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翻转课堂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而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却刚好相反,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场所。
翻转课堂利用教学的视频,让我们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用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时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了什么,因为分心去想别的事而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
有了翻转课堂,学习节奏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或朋友寻求帮助。这样既可以用于补漏,又可以用于复习巩固,还可以自由把握时间来学习,真是一举多得!
初一:翁中李欣怡
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应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现状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等,建构“可以自动调整内容和策略从而输出直至达到学习所需”[1]的适应性学习。“翻转课堂”的适应性学习应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化的智能系统,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系统。尽管以目前职业学校实际及普通专业教师专业化水平尚不足以建构完全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化智能系统,但可通过教师、学生与机器的联动实现人机共建适应性学习。笔者试以机电类专业课程《液压传动》为例,研究基于人机共建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翻转课堂”适应性学习。
一、学习内容的设计
适应性学习是基于系统支持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或教材等基本课程资源到学习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支持系统,不只是静态文本到“超文本”“超媒体”等数据化的知识的转换,更有基于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需要的知识重组、情景建构。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领域知识
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启发我们:教学要有效地建构学生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就必须保证教学内容具有良好的结构性。[2]那么,如何组织具有良好的结构性的教学内容?从专家与新手的差异比较中发现,专家的知识不仅仅是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而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big ideas)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3]思维导图则将其进一步具体化,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向外发散出若干节点,每一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连结又可成为另一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若干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从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角度看,专业可视作第一中心主题,组成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为其发散出的关节点。每一门专业课程同样可视作中心主题,发散出若干知识单元,而每一知识单元则可以进一步发散,直至教学信息基本单元的知识点。并且,课程、知识单元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语义关系。以《液压传动》为例,第一轮的圆心即第一中心主题,其发散出的知识单元在其圆周上并构成了第二轮圆,依次递进构成圆状结构的平面化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当然,还可通过片层式、表格式展示思维导图。这样一来,思维导图与人脑的放射性思维方式契合后便形成了结构化的个人知识数据库。
建构思维导图需做好两项工作:第一,梳理知识点。梳理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或教材课程内容的教学信息基本单元即知识点,以避免课程内容重组时知识点的缺失。这对于职业学校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第二,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领域知识。从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学习风格来看,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的递进应契合职业活动的具体化。
(二)基于应用的学习情景
认知科学认为,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包括对有用的情景)的具体要求,非条件化的知识常常指“惰性”知识,尽管关联,但未被激活。[4]因此,虽然我们建构了思维导图、形成了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具有良好结构性的教学内容,但是未能形成“条件化”,即尽管关联,但未被激活。那么,如何进行知识的“条件化”呢?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情景性的,新知识所具有的意义高度依赖于情景。从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要求能够应用知识的情景。如在《液压传动》中,可以液压千斤顶的使用和分析为学习情景,将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进行“条件化”,如表1所示。前期的知识点的梳理将可能导致知识的碎片化,但基于应用的学习情景(学习任务)的构建又按照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状态及其将来职业发展所需的学习风格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组织,为“翻转课堂”的适应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要建构基于应用的学习情景(学习任务),要做好如下工作:第一,要选择具有功能特征的具体部件作为学习情景(学习任务)。如入门系统选择液压千斤顶作为学习情景(学习任务)的载体;第二,要基于功能设计应用性的问题。应用性表现在对外接轨生产实际,对内隐含基本知识单元,目的是通过应用性问题的设计实现知识的“条件化”。
二、教学策略的拟定
(一)基于机器的学习方案
从适应性学习来看,学习方案不是静态的文本,而是基于机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教学设计。因此需在教学设计中,根据知识单元的层次结构设计学习模块、学习单元以及学习任务,其中学习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单元,如图2所示。
每一个学习任务按照任务说明、学习目标、问题探究和辅助资源等四方面组织。任务说明可从学习者已有经验出发,展示新的学习任务。以液压千斤顶的使用和分析为例,其任务说明可从使用情境引出液压千斤顶,并通过原理图的展示说明液压千斤顶的基本工作原理。这一设计契合了美国教学设计专家梅瑞尔在其首要教学原理中提出的有效教学的“激活旧知原理”、“演示新知原理”;学习目标是让学习者了解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做什么,如“能够根据原理图说明液压千斤顶如何实现柱塞台的升降,以及如何实现顶起重物后的自锁”,便于学习者建立学习预期以及自我检测。学习目标的这一表达方式向学习者展示了新知识,而不是陈述新知识,其中同样契合了“演示新知原理”;问题探究是帮助学习者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新知识,如“当提起杠杆1时,密封腔4中的油液压力是多少?是否与密封腔10的油液压力相等?重物G是否能上升?”,其中需要应用压力的概念、特性与静压原理等基本知识单元(知识点),这契合了首要教学原理中首先应遵循的“聚焦解决问题原理”以及有效教学的“尝试应用原理”;辅助资源包括新的基本知识单元(知识点)、可视化的学习资源以及可操作的学习资源。学生在问题解决以及可视化学习、操作实践中融会贯通新知识,契合了有效教学的“融会贯通原理”。
(二)基于交互的活动组织
从交互活动的对象来看,“翻转课堂”的适应性学习的交互应该有二:第一是人机交互,即人与机器的交互;第二是人人交互,即人与人的交互,其中包括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按照“可以自动调整内容和策略从而输出直至达到学习所需”的要求,适应性学习的人机交互应达到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即时的推送,而且这一推送不只限于学习者的主动要求,而且可根据学习者学习的信息反馈情况由机器主动推送,提供即时的“支架”,实现智能化的支持。限于目前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机器的智能程度尚不能实现如此智能化的支持,因此,人机交互的不足尚需通过人人交互弥补。
从“翻转课堂”的组织时序上看,适应性学习的交互可分两类:第一类是课前学习时的交互;第二类是课中学习的交互。课前的学习交互更多地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在人人交互的辅助下,需借助机器建立交互的工具或平台,为“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提供更广阔的时空。课中的学习交互更多地通过人人交互,即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来实现。在人机交互、人人交互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记录,分析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认知风格、学习路径、学习时间以及获取帮助的次数与深度等,形成不同学习者的相应模型,并需随着“翻转课堂”的深入,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的提高,借助机器提供不同的支持。
从交互活动的机制来看,可通过协作实现交互,可通过竞争实现交互。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依赖于共同具有的理解,这种共同的理解来自于学习者与他人的商讨。无论是协作式交互还是竞争式交互,其本质还是学习者与他人的商讨,其最终形成的是共同的理解。因此,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可建立协作的平台――学习小组,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协作中形成即时的适应性支持,而且通过协作让学习者“学会合作”。为了更好地激活协作,可在学习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提升人人交互的强度和效度。
三、可视化工具的组织
在基于机器的学习适应性学习系统中,学习工具模块包括可视化工具、协作学习工具、学习过程分析工具等。[5]鉴于职业学校普通专业教师目前实际,在人机共建的“翻转课堂”适应性学习建构的实践中,学习工具暂时简化为可视化工具。机电类专业课程的可视化工具一般有表格的知识组件、可视化的学习资源、基于操作化的学习资源等。
(一)表格化的知识组件
尽管从中心发散的思维导图更契合人脑的放射性思维方式,但是从适合机器表现的角度来看,需要将知识组件表格化。表格化的知识组件,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知识组件及其内部联系。知识组件的表格实际就是为学习提供可视化的工具。如表2所示的《液压传动》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者可直观地认识知识组件及其内部联系,自主地学习。
(二)可视化、可操作的学习资源
如表2中的学习资源一栏所示,《液压传动》常见的学习资源有部件模型、原理图、结构图以及相应的演示动画,当然,条件好的职业学校还建有液压传动的仿真系统。其中,原理图、结构图以及相应的演示动画是可视化的学习资源,部件模型、仿真系统是可操作的学习资源。无论是可视化的学习资源还是可操作的学习资源,在适应性学习中,都是可视化的学习工具。
关键词:翻转课堂 任务驱动 应用型 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5-0117-03
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信息的瞬息万变,企业迫切需要具有综合财务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分析、解决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问题。财务分析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在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提升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的核心能力,该课程强调会计及经济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实践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财务分析人才的需要。
一、传统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少因材施教和针对性辅导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受学时所限,教师课上偏重于理论和方法的讲解,而对于知识的应用主要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学生个体差异大,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各异,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内容有的学生全部理解、有的学生一知半解。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学生也没有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越来越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缺少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师生互动有难度
财务分析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规模庞大、业务复杂,学生对于陌生的行业领域一无所知,加之课前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没有自主学习的考核机制,大多数学生课前不会主动收集案例公司资料、了解案例公司行业背景,学生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口头灌输,参与案例分析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导致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冷清。
(三)实践教学方法单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财务分析课程,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整个授课过程单调、枯燥乏味,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很难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积极性。
(四)不重视财务分析工具的应用,难以满足企业基本要求
财务分析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息挖掘,不掌握数据处理工具就无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虽然财务分析课程普遍利用多媒体教学,但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对财务分析软件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较少,多数教材没有介绍如何应用EXCEL 等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学生对基本的分析软件工具不熟悉,大量财务分析工作依靠手工完成,既影响财务分析的效率也不符合企业的基本需求。
(五)期末闭卷考试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不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传统财务分析考核以平时+期末为主,平时成绩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构成,期末成绩由闭卷卷面成绩构成,该考核方式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会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的训练,期末靠突击复习应付考试,这显然与学生财务分析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二、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设计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财务分析人才,必须解决目前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辅导、课堂师生互动有难度、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重视财务分析工具的应用、不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先教后学”被动方式为“先学后教”主动方式,即采用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知识与能力有效融合”的转变。
(一)总体思路设计
传统学习过程包括课上信息传递和课后吸收内化,而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是重构学生学习过程,包括课前完成任务实现信息传递、课上讨论互动实现吸收内化、课后修订完善实现拓展提升。首先,课程组将财务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目标,然后再将每个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子任务,分别实现各个单元目标,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节设计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环节、课上环节和课后环节,课前环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自主学习相关资源并完成指定任务,可以获得教师的在线辅导,实现信息传递;课上环节教师根据信息传递中反馈的信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环节学生根据课上讨论互动不断完善任务,进一步深入拓展。
1.课前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首先将财务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目标,即基本理论单元、分析方法单元、财务报表分析单元、财务效率分析单元,然后再将每个知识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具有可执行性、易操作性以及便于评价的子任务。其次,围绕子任务收集、整理、制作相关学习资源(如微视频、课件、习题、测试等)并上传课程平台,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自主学习。然后,编制并下达任务单,任务单中包含团队成员分工、自主学结、团队研讨学习的有关内容、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完成的分析任务以及自我评价等。教师下达任务时要求每个班级在中小板或创业板选择同一行业,班内的每个团队选择同行业内的不同企业,这样有利于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对比分析。
(2)学生层面:按照5―6人组建团队,成绩优异的学生覆盖每个团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学生团队接受任务单,选定分析任务的企业,在团队负责人带领下首先学习相关资源,明确分析任务,其次对分析任务进行合理分工,然后通过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完成所选企业的分析任务,最终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
(3)交流互动:教师课前提供学习资源、下达分析任务,学生学习资源、完成分析任务。学生在学习资源、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通过在线平台得到教师的指导或学生的帮助,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课上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通过在线平台以及任务单信息反馈初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中存在的疑问,确定答疑解惑的重点,课上组织团队汇报、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效果以及任务的完成质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首先,课上组织各个团队汇报课前学习情况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其次,调动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进行提问或解答其疑问,然后,教师对汇报团队点评并组织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将微视频中零散的知识加以系统的梳理,使学生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个知识点在知识图谱中的地位,整体把握财务分析的概貌和脉络。
(2)学生层面:学生团队通过课前学习、讨论及完成任务,进一步明确有疑问的知识点,课上汇报学习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团队之间的讨论、相互答疑解决知识点中的疑惑,获得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学生团队内部、团队之间的评价加强了过程性的考核,形成多主体、多元化的财务分析考核方式。
(3)交流互动:课上通过答疑、汇报、评价三个环节实现交流互动。答疑包括团队间互动答疑和教师集中答疑,实现师生、生生多范围内的交流互动。汇报是基于团队内部讨论后进行的,团队成员先期已围绕任务开展了充分的内部交流。评价包括四方面评价,即学生个人自主评价、团队负责人评价、团队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多主体的评价能够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3.课后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综合评定各团队上交的财务分析报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知识的辅导,如针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撰写科研论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领者。
(2)学生层面:通过课上团队间的讨论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对解决的疑惑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完善财务分析报告并及时上交。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扩充和深入学习,撰写并发表科研论文,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交流互动:教师进行成绩综合评定,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深入学习,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三、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实践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为翻转的“先学后教”模式,课前通过下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传递;课上通过学习成果汇报、相互答疑、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等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通过知识拓展延伸、撰写科研论文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下面以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课前下达自主学习任务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目标明确的自主学习,教师下达的任务单通常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成果展示、拓展提升等,。
(二)课堂教学组织
1.引入案例,提出问题,检测课前学习效果。
问题1:阅读教材资产负债表,你能获取ZXZ公司哪些信息?
问题2:你认为ZXZ公司2015年表现如何?为什么?
问题3:你如何帮助ZXZ公司管理者了解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个人任务实施汇报,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受篇幅所限,下列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省略)
任务1: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任务要求:(1)编制简易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2)分析资产的变动及原因;(3)分析权益的变动及原因;(4)资产变动合理吗?
任务2:区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任务要求:(1)该公司总资产发生怎样的变化?(2)该公司股东权益发生怎样的变化?(3)请举例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他们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有影响吗?
任务3: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案例分析。
任务要求:利用[任务2]资料分析当剔除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后该公司资产、权益的变化情况。
教师围绕学习主题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后通过任务的实施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
3.团队合作学习成果汇报,知识的吸收内化。
任务4:团队所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任务5:团队成果展示汇报。
团队所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汇报,主要内容包括团队自主学习情况(学习笔记、收集的资料、视频);任务完成情况(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结果);汇报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提问,或解答汇报团队提出的问题,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4.多主体评价,加大过程性考核。翻转课堂的前提是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事先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大自主学习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见上页表2。
任务6:完善成果,拓展提升。
教师根据学生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的完成情况,结合学生反馈的问题对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学生整理完善学习笔记及团队所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报告并及时上交。教师引导学生对如何判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撰写科研论文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有效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学生在任务单要求的时间内自定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完成课前任务,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教师个性化辅导,大大增强了学生自学的信心和动力。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课堂师生互动沉默的问题,课堂上通过个人任务的汇报、团队任务的展示,相互答疑解惑,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课前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建议,加大对自主学习过程的考核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学生通过对真实的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既熟练掌握EXCEL工具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芳奕,梁毕明.本科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实践困境之思考[J].商业会计,2015,(04).
[2]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关键词】翻转课堂 小学英语 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纷纷对其进行研究。“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自主学习任务单” 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导航,是顺利实现“翻转课堂”的前提和关键。
小学英语“自主学习任务单”不同于日常的课堂教学设计,它包含学习课题、自学达成目标、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自主学习任务、自学困惑等五个基本内容。它是“微课视频”制作的依据,设计重点在于知识点的传授,在于自学方法的引导;它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立足点,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重点关注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吸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加强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英语“自主学习任务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真正保证“翻转课堂”的优势。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对“翻转课堂”实践和研究,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2A Unit 7 Here you are Part A为例,谈谈如何有效设计小学英语“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制定自学达成目标,提示学生自学手段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在设计Part A课前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时,对“自学达成目标”一栏,我设计如下:(1)通过听录音,观看字体颜色不同,分析单词音节等方法掌握单词pie,cake,hamburger,hot dog的读音及含义。(2)通过观看动画,学习句型A...,please.Here you are.Thank you!(3)通过听录音跟读,模仿对话语音语调。(4)通过朗读对话,初步理解对话含义,猜测句子Here you are.的含义。这一自学达成目标的制订具体、详细,体现全面性。在掌握单词、学习句型结构的目标基础上,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理解对话含义,突出整体性。所有达成目标描述规范,一目了然,每个达成目标都进行了相应的自学手段的提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二、预告课堂学习形式,激发学生自学动力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自主时间参与关键学习活动,高层次地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在小学英语“自主学习任务单”里,教师将课堂学习形式的大致流程预先告知学生,可以促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在自主学习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2A Unit 7 Here you are Part A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里,我利用表格将课堂上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呈现给学生。(如下表)
■
实践证明,清晰明了的图表式课堂学习形式的预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学动力,学生为了能够在课堂上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在个体自主学习时格外认真,反复琢磨知识点,直至弄透。
三、巧妙设计自学任务,提高学生自学效率
自学任务的设计是小学英语“自主学习任务单”里的点睛之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将简单的知识记忆、理解和初步运用放在课前解决。自学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趣味性和目的性。2A Unit 7 Here you are Part A的自主学习任务及设计意图如下。
1.复习启动,猜说单词。
仔细观察图片的一部分,猜测文具类单词book,bag,ruler,pencil-box,rubber,pencil等。回忆学过的水果类单词,看图快速说出单词apple,peach,mango,banana,orange,pear等。(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旧知复习,一方面,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让学生产生“我能行”的主观意愿,顺利进行新知的迁移学习。另一方面,为课堂中的Brain storming环节及学生进行购买水果、文具等实物的交际做好铺垫。)
2.眼耳并用,自学单词。
看图片,听录音,依次学习生词pie,cake,hamburger,hot dog。读一读每个生词旁边出现的两个例词(potato,pig),(doctor,cook),(cat,carrot),(doctor,box),分别感悟字母p、c、a、o的发音。观察单词hamburger,根据字母颜色提示,尝试分音节朗读。(设计意图:直观呈现图片,让学生反复跟读录音,掌握读音。根据提供的例词进行字母发音的迁移学习。通过分音节认读单词,降低学生记忆单词的难度,渗透学习单词的方法。)
3.参与游戏,认读单词。
玩游戏“Happy Train!”仔细观察图片和单词的排列顺利,猜猜最后一张是什么?玩游戏“What’s missing?”仔细观察图片和单词,看什么不见了?(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维持学生的自学兴趣,加强学生单词认读能力的训练,为课堂上学生进行单词认读、朗读竞赛做好充分准备。)
4.观看动画,自学对话。
看动画,学习句型:A ...,please.Here you are.Thank you!并初步了解含义。跟读录音,掌握语音语调,达到正确朗读的程度。尝试朗读对话,通过上下文猜测句子Here you are.的含义。(设计意图:观看动画,集中学生自学注意力。听录音跟读,模仿准确的语音语调,为课堂上的朗读竞赛和动画配音做好准备。强调对话整体输入,培养学生篇章的整体概念,养成利用上下文猜测词句含义的习惯。)
5.习题训练,检测效果。
选择填空,将序号填在题前的括号里。( )①A cake,please. A:请给我一个蛋糕。B:给你一个蛋糕。( )②Here you are. A:你好吗?B:给你。(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方便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反复学习,查漏补缺。)
四、收集汇总学习困惑,加强学生自学辅导
小学英语“自主学习任务单”最后一栏,设计留白空格,让学生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惑,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自学辅导。在学生自学了Part A后,我收集并查看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老师,如果视频里只有动画没有声音,我就可以给它配音了。”“单词hamburger还不会读。”“老师,我跟着录音,能把单词读出来,但是看书就不会读了。”……针对这些困惑,首先,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增加单词认读的频率,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男女生间的抢读比赛,促使学生全面掌握本课单词。其次,我加强学生自学辅导,提示他们按下视频暂停键,随时利用课本现有的图片、单词、对话来检测自己的自学效果;按下电脑静音键,随时给动画进行配音。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历史教学 学生认知
翻转课堂是对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发起挑战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近年来,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大力实施,要求将课堂设置成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同提升的场所,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专制型课堂,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当代著名高效课堂的首倡者李炳亭说:“课堂的意义和价值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在于教会学生学多少知识。”而翻转课堂教学正符合这一要求。翻转课堂理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期。2004年,萨尔曼・可汗因为其表妹解决数学难题的巧合而将辅导资料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上,并将每段视频控制在10分钟之内,这便是翻转课堂的萌芽。2007年可汗学院的成立及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名化学老师将所教内容用录屏软件制作并上传到网上以供旷课学生观看的教学形式,使得翻转课堂教学迅速风靡全球。
翻转课堂,英文简称为“Flipped Class”,又称为“反转课堂”。所谓“翻转”,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过程,先将所授课的主要内容制作成小视频,让学生在课外自学,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查找资料,运用已有知识建构新认知。疑难问题由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而解决,从而达到学生对知识内化与巩固的目的。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操作的现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必不可少。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旨在学习其引导人们进行逻辑思考的方法,并非是单纯学习固化的、毫无思维的历史结论。古人提倡“史实,史论,史识”,而史识就是用科学的史观分析历史事件,从而得出科学结论。“读史使人明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的兴起为中国课改开创了一条新思路,在部分学校掀起了一场教学形式的变革。如重庆聚奎中学、上海七宝中学、青岛二中、杭州第十四中学等校都积极实践了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都无疾而终。鉴于国内与国外教学环境和教学因素的不同,影响翻转课堂在中学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因素众多,如教师技能的不足,师生间的过少交流,各地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差异,等等。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亦至关重要。在中学,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认知发展也处在快速上升阶段,认知结构不断完善,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在不断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在不断增强。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认知结构的建构不同,而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同化会引起个体认知结构量的变化,顺应是引起个体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的关键,它是在主体原有认知结构无法满足对客体的理解需求时,通过变更或创新原有认知结构,从而适应环境,内化新认知。正因为个体在接受新知识时,同化、顺应程度的差异性才导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可想而知,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也提出新的学习要求和挑战。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这样定义过学生的概念:“‘学’就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说什么,学生也说什么,那便如学戏,又如同留声机一般了。‘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故学生不应是单纯地、一劳永逸地接受知识,而是要通过建立不断完善的知识体系,学会理性思考,掌握生存之道。从认知角度看,学生要摆脱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充分运用自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原有历史知识构建新认知。对于在课外时间内自己无法理解的历史问题,先主动查找资料。还有分歧疑问的,要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直至理清知识框架,理解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重点在于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培养科学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当然每个人认知水平不一,对此老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学生辅导,实现个性化教学。此外教师要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制作教学视频,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翻转课堂的兴起虽为我国课改带来全新教学形式,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如何取得最大成效,与中国教育本土化,仍需不断探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丽娜.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