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政道路设计总结

市政道路设计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政道路设计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政道路设计总结

市政道路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引言

现代城市市政道路主要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快速道与支路这四个类别,不同的道路类别在城市中所体现出的功能性各不相同。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现在城市市政道路建设逐渐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现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为我国今后的现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提供几点合理化的参考。

1.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重点

(1)随着我们人口稠密度不断提高,公众对于人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在我国人口密集的现代化城市当中,如何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特色与个性,逐渐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焦点。现代城市市政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应切实符合公众的实际需要,考虑到每个城市的文化特色以及个性化建设,根据城市的人文特点以及整体环境进行设计与建造,这样才能提升现代城市市政道路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凸显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2)现代城市市政道路在设计时应体现出其具体的功能特色,使现代城市市政道路在交通运输以及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在彰显其个性化与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应重点体现出其作为城市道路基础的功用,交通、游览功能才是现代城市市政道路应体现出的主要功能,这是我国现代城市市政道路今后施工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所在。

2.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特殊人群道路设计不合理

在我国现代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有些设计人员过于注重道路设计的特色及个性化建设,致使道路功能性存在欠缺与遗漏。特殊人群作为我国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城市市政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与照顾到特殊人群,在道路设计时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及特殊人群的需求,设计出更加人性化与合理化的服务通道,例如,在盲道的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盲道的方向感,使盲人可以准确判断盲道的提示方向,在更大型出入口设置规范化的盲道,避免出现盲道中断的情况。

(2)横断面设计不够合理

在我国现代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横断面设计问题。首先,在我国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对道路交通流组织与路段的通行定量分析,致使道路交通流构成与道路基本功能存在问题。同时,在我国部分市政道路中,存在各种设计规范相互套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不同路段的使用情况。

(3)道路网络节点不合理

现代城市市政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应合理构建道路网络节点,对于重要的道路环节,应根据道路交通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对道路交通流量、周边路网进行准确判断,以此构建完善化的道路网络节点。但在我国现代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往往会忽略对实际交通情况的分析,致使道路存在严重的网络节点问题,极大的的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3.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优化措施

(1)快速干道的优化设计

现代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是保障我国城市交通运输及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应更加充分的考虑到城市道路的功能特性。快速干道作为我国相对快速与畅通的高效通道,能够显著提升城市道路的运输与流量水平,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建设。因此,针对我国当下存在的现代城市市政道路问题,相关部门与设计人员应积极开展城市快速干道的设计工作,为城市运输提供更多快速、畅通的通行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应切实满足快速干道的实际需求,在道路形态与道路布局上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有效解决快速干道的布局与选址问题。

(2)道路节点的优化设计

道路节点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节点的实际功能进行详尽分析,常见的道路节点分为路径转换节点、干路之间的相交节点、特殊道路与支路相交节点与集散节点四类,设计人员应在原有道路节点的基础上根据道路的实际通行情况及周边道路情况进行合理判断,发挥出道路节点的最大功能效用。同时,道路节点的设计还应具有斜体性与针对性,在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应更加具体的在不同道路上制定出合理的道路节点设计方案,充分发挥道路空间资源的功效。

(3)横断面的优化设计

针对我国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横断面设计问题,设计人员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优化与改善措施,对道路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合理分配,更加合理化的制定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方案。在实践工作中,设计人员首先应考虑到行人、车辆与环保地带的安全问题,优化隔离带与各种车行道的分配比例,在道路交通情况分析的过程中根据道路流量与原有车道路数量进行优化分析,将道路通行能力作为重要的考虑标准,以此提高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质量,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问题。

结语

市政道路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对策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汽车数量也随之有所增加,给我国城市道路会建设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在城市道路的实际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市施工单位与设计师协同解决。与此同时,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如行人、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三者间的关系等,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道路加以设计规划,从而使得整个城市道路设计在满通需求的基础上,满足生态经济、低碳环保等多方面的需求。就当前我国市政道路的设计现状加以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市政道路的设计现状

1、路网结构设计与整体布局不合理。目前,部分市政道路在路网结构方面并不是很合理,从而对道路系统本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市政道路生成点同干路系统间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使得市政交通流量多在主干道上,直接影响到市政交通分流系统的逐步完善,无法全面发挥出各类别道路的功能,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出行。同时,当前的市政道路在整体布局上也存在着一定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市政道路设计多集中在道路工程设计方面,而对于交通工程设计却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重视度也远远不够,进而使得整个市政道路在横断面结构设计上就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2、市政道路附属设施的施工图设计不合理。对于道路系统的施工图设计主要有路面的结构设计、道路的标准横断面设计与各组团道路的平面设计以及道路系统总平面设计等内容,而道路附属设施的设计规划则主要指的是诸如各类管线工程与临近道路市政的配套设施设计等内容,在整个道路规划中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实际规划设计中,并没有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如小偏角设计不合理、坡度设计不到位、超高限制等。

3、盲道设计不合理。在道路设计中,因设计与管理问题时常导致市政公路的盲道设计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盲人时常因行进盲道与圆点提示音所指示的方向不明确,而导致行走方向错误,而有些圆点提示音虽由指明方向,但对于医院、学校与超市等具体场所定位指向并不是很明显; (2) 各盲道间的设计也不合理,在盲道路砖上没有盲道起始点、转变点与车站、人行道等针对性的提示。而且在市政道路交叉口、端口、居民点等出入口,开口宽度较大,时常突然中断从而影响到盲人前行; (3) 盲道设计中未形成盲道网,无法实现区域内外的贯通连接,不利于盲人道路的辨识; (4) 盲道设计中缺乏合理的人行道设计,且缘石坡道设计也不合理,盲道上经常设有电线杆、井盖等,极大影响到盲人的行走安全。

二、市政道路的设计思路

在传统道路设计中,“以车为本”就是其设计理念,更多注重的是设计好的道路能否满足现阶段行车需求,而对于行人同车辆间的相互作用被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这也是一直以来道路交通拥堵与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新时期,对于市政道路设计,需将“以人为本、人车共存”作为其最新设计理念,将“人”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在满足机动车辆行车需求的同时,确保人与非机动车辆的行进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因此,对于一个市政市政道路的设计建设,首先就需体现这个市政的特点,在遵循市政原有特色风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实现道路交通同市政人文、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 其次,需突出道路的实际功能与分类。如根据市政道路的使用性质,可将其分成交通要道、商业要道与生活要道、景观要道等几大类,进而针对不同的道路功能与需求,进行不同的设计,从而在发挥道路功能的基础上,确保人们出行的安全。

三、市政道路的设计改进对策

1、强化市政快速路与道路整体格局的规范设计。市政快速路作为市政道路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政道路建设中等级最高的一个道路,而且市政快速路的设计建设,对缩短人们出行时间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在规划设计市政道路时,需从市政今后实际发展需求着手,综合考虑市政形态布局与规模,科学评估该市政是否需要设计快速路,进而在满足安全和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快速路同市政道路的有机融合;而且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还需综合考虑到市政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在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设计时,也需将施工重难点、交通工程原理等内容考虑进去,设计出多个方案,并在综合考虑性价比、实用性等内容的基础上,选出最优方案。同时,还必须逐步强化市政道路的整体布局设计,即统一规划整理道路的各个组成因素,以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为金标准,合理分配布局的相应道路设施,并在规划中将道路环保问题、行人与车辆的安全等问题考虑进去,具体结合各路段的实际交通流量,合理调整现有车道数量,最大限度避免道路拥堵情况的出现。

2、突出市政道路附属设施设计。(1)注重小偏角设计。小偏角作为平面定线中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可较好的解决定线方面遇到的问题。若道路设计速度不高,而小偏角又不会影响到行车安全,在那些工程较艰巨的路段就可设计小偏角,但需注意,对于高等技术公路,最好避免;(2)设计好道路的纵坡,合理布置道路排水系统。在实际设计中,需加大对道路纵坡设计,以保证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完整性,最大限度避免水流对路基边坡造成冲刷与破坏; 而在对道路纵断面进行设计时,其纵坡坡度需控制在0.3%以上,从而在满足最小排水需求的基础上,确保行车的安全。

3、合理设计盲道。(1)优化设置盲道北向砖,用以指示地理方位,故在设计中,可在较长行进盲道上,由外侧轮廓砖与内侧圆形砖组成盲道北向砖,而在触感上盲道北向砖需同已有的盲道路砖有一定差别,当盲人走上盲道北向砖后,可借由足感来辨识方向;(2)合理设计方位定位砖。设计时,可采用徐高设计法,即缓缓上升,尤其是在方形路的砖面设计中,可用箭头棱条来明确方向,并使之一端高一端低,形成搓板样的棱条,而在方位定位砖同行进盲道相垂直的地方,可设置横向棱条,以指示车站、医院等场所,便于盲人行进;(3)设计好导盲路牌,如在盲道两侧与交叉口等地方,设置导盲路牌,并用汉子与盲文分别标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设备工程的设计阶段对于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了当前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后续段落提出了市政道路设计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强化道路设计的系统性理念、注重横断面设计、提升“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力度、设计出更加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最终从整体上促进市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述刘.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江西建材,2014,(10).

市政道路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城市; 市政道路; 设计; 交通; 问题;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1 市政道路建设设计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和创新,道路的建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市政道路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飙升,尽管市政道路建设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但是发展速度还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当前交通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出行时间增长,交通事故频发,已经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严重影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优秀的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方便和享受,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深厚的精神内涵和良好的城市形象。鉴于此,合理的市政道路建设设计方法成为建设良好的城市道路的关键。

2 市政道路建设设计的基本原则

2. 1 交通道路设计思路原则

交通道路必须围绕车辆来进行设计,不管是护栏、人行道、路灯还是候车点,其设计都要充分突出车辆安全行驶的功能。在路标的设计上,应预留一定的提前量,起到一种缓冲的作用,为司机的驾驶起到心理准备的作用。

2. 2 人行道路设计思路原则

人行道路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谨慎和细致,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人车混行的道路上,安全性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交通标志,合理安排停车位置,通过限制和引导在相应的位置上控制

车流和车速,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增大。锯齿或者蛇形的道路设计,不仅促使本地车辆限速,而且能有效控制外地车辆进入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同时,这样的设计还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种植在道路中间或者边缘的树木,不仅改善景观,还可以给人营造一种不易进入的氛围,降低车流量,给行人带来安全感。交叉路口处的设计基本为凹凸形,车辆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有着较为明显的震动感,给驾驶员一个安全提示。在道路建设的材料的材质和颜色的选择上,不同的材质和颜色不仅增加了行驶的趣味性,还提醒驾驶者降低速度,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2. 3 市政道路建设景观设计思路原则

景观设计需要以市区的整体规划为基准。公园和广场等人们活动密集的地方应该将景物的设计做到相互呼应,交叉口的设计要给人以宽阔的空间和舒适的感觉,充分利用树种进行合理分配,从造型和材料上进行合理的搭配,充分体现城市道路风景,提升城市的形象。

3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3.1城市道路等级划分

我国城市市政道路主要分为支路!次干道!主干道与快速路四个等级"快速路具有快速疏散跨区间长距离运载量的功能,同时可以提高路网总体容量,快速疏散车流,减轻主次干道网的交通压力,从原则上来说只有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才可以考虑规划建设"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的主要枢纽,是承担跨区间长距离机动车交通的输送,其与快速路共同构成了城市道路的主动脉,同时也是城市机动车交通的主要通道"主干道是以园林景观绿化为主,但是不应是生活性与商业性的"而次干道是为了分流与集散主干道与快速路的车流量,其兼具了交通性与生活性的功能"支路主要是为地区与地块出入的交通所服务。

3.2有机的协调道路网络系统

从城市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来说,道路的规划必须具有合理的等级结构与功能布局"一个高等级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的各类道路必须实现有机结合,达到道路功能结构与等级的协调统一"同时,每条城市道路应该具备多种特点,不仅要实现合理的交通枢纽功能,还应兼顾市政管线!绿化、防灾、日照与景观等其他附属功能"道路规划应该按照每条道路的功能来合理确定道路红线!横断面形式,并不是越宽越好"此外,对城市道路的交叉口通行设计必须与路段通行相协调,否则影响道路网交通容量,造成交叉口堵塞或路段通行能力浪费"与此同时,城市道路设计应考虑与土地开发!城市空间、历史遗产等关系。

3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使用年限的设计

3.1.1设计参数的取值存在的问题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的规范,一般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为巧年使用寿命,水泥混凝土为20一30年使用寿命"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如汽车超载、施工质量、人为破坏等造成了路面使用5一10年就出现结构损坏的现象"除此之外,造成路面提前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当前的设计规范参数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技术参数的取值较低"然而,规范中所提的取值是安全保障的最低要求,却在道路实际建设中成为了合理的准则"目前许多城市道路在扩建改造之中,但是却没有预留扩展用地,由于设计时没有科学合理的估算道路交通量,造成改造扩建费用剧增。

3.1.2参数设计对策

当前有些城市道路设计缺乏近远期的规划,在横断面设计中,城市支路设计采用的是非混行车道,所设计的道路断面总宽度为12m"如果要将其改造为双向4车道就显得拓宽度偏窄"因此,在进行参数取值设计时,必须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重型车要考虑其对道路的影响,在重载交通设计时应根据交通量进行转换.近期道路总宽度的设计应与远期规划断面相渗透,根据当地城市实际情况来制订交通发展习标,正确预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出行比例,以此来研究合适的道路横断面方案"

3.2路线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2.1平曲线半径取用

对于平曲线半径的取用并不是越大越好,主要应注意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同时还要注意前后衔接的线性指标的均衡与连续"由于平曲线的半径大于skm会容易造成驾驶员出现疲劳感与单调感,通常其长度要控制是1一3km范围。

3.2.2同向圆曲线间直线长度

在进行老路新改中由于过分强调6V的最小直线长度,从而造成大段老路的浪费,造成新的拆迁量与工程造价的提高"因此,对同向圆曲线中直线长度取值可以降低6V的要求,据实践检验,可以低至3V。

3.2.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我国每年许多城市都会有暴雨,这对城市排水系统无非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很多道路积水严重,一些排水系统也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甚至在水位较高的季节会有雨水倒灌的现象出现,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纵断面的设计造价偏低造成的,只考虑到经济性而忽略了实际性能"对此,城市道路应该考虑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如降雨气候等,特别是防洪与排水的问题,不应该减少造价成本来降低纵断面的设计标准。

3.2.4超高

混合交通路段的超高设置较大,容易造成低速行驶车辆倾倒,必须考虑到行车安全。城市道路车辆行驶往往达不到设计速度,当道路必须设置超高时,横向力系数取值应小于0.巧。

3.3路基路面设计

3.3.1路基拼接

为了保证新老路面可以拼接,主要采取挖台阶!铺设土工格栅!提高新填土压实标准等技术措施。但是有些地方对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的设计处理不完善,会有纵向裂缝出现"对此,必须要控制道路拼接新老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可以增加原有的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沉降,其值应小于0.5%。此外,还可以采用间接拼接的方式,将纵断面分离的路基拓宽,放宽拼宽路基沉降标准,按照新建路基处理。

3.3.2桥头跳车

桥头跳车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其影响因素也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通常可以采取提高压实度加强地基处理,设置大尺寸搭板等。也可以在设计时加强搭板处的路面结构与路基顶层处理。

3.3.3水泥德定碎石层

水泥稳定碎石层容易开裂,经常会反射到沥青路面面层,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造成路面损坏。因此,在对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时,必须降低水泥稳定混合料强度标准,或者提高石料的品质,细集料要减少含沙量,粗集料应降低针片状含量与压碎值,提高砂当量,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同时还应注意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的选择,过高容易开裂,过低容易松散。

4其他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增长,城市道路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车、私家车的数量剧增.由于许多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都是二十年前所制定,对当前行车道路的宽度与转弯半径标准已经不适用,特别是市中心用地紧张地段,小车车道宽度设计为3.5m,这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当前需求。因此,在用地紧张的路段可以采用3一3.5m宽度的行车道,其交叉口半径与设计车速应根据当前情况来调整,应适当减小,同时还要考虑本路段大型车辆通行是否限制.对于人非共板的设计应保证行人安全,防止非机动车越界行驶,可以在非机动车与人行道之间设置一道分边石"由于人行道所设置的树池过大,占据了大部分人行道宽度"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将树池设置小一点,或者移植人行道外侧,并设置6m以上的行道树,此方式不仅不影响路边景观,还可以解决汽车停靠的问题。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市政道路的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作为道路建设设计人员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改革创新,使道路设计适应新环境的需要。设计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使市政道路建设设计更加突出人性化的特点,从而达到安全出行、舒适出行的最终目标。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必须结合城市交通量的实际情况,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解决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城市规划与道路设计的精髓,做到精益求精,打造通、精美的城市命脉。

参考文献:

市政道路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我国城市市政道路主要分为四个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与快速路。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的主要枢纽,既承担跨区域较长距离机动车交通的输送的重任,其与快速路共同构成城市道路的主动脉,同时也是城市机动车辆通行的主要通道。主干道以园林景观绿化为主,但是不应是生活性与商业性的。快速路具有快速疏散跨区间长距离运载量的功能,同时可以提高路网总体容量,快速疏散车流,减轻主次干道网的交通压力,从原则上来说只有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才可以考虑规划建设快速路。次干道则是为了分流与集散主干道与快速路的车流量而建,兼具交通性与生活便捷性。支路主要是为地区与地区出入的交通而存在。

要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必须合理规划道路的结构和功能布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的各类道路必须有机结合,不仅要实现合理的交通枢纽功能,还应兼顾市政管线、绿化、防灾、日照与景观等其他附属功能。此外,对城市道路的交叉口通行设计必须与路段通行相协调,与此同时,城市道路设计应考虑与土地开发、城市空间、历史遗产等关系。

二、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路线设计

(1)平曲线半径取用

平曲线半径并非越大越好,主要应考虑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同时注意前后衔接的线性指标的均衡性与连续性。若平曲线的半径大于8km,比较容易造成驾驶员出现疲劳感与单调感,通常其长度要控制在1-3km范围内。

(2)城市通路纵断面设计

一些城市道路纵断面的设计造价偏低,只考虑到经济性而忽略了实际性能,排水系统起不到相应的作用,我国每年许多城市都会有暴雨,这对城市排水系统是一个极大考验。很多道路积水严重,甚至在雨量较大的季节会有雨水倒灌。对此,城市道路应该考虑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如降雨、气候等,特别是防洪与排水的问题,不应该减少造价成本来降低纵断面的设计标准。

(3)超高

混合交通路段必须考虑行车安全,因为这些路段的超高值设置得往往较大,容易造成低速行驶车辆倾倒。城市道路车辆行驶往往达不到设计速度,若道路必须设置超高,应使横向力系数取值小于0.15。

2.关于路基、路面设计

(1)路基拼接:目前拼接措施主要有挖台阶、提高新填土压实度标准、铺设土工格栅等。但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设计处理不到位的路段,经常出现纵向裂缝。

(2)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层属于路面的基层,较容易出现水泥稳定碎石层开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经常会波及到沥青路面面层,若不能及时填补这些裂缝,路面很容易受损。

(3)桥头跳车:这个问题较为普遍,其形成原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但直接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常用的处理方法主有:设计时加固搭板处路面结构和路基顶层;加强地基处理、提高压实度、设置大尺寸搭板、设置过渡路而结构等。

3.关于年限设计

设计参数的取值存在的问题:城市道路设计的规范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为15年,水泥混凝土为20-30年。但是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汽车超载、施工质量、人为破坏等,使路面使用5-10年就出现结构损坏。此外,当前的设计规范参数只顾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技术参数也是造成路面提前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规范中的取值只是安全保障的最低要求,在道路实际建设中这些指标却成为合理的准则。目前许多城市道路都在扩建改造,却没有预留土地用作以后扩展,由于设计时缺乏对道路交通量科学的合理估算,造成改造扩建费用剧增。

4.盲道存在的问题

行进盲道与圆点形提示盲道未明确提示方向,导致盲人不能辨别另一方向而走错路;不能辨明医院、银行、购物点等与生活密切的场所的方位;提示盲道路砖缺乏针对性;市政道路两端、大型建筑物、居民点等出入口,或在路段交叉处,开口的宽度过大,造成盲道中断,使盲人无法判别下一段盲道。

5.标准陈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交通工具纷纷涌现,私家车数量剧增,而许多城市道路设计遵照的仍是二十年前所制定规范。对当前实际情况已经不适用,特别是市中心用地紧张地段。

三、改进建议

1.路线设计:平曲线半径长度要控制在1-3km范围内,以免造成驾驶员出现疲劳感与单调感而造成交通事故。城市道路纵断面的设计既要考虑经济合理性,也不能忽略了实际性能,要使排水系统起到相应的作用。要考虑到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如降雨、气候等,特别是防洪与排水的问题,不应该减少造价成本来降低纵断面的设计标准。若道路必须设置超高,应使横向力系数取值小于相应标准。

2.路基、路面设计:路基拼接地段,尤其是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设计处理应到位,避免出现裂缝。及时修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以免波及到沥青路面面层,路面很容易受损,进而减少道路使用寿命。处理桥头跳车,通常可以采取提高压实度、加强地基处理、设置大尺寸搭板等,也可以在设计时加强搭板处的路面结构与路基顶层处理。

3.参数设计对策

在进行参数取值设计时,必须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为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交通管理部门应保证施工质量、控制汽车超载,对人为破坏道路的人,严肃处理。设计规范参数不止要追求当前经济效益,道路设计要兼顾近远期的规划,技术参数必须达标。城市支路设计采用非混行车道,设计的道路断面总宽度为12m。重型车要考虑其对道路的影响,在重载交通设计时应根据交通量调整方案。近期道路总宽度的设计应与远期规划断面相渗透,根据当地城市实际情况来制订交通发展习标,正确预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出行比例,以此来研究合适的道路横断面方案。

4.盲道设计方案

(1)盲道北向砖:

盲道北向砖可以设在长度较长的行进盲道中的适当位置,用以指示下一方向。盲道北向砖与现有盲道路砖应旱现明显的触感特征上的区别,使盲人经过盲道踏上盲道指北砖时,应能明确地通过足感辨明方向,以避免走错路。(2)导盲路牌:在盲道两侧、交叉口处适当的位置,分别用汉字和盲文指导的导盲路牌。

基于肢体障碍人群的道路设计:

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处设置坡道,且坡度符合标准。考虑残疾人过街的特殊要求,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为盲人语音提示设置等。

5.标准问题:

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相应标准,与时俱进。

四、 结束语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关乎城市规划建设的成败,必须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解决在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既往经验,改进不足,汲取城市规划与道路设计的精华,精益求精,打造通畅、质优的城市命脉。

参考文献

[1]周文静.探讨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0:250-251.

[2]陈定辉.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6:200+209.

市政道路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变更;管理

1 引言

工程变更是指由于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修改而引起的合同变更。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工程变更是影响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因素,且它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由于工程项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技术规范的调整,或自然因素等情况的变化,需要对合同中部分工程项目的进展形式、工程质量以及标准等方面进行变更,但这些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地带来额外的经济损失或工期损失等。造成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大量变更的原因及如何减少变更,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问题。

2 市政道路建设中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引起工程变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业主、设计方、承包方以及监理方的原因。

2.1业主的原因

第一,市政道路建设部门为了追求工程的质量,从而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标准,对原有工程设计进行变更修改,以提高工程质量。第二,市政道路建设部门根据需要改变工程建设的规模,提出增减工程量以及改变进度等变更。第三,部分地方领导对于道路建设项目的决策比较随意,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致使工程变更。

2.2设计方的原因

首先,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部分设计单位对于项目的优化设计方面的工作比较欠缺。随着市政道路建设的规模急剧增加,许多设计单位都会面临设计周期短的问题。以上原因综合致使设计方案不合理,比如,计算错误或相关因素的疏漏,引起工程变更。其次,国家颁布的相关新标准和新规范也会致使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

2.3承包商的原因

第一,在市政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承包方发现施工现场的情况与合同不一致,或从施工便利、节约工程成本、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等方面考虑,提出工程变更。第二,由于承包方管理上的失误,对投标时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已核准的施工方案或设计进行了变更;第三,承包方自身的原因导致工程不能按时完成,承包方所提出的补救措施造成工程变更。

2.4监理方的原因

第一,在市政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对原有设计进行方案进行修改引起工程变更。第二,监理工程师为提高工程质量和优化工程管理,对工程标段采取重新标定。第三,监理方协调工程承包人与地方有关部门、单位的生产关系引起工程变更。第四,监理工程师工作上的失误造成工程变更。

3市政道路建设中减少工程变更的措施

市政道路建设中,工程变更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个人而言,作为工程项目的参与者,应将工程变更控制在最小的范畴,积极采取措施以减少工程变更的发生。

第一,市政道路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是进行道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应当详尽准确。为有效地控制工程变更情况,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立项时,委托书应由相关技术人员科学地设计。基于投资估算和可行性报告,设计委托书应当内容详实、明确,并能切实反映工程建设单位的意图。

第二,市政道路建设中,应该有详细准确的道路设计方案。工程变更量的大小可以反映设计质量的好坏。基于准确的勘测数据,工程设计人员要与业主联系起来,通盘考虑,对市政道路的建设标准、范围以及内容进行完备的设计。由设计质量造成的工程变更,相关设计单位和人员应当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设计方案通过审核后不得擅自更改。

第三,工程变更审批程序应当趋于严格规范。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为减少变更对投资效益的影响,工程变更应严格遵守报批审查制度及相关审批程序。为减少经济损失,保证工程进度,对于工程整体利益无较大影响的工程变更,应当采取不变的原则。

第四,应当切实加强施工阶段的监管工作。在市政道路施工前,应重视道路设计方案的会审工作,通过会审使道路设计更完善,设计方案的问题应当在道路施工前解决。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就越小,避免工程变更而追加投资和延长工程期限。

4市政道路建设中工程变更办理流程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科学的项目工程变更办理流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工程变更办理流程为:

(1)提出方进行书面申请后,监理工程师及时填写相关的工程变更指示申请表,交与上级部门进行工程变更内部申请。(2)监理工程师将工程变更指示申请表提交给工程建设单位的相关职责部门,经造价工程师对申请中提交的费用估算进行评估后,由建设单位各级领导根据审批权限逐级签批,申请表获批准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指示。(3)在工程变更指示涉及的工作内容完成之后,相关监理工程师、组织承包人以及建设单位相关部门进行计量确认。与此同时,监理工程师通知造价审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审计部门,由监理单位填写工程变更指示完工确认表并提交给建设单位职责部门进行确认。(4)监理单位编制工程变更预算书,并提交给道路建设的成本控制部门。

5市政道路建设中工程变更信息管理

5.1工程变更信息管理

工程变更具有较强的及时性、需要多方详尽的交流沟通、科学的权衡,应当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必须保证多方参与为前提条件。因此,科学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于工程变更来说,甚为重要。工程变更管理所采取最有效的手段有:现代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以及众多项目经验积累的成果。通过公路项目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业主、监理、承包方与整个工程的实时进展情况将会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工程变更的申请、校验、计算、审批等环节都可以在同一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查看。网上监管可以避免越权处理、某一方私自更改等现象,工程变更的整个流程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5.2工程变更的总结和存档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变更资料是工程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亦作为编制竣工图及工程决算的依据。如果工程变更资料管理不善,工程变更资料丢失,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将受到破坏。每次工程变更后,所有相关资料和文件都应当进行存档,按时间顺序或工程项目类别对变更项目进行归类,并填写工程变更统计台账。实时总结工程变更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影响。对于不同合同段之间的工程变更,通过对比分析以便监理人员充分发挥应有的监督和协调职能,其同样可作为后期工程竣工验收的科学依据。

6 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其最终目的都是期望将工程变更对建设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的影响减到最低,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正确的流程,可以尽量减少工程变更。另外,工程变更应采取科学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工程变更资料应妥善存档。

参考文献:

[1]徐家铮.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

[2]张超,朱文喜,邱晓晨.高速公路建设中工程变更与工程索赔管理之探讨[J]. 中外公路,2005(6).

[3]刘玲,范智杰,江晓玲,罗绍建.对公路工程变更成因的分析及控制措施的探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1(3).

[4]龚景强.试论工程项目变更管理[J].科学之友,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