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宜居城市;中小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

前言

城市规划的意义体现在规划的实施,只有通过规划的实施,才能全面而完整地实现规划意图、原则和内容,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作用才能得到实现。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它将城市规划的实施评价上升到了法律条文角度,力求使城市规划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都能通过定期的监测机制反馈实施绩效,继而宏观上修正引导控制措施,保证城市发展建设更加科学合理。

1 宜居城市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目标一致性

2004年《北京是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宜居城市”,引发了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和研究的热潮。其实,从古至今人类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追求和探索从未停止,城市功能也总是围绕着居住者的要求展开。从19世纪开始,城市建设追求了“适居”、“宜居”城市研究之门。近年来,对理想居住环境,还深入到了交通可达、安全舒适、友好邻里、尊重历史、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层面,“宜居城市”概念应时而生,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和重要方向。2007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正式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六个方面对城市宜居度进行判断,宜居指数达到80分即认为是“较宜居城市”。这个标准对于我国宜居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也为评判提供了一个相对科学而统一的尺度。

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还是城市化的实现目标,需要在总体规划中制定实施评价检验其实施效果。建设宜居城市与开展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在目标上存在着内在联系:

1.1 宏观层面上,宜居城市建设和总体规划实施的关注点都是运用先进城市发展理念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评价内容针对上述目标展开;

1.2 中观层面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环境改造及各种设施布局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体系了宜居指数水平;

从宜居城市的角度构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具有通过实施评价检验城市建设是否符合宜居要求,便于及时提出改进策略,逐步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2 中小城市展开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城市由于数目众多,规模适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载体,也将成为中国建设宜居城市的中坚力量,其实施评价效果推广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2.1 动态引导性。在高速发展的城市进程下,规划实施结果与宜居目标之间会存在偏差,有的甚至背道而驰,定期开展实施评价可以加强城市规划的动态引导作用。

2.2 整体协调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主体多元化,导致各种利益矛盾凸现,通过实施评价可均衡利益分配。

2.3 系统规范性。中小城市规划技术水平与管理力量较大城市薄弱,通过长期性、滚动性的实施评价机制,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2.4 急切性和紧迫性。目前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城市需求多样化等重任将导致“宜居”概念从城市拓展到区域,中小城市对区域性的宜居城市体系建设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3 引入宜居城市目标的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

城市规划实施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然而最早的规划实施评价却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将实施成果与“极端蓝图”进行一一对应式的比较,完成目标即评价为“好”,最为典型的是以A.Wildavsky为代表的“客观目标式评价方法”。这种目标性的评价方法直接却片面,不能对城市建设过程做出合理分析。在随后的发展中,运用数学模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相继被引入到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中来,评价不仅针对实施结果,对过程更加重视,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大发展――除传统的德而菲法(专家意见法)、AHP法(层次分析法)、PPIP评价模型外,还有基于数理分析的“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法”、“加权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变异系数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法,有点甚至还引入了叠图法、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结合的GIS分析法等。但这些评价方法的过程及结果“非显性”,对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支撑要求较高,因此太多出现在研究性报告和大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实践中,而对于法定的、周期性的、经常性的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评价而言,在推广上存有较大难度。

3.1 构建原则

3.1.1 客观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内容很多,评价体系以宜居城市建设为主要目标,参照“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城市整体发展状况。

3.1.2 可比性:评价指标选取以量化指标为主,适当引入部分非量化指标,使其具有代表性,并尽可能在时间、地域范围上具有纵向可比性。

3.1.3 公众参与性: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时应尽量弥补专业性强、公众参与力度不足的问题,积极鼓励评价者和评价人群多方位介入。

3.1.4 可操作性:在选择评价方法和相应因子时,应综合考虑中小城市的各方面因素,使评价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直奔要点,不流于形式。

3.2 评价流程及框架构建

3.2.1 现场调研,确定规划评价范围;

3.2.2 收集资料,中观层面上确定影响宜居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价要素,并将其归纳为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建设、城市交通建设以及结合宜居城市目标的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

3.2.3 微观上将上述要素的组成因子归类为量化因子和非量化因子,并通过数理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将实施结果与宜居目标进行偏差度对比分析(也可根据建设用地实施情况,加入经济绩效性等评价内容)。该环节为评价体系的核心。

3.2.4 结合市民意见,直观定性检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状况,提出通过阶段性成果(如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等)维护总体规划或宜居目标的措施。

3.2.5 提交评价报告,并经过有关部门法定程序审核通过后,具体指导实施。

3.3 评价因子选取

城市建设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物质、技术、经济、自然气候、生态环境等,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反馈城市建设信息,其指标体系是综合反映城市建设的指标综合体。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是准确评判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状况的关键,不仅体系出总体规划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项目的指导作用,同时衡量实际建设情况与规划目标的偏差程度,并能从偏差入手,有里及表地分析原因,从而做出针对性的修正、维护决策。

结合宜居城市评价指标特点,并根据指标的控制性和指导性将其分为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

3.3.1 量化因子:即从微观层面评价建设效果,反映宜居硬环境的指标。

(1)经济建设评估因子: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考虑到某些中小城市的经济转型,评价时可根据需要加入三产比例因子,以便影响总体规划实施的经济因素有深层次的了解。

(2)土地资源承载度因子:城市资源量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自然承载能力,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指标同事也是城市建设的控制性指标,既直观反映了城市建设的效果,也间接揭示了城市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

(3)建设用地实施因子:分析评价主要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及空间布局是否合理。

(4)城市环境建设因子: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等四方面,山地城市在环境建设方面有其地域优势,山水资源和自然绿化的丰富程度使其在宜居城市打造上占有一定优势。

(5)重大项目的实施因子:对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实施进行评估,分析实际建设是否合理。

6)生活便捷度因子:生活方便、适宜是宜居城市最重要、最核心的影响因素,该项评价主要关注宜居型公共设施(包含传统公共服务设施的扩展范畴)的服务半径及效果。

(7)其他因子:其他涉及具体城市的独特因子。

3.3.2 非量化因子:即反应宜居软环境建设的定性评价指标。

(1)公共安全度因子:宜居城市和总体规划实施的服务对象和受益群体均是城市居民,城市安全度是关系居民安居乐业的主要评价因素。

(2)居民满意度因子:公众参与是评价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通过公开调查的形式征集群众意见,作为指导城市下一步建设发展的参考依据。

(3)其他因子:其他涉及具体城市的独特因子。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范文第2篇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城市化、环境动态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城市规划决定了城市的格局和发展方向,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正是由于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特殊地位,业界都把规划看成是城市建设的“龙头”。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概念规划在新加坡、英国、香港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广泛采用。我国计划经济发展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模式即: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这套城市规划模式对于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个模式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发展速度,传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和发展的制约作用愈发突现,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更为简洁有效的规划模式,而城市概念规划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类型,以其更加灵活、滚动、富有弹性、淡化时间期限等特性, 在中国的现实需要下应运而生,因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城市规划学界借鉴国外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开始探讨一种独立于传统规划的,以城市整体发展策略和土地空间开发的政策纲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规划,即城市发展“城市概念规划”。“城市概念规划”简称“概念规划”在目前国内属于刚起步的规划学术类型,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等诸多方面在业界都尚未形成共识,还存在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

在中国,业内对于“概念规划”有多种理解。王蒙徽等认为:概念规划不是规划层次中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的规划。它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赵燕青认为:概念规划是一个横跨经济与空间的规划,其内容涉及部分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并包括总体规划大纲阶段的主要工作。张兵认为:概念规划是要表达城市与区域在一个长久阶段内发展的整体方向,以及可以指导当前行动的整体框架。实际上概念规划着重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各种问题,是规划师对城市的理解和概念物化的过程。针对“概念规划”这一新的范式,城市规划学术界展开了诸多讨论,并形成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概念规划可取代城市总体规划;另一种观点在国内占主导地位,认为概念规划独立于城市规划体系,指导总体规划或者是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概念规划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总体规划标准单一、运用死板、适应能力差的状况,推动城市规划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概念规划的对象涵盖从宏观到微观多个层面的内容,可以是公园、港口、校园、城市中的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城市。从城市规划这个角度看,目前国内普遍考虑概念规划为战略层面的宏观规划。因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性质的规划,其称谓目前也存在多种形式,如“城市总体概念规划”、“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战略性空间规划”、“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研究”等。

“概念规划”中的“概念”,主要是指规划中那些整体性的认识和观念。可以说, 所谓“概念”表明的是规划的工作深度和研究把握的层面。从已经正式出版的文献中大致可以得出“概念规划”基本概念特征:概念规划是一种注重规划理念而非详细的规划设计,可为任何层次的规划提供思路和发展框架。它是在不断循环的规划过程中解决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探索实现目标的途径。

城市概念规划在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的基础上,选取对城市发展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基本研究、宏观研究、微观研究。

基本研究指规划目标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特征、经济发展历程、经济结构特点以及重大问题的研究。

比如丽江是一个特色十分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城市特色就主要表现在:自然风光、人文古城、田园景色、纳西家园等。因此,丽江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理念为:在保护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坚守特色。

宏观研究指城市定位问题研究,也就是以基本研究中的结果为基础,在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大背景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宏观分析和判断,准确把握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最终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为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比如丽江城市的功能定位应为:保存完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精品旅游城市,云南西北部的区域旅游中心,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之一,丽江地区以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为支柱的新型经济基地。从丽江古城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综合性要求来看,在经济结构上,丽江应以旅游业、生态产业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在旅游方面,应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在农业方面,要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抓住生物多样性的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农业。

微观研究指深入城市发展的各个部分和层面问题的研究。既包括对基本研究和战略研究中某个重点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包括城市发展中的一些专门规划问题的研究。

城市概念规划侧重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它是一种运用哲学规划观完成的规划,是在辨证思维中定格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融入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美学、艺术、建筑学等多学科的思想。

我国最早的“概念规划”实践探索源于2000年的“广州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从我国已经进行的若干城市的概念规划实践来看,我国“概念规划”主要侧重于对城市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和论证,提出并论证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可以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选择的一部分,与空间物质形态相联系时,可以理解为较为宏观的空间结构选择,一般用研究报告的形式来表达规划成果。与通常政府行为下的规划不同的是,“概念规划”的成果作为一种学术性技术文件,只是用作政府城市发展政策的决策依据或参考,不是法定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

城市概念规划不是规划层次系列中的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但是,由于概念规划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因此概念规划多出现于城市的、社区的和局部地带的规划范围。总之概念规划强调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题的研究。如从国家、区域的角度对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和发展战略等,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变化和决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春艳. 城市概念规划理论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2] 王春艳. 概念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2)

[3] 项冉,谭婧婧,时静. 浅谈城市概念规划[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10)

[4] 夏杰,林炳耀. 从国外概念规划引起的思考[J]. 城市规划汇刊. 2003,(01)

[5] 李欣,刘科伟. 概念规划在我国的应用[J]. 现代城市研究. 2006(01)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探索与实践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ole of Huainan previous overall planning in guiding urba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urba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Huainan actual condition, made planning content closely integrated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ther major issue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ning from urban development objectives, spatial structure, land us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he policy system, as well as organizations;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the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lea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riorities and innovation, and described follow-up to carry out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Huainan; overall urban plann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淮南位于华东腹地,地处安徽省中部,地跨淮河两岸,山环水绕,自然条件优越。是安徽省以煤炭、电力、煤化工为主导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境内煤炭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煤田储量为444亿吨。淮南市行政管辖范围的总面积为2585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240万人。

2010年10月,在淮南即将跨入“转型发展”的重要时刻,新一轮《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被确立为指引淮南城市转型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05年开始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在历时五年的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规划者针对淮南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点,始终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核心问题,从规划思路和工作目标、核心内容和技术路线到工作模式和实施机制等方面,都展开了不同于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研究和探索,力求为淮南资源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指引。

1、编制背景

应对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和城市快速发展变化的要求,淮南市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机遇:一是“三大基地” 即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和煤化工基地的建设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龙头。 二是国家的反哺政策,为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目前国家已经决定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老煤炭基地的塌陷区综合治理,原则由国家、企业和城市共同出资,投入到淮南市的资金约有30亿元人民币。三是交通网络重构,区位优势得到改善。规划建设淮蚌高铁、淮蚌高速、淮滁高速、合淮阜高速和城市外环快速通道,将形成“两横一纵一外环”的交通网络体系,使淮南市直接融入南京两小时经济圈和上海半日经济圈。四是产业梯度扩散的影响。淮南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华东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关联度高、经济互补性强,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是行政区划的调整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淮南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长丰县北部7个乡镇划入淮南市。由于城市发展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要求,2004年2月经建设部批准,同意淮南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

2、历年总规概述

应对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势和目标不断变化的要求,淮南形成滚动规划的传统,多次组织编制和修订总体层面的规划和发展策略。淮南历经3次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适应了当时的建设的需求,有效引导了城市有序发展。

1980年编制的《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简称80版总规),1982年由安徽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结合煤矿分布及淮河穿城而过的特点,首次确立了带状组团空间结构,奠定了有序建设的空间基础,规划超前性地预测到淮南是华东地区的能源基地,对铁路、港口、道路、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进行了合理布局,此版总规是淮南发展起步期的重要空间引导。

1996年完成的《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简称96版总规)是由国务院批准(国办函[1996]34号)的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在80版总规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城市布局,确立了以政府驻地为中心,以洞山路、国庆路、合淮路、十涧湖路4条放射发展轴为基本框架,形成三组团即“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北部城区”的轴带结合的组团空间格局。规划科学地预测了城市人口规模,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证。但是由于1996年前后受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总体规划存在一些欠缺:一是视野不够开阔,前瞻性不足,在城市定位中仅强调了能源基地建设,使城市发展受到很大局限,造成城市其它功能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对城镇发展条件分析研究不够充分,对城镇发展的导向作用不强,建设相对分散,城镇规模偏小,聚集度不高。三是对矿业生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不够。单纯注重主导产业的发展,忽视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形态完全服从于产业布局,城市发展被动地跟产业走,造成城市经济发展薄弱。

为适应淮南市新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原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建规函【2004】47号)》的要求,对《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进行修编,委托中规院编制了《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10版总规)。

新一轮《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是2010年由国务院批准(国办函[2010]45号)的具有重要法定意义层面的规划。规划提出了城市转型的战略转折思路,将对淮南未来十年转型期的城市发展发挥重要引导和调控作用;3版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如下1。

1980版总规 1996版总规2010版总规

3、探索与实践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承担着探索转型期城市转型新路径的历史使命,工作目标确立为: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建设“和谐淮南、生态淮南”、创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国家资源转型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理念和发展思路上都实现重大转变;在战略层面上,构筑面向区域协作的开放空间;在规划内容上,由传统强调空间设计的物质性规划向空间设计与政策制度设计并重的综合性、政策性规划转变;在发展动力上,要从以往以资源开采为主向创新推动转变;在空间利用模式上,由增量增长向减量发展的转变。

3.1 构筑区域协作的开放空间

解决城市发展空间瓶颈约束的途径,就是要加强区域协调,寻求外部支持,拓展经济腹地。2010版总规高度重视区域协调与合作,提出合淮(合肥与淮南)同城化及合肥经济圈(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战略目标,规划过程中多次走访合肥、六安、桐城、巢湖、蚌埠、滁州、阜阳、蒙城等周边城市,就规划思路和内容主动进行沟通协调,力求在跨界地区开发,基础设施衔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在空间结构布局上,与《合淮同城化规划》、《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和《沿江城镇群发展规划》相衔接。规划以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节点,以高速公路和市域主干公路为依托,构建“一主两副四区”的城镇空间发展结构。“一主”:是指市域内的中心城市,即淮南中心城区,主要承担区域功能,辐射市域周边区域。“两副”:指市域内2个副中心城市,即潘集区驻地,凤台县城。是区、县域的综合中心。“四区”:在全市形成四大城镇协调发展片区,即南部城市协调发展区、潘集―芦集城镇协调发展区、凤台―桂集城镇协调发展区和毛集―新集城镇协调发展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为“东进、南扩、西调、北联”,向东规划建设淮滁(淮南至滁州)、淮蚌高速公路及淮蚌高铁(淮南至蚌埠),扩大与上海、南京、蚌埠、滁州的交通连接,扩大经济开发区与蚌埠、滁州的连接,形成新型工业和物流产业基地;向西加强与六安的协作,引六安地区大别山优质水源入淮。向南配合“合淮同城化”,在舜耕山以南建设山南新城区,加强与合肥北部城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辐射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向北拓展加强与北部蒙城地区的交通联系,新建多座跨淮河大桥,带动潘集区和凤台县的城镇经济发展如图2

3.2制定可行的发展目标

96版总规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淮南市区位优势,强化省域次中心城市地位,建设好综合交通设施,完善的区域供水、供电设施。2010版总规确定城市发展总目标为“---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重点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煤炭生产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继续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建设能源科技创新城市;凭借三山三水的良好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宜居生态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市”。 2010版总规目标中增加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能源科技创新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宜居生态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市”等内容。从法定意义上明确淮南未来城市发展目标与方向,也是淮南城市长期追求的城市发展目标,相应城市性质也由96版总规确定的“华东地区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提升为“安徽省北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与96版总规相比,保留了“能源生产基地”的定位,明确淮南在国家战略中承担的历史使命。将96版总规确定的“华东地区----能源基地”提升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进一步确定淮南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应承担的重要职责。

规划在城市发展总目标下确定了区域协作、城市转型、社会和谐、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分目标。在区域协作方面,提出合淮同城化、合肥经济圈城市发展合作,加强了与长三角城市及周边在区域基础设施、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要素市场培育等方面协作,开拓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城市转型方面,从转变城市发展目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空间供需关系、统筹空间资源等方面,阐述城市需要实施结构性调整才能达到城市转型目标。在社会和谐方面,强调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共安全,弘扬传统文化。在生态保护方面,重点处理好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能源和水源,保持优良的生态坏境,实现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宜居生态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市的发展目标。

3.3土地资源利用理念的创新

土地利用总体供应政策作为促进调控城市系统运行方向的“按钮”,通过对城市空间资源的重新配置来撬动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就业人口甚至社会结构的整体联动转型,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用地、环境、资源的协调。对土地作为城市调控工具的重新认识,本次总规对于土地资源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土地资源应以发展和动态眼光来认识,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就是要在战略目标实现的最佳时间,实现土地资源和城市功能的最佳组合。在同样规模土地资源下,通过空间的复合利用,能获得可持续的高效的土地利用效益。基于对土地资源的新认识,2010版总规力求打破原有通过加大土地供应支持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转而树立了“复合化和再利用”的土地利用理念,主动调整城市空间的供需关系,改变过去以市场需求确定供地规模的的方式,通过总量和结构控制两个方面建立以供调需的供应模式。传统规划编制方法,首先需要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然后通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来预测建设用地规模,进而预测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2010版总规将“新增建设用地” 拓展“增改用地”的概念,在规模预测中统筹考虑了增量与存量空间。这也体现了本次规划从“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理念的创新。

3.4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策略

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规划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生态安全作为制定所有发展策略的基本原则和前提条件。在规划前期研究中,开展了《淮南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淮南市采煤沉陷生态治理规划》,《淮南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一系列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作为制定规划目标与策略的理论指导依据。另一重要探索是总体规划环评工作模式和机制的创新。采用“先期介入,全程参与”的新的工作模式,既保证了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和设施布局、水资源及能源利用方式等主要内容都在环境影响的可控范围,也保证了规划环评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作为总规实施对策直接纳入规划中,实现了规划与环评的良性互动,从法定层面上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地位。

3.5突出公共政策设计创新

传统城市总体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管理,主要是对城市建设用地等各类规划要素进行管理控制。而本次规划积极吸纳和融合了各领域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将公共政策作为贯穿规划编制到实施的主线。在编制阶段从空间入手提出策略化的空间管理控制方法,使技术文件向政策文件过渡,有利于政府决策;而在实施阶段,从公共政策入手落实更有助于空间规划的实施。传统的城市总规尽管也会涉及规划政策,但更多的是分别针对保障这些建设行为实施的各领域专项政策,较少关注到城市整体性发展的政策框架设计。而本次规划积极吸纳和融合了各领域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将公共政策作为贯穿规划编制到实施的主线,主动承担起带动城市各领域发展的纲领性政策的重任。规划编制特别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路径设计及其公共政策配套,各个领域的政策环节如何衔接,中间环境如何进行政策把控,空间方案如何通过各领域的公共政策予以落实和获得保障。

3.6公众参与的开放规划

在工作方法上充分体现“开放规划”、“问计于民”的特点,改变以往由规划部门单独编制规划的方法模式,强调跨学科研究、多部门协作以及全方位过程的公众参与。本规划创新性地探索了多种有效推进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法,公众参与贯穿整个规划过程,分民意调查、咨询讨论、公众展示三个阶段;参与的主体涵盖社会各阶层,包括普通市民、各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民意收集方式丰富多样,包括建立民意收集平台、设立热线电话、书面接访等;规划各阶段成果的公开展示方式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进行和公式;建立规划反馈机制,对公众参与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分阶段、分专题、分部门、分区域的方式进行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反馈,保证规划公众参与不仅仅停留在听取意见,而是将公众意见真正反映和落实到规划决策中。在工作组织上的一大特点,是发动广大市民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公众参与,真正体现“市民城市市民建”、“我的城市我做主”的规划理念。通过公众深度参与规划,建立一个长效的沟通交流开放渠道,不仅让市民了解规划,而且使市民成为规划义务监督员,自觉监督规划的实施。

4、结语

2010版总规的编制完成和审批通过,仅仅是工作的第一步,还需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落实系列行动计划。淮南总规批复后,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动员大会,强调今后要以城市总体规划统领各项事业,并对资源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建设“四宜城市”(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城市的阶段目标和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继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规划实施体系;新一轮总规批复后,淮南先后组织编制了《淮南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淮南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淮南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淮南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淮南市城市人防规划》、《淮南市加油站布点规划》、《淮南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淮南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等下位规划,并加强与淮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效衔接;调动基层政府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全民共同参与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

参考文献:

1、尹强,王佳文,吕晓蓓,新型城市发展观引领深圳总体规划,城市规划,2011-08

2、邹兵,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城市规划,2011-08

3、王梵,探索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城市规划,2011-08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总体规划;概念规划;设计

0.引言

我国计划经济发展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模式即: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这种模式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相对于现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形势,显然传城市规划模式已经力不从心,制约着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而概念规划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类型,以其更加灵活、富有弹性、以目的为导向、淡化时间期限等特性,在中国的当下应运而生,因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根据我国现行的规划设计分类,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到详细规划,概念规划设计在其各个层面均可体现。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周边的组团,即城市分区层面的概念规划进行研究。

1.概念规划设计研究

1.1研究目的与适用对象

城市分区级概念规划,其研究目的是站在城市整体角度,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研究土地开发,挖掘用地及周边环境的核心竞争力,结合自身要素,形成适合项目的设计理念,以前瞻性的视角引导用地开发。

研究对象主要以城市的片区或城市组团为主,一般情况,这个级别的城市用地的功能定位、具体布局尚不明确,需要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研究。

1.2规划原则

规划原则是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准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1)前瞻性原则:是以未来的角度研判项目的发展,通过对自身各因素的分析,对规划用地的未来发展作出创新性判断。

(2)合理性原则: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根据自身条件及特点对用地进行合理定位,建立相对明确的功能分区,合理设置各项功能。

(3)可操作性原则:充分了解并研究用地的现状情况,在保证统一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注重项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以上原则是概念规划所注重的规划设计准则,其并非空洞无内涵,是我们完成规划设计的技术底线。

1.3成果表达

概念规划的成果,一般包含规划文本和规划图集。规划文本是对项目的前期研究分析、规划理念与目标、空间布局、各项设施建设、开发建议等详细阐述;而规划图集是规划意图的图面化、概念化表达,强化概念,弱化细节。

1.4运作形式与组织操作

概念规划设计运作形式一般都是邀请多家设计单位共同参与编制,最后通过专家评审出最优方案,其目的是多家设计单位可以提供多种的设计思路,实现设计理念的交叉互补。另外也可以只邀请一家编制单位对项目进行编制,甲方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

概念规划的组织操作,通常情况下是甲方下达设计任务书,编制单位根据设计任务书完成概念规划的成果。其中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是项目能否达到其期望值的主要因素,组织编制单位需予以明确并体现一定的高度。

2.案例介绍――调兵山市锁龙沟发展总体规划

2.1项目概况

调兵山市,原称铁法市,位于辽宁省北部,铁岭和法库之间,行政辖属于铁岭市。它西依绵绵燕山,东瞰浩瀚的辽北平原,是融入东北各民族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集散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丰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

自十七大以来,国家在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力。调兵山市历史文化浓郁,自身特色明显,在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积极引导下,极力发展自身的文化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项目地位于调兵山市市区的西南侧,规划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用地地处山区,属于石质低山丘陵地貌,规划范围内地形变化较大,地势总体上两侧高中间低。规划用地紧邻城区,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

规划设计要求:充分研究现状条件,深入挖掘辽金文化特色,合理布局用地功能,完善道路交通体系,营造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

2.2规划原则、理念及布局

2.2.1规划原则

生态自然原则:充分体现生态理念,以保护为前提,以建设辽金历史文化体验、自然山水娱乐休闲旅游渡假区为规划目标,尊重自然与人文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原有资源,使一切人工设计都融汇在自然环境之中。

特色原则:通过特色功能分区、景观环境塑造、慢行系统设计以及休闲空间的创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旅游度假区及宽松、温馨、幽雅的休闲空间,强化空间多样性与感染力。

合理原则: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根据需要及特点对地块的用地性质进行合理定位,建立相对明确的功能分区,合理设置各项功能,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做到结构明晰、用地合理,并为以后的发展需要留有余地。

可操作原则:加强规划设计的弹性,在保证统一规划设计的前提下便于分期实施和经营。提供合理、可行、便于操作的开发计划,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之中,便于循序渐进,滚动开发,适应市场的变化。

2.2.2规划理念

体现地缘特征,充分挖掘辽金文化的人文资源和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强调山水和谐,天人合一的自然性,打造亦农亦游、亦居亦商的空间发展大格局,并在山谷中享受回归自然的、体验人文文化的休闲生活方式。

2.2.3空间布局规划

①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带、两心、五区、十二景点”

一带:是指以现有的水系作为生态脉络贯穿整个景区,形成一条环境优美的滨水景观带。

两心:是指景区主入口的服务接待中心和滨临调兵山大街商业服务中心。

五区:是指根据现状用地特点,结合未来发展需要,规划形成五个功能区。分别是:

a居住生活区;b综合服务区;c户外活动区;d农业观光体验区;e金文化体验区。

十二景点:规划景点的布置,主要依托现有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丰富的规划设计手法打造金文化历史体验感较强、互动性较好的旅游景点。

②功能分区:

居住生活区:是以原有居民点以及小树林拆迁安置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

综合服务区:是以游客接待服务、金文化展示、商业服务为主的综合服务区。

户外活动区:是以戏雪场、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为主的功能区。

农业观光体验区:是以水果、蔬菜采摘、森林住宿体验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金文化体验区:是以萧条孤馆、拓展中心、跑马场、渔猎等金文化体验为主的功能区。 用地规划:以现状分析为基础,结合功能结构对各类用地布局进行调整及配置,明确用地增长边界、用地性质、交通骨架、景观结构、功能分区。

3.结语

目前在我国城市如此快速发展建设的大背景下,概念性规划类型的出现,是形势所向、时代所需,在现阶段的规划设计中,其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必有其用武之地。同时概念性规划对我国的规划体系的完善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倪娜.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概念性规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2]项冉,谭婧婧,时静.浅谈城市概念规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3]张睿斌,张远平.浅谈城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以成都新都区新城中心概念规划为例.《四川建筑》,2010(3).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市规划

1 中小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规划起步晚,意识淡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变成实际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城镇建设呈快速发展态势,规划随着城市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加而不断调整。建市之初,为扩大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增强辐射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从而使中心城市人口增加,城区规模迅速扩大,进入边建设边规划、边规划边建设的时期。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不足,城市化意识较差。

1.2 与城市发展、建设的相脱节

城市宏观经济论证与用地布局相脱节。往往把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量的变化直接地等同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而没有从社会经济总量增长所孕育的产业结构成长角度来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变化。例如产业结构演变所导致的新型城乡关系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的梯度转移和空间区位转换的相互引导和促进,城市空间的产业容量和用地效益的变化等。缺乏对城市宏观经济形势的有力论证,使得城市发展政策、城市规模、外部交通等问题难以确定。特别是城市规模的确定,缺乏大区域平衡,存在着地方政府先定规模,技术人员计算证明,论证形同虚设的现象。

1.3 规划科学性不强,缺乏长远性

具体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目前部分中小城市公建项目的报建审批,不是在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城市功能区建设,而是按建设单位自行协商的地点进行平面规划,出现了本末倒置的规划行为,其后果是致使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服务功能少、布局不均匀、发展不平衡。

1.4 城市规划依法审批和管理不到位

城市规划别是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有审批权限的机关部门不能及时履行法定审批,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规划实施管理依据不充分,致使行政领导“自由裁量权”偏大,极易造成决策失误。实际工作中,在市场行为和政府干预双重作用下,城市总体规划被修改、被违反的现象层出不穷。城市总体规划不能很好地得到实施,存在规划自身的原因。

1.5 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

部分中小城市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或者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市设施现象。

2 对城市规划问题的深入思考

2.1 破除固有的全盘覆盖式的编制方法

中小城市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其总体规划的编制既需要战略层面的宏观指引,以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战略发展框架,也应对各类主要设施的用地安排加以明确,为规划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有效指导开发建设。而对于纷繁庞杂的市政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支持性规划,应当适当简化,可考虑采用开放性的“模块”方式来纳入总规。相应地,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框架可以分为3个层次: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和支持规划。

1)发展规划: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城市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明确战略层面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与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互为依据,并相衔接。

2)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各项设施用地布局,大体上达到分区规划的深度,并进行分片区的开发控制指引。

3)支持规划:包括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建立开放系统的协作规划模式。总体规划仅提出原则性规定,对重要设施的空间进行布局,预留发展用地。而具体的专业性内容由独立的专项规划来完成,根据需要可动态地纳入总体规划。

2.2 城市规划多中心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第一要素。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最主要的是“单中心”现象,即一个城市一个中心,围着这个中心“摊大饼”。由此带来的弊端主要是:市区人口高度集中、机动车辆高度拥堵、环境质量高度污染、建筑成本高价投资、市民生活高价消费。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正在采取措施加解决。但是广大中小城市,“单中心”还是主要发展模式。在推进“多中心”时,应综合考虑中心城原有的功能特征和新的功能区作用相兼容。新规划的各个中心区域在功能上要有意识地各有偏重,既独立又有分工,以此加强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推进“多中心”要突出两个方面:

1)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也就是规划建设相对集中的居住、行政、教育、商业、体育、文化、卫生、医疗等功能区,使各个功能板块向周边有机疏散中心城的职能和人口,拓展城市发展空问,构筑以城市中心与服务中心相结合、与各功能区相联系,既独立又互动的发展体系。

2)功能完善的居住小区,以社区为单元,建设规模适度的居民区,各居民区内有纵深发展的明确定位和产业配套,有规划合理的住宅、商业等配套设施,能够充分形成多元、互动的发展效益,为区域内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2.3 开通各种信息渠道,鼓励公众参与

中小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到每个居民切身利益的技术工作,必须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在规划编制的全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与各方代表进行交流,集思广益,把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和规划管理融为一个开放、透明的工作过程。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应该将公众参与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在编制准备阶段,向市民公布,使公众一开始就参与到规划程序中。

2.4 注重城市特色,将城市设计落实到总体规划层面

中小城市在进行总体规划编制时应当关注城市空间布局特征,重要的城市特色环境、历史资源,把城市设计真正落实到总体规划层面。

为刻画好城市景观形象,首先,把握住区域城市设计的整体性,一方面应符合区域城市设计阶段对城市空间形态分布和景观组织的要求,另一方面应注意区域整体要素的关联和整合。其次,要注重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的整体性,把山、水、河、湖和历史人文资源融入城市未来的空问中去。第三,要求注重小范围、建筑单体、环境方面的城市设计,大力推动城市设计的环境观和人本观,强调城市建设的自然美、人工美、人文美,充分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最后,应当强调城市设计的延续性,坚持以政府实施主体来编制城市设计,不以某一个小集团利益为左右,正确处理城市的山、水、城之间的和谐关系。

2.5 加强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规划

城乡结合部,这是城市发展的延伸区域,也是为主城区服务的农、林、牧、副、渔等农副产品生产区,一方面可以就近为城市居民提供蔬菜副食品,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为城市提供季节性劳动力和运输力量;另一方面,城区支援农村,工业就近支援农业,直接提供粪便、垃圾、饮食和食品下脚等肥料、饲料。在城市规划中增加一个规划层次:市域城乡统筹(或一体化)规划。我国现在实行的市带县体制,该规划层面可以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对一级市域的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可以将概念规划的区域扩大到整个行政管理区域,与现在倡导的“城乡统筹发展”相吻合,也与城市本身客观的规律相一致。这一层面的规划,着重点应在以下方面:

1)市域产业结构的协调统筹发展;

2)市域交通系统的统筹发展战略;

3)市域各类土地的综合利用方针;

4)市域各类集中建设用地的规模、范围和建设原则;

5)市域生态系统建设的发展战略;

6)市域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战略。

该规划与现行的“城镇体系规划”不同,其重点是解决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的问题,把“规模等级结构”淡化,用“产业结构的协调统筹发展”代替“职能结构”的概念,空间结构上强调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其目的是把现行城市建设的用地指标放在市域范围内平衡,逐步消灭城乡差别。

在市域城乡统筹或一体化规划的基础上,直接把5万人以下集中建设用地(现在的县城和中心城镇)的规划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不再做“总体规划”,从而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各项指标体系来指导建设和管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