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关系着我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劳动就业、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协调发展,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规范管理,从而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改善滞后于其他教育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状态。
以针对就业教育为主导服务于
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方向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随时按照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随着市场需要的转变而转变,积极推进“定单式”培养,优化资源结构。所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院校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订单式”培养的突出特点,就是招生、就业一体化,实现了“产销”链接。院校与委托单位在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学生管理、教学监督和实习实训等方面,双方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和沟通,确保了培养质量。同时,院校在办学、招生、专业设置、学籍管理、课程开发与安排、教师聘任、教材选用等方面即具有针对性,又具有灵活性,随着各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需要,进行内容的更新和改造。还应当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应当具备的资质,持证上岗,保证其具备必要的素质、知识和技能,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的法律保证。从制度上保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广普及,院校学生不仅应具有所学专业的毕业证书,还应获得与其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管理,制定妥善政策,吸引全社会关心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校加强管理,还必须大力吸引企业参与,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下搞好职业教育,提高就业率为社会服务。
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制
积极推进多元办学格局
建立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方向。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有所突破,行业、企业办学的行为有所加强,形成以政府举办公办学校为主导,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行业企业办学、个人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多主体办学形式,形成以政府主导管理整个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的重要力量,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学体制,积极发挥多元办学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办学积极性,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措施,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有利于扩大教育资源、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
强化师资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需求,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必须要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面对教师现实水准的整体偏低、培训基础薄弱的现状,高职院校应开辟教师在职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到高等院校脱产培训。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本校教师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积极创造条件送本校教师到国外、综合类大学或师范类高校进行脱产教育。二是到培训基地在职进修。目前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利用假期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派教师到我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进修,进行补偿性教育,使教师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难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三是进企业工厂业余锻炼。高职院校将教师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设计,希望利用业余锻炼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教师本身也必须了解和研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特征、发展前景、提高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克服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办学观和教学观,增强责任感,提高事业心,自觉地在实践中学习,全面发展自己。不断加强和完善队伍建设,通过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职业院校教职工分配制度改革,把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以及个人工作绩效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发挥服务功能,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重大突破,已经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从1978年到2012年的30多年间,职业教育已经累计为国家输送了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我国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招生人数已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的47.67%,在校生达960万人左右,其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且2012年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总数达到1276所,其地区分布图显示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覆盖面广,满足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这也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在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深入至地市一级地区发挥着主导作用,对所在地域及其社区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对快速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较大贡献。
然而,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从200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生源开始缩减,导致“退而求其次”的高职教育招生规模连续几年基本保持在310万人左右,而随着每年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的增加,平均每所学校招生人数必会减少,尤其表现在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入学人数减少,以山东省为例,2009年至2012年,平均每年高职教育新生入学率不断下降,导致社会声誉不好,不注重内涵建设的民办高职院校直接被社会淘汰。
分析我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不难发现这种生源危机仍将存在,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将会发生变化,不再是单一学历层次教育数量的增加,而应是多层次、多类型、高素质、职业型的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分析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和迁移变动等因素对人口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和研究其他结构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它是人口结构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类结构。社会人口的发展,一方面是数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结构的不断演进。
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现在,在控制人口数量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遏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持续多年保持在低生育率的水平。但与此同时,也使某些人口结构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之一就是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严重少子化,即0-14岁人口占比低于0.18,这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已经成为有关专家的研究热点。 尤其是近几年突出表现在教育生源逐渐缩减上,对于在本世纪初猛然膨胀了的各等级教育是严重的打击。
研究在现行生育政策下我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演进趋势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应用《中国统计年鉴2012》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年龄数据,对我国0~18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进行分析。
1.0~14岁人口年龄比重变动。从《中国统计年鉴2012》上可查出2011年我国0~14岁人口年龄比重为16.5%,比2000年的22.9%低了6.4%,进入了人口学中所说的“少子化”。而且也有学者应用统计学中成分数据降维方法预测出2011年至2030年, 0~14岁人口年龄比重平均每两年环比下降8.43%,下降的幅度呈进行性增大的状态,2020年和2030年分别降到11.2%和6.88%这样极低的比重。
2.各等教育适龄人口比重变动。我们按照6~11岁适龄于初等教育、12~17岁适龄于中等教育、18~24岁适龄于普通高等教育,将接受学习教育的人口分为三个年龄段。
首先,不考虑突发事件,应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关于人口年龄和人口死亡中0~24岁各年龄人口相应数据,按照人口年龄逐年递增规律,对这三个年龄段适龄人数进行逐年推算(如表1)。
然后,据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显示,从2002年至2011年,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53%,假设未来几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照此不变,那么以此可以粗略推算出2012之后未来五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如表1)。
最后,计算出各年龄段适龄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从上表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从2010年到未来五年均是呈下降趋势。其中,适龄于初等教育的6~11岁人口数的所占比重比较稳定,基本在0.064%左右小波动变化,2010年至2015年平缓中上升,2015年之后开始平缓下降;适龄于中等教育的12~17岁人口数的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较慢,平均每年下降0.002%,下降幅度逐渐减小,到2017年起才有所回升;适龄于普通高等教育的18~24岁的人口数的所占比重也呈下降趋势,但相对于前两个年龄段,下降速度最快,下降幅度最大,平均每年下降0.006%,在未来五年没有回升。
综上所述,无论是0~14岁人口年龄比重,还是6~24岁教育适龄人口比重,均呈下降趋势,也就意味着我国青少年人口的相对规模在逐渐减小。常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科教兴国”之根本,是教育的主要生源,如果这个生源逐渐减少,势必会影响我国的教育规模(主要表现在教育机构数量和接受教育的在校学生数),进而影响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适龄人口比重逐渐减少,尤其是适龄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下降最快,那么对于对社会发展贡献很大、占领普通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会有什么影响?下面我们更精确地用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高中毕业人数的变化来进行进一步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教育与科技部分”及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年龄数据,简单推算出了我国未来十几年间高中毕业人数变化趋势(如下表2)。
1.推算方法
(1)按照人口年龄逐年递增规律确定高中入学适龄人口数(15岁人口数)。应用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数据对各年龄人口进行逐年增岁推算,不考虑死亡率,如2010年14岁的人口到2011年即增长为15岁人口。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无论孩子学习成绩如何,都希望孩子能接受高层次教育,所以近几年15岁人口高中入学率逐渐提高。根据2005至2011年统计数据对高中招生人数在15岁人口中的比重进行计算,得出到2011年达到49.6%,而且随着适龄人口数的减少,大部分高中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降低了学生进入高中的门槛。这样如果这种形势仍然存在,在未来几年我们就按照50%的高中入学率,可以粗略估计出未来几年的高中招生人数。
(3)最后根据2005至2011年统计数据计算出近几年高中学生辍学率基本稳定在5%(假设忽略高中三年期间从国外转入或办理出国学习的高中生人数,用当年的高中毕业人数与三年前入学的高中招生人数进行比,用1减去结果即得出辍学率),用当年的高中招生人数减去三年总辍学的学生,便可估算出三年后高中毕业人数。这些学生便是高等教育的直接生源。
2.结果分析
按照上面的计算过程,推算出2013~2024未来12年我国的高中毕业人数,其变化趋势如表2所示(2005~2024年高中毕业人数),基本在650 ~836万人之间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从表2中可看出,2008年是我国高中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达到836万人,然后小幅度下降又上升,到2014年会有所回升,估计达到808万人,之后一直到2022年逐年快速下降,到2022年下降到649.91万人,从2023年才开始出现上升,达到708万人。由此结果势必会导致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具体表现在:
(1)高等教育的生源逐渐减少,对于近几年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而言,无疑会出现“供不应求”。据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高中毕业生787.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人数为681.5万人,高校录取率高达86%,如果按照这样的录取率和高校招生规模,在2014年前高等教育市场比较稳定,但到2015年开始,达到录取线的高中毕业生人数就会减少到639.6万人,少于681.5万人的招生计划41.9万人。这样高等教育市场就变成了“买方市场”,高中毕业生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可以较大空间地选择高等学校,所有高等学校将如同企业一样面临“优胜劣汰”,那些缺乏吸引力的高等学校将会面临缩招乃至招不上学生的尴尬局面,直至被市场“淘汰”。
(2)高等教育内部各类教育竞争激烈,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劣势。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对大部分人而言“上大学”指的是“上普通本科”,而对于“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认识度还不够,再加上国家在各项政策支持上还是偏重于普通本科,这就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优势小于劣势,很大部分高职院校成为缺乏吸引力的高等学校,往往被高中毕业生放到填报志愿的最后层次。这样在保证了普通本科学校的招生计划之后,才考虑高职教育学校的招生,如果填报高职教育的学生放弃就学,高职学校的招生计划就难以保证。
(3)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空前的压力。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选择高职教育的学生基本均是高考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如2012年大部分省市专科提档线在200分左右,这就说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将是很大挑战,如果采取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不合理,经过三年培养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升可能是零,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周而复始选择高职教育的学生就会越少;而如果采取先进的教育模式及方法,将需要投入大量经费,需要得到政府、企业大力的支持,政府与企业一旦支持力度减弱,高职学校自己必然会面临“瓶颈”,难以发展,而目前面临这一“瓶颈”的高职学校越来越多,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逐步进入“没学生——没经费——没吸引力——没学生……”的怪圈。因此,在我国高职教育今后的发展将不容乐观。
四、启示
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致使高职教育在今后的发展困难重重,那么对于社会,难道我们就任其艰难发展、自生自灭;对于高职院校自身,难道就忍气吞声、静观其变?
当然不应该。在前面我们就提到了,尽管受传统观念影响,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不及普通本科教育,但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职业教育对于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高职教育在近十几年里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对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建议,如作为社会需要:严格就业准入制度,以此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改革人事制度,并形成与技能等级相对应的薪酬制度,从根本上重视技术人才;在适当的时候,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逐步实现普职融通,并在“ 专升本”、“ 中高职衔接”方面实现更为有效的突破,改变职业教育“ 低层次”和“ 断头教育”的困局,让学生在就业之外,也能选择升学;积极引导媒体参与,营造有利于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舆论氛围。作为高职院校本身,从自身出发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探索自己的特色,提升社会吸引力,同时加大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双赢”为目标,在企业的支持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力争为社会培养出有价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样我们坚信,我国的高职教育将历经艰险,稳定走上不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任俊.数说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装备及职教装备发展.慧聪教育装备网,2013-01-21.
[关键词] 聋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师资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071-1
一、引言
聋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中,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取得长足的发展。自我国20世纪80年代高等特殊教育开始起步后,职业教育成为聋人高等教育中的主流,经过30年来的发展,为社会输送相关行业的特殊教育人才并获得了社会的广发认可。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直接的受益者是聋人大学生,受限于生理的不足,聋人在与社会的融合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困难,特殊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帮助残疾人自强自立,使他们能够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以及通过教育获得一技之长,真正融入主流社会,因此聋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同时对实施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素质提出了要求。
二、师资素质在聋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教师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人的品格和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担负着伟大的责任。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帮助人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更在成长的道路上影响着人性格的发展和道德观的建立。我国学校教育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关注对师资素质的提高。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脚步,对特殊教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聋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由于面对的是特殊群体,因此对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素质要求甚至超过了普通高等教育师资。在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参与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中大多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问题,专业知识的与时俱进等问题。
三、聋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那么,在聋人高等职业教育中究竟对师资素质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自2002年招收聋人大学生以来的教学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四点要求。
(一)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在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素质中,第一条便提出了对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在师资素质要求中居首位,因为只有端正了思想,才能够正确指引教学的方向,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鉴定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在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之后,更加坚定持之以恒。
(二)完备的专业知识素质。目前大多数从事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两种情况,一是专业院校出身的教师在上岗之前进行教育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二是师范院校出身的教师在上岗之前进行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培训。这就造成了前者职业专业知识丰富,教育专业知识欠缺,后者则相反,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技术无方法,一个有方法技术欠缺。而对于聋人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职业技能缺一不可。
(三)健康的自我身心素质。身心健康是对每个人的要求,体魄健全、精力充沛、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保证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正面和良好的形象。教师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是其心理健康和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教师承担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健康的自我身心素质是教师承受能力的基础。每天面临沟通困难的聋人学生,压力与烦躁随之而来,在普通学生上花费一倍的努力得到十倍的效果,在聋人学生身上却恰恰相反,这时候要求教师不急不躁给予聋人学生百般的耐心和毅力,在这过程中寻找授业解惑的乐趣。
(四)无私的敬业奉献素质。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古语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都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的赞扬,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肩负着对这一弱势群体进行教育的重大责任,工作中必须要有着无私敬业的奉献精神,全身心投入到特殊教育事业中来,对教育事业要有较高的责任感,提倡终身从教的乐业精神,严谨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切实为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办实事,让聋人参与到自身素质提高的建设过程中来。
四、结束语
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师资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在实际中不断磨练与提升。在聋人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师资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教师应当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以适应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芳.中国聋人高等教育:现状、需求和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7,86,(8):12-16.
[2]杨剑秋.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教学的特殊性[J].中国特殊教育,2000,25,(1):49-50.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政府责任
一、何谓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
(一)治理空间上的多中心
“国家——社会——市场”三分法是治理理论在空间概念上的创新,其现实背景就是公民社会的日益壮大。公民社会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中间领域,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它们又被称为“第三部门”。第三部门由于存在的广泛性、影响的强力性以及宽厚的群众基础,已经成为现代治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维。同时,市场以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和效用性在现代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改革的成功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其发达的第三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要想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必须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形成国家、市场、社会第三部门的三维空间共同治理高等教育事务的局面。
(二)治理主体上的多中心
统治的主体必定是政府,是单一主体;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人部门,还可以是二者的合作。其中,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有权参与秩序的维护,参加经济和社会调节,政府并不完全垄断一切合法的权利。运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即管理主体并不只有政府一个公共权力中心;除政府外,社会上还有一些志愿性的或属于第三部门的机构,如志愿组织、非政府机构、教育中介组织等,都与政府一道维持治理秩序、参加合作与竞争。
(三)治理手段上的多中心
在合作主义的多中心治理体制下,政府对高教管理更多依赖社会与市场力量的参与、合作,管制和控制色彩将减少,规划、引导、协调、交换、服务以及必要的扶持功能将得到强化。政府的干预方式由直接的行政手段转变为运用法律与经济等间接手段;政府的干预必须符合法律规范,要从宏观上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等问题。同时,在多中心治理运行网络中,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公—私”合作、“私—私”竞争的激励机制得到强化。治理手段从单一的行政、法律手段,拓展为服务承包、特许经营、政府补贴、积极培育社会团体和鼓励志愿者服务、发展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手段结合使用。
(四)权力向度上的多中心
在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公共领域的秩序供给主要来源于政府,并且秩序的维护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制性权威和严格的监督。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只强调自上而下的控制,不允许也不习惯让其他主体运用自己的权利自下而上地与政府进行互动。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尽管高等教育领域的多元治理主体的地位并不均等,但它们都有参与的法定权力,这些主体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可以认为:多中心治理“不再是监督,而是合同包工;不再是政府集权,而是权力分散;不再是由国家计划管理,而是社会、市场协同供给;不再是政府垄断,而是根据市场原则的管理;不再是由政府‘指导’,而是由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
二、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
(一)体现了制度安排的结构性优势
多中心治理理论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组织安排,通过产生并维持体制中的各因素间的有效竞争,产生激励,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提出,给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安排提供了新的思路。多中心治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提出了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全新见解,在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之外还发现了高等教育管理中其他的“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秩序和政府主控秩序之外发现了社会(第三部门)的多中心秩序,打破了过去单中心治理体制中的最高权威指令链条和权力体系,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第三部门”三维一体的多中心权力网络格局,共同治理高等教育事务。可以预见,多中心治理体制在避免因集权而导致的寻租、外部性问题和“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等方面,有优于单中心治理体制的结构性优势。
(二)创造了多赢的博弈机会
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组织都是由有关的利益参与者所达成的一种契约。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高校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利益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办学者、管理者、学生、用人单位等,这些个人或组织对高校活动产生差异性的影响力,并对高校管理结果存在着多元的利益期待。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之所以容易产生搭便车、个人利益受压、基层权力缺乏等弊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利益制衡机制的缺位。权力之所以能让对方去做权力主体希望的事情,根本在于其独占性,如果其独占性遭到挑战,权力必然就会受到制衡。利益之所以重要,根本在于资源的稀缺性,稀缺资源的拥有权是拥有主动权和生存权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实现多元、交叉配置,使独占进而胁迫的机会变小,每个利益主体都有参与权与发言权,而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利益制衡,更有动机和条件采取合作行动,以创造“多赢”博弈的机会。
(三)扩大了消费者的高等教育选择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共产品由政府垄断提供,公众作为消费者,面对由政府计划供给的公共产品,不论种类、数量、质量如何,只能被动地接受。由于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是有很大差别的,而政府在做出提供公共物品的选择时,诸如教育、医疗等准公共物品,不可能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化需求,政府只能从中性的角度做出选择,这就使得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而另一部分成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提供高等教育服务方面,由于各自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各地教育基础程度有差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理想不同,公众就会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规格的高等教育服务的选择,而政府在提供这些全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时就凸显出无奈。而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带来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的多种选择,不仅政府提供,其他社会团体甚至个人都可以提供,这样,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产品,从而使消费者的高等教育选择权得到扩大。
三、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的政府责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全能型的,对高等教育事务承担着无限的管理责任。实践证明,政府承担无限责任的单一治理模式已出现了“政府失灵”,对高等教育发展造成诸多障碍。当然,推行多中心治理模式并不否认政府要继续承担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实际上,政府承担的责任还非常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单位制改革,使大学的办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单位制度下,每一个单位都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单位同国家及上下级单位的关系,以及单位同职工的关系是行政性的而非契约性的,单位承担着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职能。单位组织“不仅具有专业功能,而且还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起着政府的作用”。大学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功能,“大学办社会”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大学单位制度的存在不仅使大学背上过重的功能负担,而且大学单位组织的封闭性、保守性和稳定性也使大学丧失自主发展的空间,同时政府通过对单位的控制垄断了大学办学所需要的一切资源,迫使大学不得不按照政府的指令行事,使大学缺乏自主办学的创造性和活力。受单位制度的影响,大学与外界社会的关系被政府隔开,大学不是直接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无法实现从“大学办社会”到“社会办大学”的转变。
随着社会资源分布状态的改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不再独家垄断管理权力,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得到进一步扩大,大学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为大学单位制改革奠定了较好的社会基础。但是,任何制度形成之后都会由于惯性的作用产生“路径依赖”,难以打破。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作为强势力量存在的优势,积极推进大学单位制度改革,引导社会其他力量参与管理大学事务,使大学发展从事业单位走向公共事业,使大学办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加强法制建设,使政府对大学管理从政策治校走向依法治校
受长期集权管理思想的影响,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惟一管理主体,也是惟一的管理权力中心,常常习惯于依据党和政府的政策办事,一切以政府的红头文件为准,造成了政策高于法的错误观念,从而产生不依法办事、法制观念与信仰的建设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机制缺位、法制环境氛围不浓等弊端,严重制约和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法治是治理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转变涉及到政府、大学和社会各方面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需要法制来加强、促进、保障和规范多方利益主体的行为。随着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价值冲突必然会出现,只有在法律框架下,将制衡机制与纠错机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障高等教育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大学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如何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分配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如何使各个治理主体通过博弈实现“多赢”局面等问题,都需要有法律对其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地站在公平、合理、前瞻的高度,从制订和完善法律规章、加强教育法律的培训以及明确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等方面来建立健全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
(三)培育市场力量,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从平均分配走向市场竞争
在政府垄断服务的情况下,政府在支配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时,主要是通过行政分配而不是通过市场竞争来进行的。那时我国所有的高校都有一定的行政级别,级别高的学校配置的资源就多,同一级别的高校,获得资源是一样的。实际上这种资源配置模式已造成诸多弊端。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由于资源分配设置许多管理环节,难免有人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利用管理者身份和管理环节“寻租”,为个人谋取私利。从大学角度来看,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大学可能会过于迎合政府主管部门的意图而放弃大学自身的长远责任。因此,为纠正政府失灵、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以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可大力培育竞争市场,采取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培育大学竞争市场的主要责任表现在:第一,培育市场主体。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其“根本的游戏规则是基于法的规则”,政府要通过以明晰市场主体,为大学公平竞争营造出一个理想的环境,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在各自的类型和层次里都享有平等竞争的自由。第二,促进市场体系建设。政府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要求,大力整顿市场秩序,防止大学无序和不正常竞争,打破大学之间的地区封锁、行业部门各自垄断、条块分割和封闭办学的局面,加强民办大学与公立大学之间的融合,促进国内统一的高等教育竞争大市场的形成。第三,政府还有责任加快国内竞争市场与国际竞争市场的对接。随着国际间的交流与竞争的逐步加大,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已开始像跨国公司一样抢滩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与国内大学一起竞争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因此,政府有责任充分利用国际规则,改革不适应WTO规则的体制、法规和政策,不仅要积极引进国外大学来提供高等教育服务,也要引导国内大学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四)拓展财政来源,使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从政府拨款走向多方筹措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拨款是大学办学经费的惟一来源,大学为了从政府那里获取更多的资源,一切只能以政府的指令行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高等教育变得越来越昂贵,政府拨款在大学办学经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必须多方筹措资金使大学办学经费多元化。国外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较多,例如,美国高校有多种途径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办学经费:一是免税政策;二是联邦政府拨款;三是州政府拨款;四是私人、企业财团、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等的捐款;五是学费收入;六是大学基金收益;七是各类“基金会”提供的资助;八是吸收留学生及海外办学;九是提供社会服务和产学合作;十是校内附属事业。因此,以政府财政拨款为基础、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并存的多元化筹资格局,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有效的筹资模式。
借鉴国外大学办学经费筹措模式,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责任主要有:第一,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财政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稳定拨款。第二,改革高等教育财政管理手段,注重对资金分配和运用的科学管理,改变传统单一的成本管理方式,建立现代科学的“成本—绩效”管理模式,以保证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第三,政府要积极鼓励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扩大自我创收能力,使之成为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第四,政府要积极推进各种捐款捐赠基金制度的建立,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捐助。
(五)扶持教育中介组织,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从直接走向间接
在计划体制下,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对口管理各种大学事务,大学内部也不得不设立各种组织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相对应,以便于对口联系,这使得大学的组织不仅数量上十分庞大,而且在结构上与政府高度同构,实际上沦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严重扭曲了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存在的本质特征,制约了大学学术生产力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政府并不直接管理大学,而是实行间接管理,常常是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器”或“减压阀”,即各种各样的教育中介组织。如英国的高等教育基金会、日本的中央审议会、意大利的教授委员会、美国的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和大学间的基准协会等。现在,这些教育中介组织在协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过去长期是“强政府、弱社会”的现状,整个社会受到政府行政权力的超强控制,几乎没有社会中介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因此,更需要政府的力量来积极培育和扶持我国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政府发展教育中介组织的职责主要体现在: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转换,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政府职能转换是发展教育中介组织的社会基础和动力,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教育中介组织的功能,把本应该由教育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从政府的行政职能中剥离出来,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其次,加快教育中介组织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法制体系。要逐步制订和完善有关教育中介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教育中介组织的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第三,政府要制定好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整体规划。政府要做好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部署,既要优先、重点发展与高等教育关系密切的中介组织,也要对现在已经存在的中介组织进行改造和优化,使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健康有序。
总之,多中心治理体制并没有否定政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多元合作主体的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政府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而且,其他社会行为主体在作为高等教育治理的参与者,还保留着作为普通社会行为主体的角色,仍要接受政府的管理,政府在秩序的供给和权利的维护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形势、新背景要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定位要从垄断控制转为宏观调控,从行政管理回归公共管理,从单方强调高等教育管理主体的义务转变为主动承担起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责任。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与现实,1995 (5):58.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职业技术教育 英语 步骤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教学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方法单一的问题。部分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片面的语言知识传授,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目标。而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则与这一目标不谋而合。实践证明(杨明,2007),它在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卓有成效,如果将其引入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将能够很好地实现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因此,探讨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1.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自身特点
任务型教学法(task based approach)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魏永红,2004;程晓堂,2004)。任务型教学是指根据现实生活的交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订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Ellis,2002)。具体地讲,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任务型教学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Nunan,1989)。
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法,与以往的外语教学法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
(1)以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交流又以提高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instructional),而是经历性的(experimental),通过这样的练习实践,学生能体验学习的过程,从而在学会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语言运用。
(2)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课堂。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要求与真实生活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进行交流,是现实交流的模拟。这样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流时就像是课堂学习的再现,课堂和现实运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从而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3)任务完成的情况直接体现学生的语言水平。任务型教学把整个教学分为若干个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任务逐个完成,这些任务完成的过程也就是教学计划完成和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学生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体现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以及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是评判学生的依据。
(4)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传统的英语课堂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任务教学法打破了这一常规模式,教师的角色起了很大变化,成为设计者和指导者,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水平,设计既适合学生又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创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交际任务。
2.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模式
Skehan(1998)将任务教学模式分为前期任务、执行任务和任务之后三个阶段。前期任务的目标为确定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技巧为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做任务计划;执行任务阶段的目标为平衡发展准确性与流利性,注意任务选择的教学技巧,进行交际压力练习;任务之后的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为不鼓励过度流利性,注重准确性和重构,采用的技巧为公开表演、分析和测试,任务之后的第二阶段的目标为分析和综合的循环,技巧为注重任务的连续与任务系列的训练。在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目标性和可操作性(2)层次性和连贯性(3)多样性和互动性(4)主题性和主导性(5)多元性和激励性(6)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资芸,2008)
笔者在数年的英语教学中,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逐步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结果发现在任务驱动之下,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提高,参与课堂活动变得积极,课余学习英语的时间也增加了。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五步来予以实施:
(1)教师确定任务。任务的设计是任务教学法的关键,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现状和需要,确定学习的目标,即教学任务,并把这个任务分成具体而简单的小任务。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活动都围绕如何完成具体的任务进行,教师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通过小任务的解决来完成大任务。如:教师在课前播放一段展现关于电脑游戏的视频资料,引出本次任务型教学的问题:(1)Are you crazy about cyber games?Why or why not?(2)Why are cyber games so popular in us?(3)What is the proper attitude toward cyber games?
(2)学生分析任务。这是一个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学生主动探究摸索,独立自主寻求问题、发现问题、逐渐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按照小组讨论、各组汇报、教师总结的模式,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以组为单位围绕第一个小任务展开活动,教师则以鼓励为主,不要急于讲解。此后,进入第二层次的分析,教师因势利导,把学生疏漏的地方指点出来,进行新知识地讲解。在此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安排组长、记录员以及2―3位发言人,讨论后逐个发言。
(3)完成任务阶段。通过以上对任务的分析,学生已对学习对象有了清楚的了解,他们会急于想完成课堂任务。教师此时可鼓励他们尝试着通过各种手段、途径完成。对于提出来的问题,尽量让有能力的学生来解决,形成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氛围;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逐渐引导、指点,形成互动的解决问题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4)任务的评价和提升。完成任务后,教师和学生自己还要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各式各样的评价中,全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完善提高的目的。不管以哪种方式评价,教师都要以正面引导为主,表扬鼓励为重,并适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5)任务的延展。在课堂教学中,经过任务的检测评价,绝大多数学生已经熟练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但这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如果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启发,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这样学生也可有足够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合作直至最后完成任务。如可以在课后布置英语作文:What does the cyber times bring us?以书面的形式表达本次讨论的主题,在回顾课堂学习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
3.结语
以上论述,只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的浅显看法。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方法应该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及外延,相关英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施教对象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适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色,深刻理解互助学习的理念,重视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才能够灵活而且准确地将理论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通过实行任务型教学方法,落实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理念,突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水平的提高以适应不断深入的任务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Nunan D.Design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资芸.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基础教学研究,2008,5:106-107.
[4]杨明,邵伟.高等职业院校任务型英语教学研究.科教研究,2007:473:101.
[5]Skehan.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