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无功补偿技术;谐波注入;电气自动化
1.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因单相电力牵引负荷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变化比较复杂,而且还受一些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也不断增大,从而使电气自动化中的无功补偿技术的相关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设备在国内供电变电所、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系统等各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实际应用中,受单相电力牵引负荷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变化和一些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无功功率增大及负序、谐波注入电力系统的含量也不断增大,并随电气自动化广泛应用而逐渐成为电气供电系统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可将电气化技术及其设备系统特点、负荷特点相结合采取无功、负序与谐波的综合补偿措施进行解决,铁路单相交直系统等一直存在着无功、负序和谐波这三个技术难题,国际上已研究成功ERG513和ERG5/4及IEEE Std 519等成果,对于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随着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牵引变电所的扩容趋势,虽然采取的这些措施应用价值较高,但很可能因不可预见的一些非线性因素而导致出现如山西大同二电厂机组事故、河南信阳线路跳闸事故等不该发生的严重后果,据此提出基于研究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上的具体应用,对这些补偿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以促进更加完善的补偿技术措施应用到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相关设备中。
2.无功补偿技术
在电网中诸如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的大部分电力负荷属感性负荷,需要在运行中向其提供无功功率。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在电网中安装后,能够为感性负载提供所耗的无功功率,从而使提供感性负荷的电网电源、输送在线路中的无功功率明显减少,因流动在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减少,能够使线路和变压器中由于无功功率输送而产生的电能损耗得到降低,这种技术被称为无功补偿技术,该技术中以电气节能稳定技术最为常见。无功补偿技术应遵循布局合理、分级补偿的原则,主要方式采用节能降损,以保证电网功率因数明显提高,同时降低网络损耗。
3.无功补偿技术在变电所电气自动化设备上的应用
国内很多变电所近年来注重借鉴与结合国外先进技术,针对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综合治理方法系统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是基于基波补偿牵引负荷的感性无功功率对电气功率因数进行提高、对负荷进行降低,从而形成有效的滤波通路,可以实现滤除、抵消指定谐波的作用,由于在实现途径上无功补偿技术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在以下几个设备上的具有各不相同的应用效果。
3.1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
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且投资较小的优点,但最主要的缺点之一就是电容器在合闸时会产生较高的过电压,即有可能损坏设备,而且开关由于受到使用寿命的限制,不能频繁对其投切,因而对动态补偿效果将造成重要影响。
3.2晶闸管调节电抗器与固定滤波器
将晶闸管反并联后再串联电抗器,可抵消其与滤波器并联中产生多余的容性无功补偿电流,进而使对功率因数的要求得以满足并实现平衡,其具有固定滤波器能长期使用的特点,只是需要较少的晶闸管,具有快速响应的优点,不足之处是会出现谐波现象。
3.3晶闸管调节变压器与固定滤波器
这两种设备主要由于受高漏抗变压器影响而具有较大的有功损耗,这也是无功补偿技术没能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3.4可控饱和电抗器及固定滤波器
这两种设备主要利用对饱和电抗器的磁饱和程度进行调节使流入回路的感性电流得到改变,再抵消相并联的感性电流与滤波器中多余容性无功功率进而实现平衡,尽管固定滤波器的并联滤波支路具有可长期投入的特点,但对于设备依然会形成具有一定损耗的谐波,而且也具有相对较大的噪声。
3.5有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主要通过电力电子装置产生相互抵消的相位相反的负序电流和负荷中的谐波电流,进而实现电源对无功电流与总谐波的要求。具有补偿灵活,调速快,不与系统产生谐振现象的特点,只是在价格上该设备较为昂贵。
3.6调压固定滤波器、电抗器和电容器
这几种设备主要是通过调节对降压变压器的低压侧母线电压进行调节,与电抗器或低压母线上的滤波器电压相连接,实现对此设备无功出力进行改变的目标,利用分接开关的无载和晶闸管通断进行必要的调节过程,在理论上来说其寿命是不会受到限制的,只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采用加装使提供的无功功率稳定,从而起到滤波的作用。
3.7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
无功补偿技术在这两种设备上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相互抵消因有源滤波器形成的同负荷中的相反谐波电流,进而达到电源对总谐波电流的需要,充分利用无源对大容量的补偿和有源补偿所具有的灵活可控特点。
目前国内虽然有众多的无功补偿技术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受到很多负荷不断变化的设备和一些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对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效果
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在实际应用中,随着电气自动化设备中变化复杂的负荷及不断增加的非线性因素而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为使电气功率因数提高、负序降低并形成有效滤波通路或将产生的谐波滤除或进行抵消,很多变电站已提出了很多技术方案用于实现无功补偿并进行谐波治理。以谐波注入式为基础与混合有源滤波器相并联的无功补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在设计方案中利用大容量进行无源补偿、灵活可控的有源补偿两个优点,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5.结语
综上,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功率器件容量的发展趋势将不断提高,谐波采用有源滤波器等设备抑制,运用适宜的柔流输电系统技术实现无功功率补偿,在某种程度上将会使整个配电系统所耗能量明显降低,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补偿方式的具体措施会随不同场合而进行灵活选用,并将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超.电气自动化中的无功补偿技术分析[J].广西轻工业,2008.5
[2]张秀丽.关于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问题的探讨[J].大家,2010.10
[3]张振华.创新――电气自动化深化改革的灵魂[J].科技与生活,2010.14
[4]王亚云.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J].科技创新月刊,2010.8
[5]王李杨.浅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l.6
【关键词】无功补偿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情况;实现途径;分析和探究
一、引言
在最近这些年来,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及无功补偿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日趋普及,致使人们对于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无功补偿技术,作为新形势下电气自动化在解决无功功率、负序、谐波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的一门关键性技术,能够在利用电气自动化及其设备系统中的负荷特点的基础上,对无功、负序和谐波进行补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力资源在生产、传输过程当中的损耗,并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对于推动电气自动化的革新和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本文主要结合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所涉及的一些知识内容,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进行论述,现在具体分析如下。
二、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发展现状及其实现途径
在本质上,无功补偿技术主要是用于提高电气自动化的高功率因素,并通过与目前的滤波技术相结合的根本途径,达到谐波补偿、降低负序的目的。从现阶段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在这方面技术的研究工作上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近年来,通过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到治理谐波问题上,从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功率因素、降低负序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了滤除或抵消电气自动化中的谐波的最终目的。
通常情况下,在电气自动化中使用无功补偿技术的有效途径,大概可以分为下列几种。包括:(1)简单滤波器的设计,可以采用安装固定的电容器和电抗器的方式实现,但在设计该滤波器之前,应从两者的实际功率出发考虑,以保障无功补偿技术能实现功率因素的提高和负序的降低。(2)真空断路器的设计,具有投资小、操作简单的特点,不过由于真空断路器在合闸时,会给电容器带来高电压的承受压力,致使动态补偿效果受到影响。(3)混合调压,即由固定滤波器、电容器和电抗器等组合而成的器件,通常是借助调节降压变压侧的母线电压,实现对滤波器或电抗器电压的调节,从而达到无功出力改变的目的。此外,从理论上来讲,通过晶闸管通断调节,分接开关无载调节,并不会限制到电气的寿命。
三、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设计方法
(一)晶闸管调整电抗器相与稳定滤波设备结合的方式
通过晶闸管调整电抗器相与稳定滤波设备结合的方式,能够在调节饱和的电抗器的磁饱和程度时,影响流入回路的感性电流,促使并联的滤波器中额外容性无功率达到均衡。同时,由于可以不定期投入滤波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晶闸管的使用,大大保证了系统的处理速度,不过缺点是会有滤波产生。
(二)结合稳定滤波器、电容器调整压力和电容器的方式
在使用该方式前,需要调整变压器低压部分两侧母线电压,从而连接低压母线上的滤波器或电抗器上的电压,达到改变无功功率的目的。不过就目前来说,实现稳定滤波器、电容器调整压力和电容器相结合的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三)稳定过滤谐波装置与可控制饱和电抗器结合的方式
串联电抗器和反并联晶闸管,能起到平衡与并联滤波器的额外容性无功功率的补偿电流的作用,进而满足功率因素要求。相对来说,该技术具有投入时长高、操作容易、调整速度快,且不产生谐振等几种优势,不过受该技术要求较高、风险较大、造价相对昂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技术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四、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系统谐波对无功补偿装置造成的影响
一方面,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整个运行阶段,该系统的谐波会缩短无功补偿装置中的电容寿命,增加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本身结构产生的谐波,也会造成设备损坏。
2、我国无功补偿技术发展的局限性
从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无功补偿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致使该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当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主要包括技术层面上的不完善以及设备本身的缺陷两方面。例如其中的真空断路器设备,由于其技术的不完善,致使该设备在合闸时产生的高电压会给动态补偿效果带来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3、输电途中无功补偿配置的不合理
在无功电流通过发电厂向高压变电站传输的过程中,由于要经过多个低压变电站,尤其是远距离传输时,更会导致很多无功电流在传输。而且若是变电站采用整组投切的方式补偿电容量,不但无法实现负荷转变的均衡,还会因负荷状态高,功率因素低,而导致补偿产生。此外,在进行倒置传输时,对于电网的损耗及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大。
(二)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解决措施
1、加强用户侧的管理力度
通过加强用户侧的节能和管理力度,让用户充分意识到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当中的重要性作用,树立正确对待无功补偿技术与电能损耗关系的意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从内部减少传输线路中电能的损失。
2、确定变电站无功补偿的实际容量大小
在确定变电站无功补偿的实际容量大小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各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变电站的调节也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对变电站的低负荷、变压器加以无功补偿,并借助电力行业的最新工艺、装置及技术,合理配置补偿容量。此外,还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尽量减少和预防无功回送现象的发生。
3、有效补偿配电网低压一侧的电容器组
在这方面,需要重视无功电流传输时流经的变压器及线路所导致的功率和电能的降低情况,而对于共用变压器机组负荷较大的,需要考虑是否在配电网低压一端配置电容器组,实行有效补偿。
五、结束语
通过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发展现状及其实现途径、设计方法,以及在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讨论,并寻求合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自动化的运行效率,减少电力能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为进一步推动电气自动化行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加大研发力度,加强对技术及设备的改进,解决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金永旺.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14).
关键字:化无功补偿电气自动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无功补偿在电气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
1.1无功补偿的概念以及特点
无功补偿又称为无功电压控制或无功支持服务,具体来说就是指发电机组、无功补偿设备对电网吸收无功功率或注入无功率,便于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节点电压的波动水平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波动,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可以提供充足的无功支持使系统电压不至于崩溃的服务被称为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的用电设备所吸收无用功的功率,大部分与其所加的电压有关。
电压在额定的范围内时,无功功率会根据电压的升降而呈现出增加以及减小的变化。当系统的无功功率出现不足的情况,就是指无功电源所提供的无功功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就会导致接在系统上的各负荷的电压下降,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作为辅助服务中的一种无功电压的调整,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所以它也是电能交易能否顺利实施的必要基础;同时还是降低电网有功损耗、提高传输效率以及电能的质量,从而提升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以及供电质量的有效手段。
1.2无功补偿技术运用于电气自动化发展的意义
在科技与经济共同进步的今天,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如火如荼的向前发展,目前电气自动化的技术已经在生产生活中的许多产业和领域得到了运用,比如我们常见的变电站以及高铁的电气化牵引系统等。不过在高速的电气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有因为单相电力在牵引过程中因为负荷的变化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在某种状况下不仅会使注入的电力系统的负序以及谐波加多,而且还会使无功功率有所上升,导致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系统整体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
经过对当前在使用中的电气化自动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谐波、负序以及无功是电气自动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对于虽然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根据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导致电气自动化在运用的过程中压力大,非线性因素所产生的问题不可控的基本国情,遇到类似于大同电厂机组事故这类情况发生时,目前的研究成果根本满足不了改善我国用电系统问题的基本需求。面对此类问题,当前最佳的解决方式就是运用无功补偿技术。
2、无功补偿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现状
2.1无功补偿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目前无功补偿技术在国际上的运用大多数是围绕减低负序、提高功率因数,形成比较有效的滤波通路,给谐波进行过滤或者抵消掉谐波。我国虽然对无功补偿技术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提出了谐波处理措施以及可以广泛运用的无功补偿技术,但与国外的某些无功补偿技术相比较还是显得比较滞后。
2.2无功补偿的技术中常见的补偿技术以及应用特点
实现无功补偿技术的常见方案有以下几种类型:1、利用固定的电抗和电容器对它的谐波进行过滤,但此种方式只限于处理一些特定的谐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它的功率因数,降低负序,不过运用这种处理的方式,达不到很好地消除谐波的目的,指定谐波的方式精确度比较低,且过滤效果差;2、利用真空断路器对电容器进行切割,零投切是其最常用的投切技术,为了避免涌流(由电容器产生的同流,在连接点闭合的瞬间产生的一种电流)产生时因电网与电容器因为电位差比较高,导致线路的阻抗力加大而影响投切,通常会把投切的时间选在电压过零的时候,此种技术相较于其他技术不仅投资小,而且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不过在施工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在电容器上产生瞬间高压,过度的投切也许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3、利用不同的设备和滤波器共同作业,同样可以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比如用TCR与滤波器共同作业,就可通过提升功率因数,从而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
3、优化无功补偿的容量以及安装位置
优化无功补偿的容量主要表为在达到年运行费用值最小、电网的损坏值最小、每年总的支出费用值最小的前提下找出最佳的容量补偿算法;通过对负荷周围以及沿线分布情况的考虑,找出最佳的补偿位置以及补偿容量的算法。这些算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得出所求量值的数学表达方程式之后,都会用函数求极值的算法来算出补偿的位置、补偿容量的数学方程式。函数计算的方式在数学的发展史中是一种比较古典的算法,因此,用这种方式来计算最优补偿位置和容量的方法经常被称为经典优化法。
3.1 利用计算机对配电网的补偿电容器进行监控
控制补偿电容器最基本方式是电流控制以及时控方式,利用计算机可以根SCADA系统采集到的实际出口时间、电流以及其他有效数据,从而控制投切的时间。采用这种方式不仅科学性强、精确度高;而且它调节方式也比较灵活、可靠,同时还可以对其电容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
3.2 系统硬件的配置
在硬件配置的过程中,中央控制系统最好是选用新型计算机,把SCADA主机与无线通讯监控系统连接在一起,便于监控安装在配电网补偿点上的投切装置。每个补偿点上要安装一台无线接收器,将其与自锁式的继电器连在一起,用作补偿电容器的开关,另外还要配有计数器。
3.3 系统软件的配置
设置好控制电容器系统的软件,它主要是用于调整以SCADA系统以及设定其周期性数据,使其转入暂存区。系统的数据库根据馈出线、配电网以及变电所中电容器的排序依次设定。数据库中的各组补偿电容器不仅有冬季和夏季的负荷电流、时间相对应的投切关系表。而且还有各补偿点负荷电流的范围限制值。
4、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的策略
4.1分析电气自动化无功补偿的应用方向以及基本作用方式
电能质量是对供电系统进行评价时的重要指标,而电压又是影响电能质量的核心要素,电气自动化系统产生无功的状况大多数是有阻抗以及功率因数引起的,因此最好在变电站附近设立滤波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
4.2 无功补偿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用中的共性
无功补偿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不但降低了资源的浪费程度,而且提升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无论是安全性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浪费减少都对降低生产的成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性的提高降低处理事故的预算费用,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不仅给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还让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升。
5、结束语
无功补偿是目前用于解决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主要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电容器的容量势必会有所增加,因此目前的无功补偿的技术也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 金永旺.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0):349,370.
[2] 王李杨.浅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30(6):79-79.
[3] 高卫星.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2,(1):12-12.
[4] 李晓凤,郝敏.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神州(中旬刊),2011,(7):26.
关键词:串行通信火电厂热工自动化
Abstrac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stems of thermalpower plant automation system as necessary, has play a decisive role status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A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improvement of economic level, the demand of electric power increases, power plant pressure also gradually become bigger. As the core system of thermal automation system of thermal power plant, must help to effectivelyshare the pressure. In the process of power plantoperation, various circuit because of bad operationafter a series of accidents, serial communication standard at the present stage,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Keywords: serial communication in thermal process automation of power plant
中图分类号: TM621文献标识码:A
所谓的串行通信就是指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的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少数几条线就能够在系统之间交换信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串行通信比较适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远距离通信。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刚好符合串行通信标准,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将不同的串行通信标准应用到热工自动化系统中,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供电情况。本文就RS422/RS485、RS232串行通信标准及其在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一定的研究。
一、RS422/RS485、RS232串行数据接口标准介绍
RS422/RS485、RS232都是现阶段串行通信的标准接口,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可以借助这些标准接口,很方便的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智能仪器等一系列设备有机连接起来,进行串行通信。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在客观上满足了居民的用电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标准只是对接口的电器特性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并没有广泛的涉及到其它的范围,比方说通信电缆或者通信协议等等,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束缚较少。多数的用户都可以在这种标准的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方便自身的工作与生活。
(一)RS-232串行接口标准
以目前的情况而言,RS-232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串行接口,而且得到了很大程上的认同。这种串行结构之所以能够广泛的应用,与其自身的优势是分不开的。首先在成本上比较低廉,利用RS-232串行接口作为标准,能够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些普通功能有效运行,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比较便捷,花费时间少。从严格的技术角度来说,典型的RS-232 信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15V 电平。当无数据传输时,线上为TTL,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TTL 电平到RS-232 电平再返回TTL 电平。接收器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 与-3~-12V。由此可见,对于RS-232串行接口标准来说,将来仍然会大范围的应用,而且只需要对某些细节进行一定的深化与加强工作,就能够得到更大的成果。
(二)RS-422串行接口标准
对于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来说,长久的应用RS-232串行接口标准并没有办法得到最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热工自动化系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的,在很多的细节上都会进行较大程度的革新。因此长久应用单一的串行接口标准会发生与热工自动化系统不符合的情况,造成一定的冲突和矛盾,这对于火力发电厂而言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同时也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用电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热工自动化系的稳定、高效运行,科研人员研究出了RS-422串行接口标准。RS-422 接口电路由发送器、平衡连接电缆、电缆终端负载、接收器组成。规定电路中只能有一个发送器,可以有多个接收器,即一个主设备,其余为从设备,从设备之间不能通信,所以RS-422 支持点对多的双向通信。RS-422 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在此速率下,电缆的允许长度约为120 米。从严格的角度来说,RS-422串行接口标准是RS-232串行接口标准的升级版。不仅有效的克服了原有的一些问题,同时在整体的应用效果上也有很大的提升。
(三)RS-485串行接口标准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虽然RS-232以及RS-422串行接口标准都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内解决相应的问题,并且都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但热工自动化系统毕竟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在应用串行接口标准的时候,也要逐渐朝着综合性发展。为了在现有的一些小问题发展为重大隐患之前,科研人员将RS-232以及RS-422串行接口标准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从而开发出了RS-485串行接口标准。RS-485 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它扩展了RS-422 的性能,允许总线上一个发送器驱动32 个负载设备,负载设备可以是被动发送器、接收器或收发器。这一串行接口标准在吸收RS-232以及RS-422串行接口标准优势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自身的一些优点,当应用到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中之后,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良好状态。不仅提升了火力发电的工作效率,同时在系统的优化过程中,极大的扩展了兼容性,将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概率降到了最低。
二、RS422/RS485、RS232串行通信在热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一)DCS系统中用于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与通信环网的连接
要想让RS422/RS485、RS232串行通信标准及其在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广泛的实践,对每一个串行通信标准都进行充分的检验,这样才能知道现阶段的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适用于哪一种串行通信标准。在本文中,首先以DCS系统中用于操作员站或者工程师站与通信环网的连接为例,DCS系统的靠可靠性、开放性以及灵活性能够充分的检验出一种串行通信标准是否达到实际的要求。比方说某300MW 燃煤机组的控制系统采用ABB 贝利公司的Symphony控制系统,其工程师站就通过RS-422 的方式与Symphony 系统的控制网络Cnet 相连。串口转换器ADAM4520 为台湾研华公司生产的串口隔离转换器,该串口转换器能够将RS-232 信号透明转换为RS-422 和RS-485 信号。
(二)DCS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通信
DCS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非常的广泛,相对于热工自动化系统而言,DCS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应用的领域更宽。因此将DCS系统与其它通信系统进行比较、共同应用,能够在客观上检验出串行通信标准在哪些方面较为突出,在哪些方面较为薄弱。这样才能保证日后的工作,将RS422/RS485、RS232串行通信标准更好的应用到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当中,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供应社会的电力需求。例如,某电厂DCS 采用北京ABB 贝利公司的SYMPHONEY 系统,吹灰系统采用施奈德PLC 控制。多功能处理器IMMFP12 为以CPU 为核心的智能控制器模件,它具有两个接口,可有两种组合方式,即RS232/ RS232 或RS232/ RS485,通过该模件可与第三方计算机、PLC 或控制系统的物理连接与协议沟通。
总结:本文对RS422/RS485、RS232串行通信标准及其在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多数地区都能在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中有效的应用RS422/RS485、RS232串行通信标准,而且在不同程度上避免了一些隐患和问题的发生,相信在将来的应用中,还会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晁武杰,甘永梅,王兆安.Profibus-DP与RS232/RS422/RS485之间通信适配器的研制[J].电气自动化,2008(15).
[2]马战宝,孙书咏,付永平.基于RS232-RS422/485通信接口的远程称重数据采集方法的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6(15).
[3]刘小芳,曾黄麟,吕炳朝.单片机的多串口扩展技术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25).
[4]王丁磊,冯冬青.RS-232至RS-422/485接口多路转换电路[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5).
[5]黄俊杰,黄云峰.AVR单片机实现光电隔离RS-422/485智能接口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20).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应用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一些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及网络技术来创建的智能化工业厂房获得了良好发展,除此之外也为工业厂房生产提供了高效、智能、便利的环境。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工业厂房建筑智能化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效提高了工业厂房智能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总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对于高效建设智能工业厂房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简介
通常智能建筑是指在建筑结构中融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具备良好使用性能的一类建筑。与普通建筑物相比,智能建筑使用性能会更明显,不仅具备优良的建筑功能,而且在生产上也表现得特别显著,使现代化工业生产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并且能更好地体现建筑自身功能。确切地说,工业厂房智能化不但具备传统建筑的功能,还能与当今社会发展相统一,满足工业生产的个性化需求,为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作人员创设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工业厂房建筑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更高效地为电器运行、基础照明、通信提供自动化控制,在保证生活、工作及生产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减少能源消耗。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对整个工业厂房中的所有子系统实施集成管理,不断提升智能工业厂房建筑的自动化水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工业厂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智能厂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具备非常突出的使用优势。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原则
2.1重视子系统关联性
智能工业厂房结构中所包含的电气设施主要有配电系统、智能监控及其他控制系统,在各系统中包含了众多子系统,将智能电气技术合理应用于建筑,便建成了智能厂房建筑,可随时对各个子系统实施集中统一控制。采用综合布线法,增强各系统间关联性,最终构建一个统一并且健全的智能化厂房系统。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某一子系统发生故障或出现其他异常问题时,利用监测系统可及时将故障信息传送到应用平台,主机对其他系统做出反应并发出预警,同时将故障清除。这不仅能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还能节约后期运营资金。
2.2重视建筑电气运行可靠性
在智能工业厂房中电气运行可靠性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之一,如果发生运行故障,一定会损害厂房内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例如工业厂房中的供电系统出现中断或短路,不仅会导致电梯设备停止运行,使工作人员受困,还会使生产设备停止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智能工业厂房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保证其安全性。在智能工业厂房的电气自动化设计中,需设置备用电源,通过这样的措施来保证对重要用电设备进行不间断供电。电气自动化系统对工业厂房中用电负荷实施动态监测,创设过载保护机制,及时确定短路形成位置,并把相应信息传送给设备维修人员,为工厂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保障。
2.3供电系统需满足生产及使用需求
应对平面图上电力电源进线和敷设方式绘制提高重视度,并且在设计图的绘制中,对电源引入配电所(变电所)的方式及工厂厂房标高进行具体的说明和阐述并设计局部剖面图,同时还要对建筑内的配电所或变电所的位置进行精准的标记,对所需的电容器容量和变压器装机容量做好说明。所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与通信系统一定要满足现实生产和使用需求。除此之外,在总平面图中,保证系统所涉及工程管线绘制能满足相应需求及标准。电气设计需对防腐和防爆及恒定湿度等要求加强重视,结合初步设计与相应文件批复需求,对其实施合理科学布局和施工,以此更好地满足现实生产需求。
3在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价值
3.1提升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在智能工业厂房中的电气工程构建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良好地促进系统各板块实现自动控制,以此提升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充分结合,能够使系统按照工厂生产实际需求及时提供所需的功能。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也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与研究,选用更好的方式来优化系统。对于工厂的电力使用而言,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让工厂电力使用更加便捷高效,能够对电力资源进行更合理的配置,能够为电力用户及时提供便捷安全稳定的电力服务。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可降低智能工业厂房中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及运维人员的工作压力,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关注系统能耗及安全。
3.2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工厂对用电过程中的电力稳定性比较关注。在现阶段,工业厂房中的电力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工厂内各个区域内的电线、电力设施及电缆的布置数量都越来越多。这给电力系统的日常运维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以往所采用的人力管理方式已经根本不能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然而在智能工业厂房的电气工程建设中,有一个重要的目标便是保证系统稳定安全运行。这一目标实现的重点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通过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相关设施实行自动化控制和自动化监测。利用监测系统,可对不同设备和不同区域的具体运行情况自动进行准确评估,借助智能化来比较分析和判断系统运行是不是正常,系统通过随时调控能够更好地保证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在智能工业厂房电气系统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为设计人员结合建筑工程具体情况设计电力系统具体方案提供帮助,可以提升系统防谐波技术水平和防静电能力,以增强智能建筑中电力系统抗干扰能力,从而保证工厂电气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3.3提升系统安全性
电气系统管理中的运维管理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但是通常工作人员在进行系统检修养护时均都会受到安全隐患威胁。在工业厂房中,其电力系统规模非常大并且比较复杂,在用电高峰期时,用电强度较高,同时各类机械设备所担负的荷载压力也较大。在智能工业厂房电气工程系统的构建中,安全防护非常重要。在智能工业厂房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一方面可利用自动化控制模式保证系统各个部件规范运行,有效预防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而另一方面还可充分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对系统运行情况实施监测,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智能化安全监测系统发现异常情况,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在必要的情况下,直接启动相应系统实施断路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4.1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在工业厂房建筑中,供电系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智能工业厂房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对提升效率起到重要作用。不仅能增强资源最大利用率,还能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效用。所以,一定要在智能工业厂房供配电系统中,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优势性来提升配电效率。
4.2工程中自动化故障检测技术应用
在建筑自动化中,故障检测技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具有突破性的一项技术。在智能工业厂房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后续使用中,采用传统性的检修措施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对于数字化普及的今天来说,传统的故障检测技术具有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特点,根本不能全面、及时地分析和处理故障。这降低了工业厂房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高效地检修故障。伴随智能化设备的推广及应用,数字化精准性与直观性均得到了很大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让故障检修期间的参数提取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可在庞大数据分析中确定形成故障的具置,这可以不断提升故障判断质量。在这种检修模式下,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会获得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还能保证提升工作效率。
4.3智能建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现阶段的智能工业厂房电气系统具有很多功能,其中的监控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其主要功能是利用摄像头来采集各种数据信息,通过视频来捕捉人像,以此降低传统监控中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大量投入,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监控工作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同样也能够提升监控效果,对于监控细节上的处理也很到位,并且在细节控制中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
4.4门禁系统中的应用
在智能工业厂房建设中,门禁系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系统,也是一种自动化系统,不管是生产厂房、工厂办公区、或是工厂停车场都使用了门禁系统。对于门禁系统的正常运作,同样也是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门禁系统的应用能够提升工厂整体工作效率及生产效率,为看管人员工作提供帮助,以此减少厂区内各场所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确切地说,还可把非本工厂的人员隔离在工厂之外,降低人员流动性,完善整个工厂的安保工作。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门禁系统,能辅助安保人员夜间值班,同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可以清淅呈现出入信息,不但便捷,而且省时省力。
4.5节能降耗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力生产业和服务业对节能降耗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节能降耗既能节约电力运维成本,也与现时期的社会发展理念、科技发展理念非常相符。在智能工业厂房电气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与工厂都重视提高整个系统的节能性。以往的工业厂房电力系统运行基本都是由人工来操作和管理,因为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所以形成了能源消耗、电力损耗过大的问题。例如:在工业厂房内公共区照明系统运行管理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使照明系统运行管理实现自动化;应用感光系统、监控系统和声音探测系统可在满足公共区域照明需求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系统能耗,在智能工业厂房电气系统中,不同的区域、时间及环境下,系统还可自动控制和调整照明亮度。
5结语
总体来说,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不断提升工业厂房智能化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厂房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充分满足工业生产对智能厂房功能及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相应需求,除此之外,还可提升智能厂房整体运行效率。在智能厂房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随时监控供配电系统运行状态、准确判断工业厂房智能化系统故障、保障门禁系统安全等,由此可知,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降低智能工业厂房能耗,实现绿色节能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黄子洲.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
[2]孙正荣.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智能技术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8(11).
[3]陈科.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优化措施探究[J].建筑与装饰,2019(23).
[4]冯浩淼,王金鸽.简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电气接地保护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6).
[5]朱磊森.德阳万达广场电气动力照明系统安装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2).
[6]胡正林.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