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1篇

武警学院拥有多个高危险性实验室,如火灾机理实验室、防火功能材料实验室、灭火技术实验室、核生化实验室等,实验室开放力度的加大,更增加了消防安全工作的难度。为推动消防安全管理与实验室建设的同步发展,分析实验室火灾隐患,我们实行了“二三制”的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即:一级是学院统筹实验室消防安全顶层设计,构建一套适用、有效的管理制度;二级是实验室管理部门以消防安全评估和检查二个为抓手,加强实验室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三级是实验室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的三项措施,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标准和消防信息化平台建设。

1.高校实验室火灾隐患因素分析

通过实验室火灾隐患因素分析,可以让人们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火灾的危险性。分析火灾事故的原因,总结事故发生规律,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并为人们控制和扑救火灾提供依据和支持。根据火灾统计与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火灾的成因可分为: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的因素。

1.1 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引发火灾

根据火灾统计数据,80%以上的火灾都是由于人们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常识缺乏、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人为因素引发的。

(1)实验操作者却少自我约束。①“无知无畏”型。当前,人们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知识和消防安全技能不够,是消防安全工作的一个“短板”;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引发什么后果,造成多大程度的危害。②“侥幸心里”型。火灾事故是低概率事件,许多人往往没有亲身感受过火灾,认识浅显,以为一次违章不会巧合就能发生火灾;③“麻痹心理”型。偶尔一次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没有发生事故,就习以为常,视而不见;④“捷径心里”型。往往为赶任务,缩短实验时间,违返规定操作,忽视安全而酿成大祸;⑤“厌倦心理”型。因实验周而复始,枯燥乏味,就不遵守规定,实验随意性大,增加了火灾隐患。

(2)实验室管理人员监管不严。①实验过程中缺少控制,增大实验操作者的随意性;②出现口头上重视,实际上轻视,忙起来无视的现象;还更有可能,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安全而违章办事,埋下火灾隐患,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1.2 实验室环境不安全条件

实验设备的多样性对实验环境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有些是高压、高温或大电流等设备,有些实验是高危险性实验,如化工实验、高温、高压实验等。实验室设备大量的引进与场地紧张、配套资金缺乏的矛盾曰益突出,带来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①用电环境。实验设备增加,电力负荷加大,电路未相应扩容,存在线路过热或引发火灾。据统计,电气火灾占到火灾总数的37.1%,而且有增长的趋势;②消防设施环境。消防安全配套设施的设计、建设及维护相对滞后,致使实验室消防安全环境复杂,隐患众多;老建筑消防设施缺失,新建筑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维护现象严重;实验室消防器材配置种类错误、数量不足或过期,楼内消防报警为防止误报而关闭,消防车通道被占用、安全出口锁闭、常闭式防火门打开、消火栓损坏、疏散通道堵塞等。③配套设施环境。因项目急需而临时搭建实验室、改造实验室,往往存在不能满足设备或实验技术要求;实验室功能增加或改变,存在非专业人员施工,不熟悉情况,乱拆乱建;火灾高危实验室内装修或实验台柜等未采用阻燃装饰材料,容易引起火灾。

1.3 实验室内物品的不安全放置和使用

(1)设备安装、使用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实验室面积、配套实施建设滞后于教学和科研活动需要,造成引进设备安装临时调整,教学和科研运行不能达到良好的状态,存在使用安全隐患;特别是实验室一些化工、高温、高压、大功率的仪器设备,本身就是火灾预防的重点。

(2)危险物品的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如甲烷、氢气、氧气等高危气瓶,是否按要求放置与使用;金属钠、乙醚、白磷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是否按要求存储与使用。

(3)实验室内物品使用混乱,耗材随意摆放,乱丢废弃物等现象易引起火灾;实验室内易燃装饰物过多,易燃性的堆积物过多,使火灾载荷增大68。

1.4 消防安全制度的不完善

(1)消防安全制度建设不完善。实验室管理部门安全职责交叉、重叠,人员职责不清,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缺失,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消防安全资金投入不足,运行机制落后等是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

(2)消防安全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物与环境的危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除,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事故,甚至是重复发生。

(3)消防安全管理运行低效。新形势下实验室数量巨大,教学和科研项目众多,大多数开放运行,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科研实验室人员流动大、实验危险性高,如果管理不到位,将导致火灾。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发展,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适应开放的需要,职能避免交叉与缺失,手段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2.学校顶层设计,部门监管,全员参与

2013年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防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强调了各级政府机关消防工作责任,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高校实验室作为防火重点单位《消防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是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武警学院从三个维度统筹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宏观制度建设上,从职责分工、安全教育、运行机制、管理系统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做出比较全面的规定,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汇编》,保证制度体系的系统化;根据实验室根据仪器设备和具体情况,制定各自实验室安全技术标准与设备操作规范等,汇编成《实验室安全实施细则与操作规程汇编》,保证制度的可操作化。中观上,明确实验室所属部门与监管部门职责,赋予其评估和检查的职能,使管理部门推动工作有抓手。微观上,明确学校各级人员消防安全责任,校领导是领导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学院领导与监管部门负责人、实验中心(室)负责人和使用人逐级签订责任书,使每个人都有消防安全职责在身。在消防安全上,只有人人关心、人人尽心,才能达到处处放心。

3.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两个抓手

3.1 消防安全评估,形成激励机制

依据《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学校应建立实验室消防安全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擅自挪用、损坏、破坏消防器材、设施等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学校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等相应的处分。实验室消防安全评估制度的建立,利于科学管理,职责落实、自我约束、不断完善,创建长效、稳定的消防安全形势,逐步实现“安全第零事故”的目标。武警学院逐步完善实验室消防安全年报和评估制度,以此作为评选先进实验室和优秀实验教师的重要条件之一。

3.2 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消防安全检查是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消防安全检查,能及时了解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动态,发现并解决有碍于实验室消防安全的各种隐患和因素,有效防止或减少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常见的实验室消防安全检查可分日常、定期、不定期、专项等四种形式,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进行。

武警学院探索管理者与学生相结合的检查模式。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组织学生成立实验室消防安去检查组,按检查项目分为五个方向:制度建设、消防设施、电气安全,设备管理和耗材管理;每个小组由五个方向的人员组成,由1名管理者带领对实验室进行检查;分别由3名管理者带领3个组成员检查不同的实验室,下一次则轮换检查对象;检查完毕,汇总研讨,整改通知,定期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建立管理者主导、学生参与的检查制度:一方面,避免人情化检查,使检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增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是一次很好地社会实践;同时,也可以减轻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提高检查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奖励学分和相应的表彰。

4.实验室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的三项措施

实验室是消防安全“三级”管理的基层,是安全管理落实的最小单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开展师生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师生消防安全素质,是安全管理的根本;建立实验室消防安全标准,使实验人员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是安全管理的保证;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效能,是安全管理的有力手段。

4.1 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最终取决于全体人员消防安全素质的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学校“应当将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纳入学校消防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1)做好宣传。为使“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开展多种方式的消防安全宣传,逐渐使消防安全成为全体人员的自觉行动。武警学院以“学生自己宣传才是最好的安全教育”,建立学生消防科普社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消防安全宣传的主角,学院给以适当的活动经费。特别是消防系的学生更能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119消防日和416防灾日等。这些活动不仅在学院,而且配合地方消防队的工作走上街头,不仅普及了消防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促进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知识与能力提高。

(2)开设课程。2011年7月教育部、公安部颁布施行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试行)》明确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学大纲。对每届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武警学院开设有《消防公共安全公开课》,根据各系教学实际,开展课堂、网上、实验等灵活的教学方式。

(3)实践演练。从重特大火灾人员伤亡情况看,多数是因为公众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没有及时有效从火场逃生,被浓烟熏呛窒息死亡。无数起血的事故教训反复说明,消防安全关键在“防”;能不能防得住,关键在人;能不能逃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会不会逃生自救。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在武警学院消防系统训练中心演练,学生熟悉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通过油盘灭火演练,使学生现场感受火灾事故现场,使学生了解火灾现场的人员心理,掌握火灾初期灭火和逃生技能。结合军训和综合演练,开展灭火器的使用、初期火灾扑救、逃生自救演练等实践活动,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4.2 实验室加强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

(1)实验室消防安全设施配置标准。依据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消防设施标准规范,制定不同性质实验室的消防安全设施配置标准,如:精密仪器设备室、化学实验室、核实验室、计算机室、档案室、爆炸试验室、燃烧实验室等消防设施配置标准。制定实验室消防安全疏散标准,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明确不同性质实验室消防器材配置种类和数量,不同火灾初期灭火处置办法等。细化危险化学品等存放与使用规范,悬挂高温、高压等设备的警示标识。

(2)实验室运行规范。随着实验室在空间、时间、内容上的开放力度加大,实验室安全的科学管理尤为重要。武警学院实行实验室准入与学生信誉制度,学生预约进入实验室前,需要网上安全考试,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实验室。对于危险性实验,需要进入实验室现场操作,通过老师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实验室。在实验室,指导老师给学生实验期间表现信誉评价,成为再次预约申请进入实验室的考核指标。

(3)实验及设备操作规范。针对不同性质的实验或设备,按照标准与规范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实验项目操作规范,为操作人员提供准确、完整、清晰和量化的设备操作活动指南,提示主要风险、操作的风险,应急处理程序等。如:核生化实验操作规范、粉尘爆炸实验设备操作规范等。

4.3 构建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高校实验室点多、面广、情况各异;专职管理人员少、任务多、监管难度大。学院借鉴消防部队“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实验室房间等为基本单元,覆盖全院实验室;依据消防安全评估和检查结果,把实验室房间划分为五个消防安全等级,分属五个管理级别,以不同颜色区分,每年根据评估和检查结果做相应调整。

为减轻实验教师上报实验室消防安全自评报告的负担,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管效率,利用武警学院校园网络,借助信息化建设项目,建立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并逐步完善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具有的功能:一是实现实验室消防安全自评报告的自动生成及上报,完成消防安全信息收集和更新;二是数据分析功能,提醒实验室消防安全的注意事项。三是实现实验室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是实现实验室火灾信息收集功能,可以给消防员救援提供“快速、准确”的火场信息;五是实现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功能,通过网络媒介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及时消防安全信息,演示消防安全技能,如消防法律法规介绍、灭火器使用、报警及逃生技能、火灾案例演示等。

5.结语

高校领导对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具有统领的作用,他们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管理体系建设和工作效果,怎样强调领导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充满关爱,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长期不懈的努力,感染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各项制度,并主动遵守和执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事故和减少伤害;实验室消防安全需要所有实验室、全员、全程的参与,做到人人知安全,懂安全,做到消防安全“三懂三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改进和深化,必须从细节着手,“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安全。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2篇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消防管理的重点单位。由于广大师生防火意识淡薄,在火灾中自我保护能力和救护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加强高校消防安全的思想性建设、安全管理,普及消防知识和技能,落实消防工作的规章制度,做好防患未然的工作,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二、高校火灾事故的现状

高校大多历史悠久,电力设备老化严重,消防器材、设施短缺、陈旧;还有一部分老建筑房顶大多为木质结构,极易因漏电而引发火灾。近几年来学生宿舍中的家用电器数量激增,手机、电脑、电视机、电热毯、电热水器等的使用,造成用电量猛增,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高等院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建筑火灾在建筑火灾中占有很大比例。近年来,高校火灾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对高校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火灾事故的特点

高校建筑物相对密集,有宿舍、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和食堂等场所,人员密集,用电负荷大,楼道狭窄拥堵,发生火灾时,易发生群体性死伤,损失将会无法弥补;高校是集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教学设备中的精密仪器、图书馆中的馆藏书籍等都是昂贵的物品,还有一些实验室中存放了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是消防工作的重点对象,一旦发生火灾,轻则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重则发生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另外,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对消防安全教育有所缺失,导致学生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不足,知识不普及,缺乏现场灭火和自救知识。

四、高校火灾隐患对策

高校消防安全必须走“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路线,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加强经费的投入、改善消防设施和装备,是预防大学校园火灾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校园消防安全必须建立防火安全组织,制定职责范围,建立岗位责任制,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人,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按照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数量足够的消防安全通道和疏散楼梯,并确保安全通道畅通,做到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使高校消防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高校应该组织学生全面地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宿舍安全管理规定等。对违章用电、使用明火等违规情况进行严肃处理,促使大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自觉地提高法律素质,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从而做到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高校消防安全措施

高校应该科学地制定消防安全预案,包括消防组织机构、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救火措施、通讯、防护救护等内容。确保预案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高校应该加强消防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师生的正常教学中才是治本之道,提高全体师生员工客观上的安全文化素养,使他们掌握一定自防自救的知识和技能,并定期组织师生开展消防演习、疏散演练,遏制大火灾的发生,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灾救灾的能力。

完善的消防设施是高校消防工作体系的物质保障,所以,高校必须把火灾隐患的整改作为消防工作的重点,加强校园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配齐配足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和检测,加强力度,切实改善高校消防安全条件,改造、更新老建筑的消防设施。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 消防安全 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校园频繁的发生火灾,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的统计来看,我国校园发生火灾事件每年在不断的增加。因此,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减少校园火灾的发生,是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具有开放式的教育,高校在改革中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校园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公共场所,安全工作的对象已不仅仅是校内人员,使高校的消防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1、校园火灾多发的原因分析

从近些年来校园火灾的案例来看,当前学校火灾的起火地方多集中在学生宿舍楼、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实验室等物资集中和建筑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物。

1.1 用火不慎引发火灾

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许多事物怀有好奇心,吸烟是最典型的,往往几个学生聚在一起吸烟,乱弹烟灰、乱扔烟头,同样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熄灯后点蜡烛看书一些学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晚上在宿舍点起蜡烛加夜班,或是加班加点的看课外书籍,容易导致火灾事故。学生焚烧书信杂物。在宿舍或走廊焚烧书信杂物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火焰太大失去控制或人离去而火星未熄灭都极易引起火灾。

1.2 电气火灾突出

学生大量使用劣质电器产品。学生基本没有经济收入,又缺乏专业知识,往往会购买低价劣质的电器,这种电器在长期使用后往往导致火灾。校园内私拉乱接电线严重。有些学校的教师、学生、员工取暖做饭等随意乱拉乱接电线,有可能因电线短路、接头接触不良导致电气线路火灾。宿舍内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校内人员大量使用电热毯、电炉、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电脑等高科技设备引发火灾。随着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大学宿舍中电脑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运用现代化科技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带来潜在的隐患。

2、高校校园存在的消防管理问题主要表现

分析我国校园火灾,可以看出其根源是我国的教育部门、学校等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力,对消防宣传不深人、教育不广泛。广大的教师、学生缺乏防火、灭火和火场逃生知识。有的学校的建筑不符合防火安全设计,建筑物内没有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有的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安全逃生困难。消防安全制度不够完善。有的没有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对具体程序、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奖惩措施等予以明确和规范。有的虽然明确,但笼统空洞,可操作性不强,消防观念仅仅局限于火警电话或等待消防队的扑救。有的没有建立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等基本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在实际行动中没有明确的监督执行机制,制度多半落空 。安全疏散通道不足。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电教室、食堂、学生宿舍等部位,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而且经常有超员现象,这些场所校方往往重视不够,消防管理和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有的学校为了便于对学生的管理,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消防安全疏散的措施。许多高校都是历史悠久,部分老式建筑的规划、结构和设施都未考虑到消防安全要求。存在消防给水不足,消防通道不畅,且大部分都年久失修,火灾隐患较严重。

3、做好高校防火安全工作几点对策

(1)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消防安全素质消防教育实质上是国民素质教育,学校应将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纳人教学内容,在有关制度中中予以确定,使学校的消防教育实现法制化、规范化。教育部门、学校、消防三方要建立长效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合作机制和协作关系、密切配合,组织开展各种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宣传教育进一步深人开展,让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2)建立健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和防火安全责任制。狠抓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层层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学校要认真落实《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明确专人负责防火安全工作,制定明确的消防安全检查,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与目标管理,制定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组织教职员工成立各种义务消防队,建立巡查制度。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消防安全氛围,传播消防知识。充分利用高校先进的教育条件,如校报、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园网络等媒介和传播手段,开设相对固定的消防宣传栏目,组织宣传火灾事故教训,曝光火灾隐患,提高防火安全意识,让大家时时、事事提高警惕,思想上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防止火灾悲剧在学校发生。消防监督机构应将各级、各类学校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针对学校特点,制定适合本校各重点部位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热情服务,为学校安全出主意、想办法。重点监督检查、指导、制订灭火预案,开展演练。

参考文献

[1]贾应然.关于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方式和渠道的思考[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12.

[2]汤湘江.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A].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0.03.

[3]杨涛,胡元庆,沈淑梅.浅谈高校学生公寓的防火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生公寓,防火

 

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科教兴国政策的实施, 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材,各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招生以及各学校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促使了大量学生公寓的建造, 以满足不同学生求学住宿的需求。然而, 由于现行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涉及学生公寓的条款不完善, 使得我国目前学生公寓防火在设计和管理上, 简单地遵循普通的民用住宅的防火设计规定, 脱离了学生公寓的实际特点, 导致学生公寓存在不同程度的火灾隐患。因此, 笔者针对学生公寓普遍存在的防火问题, 尝试作以下分析和探讨。

一、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及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

1999年,全国高等院校共发生火灾700余起,死亡30人,烧伤70人,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

2002年11月,南京大学成教院发生火灾,9辆消防车奋战近半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但宿舍内物品均付之一炬。

2003年3月,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学生宿舍突发大火,该宿舍楼30多间寝室均遭火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

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友谊大学学生宿舍起火,11名中国留学生魂归异乡。

2003年12月,东北大学第4宿舍发生火灾,得益于日常的消防训练,近2000女生机智逃生且毫发无伤。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公寓楼602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

由此可见高校火灾事故主要是发生在学生公寓内的,这其中有的是主观人为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客观防范不力造成的。主客观行为的存在,给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工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许多障碍。

1.1可燃物多。学生公寓虽然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大量的室内设施和陈设用具, 如电脑等电器、木材和棉、麻、丝、纸制品, 这些都是可燃物, 增加了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

1.2人员密集, 易造成重大伤亡。学生公寓内的学生,一般一个房间最少住2 名学生, 多者达到12名学生。一座公寓往往住几百名学生, 若发生火灾, 必将产生大量烟雾及有毒气体, 加上人员心理紧张, 很容易引起混乱,造成重大伤亡。

1.3电器使用不规范,缺乏管理。在公寓内使用电饭煲、电炒锅、电熨斗、电吹风、热得快等违规电器,且用电量大,超负荷用电问题时常发生;乱接拉电气线路(电线板上再串接电线或线路通过床铺使用等)问题较突出;电视、CD、VCD机、洗衣机等使用后不切断电源,充电器长时间无人看管进行充电问题尤其突出,长时间通电极容易引发火灾。

1.4学校治安管理和消防安全存在矛盾。目前, 很多学校一方面为了安全, 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 在公寓的楼梯间或对外出口均设置了铁栅栏门, 使安全疏散通道不能保持畅通, 一旦出现火灾及意外事故, 给学生安全逃离火场及组织人员施救将会带来很大困难, 学校管理和消防要求之间的矛盾显得特别突出。

二、学生公寓的防火措施与对策

2.1严格学生公寓防火设计审核,杜绝先天火灾隐患。

学生公寓是居住建筑, 但毕竟与普通住宅是有所区别的。因此, 笔者认为从学生公寓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来看, 其防火设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学生公寓应属于公共建筑, 与一般的居住建筑有所不同, 它是学生活动的公共场所, 从卧室可直接到走道, 没有更多的隔墙进行隔断, 而且从单位面积上的人数来说是属于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 所以不能简单的按照普通住宅的标准进行防火设计。另外, 由于学生这个特定的人群, 有其好动、自控能力较差等特点, 学生公寓建筑的防火设计应在通常情况下适当加强。

2.1.1确定学生公寓的建筑性质。学生公寓从建筑本身的性质上应按公共建筑来定性, 超过24米归为高层建筑, 超过50 米或每层面积超过1500 平方米就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这样进行定性后, 再按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合理的在消防总体布局, 消防供水, 自动消防设施, 消防供电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不能简单的套用普通住宅的条款。论文大全。

2.1.2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灭火系统, 在火灾中, 实际使用效果往往比室内消火栓系统还有效。因此, 在高层学生公寓的房间及走道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确保火灾突发时, 学生的安全。

2.1.3公寓的防排烟设施。众多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 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 往往都是吸入火灾中产生的大量有毒烟气窒息而死。而学生公寓人员密集的特点, 使我们不得不在建筑的防、排烟的设计上未雨绸缪。现在很多高校学生公寓的内走道一般都比较长, 每层房间数量较多, 如果不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一旦发生火灾, 走道上必然烟雾迷漫,严重影响学生的迅速疏散, 特别容易导致学生的大量死亡。因此, 笔者认为设置机械排烟, 在学生公寓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作为重点设计项目来考虑。

2.1.4火灾报警设施。从我国学生宿舍的火灾发生情况来看, 大多数火灾都是在夜间学校统一熄灯后发生。火灾发生时, 绝大部分学生已入睡, 故火灾不容易被及早发现。为此, 笔者认为利用火灾报警系统来探测火灾和及时报警, 是预防火灾, 减少损失非常有效的方法。而火灾探测器设置的位置应考虑到探测火灾的有效性, 每间宿舍均应设置。学生公寓的走道一般不装修且无可燃物, 因此, 在经费紧张时,走道可不设置。

2.1.5内部设施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公寓在设计中应更加人性化, 既能方便学生的使用, 又能保证安全。从很多学生公寓火灾发生原因来看, 很多火灾都是由于学生违反学校的规定造成的, 如熄灯后使用明火照明, 点蚊香, 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而目前学生自身条件的提高, 对在校学习生活的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用电设备成为学生在校必不可少的家具, 针对这些情况, 在建筑的电器设计上,可以考虑调整用电负荷和调节用电时间, 使每位学生都能有专用的足够的供学习、生活使用的电源接口。

2.1.6疏散通道的管理应从消防角度出发。论文大全。学校为方便管理而将疏散通道锁闭的做法非常普遍,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防盗还是从人员进出管理上说, 都不能将涉及大多数学生安全问题的消防疏散问题忽略不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合理的设计疏散楼梯的布局, 确保每个分隔区域都必须有两个楼梯能够直通地面, 室外出口处人员值班必须要24 小时在位, 同时借助一些先进的报警设施, 在紧急情况下, 能迅速开启室外出口处的门。

2.2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全面做好公寓的防火工作。

2.2.1、学校领导必须重视消防工作,切实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院校的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防范意识,普遍实行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和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层层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确定各级消防安全负责人,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在日常管理中,要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同时,院校要注重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不同部位的火灾特点和致灾因素制定合理的防火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随时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院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义务或专业的消防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和扑救火灾的任务,从而提高院校的火灾自防自救的能力。

2.2.2做好公寓消防工作,重在管理。学生公寓应当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公寓消防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组织其每日按时进行防火巡查,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随时畅通,消防设施、器材完整好用,应当不定期的对学生公寓进行检查,对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和私自使用明火、乱扔烟头等行为进行纠正、教育,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院校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第二款之规定关于“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的要求,结合新生进校后的军训活动,定期对向广大师生学生开设专题消防知识课。并依靠共青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学生社团等组织,经常性地利用内部的有线电视、广播、板(墙)、固定宣传栏、消防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把消防常识、消防技能、消防科学和消防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去,让院校师生通过参与活动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了解消防常识,学习消防知识,培养消防技能和认识消防文化。

总之,院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为此院校各级负责人必须认真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切实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加大对火灾隐患整改的力度。加大消防基础施建设投入,完善各类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器材完整好用。论文大全。加强对学生公寓等重点部位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和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高院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工作的效果,为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 浅谈校园学生公寓消防安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徐惠益; 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金文义; 高校大学生宿舍防火工作特点及对策[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李战军 ,冯晓滨; 浅析高校学生公寓防火隐患及其预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5篇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一)高校应成立安全保卫工作委员会(或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副院长)任主任,稳定办、保卫处负责人任副主任,各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保卫处),由保卫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消防安全检查与管理工作。建立“学校D院(系、处、室、部、馆)D科室D个人”四级防火体系,各院(系)、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

(二)学校保卫处应组建以保安人员、安全信息员、义务消防队员为主体的义务消防队,设置专职人员负责队伍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建立微型消防站。为提高自查自纠、自防自救的能力,实现以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有效处置扑救初起火灾的目标,依托学校志愿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学校要建立微型消防站,积极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防控工作。

(四)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消防工作,每年年初开各部门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的消防稳定安全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

二、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高校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要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增补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各单位要明确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学校要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用火、用电、防火巡查、检查,消防设施、器材、安全疏散设施维护等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下发各部门遵照执行,由保卫处监督实施。

保卫处要把消防管理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制定、修订(或指导部门制定)各种消防管理制度规定,如《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等等。

三、注重宣传,增强意识

(一)举行消防知识讲座

学校利用新生开学军训期间或其它时间请专业消防人员对师生进行消防知识讲座,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消防安全知识,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切实保障师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时,学校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注重宣传教育形式、手段的多样化,组织富有时代性、创新性、趣味性、生动性、参与性的宣传活动,增强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和效果,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学习消防知识、消防技能等应急逃生技能的自觉性。

(三)充分利用展板、横幅、校园刊物、互联网、闭路电视等媒体,开办固定消防宣传栏目,形成强势而稳固的消防宣传阵地

学校通过组织校园消防安全图片巡展、播放火灾案例专题片、举办消防专栏、黑板报、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师生消防知识,有效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四)积极开展消防安全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国“11.9”消防宣传月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火、传授平安文化、营造良好的消防氛围起到推动作用。结合学校实际开设消防安全专栏或消防安全图片展室,供学生学习、参观,大力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积极组织师生参加“11.9消防安全宣传月”系列活动。

四、防消结合,落实措施

(一)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有效消除火灾隐患

学校要坚持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自查工作,做到消防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加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消除火灾隐患,使学校的消防安全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一是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和自查,使其常态化和制度化。针对学校实际,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学校消防安全进行检查,特别是对校园内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如教学楼、学生公寓、实验楼、图书馆、餐饮中心、演艺厅、报告厅、配电中心、锅炉等进行重点检查;对疏散通道、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二是坚持消防安全定期大排查。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末对消防安全定期大排查,做到人人参与,全面覆盖,不放过每个消防安全死角。三是对排查出的消防隐患逐一登记造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落实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部门发放“消防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跟踪整改,防止死灰复燃,从源头上防止产生新的火消防隐患。对因资金紧缺,一时无法排除的消防隐患,积极采取措施整治,做好防控,因地制宜,加强防范,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工作组织机构,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做到“三防”并举

1.切实加强“人防”

学校设立总值班室,由学校领导带班、处级干部轮流值制度;学校保卫处设立值班室,由处级干部带班、工作人员值班、保安值班巡逻制度,负责学校的稳定安全、消防工作。配电室、锅炉房、学生公寓、餐饮中心、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等要安排安全消防值班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向保卫处及相关部门报告,将消防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学校要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在图书楼、实验楼、餐饮中心等重点部位设立消防监控室,安排消防安全员实行24小时值班。并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消防队伍的实战能力。

2.认真落实“物防”

学生公寓、餐饮中心、演艺厅、图书楼、教学楼、实验楼、家属楼等要配备灭火器、室内消防栓等消防设施。每年学校要投资足够资金元用于对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购置、维护、更新、改造。逐年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学校消防安全。

3.积极搞好“技防”

学校要在图书楼、实验楼、餐饮中心等重点部位安装消防报警系统和监控设施,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可迅速采取措施。

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高校保卫干部培训,将消防安全管理列为必训科目。建立师生组成义务消防队,动员做好学校的消防

工作。在加强自身管理的基础上,要与当地消防部门积极联系,争取他们对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宣传教育、消防培训等工作的指导、监督,共同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

立足实战,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保卫处要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师生火灾自救自护能力薄弱环节,积极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消防器材使用、消防技能操作和火灾逃生训练,使他们真正掌握防火、灭火、应急疏散等自救逃生常识和技能。

五、求真务实,建立消防管理长效机制

(一)建立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是学校主管保卫工作的领导与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按责任书进行逐级检查考核,落实消防安全目标责任制;二是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将消防安全的工作责任分解到人,做到人人有责、严格考核、齐抓共管;三是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对消防安全隐患整改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对不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责任。

(三)严格贯彻落实新《消防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