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

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

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范文第1篇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以考试分数选拨人才,分数与升学率挂钩。升学率是校长和家长关心的重要数据,是高考、中考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学校和家庭在素质教育的执行上缺少了原动力,体育课或被挤占,或敷衍了事。在学校,中小学学生课业繁重。放学后,继续忙着写作业,忙着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学生们的课外锻炼时间,不知不觉中也被挤占被拖欠。学生中学时期的柔弱体质,连同不完整的体育观念,一起延续到了大学,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因此,高校体育课堂中践行立德树人当务之急是,以体育课堂常规为抓手,引导和纠正学生对待体育不完整的观念,达到正确认识体育和体育课的目的。体育课堂常规,即教师和学生体育课堂上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通常包括集合整队、师生问好、考勤点名、宣布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及佩饰、课程思政、安全检查与教育、准备活动、整理活动等内容。比如,学生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不准携带有碍运动和影响安全的物品。按时上课,不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不擅自离开课堂。上课时,学生应关闭手机或调至静音。要求学生穿运动服,手机关闭或静音,教师也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如果教师上课接打手机或穿牛仔裤,就不能有效约束学生遵守课堂常规,更别提引导和纠正学生对待体育不完整的观念。经过几次课反复强调,学生会建立体育课不穿牛仔裤、皮鞋和不接打电话的观念。体育课堂常规实施效果差,影响教学质量,有时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效果差的课堂常规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墨守成规,内容变化少,缺乏创新性,另一方面是学生们对待体育和体育课不完整或错误的观念。第一,体育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敢于扬弃和改良不完整的体育概念,比如,“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很多家长主要以文化课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家长关心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分数,极少关心体育的分数。轰轰烈烈的校园足球,从2009年至今,已经走过十年。许多家长固执认为孩子踢足球会导致学业成绩下降,踢足球是不务正业的表现。部分家长对走过十年的校园足球的价值认识尚且如此,对待体育和体育课的认识也持相似观点。第二,体育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体育,比如,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课上学习健身方法与手段,课下要运用所学锻炼身体;学练体育要付出精力、时间和汗水,甚至风吹日晒雨淋。类似于社会上各类青少年才艺的考级,一套涵盖大中小学,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等18个项目的体育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体系建立了,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选择项目进行通级。第三,体育不是“主科”的陪衬,更不是蹦蹦跳跳的游戏,而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先生在1920年提出“健全人格,首在体育”,“所谓健全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的,不可放松一项。”体育对于青少年的智力发育、意志品质和审美素养的养成,甚至改善民族性格,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经过艰苦的,超越平时的、常人的负荷训练,接近负荷临界的训练,才可能体验到其艰苦性、艰巨性,没有魔鬼式训练,不可能形成坚毅不拔的意志品质[1-2]。很难想象,一个个孱弱、枯坐在屏幕前,忙于电子游戏的“宅男宅女”,会有强健的身体,会对外部世界保持足够的兴趣。体育既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体育塑造公民的文化修养、合作精神、拼搏精神、控制能力、社会准则,通过把各阶层的人联系到一起而起到社会整合作用[3]。

2以教学比赛为载体,塑造输赢观

体育比赛中充满竞争,有人赢就有人输,输赢是相对的。在教学比赛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输与赢,是实现体育育人的一部分。许多学生承受不住生活、学习上的压力,易产生过激的想法,疏导不好而做出极端的行为。例如,2017年11月14日,江苏10岁女童因成绩差在家中服药轻生,留下一段3分25秒告别视频和374字的遗书。大到成绩不好就服药自杀,小到一遇挫折就哭闹,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输”。赢了比赛,荣誉感油然而生;输了比赛,沮丧、挫败感随之而来。输掉比赛的运动员与失败者不能划等号。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试图让每个人理解体育的本质,胜负不是运动员为之奋斗的唯一目的。为国争光、超越自我都可以是奋斗目标。白岩松曾说:“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赢,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地输”。校园足球的本质是以足球为突破口立德树人,强化体育课与课外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4]。在校园足球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比赛可以输球不可以输人。比赛中要竭尽全力,不到比赛结束哨声响起,不轻言放弃。输了比赛,场下找差距,不是在赛场上以“骂人打人”的方式发泄。场上骂人打人是“输人”的表现,也是“输不起”的极端表现。适度的争强好胜能激励学生运动员追求卓越,但是过度的争强好胜有害无益。想赢是成功者的特质;输不起是失败者的通病。赢未必可喜,输未必可悲。胜负重要,但是跌倒了站起来的姿态更重要。对学生运动员来说,一场重要比赛的失利未尝不是一次挫折。输了比赛,学生运动员体验到艰辛、痛苦、挫败感;赢了比赛,体验到喜悦、满足、收获。克服挫折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认识挫折、消化吸收、树立自信和超越完善。在从一次次失利走向胜利的过程中,经历且巩固了克服挫折的完整过程。当他们走出赛场走入生活、工作时,再面对挫折乃至失败时,心理有了承受能力,迁移赛场上获得的经验,从容面对并且战胜挫折。《三国演义》主题曲中的歌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道尽了人生输赢的意义。赢是一时的,输是经常的,及早教会学生积极、坦然地面对输,充分的准备后才有能力迎接胜利。

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 改革措施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10年的规模扩张,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由于大学数量的急速增加,我国众多高校,包括部分传统名校在内,不得不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大学生基本上按照统一节奏、统一模式、统一内容来进行培养[1],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想象力,而且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学习和思维的固化模式,习惯于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缺乏独立性、主动性、自立性,既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又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同时,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2]。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推行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度和任课教师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1]75-77,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实施完全学分制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将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3]。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结合教育部文件和湖北省发展需要,湖北省厅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产业计划”),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及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学校积极开展试点计划,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深度挖掘,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卓越计划”遵循“解放思想、创新模式,立足行业、注重实践,校企共赢、持续推进”的原则,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在企业深度参与下,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英才计划”旨在从省内高校中全国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专业和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应用学科专业中,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区。此计划要求不拘一格,改革试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在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计划”则鼓励支持高等学校与相关行业携手,与有关企业联合,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省内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探索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的集中体现。2012年,根据学校学分制改革的需要,对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进行了修订,形成新的“武汉科技大学关于制订学分制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012版原则意见有以下变化。

1.构建了“两平台,三模块,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

“两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三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多方向”旨在克服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对同一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细分,根据行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的多个专业方向。

2.实行了弹性学制。

我校设定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建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为5年),实行3~6年(5年制专业为4~7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此学制范围内根据个人兴趣安排学习。

3.提高了选修课程比例。

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中均要求设置选修课程,并对学分要求做了统一规定。素质拓展模块类课程性质为必修,但是学分均是通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若干个项目获得,学生可以自由选修。统计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14%~28%之间。

4.规定了各平台和模块的学分、课程设置。

将全校所有专业划分为理工类、文法经管类、医学类和艺术类四个大类,按照这四个大类设置各平台和模块的建议设置总学分,并对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作了统一规定,便于统筹安排。

5.调整了部分基础课的课程设置。

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中新增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1学分,为全校性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总学分作了调整,由16学分调整为12学分;计算机类课程中,只设置一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课,根据学科专业,划分为A和B两种;“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调整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调整为“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和“网络技术及应用”,各专业可自行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不设置;学科基础平台中对学分学时要求不同的公共课程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试点计划

根据教育部、省厅文件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我校获批了“卓越计划”专业6个,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个“英才计划”,即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7个“产业计划”,包括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和药学专业。依据“卓越计划”、“英才计划”和“产业计划”的特殊要求,针对培养方案中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过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结合体现不够等问题,对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改革。

1.改革基础平台课程。

对部分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进行调整,调整情况见表1。如下表所示,对文法与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课部等三个院部开设的思政类、外语类、体育类的课程学分学时设置做了调整,这几类课程的总学分由30学分调整为23学分,减少了7学分。

基础平台课程调整情况一览表

2.增设特设课程和校企合作课程

(1)“卓越计划”专业开设提高个人业务素养和管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的课程,如增设“企业管理概论”、“项目管理概论”、“技术经济概论”、“耐火材料新技术”、“电气传动新技术”、“工业控制网络”等校内课程;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授增加相关企业课程,如“环境健康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市场策划、运行与技术支持”等;开设企业相关的实践环节,如“企业案例分析”、“工程实训”、“工程实践与创新”、“企业认知实习”、“自动控制技能实习”、“自动化设备应用实训”、“冶金主体设备应用实训”等课程。

(2)“英才计划”班级一年级即接触“冶金高端论坛”专业启蒙课程;同时聘请企业成功人士作“批判性思维”和励志成才讲座;对原有冶金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进行拓展,增加有色冶金方面的知识;开设创新方法课程“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增加“科研、写作与报告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历。同时,强调课程衔接,注重学科交叉,加强冶金工程学科与材料、热能与动力、机械、计算机、资源与环境等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

(3)“产业计划”增补了与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相关的内容,对关联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增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电子产品策划与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题研究”、“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践”、“电子产品的测试与检验”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车辆工程专业增设“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代用燃料技术”、“电气电子工艺实习”和“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等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增设“光电技术”、“特种机器人”、“微观流体力学”、“创新设计与专利申报”和“工程应用软件”等课程。

四、结语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做到科学设计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合理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各高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环境下,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有效地实施,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5-77.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