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

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

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才 素质指标体系 西部农村

研究源起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内地高校开始开设社会工作专业。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会明确提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①社会工作的“春天”似已悄然来临。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内地已有2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②2010年,首批33所高校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标志着社会工作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而与专业快速发展相伴的,是专业内部对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讨论与反思。随着政府对社工职业化推动力度的逐渐加大,尤其是在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和考核方式初步明晰后,③建立在技术理性教育模式基础上的“实务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工作人才素质及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了诸如“反思性人才培养模式”等积极建构。④

作为将专业特色定位于农村社会工作的西部农林高校,我们尝试从“需求为本”的视角构建具有自身院校特色的专业教育体系,即西部农林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在“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素质需求”基础上。因此,我们依据国家规定的社会工作人才从业领域,通过对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调查,尝试对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构建。

研究方法与田野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质的研究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并对其行为和意义的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两种具体研究方法,将访谈聚焦于工作经历、工作领域、工作态度、工作技巧、工作难点与应对、素质与知识诉求等六个方面,并通过对研究“前设”和“倾向”的反省来增加对访谈对象话语和行为的理解。

在研究田野的选择上,首先依据目前西部农村发展状况,将农村社区划分成“新农村建设社区”、“乡镇农村社区”和“村落农村社区”三个类别,⑥分别就其中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进行调研;其次对县、乡两级政府中涉农部门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进行调研;最后,亦对从事西部农村服务于发展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调研。整个田野调查历时约8个月,总计完成深度访谈个案26例,焦点小组6组。

研究结论

由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先专(业化)后职(业化)”的现实路径,实务领域中的人才质量指标往往依据于教育领域中的人才培养指标。⑦因此,内地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也基本遵从“价值、知识、方法三位一体”的模式建构:其中,在价值层面上侧重于公平、正义、社会福利等普适性伦理道德的熏陶;⑧在知识层面强调以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尤其强调对其中宏观和中观理论的理解,希望能借此培养出较为系统的分析视角(分别指向社区工作和个案工作);而在方法上则强调突出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各自较为独立的服务技能的训练。⑨但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受中国西部农村乡土文化、自身情境、发展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素质要求与上述素质指标差距较大。虽然传统的“三位一体”模式并未发生变化,但三大要素的具体内涵已截然不同(见右图):

首先是价值要求的微观化。微观化并非是社会工作教育中强调的“将价值蕴含在自身的行动中”内化,而是将价值本身从社会宏观价值层面转向个体自身的微观层面,即从强调社会层面上的“公平、正义、服务”等宏观价值,转为强调行动者个体“自身认知、环境认知、职业认知”等微观价值。以“尊重”为例:在当下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往往将“尊重”诠释成为“对人、生命、人性、能力等的认同和鼓励”,并以此而派生出“保密”、“案主自决”等操作性价值;⑩而在调研中,访谈对象往往将“尊重”诠释成为“待人接物的客气”或“学会做人”,而在这口语化的表述中,其实包含着“自我定位”、“身份认知”、“健康心态”等多方位的解读。

其次是知识要求的实用化。在目前社会工作人才的知识培养中,较为侧重于以社会学和心理学为主的中宏观理论的学习,并希望能以这两门学科为基础,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较为系统的分析视角。但一线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往往对抽象的理论分析能力要求不高,而对实用性的社会政策和法规,或领域性的具体知识要求较高:“我们并不需要晓得咋个去制定政策,或者去评价某个政策对不对,我们需要晓得的是咋个去做,去执行。”从访谈结果看,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知识诉求呈现三大类别:第一是整合性知识,主要指向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与法规;第二是业务性知识,主要指与社会工作人才所从业的领域有直接关系的专门知识,比如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第三是业务性知识,主要指向较为基础的小组带领、活动策划等相关知识。

最后是方法(实务技能)要求的普适化。在目前社会工作人才的技能培养中,基本依据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板块分别进行训练,并在此脉络下依据三大板块各自的实务要求进行拓展,而较为缺乏对社会工作所有领域均适用的通用技能的培养。但从调研中看,精于某一方法的“专才”似乎需求量并不大,而掌握社会工作通用基本技能的“通才”更受欢迎:

“比如说(举个)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在这儿(街道办事处)工作十七年了,如果真是哪个屋头(谁家)出了点事,比方说生了病,发了疯(笑),你要喊我去治,肯定是不懂的。还有书上(可能是指社工职业资格考试)说的啥子(什么)家庭治疗,也不晓得是啥子。但两口子吵架,去劝一下,让他们和好,肯定是没得问题的。话又说回来了,你们那些(大学生)说起啥子家庭治疗啊、个案辅导啊,一套一套的,但连劝架都不会。你说劝架需要啥子(技能)喃?你要跟人家摆(聊天)三、你要跟人家交流三,你要晓得他们说的啥子,有问题要帮人家解决三,要随机应变三。”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由于中国目前城乡二元、东西部二元的客观环境,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本课题依据田野调查结果,基于社会工作“价值、知识、方法三位一体”的素质模型,初步构建了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价值微观化、知识实用化、方法普适化”的素质培养方向,希望能为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探索可行性的方向,并以此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进程。(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法学院;本文系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农林高校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IA070125;为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资助项目)

注释

①刘建洲:“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3期。

②张洪英:“社会工作教育及专业社会工作关系的透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第12期。

④贾维周:“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念与社会工作教育”,《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⑤⑩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⑥这样的类别划分主要考虑到当下新农村建设对西部农村的影响,在我们的价值设想中认为新农村建设势必增进西部农村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调研中,我们首先将西部农村地区划分为“新农村建设社区”和“未被新农村建设社区”,再在后者中以“乡镇”和“村落”区分出“乡镇农村社区”和“村落农村社区”。

⑦向德平:“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取向及其反思”,《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社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85-01

一、综述

调查研究主要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几方面入手。

研究样本以永固县裕固族原居住地――瀚海乡沙村和迁入地――光明乡农业开发区东水村作为本项研究的地区样本点,并将原居住地居民和新移民作为性质研究对象,有鉴于所访谈问题涉及有关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问题,年龄在18岁以下的居民对相关问题的敏感度较低,因此,所访问的对象尽量选择已参与牧业或农业生产的居民进行访谈。

(一)研究内容

1.社区主体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群组文化脉络下是如何与发展话语、移民实践互动的?

2.社区主体之间在移民过程中是何如互动的?他们在现有的移民政策、发展框架下各自又是怎样被满足?

3.社区主体对移民后的生活状况、生活方式变迁有何感受和评价?如何看待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如果看待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在移民政策及相关发展政策施行的过程中,他们有哪些困难和担忧、需求和希望?

4.各级政府是如何建构移民式发展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相关政策、移民项目是如果建立,又是如何动员、推行的?移民政策的理念是如何体现发展观的?

(二)研究方式

1.将个人移民生活的经历与民族文化认同联系在一起。口述研究根据当事人的第一叙述生产知识,将个人的记忆置于重要的位置。这些资料有一些属于个人的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另一些则具有社区的共同性质。

2.关注社区内不同身份的成员差异性的故事。寻求叙述者讲自己真实的故事,就是为了透视被忽略和遮蔽的涉及移民过程中发生的某些事实。

3.对呈现的故事进行分析。对叙述者的感受评价不会是依据所谓的“客观性”、“真实性”和“价值中立”的原则进行评价。

二、理论启示

中国的移民大致可以简略地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先秦黄河中下游方向移民期;秦国统一至两宋时期从黄河中下游到长江中下游由北向南的移民期;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期及近代沿边多方向移民期。这些移民都属于生存移民,其目的是为了找到可以生存居住的地方。通过文中社会工作者的总结和移民故事的讲述,我认为必须遵照三个原则:1.迁出地已经恶劣到人们不可生存;2.迁入地必须具备生存的条件,或者适于人类生存的条件;3.迁移过程中移民从心理上、生活习惯上都应该能够适应一个转变过程。

三、社会工作在西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工作还没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我国社会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不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对大部分民众来说,社会工作仍然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不但经济发展水平低,而且人口居住分散、民族宗教多,生产、生活方式多样。长期的落后状态,不但造成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普遍,而且固化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思想观念转变较慢,民众对社会工作普遍缺乏认同。

一是对社会工作缺乏认识和了解,大部分民众不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和工作对象,将社会工作等同于义工;

二是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对现代社会工作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缺乏认识;

三是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缺乏认同,由于受传统的福利机构封闭的运作模式以及传统的职业观念和就业预期的影响,一些人将社会工作等同于民政工作或者将社会工作等同于社会兼职。由于社会工作缺乏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认同,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的人才缺乏,发展缓慢,介入的领域十分有限。

(二)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不够完善

在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社会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多元化的社会资源的支撑。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但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而且与区域社会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等社会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形成完善的社会支撑体系。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容量小,发展水平低,传统产业多,社会建设滞后,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不够完善。一是社会所提供的社会工作的岗位少而单一,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的理念

(三)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开发体系

当前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的缺乏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瓶颈。一是要根据区域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开发规划,对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规模、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方法步骤做出明确的要求,使社会工作人才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增强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要构建起多元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开发体系。既要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纳入本地人才总体规划中,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包括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多元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激励和职业评价制度。要以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视角,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属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范畴和相关待遇。通过激励和职业评价制度的建立,不断拓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使社会工作成为社会尊重的职业,最终形成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良性互动机制。

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范文第3篇

1、家庭生活状况。丈夫在外长期打工,家里剩下的只有妻子、老人、孩子。孩子幼小,老人年迈,所以田地里的农活、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和老人的生活起居全都需要妻子一人承担。

2、文化程度。农村因为偏远闭塞,且大部分农村地区仍对女孩抱有一定偏见,所以留守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一般都是小学、初中的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的少之又少,大学文化程度的留守妇女几不可见。

3、生理、心理状况。在家庭中,衣食住行都需要妻子一个人照料,长期下来积累了各种病痛,身体素质急剧下降。而且夫妻两人长期两地分居,正常性生活得不到满足。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妇女不但要忍受身体上的劳累还要经受心灵上的各种煎熬。

二、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

1、婚姻问题。长期的两地分居会导致夫妻双方感情方面的交流减少,使得双方在情感上疏远。城市中存在不少诱惑,有些丈夫自制力差婚外出轨,致使原本就脆弱的婚姻一下子破裂。而离婚妇女因丈夫长期在外打工难以提供分割财产的法律依据,以至于得不到一定的补偿,生活艰难。有些人则选择忍气吞声,终日郁郁寡欢或双方激化更大的矛盾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2、生理、心理问题。由于长期的辛苦劳作,且一大部分留守妇女生活艰难,营养不良,身体状况都不太好。心理上,她们还要担心丈夫是否忠诚等,这会导致许多心理疾病的产生。丈夫外出务工,留守妇女失去了丈夫的保护,一些坏人便趁虚而入,其利益遭到非法侵害,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3、孩子教育及工作问题。男人外出打工,留下的不仅是妻子还有孩子。由于文化程度低,家务又繁忙,很多妇女顾不上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许多孩子出现厌学、辍学等状况,有些孩子甚至会走上不归路,这对留守妇女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产生的原因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及其周围环境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因此,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产生是由整个社会系统的多个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改革社会结构转型的进一步加深,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化,加上某些经济制度建设不完全,就形成了城市经济较为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医疗制度相对农村来说都较为完善的现象。

农村妇女选择留守而不跟丈夫一起进城市,是因为在户籍制度下全家迁居成本过高;进城之后,农民工住宿及其子女受教育是另一重大问题,在城市读书的费用偏高,城市中的高额房价也会对农民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一旦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或者失业,农民工无法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相关就业优惠政策和失业保障政策;从体力方面来说,女性本就不如男性,城市劳动力的市场选择更倾向于男性,妇女在城市中很难找到工作。因此,在社会环境条件的制约下,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农村家庭的丈夫出外务工,妻子留守在家的局面。

2、家庭环境因素。从家庭的层面来看,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都是致使妇女留守在家的重要原因;田地是家庭收入最后的保障,因此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也是形成留守妇女群体这一现象的原因;另外,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下,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中国家庭特有的“集体化”特征又促使了这种传统观念的加深,于是男人外出打工,留下妻子守家,故而形成了留守妇女这一庞大的群体。

3、个人因素。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技术性的工作她们很难掌握。大多只能从事体力活动,但留守妇女的自身素质又比不上男性,以至于在城市就业处于弱势地位。在农村,劳力分工存在很大的弹性,妇女既可下田做农活,也可在家照顾好家人的生活起居。为争取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为了农村妇女选择留守的又一根本原因。

四、社会工作介入下的相关措施

社会工作,是指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可分为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个案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是指妇女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帮助妇女解决困难,并引导其适应社会生活,发挥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农村社会工作,则是我国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来说真正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它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泛运用来自社会的各种力量,在农村所开展的社会服务。

1、社区工作。社区工作主要是以社区发展、社区组织、社区服务为基准的社会工作方法。其主要作用表现在社会工作者的中间作用,保障福利的作用和福利资源整合的作用等。农村的妇女工作主要由村妇联主任负责,是指在整个农村社区的整体环境下,引导留守妇女发挥其自身优势,激发留守妇女对生活的积极性,提高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有关政府机构需关注留守妇女的日常生活情况并给予相应的社区资源支持,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增加妇女就业的机会与岗位。双方共同合作努力改变生活,改变农村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通过开展小组或团体活动并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小组工作可以有效促成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融入社会,平衡与社会的关系,发挥其社会功能,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妇女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特点和现状,成立各种类型的互助小组,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来建立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形成一种自发和开创的帮扶模式。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劳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利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个案工作。个案工作,即为社会工作者通过一对一的形式,为一个案主或一个家庭提供帮助。妇女社会工作者作为留守妇女问题解决的专家,要为有各种困难的案主提供帮助,要扮演各种角色,要深入到各案主及其家庭当中去。个案工作解决了小组及社会工作所不能解决的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等。

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本土化;价值观念

一、社会工作介入下的语境

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管理面临挑战,推进社会管理机制、目标及能力的创新刻不容缓。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化加剧,特别是城市工业化和城市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范围的转移到城市,城乡居民贫困差距加大以及农村问题凸显;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风险丛生。贫富差距的加大和民生诉求引发的社会矛盾,不仅有悖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而且危及社会的稳定。社会管理组织的基础已从单一走向多元主导,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思路逐渐清晰,但新时期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仍面临着社会管理主体地位的合法性缺失、生存空间狭小、社会组织形态衔接转换的复杂性、社会弱势群体阶层自治组织培育等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发展多元主体共治机制、缓解社会矛盾、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则尤为重要。

2011年11月,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十八部委联合了《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的体系,大力开发相关社会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岗位,中央对社会工作越来越重视,政策措施越来越具体。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专业活动,以特有专业理论、专业价值理念、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专业活动,从其功能上来看,社会工作对创新和改善社会管理,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推动社会组织能力的上升提供有效实践路径。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综述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西方社会工作模式进入到中国本土文化经验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社会工作本土化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社会工作经验适应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二是本土社会工作经验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过程。学界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讨主要是基于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从价值观本土化和实务方法本土化进行的。

总结试点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经验,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社会组织运行为主,或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发展,这些模式的核心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民办非营利机构合作,来为公民提供专业服务。二是政府运作的主导模式来推进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该模式是通过培训原行政性和半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人员,来担任社会工作者角色,是一种内生性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中国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产生的差异,以及中国传统差序格局所强调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和西方所注重的个人价值如平等、自由、权利趋向所产生的差异。有学者则从人格发展和传统的伦理角度进行分析,家庭本位、差序格局和群体主义来阐述对社会工作的伦理支持。

对于实务工作本土化的研究,学界主要是聚焦于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专业方法。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因素进行探讨,大部分学者则是从“人在环境中”理论视角下进行的。“人在环境中”将本土化因素分为两类,人类的内心状况和外在的环境因素。

以上研究是在社会组织为主或者政府主导模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大多学者从多个角度来探索西方理念、社会工作方法和中国本土情况相融合的适应性问题。但大多数都基于理论层面的分析,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价值观和工作方法本土化在实践中取得那些成就,出现哪些问题,以及对社会工作本本土化的影响因素的探讨,都需要实证研究才得以证明。本文基于政府、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和地方民政局的主导下湖南省XX县社会工作项目试点工作之上,对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发现: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

(一)价值观本土化实践

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的构建需要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的经验,同时也要根据地区环境和文化背景吸收中国传统社会的服务理念。对于XX县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理解,可以从社会工作的性质、工作对象和工作关系来进行分析。

1. 社会工作性质:助人。对社会工作性质的理解,其核心理念是“助人”。XX县作为边远贫困地区,与城市的差距逐渐扩大,农民群体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需求,甚至是基本层面的需求为得到满足,边远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本身就是“助人”理念的必然需求。

第一,社会工作助人的对象社区里的弱势群体。XX县社会工作总的目标是提高居民福祉,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但在经费、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其关注的重点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

第二,社会工作“助人”的方法是以个案和社区工作为主。在XX县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中,个案工作是针对一些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社区活动有助于社区人文建设,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

2. 社会对象的理解:赋权。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宗旨在于强调“助人自助”,认为通过挖掘和提升人的潜能,提高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自身的发展的过程即称为“赋权”。在早期梁淑溟在农村进行的乡村平民教育运动就是通过“赋权”来提高农民的能力。XX县的社会工作实践则是尝进行运用试着通过能力建设和资产建设挖掘社区所拥有的资源,探索性的对“赋权”进行运用。

3. 社会工作关系的理解:人际关系的信任。西方社会工作要求工作者与案主建立的是一种专业关系,专业关系包括两方面:制度信任和专业界限。主张社会工作者与案主至今的信任关系是一种非个体化的信任,即对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声誉和制度的信任,社会工作者应该避免与案主的私人交往,防止服务中感情的渗入。而当下,XX县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式要从私人关系中脱离出来建立一种理性的专业关系是不可能的。私人关系则是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工活动的保障,中国社会强调传统伦理关系,即人际关系,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会向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亲戚、朋友、邻居寻求帮助,这一种人际网络的信任。在XX县本土情景下,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该从人际关系之间的信任进行,通过人际关系信任来建立一种专业关系,同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意识到潜在的风险,恰当的选择价值中立或价值关联。

(二)实践方法的本土化

根据XX县社会工作项目实践,则是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三大工作方法来探讨。

1. 个案工作。个案工作就是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一对一深入交流,以个别化的方式提供物质和心理层面的支持,从而解决个人和家庭的困难,增进其社会服务的工作方法。在慢慢的引入社会工作概念之后,带有专业性质的农村个案工作也在XX县逐步建立起来。

在案例中,个案的作用逐渐得到扩展,(1)开展需求评估,从按住的周边环境、与案主深入交流和相关人员的描述多方面来搜集资料;(2)全面的分析案主的需求,确定核心问题;(3)通过链接社会资本,为案主提供全面的支持;(4)后期会通过回访了解服务效果,来对社会工作服务进行评估。

2. 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个案获得成长经验,并有效处理个人、小组或社区问题的工作方法。相对于个案工作而言,小组工作具有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效果的特点,通过组员间的交流,使个体获得成长的经验和支持。从XX县社会工作项目世纪发展情况的来看,小组工作主要是从“三留”人员中的留守老人群体进行尝试。

3. 社区工作。组织社区成员有计划的参与到集体行动,满足社区的需求,加强社区环境和文化的建设。在XX县具有较大影响的工作基本是属于社区工作的范畴。

通过招募儿童来组建自愿者团队,帮助社区的空巢老人进行日常生活照料,社区助人活动的开展,促进社区文化的构建,;在NJ社区开展老缅怀活动,招募自愿者倾听老事迹,加强老区红色记忆的建设;在特定节日(重阳节、妇女节、残疾日等),开展节日活动,居民组建歌舞队,加强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促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针对社区老年人,社工开展老者养生知识讲座,增进老年人自我护理的能力。

四、研究分析:XX县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影响因素

XX县社会工作本土化试点是由省民政厅领导,民政部经费支持,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负责推动,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人”和“环境”两方面展开;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对体制内的社会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而转换来的社工;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工作氛围,通过行政措施推动社会工作在边远地区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XX县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是通过对民政系统及农村社会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有体制内人员转变过来。通过对民政局在职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同时在实务工作中进行指导,帮助树立社会工作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通过对民政系统工作者的培训,有利于在社会工作试点项目结束后培养一批本土社会工作人才;由当地社会服务人员开展服务更了解本地的文化、地理环境、和案主的问题,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发展。

但是,这样的本土社会工作培养方式也是社会工作陷入行政化和科层制的框架内,不利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具有社工和行政人员双重身份,压缩了实务工作的空间,使之实际效益打折扣;对工作的考核采取单一方式,忽略了社会工作的效益,行政系统引导下的社会工作则会偏离专业化发展方向。

(二)政府推动为主的运作模式

我国民间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尚处于起步的阶段,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认同度较低,特别是边远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薄弱,只能靠政府推动社工的发展。

在社会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面,政府主导的做法非常明显。由于社会工作各种资源都来源于政府,造成了对行政机制的过度依赖,在项目目标、方案运作方面具有很大的倾向性,追求政绩而使社会工作目标发生偏差,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进程。在目标定位上,主要是关注民政系统问题为主的问题、民政系统行政人员的培训等问题,偏离了社会工作针对困难群体而进行的助人服务。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嵌入到地区之中,必然会引起当地环境的变化,也必然会形成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挑战,从而引发新的问题。XX县社会工作建设是一个因循渐进的过程,短期的发展目标不应该过高,应以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储配社会工作人才为主要任务。

五、结语

对XX县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主要是从价值观念和实务方法入手。对于价值观本土化,助人自助、赋权、尊重、信任、平等在实践中得到认可和体现。但这些认知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特别是社会工作价值观建立在西方宗教思想基础之上强调个人价值,而中国本土则强调家庭伦理关系、差序格局、整体观念,对于价值观还尚未与本土实践有效地结合,这就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地去建构适合中国本土化的价值观念。

对于工作方法本土化的实践,专业方法逐渐在各领域推广,个案工作在社会救助、民事纠纷中得到有效的开展,小组工作与社区组织建设达到有效的契合,社区工作则在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环境建设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由于农村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经济水平落后,所以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向则侧重于社区整体规划、社区资本链接。

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则主要是专业性和行政化并存的居面。通过政府主导来改善社会管理方式,同时给社会工作组织提供资源,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但缺点逐渐凸显:对政府资源的过度依赖,在社会工作实施会倾向于与行政目标,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东辉.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导向[A].见: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编著.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3).

[2] 熊贵彬.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状况简评[J].前言,2013(2).

[3] 邹鹰.推进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9(07).

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范文第5篇

1.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缓解农业生产的内卷化以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平等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正功能。[1] 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度性约束,在经济理性的考虑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往往是以个人为单位,呈现出经济行为脱嵌于社会系统的特征,与早发国家农村人口流动以家庭为单位显现出较大的差异,由此派生了一系列国别性社会问题,其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问题之一。

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和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父母教育的缺失,学校、社会和政府部门替代功能发挥和应对机制的衔接不畅势必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形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引发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2] 正因为如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2.文献综述

现有的研究多半是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但这些研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研究多半强调研究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留守儿童自己的身份参与和意见表达,多半将留守儿童看成是负面的、功能缺失的、需要被管理的对象,所提出的对策往往也是从管理者和决策者的立场出发,这种价值取向往往忽视了对留守儿童自身优势的发掘和利用;再比如研究多从宏观外在因素出发,缺乏对影响留守儿童的内在因素的考虑。在对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所提出的对策中,研究者大多是从国家、制度、社会、学校、家庭等宏观外在因素着手,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经济、物质上的补偿,而加强思想、道德、心理上的教育,施以制度、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显得缺乏针对性。

本研究通过社会调查等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切实可行的操作范式,验证其效能。通过实验法探讨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理论和具体方法去弥补现有范式所存在的缺陷的可行性,以期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自身主体性、农村社区优势资源的发挥和整合。

二、研究的基本假设和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淮南、黄山、合肥、阜阳四地农村在校儿童对象1000人,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3份,有效问卷913份。并选择教师、家长、学生、地方教育管理者50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通过量表法对部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了测验以便于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量表主要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儿童学业不良调查表和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三、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

1.教育理念的问题视角,服务主体的被标签化和被污名化

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管理者,对留守儿童都存在着明显的标签化和污名化倾向,并多半伴有较为消极的刻板印象。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留守儿童印象的语义差异量表,调查社会普通民众对留守儿童的评价,调查显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评价普遍比较负面,详见表2。

这和本研究前期所做的文本分析所得出的统计结果具有惊人的重合性和相似性,这也是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这必然会影响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具体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造成留守儿童的负面自我实现,而这恰恰是不能被调查数据所证实的。通过对调查数据的Spss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学习成绩、不良学习行为的发生概率上,还是在心理健康的评判上,是否留守与负面结果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种标签化的机制通过传媒舆论、文本、学校的隐形课程以及教师的态度等因素而不断被强化,势必造成不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方式。

2.留守儿童教育延续性缺乏,教育正向社会功能发挥不足

根据社会系统理论,教育作为主要的维模机制和社会体系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的关系,它为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论证和说明、为经济系统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资源、为文化价值的传递提供主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正向功能。但在大学扩张和就业压力攀升、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乡村教育质量下滑等现实面前,教育所应发挥的促进社会流动、改善社会地位等正功能不断地在经济撒旦的魔方前被解构。[3] 教育无用论越来越被社会上的人,尤其是农村居民所认可。这一问题在留守儿童身上同样有着深刻的表现。从调查数据看,有43.2%的留守儿童父母认为,子女接受完初中教育即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初二以后就存在着明显的是否继续接受教育的分化。主体性的缺乏必然会造成学习行为上的差异,并被直接反映在升学率上。

3.社会资源缺乏系统整合,相互衔接不畅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一定的场域环境下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分工的大背景下,其功能和目标的实现必然受到社会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需要它们之间的相互有机整合才能发挥正常功效。调查发现,目前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主要集中于家庭功能恢复、学校教育强化和深度化、宏观政策立法和制度改革等方面,而忽视了发挥社区、文化、舆论传媒及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即使是家庭功能恢复、学校教育强化和深度化、宏观政策立法和制度改革等主张往往也是缺乏相互之间的衔接而各自为政,对其功能假设也缺乏事实的验证。举例来说,对家庭的功能恢复,目前的政策导向无外乎通过发展地方经济让家长回流,或者改革二元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这些政策从本意上来看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评判性但却缺乏实际操作性,忽视了教育体系社会嵌入的属性和现有系统的制度性约束,忽视了农村社区优势资源和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和开发。

4.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留守儿童教育缺乏公正性

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不合理性已经得到学者们的一致同意,但对于农村教育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在分享有限教育资源上的不平等性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无论是从教学点的设置、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还是学校的隐性课程设置、受教师的关注程度等都呈现出对留守儿童不利的特征。农村教育的许多制度和政策设计通常是以家庭健全的非留守儿童为参照对象的,往往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存在和现实。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可行性及介入方法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主体实现自助的专业活动。[4] 在具体工作中遵循着尊重、保密、接纳、诚实、参与、自我决定、优势视角及差异化的伦理态度,对于整合资源,消除传统工作方法中的标签化、污名化等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正面功能。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对于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优势资源,弥补政府、学校的资源劣势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其具体的介入途径可以参照表3。

1.社会政策方法

在理论层面充分研究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的社会政策环境和制度性约束,对其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背景下,通过调查了解儿童、学校、家长、监护者等利益攸关者的需求,尤其是要从发展主义的视角,评判儿童的需求。分析具体社会政策的受益者、受损者以及其政治经济社会的伦理价值,以提高社会政策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并对其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以提高社会政策的公平性,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公平的社会制度环境。

2.在实务层面,涉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个方面

第一,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案主提供物质和心理的服务,以提高其潜能的工作方法。[5]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部分农村学校开展的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管理制度就是很好的一种个案工作方法,它对儿童的心理、生理和学习状况进行专业记录,并由专人通过心理治疗与社会治疗、行为修正、情绪治疗的方法处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主体的自主性,给予留守儿童关怀和尊重,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第二,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以提高案主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社会目标、互惠、治疗等模式实现主体的能力建设、社会化和问题解决目标,最大限度发挥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提携的作用。[6] 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中,这些方法也被广泛地运用,它可以给予留守儿童心理的慰藉与支持,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交流和讨论他们的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第三,社区工作是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合力解决社区问题,培养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和自主、自觉的能力,其实质在于构建共同体式的生活。[7] 调查中看到不少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留守儿童的社会管理纳为指标体系之一,通过家长制、职业家长、托管家庭动员、公众个人或集体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的关爱;通过动员政府、企业、社区和媒体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为长期和可靠的生存和发展资源。

总体而言,家庭、学校属于微观层面,社区属于中观层面,政府、政策法规属于宏观层面,不同层面的支持体系中社会工作介入的模式和方法会有所不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从农村留守儿童和外出打工父母入手,提供支持性的帮助和相应资源;同时,争取包括政府、学校、社区等各方面社会的资源和社会的支持,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佳效应。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

参考文献:

[1]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段成荣,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

[3]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刚,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