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音乐欣赏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音乐教学;幼儿;情感教育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教学确实和其他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前的音乐教学中我也有很多的困惑,通过我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并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和创新。

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才能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一、课堂游戏化,让他们在快乐中体验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在新课程理念的带动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大纲更加明确,教育实践的大量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目的明确、方法得当,生动活泼的游戏性音乐教育过程,就可以更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的获得发展。因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条件限制情况,选取了一些在内容、形式上具有游戏行的歌曲,在编写教案中,尽量让教学方法游戏化。如在《小闹钟》这首歌曲中,它是一首非常轻快、节奏感强的歌曲。根据歌曲的角色特点,我先让孩子们模仿各种钟的造型,这时,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被调动,特别是那几个较调皮的男孩子更是高兴,模仿的有声有色。因此对本歌曲兴趣非常好。接下来,我让他们表演,不用太多的指导,小朋友们就掌握了,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直到下课后,有的小朋友还意味尤尽,嘴里还哼着歌儿呢。

在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中,在他们充满激情地歌声里,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快乐,我想孩子们一定和我一样沉浸在歌曲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之中。伴着快乐的歌声,他们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创造美的氛围,让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得于延伸

《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包括美育,即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而音乐所擅长的就是通过情感的直接抒发和体验来达到审美活动的目的,因此又被公认为一种情感艺术。所以,我认为音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最有效直接的途径之一。幼儿审美心理建构依赖于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教育实践和审美环境的影响。激发幼儿产生审美的需要,形成特定的审美情感,推动创造美的意志行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

经过不断的探索,我发现音乐欣赏在培养幼儿审美心理结构方面不失为一剂良方,其可行性和独特性得到了肯定。

(1)幼儿的审美感知的特点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同一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特征在于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以直觉行动为主。儿童的语言作品中往往伴有图画以增加形象感,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引导幼儿结合文字,边看图画边想象,获得丰富的形象感受。例如,在带孩子们欣赏乐曲《七彩光和果娃娃》时,我给孩子们展示了各种水果图片。然后,让孩子念着水果拍节奏。最枯燥的节奏练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学习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我们知道,幼儿的情感激发依赖于幼儿审美理解能力,而理解力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幼儿愉悦审美情感。幼儿审美情感还有赖于欣赏活动的内容和欣赏活动的组织形式,富有生命力的,适合幼儿年龄阶段,和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及有趣的活动形式都能给幼儿带来新奇和愉悦。例如,在组织《中国人》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我采用了“听音画画”的形式,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理解歌词。再一次欣赏《中国人》以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在这些充满艺术氛围的情境中,幼儿逐步地具备审美理解力,形成特定的审美情感。

三、以情感染,让美德在音乐中渗透

德育目标即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音乐是最易于表达,激感的艺术,也是进行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从点点滴滴做起,就会取得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幼儿歌曲中的歌词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让幼儿在唱唱跳跳中受到思想教育。如歌曲《拉拉钩》以轻快的节奏、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幼儿在边唱边表演中理解了歌词的内涵,教育幼儿做个团结友爱的好孩子。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音乐教育;幼师;豫剧;德育

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许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受全球一体化及西方音乐的影响,传统戏曲观众逐渐萎缩,面临严重生存危机。如何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于2011年6月1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34条进一步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责任和教育的必要性。

1 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传承的意义

1.1 中国传统戏曲是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资源宝库

音乐类课程是幼儿师范院校的主干课程,长期以来,西方音乐类课程占据幼儿师范院校音乐类课程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陌生。我国传统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繁多、品种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昆曲、粤剧、京剧、皮影戏等中国传统戏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务院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曲占186项(含扩展项目28项);豫剧、曲剧、越调、大弦戏、罗卷戏等48项河南本土传统戏剧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传统戏剧适合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近年来,河南许多地方出现了“儿童豫剧热”,涌现出了孔莹、邓鸣贺、邓鸣璐等全国知名的豫剧童星。幼儿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幼儿园教师的摇篮,而目前却很少开设中国传统戏剧类课程,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戏剧陌生,毕业后无法承担对幼儿进行戏曲启蒙教育的重担。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幼儿师范院校尚未开发的资源宝库。

1.2 有利于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受全球一体化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传统戏曲出现观众人数萎缩、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小、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局面。河南省统计局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戏曲音乐欣赏者仅有27.2%。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喜欢戏曲音乐的老年人占大部分比例,中年人占少部分比例,而青少年几乎没有[1]。如何使青少年了解戏曲、热爱戏曲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亟待解决的问题。幼儿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的学生将承担对幼儿进行启蒙音乐教育的重担,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对幼儿进行戏曲启蒙教育,这对于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3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当前受网络负面信息、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青少年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普遍存在,传统道德缺失,家庭观念淡薄。在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传统的教条式德育工作方式不利于学生接受。而中国传统戏曲在发展过程中,承载者对大众进行道德教育的功能,涌现大量诸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的优秀作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戏曲教育,使学生在戏曲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明辨是非,规范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恋爱观。

1.4 有利于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创作的结晶,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传统戏曲的表演、演奏技巧,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另外,幼儿师范院校通过在学生中成立豫剧社团、越调社团等戏曲类校园文化社团,开展有关传统戏曲类表演和比赛,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和校园文化的竞争力,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2 幼儿师范院校进行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及途径

2.1 开发适合幼师培养目标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

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胜任幼儿园、幼儿培训机构从事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学生。这一特点决定了音乐教研室教师应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对我国传统戏曲进行筛选。选择那些容易在幼儿中普及推广的内容进行教学。编撰相关幼儿戏曲教材、教案。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开设豫剧、越调等戏曲类课程选修课,课后开设中国传统戏曲第二课堂、兴趣小组,逐步建立符合幼师培养目标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2.2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

从我国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师以声乐、钢琴、西方器乐等方向为主,而从事民族音乐的教师较少,而熟悉传统戏曲的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师凤毛麟角。因此,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戏曲类非物质文化教育,一方面应鼓励音乐教师到民间采风,向传统戏曲表演者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聘请豫剧、曲剧、越调等传统戏曲演员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兼职开设相关课程、讲座,向师生传授中国传统戏曲。同时可以利用大学平台,开展中国传统戏曲研究,提高民间艺人的艺术修养,完成从“艺人”到“大师”的转变,促进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3 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建设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文化

幼儿师范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源地不同,组织学生假期对当地传统戏曲进行文化采风,让学生深入民间,零距离接触、学习中国传统戏曲。在学生中成立豫剧社团、越调社团等戏曲类学生文化社团,定期开展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及汇报演出。在学生中开展戏曲传承人制度,鼓励学生之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建设校园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