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术作为一种临床诊疗与抢救的有效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之中,作为一种应激源往往会使得患者产生较为明显的应激反应[1],并出现紧张以及畏惧等不良心理,引起患者生命体征与情绪不断产生变化,甚至会影响麻醉以及手术的正常运行。本研究主要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之中,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0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50例手术患者及本科室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4~76岁,平均(45.97±5.86)岁;疾病类型为:头颅外伤12例,急性阑尾炎8例,急性胆囊炎4例,急性胰腺炎6例,胆结石4例,肾结石5例,其他类型疾病11例。护士组中,年龄20~33岁,平均(28.79±5.55)岁;学历分布:中专(包括职业高中)8例,大专9例,本科3例;工作年限1~8年,平均(4.30±1.22)年。
1.2方法 ①对外界环境的风险管理。首先,手术室应该有合理而又科学的布局。手术室分为限制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要求温湿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45%RH~60%RH。一个安全又舒适环境下进行手术治疗对操作者和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应该加强手术室电气设备的维护。其中包括手术床、无影灯、净化层流设备、电刀、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这些设备良好运转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之一,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些设备受到损毁。②加强患者的风险管理。首先,防止接错患者。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患者时,持患者手术安全核查单与病房护士和患者家属三方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手术名称以及手术部位和侧别等信息,待患者被护士接入指定的术间后,由该手术室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重新核对患者的各项资料或信息。
1.3生存质量评价标准 本研究中使用的生存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对如下几点内容进行评价,即:患者的自觉症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心理情绪状态以及躯体生理功能状态等,总分为144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文数据加以统计及分析。
2结果
2.1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实施前后手术室风险发生率对比 见表1。
2.2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实施前后医护满意度及院内感染率对比 实施前患者满意度、院内感染及医生满意度分别为82.00%、10.00%及70.00%,实施后分别为98.00%、0%及100.00%,三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为3.920、6.278、7.029;P分别为0.041、0.032及0.027)
2.3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实施前后患者生存质量对比 见表2。
注:与实施前相比,**P=0.0078,t=12.039
3讨论
风险管理是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疗护理风险的存在,使其与护理制度、纪律性,护理设施、护患沟通等问题密切相关。手术室风险管理是通过对其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鉴别、评估和预防,从而减少风险因素对患者造成的意外伤害。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之中,效果显著:①大大地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推行已有数年的时间,通过我们的不断坚持、监督以及方法改进,将"无缝隙护理"的理念渗透至护理管理的每一个角落,手术室护士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故发生。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素质。术前器械物资准备更加地充分,满足手术所需,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地进行。我们积极地转变观念,逐渐从被动转为主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专业理论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普及。
1、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1)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我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护理日常工作与基础操作流程》、《应急预案》建立三级质控网络。护理部成员每周到临床科室参加晨会交接班不定期分片巡视海月对各护理单元进行1次单项护理质量抽查海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对各护理单元进行1次全面护理质量大检查科室护士长组织每月大查海周单项抽查科室质控员每天进行1次质量检查科室每月召开1次质量控制分析会。在此基础上护理部每季度召开1次护理质控专题讨论会对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及防范措施严防护理事故的发生。
(2)强化护理安全意识重视危险信息反馈。我们注重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的培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传递有关护理差错事故的案例警示,并不断完善《护理日常工作与技能操作流程》、《工CU工作手册》、《手术室工作手册》、《手术配合常规》、《急诊室工作手册》、《供应室工作手册》、《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保证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从而确保医院护理安全。
2、马规范护理文书记录,完善护理文件资料我院建立三级护理文书质控网,即科内质控把好书写关护士长把好出科关、护理部把好终末质量关逐步形成自控、科控、院控网络:建立护士长每日审修签字制度,护士长每日必须审查前一天的护理记录发现遗漏和不规范的记录及时修改,防患于未然:对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提交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充分讨论不断完善流程杜绝今后类似的问题发生。
3、加强专项风险妥全管理,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
(1)设立专项风险妥全管理员由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专长,合理授权将科室护理的主要安全管理目标分解到具体护士油该护士负责制定该项安全管理目标的培训内容、实施专项监督及质量控制。每位护士既是某项风险点的监督者又是执行者护理人员之间相互交叉质量控制,纠正不良行为,及时规避风险,同时负责向护士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工作流程。护士长每月召集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将风险管理员提交的意见与建议提交小组讨论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改进措施。
(2)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建立质量控制反馈信息本护士长在专项风险安全管理员的协助下很据安全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发现的问题书写在质量控制反馈信息本上要求所有护士上班前查看质量控制反馈信息本。查看后肖事人主动说明事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对其出现的问题运用尸0CA循环的工作方法持续跟踪进行质量改进。
(3)完善并落实应急预案在医院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能够有效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体现积极预防的护理管理原则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健全了防范护理突发事件处理制度。科护士长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将损害程度降低到最小。每季度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
4、完善人员管理,建立检查监督与奖惩保障机制
(1)合理配备护理资源,加强教育和培训。首先人力资源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力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和重要因素。我院护理部按照新的医院评审标准在重点科室如工CU、急诊科、新生儿科等进行护理人员合理配备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诚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其次严格人员准入依法执业。新的医院评审标准及医院管理年活动中都将”执业行为法制化”作为一条核心标准,并明确要求执行护理人员执业资格的准入管理,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从事护士工作。为落实这一原则我院护理部做出严格规定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及注册的护士,--律不能单独值班实行已注册护士的携带制度,凡实习学生及进修护理人员不得独立从事治疗护理工作必须在年资高、有经验的护师或护士带教下进行工作做到”放手不放眼”。最后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2)建立检查监督与奖惩保障机制。成立由病房护士长、高年资护士、护理骨干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对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属于工作流程上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调整属于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问题扣除相应的质量控制分数质量控制分数与个人绩效考核直接挂钩。鼓励护士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对主动查找隐患、主动报告、及时杜绝隐患发生的护理人员给予适当奖励。根据护理部每月的安全检查结果、科室质量控制结果及专项安全管理员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年底评选护理安全管理明星,作为评聘、评优、外出学习、进修的主要依据。医院制定”招聘护士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在工资、福利待遇、晋职晋级、保险等多方面保障和提高招聘护士的利益确保聘用制护理队伍的稳定。
二、体会
1、护理妥全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对科室安全管理目标明确风险防范能力提高,面对繁杂的工作能心中有底了陀而有序针对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护士长不是一味的惩罚当事人而是召开安全质量控制小组讨论,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主要解决流程、机制的问题,并且持续追踪实施效果加强监督监控厦至妥善解决问题改变了过去出现问题一人承担,其他人避之不及的情况:通过设立专职风险管理员,避免了过去的护士长一手抓安全管理护理人员参与性不够的局面使护理人员建立相同的价值认同感有利于安全目标的实现。激励机制不仅注重公平公正、科学的绩效考核更加注重护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自我认同感及满足感周而使护理人员满意度提高。
2、护理妥全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前提和保障患者安全是一切医疗、护理活动的基本目标。护理风险始终贯彻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即使是极为简单、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存在风险。护理人员只有在确保护理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理安全管理已经渗透到护理质量管理的每个细节当中。护士长同意控制科室的安全管理项目,专项安全管理员在护士长的授权下集中精力做好单项风险项目的临床质量控制能及时、有效地识别护理风险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护理部的监督检查作为科室安全管理的第三方进行审核有效地落实了层级监控的原则。在科室及护理部护理综合质量检查中,由于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增强应对措施得当、有效,因而使护理综合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安全管理;护理;手术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重要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1]。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现在手术护理的内容已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由于手术护理中点多面广,且其护理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故在手术护理中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手术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疏忽大意或差错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2]。做好手术护理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手术治疗、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难度手术越来越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将安全管理应用于手术护理中来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探索的重要课题。
1 手术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接错患者;(2)手术部位错误;术中给药错误;术中输错血;(3)摔伤和碰伤患者;(4)术中器械不足和质量不良造成意外;(5)遗留物品于患者体腔;(6)组织压伤或坏死,如四肢手术时,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导致四肢缺血,甚至肢体坏死,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7)术中灼或烧伤患者;(8)标本弄错或丢失;(9)手术患者护送不当,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甚至患者坠车等;(10)术中低体温。
2 手术护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
2.1 随着手术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3]。
2.1.1 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 接患者时为了防止接错患者严格执行患者交接制度,认真做好四查八对,内容为四查:查术前用药是否执行,是否禁食、水,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情况;八对:对病房、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腕带、诊断及手术名称。为避免弄错手术部位,我们及时增加了核对手术部位流程和三方(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核对手术部位登记本。术中手术室护士所执行的医嘱均为口头医嘱,护士在接到医嘱时要口头复述,给药前与麻醉师再次核对;同时做好三查七对工作。输血时护士不仅要与麻醉师共同核对,且做好输血的三查八对,密切观察输血后反应。
2.1.2 术中清点制度 严格执行术中物品清点制度,在手术前、关伤口前、关伤口后清点手术物品并用具体数字记录在术中护理记录单上。如发现物品不符,立即报告手术大夫,认真检查伤口,必要时X线检查,确保体内无遗留物后,方可关闭伤口。手术过程中刷手护士原则上不允许调换,如需要调换严格按照刷手护士交接班制度执行,以确保将手术物品出现差错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2.1.3 标本交接制度 病理标本放入标本袋并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病理标本名称,连同病理单术毕刷手护士和巡回护士核对后,由巡回护士放到指定位置,并按照标本交接登记本的项目登记,如标本的数量等。专人核对签字后送病理科,送到病理科后病理科人员核对签字。如术中需送冰冻,巡回护士立即将标本放入标本袋,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部位,由专人及时送到病理科直接交予病理科人员进行检查。
2.2 安全接送手术患者 接送患者一律使用手术室专用平车(车轮带锁),并将平车的床档支起,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避免手术患者摔伤或坠床。在运送手术患者时特别是手术后不仅要迅速平稳,还要有效地固定好患者的各条管路,以免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管路滑脱的现象。我科还制订了管路滑脱的应急预案和流程,如果发生管路滑脱,立即按照应急预案执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2.3 妥善安置手术,防止患者组织压伤或坏死 护士在安置手术时严格按照手术安置制度执行。对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术中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可在局部实施按摩,防止局部组织压伤。2009年骨科共行手术时间在5h以上的手术77例,由于加强术中护理,未发生组织压伤的现象。对术中使用止血带的手术患者,术中准确记录止血带的开始时间,定时提醒手术大夫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以免止血带使用过长,导致患者组织坏死。骨科术中使用止血带的患者42例,没有组织坏死的现象发生。
2.4 正确安全使用高频电刀,防止术中灼伤或烧伤患者 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4],因此一定要待消毒剂充分干燥后方可使用,以免引起皮肤烧伤。据文献报道,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中使用电刀有灼伤心肌导致心搏骤停的可能。[5],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慎用电刀。使用高频电刀前将负极板置于患者肌肉丰富处与皮肤完全接触,一般选择小腿、大腿或臀部,术中经常检查,防止负极板松脱、移位,避免灼伤患者。使用电刀时不仅要保证患者与金属床之间有4cm的绝缘层[6],而且至少用双层敷料隔开架、头架,防止旁路性电灼伤。
2.5 防止术中低体温 术中注意给患者保温,给重症患者使用保温毯,将保温毯的温度调节为38°C;术中使用恒温箱中的冲洗液冲洗伤口,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2.6 准备充足的手术器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包包裹前和使用前均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存在质量不良的现象,如发现及时更换,以免手术器械质量不良发生意外,延误手术。手术室要按照手术需求准备器械,且将术中易被意外污染的器械准备备用包,以保证手术器械的供应。手术室是手术患者进行诊治和抢救的重要场所,不仅要做好常规手术器械的准备,备好急诊手术和急救器械,还要做好手术室的应急预案和流程,2009年我们成功完成了4例急诊大咯血患者的手术配合。
2.7 定期进行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完善护理质量管理 设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组,护士长和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组每月分别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定期组织分析讨论,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工作中及时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安全护理措施,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是判断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实施完整的安全质量控制,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优质地护理,不断提高推动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我科通过对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规范了操作流程,而且也完善了手术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得我们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减少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2 彭金来.加强手术病人安全防护的实施方法.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54-55.
3 赖晓萍,王美珍.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安全管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1845.
4 魏革,刘苏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8.
【关键词】 产房护理; 安全因素; 风险管理; 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健康观念的强化,生育安全以及医疗保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产房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效果的标准之一,是孕产妇选择医疗机构的重要指标之一[1-2]。由于产房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患者病情急、变化快、风险高,尤其是初产妇心情焦躁,极易发生风险,导致医疗纠纷。如何提高产房护理安全是目前医院管理的研究热点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01年2月-2011年3月影响产房护理中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护理纠纷共250例,病房安全237例。
1.2 研究方法 由科室主任以及护士长为领导,全部产房护理人员以及院中层领导共同参与,对产房安全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产房管理的安全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护理安全因素分析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态度以及专业操作水平缺乏规范,在护理过程中经常发生护理安全,经分析护理安全因素中,管理制度不合理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7.2%,明显高于其他因素。详见表1。
2.2 病房安全因素分析 用电、防火以及防盗是病房安全的三大重要问题,2001-2011年的10年间共发生病房安全问题237例,经分析,擅自使用电器、房间内抽烟以及出入不锁门等。病房安全因素中,房间内抽烟所占的比例为48.9%,明显高于其他因素,详见表2。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本院自2011年4月起逐步在产房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极大降低了产房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产房护理的安全性。
3 管理对策
3.1 改善管理体制
3.1.1 建立特色的风险管理制度 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之一,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产科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特色风险管理方案是提高产房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产房缺乏特色有效的管理制度,已有制度不完善,缺乏执行力度,缺少护理人员定期业务培训、科室设备物资无明确管理,缺乏针对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应急预案,对待突发事件缺乏心理准备,消极应对制订详细可靠的应急预案,明确产房人员的护理职责,合理化排班,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3.1.2 定期进行护理人员培训以及考核 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改善护理人员对自身职责的完成质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1.3 加强护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 要求产房中专人(通常为助产士)及时准确详细地记录整个产程,并在病历中保存产后和术后一般护理记录。同时创建新生儿护理记录,详细准确记录新生儿喂养、排便、睡眠、体温等情况。
3.1.4 加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 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对待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态度诚恳,注意维护医护合作关系,加强主动沟通意识,运用语言沟通方法以及技巧,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友好沟通。
3.1.5 加强心理疏导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护理人员对于心理护理重要性以及技巧的认识,在护理工作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消除消极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心理疏导的学习有利于环节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压力,改善工作心态。
3.1.6 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 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因素,并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在工作中段更新完善管理制度。
3.2 完善病房管理
3.2.1 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思,在入院时详细告知注意事项,在患者要离开病房时及时提醒锁门,携带贵重物品。
3.2.2 张贴病房安全管理条例 在病房内贴示安全管理条例,禁止使用家用电器,禁止在房间内抽烟,通过教育、罚款等方式加强执行力度。
3.2.3 护理人员加强巡视 护理人员加强日常巡视工作,对违规现象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对房间内无人且没有锁门的病房及时上锁。
4 讨论
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升高以及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风险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3-4]。产房是迎接新生命的主要场所,由于孕产妇特殊的生理状态,并且直接影响母子二人的生命安全,产房已成为医院安全风险中风险性最高的科室之一,目前关于产房风险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已经成为临床护理以及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5-7]。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通过对常见风险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应对护理风险事件的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并且通过评估制定针对性应急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提高产房的护理质量。有研究发现,护理风险管理具有以几个下优点:(1)改变传统应对突发事件的消极处理方式,面对护理不安全事件有较为完善的应对措施来应对;(2)明显改善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了护理操作以及护理流程,明确护理职责以及范围;(3)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凝聚力以及工作积极性,促使护理工作得到了更加的完善;(4)护理风险管理通过不断总结更新安全隐患,有效提高了医护工作的安全性[8-10]。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能够明显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安全性,是较为科学安全的产房护理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郑雪吟,厉跃红,张锦玉.产房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杂志,2009,26(11):7-9.
[2] 尹慧贞.临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7,1(1):88-89.
[3] 陈雪霞.风险管理在产房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海南医学,2010,21(14):155-156.
[4]林淑燕.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6-47.
[5] 龚静亚.房护理安全与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4025-4026.
[6] 何利琴.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55-56.
[7] 杨丽平,王芳.产科安全穗患因素与防范措施[J].家庭护士,2008,6(80):2330-2331.
[8] 孙英.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7,5(9):57-58.
[9] 陈慧,周倩.产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隐患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06-107.
(1)接错患者;(2)手术部位错误;术中给药错误;术中输错血;(3)摔伤和碰伤患者;(4)术中器械不足和质量不良造成意外;(5)遗留物品于患者体腔;(6)组织压伤或坏死,如四肢手术时,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导致四肢缺血,甚至肢体坏死,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7)术中灼或烧伤患者;(8)标本弄错或丢失;(9)手术患者护送不当,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甚至患者坠车等;(10)术中低体温。
2手术护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
2.1随着手术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3]。
2.1.1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接患者时为了防止接错患者严格执行患者交接制度,认真做好四查八对,内容为四查:查术前用药是否执行,是否禁食、水,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情况;八对:对病房、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腕带、诊断及手术名称。为避免弄错手术部位,我们及时增加了核对手术部位流程和三方(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核对手术部位登记本。术中手术室护士所执行的医嘱均为口头医嘱,护士在接到医嘱时要口头复述,给药前与麻醉师再次核对;同时做好三查七对工作。输血时护士不仅要与麻醉师共同核对,且做好输血的三查八对,密切观察输血后反应。
2.1.2术中清点制度严格执行术中物品清点制度,在手术前、关伤口前、关伤口后清点手术物品并用具体数字记录在术中护理记录单上。如发现物品不符,立即报告手术大夫,认真检查伤口,必要时X线检查,确保体内无遗留物后,方可关闭伤口。手术过程中刷手护士原则上不允许调换,如需要调换严格按照刷手护士交接班制度执行,以确保将手术物品出现差错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2.1.3标本交接制度病理标本放入标本袋并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病理标本名称,连同病理单术毕刷手护士和巡回护士核对后,由巡回护士放到指定位置,并按照标本交接登记本的项目登记,如标本的数量等。专人核对签字后送病理科,送到病理科后病理科人员核对签字。如术中需送冰冻,巡回护士立即将标本放入标本袋,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部位,由专人及时送到病理科直接交予病理科人员进行检查。
2.2安全接送手术患者接送患者一律使用手术室专用平车(车轮带锁),并将平车的床档支起,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避免手术患者摔伤或坠床。在运送手术患者时特别是手术后不仅要迅速平稳,还要有效地固定好患者的各条管路,以免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管路滑脱的现象。我科还制订了管路滑脱的应急预案和流程,如果发生管路滑脱,立即按照应急预案执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2.3妥善安置手术,防止患者组织压伤或坏死护士在安置手术时严格按照手术安置制度执行。对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术中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可在局部实施按摩,防止局部组织压伤。2009年骨科共行手术时间在5h以上的手术77例,由于加强术中护理,未发生组织压伤的现象。对术中使用止血带的手术患者,术中准确记录止血带的开始时间,定时提醒手术大夫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以免止血带使用过长,导致患者组织坏死。骨科术中使用止血带的患者42例,没有组织坏死的现象发生。
2.4正确安全使用高频电刀,防止术中灼伤或烧伤患者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4],因此一定要待消毒剂充分干燥后方可使用,以免引起皮肤烧伤。据文献报道,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中使用电刀有灼伤心肌导致心搏骤停的可能。[5],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慎用电刀。使用高频电刀前将负极板置于患者肌肉丰富处与皮肤完全接触,一般选择小腿、大腿或臀部,术中经常检查,防止负极板松脱、移位,避免灼伤患者。使用电刀时不仅要保证患者与金属床之间有4cm的绝缘层[6],而且至少用双层敷料隔开架、头架,防止旁路性电灼伤。
2.5防止术中低体温术中注意给患者保温,给重症患者使用保温毯,将保温毯的温度调节为38°C;术中使用恒温箱中的冲洗液冲洗伤口,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2.6准备充足的手术器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包包裹前和使用前均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存在质量不良的现象,如发现及时更换,以免手术器械质量不良发生意外,延误手术。手术室要按照手术需求准备器械,且将术中易被意外污染的器械准备备用包,以保证手术器械的供应。手术室是手术患者进行诊治和抢救的重要场所,不仅要做好常规手术器械的准备,备好急诊手术和急救器械,还要做好手术室的应急预案和流程,2009年我们成功完成了4例急诊大咯血患者的手术配合。新晨
2.7定期进行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完善护理质量管理设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组,护士长和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组每月分别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定期组织分析讨论,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工作中及时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安全护理措施,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是判断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实施完整的安全质量控制,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优质地护理,不断提高推动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我科通过对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规范了操作流程,而且也完善了手术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得我们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减少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