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部财务监督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enterprise want to survival, development and profitability must establish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carry out scientific capital operation, all of which need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management.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the fund movement requirements,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financial activities. We must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system, strengthen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o ensure that the enterprise fund safety and integrity, normal turnover and rational use.
Keywords: enterprise financial control effectively supervi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并且这种管理最终都是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反映出来的,所以必须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管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管理,对于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抓住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可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就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的概念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通过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和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对企业及下属单位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经营活动及业务往来、资产、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方面实行内部约束和自我监督的管理活动。
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的作用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机制既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计划目标实现的保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财务控制与监督活动渗透于企业管理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因为,企业的一切经营过程最后都反映为会计数据,财务部门对业务过程最直接的控制与监督主要是通过核算来实现,对每一项收付和债权债务的发生都会在账面上反映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与监督。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决策的分散化、竞争的自发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给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财务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及时、充分地揭示和反映市场状况。对每一项经营业务的办理,遵循授权、批准、经办、核算分离的原则,杜绝越权行事的现象,避免影响企业经济收益,造成违规的风险。财务部门在控制与监督过程中,以会计资料为依据,以有关财经制度为标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范体系,有效防范各种风险,起到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计划目标进行,并报告所发现的违法违规的财务风险事件的作用。
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体系的内容 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控制与监督体系是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企业财务控制与监督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和考核体系建设等方面。 1.制度建设 制度是实施财务控制与监督的依据,也是考核财务监督绩效的依据。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的制度建设包括国家的相关财经、税务、审计等政策法规。企业为规范促进企业发展制定的相关制度,企业的下属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制度。完善的制度是财务控制与监督能够有效执行的基础与保证,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一系列企业财务运营制度。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和监督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及往来户结算管理制度;产品、原材料、设备等资产购销和管理制度;在建工程管理制度;递延资产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销售及收入管理制度;利润分配管理制度;部门负责人离任审计等制度。 2.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人员管理。
任何风险的形成,都与人有关,防范操作风险,人的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解决人的管理问题,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无济于事。一旦道德风险失控,再好的法规也抵御不了故意违法违规的企图。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内部控制受到各层次人员的影响,单纯的规章制度只是一种机械的控制措施,在业务上虽然按照规章制度来运行,但人是具有个人目标、个人情感的能动性个体,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规章制度的实施效率和效果。他们的行为可能受到其个人利益的驱使,也可能受到其误解或抵触情绪的驱使。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能够起到内部控制所起不到的作用。为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坚持“两手抓”,在抓好业务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政治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引导员工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名利、物欲,自觉抵制各种消极因素和腐败思想的侵蚀;三是定期进行法制宣传学习,树立典型,总结推介经验,开展“以案说法”教育,增强员工的法纪观念和防案意识。
3.提高领导及会计人员素质。
再好的制度也须人去执行、把关,因而人员素质就成为工作质量的决定因素。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执法、守法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领导干部认识到位了,才能重视、支持财务管理工作,将各种制度落到实处;第二,严格落实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财会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因此必须坚持对财务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后续业务培训;第三,落实稽核制度。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要实行由经办、审核、部门负责人、稽核四人负责的业务流转程序。《会计法》对企业负责人、财务主管以及财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4.考核体系建设 为更好地保证监督效果充分发挥,打开信息反馈的渠道,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财务委派负责人员进行激励和约束,使其能主动为了企业的整体利益而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考核体系建设主要包括考核指标设定和考核方式选择。在考核指标上,可以根据各种制度设置一系列指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四、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的实施 企业要实现内部财务的有效控制和监督,应着重抓好财务预算控制与监督、重大资本与财务事项控制与监督、财务委派负责人制度实施、财务检查与审计监督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1.财务预算控制与监督 财务预算,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金运动所作的安排,也就是以货币形式对一定时期内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有关资金方面预测的具体落实。通过编制预算,企业可以全面掌握生产经营过程,争取工作的主动权。预算确定后,要对各实施财务预算单位辅之以对等的责权利关系。通过财务预算的动态管理,对子分支机构的主要财务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和监督。 财务预算控制的主要环节:确定预算的项目、标准的程序;编制和审定预算;预算指标的下达和责任的落实;预算执行的授权;预算差异的分析和调整;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2. 重大资本与财务事项控制与监督 为了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和资本经管的安全,规避风险,减少失误,应建立企业重大资本与财务事项报批制度,即凡属重大资本与财务事项均需经企业领导层审批后才能办理。企业重大资本与财务事项包括重大投融资、对外担保、合并、分立、转让、中外合资合作、公司制改建、注册资本变动、工资制度、财务预算、资产损失处理等。 3.通过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实施财务控制与监督 财务负责人委派制是被委派者和委派者之间的一种委托关系,委派制的目的是执行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的下属单位分离,不存在人事及利益经济关系,以便具有公正性。派出的财务负责人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扎实的财经知识和财会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财会工作领导经验。企业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定期组织对派出财务人员的述职和考核,通过各种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派出财务负责人在财务管理与监督控制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院校 财务内部控制 问题 建议
我国各级教育体制的深度改革、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筹资渠道和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等等原因的存在,使得高等院校的经济活动、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化。如何适应高校的财务管理需求,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与资金使用效率,防止院校资产流失,提高院校的办学效益,进而保障高等院校实现稳定、持续、高效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共同关注的一项焦点课题。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参照2001年6月份财政部所制定与颁发的《财务内部控制规范》来实施,相对来言,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财务内部控制体制建设才处于初始阶段,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解决。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经费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在管理上更容易存在重使用轻效益、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风险与效益意识都比较低下。比如说,高等院校在校办企业的投资与管理方面、教育科研规划方面以及学校后勤体系的变革与发展方面等都比较缺乏系统性的决策与规划体系,同时相对应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制也不够健全与完善。究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高校领导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上认识比较模糊,在这方面既缺少专业性的分析与评估,同时也害怕因为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尽管目前有不少高校都在实施财务内控制度,但是却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诸多经济业务的开展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使得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意义。
(二)财务内控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高效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高效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化,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财务内控制度做出匹配性的调整,但由于我国高校财务内控建设起步较晚,迄今依然存在着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与实际需求不配套、系统性和操作性比较缺乏等等问题。以高等院校的对外投投资内部控制体系为例,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对外投资决策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和不规范,这往往使得对外投资的风险大幅度上涨;也有不少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财务核算工作人员的监督比较严格,但是对于校办企业和后勤体系的核算管理人员约束能力不强,致使学校的资金管理比较紊乱,甚至存在“小金库”、“账外账”等现象;这往往使得学校整体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管理不成体系,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漏洞。近年来,不少高校在招生、建设与投资中频发财务管理问题以及在诸多环节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就很好地说明了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给财务管理带来的严重危害。
(三)内控制度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建立事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高校不但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同时还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对单位内部的控制进行监督,发现问题时及时地进行纠正和调整。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诸多高校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及监督机制,并且内部审计部门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往往隶属于财务等一些部门,缺乏独立性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有效执行的“绊脚石”,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审计监督作用。
二、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进行的分析,我们有必要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相关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以保障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全面、规范的建立与健全起来。
(一)加强财务内控意识,规范财务内控程序
加强高校财务内控意识,不仅只是从学校领导与管理阶层入手,同时还应当对财务、人事以及行政等全体单位、部门的工作人员普及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知识,向他们申明财务内控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们自身利益的重要意义。具体的措施可以采取,定期由财务人员针对各岗位工作人员实施财务内控基本常识的培训,并建立起相关的监督与考评、奖惩机制,让学校全体工作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规范的财务内控程序,是高校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可靠保障,具体的举措主要有:首先,确立此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与重要环节,通常包括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的确定、标准的制定以及确保目标实现的各项制度这几个方面。其次,建立起相对应的监督机制,随时关注内部控制实施的轨迹与效果,以便于及时的将信息汇总与传递给决策层,进而起到查漏补缺、不断优化的目的。最后,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不同影响程度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制度实施的稳定性。
(二)健全内控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制,是保证高校全部经济活动、经济业务高效有序开展,确保资金安全、资产完整,预防舞弊及差错,进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根本前提。因此,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实施与建设过程中,确保内控体制的健全性,都是我们必须做到也必须做好的一件事。因此,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必须遵循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将合法性作为首要遵守的原则。二是必须从高校的财务管理实际需求出发,并保障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约束性。三是制度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相互牵制与制约的基本原则。四是制度还必须符合成本效益的经济性原则。五是制度必须是能保障信息的动态传递与反馈,并且符合闭合管理的要求。
(三)增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职业判断能力
在人本管理理念作为现代化管理体系核心思想的今天,良好内控制度的执行还需要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做支撑,需要会计人员拥有相对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一方面要具备处理规定业务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在规定不明、模糊的业务出现时能够清醒分析,做出合理、准确的决定。然而,在会计工作长期实践过程当中,高校普遍采用的还是过去陈旧的会计行业制度,会计相关从业人员仅仅单纯依靠刻板的条款来办事,缺乏了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要积极适应改革需求,转变从业观点,认清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剔除按部就班、单纯请示上级的思陈旧思想,强化自身职业判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工作人员更能符合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的基本需求。
(四)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为内控管理提供标准
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内部控制高效实施的主要参照标准,因此加强预算管理能力,可以说我们为内控管理提供良好标准必须实施的一项举措。具体的措施主要有:首先,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将校内综合预算与部门预算很好的统一在一起,预算编制必须的做到科学、全面、准确、合理,同时还应当避免预算的盲目性。其次,将全面预算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理念和体制,引入到高校财务预算实施的过程中来,以此推动高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最后,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全面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根据实际需求,建立起预算执行的跟踪、监督、分析与评价等相关机制,以保障预算的严谨、科学和发展性。
(五)强化经济责任制,建立起内控制度监督体制
经济责任制的建立首先应根据责任与权力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的可以从健全校长经济责任制开始,依次对各部门负责人、各岗位工作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制,同时在每一年的年终工作总结或者是年初工作计划分配中对经济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奖优惩劣,以此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心和内部控制意识。
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起健全的监督体制,将专门监督机构、群众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很好的统一起来,依托这种立体式的监督体制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完整的监督模式。
三、结束语
关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此我们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总的来说,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项比较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项目,这需要我们根据学校所处的外部财务环境以及内部各经济业务的实际需求、学校的各相关条件来展开综合性的分析。但是,遵循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原则、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并结合学校的具体需求来实施高效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是我们在制度建设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李克勤.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23)
我国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公司发展要求之间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观察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目的不明确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目的不明确是目前很多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不同的目的决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方向以及重心,目的不明确的情况下,也就是意味着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失去方向。很多公司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都没有明确目的,结果影响到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小效果。
2.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多种制度,举例而言,投资制度、审核制度等等,如果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本身不完善的话,必然就会影响到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性。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制度体系本身存在缺陷。
3.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有制度不落实以及执行所带来的危害要远远甚于没有制度,这一理论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领域同样如此,很多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虽然比较完善,但是在具体落实方面却是不够到位,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效果,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的努力付之一炬。
二、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策略
针对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存在具体问题,结合制度建设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本文提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提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效果。
1.明确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目标
明确目标是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首要工作,企业需要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全面分析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在此基础之上,明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目标,并在此目标之下进行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制度服从以及服务于相关目标,从而实现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效果的最大化。
2.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做到全面性与重点性的兼顾,一方面要照顾到各项财务管理活动,另外一方面要突出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兼顾各个方面,尽量避免出现某一制度方面存在短板的情况。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方面还需要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制度体系有效性。
3.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
一、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控制与监督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审计直接面对的是企业内部的高层决策者,因此它与其它部门或机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确定了它的独特性。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的规划管理情况以及企业的管理风险进行研究和评价,最终实现防御风险的目标。企业的内部决策者在进行管理决策的制订中,应该以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的评价方案为参照依据。内部财务审计主要是经过对企业的规划活动进行把控、检查和评判,从而找到企业内部管控中的不足,进而推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最终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财务审计能使企业及时发现自身财务管理中的不完善情况并尽快完成改正,使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存在很大的差异,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就是企业本身,借助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把控和检查,能将企业的规划运转情况和财务情况准确客观的体现出来,进而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是防止了财务方面的某些风险的发生,最终保障企业的利益。近几年我国的市场经济发生了很大的改革,逐渐向多元次的方向发展,企业的经济义务也越来越复杂,促使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更加明显。
二、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现状
1.缺少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
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区域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重点仅仅停留在财务会计方面。企业管理层的相关人员不能认清工作的重点,大部分企业都只是重视企业的业务运营,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又或者是企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审计体系,部分企业将财务审计和会计笼统的认为属于一个体系,认为财务审计应该有相关财务部门领导负责,这样就给企业的财务审计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与国家的相关要求也不符合,最终致使财务审计欠缺一定的独立性,造成审计工作的公平性没有前提保障。
2.内部财务审计有一定的风险
现阶段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缺乏一定的重视,甚至有的企业对财务审计的具体职能都没有明确的概念。总体上讲,多数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认为财务审计工作即是对财务工作的监管和督查,忽略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的资金节约和经济效益提升上的功用,其内心对审计工作就有一定的排斥行为,致使审计工作欠缺有效的支撑,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进而阻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审计人员资质不够
由于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因此在相关的人员选择上可能会存在很大的问题,选取的审计人员专业方面的要求可能不达标。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里面的审计人员都是暂时抽调的,因此基本上都没有相对比较专业的审计理论,再加上岗位特殊性,工作流动性也很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都导致审计质量严重下降。另外,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培训机会,致使业务能力不能得到提升。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财务审计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认知模式下,对新思想和新理念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强,企业不能给审计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导致审计人员错过对新理念和新思想的学习,这些都阻碍了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发展。
三、提升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控制与监督的措施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内容
要实现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促使其发挥财务的监管和督查效用,强化内部的控制和监督就是实现目标的前提保障。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只有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才能实现工作的规范化和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进而才能促使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最终获得满意的审计成效。另外,明确审计内容。很长时间以来对审计工作的认识都是为企业管理者的规划活动合理与否提供意见。但是近几年随着审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逐步向计划、询问的方向发展,基本上属于提前审计,因此企业以后再审计管理上要多加强风险方面的管理,改善企业的管理机制。
2.设定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
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应该权力仅次于董事长,所以董事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对审计部门的成立工作,一定要将它和其他部门区别对待,以保证审计部门的核心位置。专业的审计部门是财务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保证,只有保障了审计部门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才能使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只有保证审计本身功能的有效发挥才能最大可能减少企业经营的不良因素,进而确保财务工作的高效性,最终才能保证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决策制定更加准确有效。
3.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应该企业应该在人才的培养上多做一些投入。多为审计人员提供一些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大培训力度,进而增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审计知识还要清楚财务知识,另外还要加强政治培养,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遇到违法行为时一定要勇于斗争。最后,在招聘中可以多选取一些综合能力强的审计人员,这也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者的竞争意识,最终提升其整体素质。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和监督存在的问题
1.财务预算制度不健全
预算管理是企业集团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企业集团由于对预算不重视,使预算未能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随意变更预算,造成财务监督考核弱化;有的企业集团预算不科学,缺乏可靠的预算依据和计量标准,使得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无法执行。
2.财务控制目标多重性
国有企业集团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有的兼有其它职能,如扩大就业、维护 金融 秩序稳定等。还有不少国有企业集团是在政府的撮合下形成的,从控制和控制权收益的角度分析,各层级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对国有企业的资源有相当的控制权,这就为 “在职消费”提供了可能。在职消费将公司的生产性资源转为了非生产陛资源。同时,各层级领导有着扩大集团企业规模的动机,因此也就有着过度 投资 的冲动,给企业集团带来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削弱了财务控制的力度。
3.财务控制机制缺乏
许多企业集团在决策形成后,对于进一步的 财务管理 工作,往往止于年度利润规划。他们满足于制定全年的销售收入、 成本 费用、目标利润等几个总括性指标,而不是进一步将决策具体化,编制出据以进行控制管理的月份、季度、年度财务预算,只有到年终决算时才知道预算的完成情况,无法做到事前和事中控制。
4.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一些企业集团对资金实行分散管理,即便实行集中管理,也是与下属多级法人分散占用资金,人为地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有的企业集团内部下属企业的资金大量闲置、沉淀,而另一些企业却资金紧张,大量向 银行 贷款,使财务费用有增无减。
5.财务控制协同效益差
大多数企业集团将多元化看做分散风险、提高竞争力的最有效战略,但在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同时,却忘记了自身的专业化优势,导致投资分散,各子公司的产品互不相连,从而使企业集团公司失去了协同效应,丧失了规模效益。
企业集团内部实施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措施
1.规范内部治理结构
(1)实施股权多元化治理。企业集团应引入多元股东,特别是非国有股东,有利于所有者职能到位,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多元股东的制衡易于实现政企分开,为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运作创造基本条件,实现企业的真正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同时,也可以减少“在职消费”,保证生产性资源的合理使用。
(2)确定产权经营层次。在目前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应把产权经营层次控制在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两级,至多不超过母、子、孙公司三级;同时,应尽快制定有效的产权投资经营管理制度。规范治理结构是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控制和监督的基本保障,否则政府主导的单边法人治理结构,会更多地带有浓厚的 行政 色彩,使行政控制取代产权控制,导致集团内部财务监控乏力。
2.实施财务集中管理
(1)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系统。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由于各部门信息系统是孤立的,信息很难被实时动态获取、存储、加工和传递,因此要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系统,将网络、数据库和管理软件有机集成起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企业之间网络和国际互联网,跨越信息传输的时空障碍。数据库不但能存储大量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定义数据结构、处理数据和管理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利用率。管理软件是企业对 经济 活动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管理的应用平台,为财务集中管理的实现提供了界面。只有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信息载体。
(2)构建一体化的 会计 和业务流程。传统的 财务 管理 模式将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相分离, 财务管理 仅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管理,而对其相关的业务活动关注甚少,因此会计信息忽略了大量重要的管理信息,导致信息流、资金流与实物流不一致。因此应打破企业内部门之间的界限,重组内部工作流程,将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有机结合,并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处理,将业务信息按照信息规则自动生成财务信息,这样可保证财务信息采集和加工的实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有用性,更好地为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3)设计新型财务组织结构。为实现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一体化,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也要相应改变;为保证财务、业务协同化的实现,财务人员要渗透到各业务部门的每个工作环节。此外,出于财务信息效率性的考虑,应尽量减少财务部的中间管理层次,以降低 财务控制 系统的运行 成本 提高组织运行效率。财务集中管理是借助网络和iri、技术达到信息的集成与资源的整合,在横向上通过财务在企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嵌入,实现财务对整个企业集团作业流程和增值过程的管理;在纵向上加强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控力度,协调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经营目标,以更好地实现企业集团的规模效益。因此,财务集中管理的准备工作——会计流程重组与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要同步进行,组织结构要适应新型的会计流程,同时会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也要使it技术能够真正发挥效用,而不是只停留在单纯的企业集团网络的建设上,要使网络是可运行的。
3.强化内部 审计 机制
(1)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公司治理结构的推动。为了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进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既可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又可使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全过程.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2)要改变传统“查账式”的内部审计,向管理型审计转型。管理审计应以财务审计为基础,通过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进行 调查 分析,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对子公司经营业绩和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审计评价,以此为依据考核经营者;通过对子公司经营政策和经营活动的审计监督,使之与集团公司的整体 发展战略 和方针政策相一致。
4.建立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在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上,一是通过对各季及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即现金流量情况、资产负债情况财务损益情况的分析,对预算企业经营业绩作出客观、综合评价,找出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问题,制定解决对策,确保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通过对各企业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找出各预算企业工作偏差。三是对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评价,找出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