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心理学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教材心理学化 实现依据 实现途径
教材心理心理学化最初是由杜威提出来的,但杜威关于教材心理学化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定义,只是倡导教材应该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相适应的观点,极力推崇课程内容与儿童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促进儿童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说道:“我们没有把教材转化为生活的名词。”这就阐明了杜威对于课程与生活联系必要性的强调。他还说:“如果课文内容在儿童意识中占有适当的地位,如果它是从儿童自己过去所做的、所想的和所经受的当中产生出来,能应用于今后的事业成就和知识接受,那么就没有必要引起‘兴趣’而求助于各种策略和手法。”总的来说,杜威强调教材编写应适应儿童的需要与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并且更容易让儿童获得知识。
一、教材心理学化的定义
杜威虽然阐述了关于课程教材的合理性问题,但是并没有明确地给予教材心理学化一个定义,最早阐释教育心理学化的是裴斯泰洛齐。他认为,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的基础之上。相比较两者而言,它们具有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借鉴教育心理学化定义的基础之上,将教材心理学化定义为:“教材心理学化就是把教材的编写设置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材内容建立在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之上。”
二、教材心理学化的实现依据
教材心理学化的实现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正是由于两大依据的合理且有力的判断,教材心理学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理论依据
教材心理学化的理论依据有两大方面,即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旨在说明心理学化的教育对于儿童有着巨大的优势与贡献,通过心理学化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符合儿童发展的良好教育。教育心理学化要求将教学目的和教学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也就是遵循儿童发展的本性来指导教育的发展,这其中强调的教育目的与教育理论指导都与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教育目的与教育理论指导之下的进一步发展就延伸到教材之上,所以教材的心理学化也就顺应着教育心理学化而诞生并成长。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通过对儿童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后,形成的关于儿童发展阶段化的具体理论形式,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并且有着一定的阶段性,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可以学习并善于学习的方面,我们应该遵循儿童的发展阶段规律,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这个理论中的阶段性阐释间接地引出了教材编排的新思路,那就是遵循儿童的发展阶段,顺应儿童的发展心理,这样教材的心理学化也成为必要的可能,只有心理学化的教材才能真正完成学生的阶段性任务,达到教育发展学生的目的。
(二)现实依据
教材心理学化的现实依据有两大方面,即现实中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及教育实验的实践成果。现实中人的发展是我们所经历的最显而易见的发展过程,无论是自己从小长大还是观察到身边的人的发展过程,都具有相似性,也都发生着不小的变化,我们的身高体重,尤其是心理都经历着不小的发展,这些发展变化正是自然界发展的固定规律,没有人可以打破,所以当我们需要将知识传授给儿童时,顺应一定的自然规律就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是将教材心理学化的有力论据。教育实验大多数都发生在自然的环境之下,近些年来,教育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学者们苦苦追求着在现实环境中实验不同的教学理论,以期改变教育弊端,这其中在西部边远小规模学校中实验推行的“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正是一个成功的实例。在这种新教学模式中,教师改变了教材的顺序性与单一性,在同一课堂中同时教授学生两篇不同的课文,而且大多数知识属于同时学习,打破了年级以及课程内容之间的鸿沟,改变了课程的设置,使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重新复习巩固之前低年级的知识,能力强的学生提前学习理解高年级的知识,这种能力与知识的选择性搭配正是教材心理学化积极发展的推动力。
三、教材心理学化实现的途径
教材心理学化虽然具有强大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为其实现保驾护航,但是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教材心理学化还未能全面实施与推广。正是由于一些限制因素的出现,教材心理学化的发展困难重重,最重要的就在于与实际现实课堂不适应,导致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无法发挥其优势,反而诟病重重。所以,我们需要首先解决阻挡教材心理学化实现的障碍,一步步地将其推广,最后造福于儿童。
(一)学生心理学化分班
教材心理学化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现实情况中儿童是以年龄分班而不是能力分班,传统的分班模式导致心理学化的教材无法进入到传统课堂中,硬性输入反而会带来不良的反应,所以为了心理学化教材的全面推广,首要问题是将学生进行心理学化的分班。心理学化分班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地切合心理学化教材,达到相互契合,从而真正实现教材心理学化。
(二)教师心理学化培养
教师的适应性是推行教材心理学化的难点之一,很多时候教师无法有效传授心理学化的教材,编排再好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教师适应性偏弱主要是由于教师培养思维的僵化及教师培养方向的单一。推行心理学化教材的另一个难点就是教师的心理学化培养问题,心理学化培养指的是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贯穿顺应儿童发展阶段性的重要思想及教材心理学化的重大意义,使教师在成为教师之前就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学化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前做好成为一位完全接受并热心推广心理学化教材的创新性教师。
(三)社会心理学化支持
教学的发展及教材的改革需要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社会的支持与理解是最终推动教育顺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所以积极寻求社会心理学化的支持是教材心理学化的关键一步,社会心理学化支持指的是全社会着眼于儿童的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给教育的发展以一定的自由空间,随之而来的教材心理学化的变革也就会自然地受到大家的宽容与理解,推广及实验就会更加顺畅与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明德.裴斯泰洛齐与“教育心理学化”[J].教育评论,2010(3):142-146.
关键词:中医学,情志,情绪,翻译
中图分类号:NO4;H059;R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10
Abstract: In the Ming dynasty, Zhang Jingyue put forward the term “Qing Zhi Jiu Qi” in Lei Jing, and soon the word “qingzhi”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nce then. Although “qingzhi” had been translated as “emotion” before as a term of TCM, not like what “qingxu” did in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support evidence for modern translation by comparison between “qingzhi” and “qingxu”.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ngzhi, qingxu, translation
“情”“志”二字始于《礼记》,至元代一直独立使用,并不合用。《说文解字》言“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解“志”为“意”。今谓“七情”源于《内经》,定名于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云:“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五志”则源出《内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首次将情志并称,提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情志”名称由此确立[1]。由此可见,传统中医学认为“情志”为“七情”与“五志”的合称,作为人精神情感变化的外在表现,囊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基本情志。
而现代研究却给出了有异于此的定义。比如:金光亮[2]认为情志本质为一种内心体验,是在外界多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五脏精气变动而产生的倾向性的态度表现。乔明琦等[3]通过文献研究提出:情志是人和高级动物共有的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复杂反应;它具有特有的情志体验、情志表情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它发生在特定的情景之中,其表达方式与个体生理、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以上各家对情志内涵定义皆有不同之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传统意义上的“七情”“五志”之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研究的需要,百家争鸣的现代化理论研究的目的正在于完善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难言对错。
既然如此,情志和情绪能否画等号呢?
情绪,通常由情绪体验、情绪表现和情绪心理三部分组成,作为有机体的一种复合状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或生理过程。由于概念的产生必然经历理解和再理解的过程。心理学各家的理解也是各有异同。《简明牛津英语词典》载:“情绪是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情绪心理学》[4]则称:“情绪是人或动物所有的一种心理形式,不同于认识活动,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喜怒等感受),外部表现形式(如面部表情等),及独特的生理基础(皮层下等部位的特定活动)。”
宋炜熙等[5]进行过多角度和多方位评析后认为,情绪与情志的内涵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情志并不等同于情绪,因为情志除包括七情与五志外,也涉及五神的内容。既包含了部分现代心理学的情绪,也包含了认知、意志的心理过程。邢玉瑞[6]通过比较认为情志应该视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基本等同于现代心理学的情绪。故对情志的定义也应包含发生基本机制,以及情绪体验的基本要素。乔明琦等[3]认为情绪具有东西方双重含义,古代文化中指特定的情绪状态和一般的心情心境,西学东渐,情绪被早期心理学赋予广、狭二义。而且现代情绪理论极大地深化了情绪概念,情志是对现代心理学情绪、情感的特有称谓。此观点契合邢玉瑞的观点,他认为情志概念相当于人的情感系统或过程,其代表心理成分分为情感、情绪与心境,三者在心理功能和外显表征方面常难截然分开[7]。
由此看来,情志与情绪并不完全等同,却也难分彼此。所以,乔明琦认为情志是中医对情绪的特有称谓,未尝不可。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情志是中医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中医情志学”的学科概念已然被提出,现有《中医情志学》[8]一著,构筑了中医情志学学科的理论框架。情志属中医心理学范畴,而情绪是西方心理学范畴概念,但二者发展至今早已是现代化阐释过的概念。凑巧的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情志理论,用现代科学理论阐释中医情志学,在《中医情志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该书与普通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实验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医学等交叉甚多。Noteexpress论文数据显示,情绪被译为“emotion”引用次数最多达1310次,这个现象很好解释,毕竟这一译法已得到大家公认。而情志的最多引用也是“emotion”,见表1。
而《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对emotion定义有二:(1)An emotion is a feeling such as happiness, love, fear, anger, or hatred, which can be caused by the situation that you are in or the people you are with;(2)Emotion is the part of a persons character that consists of their feelings, as opposed to their thoughts。而检索词典可发现,emotion的中文译名有情感、感情和情绪,但并无情志一说,见表2。原因多在于中医术语尚未形成规范,而Noteexpress结果显示,现今文献中emotion中文译名为情绪。所以相关术语的规范化应用势在必行。
现今,诸如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专业术语早已形成规范,不仅相关书籍有据可查,网络资源也查之有据。而中医学术语仍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规范。特别是,中医情志学早已形成独立学科,情志学相关术语却未成体系。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中,多把情志译为emotion,共识已有,何不趁势促成相关规范,以免初学者视听混淆,难辨术语真意,影响交流。
参考文献
[1] 杨巧芳.情志内涵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20-1322.
[2] 金光亮.论情志与情志病因[J].中国医药学报,1997,12(3):9-11.
[3] 乔明琦,韩秀琴.情志概念与可能的定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 21(4):258-262.
[4] 斯托曼,燕云,心理.情绪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5] 宋炜熙,胡随瑜.论情志与情绪的异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4): 250-252.
[6] 邢玉瑞.中医情志概念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278-2280.
关键词 品牌个性 测量维度 品牌个性量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品牌个性测量一直是营销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课题。研究者从各自的领域和角度出发,提出了大量相关的概念和观点,创造了许多品牌个性的测量模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Aaker(1997)提出的品牌个性“大五(Big Five)”测量模型。尽管如此,Aaker本人也认为品牌个性测量体系的研究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其维度、影响因素、调节变量、表现因素等在不同的文化和行业背景之下,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后来的研究者围绕着“大五”模型的适用性开展了许多相关的实证研究。
一、品牌个性的测量模型
品牌个性的提法源于将个人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转移到市场营销语境中来。在这一语境中,品牌被假设与人是相似的,能够发展人所具有的个性特点。在市场营销领域的从业者和学者给予品牌个性的众多定义中,Aaker(199 7)的解释最被广泛接受。她认为品牌个性是“一特定品牌拥有的一系列人性特征”,其不仅包括诸如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等人口统计特征,还包括如热情、关心他人和多愁善感等人类个性特点。例如: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被描述为淡漠、时髦、25岁的当代年青人;而红牌伏特加(stolichnaya Vodka)却被赋予智慧、保守的年长者形象。
品牌个性根源于消费者对品牌所赋予的人性特征,所以许多研究者都赞同用来描述人的词汇同样可以用于描述品牌个性。在测量品牌个性的已有研究中,建立在人类个性量表基础上的测量维度被广泛采用。
1 人类个性量表及其“大五”模型
现有公认的人类个性量表为Goldberg(1990)总结的“大五(Big Five)”模型,在这一量表中,人类个性被规划到开放性(open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愉悦性(agreeable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这五个方面的测量维度(这些维度常常被缩写为OCEAN),并具有30个具体的特征指标。由于人类个性的“大五”模型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词汇分析归类的结果,也是建立在生理学、心理学,甚至进化论等基础之上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多种学术研究领域,如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得到应用,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证实。
但是,人类个性量表在品牌语境中的有效性还未被证实。Caprara,Barbaranelli和Guido(2002)通过对12个具有大量市场品牌的消费者研究,考察了人类个性“大五”模型中的维度作为一种比喻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形容品牌个性,。研究中,1500个受访者运用人类个性“大五”模型中其特征指标的30个形容词来评估12个品牌的个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大五”的五个维度在形容品牌个性时没有完全复制;虽然其中的一些维度在品牌里也得到反映。但是其他一些却没有。研究结果还发现,描述人类个性的形容词应用到品牌上有时会传递不同的意思。所以,建立在人类个性基础上的品牌个性量表的有效性还值得探讨。
2 品牌个性量表及其“大五”测量模型
Aaker(1997)通过运用一系列严格的过程,发展并评估了品牌个性量表(BrandPersonality Scales,简称BPS)。其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发展可靠的、有效的、能够广泛运用的品牌个性测量方法。她首先对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领域中的相关文献作了全面的回顾,收集了总共309个分散的品牌个性特征。接着,通过受访者对这些特征在品牌描述性上的打分结果,将特征较少到114个。631个美国消费者对筛选出代表广泛产品和服务的37个品牌在这114个个性特征上进行有效性的打分,通过分数的统计结果识别了以下品牌个性的五个维度:真诚(sincerity)。激动人心(excitement),能力 (competence),精细(sophistication),粗犷(ruggedness)。这五个维度可以再细分为15个不同方面,共有42个指标。由于Aaker的品牌个性量表也有五个方面的维度,所以也称为新“大五”模型。
Aaker的品牌个性量表与人类品牌个性量表中三个维度具有联系性:“真诚”和“愉悦性”都包含温暖和接受的概念;“激动人心”和“外向性”都有社会化、能量和活动的意味;“能力”和“尽责性”都涵盖责任感、可靠性和安全感的范畴。但是,Aaker量表中的“精细”和“粗犷”这两个维度和人类个性量表中的“开放性”和“神经质”却绝然不同。同时,Aaker本人也指出这些维度并不完全真正反映人类个性的维度,就像Caprara,Barbaranelli和Gmdo(2002)的研究结果所描述的那样,当描述人类个性的语言用来形容品牌时已经是在传递不同的信息。
3 公司个性量表
与Aaker的研究在时间上平行的另一研究是由Caruana(1997)进行的,为适应越来越多超越产品品牌化而关注公司品牌化的研究需要,Caruana(1997)运用定性研究方法来确定在公司声誉构成中起作用的因素。通过焦点团体小组座谈,配合文献分析,研究结果为发展34个测量公司声誉指标提供了基础。与之延续地,Davies,Da Suva和Roper(2003)发展了公司个性量表(Corporate Personality Scale),这一量表试图测量不同利益相关者如何将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非只看见组织向市场提供的个别产品和服务。通过对15个组织和4600个受访者的实证调查,它们从在探索性研究后保留的93个因素中提取出包含七个维度――愉悦性(Agreeableness),能力(Competence),进取心(Enterprise),无情(Ruthlessness),别致(Chic),男子气概(Machismo)和非正式(Informality),共49个指标的量表模型。总体上,Aaker的42个指标的品牌个性量表和Davtes等人的49个指标的公司声誉量表具有相似性,其中具有20个同样的指标。
二、品牌个性量表的适用性
自1997年Aaker提出品牌个性量表以来,与其相关的研究潮流应运而生:第一股潮流检验这一量表在其他国家的有效性以便评估量表在跨文化环境的适用性;第二股潮流是检验这一量表在不同行业的有效性。作为品牌个性测量研究中的最重要成果,Aaker的品牌个性量表虽然在一些不
同行业和文化环境中被运用,但并没有被广泛和完全地接受。
1 品牌个性量表的跨文化适用性
研究者普遍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品牌个性量表在跨文化上的概括性必须被检验。Aaker,Benet-Martinez和Garolera(2001)在日本和西班牙的相关研究识别了品牌个性量表中一些具有跨文化有效性的品牌个性维度(真诚、激动人心、竞争力、精细),和其他一些不同的维度(美国为粗犷、日本为和平、西班牙为激情)。Ferrandi(1999)等人。在法国也测量了品牌个性量表的适用性,研究结果使Aaker量表中的42个指标减少到33个指标,并且5个维度也相应转化为:真诚、激动人心、精细、活力和嗜好。Supphellen和Gronhaug(2003)在俄罗斯对品牌个性量表进行了跨文化有效性的研究,发现在俄罗斯文化环境中,品牌个性维度应包含维度为:成功与现代的、激动人心的、粗犷、真诚和精细。在中国,黄胜兵和卢泰宏(2003)采用词汇法、因子分析和特质论作为方法论基础,以来自中文语言、中国的品牌为内容,经中国消费者的实证研究发展出中国的品牌个性维度――“仁、智、勇、乐、雅”。并且通过与美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品牌个性维度的比较分析表明:“仁”(sincefity)、“智”(Competence)、“雅”(Sophisticated)这三个维度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一致性,这是共性。“仁”是中国品牌个性中最具有文化特色的一个维度,其次是“乐”。而中国与日本相比,中国品牌个性中存在着“勇”,日本则不存在这样一个单独维度,而“勇”与美国的“Ruggedness”比较相关。
相关研究还表明,品牌个性往往用来代表不同其所属文化的的价值观和信念。黄胜兵和卢泰宏(2003)的研究表明中国与美国相比,品牌个性最具有差异性的是,中国更加强调群体性利益,而美国更加重视个人利益、强调个性的表现,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在品牌个性中的体现。而Sung和Tinkham(2005)的研究也发现,当一系列韩国和美国的全球性品牌在同样的品牌因素上被评分的时候,6个共同的维度和2个契合各自文化的因素被发现。韩国品牌中两个带有文化特殊性的因素是:被动的令人喜爱,优势支配地位。其反映了在韩国社会和经济体系中儒家哲学的价值观。虽然美国品牌的文化意义不像韩国品牌那么清晰,但是两个特殊因素(白领的和雌雄同体的)仍有体现,意味着与职业地位和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文化价值观。
2 品牌个性量表的跨行业适用性
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不同行业的品牌个性维度还是有所不同的。
Redas-Mdndez(2004)等人的研究,是在智利中心地区的两个中等规模的城市测量福特汽车的品牌个性,同样运用了Aaker的量表。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Aaker量表中的“粗犷”维度在这一研究中并不可靠也不有效;并且在受访者中,三个新的个性特征被识别:竞争、尊敬和冷酷。Harris和Fleming(2005)的研究结果揭示在服务行业中品牌个性的测量必须增加人类个性量表的维度和指标。因为员工作为服务提供者,他们的个性特征在服务行业的品牌个性建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消费者通常通过人类个性的维度形成对员工的印象,这些维度即包括人类个性量表的外向性、稳定性、创新性、愉悦性和尽责性。Smith(2006)等人运用Aaker品牌个性量表在澳大利亚考察了一个会员制体育组织的品牌个性特征。因子分析结果显示:Aaker量表在会员制体育组织这一样本中并没有完全地获得应用,而一个融合了“创新”这一新维度的改进量表被引进。改进的量表更好反映了体育组织这一特殊样本的属性特征,也说明特殊的行业变量在品牌个性测量中的存在。Ekmcl和Hosany(2006)的研究目的在于识别旅游者是否将Aaker量表中的个性特征指标用于描述旅游地点,研究结果表明关于旅游地点的品牌个性认知由三个维度(真诚、激动人心和欢乐)构成,其中“快乐”这一维度也是Aaker量表中没有的。类似的研究是Murphy,Moscardo和Benckendorff(2007)对北澳大利亚大暗礁的480个旅游者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收集了关于旅游地点形象因素相关数据。研究结果也显示要将品牌个性量表运用于旅游地点语境有着更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3 品牌个性量表是否准确
Azoulay和Kapferer(2003)认为,虽然Aaker的品牌个性量表在不同文化和行业环境中受到检测,但是这一量表的使用在本质上是没有变化的,相关研究都是在Aaker量表五个维度的基础上寻找不同因素。他们指出Aaker的量表并没有确实测量品牌个性,其包含了品牌识别的大量维度,而品牌识别在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中必须与品牌个性相区别。
Azoulay和Kapferer(2003)提出品牌个性量表的不准确源于对于品牌个性这一概念的松散定义。Aaker(1997)把品牌个性定义为“一特定品牌拥有的人性特征”。这一定义来自于从业者对品牌个性的早期使用,他们将品牌个性作为一个包含广泛的便利事项去定义所有与产品自身无关的属性。因此,从一开始,虽然个性在心理学上具有独特的含义,但是它在品牌化的运用中却倾向于松散,过于包容万象。
心理科学中“个性”一词在品牌个性出现之前已经具有成熟的研究成果。《心理学基础字典》概括了心理学关于“个性”的相关定义: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关稳定的、动态发展的、情绪和感情上的特征,是一个人对情境做出反应的方式。在多数情况下,这个词并不包括行为的认知方面(智力、能力、知识),它总是与感情、情绪和精力这些方面联系。个性与个人的认知、技能和能力具有清晰的区分。根据《心理学基础字典》的定义,Azoulay和Kapferer(2003)认为Aaker的定义的问题在于太宽泛――它包含了超过个性概念范畴的事物。心理学家通过多年的工作将智力因素、性别和社会阶层从个性中分离出来,但是如果接受Aaker的定义将意味着心理学家的工作被忽视,意味这着与人相关的一切事物都能应用到品牌个性上。
Aaker的品牌个性量表的不准确的根源就在于它建立在错误的概念定义上,其包含了在概念上与纯粹的个性概念相区别的维度,例如:1)竞争力。Aaker量表中竞争力作为一个主要因素,是指一种技术上的认知或者是准确传输事物的能力,而心理学上的个性定义排除了任何与能力和认知相关的事项。2)性别、社会阶层和年龄。在产生指标的过程中,Aaker增加了与性别、社会阶层和年龄相关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在心理学的个性概念和量表中是不存在的。所以,Azoulay和Kapferer(2003)认为,实际上,这些维度和指标其实应该包含在品牌识别这一更广泛的体系中,品牌个性只是品牌识别的一个子集。
三、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Aaker的品牌个性量表对于测量在不同文化、行业环境下的品牌个性未必适用,而其准确性也有待商榷。所以关于品牌个性测量的未来研究需要更多的工作去决定品牌个性的内涵,以及建立与具体文化、行业相适应的品牌个性量表。相关研究应关注以下方向:
第一,准确界定品牌个性的内涵及测量范围。首先,必须明确品牌个性是否沿用心理学关于“个性”的相关定义,如果是,这个词就不包括认知方面的因素(即智力、能力、知识等),也不包括性别和社会阶层,已有品牌个性量表的维度和指标范围必须缩小。其次,在定义品牌个性的基础上理清品牌个性与品牌识别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品牌个性是否该包含在品牌识别这一更广泛的体系中,或者说品牌个性只是品牌识别的一个子集。
关键词: 二语动机 自我系统 理论基础
1.引言
自Gardner & Lambert (1959)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涛,李力,2010)。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Gardner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二语/外语研究心理学派的学者借鉴更广范围的心理学理论,在Gardner等的经典动机模式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扩展模式”。其中,英国心理学家D?rnyei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在梳理本学派传统、借鉴社会文化学派成果的基础上,D?rnyei (2005)将一些影响重大的二语习得理论与自我认同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本文将着重阐述该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基础
2.1可能自我和未来自我导向理论
自我概念一般被认为是通过自己对现实中的自我进行分析而得出的对于自我的总结性论断,它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的看法。而可能自我是个体未来状态下的某种自我表现,包括思想、形象和理念,它是个体未来目标和志向的表现(D?rnyei, 2005)。
可能自我的概念是由Markus和Nurius(1986)提出的,他们将可能自我定义为“个体对于自身未来愿意成为什么人,想要成为什么人,以及害怕成为什么人的想法”,也就是自我怎样通过设立目标和期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根据Markus和Nurius的定义,可能自我是人们对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一种概念化,比如希望、愿望和幻想。从这方面来看,可能自我是一种未来自我导向。
可能自我是抱负和动机的认知表现,是动机和自我概念之间的纽带,有助于动机的产生与维持。概括起来,它用两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1)为积极自我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避免消极自我;(2)为个体实现目标的行动提供能量。它的影响方式取决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消极的自我评价导致个体出现逃避动机,力图避免恐惧自我出现;积极的评价激发个体的动力,有助于实现希望自我。
2.2自我差异理论
D?rnyei(2009)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借鉴了人格心理学中“自我不一致”和“自我导向”理论。Higgins等人(1987)首先定义了三种自我,分别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指个体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备的特征的表征;应该自我指个人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被称为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在这三种自我基础上,就产生了自我差异的概念。自我差异指现实自我和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
自我差异理论认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与现实自我相关的自我标准相匹配的状况。D?rnyei认为(2009),Higgins的理想自我就是一种积极的可能自我,而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不一致理论对于动机研究上极具应用价值,更适合用来解释个体动机的变化过程。
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可能自我和自我差异理论的基础上D?rnyei(2009)建立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理想二语自我,指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如果我们想成为的理想自我是针对某种二语学习的,自我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缩小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2)应该二语自我,指人们相信自己为了避免负面结果的产生而应该具有的那些特征。(3)二语学习经验,指与具体学习情境相联系的动机,如教师、课程设计、班级小组和前期学习经历所带来的影响。这三层内容共同形成了对二语习得动机进行解释的新的理论框架,其基本假设是:“如果熟练使用目标语是学习者理想自我或应该自我组成部分的话,他就会具有学习目标语的强烈动机,因为学习者具有消除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之间差距的心理愿望”(D?rnyei, 2009)。近年的实证研究已经初步证明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有效性。
D?rnyei(2005)认为,当一个人说英语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同的人,而事实上也经常表现得和平时不同。在D?rnyei(2005)的理论模式中,理想中的语言自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想象中的目的语社团的成员,其心理建构的一部分源自现实生活中说英语的社团,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我们的想象而建立。根据心理学的自我理论,个体的可能自我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英语学习者的理想和二语自我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二语学习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
4.结语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框架尽管还有待更充分的实证检验,但是心理学派在这方向的努力,清晰地描述了英语学习动机的产生机制。因此,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将有助于英语教师和学者考查英语学习者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
参考文献:
[1]Gardner,R.C.,&Lambert,W.E.Motivational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59,13(4),266,272.
[2]杨涛,李力.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
[3]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2).
[4]D?rnyei,Z.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2005.
[5]Markus,H.& Nurius,P.Possible selves.American Psychologist,Vol 41(9),Sep 1986,954-969.
[6]D?rnyei,Z.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in2.D?rnyei and E.Ushioda (eds.) Motivation,language Identiy and the L2 self (PP.9-2).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09:9-42.
[关键词] 韧性 应激 韧性概念 韧性结构内涵
应激理论表明应激源可以是重大的事件(战争、灾难、贫穷),也可以是日常琐细(人际交往不和谐、恋爱失败、受人排挤等)。由此可见,人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创伤、悲剧等生活逆境。面对这些,人们怎样承受和度过这一危机时刻?发展心理学家提出,为什么许多身处逆境的儿童并没有被打倒,甚至发展成为“有信心、有能力、有爱心”的人?关于这些问题,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到今天已经形成一个新的研究主题——韧性(resilience)。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众多领域围绕这个主题做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形成了对个体面临逆境时应激心理反应研究的独特视角。本文将从韧性的起源、概念、理论与内涵、测量、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韧性的研究成果做一回顾与总结。
一、韧性研究的起源
纵观应激研究过程,从应激理论模型可以发现,韧性的概念是从应激理论的研究中发展而来。Selye(1956)提出的应激反应模型,该模型把应激看作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研究重点是应激产生的躯体症状。应激的刺激理论模式:该模型将应激定义为能够引起个体经常反应的外部刺激,比如,工作失业、比赛失败等。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研究者往往看重应激源。Holme(1967)等人在这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1978)提出的应激的CPI模型,即认知-现象学相互作用模型。此模型强调个体对应激的认知评价过程,认为思维、经验以及个体所体验到的事件是决定应激反应的直接动因。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研究重点看重认知对应激事件后心理反应的影响。应激系统模型,它采用系统的观点来了解自我调节系统,从而实现了内部平衡状态的控制。即系统会采取自我调节行为来恢复到理想状态。Carver和Scheier(1982)把应激系统模型应用于健康心理学中,创立了应激心理学研究新模式。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者主要针对长期处在严重困境和压力之下,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促进了韧性作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的确立。
由以上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前三者的研究侧重调查逆境的压力、疾病、缺陷。后者研究侧重研究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挖掘个体自身的优点和潜能。由此可见韧性是结合了应激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它摒弃了以往病理心理学模式转而倡导积极心理学思想,开启了个体面临挫折时应激心理反应研究的新概念。
二、韧性的概念
韧性概念是在对抗性、易染性、应对和抗压力的研究中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从危机应对的观点出发,探讨了保护性因子对个体发展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此起初使用的是保护因子,保护机制概念。在随后的研究过程中,许多研究者逐渐用resilience来代表保护因子和机制。
韧性是个复杂的现象,目前对于韧性界定仍然不够清晰。对于韧性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作为人格特质的韧性,如把韧性定义为一种能够从痛苦的经历中恢复、甚至获得力量和成长的能力。
2.作为适应过程的韧性,如Luthar等人认为,韧性是指一种动态的过程,它是个体面对重大生活逆境,保护性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致使个体积极适应的过程。
3.作为适应结果的韧性,如Fonagy,Steele,Higgitt等人,描述韧性是在困难状态中的正常发展。Rutter将韧性描述为处于高危环境中个体,积极的、发展性的适应结果,这些结果有时比预期的还要好。无论是把韧性定义成能力、过程、还是结果,都是在强调其行为改变是朝向积极的、正向的目标,是描述成功克服逆境的过程。
三、韧性的理论
韧性有三种理论模型,Lewis研究者指出韧性的理论模型最大的贡献有助于更加深刻的理解韧性的概念,并且为研究者了解韧性内涵提供理论依据。
Mrazek和Mrazek两位研究者形成了韧性的生态模型,这种模型结构是指危险因素和个人特质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者定义了十二种人格特质它是高韧性的内在特质:(1)成熟;(2)对于危险的快速反应;(3)寻找信息;(4)决定危险;(5)利他主义;(6)重新认知痛苦经历;(7)积极参与活动;(8)积极抵抗的能力;(9)对于关系的理解;(10)坚信被爱;(11)乐观、希望;(12)与不利影响的分离。
一年以后,韧性的生态模型得到发展,Flzch形成了生命循环的模型。Flzch指出个体一生经历八个阶段:出生、儿童期、青少年、单身、结婚、为人父母、中年期、老年期。每一阶段都有具体的挑战、责任、特点、要求人们恰当的适应与改变,以便有效的应对环境中的压力。
十年后,生态模型和生命循环模型都得到发展,Glantz和Johnson形成了韧性的转变模型,他们定义韧性为交互作用过程的结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具有韧性个体的个人人格特点;(2)外在资源;(3)个人特质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三种理论模型,无论是生态模型、生命循环模型、还是转变模型核心点都在挖掘个体个人特质、应对技巧和外在资源,正是这些因素能够与生命中的转折点或者一些危险因素进行抗衡,最终达到良好的适应。可见,韧性理论的基础就是如果保护性因素在个体或者是个人环境中出现的话,危机中的个体能够克服逆境,保持积极适应。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保护性因素的研究感兴趣,认为韧性的内涵就是内外保护性因素。
四、韧性的内涵
韧性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内外的保护性因素。Rutter定义保护性因素是指影响个体调整、改善或改变其对危险环境反应的因素,这种调整、改善和改变的目的是对适应不良的预先应对,即防止适应不良的产生。因此国外研究者对于内外保护性因子做了大量的研究。
大陆学者,刘取芝,吴远根据以往的研究为基础,对保护性因素做了全面的总结。
1.保护性因素分成两类
(1)个性因素
个性因素是早期关于保护性因素研究的主要着眼点,指个体内部的,有助于逆境中的个体克服逆境并能积极发展的特质性因素。研究者们发现,内控性、高自尊、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忠诚的宗教信仰等都是有韧性能力 (resilient)个体的个性特征。Tusaic和Dyer(2004)将个性中的保护性因素分为两类:认知因素(cognitive factors)和特殊能力(specific competencies)。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更大的社会范围的积极因素。首先是家庭环境因素。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最初和最重要场所,其环境和氛围是韧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家庭经历的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了许多与家庭有关的保护性因素。其次是“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氛围也是韧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的学校氛围”,“良好的同伴关系”等对于韧性的培养非常有意义。再次是社区环境因素,社区环境同样被认为对韧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成长于较差社区的孩子比成长于较好社区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消极的适应结果。
国外学者Polk根据韧性定义的发展,把保护性因素进行了重新的分类,从而帮助大家理解韧性动态过程。
2.韧性的内涵与结构应该分成四类
(1)性格类型,指那些个体具有的,作为保护因子的特质,包括身体与心理特征,如智力、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
(2)关系类型,指那些获得社会支持的社交技巧、自觉服从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
(3)哲学类型,包括有意义的人生经验、目标感和对生活的合理认识。
(4)环境类型,指与环境联系的应对策略、认知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目标管理策略和预测事情结果的能力等。
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将韧性的内涵与结构分成:一种关系——与家人与其他人保持一种良好的支持关系,这种关系能够创造爱和信任,能够规范角色,能够给予鼓励和让人安心,从而增强个人的韧性;一种能力——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一步一步实现目标的能力;一种态度——积极的看待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一种技能——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一种力量——一种控制冲动和强烈情绪的力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韧性的结构和内涵仍然没有达成一致,但是韧性的内涵与结构正在不断的完善,由简单的保护性因素发展到对保护性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和建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