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互补长短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结合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双方互动。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运动训练是指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主体,在各方人员的积极参与下,为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争取比赛胜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准备性的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相结合,可以将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中。运动训练一般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而开展的,但一般情况下,这种运动训练都只是单一地强调训练,而很少讲求方法,这样是不行的,对运动技能与技巧的提升来说意义不大。我们可以在运动训练中加入体育教学法,让一切训练变得有理有据,科学进行运动训练,这样便于我们分析教学方法c教学效果之间的客观联系。比如平时的重复训练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聊甚至厌烦,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运动训练中加入游戏训练法和比赛训练法,劳逸结合,让学生在训练中游戏,在游戏中训练,比赛和游戏都可以当作训练方式,这样可以让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

首先,体育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或教练员自身能力不足,基本功欠缺。我们之所以说“学高为师”,是因为一个教师如果能力水平过硬,那么他自身就可以是学生的榜样,学生的“活教材”,这也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而课程改革后,各方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日益提高,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而不能墨守成规。只有教师的思想发生转变,新型课堂才能绽放其应该有的生命力。优秀的体育教师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情感上的支持。

其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运动训练目标模糊。由于体育课程开设较早,我国的体育课堂已经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授课模式,而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早已不再感兴趣。因此,改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在课堂上我们要营造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容易感到平和轻松,从而消除紧张感。然后教师可以结合运动训练运用训练学知识,让体育课堂内容更加系统,更加科学。

最后,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运动训练理论不够完善,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常常被忽视。目前国内的体育训练大都缺乏科学的训练设计,这就需要在进行体育训练设计时,不仅要结合体育教学,也要结合心理学来教学。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反应,细致观察学生的情绪和状态变化,一旦发现学生情绪波动较大,一定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这才是运动训练的根本。体育教学应该是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三者的和谐统一,在体育教学的作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重要的功能之一,所以无论是在体育教学中还是在运动训练中,教师都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

体育训练中的长跑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良好品格,而体操、游泳、跳水等项目中,通过教师流利的讲解和优美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运动中感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说,一个国家的体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这个国家国民的身体素质,更会影响国家的国运。所以,体育教师要把民族责任放在肩头,在体育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和技巧,推陈出新,创造性地选择合适的运动训练手段应用于体育课堂,使体育教学真正能够达到强健体魄的作用,使学生学习体育运动员不服输的运动精神,拥有强大的心理和健康体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范文第2篇

我国现代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以及群众体育,三者都有自身的特点与功能,彼此之间还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相互渗透,这样就形成了国民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将竞技体育与体育教学对立起来,竞技体育忽视体育教学对其的帮助和促进作用,而体育教学又忽视竞技体育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实,从本质上说,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发展体能,而体能的发展并不是没有止境,在强化体能之路上,体育教学是起点,竞技体育是至高点,二者原本就是同根同源,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因此,在以终身体育为指导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在指导思想、目的任务、指导方法、实施内容、场地器材、成绩评定等方面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性地推进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发展。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相同性

(一)二者都需要运动。运动训练需要“运动”是毋庸置疑的,而体育教学也需要运动。体育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不同的运动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即学生需要在反复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而这个过程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从这一方面来说,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训练,它们都需要通过“运动”来达成各自的目的。

(二)二者都根据对象的特点选择运动形式。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需要按照学生和运动员的年龄、性别、体质、运动水平等来选择运动项目。如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以增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目的,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能够适应其身体负荷的运动项目,并进行合理的搭配、排列与组合,这样才能促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高效化。而在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同样要根据运动员的身心特点,选择能适应期发展的训练项目,并需要根据其运动状况,制定多年详细的运动训练计划,分不同阶段逐渐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延长期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从这一层面来说,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是要以针对的不同对象的情况为切人点进行教学或训练的

(三)二者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学逐渐由传统的以传授固有知识为重点的封闭式教育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终身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的内容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改变过去的单一的竞技体育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取而代之以健身、娱乐、休闲等内容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同样,运动训练的方法与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运动训练需要研究最新的比赛规则,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来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这些都是时展带给运动训练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要想在比赛中活得好成绩,在运动训练中就不仅需要了解诸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运动专项理论,而且还要了解世界各国该项运动水平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此项目的当前水平,找到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新的训练理念与训练方法。

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互补分析

虽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存在一定差异,但从实质上看,体育教学活动与运动训练过程在核心内容上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这些一致性,正是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能够有效补充、互相渗透的关键所在,虽然存在的其他约束力使得其自然功能发生一定分化,但是二者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能够使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互相补充,相互渗透。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各自存在一定不足和缺陷,这就需要互相借助、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利用互补原理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所以选择互补,就是因为“理论” 与“实践”功能上的不同,但都是体育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从实质上来说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和补充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训练只是其中一部分,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依旧是建立在教学目的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教学活动基础之上。运动训练包含多项内容,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运动训练对竞技性的要求更高,而这一过程就基本上以运动训练为主,整个运动训练过程的良好完成都是建立在大量运动训练基础上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活动和体育训练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有效掌握体育理论,同时能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和健康习惯,而这一系列都离不开运动训练的开展。

三、结语

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关系的互补分析研究对于体育教育来说十分重要,只有正确的处理好二者之间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才能够达到运动训练达到效果,体育教学实现目的。而通过对两者相同性的正确认识,也将实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合理发展。随着时代要求的不断提升,要想适应这一变化,就需要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创新教育形式,由封闭教学、机械教学转化为创造性教学。只有将教育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时代形势,使得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训练都需要根据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转变旧的、落后的发展方式和成长理念,促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提高我国的体育教学整体水平,促进运动训练成绩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盛建英.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2

[2]张铁军.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比较研究[M]科技教育创新.2007.14

[3]杨熙.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融合[J]运动.2013.5

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定向运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41-01

定向运动属于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教学模式相比,此体育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优越性,是集知识、健身、趣味、国防教育于一身的训练项目。由于对于该项运动训练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突出问题,加强对其的全面研究极为重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定向运动概述

定向运动最先起源于瑞典,之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展。对于该运动项目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趋于成熟,并形成了较为完善化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我国而言,该教学模式引入较晚,其发展尚不成熟,依旧处于初期探究阶段,主要研究对象为:起源、传播、发展等,且获取到的研究成果较少。随着现今我国经济与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育领域开始了全面改革工作,体育课程开始受到重视。在体育课程建设中,对于定向运动的研究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在我国推崇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定向运动教学得到了较为良好且迅速的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策略

1、加强宣传,增强学生对于定向运动的正确认识

由于在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定向运动训练的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于此,各高中学校均需加强对此项运动训练的重视,加强对定向运动的宣传,进一步提升高中学生对于该项运动的正确认识。高中生在运动训练中,只有对定向运动的内涵及实际操作充分理解,才可帮助增强学生对于定向运动的参与性,在定向运动中充分感知到体育的魅力,同时学习到相关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具体的宣传措施可由各校依照自身状况制定,具备一定条件的学校可利用校园网络传媒的方式,在网站中设置专栏,开展对定向运动的正面宣传。而大部分的学校可采用校报、宣传栏的方式对定向运动进行宣传。学校可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定期开展定向运动竞赛,充分增强学生的定向运动参与积极性[1]。并在全面开展此类训练活动之前,为学生创设好一个过渡期,在增强学生接受度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相关体育活动。

2、依照实际状况明确定向运动训练方式

现如今,对于高中体育教学研究的各方面工作均在逐步完善规范处理中,如集体教学系统、显示系统、开放课堂讲座等。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系列极为标准化的定向运动方式可帮助确保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训练,并将其体质进一步的增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训练是必要的教学活动,其重要性体现于:可运用充分时间来知道学生训练一个体育项目,在训练中增强滋生体质,获取到较佳的效果。定向训练在开展中,会对学生体力造成较大的消耗。在训练活动中,需确保学生的身体能量始终保持于一定程度之上,科学控制体能,各方面的运动均保持适当[2]。对于学生而言,高强度的运动训练本身就是对自我的突破,需注意在运动中,保障身体营养的均衡补充,促使体育训练质量可得以良好提升,完善其体育训练生活。在定向训练中,为了促使高中生得到较为良好的发展,在教学中需注意实现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只有在对定向训练方式予以强化处理才可帮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定向训练教学中,积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可帮助确保训练活动的顺利且高效开展,增强学生的体质,促使体育运动事业可得到完善进步。

3、全面完善定向运动场地器材建设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活动的开展,虽然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较为灵活,但是毋庸置疑地需要一个优良场地及运动器材的支持帮助,且相关要求较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的开展,需要一个较为广阔的运动空间,并在其中设置好充足的障碍物。另外,定向运动对于运动设备的要求较高且独特,主要涉及器材工具有:指南针、卫星定位仪、对讲机等。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的教学难度较大,面对阻碍也较多。因此在定向运动中,除却加强正面宣传之外,需注意加大对其的设备投资力度,对定向运动场地、器材建设做全面完善化处理,增强定向运动效果。

4、加强教学师资力量建设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师资团队力量一直以来都是关键所在。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定向训练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需确保教师自身对定向运动内涵充分掌握,之后再带领学生参与运动训练中。另外,对于定向运动教学效果的评定与检测,也需要教师亲自参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的开展需借助极为强大的师资力量,积极组织出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体育师资团队极为重要。而作为学校方面,也需注意加强对教师教学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增强,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教学水平,可采用加强训练与实践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需注意组织教师开展定向运动,在亲身实践中汲取丰富的教学经验[3]。另外,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探究学习,积累丰富的定向运动教学经验,相互之间帮助学习,以此帮助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的顺利及高效开展提供较为强大的助力。

整体而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充分符合体育教学发展规律的,与此同时也是完全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要求的。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定向训练的开展,可帮助实现体育课堂的丰富多样化,满足素质教育需求。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从加强宣传,增强学生对于定向运动的正确认识;依照实际状况明确定向运动训练方式;全面完善定向运动场地器材建设;加强教学师资力量建设方面入手,以此帮助增强定向运动训练的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在未来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海明.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的探讨[J].才智,2014,(34):188.

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区别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是构成体育的两大部分,把握好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异,避免在体育教学中把训练与教学混为一谈,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体制的改革。

1主导思想的具体内容存在差异

1.1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

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是既要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 又要使学生树立“ 终身体育”的意识和“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以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正确认识“ 三基”教学是“ 终身体育”的基础,因为“三基”教学是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其根本目的是与“终身体育”相一致的;其次, 以“整体教育”的观点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 使学生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

1.2运动训练的主导思想

运动训练的主导思想是通过运动训练实践对运动项目特征、运动队或A运动员现实状态, 以及拟达到的预期目标而产生的一种理论认识。这种理论认识一旦形成,就确定下来,不轻易更改,并通过语言文字定格或文件的形式储存,直到实现训练目标,这就为运动训练指明了方向并赋予了行动目标。然而,训练的主导思想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实现某一训练目标之后,教练员要根据项目的发展形势以及竞赛规则的不断变化,对运动训练的主导思想做相应的调整与修正,以形成可行的、正确的指导思想, 从而促进训练的良性发展。

2 目的和任务的差异

2.1目的

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指通过体育教学这一过程而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它包括: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几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其中, 直接目的是通过参加运动竞赛,将其已获得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

2.2任务

任务是目的具体化,教育部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都作了明确规定,从总体来讲,是从增强体质入手,着眼于发展身体、心理健康,培养体育能力,将思想教育渗透于全过程。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对教学的不同对象,亦可有所侧重。而运动训练的任务可表述为: ( 1)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水平;( 2)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水平、使之达到纯熟、运用自如的程度,并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同时使运动员掌握必要的专项运动的理论知识;(3)培养运动员具有参加训练和比赛的良好心理品质;( 4)教会运动员进行专项运动训练的组织、指导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运动员独立进行自我训练的能力;(5)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体育作风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3 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3.1体育教学的目标

在我国,体育教学以增强体质、开发体力和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为主。因此,我国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增强体质,开发体力和智力资源,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2运动训练的目标

在我国,运动训练的主要目标是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国争光。运动训练的目标还有:一是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水平,改善身体形态,不断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发展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二是使运动员掌握和提高专项运动的理论知识、技战术,达到纯熟的程度,并能在比赛中运用和发挥;三是使运动员掌握进行专项运动训练的组织和方法、知识和技能,培养运动员独立进行自我训练的能力;四是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体育作风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3.3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目标差异分析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运动训练从根本上讲,是要培养出类拔萃的、为国争光的体育人才。所以说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都是培养人的一种手段,都是为了提高人的机体能力和体育文化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过程。但两者所培养的人在层次上有区别:一是两者所培养的对象不一样;二是两者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同。而当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顶峰后,则要保持它,并尽最大的可能延缓机体机能的衰退和最好成绩的下降,使运动员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保持顶峰状态。

4 组织形式的差异

4.1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以身体练习为主。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着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锻炼能力,促使学生克服依赖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体育课要实行开放式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以个人爱好和特长的发挥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个性发展。

4.2 运动训练的组织形式

运动训练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以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为主,讲课要细精结合,着重发掘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奋力拼搏的精神。运动训练课都以专门性与专业性为主,有利于发展个人的专项能力,以巩固提高个人的专项运动成绩。

4.3组织形式差异分析

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训练在组织形式上都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进行的,如准备活动部分,基本活动部分和结束活动部分,上述三个部分是身体运动的客观要求,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者不能超越或避开这些客观规律。

5 内容与教法选择的差异

5.1教学内容的选择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内容上基本以体育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理论和行为科学管理的知识为主。形象思维和身体练习相结合始终贯穿着两者内容的主线,身体练习是它们具体内容的表达形式。

5.2教学方法的选择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在方法和途径上是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的。他们都是以身体练习为主,都是教与学、练的双边活动,教学中有训练、训练中有教学,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途径有许多相同之处。

6 评价体系的差异

6.1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

在体育课程中,客观评价比较适合于对体能和运动技能做出评价,但很难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自信心、自尊心和合作意识。因此,体育课的评价应该制定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衡量学生健康水平为主的评价体系。

6.2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体育课目前依然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许多人认为终结性评价简便易行,能做出准确判断;而过程性评价比较麻烦,不易操作,不能准确评定学习结果。然而,只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才有助于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这些年来,国外许多国家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特别是对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往往是把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结合起来。相对性评价有助于学生看到自己通过努力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

6.3未来的体育课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相对性评价要简便、易操作,不能增加体育教师过重的负担;二是相对性评价要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就普遍重视综合性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日本对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包括关心、态度、思考和判断、技能和表现、知识和理解等,并把关心、意志和态度放在评价内容的首要位置。我国未来的体育课程将会十分强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 唐静萍.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差异与互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作者简介:魏晓宁(1973-),男,汉族,副教授,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体育部教师,主要从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1 拓展训练概述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其英文为Outward Development,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在具体实施中,拓展训练经常会选择一些户外场地,或精心创设一些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情境,让参加训练的个体或团队接受挑战、考验,以培养接受者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以及与人合作的态度,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拓展训练具有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组织性等一系列特征。

2比较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的同与不同

(1)指导思想不同。素质拓展训练是根据不同人群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需求等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学校体育教学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学大纲规划安排的。

(2)教学重点不同。素质拓展训练重在心理方面的教育,主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学校体育教学重在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兼顾身体健康、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培养。

(3)学习性质不同。素质拓展训练是在身体活动和心理锻炼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和个人参与挑战性的项目,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团队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教学是在身体活动和技术训练的基础上,以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学生的参与和身体健康为主体,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4)师生角色不同。素质拓展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进行必要的准备、说明、辅助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主导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需要学生紧跟教师的节奏。

3 拓展训练在五个体育领域目标的表现。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体育教学的五个领域目标,具体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方面。现浅述素质拓展训练在五个体育领域目标的作用。

(1)运动参与。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都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等合理选择制定的,并且有一定的趣味性、开放性、刺激性和挑战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2)运动技能。大部分素质拓展训练只有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没有系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训练。另外,对体育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反复多次的练习,而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即时性的挑战项目。

(3)身体健康。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只要没有特殊的病患,只要有勇气敢于大胆的参与就行了,很少有对特殊运动技能的要求,也不进行重复练习,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训练非常有限。

(4)心理健康。素质拓展训练计划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需求制定的,心理活动贯穿拓展训练的始终。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上,要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拥有很多优势。

(5)社会适应。素质拓展训练经常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认识团体的优势及合作的重要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局限性。

现从五个体育领域目标,对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局限性进行简要分析。

(1)运动参与方面。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相比传统体育项目,素质拓展训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需求制定安排相应的活动。并且,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往往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等,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参与度。

(2)运动技能方面。素质拓展训练采用的活动项目在运动技能方面比较缺乏,活动的实施不需要专门的运动技术。例如信任背摔、攀岩、无敌风火轮等训练项目,不需要专门的运动技能,更多的是心理以及团队意识方面的考验。另外,素质拓展训练采用的往往是即时性的挑战,不具有重复性,而反复练习是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帮助不大。

(3)身体健康方面。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对学生的身体活动没有严格的要求,有些项目甚至很少需要身体方面的运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显然有限。

(4)心理健康方面。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发展需求计划安排,以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挑战为主线实施开展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这也是人们看重素质拓展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因。

(5)社会适应方面。拓展训练项目很多是集体性的活动,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诚信意识以及合作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既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进行合理安排,与传统体育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新明,蔡英梅. 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