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第1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主管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0523

国内刊号:36-1035/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礼结合;学科结合;与时俱进;能力培养

一、联系的观点武装教学

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思政课之间,思政课与其他学科之间也不能楚河汉界,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才能融会贯通,起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思政课和其他学科相结合

1、思政课与社交礼仪课程相结合

现行的德育教育过大、过空、过泛,难以“入耳、入心、入脑”。 然而离开了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抽象道德理论是空洞和无用的。笔者在教学中就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礼仪教育相结合,将两门课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例如,在讲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笔者教授给学生一些求职礼仪,以便学生将来更好的就业;讲到“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笔者讲授一些公共社交礼仪、日常交往礼仪,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彬彬有礼。再如,在概论课中,讲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笔者传授些中国礼仪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礼”“德”结合,引导大学生在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有效地加强德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解决知与行不统一的问题。

2、思政课与心理学课程相结合

心理健康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道德健康的前提条件。因此,思政课教学应该与心理学课程紧密结合。

当然,思政课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科都做到精通,尤其像心理学这种理论性极强的课程。这就需要在实现形式上创新。思政课有不少课时的实践课程,笔者的经验是和心理学教师沟通联系,请他们做学术报告、现场解疑答惑、心理疏导。另外,笔者所在的教研室还开通了“青春导航热线”,对学生的心理及时掌握,有必要时还会和心理教师合作对某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经过实践检验,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为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3、思政课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有着崇洋的情结。过洋节、吃洋餐、买洋品,却对自己的文化节日不热衷,于是出现了“端午祭”这样的可悲局面。

思政课中的爱国教育不能简单的说教灌输,只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值得学习、继承甚至是炫耀时,这种爱国情结必会油然而生。笔者的经验是让学生们观看诸如易中天先生“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于丹女士的“庄子心得”、“论语心得”等,通过名师的讲述,让学生们了解中国文化继而热爱中国文化,最终热爱祖国。

总之,用联系的观点去展开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教学手段,让这门课程不再枯燥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政治教育不忘品德教育

“概论课”侧重于政治教育, “基础课”侧重于思想品德教育,虽分属两门课程,笔者却不认为应当将其严格划分界限,而应做到融合贯通,和谐共存,共同为思政教育做贡献。

例如,笔者在讲 “对象”中的“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笔者列举日本侵略者当年在中国的恶行,以此解释为什么帝国主义是最凶恶的敌人,是首要的打倒对象。然而,笔者在2011年讲授这一问题时,恰逢日本“3.11地震海啸”,日本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受到了巨大损失,日本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3月12日,我们中国政府即派救援队抵达日本展开救援。随即,笔者就“中国政府该不该派救援队到日本”的话题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学生们很快就分成了两大阵营。有反对中国政府派遣救援队的。他们称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即为忘本。要永远记住日本对我们中国人民的伤害。称这次地震加海啸是上天对日本的惩罚,大快人心。有支持中国政府的做法的。他们认为这次海啸加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我们要秉着人道主义精神对日本人民进行救助。中国人确实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历史,但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以德报怨的民族,我们不能总活在仇恨当中,而应该用发展的眼观看问题。最后,笔者做了总结,告诉学生们:在:“5.12”汶川地震中,日本也曾派遣过救援队到中国,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奉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次灾难受苦的是日本的普通百姓,我们应有博爱之心。以德报怨是幸福之本。

不失时机的,不遗余力的,时刻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如此,我们的思政教育才能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二、“与时俱进”思想进课堂

思政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更不能不关心时事。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用时事来理解理论,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增强了,融入社会的渴望增加,他们不希望简单的被灌输理论,而是希望用理论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多在课堂上增加时事政治的讨论。

例如,在概论课中,讲到“实事求是是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时,笔者就2011年3月颁行的“群租禁令”能否被执行下去,它的颁行合理否进行讨论。最后笔者指出,一项政策的合理与否,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它有没有做到实事求是。

再如,概论课开课之时,恰逢我国两会的召开,教师完全可以在每节课留出15到20分钟的时间,就大家关心的话题,就代表们的提案进行讨论。既培养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又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

三、“能力培养”理念贯始终

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方法、用新颖的教学案例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灌输理论知识。

例如,在讲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笔者不仅将解放思想的含义讲明白,更注重培养学生们解放思想的能力。

笔者当时举了一个营销学上的案例。

新力光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向川喜集团董事长方久伦推销他们的LED灯管。张明道,一根高质量的LED灯管的使用寿命至少五年,且比普通荧光灯节电50%,但LED灯管的价格是普通荧光灯管的20倍。方久伦听后说,我有20多家店,数万只灯管,灯管再省电,要我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换灯管,我也是换不起的。

如果你是张明,你怎样能使方久伦同意换灯管?

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给出了许多独到的解决办法。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破惯性思维模式,另辟蹊径,做到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了,想问题的思路就开了、办法就多了,路子就宽了,本来很难办成的事情也就能办成。

张明最后提出的方案是:“我给你免费换灯管,5年内省下的电费我们共同分”。方久伦沉思片刻:“成,我们便利店全部换成LED灯管”。一道看似很高的价格门槛被轻松跨越,一个双赢的合作出人意料地完成。

企业家是怎么样来算这里面的经济账的呢?方久伦的考量是,便利店目前的规模,一年的电费高达一千多万元,LED灯管比荧光灯节电50%,一年下来就节省五百多万元。张明的思路则是:尽管免费换灯管的一次性投入不小,但LED灯管寿命至少有5年,按现在的商业电价,5年内省下的电费就有两千五百多万元,冲抵成本之外,还有不小的分利空间。

创新是一个思政课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创新教学方法并不仅看教师是否使用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也不仅指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创新教师的思维。只有不断创新,推陈出新,才能让学生们爱上思政课。

参考文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第3篇

年度工作计划,是对未来一年工作可能面对的情况、问题、变化等做出的前瞻性部署和打算,也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等常用的文体。写好年度工作计划,对单位或部门的工作能起到指导、组织、推动和监督作用。因此,优秀的领导干部都非常重视制订年度工作计划书。撰写年度工作计划容易,但要写好并非易事,尤其是写出新意更是难上加难,容易犯结合不紧密、内容太空洞、语言不简练的错误。那么,如何写年度工作计划?依笔者的经验和体会来看,主要应把握好“紧、实、精”三个字:

结合要“紧”。写好年度工作计划,“结合”二字很重要。初写年度工作计划者,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就是吃不透上情,不知道上级的政策规定,这样的计划既没有高度,也会偏离方向,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不熟悉中央关于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规定和要求,要写好年度工作计划,是不可能的;另一个就是吃不透下情,不搞调查研究,不掌握本单位的真实情况,很难写出符合实际的年度工作计划,尤其是组织人事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关系到本单位、本部门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不可能写好年度工作计划。因此,要写好年度工作计划,必须实现上情与下情的有机结合。所谓吃透上情,就是熟悉上级关于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和规定,知道上级的要求,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这样,才能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符合上级的要求;所谓吃透下情,就是掌握本单位、本部门的现实情况,坚持从客观实际和现实情况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做到反复酝酿讨论,不凭主观意愿、理想、热情和动机撰写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年度工作计划有根据和基础,符合单位的实际。

面通知内容要“实”。实在是撰写年度工作计划的生命。有的虽然洋洋洒洒,但让人不知所云。撰写年度工作计划,坚决反对不顾客观条件,不讲现实可能,一味追求高指标,甚至吹牛浮夸。尤其是组织人事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撰写年度工作计划,一定要实实在在,量力而行,积极而稳妥,体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精神,做到敢想、敢说、敢做与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目的明确、做到任务清楚、做到措施可行、做到要求具体。必须做到目的明确,一看就知道为什么要制订计划;必须做到任务清楚,一看就知道要做什么,提出的指标符合实际,跳一跳够得着;必须做到措施可行,一看就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方法、步骤和措施清楚;必须做到要求具体,一看就知道什么由谁来做,什么时候应做什么,什么时候完成,一目了然。这样的年度工作计划,才有操作性,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

语言要“精”。年度工作计划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高度再高,新意再强,内容再实,观点再明,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精练,不是好计划。因此,写好年度工作计划,一定要坚持在语言上求“精”,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具体准确,并非越长越好、越长越有分量、越长越有政绩,关键看内容、看质量,是不是符合上级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实际,离开了这一点,写得再长也没有用。总的原则,就是要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完整的意思,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就行,不能像写议论文一样,先提论点,再找论据;也不能像写记叙文一样,详细讲述过程和故事情节,能用一个词的,不用两个词,能用一个字的,不用两个字,必须惜墨如金。此外,还要做到通俗易懂。让群众一看就明白,读起来通顺。特别是撰写组织人事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群众看不懂,怎么被群众接受?群众接受不了,就没有办法保证计划执行,执行不下去,怎么算是好计划呢?好的计划,必须语言简练,大家一看,清清楚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从校园文化的内涵、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等方面对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是由厦门旅游学校、厦门商业学校、厦门交通学校三校于2008年9月合并而成的一所职业中专学校,其中厦门旅游学校建校百年,厦门商业学校建校44年,厦门交通学校建校27年。合并前,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都有各自独特的校园文化。

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又是一所好学校、名学校必备的。所以,要想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及学校精神、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它是学校隐性德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员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

环境塑造人,环境改变人。对可塑性极大、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的中职学生来说,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沃土和摇篮。正因为如此,重视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建设,以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来带动教育现代化,从而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为社会、经济、文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多校合并,在刚刚整合的时候,由于一些之前无法预测的问题,会带来很多方面的碰撞。所以,构建全新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对教职员工、学生经常进行沟通、了解,对问题进行梳理,民主、透明、公平、公正地管理和建设。

对于一些好的、适合于当前校园文化的可直接推广使用,而对那些不适合于当前校园的文化,就要进行剔除。所以,在融合阶段,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建设就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立足本体,继承借鉴既不能完全服从于三者之中某个学校校园文化的历史惯性,也不能服从于既有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对于以前校园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要继承发扬,并从当前的校园文化出发,广泛汲取外校的先进校园文化。

立足实践,抓住根本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抓住职业学校的职业特色,立足于学生技能培养,抓住职业学校发展的根本。

解放思想,大胆扬弃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往往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同时也会积淀下来一些“约定俗成”的“清规戒律”。在新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校领导、教师、学生都要解放思想,因为一切新的理念、思路和行为都来源于具有创新性的思维。只有走出思维定势,才会打开一个崭新的思想境界,才会突破现有的理论和模式,才会建立全新的工作理念。大胆扬弃,敢于挑战,敢于实现历史超越。

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建设新的校园文化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过多地顾及历史。以立为本就是从现实出发,但不满足现状,以我们究竟“要什么、追求什么、最终造成什么和得到什么”为根据,以“有利于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为标准,重在踏踏实实、坚持不懈,重在建立、产生、形成和创新。

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

校园文化的形成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一是学校结合当前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精心设计和安排,也就是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在校受教育的过程,教师必须对进入校园内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精心取舍、重新组织,从而建立适宜的文化环境,这是校园文化构建的一个重要渠道。二是来自学生群体本身。不同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风俗、传统、时尚、规范、语汇、价值观念等汇聚在一起,这种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化的一种反映,但因其内容与表现形式是通过青少年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所以又与化有很大的差别,是不同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根据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当是现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现代教育缺少现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任何一方面的支持都是不完全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包含了物质、制度、精神、行为四个方面。

(一)校园物质文化方面:净化、美化与文明化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这种直观的物质文化包含了设计者、建设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相当的持久性。它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校园的各种建筑、教学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里大小园林、草地、花坛、道路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建设,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净化对于任何学校来说,干净整洁都是其对环境的最基本要求,这不仅是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文明修养的需要。从广义上来说,校园净化还包括学校师生员工语言的净化、行为的净化和心灵的净化。 转贴于

美化美的校园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文明化所谓“文明化”就是在校园建设中把教育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立意要高,要充分注重它的教育性,没有教育性的校园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所以,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建设校园文化,从净化入手,向校园文化的美化和文明化发展,是高品质校园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构建学校精神文化不仅体现在对内创设出一种积极健康、团结向上、影响校内成员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关系学校优劣的教育环境和组织氛围,同时对外也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以及学校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和谐宽松的精神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牛津、剑桥、哈佛、北大、清华等中外各校之所以魅力经久不衰,就在于他们能始终坚持和弘扬自己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形成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并由此透射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陶冶和启示着一代一代的学子。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应当是充满着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畏权威的求实精神和与人为善的团队合作精神:(1)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这是任何一所一流学校的校园文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勇于创造、自信自强,对自身的高期望、高目标是出大成果的基础。(2)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学校是传授科学的场所,只有以这种科学的精神来办学,学校才有可能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3)不畏权威的求实精神。不唯人、不唯权、不唯书,只唯实。(4)与人为善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力提倡与人为善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为他人鼓掌,就是要善于发现、欣赏、理解和掌握他人的长处,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

(三)制度方面:人性化、规范化

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如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严密组织机构。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文化环境,一经学校成员的高度认同,不仅能促进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更能凝结为一种不需强制就能在代代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一所学校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针,有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才能培养和锻炼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制度既然成为一种文化,它愈符合人的需求和愿望就愈先进。这里制度文化不单指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是有着更广泛的内容,学校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制度纪律等都属于制度形态的文化。所以,学校的制度不仅要体现规范化,体现公平和公正,而且还要体现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行为文化:大方、得体

学校组织的运作方式、发展战略、工作行为,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交际方式,这些都属于学校的行为文化。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得体的服饰、文明的言谈、大方的举止都能表现一种行为文化,行为文化具有教育和辐射功能,也是学校形象的一种呈现。

总之,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立体化、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

参考文献

[1]陈玉琨.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

[2]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第5篇

一份完整的实践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论文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论文的附录中。

三、撰写实践论文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论文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论文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论文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论文提纲

拟订论文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论文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学生在起草论文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论文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论文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四、实践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论文文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入正文的相应位置,并著名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