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第1篇

培训方案模板1一、指导思想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教育决策、计划的执行者;是班级各科教育、教学的协调者;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学生美的心灵、健康人格的塑造者。所以,拥有一支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又懂得科学育人的班主任队伍,是完成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为此,以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为指导,结合我校班主任队伍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班主任培训,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

二、领导机构

三、培训目标

1、长远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培训,促进班主任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爱心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提高班主任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的高水平班主任队伍。

2、近期目标:努力创设有利于班主任成长、成才的机制和环境。完善班主任的激励机制,每学期举行一次优秀班主任的评选,在此基础上每学年进行一次明星班主任的评选,鼓励班主任争当先进,促使中青年优秀班主任教师脱颖而出。

四、培训对象

班主任培训采取学校指定和个人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对有志于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和在职班主任进行培训。

五、培训途径

采用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每月集中听讲座和观看视频共两课时,其余时间采取自学的形式,完成学校布置的培训作业。每学年开展一次班主任工作论坛交流,举行一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六、培训内容:

(一)常规培训内容(专家讲座):

1、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

2、文昌中学学生的规范教育内容应有哪些?途径如何?

3、文昌中学应如何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行为品质、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

4、班级活动设计、组织技巧及深远意义。

5、如何上好班会课。

6、如何发挥学生在自主管理、自我服务方面的作用。

7、与学生、科任老师、家长沟通技巧。

8、学生工作个案分析与指导。

(二)专题培训的内容(观看视频):

1、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工作新思路、新内容、新策略。

2、如何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来促成价值观的形成。

3、班级文化建设。

4、以人为本与敢管会管的班级日常管理技巧与策略。

5、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咨询及青春期教育的技能。

6、对学生学习的管理策略及优化学生学习压力的途径。

7、班主任工作中的法律风险规避与班主任权益保护。

七、培训措施:

1、作好集中培训和自学的学习笔记,政教处每月检查一次。

2、每学期要写一份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3、建立班主任档案,将培训工作列入班主任年度考评,作为学期优秀班主任、学年明星班主任评选的重要依据。

培训方案模板2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及省、市、区各级相关部门的要求,有效促进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培训目标

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奉献精神强、个性特征明显的班主任队伍。

三、培训内容

1.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与政策法规

2.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3.班级活动设计组织与班级管理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5.经验交流与案例教学

四、培训方法

采用学习反思——实践研修——专题研讨——导师引领——课题提升“五步”培训方式。

1.学习反思

①自主研读。班主任老师每月参与“品读经典,约会名家”《每周一读》活动及围绕关注教育细节开展“议细节,创实效”实施精细化管理读书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②参观考察。组织部分班主任到兄弟学校参观学校德育工作,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通过现场参观考察,增强感性认识,拓宽工作视野。

③自主学习。班主任根据自己工作特长和问题,有选择地学习。学校建立“班主任流动书库”为教师自训提供便利条件。

④自我剖析。班主任根据自身实际,反思自身个性特点、教育观念和育人实践,深化成功经验。每月参加案例培训活动,通过研究案例,解析案例,确定自己主攻方向,扬长避短,形成班主任工作个性风格。

2.实践研修

培训期间,学校提供有效载体,进行班主任技能大竞技,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设计及展示竞赛;举办班主任论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三大组,自主择题,展开论坛,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与实效。

3.导师引领

实行班主任工作导师制。工作未满三年的青年班主任,采取师徒结对方式,通过一对一针对性的辅导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其次,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的作用,将学习成果以对老师们实施二次培训的形式进行展示。其次,为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培训工作,学校将定期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使班主任成为工作伙伴,增强沟通交流,共议金点子,共谋金措施,彰显大智慧,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4.课题提升

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班主任相互合作认真参与学校xx重大课题和规划课题研究,着眼小型课题开发,将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识及较强的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培训措施

1.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指导小组,强化对培训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inquired into approaches to train students' computer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so as to make them highly-qualified, versatile and practical personnel, who can meet the need of the fast informatized society through the reform in teaching content, procedures, methods of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fundamental cour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职业素质;教学改革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computer base;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206-02

1改革背景

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电子商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逐渐普及,在校学生面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信息化社会环境。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当今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生入学后接受计算机知识的第一门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技能,同时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和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以及成功就业奠定基础,对以后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高职培养的目标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能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把培训目标定位在应用能力上,忽略或轻视了全面素质的培养。

2.2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脱节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地更新,但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速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从课堂和书本中获得的信息技术理论、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需求脱节,难以直接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

2.3 教学方法单一利用多媒体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使用电子教案,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的印象较浅,容易遗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2.4 考核方式偏离教学目的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是与等级考试挂钩。为了能够有较高的过级率,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容易向应试教育倾斜,在上课时忽视了考试大纲不要求的内容,学生也开始为考而学,不会综合运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的[2]。

3企业看重的职业素质

3.1 团队合作能力美国工作协会以国内100家大公司的领导者为研究对象,就在公司中哪种技巧最重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团队合作排在第一位[3]。如今优秀的企业都很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将之视为公司文化价值之一,希望员工能将个人努力与实现团队目标结合起来,成为可信任的团队成员。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把是否“具备团队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任何企业的衰败,都是由人心涣散开始的,打造一支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才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基石。

3.2 自主学习能力时代和环境在快速变化,对所有企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竞争日益激烈,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是竞争取胜的不二法门。英国壳碑石油公司的德吉斯(ArieDeGeus)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有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与变革(Innovate,即改革与创新)得更快的能力”。

3.3 创新能力企业需要那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创新是赢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求职者都应该努力培养的素质。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无论是在录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方面,还是在对每位员工的考核方面,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优劣,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员工更受企业的器重和依赖。

4改革方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应用为目的,以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1 以培养学生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为目标,更新教学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适应社会要求,使学生能够解决在日常办公中遇到的问题,适应企业的基本需求。要使教学内容真正贴合企业的需求。首先,要了解企业中实际岗位的职业需求,了解企业办公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就需要对已毕业学生进行回访,了解其工作中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需求;同时要组织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采集各类真实工作案例。然后,通过对各种零散案例的归纳整理,编写适合教学的仿真案例。根据对毕业生回访及用人单位需求,按不同的专业有侧重点是组织教学,力图在课堂上营造出适合本专业岗位群的真实办公环境,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主动思考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其将来适应真实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4.2 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为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在上机实践课中,使用“小组任务驱动法”。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注意把基础好的学生分配到各组。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各自进行探究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并要使本组成员达到掌握的程度。教师只负责解决疑难问题,或对协作差的小组进行指导。课堂后期进行抽查评比,并由小组代表进行作品介绍。对于基础好,悟性高,自学能力强的学生,他掌握了本节所要求的知识后,还要负责向本组其余不会的成员进行辅导讲解,无形之中使知识进一步深化,同时又根绝了他们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毛病;对于悟性差的学生,原本在课堂上,教师讲课,他难以明白,现在的状态却使他拥有一些“小老师”进行辅助、加餐,反而接受的更快。在这种看似混乱的课堂中,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加强了沟通,增强了团体意识,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课后作业或作品的布置安排中同样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不是要求每位同学都交作业或作品,而是每组交一份,交的是本组最后整理的综合版。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外要保持沟通联系,通过开小组会议,定期汇报汇总等方式完成任务。最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3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改革考核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正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列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毋庸置疑,作为新世纪国家建设主要人才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新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实施自主强国战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取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这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各国大学得到普遍重视的原因。

目前,学生在课余时间一般很少主动去学习计算机技能操作,电脑对他们来说主要是上网聊天,玩游戏的工具。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仿照网络游戏通过提升经验值从而提高等级的模式开发一套“职业办公技能训练系统”。在系统里把对企业的各类真实工作案例分成为以下6大操作技能模块:打字技能模块、操作系统基本操作技能模块、Word文字处理软件操作技能模块、Excel电子表格软件操作技能模块、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操作技能模块、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模块。学生通过网络进入系统,在各技能模块中进行训练,当技能经验值达到一定标准后,方可报名考试。考试采取自己报名,由教务处、实训中心、计算机系共同组织,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均有5次考试机会,要求计算机系各专业学生在前两个学期通过,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前四个学期内完成。学校每五周组织一次考试。在学习期间,学生考试合格,即完成了计算机基础操作课程,成绩记为合格,下面未完课程准许免修。考试地点统一安排在机房,防止替考现象的发生。考试成绩由考试软件自动评判,监考教师只做考场记录。每次考试成绩由教务处登记到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可以上网查询。

这种考核方式,可以较好的避免了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而造成的矛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我管理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计划,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4.4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普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还是较低,主要表现出在以下两方面:①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许多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和决心。②缺乏创新的兴趣。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转变已有的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行动信心和决心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另外,定期举办竞赛等教学活动。在一定时候举办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竞赛,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又能在比赛进程种培训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举办各种主题的PowerPoint设计大赛,电子手抄报比赛,个人简历设计大赛等。在比赛过程中要注意去挖掘创意,鼓励创新。

5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一切教学工作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宗旨。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起到重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平生,蔡博.基于职业岗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1).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营销课程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型、互动型的新型教学方式,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就通常情况下而言,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经过非常周密的课程策划和准备,要教师寻找到适合课程教学的案例并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还要在课堂中指引学生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课堂中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前沿性等特点,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便于可以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来提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老师就已经开始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当时法家、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通过大量引用民间或者历史故事来进行教学。在国外,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授学生时采用了启发式的方法,不断让学生向其提问或学生间互相提问,再让学生找出所提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教学中苏格拉底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辩证思考的能力,他要求学生对当时现有理论进行发问,而不是盲目的相信前人的观点或理论。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怀疑批判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教育的发展。而后柏拉图将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整理成书,用简单生动的故事来阐述复杂的道理,可以称得上是西方案例教学的创始人。

现代的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率先使用的。在1910年,医学院和法学院的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在法学院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运用案例作为教学材料,案例记录了事发的起因以及作案的动机和过程,法庭中律师的陈述、辩论和法院的判决情况以及判决后社会公众态度等,学生依照这些真实的犯罪再现过程及法院判决结果展开讨论,仿佛学生至身于整个案子的调查审理中,极大地提高了法学院学生审理分析的能力。此后,哈佛大学的其他学院在授课中也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法的体系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当属哈佛大学商学院,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中运用来自于商业领域的真实案例进行授课,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940年以后,案例教学法通过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使用和完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得到了许多发达国家认可和借鉴。现如今,案例教学法在国外授课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堂中案例教学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为重点教学方法,市场营销授课中,教学效果的要求也必须要表现在提升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能力。虽然教学的大部分内容是由学生讨论完成,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搜集适合课堂内容的教学案例,如果不能搜集整理到符合授课要求的案例,教师要自己根据客观事实编写案例,营销案例不仅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由书本知识变为实践的转变。

案例教学在许多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能力素质。首先,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扮演管理者、决策者或者产品销售者,要求学生对产品进行成功营销,这使得学生从书面知识接受者转换为了积极实践的参与者,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次,案例教学中真实的企业活动把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生动真实的企业活动案例,给学生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所以案例教学是把晦涩难懂的书本知识融合到活生生的案例之中;再次,教师在给出学生营销案例后,学生按照教师要求会对营销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分析,选择营销策略等,这些环节的参与训练了学生的市场营销思维,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使用市场营销的逻辑思维处理问题;最后,营销教学的讨论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都各有分工,而案例分析的结论也是以组为单位阐述,这就要求小组成员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素质。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教学案例选择的科学性

在市场营销教学案例库建设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大量的市场营销案例,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能体现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要求案例就选显得尤为重要。案例教学的基础是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贴近性、启发性、真实性、时效性以及兼顾性。只有遵循以上原则,才能让学生以相对更直观、具体地方式来了解和学习知识,以便于营销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提升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运用能力是市场营销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提高市场营销课程授课质量的关键要素。首先,教师应在理论加强学习,扩充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教师应深入到企业一线了解企业营销实际运作过程;其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案例项目研究,及高标准的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培训班;再次,组织学校内部和兄弟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探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经验;最后,调动教师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可以组织校内市场营销案例选择评比活动,获奖者可获得一定奖励。

3.建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案例库

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案例”,优秀的案例能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哈佛大学作为现代意义上案例教学的鼻祖,清醒的认识到案例教学在授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建立了自己的案例库。对于国内授课而言,国外市场营销案例数量非常庞大,因此,国内教师多数都会采用国外的市场营销案例,但在教学中发现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国情不同,国外的许多案例对于中国学生的启发性有限。许多学生只是知道少数几家知名企业,如:沃尔玛、花旗银行、戴尔电脑等,绝大部分公司他们并不了解,甚至于很多老师都不了解,学生很难对案例产生兴趣。因此,针建立适合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案例库将会极大地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同时,建立市场营销教学案例库后,也能为教师减轻一定的量备课负担。案例库的建立需要全国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教师通力协作,分享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不断更新案例库,使营销案例能与时俱进。

四、结论

市场营销是实用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而案例教学恰好可以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很显然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现在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而且市场营销在我国经济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高职院校积极倡导教学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也积极发挥了教师的指引作用,还体现了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了更加生动的学习环境,能够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聂鑫.高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研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4.

[2]刘建新,卢厚清.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特点与应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60-64.

[3]徐其东.案例教学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03:150-151.

[4]吴雪.浅析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6:50+69.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第4篇

石翠平,女,现为南京市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副处长。1994年开始从事检察工作,共办理了1000余起刑事案件,她长期从事青少年维权工作,2004年,秦淮区检察院被命名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她本人先后荣获南京市“十佳检察官”“江苏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检察官”等荣誉称号。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生理发育快,心理状态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冲动,当遇到某种偶然事件的诱导和激发等情况时,往往缺乏思考,不顾后果,从而导致违法犯罪。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下面从不同原因引起的犯罪案例入手进行分析,希望给广大职校生以警示。

生理、心理因素

案例一:

杨某、王某、李某、孙某、沈某系某镇中学职业班学生,平时五人经常同来同往,称兄道弟,自称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铁哥们。一日去镇集市玩,见娱乐场所热闹也心痒,但囊中羞涩,于是杨提出去敲诈其他同学的钱,五人一拍即合。当晚五人乘车至另一镇某中学窜入学生宿舍,面对室内8名学生大声喊:“快拿出钱来”,并拿出随身带去的刀具等,学生们惊恐不安,不敢反抗。杨上前对一学生打了一耳光,并对其胸前打了一拳,其他四人也一同上前对其他学生打、踢、按、翻。一共劫得钱款400余元,而后,五人又至另一宿舍,采取同样手段,迫使学生拿出钱来,得手后洋洋得意,扬长而去。回校后,王某心中害怕,反复思量后将该事报告了老师,老师听后觉得事态严重,带五人至派出所投案自首。

点评:

当今青少年学生中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以多欺少的行为时有发生,要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只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消除恐惧,敢于反抗,勇于揭发,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自己和其他同学。而本案例中杨某等五名同学从法律的角度上看均构成了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杨某等人以要钱为目的,用随身携带的刀具进行威胁,并采用打耳光、拳击等方法殴打学生,其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法律特征。五名同学因为法制观念淡薄,一下就闯入了犯罪的禁地。

家庭教育

案例二:

17岁的职校生王某,父母常年在外搞运输,缺少家教,因不堪大龄青年陈某的欺负,一心想报复。同村16岁的初中生杨某曾是其偷鸡摸狗的搭档,一天晚上,二人密谋后,带着一包石灰粉,各持一根木棍,借夜幕掩护,窜至陈家院外,准备找陈某“算帐”。碰巧陈家大门虚掩,电灯通亮,室中空无一人,左等右盼不见人,等急了的王某遂产生了在陈家放火的念头,杨某也十分赞成。于是,二人便悄悄潜入陈家,各自找到一盒火柴后便在房内四处点火,眼见浓烟滚滚,火光四起,二人仓惶逃离现场。正当王某、杨某为他们的“杰作”自鸣得意之时,两副冰冷的手铐戴在了他们的手腕上。

点评:

十六七岁,正是学知识的黄金时期,学生王某、杨某却不务正业,经常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足见二人的家庭和学校对其疏于管教和约束。受了欺侮,本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王某却不惜使用暴力去“以牙还牙”,未得逞后便去放火烧房,而杨某也乐意作为帮凶,可见二人的法制观念是何其淡薄。这也反映出其学校和家庭在法制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疏忽。

外界诱惑

案例三:

某市一职校学生衷某、邓某、冯某整天逃学旷课在电子游戏厅里玩,2006年3月27日晚,他们三人又聚集在电子游戏厅里玩电子游戏,身上的钱玩光后,便把目光盯住了同在电子游戏室里玩电子游戏的某中学学生余某、匡某、袁某等四人。他们分别将余某、匡某等四人挟持到一个公共厕所旁,抢去了他们身上的420元钱,并将这420元赃款全部用于玩电子游戏,买零食。

点评:

这是一起因沉湎于电子游戏厅,丧志,荒废学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实例。社会上形形的诱惑是很多的,作为一个学生应把自己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要培养自己抵制诱惑、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丑恶现象的诱惑,走正道,干正事。

法制观念淡薄

案例四:

无锡市某中等专业学校的三名在校学生,年龄最大的也只有十八岁,最小的刚满十六岁。这三人平时喜欢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花钱大手大脚,但作为学生又缺少经济来源。有一天晚上,这三个学生从饭店吃完晚饭出来,身上的钱用完了,其中一人就提出:“没有钞票用了,弄点钞票用用吧!”其余两人非但不制止,反而一拍即合。于是这三个学生带了把刀,骑着自行车从无锡市中桥出发,从锡山市东降、华庄一直到新安,一路上他们拦截行人,连续实施抢劫七起,见什么抢什么,一共抢到现金1600余元,手表、皮鞋、皮带、香烟等价值800余元的物品,尤为恶劣的是他们在实施抢劫过程中,人家不给,他们就打耳光,用刀威吓,用皮带抽打,犯罪手段相当残忍。当晚在新安路段实施最后一次抢劫时被群众擒获。

点评:

这就是一起典型的因法制观念淡薄而触犯法律的案例。法制观念淡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漠视法律的存在,在物质利益驱动下或为追求感官刺激,不顾及法律,触犯了法律尚不自知。二是搞不清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只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是违法的。岂不知违法行为超过一定的界限,就是犯罪行为,而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此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虚荣心作祟

案例五:

有个同学家境一般,但他的虚荣心较强。别的同学请他吃了几次饭之后,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也想回请别人,但是家里给他的零花钱有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就利用放寒假在家的机会,趁白天村民上班家中无人之机,翻围墙进入邻居家中,一下子就偷了6000多元现金。偷到钱以后,这个同学马上就请同学吃饭,同时自己购买高档衣物、皮鞋,短短的三个月,他就很风光地把6000元钱挥霍掉了。第一次侥幸没有被人发现,又觉得这样偷钞票来得非常容易,于是三个月之后他又一次伸出了罪恶之手。利用星期天回家的机会,采用同样手法,又偷到3000元现金,全部被他挥霍殆尽。当这个学生第三次作案时,被群众当场抓获,最后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点评:

我们对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过剖析,发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本案中,该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太好,同学之间不是互帮互学,而是请客吃饭之风盛行,而这名学生家境一般,父母没有多余的钱给他用于请客吃饭,从而使该同学与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距离感。不幸的是,这名同学又虚荣心极强,很要面子,他竭力要缩小与同学们间的差距,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终于伸出了自己罪恶的手,盗取不义之财,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情感因素

案例六:

某中学年仅16岁的学生高某过早坠入情网,然而谈恋爱也需要钱,家境并不宽裕的高某为筹集“恋爱经费”伤透了脑筋,左思右想,警匪片中绑架勒索的镜头启发了他,高某决定向两个比较有钱的亲戚“敲竹杠”。为写情书,高某曾请字体雅致与其同龄的同学缪某帮忙,并许以20元酬金相谢。一天上午,高某喊缪某一起去“拿钱”,缪某欣然前往,二人谋划后诱出并绑架了某小学二年级的小万和小王,并向两个小孩的家中投了恐吓信,信中写道:“下午3点钟拿出二万五千元送到老仓库水缸里。如果不交,你儿命休;如果报警,你儿命休。”小万和小王的父母遂向派出所报案。不久,高某、缪某被抓获归案。后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和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

点评:

“早恋”没有得到学校与家长的及时教育和引导,不健康的影视节目诱导高某进行模仿从而步入歧途,年幼的缪某不惜为了20元钱去赴汤蹈火,为虎作伥。

缺乏自我控制力

案例七:

某中学第一节课后的课间休息时,学生陈卫在用折叠式旅行剪刀剪指甲,同班同学周星站在陈卫的背后用膝盖顶撞陈卫的背部,陈卫再三要求周星不要顶撞了,可周星不听,陈卫一气之下顺手用拿剪刀的手反手朝周星打了一下,没想到这一打,剪刀正好刺中了周星的右胸部,致使周星的右肺部刺伤,胸腺损伤大出血,经抢救无效而死亡,陈卫也因此锒铛入狱。

点评: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第5篇

实际上,无论是“懒”班主任严格详尽的班规班纪的制定,还是“勤”班主任每日的跟踪式管理,都是让学生在外部力量的约束下懂规则守规矩。不可否认,这些对学生的严管措施在维护学生日常安全、培养学生遵纪守规的道德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严管”是班级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因素。大量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案例已表明,在班级团队中,完全实行自律的前提条件是:班级必须有学生可以方便操作和执行的纪律或约定。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涣散的班集体,学生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都非常淡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则强调:教育根植于爱。教育是一项塑造心灵的工程,也只有用爱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互助。在学生的品质培养方面,教师爱的教育会让学生的精神成长更加丰盈。从这一点来看,教育的全部就是对学生深深的爱。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是自身职业的素质要求。

一个对学生成长产生正面影响的优秀班级,既需要班级教师依据班规进行有效的“严管”,也离不开老师对每位学生悉心呵护的“厚爱”。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学生因集体约束力的制约形成了较强的规则意识,而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又让学生情感发展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生成长过程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或技术性的重复操作。因此,我们强调“严管”和“厚爱”的教育,不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打一巴掌后给个甜枣吃”的黑白角色转换。从实施的方式来看,前者的目的是让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班级风气,后者是教育者在这种氛围下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施加的引导力量。

“严管”要严之有理,彰显制度管理的人性化

提到对班级的“严管”,不同的老师面孔立刻展现在我们面前:有的满脸严肃不苟言笑,学生见之望而却步;有的动辄就暴粗口随意惩罚……表面上,这些方式不可谓不严,学生在老师的威力下似乎也温顺听话,班级的常规量化成绩也表现良好。这种“严管”在当今教育中还比较常见,这是典型的“治人”式管理。迫于教师形成的压力,短期内学生会在老师面前表现得非常守规矩,但学生会通过破坏班级公物、形成小团伙等方式来慢慢释放被压抑的情绪。这种缺乏人性化的“严管”会把孩子的思想逼进狭隘的个人空间,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道德观念被淡化和扭曲,我们必须摒弃这种落后的“严管”模式。

科学的“严管”指班级有严格且合理的规章制度,这包括:班规的制定来源于学生并适用于全体学生;班规是集体(包括班主任)的共同约定;适用过程经班级管理团队同意方可修订。在这些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不同阶段、背景下的班级是有差异的,像魏书生老师的班级规定有近两百条,违纪行为的处理方式多是再学习、再劳动,从他的班级环境来看这是合适的。而郑学志老师的班级则详细地规定了量化分值,实行学生加减分的方式来规范学生行为。透过这些名师的班规制定情况来看,这些制度都突出了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等具有人文气息的内容,还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自然也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执行。当合理的制度形成班级文化,势必对学生思想观念产生长期的熏陶和影响,进一步促成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

“厚爱”要厚中有细,关注学生成长的差异性

班级学生情况的差异性普遍存在,造成学生差异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同样的班级氛围中,总有一些学生游离于团队之外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这部分学生多是班级规则的破坏者,他们的不良习气还会在群体中形成负能量。现实工作中,“问题学生”恰恰是最需要关注、关爱的对象,只有这部分学生得到成长,班级团队才能和谐发展,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才不会成为空话和口号。当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去引领和教导这些学生时,教育工作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和诠释,更关键的是教师的道德品格为全体学生树立了榜样。“亲其师信其道”的影响会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改变。

我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终生都在践行爱的教育,在她班级里的孩子无论多么顽劣难管,最后都被霍老师感化并转变。很多从她班级里毕业的顽皮孩子成家立业多年,仍想方设法找到霍老师并亲切地喊:“霍妈妈。”这就是爱的力量!大量研究案例表明:“问题学生”的内心敏感而脆弱,他们是最需要“爱”的群体。面对全体学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是教育者应掌握的规律,也是教育工作中爱护学生的表现。

“严管”和“厚爱”要彼此相融,融进班级日常点滴生活中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工作中,有的老师对学生苦口婆心地说教,临结束时还不忘对学生追加一句:“老师这样做,可全是为你好!”如果把教育看成需要对方感恩或回报的工作,教育最终就会矮化成一种交易,学生也难以形成优秀的品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最好的教育是不留“痕迹”的。“严管”和“厚爱”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不分彼此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对学生产生作用的因素。“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是这两者关系的真实写照。

热爱学生的教师能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做到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在师生之间架起感情和心理上都互相信赖的桥梁,此时教师的教导会像春风一样吹进学生的心田。当然,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和反复的工作才能见到效果,但这也成就了我们职业的价值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