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性;应急事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34-02

高校应急事件所造成的突发状态不仅构成了对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的威胁,而且还会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直接影响高校稳定、改革和发展。因此,增强高校应急管理意识,构建应急管理体系,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防止高校突发事件的演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必须正视的一个严峻而重要的课题。

高职院校应急事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具有强烈冲击力和影响力的重大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如果处理得当,无论从事态的控制还是从后期的影响来讲,都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反之,一旦处理失当,事态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影响也可能不可挽回。所以研究和处理好高职院校应急事件的特征,以及建立应急事件处理系统十分必要。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性应急事件的类型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旧有的社会控制机制正在解体并失去效力,新型的社会控制机制正在建立但还不够完善,导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单位之间、家庭之间、个人之间、合法与非法组织之间的矛盾时常涌现。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也渗入到高校,引起高校的发生。

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性应急事件是高校应急事件中较常见的一类事件。这类事件危及生命安全、引发身体伤害,如火灾、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流行、意外伤害事故等等,其中又以意外伤害事故较多。这类事件一旦在高校发生,可能引起个人或集体伤亡,招来外界误解、指责,造成学校整体形象的损害。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性应急事件的特性

高校应急事件的特性,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应急性。应急事件发生前有时并无征兆,真正发生的时间、地点超出了正常的高校运行秩序和教职工、学生习惯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突发的特点。如果事前没有相应的预案,往往是防不胜防,使管理者措手不及。

(二)不确定性。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人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对称,应急往往产生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状态不确定性、影响不确定性和应急回应不确定性。

(三)应急处理的非程序性。决策者对于应急的处理时间有限、信息有限、资源有限,应急情况下的对应策略往往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处理。

(四)应急的双重效果性。应急会带来各种损失,但应急也蕴含着机会和转机,如果决策者能抓住机会,很可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性应急事件出现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缺失,法制意识淡薄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长久以来我国的法制教育主要偏重于哲学类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刑法等法律方面的教育。

另高职院校无论是从法律教育的师资方面、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方面都处于高校教育的弱势一方,没有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法制意识方面的淡薄,遇到法律侵害事件后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或没有都得到良好的约束,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让应急事件进一步升级。

(二)高职院校学生年龄偏小,自控能力较差

高职院校除招收高中后学生外,还招收一些初中后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优越,在家也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到学校以后难免将一些不良习惯带入学院。另由于他们年龄偏小,所以对自身的约束能力较差,而对一些不法事件的模仿能力较强,容易导致一些如打架斗殴等安全性事件。

(三)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增多,质量普遍下降

近几年,学生人数大增,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教师工作压力大,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速度缓慢,后勤社会化不断深入,办学层次繁多,等等,这一切使高校师生员工承受了比以前更大的压力,担负更多的责任。尤其是高校辅导员负责的人数较多,很难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和学生中一些隐性矛盾,有些矛盾通过日积月累往往会导致高校的一些安全事件。

(四)高校与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诱惑增多

由于高职院校本身的定位使得校方、系、专业教研室、老师个人,以及学生都与企事业单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本科院校相比,这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

上述的校内外关系的复杂化使得问题、矛盾、纠纷出现的概率提高,增大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性应急事件的对策

(一)防患未然,开展应急意识教育与培训

为了使相关人员对应急事件的发生保持一种时刻警惕的状态,需要对其进行的相关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当然这种应急意识教育不仅是居安思危意识的强化,而且包含应对应急事件的各种技能的培训与培养。只有全体师生员工都树立起正确的应急意识,才能减少应急发生的可能;只有全体师生员工都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在应急发生之际,自觉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二)防微杜渐,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制度

高职院校也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制度,一般入学以后就应该进行一次心理问卷普查,将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通知班级负责人重点关心。成立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也十分必要,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一些简单心理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公开谈论并接受应急事件给自己造成的消极情绪,比压抑它能更快地消除不良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要大开倾诉之门,通过专门化的心理咨询队伍或者受过专业化心理教育的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主动与学生交流,帮助其减缓压力。

(三)通畅沟通,提高应对应急事件的能力

提高应对应急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进行应急管理沟通。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和汇报制度,有利于将应急事件控制在萌芽阶段。如镇江XX学院建立了辅导员进学生公寓和学生住在一起,及时发现处理应急事件;每栋公寓建立服务站,设楼长一名,辅助辅导员老师工作;每层公寓楼选出一位层长,辅助楼长工作;每班安排一名负责人,及时汇报班级动向。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我们发现这个方法对处理学生应急事件很有用处,解决了高校学生公寓这一管理盲区,值得我们学习。

(四)未雨绸缪,制定应急管理政策和操作程序

在突发事件管理中,借鉴和运用西方企业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和“危机管理”理论,为形成专门针对我省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高校危机管理理论做出必要的探索。高校危机管理理论的建立需要全方位的协作。一方面,以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为主,展开对突发事件管理案例的评析研究,总结经验,对高职院校的危机管理理论做必要的探索。这是本课题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应组织一批专家不断进行前瞻性的理论研究,针对假设危机事件进行模拟探索。

高校为了面对将来发生的应急事件,要事先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制度。应当设立相应的应急监测、预警部门,分别设定应急管理人员的职责、规范应急事件的判断程序和通报方式,构建一个反应迅速的应急机制。

镇江XX学院就建立了,分管学生的院长总负责,学院办公室辅助,学院保卫处联动,系部分管主任负责,公寓辅导员老师汇报,公寓管理站学生辅助处理的大学生应急处理体系。通过这一些列的程序监管和处理,可以将应急事件控制在最初的形态,大大降低其损害和恶劣影响。

(五)痛定思痛,建立综合评估制度和善后修复制度

每次事件处理完毕后,要及时对高校的应措施及其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建立健全高校的应急管理体系。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在应急事件过后,具体负责消除应急所造成的损害,恢复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该系统应视应急大小及危害的性质、程度及损失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补救。

五、小结

高职院校安全、和谐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关联,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应对则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对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研究,防患于未然,建立高职院校突发事件防控处置机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系,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沉着应对,有效化解,并且要认真对待突发事件的后期处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何炬.加强高校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校水平\[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

\[2\]李刚.健全公共应急法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J\].辽宁警专学报,2005,(04).

\[3\]洪兴文.论我国高校管理的法治要求\[J\].现代大学教育,2004,(01).

\[4\]王绍让,顾方磊,徐骏.高校公共危机的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0,(02).

\[5\]刘文光.消解高等院校突发事件诱因的路径探析\[J\].社科纵横,2009,(12).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急管理;高校;方略;思路

近几年来,我国对应急管理越来越重视,由于如今社会由多种组织构成,而高校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频频受到风险社会的冲击,高校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使高校处在风口浪尖,其在处理危机事件的时候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则需要在共同的努力下加强对高校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而随着重心下移作为了在应急管理中的发展趋势,使一些基层单位如乡村、社区、学校等发展成为了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因此,高校需对应急管理有新的准备和认识,从所发生的危机事件具有的特点开始着手,对高校应急管理的措施或策略有个明确的标准,真正开辟出一个我国高校应急管理的新局面。

一、在我国高校中危机事件的特点

危机事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多,由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随着矛盾的累积而逐渐地显现出来,而高校作为组成我国社会的重要部分,在其中必然会有社会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折射。而高校也在随着社会对自身进行发展,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些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改革力度与其实际情况的不相符,使潜在的危机早已埋在其中。故在高校的发展中,其所面临的危机日益增多,风险也日趋增大,而高校作为人才、科研和理论的重要培育基地,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危机日渐增多的趋势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减少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需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增加针对性。应急管理对不同的组织虽在管理方法上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别,都有各自的不同之处。高校作为人文教育、科研、教学等提供服务的组织,其主要存在的危机事件特点为:

(一)危机伤及群体具有单一性。由于高校主要以学生为主,因此高校危机伤及的群体多为高校学生,虽其中可能会涉及到教职工,但相比其他组织中伤及的群体具有多种类型,其所伤及的群体类型就比较单一。而高校中的学生具有其特殊性,他们对周边发生的事物具有极大的兴趣,他们思维虽活跃但却不像阅历丰富的人们那般成熟,通常易出现冲动和偏执的想法;他们普遍掌握通信工具的运用,更易传播谣言和小道消息等等这些,都会使高校中的学生成为危机事件的受害者,同时,高校学生也会作为危机事件性质影响中的关键人物,因此对高校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应采取积极、正面的引导措施。

(二)危机影响具有社会性。高校会通过学生、家长、媒体及用人单位等与社会发生联系,其教育是牵涉到千万家的一个大问题。高校若出现危机事件,不仅会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影响,而且还会在各种途径中对社会产生影响,这必然会对学校的名誉和效益带来损害。因此,高校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乡镇、社区及企业等基层组织,其发生的危机事件所影响的范围更大,且程度更深,特别是受到社会及媒体的关注,让有些媒体完全置社会的责任于不顾,大肆对高校的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炒作,这便对高校的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危机诱因具有个人心理化。高校一直被视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之地,无论对教职工还是学生来说,其隐藏的心理问题成为在高校中最常见导致危机的主要诱因。笔者根据对多年全国高校中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大多数的危机事件中很大程度都与文化程度高的一些人群的心理问题有关,其一方面原因在于相比普通人群来说,高知识人群更容易在性格、心理及精神等方面出现异常倾向。另一方面原因是高校学生处在成长但个性不成熟、成年但经济不独立的阶段,多多少少会存在经济、学习、家庭、交往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往往在面对困难时,其不能正确的去应对,而是会选择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其不但不能真正解决掉问题,而且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危害。因此,对高校危机事件诱因中的心理因素应正视起来,制定出应对相关问题的有效措施,真正避免心理问题成为导致危机事件的因素。

二、对高校应急管理中的方案选择

应急管理是指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对其所发生的原因及后果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对社会各有效资源的整合,制定出应对突发事件时有效的处理方案。在高校的应急管理中,由于高校危机事件有不确定性、威胁性及时间有效性等一般危机中的特性,同时也会体现出其自身特点。因此,应首先对国内外应急管理中的已有经验和一般规律进行借鉴,其次应体现自身情况和高校特色。总而言之,对高校的危机事件应采取灵活的应急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一)借鉴国内外应急管理的已有经验和一般规律。国外对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已有数十年的时间,其发展较为成熟。应急预案对危机的紧迫性和突发性,有较好的预防和处置作用,而国外一直对应急预案所具有的指导作用有着极大的重视,因此其制定出了种类丰富的预案体系,并通过不断的演习进行修改,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对其有利的预案,制定出有效可行的应急预案。

(二)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相比企业、政府等组织,高校的应急管理工作更具有特殊性。通常高校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往往是作为中间人的身份来进行的,其一般会与其他组织建立起危机事件处理的机制,并处理好与各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支持。因此,针对高校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因素特点,应把心理干预放在高校应急管理的重要地位。

三、高校应急管理中的相关策略

首先,应明确高校应急管理中的方案选择,其次再加强对高校应急管理中相关策略,真正使校园环境安全且和谐。其相关策略包括:

(一)提高领导管理层对危机事件的应急理念。通常衡量一个领导能力的高低以应急管理能力为其中的一个标准,作为高校领导应培养前瞻、理性及科学的危机意识与应急理念。

(二)制定或完善高校中的各应急预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出符合学校情况的应急预案。预案需具有指导的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不能不切实际,只注重表面,为避免发生空策略,应在高校中定期开展危机事件的应急演练,从演练中找出不足,以便及时作出预案的修改与完善。

(三)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根据自身的事件情况,将学校发生的危机事件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应对不同的事件采取不同的策略,可保证危机事件的解决及资源的不浪费;应急管理应根据危机事件所发生的周期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危机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还需将家长、学生、政府、社会及媒体等都归到高校的应急管理中,为稳定发挥校园安全提供合力。高校在社会组成中占有很重要的部分,其人口密度是我国最大的场所之一。其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不仅会对高校管理秩序、科研及正常的教学等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危及到社会安定。本文从根本出发,结合各高校的自身特点,通过对危机事件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应急管理中的方案和策略,更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6-9.

[2]吴建勋.高校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7):113-115.

[3]谢一帆,邵泽开.我国高校应急管理的思路与方略探析[J].兰州学刊,2008(6):185-188.

[4]陈伟珂,王子博.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372-374.

[5]施雪华,刘耀东.中国高校应急管理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2011(2):49-52.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公寓 创安工作 公寓管理

0 引言

高等学府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后勤身居其中默默耕耘。目前,我国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向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一个家庭出现一个大学生已是极普遍的事,万人规模的高校也比比皆是,从而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困惑高校后勤的诸多烦事也就“应运”而生。

大学生吃、喝、住、行均属后勤保障体系范畴,学生在校园内吃、喝、行的随意性很大,但是“住”的根据地却是稳定的。目前,把学生住宿推向社会,实现社会化根本不可能。前几年,在高校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由于形势所迫,催促校区扩容,从校园建设,学生公寓改造,带给公寓管理部门的各种隐患在增加,公寓管理的内涵在不断深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安全”仍是“固本之源”。保障学生公寓人身财产安全,创建安全、有序的公寓环境,无疑是公寓管理的根本任务。

1 创安工作成为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公寓的安全建设,是学生平安、后勤稳定的前提,是学校政治稳定、教育有序的根本保证。公寓管理部门成立以后,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七年以来,高校后勤对学生公寓的安全建设作了艰辛探索,在宿舍区硬件方面下了大力气改造完善,在员工素质培养方面进行了常规性建设,但是高校后勤仍要长期面对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学生公寓管理不够完善之间的矛盾。如学生公寓大量电器入室等,给学生公寓管理不断带来了压力、增加了难度。因而学生公寓管理要不断上新课题,立足当前,寻找着力点,从保证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出发,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安全建设工作。

创安工作是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的重中之重,是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的关键环节。安全工作不到位,其他的一切无从谈起。本着对学校、对学生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公寓管理部门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紧抓实。

2 创安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在落实安全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上,首先必须完善公寓安全管理制度。从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日常管理程序和要求、工作的检查到培训的实施,形成安全工作总体工作程序,建立、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学生公寓应急反应程序及应对措施。其次是加强安全管理和检查。坚持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对公共安全设施加强检查,实行消防器材月普查和安全管理日巡查制度,实行学校职能部门和公寓管理部门两级监督检查制度,排查、分析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反馈沟通检查情况,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第三是严格落实值班安全制度。每个公寓楼配备值班员,负责门卫管理和安全巡视,做到24小时不间断值班。第四是严查公寓内违章电器和明火使用。在公寓辅导员的配合下,实行学生干部定期自查和公寓宿管员随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一经发现违规使用电器的现象,立即予以纠正并强制停止使用。同时,禁止学生在公寓内吸烟。第五是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安全知识讲座、碟片巡回放映、宣传板报、宣传橱窗、网页专栏、宣传单、学生报纸和杂志、119消防安全周系列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最后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提示,确保标识到位,学生容易辨识。

3 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创建学生公寓精品管理

规范管理是学生公寓正常运作、达到精品管理的基础。实现规范管理首先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服务体系。一是要高度重视公寓管理工作,建立自上而下、逐级负责的学生住宿管理网络,落实住宿管理各项工作责任制;二是应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面向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人员都应有相应的工作规范要求。现在很多高校都按照ISO9001/14001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双体系梳理学生公寓各项管理工作,改进所有的管理和服务过程,就是一条比较好的途径;三是面向学生也应有一套公寓管理制度和规范,与学校的育人工作进行对接。

近几年来我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开展了标准化学生公寓建设评比活动,正是给公寓创安工作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平台,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载体。温州大学学生公寓C区于2007下半年通过了合格验收,这便大大促进了公寓的创安工作。

4 创安工作遵循科学化的规律

4.1 制定安全制度 学生宿舍大宗物品进出登记、来客登记、晚归登记……,是起码的常规制度,门卫管理是学生公寓安全建设最基础部分。

4.2 建立安全建设责任人制度 各楼幢学生宿舍管理员是第一责任人,对公有部位和学生寝室进行各类日常管理:维修报送、验单签字、送水开门、维修陪同、安全检查及宣传。宿管员要养成“眼勤、手勤、脚勤、耳勤”,毕竟公寓安全以预防为主,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4.3 及时修订安全建设制度 公寓管理部门对学生公寓的安全建设要警钟长鸣,对员工的安全知识、业务培训应列入议事日程,如请安保专家上讲座课、实地演练消防动作、岗位技术比武等都可作为加强宿管员工安全意识的动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要情通报,提高宿管员工的警觉性,并且通过不定期抽查和定期考核,来恒定员工的自觉性。

4.4 制定“应急预案” 学生智商高,但在社会经验方面却是一个弱势群体。在一幢五百人乃至一千多学生入住的公寓楼内很容易出现各类意想不到的情况。在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可以制定一些应急预案:公寓停水停电应急预案、夜间学生生急病应急预案、学生公寓火灾应急预案、学生寝室失窃应急预案、学生打架应急预案、发生不平静事件应急预案、学生大量呕吐应急预案等。公寓管理部门要留给宿管员一些必要的电话号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保证在第一时间内通知有关人士及时到位处置,尽可能避免损失或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5 创安工作提倡学生参加人身财产保险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63

[中图分类号]G647;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1 新媒体和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

1.1 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高校突发事件主要指的是因为社会、个人或者自然的原因而产生的,发生在高等院校内部,而且是猝不及防地发生,不以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意愿而突然发生的,对高等院校日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等院校这些突发事件有时不仅会在高等院校内部发生,也可能发生在高等院校周边。

1.2 新媒体的概念

什么是新媒体呢?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CES技术研究所的戈尔德马克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他在开发电子录像产品时,第一次运用了“新媒体”这个词。现在对它的概念界定,也大多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一般指的是通过互联网等新传播方式和应用手段而形成的一种媒体形态。

2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式落后

2.1.1 管理者对新媒体使用不够

目前,高校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且受到了许多管理者的普遍关注,但是大多数高校采用的都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原始方法,没有做到未雨绸缪。管理者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深入,很多高层的管理者,对QQ、贴吧、微信和微博使用不熟练,仍然是用比较传统的方式,开会、文件等传播信息,不能通过新媒体传播信息。

2.1.2 应急反应迟缓

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往往学生的反映速度较快,第一时间能把信息发送到互联网上,而高校管理者不能第一时间看到相关信息,而是通过辅导员得知相关信息,这样大大降低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且一旦突发事件发生,不能在短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失去了处理事件的黄金时间,贻误最佳时机,造成更大的损失。

2.1.3 急预案操作性差

目前,高等院校非常重视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制定了许多应急预案,但是,应急预案大多只存在于形式,很少有发挥实际作用的。很多高等院校大部分都设置有应急救援机构,而且也规定了相应的职责,但是突发事件出现的种类较多,不应该由一个小组负责,应该有具体的分工,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例如,对心理疾病、火灾等情况,分类进行处理,制订不同的处理方案。

2.1.4 应急预案缺乏演练与评估

高等院校的应急预案有些非常全面,可是多数流于形式。应急预案设置的再周全,如果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或者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都不能说是好的应急预案。这就需要在平时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让管理者和全校师生都能掌握一定的应急方法和技巧,以便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对其中不合适的地方再加斟酌和修改。

2.2 组织体系松散

在高等院校进行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大多存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正规,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负责,都是临时领导小组或者是兼职领导小组。多数是以党委副书记、学生处长、保卫处长为主成立的工作小组,突发事件结束后,各自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就目前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立一个常设的专门应急管理机构非常有必要。

2.3 参与主体不足

高等院校的应急管理工作,仅依靠高校自身是很难做好的。如果没有政府和社会的通力配合,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对来说,发生在高等院校的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相对复杂,所以对于它的应急管理,就需要高等院校内部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各个部门进行合作,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的一致努力。政府应该增加对高等院校的保护,不能一味地让学校负担本不该负担的责任。

3 完善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议

3.1 事前机制

3.1.1 预防教育机制

高等院校应急管理预防教育机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首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网络、海报等教育阵地,对师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其次,不断强化法制教育。要以我国的法律法规为核心,采用法制进课堂等方式,也可以采用模拟法庭或者法律知识大赛等形式,在师生中进行普法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

再次,加强安全稳定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到整个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去,让它更加规范、科学,可以通过讲座、演练等各种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他们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要加强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还要经常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心理咨询活动等,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师生扫除心理障碍。

3.1.2 应急预警机制

第一,应该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对于危机应该时刻保持敏感。在现代的信息化社会中,每天都会涌现出各种信息,比如工资的变化、学生的就业等,这些信息与师生密切相关,其中很多还有可能成为危机信息的源头,所以管理者对于这些信息应该时刻保持敏感,运用专业的知识判断和察觉哪些信息有可能形成危机。

第二,在学校内部,应该积极开展情报搜集工作,建立一个上通下达和灵敏高校的信息网络渠道,从院系到专业,再从专业到班级,形成一个情报信息监测网,随时关注各个节点上的信息,搜集学生的意见动态,对于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应该予以及时妥善的解决。

第三,要建立完善的预防预警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让师生具有更强的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通过预案控制,能够做到在真正突发事件产生时,科学冷静、沉着应对。

3.2 事中机制

3.2.1 建立健全应急反应机制

高等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机制应该坚持的原则是,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就地解决问题,坚持早发现、早解决。高等院校应该建立党委领导校园联动的保障体系,应该在学校层面建立防控工作体系,并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设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信息通报、宣传教育和医疗救治等,依照工作方案,明确各自的责任,进行人力和物力的合理配置、使用。

3.2.2 建立健全应急沟通机制

第一,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各个部门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可以从各种数据、沟通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提前预测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依照可以聚合不可分散、可以顺从不可激化矛盾的工作原则,采取安抚情绪和教育疏导的工作方法,对矛盾进行化解,控制事态的发展方向。

第二,要适当地对媒介进行选择。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应借助手机、广播、网络等媒介保持师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常规的媒介可能并不能正常工作。这时,高等院校的领导应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这一问题,最好是能够亲临现场,这一行为可以给师生心理上的抚慰。最主要的是要换位思考,坦诚相待,这也是最基本的有效沟通要求。

3.2.3 建立健全应急协调机制

在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时,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形成权责明确的智慧链,能够让指令得到快速传达,这也是应急事件得以快速解决的一个重要保证。但是因为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相对较多,有的是高等院校内部的部门,有的是校外援助机构,还可能是政府的应急机构。因为这些机构和部门本身只是在自身相对封闭的机制中开展工作,容易形成严重的本位主义作风,只有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工作潜力,更加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管理。

3.2.4 建立健全应急宣传机制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准确、及时和客观地信息,对于危机管理来说非常重要。在我国各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比较凸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谣言太多,这些谣言通常阻碍了应急事件的处理。因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大多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之中,非常急迫地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这时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传递渠道,谣言就会在夹缝中产生。再加上人们当时的心急状态,他们理性判断能力相对平时降低,很容易就会对传言误以为真,所以建立健全应急宣传机制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来说十分重要。

3.3 事后恢凸芾砘制

3.3.1 事后重建

危机事件得到处理和解决后,并不是说整个事件就结束了,高等院校应该做好危机事件后的恢复工作。危机事件后的重建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即有形情境和无形情境。有形情境的重建大多是指建筑物的重新修建、相关设备的复原或者重新配备、事发现场的清理和整顿、水电的恢复、信息网络的畅通等,无形情境则指的是高等院校的社会形象等。

3.3.2 机体恢复

突发事件会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了伤害和影响,比如身体的伤残,心理的恐惧等,如果这些得不到及时恢复,还有可能对受害者未来的发展产生阻碍,严重者会影响一生。所以,在进行危机事后恢复管理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应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启动安抚弥补方案,对在突发事件中受到伤害的人员进行弥补和安抚,并对这些事件让受害人受到的损失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安抚救助和补偿,必要时还应该向政府部门申请援助资金或物资,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3.3 心理干预

在高等院校进行应急心理系统建设时,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让心理危机干预在制度上有所保障。各高等院校也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和教育机制。高校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开办讲座、心理社团活动等形式,在大学生中树立珍爱生命的理念,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3.3.4 重塑形象

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高等院校如何进行形象的重塑,提高自身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进行形象重塑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强化高校的内部形象。高等院校应该具备相对健全的内部沟通机制,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保持各个工作组以及学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展开及时、有效的沟通,以便意见汇总,达成一致,以免产生说法不一的现象。另一方面,重塑高等院校的外部形象。高等院校还应建立完备的外部沟通机制,引进具备良好公共关系的思想和理念,及时公开事件的发展和处理情况,不要出现隐瞒事实、推卸责任的现象,以诚相待,公布真实客观的信息,以期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4 结 语

高等院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怎样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各个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对突发事件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必将建立,高校突发事件也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J].战略与管理,2002(3).

[2]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3(8).

[3]赵中建,徐士强.学校危机管理――由“非典”事件引发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3(8)

[4]郭正贤.高校危机管理的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5]刘向兵,倪莹.关于搞好高校日常危机管理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23).

[6]白涛,许中华.高校危机管理对策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7]王茂涛.高校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8]吴建勋.浅探高校危机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3(6).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关健词: 辅导员 高校宿舍管理 安全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82-02

在高校,以住宿为纽带形成的生活群体,是学生集体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这样一个群体生活的场所里,各种思想、观念交汇在一起,使得学生宿舍不仅仅是学生休息场所,而是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熏陶的中介,更是知识、信息传递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宿舍管理工作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学校稳定,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辅导员的主导性教育和学生自主性教育两个维度来展开。通常辅导员的主导在前,学生的自主在后,辅导员作为宿舍学生思想自主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首当其冲按照社会、学校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宿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制定教育计划和措施,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辅导员开展宿舍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宿舍文化是指高校学生宿舍及其周围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总和,是大学生共同生活、学习、互相影响和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宿舍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辅导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辅导员应着力于建设和营造一种和谐、有序的宿舍环境和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满足学生精神生活上的需求。

1.1 提倡主流文化

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辅导员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节日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把握大方向,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使它们成为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在方式上,要力求做到思路灵活、形式多样、贴近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洗礼。

1.2 规范各种规章制度

辅导员要规范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首先,要使各种规章制度要能够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对于住宿学生的表彰、奖励及违纪的处理都必须在制度中得以体现,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奖惩。其次,宿舍规章制度要体现学生的意志,可以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对制度加以修改,以适应学生宿舍新发展。只有做到以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宿舍文化建设,才能保证宿舍文化积极、健康的发展,才能真正起到宿舍文化育人的作用。

1.3 突出宿舍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表明,宿舍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风、学风建设和宿舍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辅导员在宿舍文化的建设中,要突出学风建设,使宿舍文化富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辅导员可以通过举办以宿舍为单位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先进宿舍”评比等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增加宿舍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广泛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地充实自我。

1.4 发挥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辅导员进宿舍要正常开展工作,发挥应有作用,必须依托宿舍学生自我教育的网络,使学生党团组织、自律组织多渠道地开展学生实现政治工作教育网络的核心。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成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感,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一是要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团员的模范作用,树立典型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后进学生积极进取,向先进看齐,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二是要建立一些有利于学生自律自强的组织,如成立“宿管部”等,放手让学生骨干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辅导员从中给予悉心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律组织在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宿舍管理、文明监督方面的作用。三是利用黑板、广播、宣传栏宣传好人好事、文明寝室,对不良行为和风气开展批评和教育。通过以上的途径,变“一人管千百人”为“千百人共管一个家”,促进宿舍文化的全面健康发展。

1.5 开展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

在学生宿舍,要以辅导员为主导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宿舍篮球赛”、“书法比赛”等一系列的宿舍文化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使得思想教育与宿舍管理相得溢彰。

2 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宿舍安全

高校学生宿舍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及正常的校园教学秩序。但是,在高校学生宿舍中,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刻在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因此,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生宿舍安全成为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突发事件通常表现为学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学生离校出走失踪事件;学生打架、群殴、伤亡事件;学生重大失窃事件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发生火灾事件;群体性流行疾病事件;自然灾害或其他人为灾害等事件。

应对当前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突发事件,辅导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加强宿舍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高校学生宿舍突发事件的应对重在预防,辅导员要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把安全教育搬进课堂,是目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安全教育课上,辅导员要把宿舍安全作为一个重点来讲,让安全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心中。安全知识宣传,首先要利用图片展览、专家讲座、有奖知识竞赛、案例教育等多种形式来展开。其次在宿舍日常管理中要针对不同季节特点或校历安排作不同侧重点的宣传,如风高物燥的季节注重防火宣传,冬春季节注重防传染病的宣传,毕业生离校期间注重防盗、防事故的宣传。

2.2对宿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辅导要经常进入学生宿舍,对宿舍进行安全检查,对宿舍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大功率电器、管制道具、酒精炉、门窗损坏等,要及时的收缴和排除。

2.3帮助学生树立危机意识

某种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能否演变为公共危机事件,公众做出怎样的心理反应与行为反应是一个关键性变量。辅导员在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要注重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通过安全教育和生理卫生教育,让学生具备临危不乱的心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掌握进行有效自我救助和互救的方法。

2.4有计划的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

提到突发性事件的演练,这自然让人想起了在汶川大地震中,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校长”的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对应急预案的做法。该校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甚至教师在紧急疏散中的指挥也是有安排的。这样做的效果是,在大地震中全校2300多名师生,仅用时1分36秒,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上。辅导员应该向叶校长学习,首先在征求全院师生意见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然后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有计划的组织全院学生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

2.5健全心理救助机制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有些导致了严重后果,如自伤、自杀、伤人或杀人等,如“2•23”马加爵事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很多大学生都有过心理危机,这一点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能否在危机转化成心理疾病之前尽早解决,要妥善的解决心理危机,心理救助机制要健全。建立健全的心理救助机制,辅导员首先要通过学院心理健康中心提供的心理测量结果和班上的信息员提供的消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其次,要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关注,在平时的谈话中加以引导,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自我调节,解决心理危机。

注释:

 李天真.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中的主导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86.

张德高,陈奎庆,阎海波.高校辅导员进公寓的基本任务及其业绩考核[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