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运营管理 问题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运营现状
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用于支付制度建立前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和支付制度的保险主要运用现收现付的筹集方式;对于个人账户的养老基金则实现完全的积累制度模式;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则采取现收现付并稍有结余的筹资模式。我国社会保险资金实施的主要原则是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补贴和单位与个人的社会保险费。不同的保险项目的保险费的缴纳基数和比例有很大的不同。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因而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且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大,各地的社会保险基金缴纳情况也存在不同,在总体上呈现出地域差异性。
2.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方式与收益状况。我国的社会保险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市场环境还不成熟。所以,政府应该更多地为基金的安全运行考虑,必须限制保险基金的投资取向。当然政府所强调的安全性是建立在牺牲效率基础上的,单纯依靠银行来买国债的基金运行模式显然不能实现社会保险基金增值的目的。
3.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已经从过去的多部门管理转变为现在的统一管理,主要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在运行中根据行政区划而设置不同级别的管理机构。在各省市县分别设置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专门负责本地区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其次,按照社会保险的管理要求应该实行政企分开的管理原则,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以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为核心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管理。主要职责是为保证保险对象的基金安全来开展相应的财务、会计和审计稽核工作,委托金融机构实行保险金公开发放,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对保险基金进行运行监控等。再次,我国各级政府都设立由本级政府分别牵头的“劳保”、“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从而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确保基金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转制和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资金缺口问题。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正在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样就会造成较大的资金缺口,在养老保险领域资金缺口较为严重。在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已经到退休年龄的老人在新体制中没有履行缴费义务,而要享受养老金的福利;已经达到中年的职工在制度建立之前也没有履行缴费义务,从而就形成了隐形的债务。并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所以社会保险的基金缺口将越来越严重。
2.法制不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直接决定着我国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它的成功管理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基础。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这就给社会保险的运营带来的很多不便。
3.社会保险基金被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很大部分分散在地方政府,全国没有统一的监管渠道。所以就出现了各部门不仅负责政策制定同时负责运营,这就导致社会保险的监管被架空,频繁出现社会保险基金被挪用的现象。
三、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可采取的运营模式分析
1.两种不同性质的基金分开管理。我国可以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保险基金分开管理,保证各自的有效管理。社会统筹部分管理的重点是要实现资金及时、足额的收付,只有在满足了支付需要后才可以将基金用作长远投资。个人账户资金管理的重点就是运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取更大的收益。所以要求管理个人账户基金的机构应该是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从业人员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2.个人账户积累资金由商业性的公司经营。个人账户的结余基金可以交由商业性的基金管理公司运营,但是必须保证他们的运营在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这样可以减少地方政府的负担同时避免基金被挪作他用。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下,个人账户的积累基金将以合法的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市场运作。
3.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步伐。首先,可以专业托管。我国可以先由政府按照专业的指标从实力雄厚的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中选出具有实力的机构委托其保管社会保险基金。其次,发起开放式基金。中央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可以设立上市的用于专业投资的开放养老基金,这样保证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李绍光.养老基金的投资及管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1)
一、客户经理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客户经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客户经理的职责要求其不仅要熟悉银行业务,还要在企业经营、资本营运等方面把握较高的操作技巧,可在产品组合、企业重组和金融顾问等业务领域为客户服务。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多是由过去的信贷、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业务人员简单转换而来,他们的业务知识结构单一,只了解各自领域的产品,综合业务技能较低,营销能力不强,难以与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不能胜任客户经理所必须承担的工作任务。
(二)客户经理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偏低
为拼抢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复杂产品,但大部分客户经理对此缺乏研究。
(三)客户经理市场营销方式单一
一是不注重客户经理优质服务的内涵,不以优质服务、综合服务取胜,而是简单地利用人脉关系开展竞争,给业务的稳定发展带来潜在的风险。二是缺少市场营销与产品创新的互动机制,客户经理全方位服务功能、信息传递功能等根本无从谈起。
(四)客户经理模式缺乏整体联动功能
一是由于客户经理的设置还沿用对口设置的原则,业务管理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各个部门只推销自己的产品,经常出现多个条线的客户经理去营销同一客户,很难形成营销合力,不利于提高服务效率。二是一个客户要面对银行的多个业务部门,导致交易成本的提高及信息不对称,不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考核机制欠科学
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经理的考核主要是考核指标业绩,且在年度内考核标准经常变动,缺少如对客户经理日常工作情况、风险控制评价、团队协作精神、客户评价等方面的定性考核,不能有效调动客户经理的积极性。
二、创新银行营销新模式
(一)营销团队的组成架构
营销团队由客户经理、对公产品经理、个人产品经理各一名共同组成,由客户经理任团队负责人。客户经理负责联系客户,牵头制定营销方案并组织营销;产品经理熟练掌握本条线的产品特点和业务流程,参与制定营销方案及组合产品营销。
(二)团队型综合营销模式的特点
1. 发挥专长,优势互补。客户经理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善于发现和挖掘客户需求:产品经理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精通个人产品或对公产品的特点等,能准确解答客户疑问,精准响应客户需求,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2. 响应需求,综合服务。随着我国企业的多元化、国际化以及公民理财投资的愿望日趋增强,企业和公民个人对银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复杂化,过去单一的客户经理营销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而团队型综合营销既可为客户提供单一产品,也可为客户制定综合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方案,有效满足其需求。
3. 传递信息,研发新品。目前客户经理受业务素质所限,对客户提出的新需求不敏感或非本条线的需求不能及时传递给相应的产品部门,影响了服务质量。团队营销时,团队内部信息共享,能够积极响应客户需求,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研发部门,设计开发新产品。
4. 留住人才,稳定客户。客户经理一般掌握着丰富的客户资源,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纷纷到现有商业银行挖抢客户经理人才,客户经理在“跳槽”的同时也带走了一批客户资源,造成银行人才和客户的“双流失”。在团队型综合营销模式下,是由团队为客户服务,个人的影响力下降,而且客户对综合服务的依赖性高,有利于留住人才、留住客户。
三、建立与新模式相适应的运作机制
(一)建立人员选聘退出机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内部营销人才流动市场,通过竞聘上岗、单位推荐等形式选聘团队成员,把综合素质高、有较好公关能力和特殊社会关系的员工选作客户经理,把精通产品特点和流程或某项业绩突出的员工选作产品经理;通过业绩淘汰退出不合格成员,建立人员的选聘退出机制,保持团队高素质。
(二)强化教育培训机制
商业银行只有实施系统、连续、差异化的培训,才能确保一支由高素质的营销团队。一是开展职业道德、法规培训,培养其良好道德素质和合规经营意识。二是开展金融理论、银行产品和业务知识培训,培养业务功底。三是开展差异化培训,针对客户经理进行营销技巧、商务礼仪、心理学分析、产品特点等培训,培养其对客户的沟通能力和挖掘需求能力。四是针对产品经理进行产品全面知识和需求分析能力培训,培养其精细服务和金融创新能力。
(三)构建差异化营销机制
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客户需求开展差异化营销。银行要根据客户的类别、企业性质、经营规模等划分公司客户的层次;根据客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等划分客户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客户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向其营销合适的产品或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四)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1.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应以销售业绩为核心,从产品销量、定价水平、创利多少等方面,设定业绩定量考核指标;从业务素质、服务质量、内控合规、团队协作等方面细化定性考核指标。实行日常和年度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日常考核以业务量指标为主,按序时进度考核;年度考核侧重于团队的年度指标完成情况。
[关键词]会计计量 企业合并 会计准则
一、“会计计量模式”的演进
财务会计是由确认(包括在账户中正式记录和在财务报表中传递财务信息)、计量和披露(在财务报表以外表述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等程序构成的一个立足主体、面向市场、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①。“会计行为”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被概括为:确认、计量和报告,其中“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②,会计计量作为“会计确认”的尺度或手段,是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基本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建国至1984年,在这阶段的主要计量模式是: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实行“统一会计制度”,计量结果受“行政指令”影响,经济基础属于“集权型计划经济”;第二个阶段是1985年至1992年,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为标志,实行“实际成本核算”的会计计量,属于“转型经济期”;第三个阶段是1993年至2000年,以“企业会计准则(旧)”为标志,实行“实际成本计价”的计量模式,属于“初步市场经济”基础;第四个阶段是2001年至2006年,以“企业会计制度”为标志,以“实际成本”为主要会计计量属性,并在具体准则中规定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等四项辅助计量属性,以减值准备作为较正因素,这一时期是“市场经济”基础;第五个阶段是2007年以后,以“企业会计准则(新)”为标志,全面规定了五项基本会计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没有明确将“摊余成本(amortised cost)”作为基础会计计量属性,但可以在金融工具计量、固定资产弃置义务、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等交易事项中发现准则大量应用“摊余成本计量”。我们可以将“摊余成本计量”理解为按实际利率法对合同未来现金流量动态折现的计量,其核算基础具有如下特征:合同要素的确定性、面向未来、动态折现摊销,因此可以看出“摊余成本计量”模式显著区别于其他5种会计计量属性。200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金融工具”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即以“公允价值”及“摊作成本”两种计量属性分类,我们从中亦可以明确得出,应将“摊余成本”独立定义为新的计量属性的结论。
在“会计计量模式”由单一历史成本计量发展到多种模式计量的过程中,始终是以最优方式来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为原则的,其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为首要要求。“历史成本”计量侧重于“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体现的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责任观),而“公允价值”计量侧重于“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体现的是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决策有用观)。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以同时达到上述两个目的为“财务报告目标”的。“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两种计量属性的结合很好的对金融类资产(负债)和非金融类资产(负债)所构成的财务信息进行了反映,其影响是深远的和实质性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种影响(即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双重计量模式③)也必将体现在“财务报告披露”的形式及内容上。
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2006年)的规定,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采用的是权益合并法(以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母公司权益项目;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采取的是购买法(合并成本与被合并方可辩认净资产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差额调整当期损益)。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IFRS 3 Business Combinations)的规定,企业合并必须采取购买法(the acquisition method),转让对价(包括或有对价(including any contingent consideration)))与被合并方可辩认净资产均按公允价值计量(fair value),差额调整商誉或损益。
区别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在2001年起明确禁止使用“权益结合法”,并且合并对价与被并购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要确认商誉或在廉价购买时确认损益(a bargain purchase that gain is recognised in profit or loss)。
1.现行报告模式下“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差异
按照实证研究结果,两种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会计后果”及“经济后果”,在“会计后果”方面,除两种方法没有现金流量表上的差别外,在“报表项目”、“财务比率”及“会计质量特征”等方面均有影响,主要是因为两种方法在合并企业价值及账面余额、当期报表利润等方面的处理结果所造的差异引起的;在“经济后果”方面,因不同的学者引述的模型及样本有所不同,故所衡量的“经济后果”亦有所差别,但对“经济后果”是有共识的。鉴于这方面的研究汗牛充栋,故不再一一引述。考虑到我国的融资和监管环境严重依赖于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财务评价和监控体系,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成本以及上市资格的维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对外报告的账面利润,因此,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不仅具有明显的会计后果,而且具有严重的经济后果④。
2.财务报告的“双重计量模式”对不同“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偏好”的影响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产生明显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以及出现“选择偏好”,究其实质是不同投资者对企业价值有了不同的判断,而投资者判断的对象就是“同样的合并主体”及其“不同的合并报表”。我们可以把问题的根源直接归结为“报表”所披露的信息缺乏相关性,因为现行的财务报告科目是两种(或称多种)会计计量模式的混合,不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一个含义明确的会计信息,如:
在资产负债表上有:(1)持有投资性房地产计量上的混淆,即可以按历史成本计量,亦可同时按公允价值计量;(2)取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按公允价值入账,而投入的资本或承担的义务则是以实际价值出账(历史成本计量)等等。
在利润表上:已实现方可确认的实际利得或损失与未实现即可确认的利得或损失(公允价值变动)相混淆等等。
上述事项降低了财务报表所披露信息的相关性,进而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为了提高报表披露信息的相关性,笔者在“葛家澍、叶丰滢在2010年1月对财务报表的报告及披露方式从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转为双重计量模式进行的探索⑤”上进行分析, 以“双重计量”模式为基础,根据报表各要素属性分别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并在报表中予以反映(见表・1)。
之所以采取双重计量模式,是因为资产(负债)具有不同的特点与用途,以及主体的经营目标,对于长期使用并非用于出售,以及无公开报价的资产只能适合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对于金融资产(负债)类最适合的计量属性就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强调资产计价必须坚持对客观价值的计量,强调价格要能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而资产的客观价值则是它的现行市价,并且是立足现在时点,坚持动态的会计反映观。
我们在不考虑“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以及“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以投资者或报表使用者同现有被并购企业在:经营战略、目标以及资产用途上是一致的为前提,当投资者决定被并购企业价值时,应用“双重计量模式”报告反映的金额就应是决定并购价值的决定因素,报告本身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于判断并购价值的行为而言,已经是足够和充分的,比如:对固定资产的计量,被并购企业按经营目的和公允价值的可计量性分别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按双重计量模式予以报告,因为投资者对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一致的,所以对这样的资产计量模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及可靠性)已经足够,在并购之后也会延续这样的会计计量模式,所以“双重计量模式”的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以及报告所提供的企业价值信息就是足够的相关,那么,不管以后企业合并时是采用“购买法”还是“权益结合法”虽然有不同的会计后果,但不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另一方面,因为在“双重计量”模式下,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不会导致会计政策的操纵和滥用以及不会产生实质的差别,则此时,对于企业合并过程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偏好,将会消除。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窦家春・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Yuri Irji・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1979・P19
[3]葛家澍 窦家春 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会计研究・2010年第2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 机构编制 管理模式 信息管理 编制实名制
1.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中央推进电子政务的力度越来越大,电子政务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不断提升,机构编制部门也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建起了基础设施;逐步推广应用了机构编制统计、实名制管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公文管理等多个信息平台; 2011年出台了《全国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了未来五年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1]。经过几年的建设,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应用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电子政务对机构编制管理模式的影响逐步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机构编制管理模式的变革。
2.电子政务对机构编制管理模式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信息的采集方式上,更重要的是正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工作模式,直接影响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成为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变革的推动力。
2.1电子政务有助于机构编制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
电子政务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局部业务的电子化、硬件设备的升级,应把它提高到管理层次上来对待,而且应把管理作为比技术更重要、更根本的出发点。有效的管理模式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而通过不断成熟的技术搭建的信息平台也为工作带来了更高效、更规范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正逐渐对传统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带来冲击,使管理理念产生巨大的变革,成为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
2.2电子政务有助于机构编制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使管理决策建立在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以便更好地为管理对象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无论是中央编办研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还是吉林省正在建设和应用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平台》,最终都是要实现这一管理目标。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地创新着机构编制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机构编制U盘、电子机构编制管理证等均是服务管理对象理念的体现,极大地促进了机构编制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2.3电子政务有助于加强机构编制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机构编制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对机构编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何利用信息平台管好信息资源,加快决策进程并提高决策质量,将逐步成为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过去,机构编制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业务处的台账中,查询汇总、统计分析非常繁琐,导致数据不准、决策支持进程慢,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机构编制信息在管理业务中合理流动,并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各类信息得以按照统一的结构在数据层存储、在应用层体现,加强了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摆脱了过去业务流与信息流分离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2.4电子政务有助于机构编制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这就要求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实行标准化管理,包括制度方法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和机构编制数据标准化。要利用信息技术约束运作,通过信息平台改造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管理服务。对内机构编制数据要有统一的数据规范,在这一点上中央编办近几年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出台了《全国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核心数据规范》,这为各省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标准的数据结构,为编制部门内部各子系统顺畅协助、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以集成的方式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建立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信息共享共用的管理模式提供了技术保障。
2.5电子政务有助于提升编制部门人员的素质
电子政务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其中人才和教育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所需人才包括四类:一是各级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是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领导,要求他们对电子政务有前瞻性的认识和战略性的谋划;二是机构编制业务管理人员,他们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具体使用者;三是政技复合型人员,要求他们既熟悉业务、又掌握技术,能够做好电子政务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工作;四是技术支持层人员,如系统管理、程序开发、网络建设等。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会促使机构编制从业人员依靠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化知识,提升自身信息素质,以适应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3.目前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与电子政务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及对策选择
近几年,机构编制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该看到,目前的机构编制管理仍未完全摆脱传统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存在着一些与电子政务不相适应的问题,甚至已经形成对电子政务的影响和制约,下面重点阐述问题及对策选择:
3.1按传统工作模式设计的机构职能、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制约着电子政务的应用
目前的机构编制工作模式仍然延续传统的按业务类别设置机构和职能,设计和实施制度,不同业务部门开发各自的应用系统,加重了基层负担,影响了信息生产过程的整合和资源共享,制约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现在各基层编办至少要使用三套信息系统,一是中央编办单机版的年报统计软件;二是各省自建网络版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三是中编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局的网上登记系统。实际上,这三套信息系统在管理对象和功能设计上互有交叉、甚至重叠,各基层编办需重复填报信息,这种工作模式与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的共享理念是相悖的。机构编制部门应积极探索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实现部门内各系统无缝连接的方法,减轻基层单位的负担。考虑到各系统在管理内容和应用环境上各有差异、管理方式上各有优势的实际,可以根据不同系统的数据结构,形成对接方案,进行数据转换,一方面解决了基层重复填报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的良性流动和共享共用。
3.2机构编制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还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
在国家层面,近几年相继出台了一些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推进构编制管理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机构编制部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同时,配套的法律法规并未及时跟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目前,实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要真正的实现实名制管理,必须要逐步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协调配合制约机制,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法规可依,很难真正实现部门业务联动和协调制约。此外,信息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加大了信息公开的力度,但是,由于机构编制信息公开相关条例尚未出台,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又涉及部分个人隐私信息,造成难以把握信息保密和信息公开尺度的困境。应加快推进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深入开展信息法规学术研究,聘请资深专家学者研究论证,并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意见,制定出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为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完善的法规制度保障。
3.3既懂机构编制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政技复合型人才匮乏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案例证明,政府完全依赖不懂管理业务和管理理念的软件公司是造成电子政务项目失败(项目未能推广应用、投入资金大量浪费)的主要原因。总结成功的案例经验,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必须占据主导地位,并发挥主体作用。机构编制和计算机技术是两门专业性非常强、完全不同的学科,要成功地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将机构编制业务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能够将机构编制管理理念融入信息系统设计中的政技复合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4.以电子政务促进机构编制管理模式的转变
《全国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主要任务部分,概括提出了建设“一个平台、四个支撑、两个保障”,其中,机构编制综合业务平台是建设的重点,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从事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总结出几种在吉林省编制系统应用多年、比较成功的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模式,供参考。
4.1“两证一平台”实名制管理机制
“两证一平台”机制的建立源于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内涵的深刻理解,是为了有效解决静态管理手段与动态管理目标之间的矛盾。“两证一平台”是指“电子机构编制管理证”、“人员电子编制证”和《吉林省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平台》。电子机构编制管理证存储在机构编制信息U盘中,是单位办理请拨经费、核定编制、调配招录人员、核定工资、办理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组织凭证;人员电子编制证是在职人员占用编制的有效凭证,并以编制号为标识,一编设一岗,一岗编一号,一号对一人,超编人员使用编制控制号,以逐渐消化现有超编人员;《综合管理平台》是机构编制业务管理的依托。“两证一平台”机制的建立为实名制管理提供了保障,随之,超编、混编、底数不清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4.2信息变更审核流程化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适应县级管理权限调整的需要,我省进行了政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设定了严格的信息审核流程和维护办法。首先是各地进行网上呈报。对超编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未进行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以及超职数任职等情况设置了限制条件,从源头上防止违规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机构编制信息的可控性;其次省编办各业务处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对各地区呈报的信息进行初审;最后是省编办监督检查处对经业务处初审的信息进行复审,强化了信息变更的监管。通过审批信息的“节点化”控制,有效地压缩了个人利用审批权的寻租空间,充分发挥了网上审批系统的“刚性化”优势、。
4.3人员身份信息比对认证机制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重在“实名”,因此,人员身份认证是关键所在。吉林省在开展全省编制核查时初步探索了人员身份信息比对认证机制,并在核查后的日常管理中,与公安部门建立了人员身份信息比对认证的长效机制。凡是新进人员必须进行身份信息比对认证,比对一致的提取人员照片导入数据库,并定期比对死亡人口数据,从源头上保证了人员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解决了吃空饷的问题。
4.4机构编制信息U盘化管理
机构编制信息U盘的产生源于服务管理对象的理念,过去,机构编制部门的管理对象,也就是各机关、事业单位,必须拿着纸质的《机构编制管理证》到各相关部门办理业务,现在,我们为机关事业单位配备了机构编制信息U盘,存储电子机构编制管理证。机构编制信息U盘实现了业务的网上申请、网上办理、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同步更新,并可以查询业务办理进度、查看办理意见。它的应用提升了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水平,而且实践了“以电子政务为手段,以管理服务为核心”的工作理念,真正体现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5.结语
2009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后,大部分省份的机构编制部门不再与原人事厅合署办公,独立运行。这个机构编制管理主体的变化涉及到编制管理、决策执行、检查监督整个过程,这表明党和国家对编制工作的重视,也体现出编制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责任越来越大。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手段是相辅相承的,要实现管理目标,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作支撑,则很难实现。在某种程度上,电子政务是一场革命,它不仅可以根除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对政府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而且有利于各级政府职能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促进政府管理绩效的提高。它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总结经验,并深入研究适应于信息化时代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为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网站
[2]《全国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解读中国行政管理,2010(9).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柱;汽车撞击;爆炸;动力响应;破坏模式
中图分类号:TU375.3文献标志码:A
Dynamic Response and Failure Mod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Under Vehicle Impact and BlastTIAN Li1,2, HU Yang1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Coast
Civil Structure Safet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Abstract: The model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vehicle, explosive and air were established by software ANSYS/LSDYNA,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s wa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whole process stage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and the failure modes of the colum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s of vehicle speed and explosive quantity will increase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in the middle of column. The increases of column section inertia moment and stirrup ratio can improve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the column. Although the increases of 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nd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can decrease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of column, but the reduced values are not very large in a certain range. The failure modes of the column mainly include the local damage, the whole bending shear failure and the whole shear failure.
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vehicle impact; blast; dynamic response; failure mode
0引言
近年恚世界范围内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爆炸恐怖袭击活动已经成为最为常用的活动形式,这给所在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汽车炸弹由于具有隐蔽、破坏性强、发起突然、影响面广等特点,深受青睐。汽车炸弹通常有2种实施方式[1]:一是停放的汽车炸弹战术,将载有炸药的汽车停在建筑物附近,然后用遥控装置引爆炸药;二是行进的汽车炸弹战术,驾驶装有炸药的汽车直接撞向目标并引爆炸药实施攻击。本文所研究的是第2种,即汽车炸弹袭击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柱作为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研究其在汽车先撞击后爆炸下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模式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意义。
由于载有炸药的汽车先撞击后爆炸整体过程的复杂性,对此种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柱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对单独撞击过程和单独爆炸过程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研究有很多。田力等[2]对钢筋混凝土柱在碰撞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损伤评估及防护方法进行了研究。程小卫等[3]研究了撞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Thilakarathna等[4]对钢筋混凝土柱在侧向冲击荷载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并对其损伤程度做了分析。余敏[5]对不同类型柱在汽车撞击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Shi等[6]对钢筋混凝土柱在爆炸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参数分析,并对柱的破坏模式进行了总结。李忠献等[7]提出了一种基于纤维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柱宏观模型,分析了其在爆炸荷载下的动态响应,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申祖武等[8]对汽车炸弹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建筑物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
本文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汽车先撞击后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模式进行全过程分阶段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不同汽车速度、炸药量、截面惯性矩、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筋率等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柱动力响应的影响,总结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
1数值模拟及验证
1.1模型简介
为确保撞击阶段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汽车采用美国国家碰撞分析中心(National Crash Analysis Center,NCAC)免费提供的有限元模型。同时为使汽车在爆炸阶段能够接近实际变形及破坏,对所用汽车模型的钢板材料考虑应变率效应。笔者仅对原有汽车钢板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参数进行了相应设置,最终的汽车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汽车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耦合模型
Fig.1Coupling Model of Vehicl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钢筋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采用三维分离式建模方式,如图2所示。图2中h为截面高度,其所在面为柱被撞击面和迎爆面,b为截面宽度,c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柱中钢筋采用Beam161单元,混凝土采用Solid164单元,单元网格尺寸均采用25 mm×25 mm[6]。为准确模拟柱端约束,在柱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了柱头和柱脚,柱脚采用三向约束,柱头仅约束2个水平方向。
图2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模型
Fig.2Finite Element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炸药、空气的有限元模型同样运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炸药与空气均采用Eular单元,将炸药定义成流体,以避免爆炸过程中网格过分畸变对计算结果产生不利影响[9]。
1.2材料模型
柱的混凝土材料采用塑性损伤模型MAT_CONCRETE_DAMAGE_REL3(MAT72),钢筋材料采用随动强化双线性弹塑性模型MAT_PLASTIC_KINEMATIC(MAT3)[10]。
在快速冲击作用下,混凝土与钢筋及汽车钢板材料均会产生很高的应变率[11],故本文对其分别考虑了应变率效应。材料的应变率效应由材料强度的动力增大系数来表示,其定义为在某应变率下材料动力强度与静力强度之比。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动力增大系数采用K&C模型来考虑[11],钢筋及汽车钢板材料强度的动力增大系数采用CowperSymonds模型来考虑[12]。
本文所采用的混凝土材料模型MAT72不能考虑材料的失效,为了真实模拟混凝土的压碎与脱落,分析中通过材料模型MAT_ADD_EROSION设置混凝土单元的失效主应变εf,其值取为0.15[6]。当混凝土单元的应变大于该值时,单元失效删除。
空气采用LSDYNA中的MAT_NULL模型,炸药采用MAT_HIGH_EXPLOSIVE_BURN模型[13]。2种模型均需与对应的状态方程联用。
空气材料对应的状态方程由LSDYNA中的EOS_LINEAR_POLYNOMAL关键字来考虑,炸药材料对应的状态方程由EOS_JWL关键字[13]来考虑。
炸药材料具体参数见表1,其对应的JWL状态方程的参数见表2。表1炸药材料参数
Tab.1Material Parameters of Explosive密度/(g・cm-3)爆速/(mm・μs-1)PCJ毫/GPa燃烧标志BETA体积模量/Pa剪切模量/Pa屈服应力/Pa1.640.6930.270000表2JWL状态方程参数
Tab.2Parameters of JWL State EquationABR1R2ωE0/109 JV03.743.23×10-24.150.950.371.0注:A,B均为材料常量;R1,R2,ω均为材料常数;V0为相对体积;
E0为单位体积的初始内能。
1.3模拟验证
1.3.1汽车模型验证
为验证设置了钢板应变率效应参数的汽车模型的合理性,本文对该汽车模型进行了撞击刚性墙的模拟计算,并与相应试验报告中该汽车实车撞击刚体平面墙试验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报告相关内容见文献[5]。
图3为模拟和试验的撞击力时程曲线。通过对撞击力时程曲线的比较可知:模型的峰值撞击力与试验峰值撞击力基本一致,吻合较好,撞击力时程曲线到达峰值的时间较试验时间略微滞后,滞后时间大概5 ms。从整体模拟效果来看,汽车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实车撞击过程。
图3撞击力时程曲线
Fig.3Time History Curves of Impact Force1.3.2钢筋混凝土构件落锤试验验证
为验证钢筋混凝土柱模型在撞击作用下的有效性,本文对一钢筋混凝土梁落锤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14]。梁的建模方式及材料选用等与本文的柱完全相同。该试验梁截面尺寸为250 mm×150 mm,梁长为1 700 mm,4根纵筋均为直径16 mm的钢筋,屈服强度为426 MPa。箍筋为直径10 mm的钢筋,间距为75 mm,屈服强度为295 MPa。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为30 MPa。落锤总质量为400 kg。本文仅对试验中落锤高度为0.6 m和1.2 m两个工况进行模拟分析。
图4为2个工况下撞击力时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图5为梁跨中挠度时程曲线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图4撞击力时程曲线比较
Fig.4Comparison of Time History Curves of Impact Force图5梁跨中挠度时程曲线比较
Fig.5Comparison of Time History
Curves of Midspan Deflection通过对撞击力时程曲线的模拟值和试验值比较可知,模拟计算的峰值撞击力与试验测得的峰值撞击力大小相近,吻合较好,而达到峰值的时间模拟结果较试验结果滞后1 ms左右,其原因在于模型所采用的混凝土材料MAT72比实际混凝土材料硬度略小。由图5可知,模拟计算的挠度整体时程变化与试验测得的挠度整体时程变化相比误差很小,拟合较好。从整体模拟效果来看,本文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建模方式能够很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撞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1.3.3钢筋混凝土构件爆炸试验验证
为验证钢筋混凝土柱模型在爆炸作用下的有效性,采用同样的建模方式及模型材料,对一钢筋混凝土柱的爆炸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15]。该试验柱净高为2 400 mm,并建有柱头和柱脚,柱截面尺寸为400 mm×400 mm。8根纵筋直径均为20 mm,屈服强度为420 MPa。箍筋直径均为6 mm,间距为125 mm,屈服强度为280 MPa。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为40 MPa。炸药量相当于25 kg的TNT当量。该试验对炸药距离柱面200 mm和500 mm两种工况分别进行了试验。
限于篇幅,图6只给出了炸药距离柱面500 mm的钢筋混凝土柱试验和模拟的破坏结果。由图6(a)可以看出:离炸药最近处的混凝土区域完全被炸坏,柱纵向钢筋产生了很大的弯曲变形,混凝土柱完全丧失了轴向承载能力。由图6(b)可以看出:混凝土破坏区域长度大概为800 mm,其净高范围内左右端剩余混凝土长度分别为400 mm和1 200 mm,纵向钢筋的变形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建模方式、模型材料及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爆炸作用下的变形及破坏。
图6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Fig.6Comparison Betwee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综上可知,本文所选用的汽车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汽车与物体的碰撞过程,钢筋混凝土柱建模方式及材料模型的选取能有效地模拟撞击阶段和爆炸阶段柱的动力响应及破坏。2全过程分阶段模拟方法
为了真实模拟载有炸药的汽车先撞击后爆炸的整体过程,本文利用LSDYNA软件的完全重启动功能[16],采用了全过程分阶段的模拟方法。
第1阶段为钢筋混凝土柱的重力加载阶段,即让柱在自重作用下达到稳定状态,该阶段的计算持续时长为1 s。
第2阶段为汽车撞击钢筋混凝土柱阶段。该阶段将汽车模型与钢筋混凝土柱模型耦合到一起。计算时利用完全重启动功能继承第1阶段柱的应力和应变。实际汽车碰撞过程的持续时间一般在100 ms以内[17]。为保证足够的撞击持时,在现有条件下,将本阶段的计算时长设定为200 ms。
第3阶段为汽车炸弹爆炸阶段。采用流固耦合的爆炸模拟算法[12]。由于汽车的存在对于爆炸冲击波的传播影响很大,它会对一部分向柱传播的冲击波起到阻挡作用,而且此时汽车与柱直接相接触,故此阶段不可忽略汽车的影响。该阶段在第2阶段汽车与钢筋混凝土柱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空气及炸药有限元模型。计算时同样利用完全重启动功能将汽车与柱模型及其相应的应力和应变完全继承下来。实际爆炸过程持续时间很短,将本阶段的计算时长设为20 ms[18]。
第4阶段为钢筋混凝土柱自由响应阶段。由于该阶段爆炸冲击波已经基本消失,汽车、空气及炸药模型对于柱的作用已基本结束,为了节省计算时间,将汽、空气及炸药模型删除掉,只对柱模型进行计算。钢筋混凝土柱在第3阶段的应力和应变基础上继续响应。
经试算可知,总计算时长到达1.6 s时,柱响应已基本达到稳定状态,故将汽车先撞击后爆炸的全过程计算总时长定为1.6 s。3动力响应的参数分析
采用参数化分析方法,考虑汽车速度、炸药量、截面惯性矩、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筋率等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柱动力响应的影响,其参数设置见表3。对于标准算例,每次变化其中1个参数,保持其他参数不变,进行参数分析。通过对比各算例钢筋混凝土柱的柱中A点(图1)水平位移,分析各参数对柱动力响应的影响。表3数值算例计算参数
Tab.3Calculating Parameters of Numerical Examples参数汽车速度v/(km・h-1)炸药量m/kg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MPah/mmb/mm配筋率ρ/%箍筋间距d/mm标准算例50105304004000.016150对比算例4545304004000.0101005070404004500.01615055105504005000.020200标准算例为在车斗中部放有105 kg炸药的汽车以50 km・h-1的速度撞击钢筋混凝土柱,撞击后引爆炸药,此时炸药距柱的距离为3.2 m,炸药距地面的距离为1 m,其先撞击后爆炸2个阶段的计算模拟有效塑性应变云图如图7所示。
图7汽车撞击阶段和爆炸阶段的破坏变形数值模拟结果
Fig.7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Damage
Deformations at Vehicle Impact and
Explosion Stages3.1汽车速度
图8为不同汽车速度下钢筋混凝土柱在汽车先撞击后爆炸作用下的柱中水平位移比较。炸药量及钢筋混凝土柱的各项参数与标准算例的参数完全一致。从图8可以看出,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加,撞击阶段柱中水平位移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撞击阶段柱应力、应变的基础上,爆炸阶段的柱中水平位移也相应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最终柱中水平残余位移随着汽车速度等比例增加,呈现出非线性的加速增加。这说明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加,钢筋混凝土柱的图8不同汽车速度下柱中水平位移比较
Fig.8Lateral Displacement Comparison of Midheight
Column with Different Velocities of Vehicle位移响应不断增大。最终残余位移的加速增大是因为虽然炸药量相同,但是速度的不同导致了撞击阶段结束时柱的应力、应变不同。撞击速度大时,柱进入塑性变形的区域增加,从而加大了相应的柱中残余位移。
3.2炸药量
图9为炸药量分别为45,70,105 kg时钢筋混凝土柱的柱中水平位移比较。汽车速度及柱各项参数与标准算例的参数完全相同。由图9可知,由于汽车速度相同,故在撞击阶段柱中水平位移是相同的,爆炸阶段受炸药量变化的影响,位移呈正相关变化。随着炸药量的增大,柱中水平位移峰值及残余位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残余位移的增大是因为炸药量的增大引起了爆炸阶段柱图9不同炸药量时柱中水平位移比较
Fig.9Lateral Displacement Comparison of Midheight
Column with Different Quantity of Explosive进入塑性变形的区域相应增大所致。
3.3截面惯性矩
确保各算例柱的被撞击面和迎爆面相同,通过改变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宽度b,保持柱截面高度h不变,从而达到改变柱截面惯性矩的目的。汽车速度、炸药量及柱其他参数均与标准算例一致。
图10为柱不同截面惯性矩时柱中水平位移比图10不同截面惯性矩时柱中水平位移比较
Fig.10Lateral Displacement Comparison of Midheight
Column with Different Cross Section Inertia Moment较。由图10可知,随着截面惯性矩的增大,撞击阶段的位移峰值、爆炸阶段的位移峰值及最终残余位移均出现显著减小。这是因为随着截面惯性矩的增大,柱的抗弯刚度和抗剪刚度均相应显著增加,从而有效降低了柱中水平位移峰值。同时,在相同撞击速度和炸药量作用下,柱进入塑性变形的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故柱中水平残余位移也明显降低。
3.4纵筋配筋率
通过改变纵筋直径来改变纵筋配筋率,除纵筋配筋率外,汽车速度、炸药量及柱其他参数均与标准算例一致。图11为不同纵筋配筋率时柱中水平位移比较。由图11可知,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加,撞击阶段位移峰值均出现相应的降低,爆炸阶段位移上升的幅度相差不大,最终残余位移也略有降低,但降低并不十分显著。这是因为增加钢筋混凝土柱的纵筋配筋率,对于受到冲击的柱来说其在冲击阶段的抗弯刚度及抗剪刚度虽有所提高,但提高值有限。如果将纵筋配筋率继续增大,在先撞击后爆炸作用下,其最终的柱中水平残余位移会有较大程度降低。
图11不同纵筋配筋率时柱中水平位移比较
Fig.11Lateral Displacement Comparison of Midheight
Column with Different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s3.5箍筋间距
图12为不同箍筋间距下柱中水平位移比较。汽车速度、炸药量及柱其他参数均与标准算例一致。从图12可以看出,随着柱箍筋间距的缩小,撞击阶图12不同箍筋间距时柱中水平位移比较
Fig.12Lateral Displacement Comparison of Midheight
Column with Different Stirrup Spacing段和爆炸阶段柱中水平位移均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减小,位移峰值及残余位移均得到有效降低。这是因为随着体积配箍率的增加即箍筋间距的缩小,被钢筋包围的柱核心区混凝土被很好地限制,同时柱的受剪承载力也相应提高,在受到瞬时冲击荷载作用时,其达到塑性变形的区域大幅减少,有效降低了柱的动力响应。
3.6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图13为不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柱中水平位移比较。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分别为30,40,50 MPa。汽车速度、炸药量及柱其他参数均与标准算例相同。从图13可以看出,随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提高,撞击阶段柱中水平位移峰值、爆炸阶段柱中水平位移峰值及最终残余位移都相应有所降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增加对撞击阶段位移响应的降低影响更大。最终残余位移相应降低是因为随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提高,钢筋混凝土柱进入塑性的区域相对减少,从而直接影响柱中水平位移的变化。同时可以看出,虽然柱中水平位移随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其最终残余位移降低值与提高截面惯性矩或提高箍筋配筋率的残余位移降低值相比小很多,所以在进行设计时不可盲目提高混凝土强度。图13不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时柱中水平位移比较
Fig.13Lateral Displacement Comparison of Midheight
Column with Different Axial Compress Strength of Concrete4破坏模式分析
在载有炸药的汽车先撞击后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所受到的冲击力较为复杂。在汽车撞击阶段,柱直接受到汽车的撞击作用;在爆炸阶段,由于汽车对冲击波的阻挡作用,柱仅受到一部分爆炸冲击波的冲击作用,同时汽车在冲击波的冲击作用下对柱产生了又一次的撞击作用。
经大量计算分析可知柱的破坏模式主要有3种:局部破坏型、整体剪切破坏型、整体弯剪破坏型。图14为在汽车先撞击后爆炸作用下柱的3种破坏模式。图14(a)为局部破坏型,柱局部区域混凝土被压碎,该破坏模式是在汽车撞羲俣群驼ㄒ┝烤较小时柱易于发生的破坏模式,此时的柱伴有些许弯曲。图14(b)为整体弯剪破坏型,当汽车撞击速度较小而炸药量较大时倾向于发生此种破坏,撞击速度较小时的撞击荷载为低峰值、高持时,此时柱在撞击阶段倾向于发生弯曲破坏,在撞击后的大炸药量爆炸阶段,汽车在冲击波冲击作用下对柱造成瞬时高速的二次撞击,柱此时易于发生剪切破坏,最后柱的破坏表现为弯剪破坏模式。图14(c)为整体剪切破坏型,当汽车撞击速度较大时,撞击荷载为高峰值、低持时,此时柱在撞击图14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
Fig.14Damage Mod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阶段倾向于发生剪切破坏,而在撞击后的爆炸阶段,柱的剪切破坏被加剧。5结语
(1)汽车速度及炸药量的增加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剧钢筋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
(2)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惯性矩和箍筋配筋率等参数的增加对钢筋混凝土柱动力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纵筋配筋率的提高虽使得柱中水平位移有所降低,但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值并不是很大,故在进行设计时不能盲目提高二者的值。
(3)在载有炸药的汽车先撞击后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可能发生局部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和整体弯剪破坏。
(4)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及危险性,本文只采用了仿真模拟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可以对汽车先撞击后爆炸作用下不同类型柱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不同类型柱的抗冲击性能。参考文献:
References:[1]孔新立,金丰年,蒋美蓉.恐怖爆炸袭击方式及规模分析[J].爆破,2007,24(3):8892.
KONG Xinli,JIN Fengnian,JIANG Meirong.Analysis of Way and Scale of Terroristic Raid[J].Blasting,2007,24(3):8892.
[2]田力,朱聪.碰撞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评估及防护技术[J].工程力学,2013,30(9):144150,157.
TIAN Li,ZHU Cong.Damage Evaluation and Protection Technique of RC Columns Under Impulsive Load[J].Engineering Mechanics,2013,30(9):144150,157.
[3]程小l,李易,陆新征,等.撞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动力响应的数值研究[J].工程力学,2015,32(2):5363,89.
CHENG Xiaowei,LI Yi,LU Xinzheng,et al.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Dynamic Respons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ing[J].Engineering Mechanics,2015,32(2):5363,89.
[4]THILAKARATHNA H M I,THAMBIRATNAM D P,DHANASEKAR M,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xially Loaded Concrete Columns Under Transverse Impact an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2010,37(11):11001112.
[5]余敏.不同类型柱子在汽车撞击作用下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YU Min.Research on the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lumns Crash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Cars[D].Harbi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7.
[6]SHI Y,HAO H,LI Z X.Numerical Derivation of Pressureimpulse Diagrams for Prediction of RC Column Damage to Blast Loa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2008,35(11):12131227.
[7]李忠献,何振锋,师燕超,等.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动态响应分析的宏观模型[J].工程力学,2015,32(9):7683.
LI Zhongxian,HE Zhenfeng,SHI Yanchao,et al.Macro Model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Under Blast Loading[J].Engineering Mechanics,2015,32(9):7683.
[8]申祖武,龚敏,王天运,等.汽车炸弹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建筑物的动力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8,27(8):165168,186.
SHEN Zuwu,GONG Min,WANG Tianyun,et al.Analysis on Dyna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 Under Blast Shock Wave[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08,27(8):165168,186.
[9]白金泽.LSDYNA3D理论基础与实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BAI Jinze.Theoretical Basis and Case Analysis of LSDYNA3D[M].Beijing:Science Press,2005.
[10]HALLQUIST J O.LSDYNA Keyword Users Manual[M].Livermore:Livermore Software Technology Corporation,2007.
[11]MALVAR L J,ROSS C A.A Review of Strain Rate Effects for Concrete in Tension[J].ACI Materials Journal,1998,95(5):735739.
[12] HALLQUIST J O.LSDYNA Theory Manual[M].Livermore:Livermore Software Technology Corporation,2006.
[13]赵铮,陶钢,杜长星.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应用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09,23(4):277282.
ZHAO Zheng,TAO Gang,DU Changxing.Application Research on JWL Equation of State of Detonation Products[J].Chinese Journal of High Pressure Physics,2009,23(4):277282.
[14]FUJIKAKE K,LI B,SOEUN S.Impact Respons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and Its Analytical Evaluation[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9,135(8):938950.
[15]WU K C,LI B,TSAI K C.Residual Axial Compression Capacity of Localized Blastdamaged RC Colum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2011,38(1):2940.
[16]李裕春,r党勇,赵远.ANSYS11.0/LSDYNA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LI Yuchun,SHI Dangyong,ZHAO Yuan.ANSYS 11.0/LSDYNA Basic Theor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M].Beijing:China Water & Power Press,2008.
[17]徐文岷.汽车碰撞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