体育教师,使高中体育教学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郑贺,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 2006,(7)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第2篇

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一、背景简介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当中,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着明确要求,主要就是将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定性为自主性学习,教师在此过程当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样就能够有效建立起高中地理的自主性探索学习来,是学生主动学习和互助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的主体意识予以了较高程度的认可和肯定,和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契合一致的。针对于此,高中地理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把自己从填鸭式的教学课堂当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创造出更能激发其创新性的教学情境和模式来。

二、基于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具体应用分析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主要是希望尽可能地促使学生自身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课堂的主导者,而是指导者。在这样一种模式之下,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教学课堂进行设计,基于良好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这样一门学科的真正内涵和精髓所在,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教师还需要在课程环节当中采取各种良好的措施来营造出更为理想的教学氛围,其目的同样是希望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基于此就可以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很重要的一个转变点,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角色上的变化。在新课标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身份和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师作为教学课堂设计者,设计水平直接决定课堂教学层次的高低;而学生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体,其参与到课堂当中的程度则正是对这样一种教学新模式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检测。

2.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则是为满足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和目的,这一点在新课程标准当中也是明确提出的。虽然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同样要求和讲究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往往并不能够获得非常理想的实践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并不浓厚,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他们既不能够获知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也很难在教学过程当中获得充分质疑的机会和能力,因此自然是谈不上学习热情或者是积极性的。但是在新课标教学模式之下,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主要就是因为教师将学习的主导权放到了学生的手中,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进一步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获得充分尊重的同时获得充分发言权,加之高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固有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自然就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环节当中进一步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内容,实践发现,高中学生往往对于自己生活当中的事物比较感兴趣,高中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将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使得地理知识更为生活化和具体化,更加能够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三、将地理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上文当中已经指出,高中学生这个特定年龄段的学生往往对于现实生活更加有兴趣,加之地理学科本身的固有属性也是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将地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也是非常理想的方法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课堂教学当中尽可能地将生活场景恰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去。事实上,地理知识本质上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就完全可以将知识回归到生活当中来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一方面,是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就是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所学地理知识的运用。如在进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时,就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如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是否出现同样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又有哪些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中学生的观念和意见并不是非常的成熟和完整,但是经常能够提出非常有意义和作用的建议来,因此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还是非常值得鼓励和推广应用的。

四、将教学过程和地图结合起来

地理教学和地图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教学活动当中如果能够将地理教学和地图认识良好结合起来,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理课本上有大量插图,这样一些插图和地图一样,同样都是帮助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式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分析、理解并以及地图,以保证在后续的学习当中能够快速获取地理信息和地理知识,更加理想的状况就是能够进一步做到图文转换,能够利用地图来说明地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加直观和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地理规律以及地理特征,对于一些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总而言之,如果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结语

高中地理传统课堂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主要就是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积极性不够,学生往往将重点放在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上,这样对于学生实际地理知识的储备以及地理知识的应用,都是没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就成为了一种自主学习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关注和重视的是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践中也切实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而这正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所在。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课标;教育改革;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100-02

随着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教育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部的多项有关文件强调了学校体育发展在学校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新开展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的认知评介、情感体验与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包括学生对体育教育重要性与目的性的认识、较为持久的个人情感、体育活动的意向反应倾向等。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因此学生的体育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从一定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习得的对体育意义的认识,它表现在具体的某项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和方法中。

在整个施行“新课标”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体育态度的转变是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因此,本文以“新课标”的贯彻与实施为背景,通过调查小学用人单位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以及小学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学校实施新课标后学生体育态度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推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线索。

1 研究目的

目前我国正在掀起一场体育基础课程改革的浪潮,其通过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转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最终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从富平县四所小学选择各个年级的学生回答问卷。入选标准:按时上体育课,并按要求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未上体育课,或未按要求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回答完问卷后,进行问卷资料整理,剔除不符合问卷要求或没有意义的问卷。

研究方法

1)问卷法。向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最终收回问卷276份,回收率为92%;其中有效问卷224份,有效回收率为81.2%。总的调查人群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即实施新课标的班级,对照班即未实施新课标的班级。本次问卷调查中,实验班84人,对照班140人,共224人。其中,四年级学生实验班30人,对照班54人,共84人;五年级学生实验班26人,对照班44人,共70人;六年级学生实验班28人,对照班42人,共70人。

2)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阅国内外关于教育改革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前国内外体育教学现状及体育改革的新方向、新要求,熟悉目前教育改革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搜集到的各种观点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进行统计描述,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的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齐性的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3 结论与建议

结论

1)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态度是不同的,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中,选择选项5的分别占42.6%、18.2%、16.4%,选择选项1的则分别为16.7%、20.5%、19.0%,不能保持良好的体育态度的人数有下滑的趋势。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高,能够养成较好的体育态度的学生逐渐在减少,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程度也有所下降,大多数学生体育态度由好的一端向差的一端转移,学生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2)施行新课标后,不同年级的体育态度均有所增高,三个年级总数的t检验的结果为:t总数=4.667,P

建议 小学体育教育改革虽是教育改革的一小部分,却是教育改革的基础,是教育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颁布以及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施行,体育教育隐性教育的功能越来越显著,大大增加了教育价值的深层意义。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新课标实施后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体育教师要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手段,满足学生希望在体育课中获得愉快情绪体验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地位关系,同时注意师生的互动性,通过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转变体育学习的态度,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2)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因材施教。对于体育运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适当地降低运动的难度和标准,多给予适当的鼓励,避免其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学习中的乐趣,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体育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中学体育;大学体育;体育教学

一、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目的的对比研究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张宏成教授,对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曾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得出:目前教师对体育新课标认识不够,首先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够,其次教师对我国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了解不够,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感觉到教学难度加大的情况,但是从新课标本身讲,新课标总体是促进学校教学的。

总结其原因就是我们体育教师对我国体育课标改革的目的不清楚,要想深入了解新课标的精神,真正了解不同阶段体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并且要了解不同的学习阶段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以哪个方向为主体,小学体育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校体育,给他们以正确的体育学习思想和方向意义重大。我们小学体育的教学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这个特殊的年龄段,要充分从他们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特点进行分析 。1. 小学生的生理方面,它们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旺季,身体柔韧素质比较好,相反他们的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等都处于初期发育段,所以我们的小学体育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它们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良好的体育活动、参与习惯上。2. 小学生的心理方面,体育教育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快适应从家庭迈向学校的第一步。现在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家的地位,造成了他们在心理上优势感。由于很多体育项目其本身的特点就是强调的合作精神,所以通过体育课积极地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自立、自强的精神,为他们将来跨入社会成为真正的人才做好第一步的铺垫。

中学体育教育是小学体育教育的继续和延伸,从生理角度来说,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顶峰,也是接受新事物最强的阶段,在中学阶段,学生最容易掌握新鲜事物,掌握体育动作和健身方法的能力也处于高峰,正确积极地传授健身方式和方法,能对学生将来的终身体育和我国的全民健身工程做出积极的贡献,正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对中学体育课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

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正规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的重点阶段,也是实现我国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从生理角度讲,大学生身体发育基本结束,身体形态基本定型,身体素质处于最佳状态。从心理方面讲,大学生心理趋近成熟,接触新鲜事物越来越复杂,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通过体育课正确的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实现大学生由学生时代向社会迈步的重大转折打好基础。

二、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

根据我国不同阶段体育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在不同的体育教育阶段采取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小学体育要把自由还给学生,由“传授”转向“发展”,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初步接触正规体育教育的阶段小学生,接受新事物和自控的能力比较差,加上小学生本身掌握得健身方法和知识的有限性,可以说放任自由的体育课会让我们的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小学体育教育必须要以教师的积极组织作为前提。同时要注重,在以教师组织为主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创新模式,我们可以称这个阶段为“保姆式”教学,我们要手把手的给他们介绍和传授体育知识,同时要充分的发挥他们积极的创造性。所以小学体育教育要完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置上课内容还存在分歧,还存在着实施上的困难。

中学体育则是处在小学体育教育结束后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健身活动方式和方法,并且中学生的自制能力等都已经得到了提高,所以中学体育课的“放”与“收”应该是相对好调整,加上中学生的身体特点是接触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所以我们在中学采取的教学模式要义“传授式”为主。大学生体育课的开展相对于中小学更具有开放性,大学体育面对的是具有相当自主能力的大学生,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育观。在学生的体育课堂上我们要主张,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上要采取“朋友式”的互动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终身体育观”,同时注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创新,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最好一步准备。

转贴于

三、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对比研究

小学生由于自身身体和生理方面的特点决定了,要注重他们的身体柔韧性和身体形态的发展,为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对应我们的教学目的的要求,我们要安排柔韧性、娱乐性的体育舞蹈、健美操、韵律操等为主,同时要注意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上的积极作用。小学生是伴随着体育游戏长大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而且它通常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这种人际交流的开放性构成了对竞争、协同合作和团队精神培养的独特功能。

中学生由于他们接受能力比较强,我们要积极的、及时地向他们传授体育技术和技能,为将来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同时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为保证健康的身体打好基础,也为他们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下转第120页)

(上接第104页)

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参加体育活动,这对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做了铺垫,同时大学内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都为大学生体育观念的培养创造了机会。所以在大学体育课中我们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体育活动,培养积极的体育参与观,大学体育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大学教师是大学生人生转折点的导师。体育是我们现在在社会当中加强交流的中介,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活动,能为学生在刚迈入社会的阶段更快的适应他。大学的体育教育思想更能在学生踏入社会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大、中、小学体育教育衔接的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终身化和体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化,大、中、小学的体育教育从内容、形式到考核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教育来说改变还是存在较大的区别,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学生身体和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情况。体育作为贯穿全过程的一根红线,如何来适应这三个阶段的需求,并实现完美的衔接呢?小学是打基础阶段,中学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阶段,而大学是保持运动状态积极提高阶段,也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三个不同的阶段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世界观和终身体育观。做好各个阶段的良好衔接对实现我国全民健身工程和终身体育计划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宏成,魏磊.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6,12 (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 湖北教育出版社.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废品利用;体育器材

在人们的生活中,废弃品随处可见,如果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主动创新的精神,那么就会带来资源的浪费。新课标改革下的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学发挥主创意识,认真挖掘废品的功效,使其在体育课上发挥作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体育氛围。以下列举了一个我在实践中的教学案例,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案例】

耐力素质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果单纯地让小学生去跑圈,他们肯定会感觉很枯燥,继而丧失兴趣。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废弃的布条来辅助教学。课开始后,我让学生每人手上都拿着一根布条,然后让学生一边跑步一边抖动布条,确保布条不落地,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全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而且不觉得枯燥,也不觉得累,玩得非常开心。

【分析】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布条就带活了整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挖掘废品,让它们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当前体育教学中,关于废品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很多教师没有变废为宝的意识,不会灵活运用废品,学校领导没有很好地进行宣传,家长不理解等。这些传统的观念需要改变,否则不利于体育新课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策】

我认为废品利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学校领导加大废品利用的宣传力度。帮助小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培养他们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从关心校园环境开始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

2.体育教师懂得创新,善于发现。认真挖掘身边废品的功效,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更好得辅助教学。

3.最后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鼓励家长贯彻变废为宝的精神,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总之,兴趣是课堂的灵魂,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体育教师经常变废为宝地更换体育器材,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新事物,他们的兴趣油然而生,使体育课不但充实而且快乐。

参考文献:

[1]孙敬斌.试论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4(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