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医疗的核心

智慧医疗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医疗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医疗的核心

智慧医疗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全成本核算;核算项目调整

一、前言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从制度本身的规定以及制度的完备性等多方面对医院财务核算产生重要影响: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会计科目、财务报告体系等方面凸显了一系列重大创新,对促进医疗成本核算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整体上来看,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在成本核算体系的具体规定方面,范围仅涉及到概念界定,成本核算对象划分不够细化,对成本核算工作指导性较弱。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强化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具有可行性及必要性:

1.新《医院财务制度》对成本管理的要求和目标、成本核算的原则和对象以及成本分摊流程、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细化了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这些规定对全面提升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2.新《医院会计制度》完善了成本归集和核算体系,将原 “医疗支出” 会计科目修订为“医疗业务成本”科目,在该科目下相应的设置了明细核算科目,并要求按照各具体科室进行明细核算,归集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辅助类各科室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计入各科室的直接成本,从而为实现医院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

二、新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差异的分析

1.是否强调成本核算制度

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提及较少,而新制度很大程度上强调了成本核算,例如:

(1)强化成本控制,新制度特别规定,医院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及控制情况详细说明。

(2)强调了成本报表体系构成,应包括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和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分析表。

2.是否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对象原则

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对象原则,主要表现为从整体上强调了分期核算、可靠性、权责发生制、收支配比等成本核算体系中的关键性原则,同时注重将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

3.成本结转以及划分是否透明化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各个科室之间的成本结转以及划分表现为进一步透明化、原则化,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辅助及行政后勤各类科室之间公摊成本通常按受益原则分摊结转。

三、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主要特点

1.成本核算适用范围有增有减

新财务、会计制度借鉴企业会计改革成果,建立了医疗材料生产成本、加工成本、固定资产建设成本、医疗业务成本等成本核算体系;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在财务管理等方面与一般医院的区别,新制度未将基层医疗机构纳入管理范围。

2.成本核算项目的调整

(1)取消药品加成核算:新制度合并了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等会计科目,实行药品“零差率”, 强调客观反映医药成本,避免了 “以药养医”的理念,弱化了“以药补医”作用。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新制度增加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会计科目,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规定了折旧和摊销方式以及不同资金来源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不同处理方法。

这些核算项目调整,解决了医院医疗和药品收支不配比、科研教学经费核算混乱等问题,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资产价值,规范了医院的收支核算与管理。

3.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分摊的要求

新制度下医院成本的核算公式为:科室成本=直接计入+分摊(公摊成本、管理成本、医辅成本、医技成本),主要分摊层次及方式如下:

第一级分摊:分摊范围为无法直接计入到科室的费用,包括离退休人员成本、公用水电、保洁、绿化等。

第二级分摊:将全院管理类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管理科室成本和公摊费用分摊部分)进行分摊。包括党委、院办等核算范围的成本。

第三级分摊:主要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包括直接计入辅助科室的成本和由公摊费用、管理费用分摊计入的成本,

四、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体系探讨

1.最大程度上实现目标成本管理

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是医院适应医疗市场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实现医院的目标成本,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加强医院成本事前和事中控制

以上部分系统总结了新制度主要特点以及对成本核算的要求,医院应密切关注对成本的全程控制,紧紧抓住成本预测等事前控制、优化流程等事中控制,最大程度降低医院成本管理风险。

3.进一步完善全成本核算制度

通过对医院医疗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建立健全成本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招标采购制度等,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完善补偿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院效率和效益,医院应进一步推广、完善全成本核算制度。

参考文献:

智慧医疗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合医疗制度,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

一、新农合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过程存在的问题

1、会计科目的设置缺乏公益性.新医改关于体现公益性的要求,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公益性会计科目提出了要求和挑战。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公益性会计科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体现公益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缺少体现公益性类会计科目,不能提供医院公益性质的会计信息。实际上,医院尤其是非营利性医院具有承担救助三无病人、国家自然灾害抢救的职业责任,而且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尚未形成有效责、权、利相对称的补偿机制。目前统筹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科目基本参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会计科目的设置,但各地的会计科目名称并不统一,这给基金的监管和信息的统计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对医院来说设立公益性类相关会计科目,如公益性支出、公益性补助以区别一般意义的业务收支、财政拨款收支,能够有效地体现其公益性,具有明显实际意义。另外,对一般门诊支出与规定项目体检支出的科目设置不合理。为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吸引力,部分试点地区给予参保人一定比例的门诊补偿和一些规定项目的健康体检。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这类支出毕竟不属于大病统筹的范畴,虽很多地方将其作为合作医疗对参保者的一种补偿形式,但就目前基金的承受能力看,将其提升为一级科目的做法有悖于国务院有关文件中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

2.会计核算标准不统一。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现金收付的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共同之处在于均是会计确认收益和费用归属的基本原则,但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付现金为确认收益和费用的基本标准;权责发生制是凭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以权利的取得和责任的承担作为确认收益和费用的基本标准,即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或承担费用的责任就可以确认收益和费用。由于事业、机关等非营利单位主要涉及预算资金的收支,业务比较简单,而且预收和应计收入、预付和应付费用很少发生,所以我国和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方法。

根据国家财政部下发的文件要求新农合基金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原则,但在每年收缴农民个人缴费收入时,则要求在本年度收到的参合农民缴纳的以后年度个人缴费以及收到的其他属于以后年度的基金收入均通过暂收款科目核算,并在下相应设置“预收基金收入”明细科目。这与收付实现制原则有相违的地方,而是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这就导致医院会计核算标准不一致,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新农合基金补偿会计核算依据缺乏可靠性。试点地区的经办机构一般都要求参保农户在获取基金补偿时,应出具有关原始单据。但如果参保人同时又参加了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公司赔付时也要求参保人必须出具单据原件,从而导致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出现了以复印件作为结报凭证的现象。简单的复印件通常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原始凭据,实际工作中既要维护基金的安全,又要方便参保农户,不能简单了事。

二、新农合影响医院会计核算的对策分析

1、设置满足新农合基金会计核算需要的会计科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要求经办机构应当根据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对新农合基金进行会计核算。在会计科目方面,资产类科目包括:现金、财政专户存款、收入户存款、支出户存款、暂付款、缴存省级风险基金;负债类科目只有暂收款科目。净资产类科目包括:统筹基金和家庭账户基金科目。收入类科目包括:农民个人缴费收入、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集体扶持收入、政府资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科目。支出类科目包括:统筹基金支出、家庭账户基金支出科目。

2、会计核算方法要统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要求,新农合基金应当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它独立于经办机构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实行专款专用。对它的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会计期间又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季度、月份的起讫日期也采用公历日期。新农合基金的核算主要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记账,并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新农合基金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等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3)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3、规范新农合基金补偿会计核算手续。当前,不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已由县合管办负责会计核算工作.但通过调查发现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不健全,业务素质低下。账簿设立不完整,原始凭证保管不齐全。会计报表不及时。为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保证合作医疗基金安全.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基金运行状况和财务成果。县合管办应加强以下几方面会计管理工作。(1)配备专职会计人县合管办应当配备2名专职会计人员.其中记账员1名。现金出纳人员1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记账人员最好由取得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担任。(2)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县合管办除设置总账外.还要设置现金、支出户存款、财政专户存款、暂付款、临时借款、暂收款、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明细账。其中农民缴费收入、财政补助收入要进行各乡镇缴费、各级财政补助收入明细科目核算,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要进行家庭账户支出、慢性病门诊支出、特殊门诊支出、传染病门诊支出、妇女分娩支出和住院补偿支出等明细科目核算。(3)取得的原始凭证要符合规定。各项收入的原始凭证是财政部门财政社保专户缴拨凭证并附加盖专用印章的原始凭证复印件.不得用电话记录替代原始凭证。各项支出要以审核批准后医药费支出表作为原始凭证.并附参保人员发生医药费的原始收据。(4)严格执行资金结算办法。除支付参保人员外.与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结算一律采用银行结算办法.不准支付大量现金。及时提供会计报表。县合管办每月向市合管办提供资产负债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总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及结余明细表。年末报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数字及财务分析表。

参考文献:

[1]俞卫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第05期

智慧医疗的核心范文第3篇

升阳益胃汤 心理疏导 亚健康

近年来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学习压力增加,临床上发现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经各项检查健康指标并未发现异常,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李东垣的一张名方,“升阳益胃汤”结合心里疏导,临床观察治疗80例,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人,脑力劳动者或者是公司的白领阶层及个体工作的人群居多。其共有症状大多表现为全身无力,腰背酸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性格急躁易怒,精神萎靡不振,多疑善虑等等。但是做各项健康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白天影响工作和学习,因现在工作岗位少、竞争性强、生活压力大。这些人总认为自己是患了疾病或者是严重疾病的先兆。该人群患者均有强烈的就诊治疗要求,本组临床治疗观察80例。其中女性46例,男性34例:平均年龄为43岁。公司的白领阶层和老板及脑力劳动者占53例,其他人群占27例。平均病程3~5年。表现失眠多梦精神不佳,急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占60%;表现全身无力,腰膝瘦软,减退,怕冷多汗,情绪不佳,对工作表现消极状态占40%。

治疗方法

本组收治80例患者,均停用其他相关药物和治疗方法。给予金代名医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进行加减治疗。本方由黄芪、人参、制半夏、炙甘草、羌活、独活、防风、白芍、白术、茯苓、泽泻、柴胡、黄连、陈皮共14味组成,生姜5片、大枣2枚。随症加减,每天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评价结果

上述症状显著减轻61例(76.296);效果不显著19例(23.75%)。再结合心理疏道:①怡情开怀法;情绪的好坏与身体患病关系,嘱其病人要怡情开怀,忌多疑善虑,避免孤独、抑郁和自卑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家庭主动关心他们的工作,调整工作方法,劳逸结合;②静志安神法:祖国医学十分重视精神内守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内经》云:“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提倡平静处之,勿妄动、勿躁怒,避逸情志所伤,消除不正确的想法和猜测自己患了什么重病或者怀疑自己,一定是患了什么大病或是不治之病的先兆。要根据个别人产生的各种怀疑和猜疑,耐心解释,消除不正确的猜测;③说理开导法:通过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向病人阐述清楚患病情况,治疗的选择及预后,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增强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讨 论

智慧医疗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慢性心衰;胃肠功能障碍;隔姜灸;神阙穴

慢性心力衰竭又称充血性心衰,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不全,继而导致心输出量较少,循环淤血的一种综合征。由于心衰病人体循环体循环受阻,血液不能回到压力增高的右心房,血液瘀滞在胃肠,从而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同时,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将导致膈肌上升或运动受限,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的症状。因此,及时治疗胃肠功能障碍,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慢性心力衰竭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观察隔姜灸神阙穴配合西医治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病科住院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1]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同时伴有胃肠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采用《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1》中的“腹胀(肠鸣音减少)持续时间>24小时”的诊断标准。排除恶性肿瘤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男性:对照组18例,治疗组16例;女性:对照组12例,治疗组14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0.34±13.21)岁;治疗组平均年龄(61.35±12.32)岁;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线齐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控制CHF的治疗方案,即给予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

2.1 对照组

在接受常规控制CHF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一天3次,每次1片,促进胃肠蠕动。

2.2 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隔姜灸神阙穴治疗,治疗时患者取高枕卧位,嘱其全身放松,取高枕卧位,充分暴露神阙穴,取 0.2cm厚的鲜姜一片,用针穿刺数个针孔,放于灸架底部距皮肤0.3cm处,点燃艾条一端,置于灸架距离姜片0.5cm处,然后将灸架置于患者神阙穴处进行治疗,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每次20分钟,每日1次,连用5天。治疗时,须防止艾绒脱落烫伤皮肤,如果患者表皮破损,应避开破损处。如果患者感觉皮肤灼痛、局部出现过敏、皮疹、水泡等反应,应停止治疗。

2.3中医护理要点 为了保证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上均注意以下环节:

2.3.1生活起居

2.3.1.1协助患者生活所需,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

2.3.1.2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屏气,排便不畅时可用开塞露。

2.3.2饮食调摄 指导患者少量多餐,宜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饮食过饱,忌食油腻、酸辣刺激性食物及豆制品产气类食物。

2.3.3情志调护 大部分患者因心悸、胸闷、喘息、肢肿等,需要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护士应向此类患者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以免肝郁气滞加重病情。并教会患者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谈心释放法、转移疗法、音乐疗法等。

2.4 观察方法 第一天第一次艾灸前和第5天第一次艾灸前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等腹部体征,分别进行评分。

3 效果评价

3.1评分标准

肠鸣音评分:①肠鸣音正常:每分钟4-5次;②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亮、高亢;③肠鸣音减弱:肠鸣音明显少于正常,或数分钟才听到1次;④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肠鸣音活跃 0 分;肠鸣音正常 1 分;肠鸣音减弱2 分;肠鸣音消失 3 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参照我国1995年重修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为1分;腹部高度胀气,肠鸣音接近消失为2分;麻痹性肠梗阻,应激性溃疡出血(具有2项中1项者即可确诊)为3分。

3.2疗效判定

①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②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评分减少≥70%;

③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评分减少≥30%;

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评分减少

注: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选用秩和检验。P

3.4结果 两组肠鸣音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注:两组间经χ2 检验,治疗效果P

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注:两组间经χ2 检验,治疗效果P

4 结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见:治疗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肠鸣音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说明隔姜灸神阙穴能促进肠鸣音的恢复,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5 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相当于中医学的 “心衰”、“胸痹”、“心悸”等病症。虽然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但是“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继则影响其它脏腑,变生它症。胃肠功能障碍病位在脾胃,中医学认为其病理基础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脏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阻、气滞为多见,而且往往虚实夹杂,标本相兼。慢性心衰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现代医家多认为是由于经脉受组,气机壅塞,脏腑之气不通,出现清气上升,浊气不降而至的腹胀【2】。从中医学理论来分析,脾虚气滞湿阻,心血不足,血滞成瘀等常常成为CHF形成过程中相互影响的病理因素。心衰日久,患者又多有正气虚衰的表现,正气不足,人一身之阳气受损,导致心脾气阳不足,阳虚则无以化水,分清泌浊失司,浊邪壅遏三焦,清阳不升,浊邪上泛;气阳不足,导致气化不利、湿浊瘀血内停,困阻脾胃,胃失受纳,脾失健运,传导失司,继而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或饮食减少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和营养障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导致膈肌上升或运动受限,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的症状。

艾灸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优势,对人体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艾灸作用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对体表穴位的烧灼、温熨,激活人体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复杂系统传导、整合、作用于效应器,从而产生艾灸效应。现代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艾灸具有镇痛,改善血循环,调整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

中医学理论认为脐为经络总枢,通过任脉主穴腑传导化物,神阙穴为任脉之穴,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治气虚腹胀之功。

隔姜灸是将生姜之温性、灸火之热力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它的作用原理是采用穴位给药,并利用艾条燃烧的热力,将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入穴位,使其沿经络到达病所。隔姜灸神阙,其借助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到,既能疏通脏腑经脉,促进气血运行,又能温补脾肾阳气,共奏活血行气通经之功,温脾化湿降浊之效,能够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胃肠功能,治疗患者胃肠功能障碍。

综合临床分析可以看出恣食膏粱厚味,劳逸不当,损伤脾胃,确实已成为CHF形成与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防治胃肠功能障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临床结果显示,隔姜灸神阙穴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胃肠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操作简单,经济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1]陈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智慧医疗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慧健康养老;养老服务;互联网科技;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技术进步迅猛,人口寿命得以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据统计,2020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和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18.1%和12.6%,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高达4000余万人,且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加深。目前,我国的养老还是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家庭中医疗器械缺乏,家庭成员的医疗保健知识相对不足,老年人定期体检意识薄弱,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不到位,可能导致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继续上升,加重社会养老负担,而我国家庭小型化、无子化倾向明显,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造成家庭养老支持功能弱化,加之老年人独居趋势增快,代际空间距离持续扩大,子女照护老年人的难度日趋增大,给社会养老事业带来极大的挑战[1]。

一、智慧健康养老概述

智慧健康养老是一种运用新型高科技信息化产品,依托于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的公共服务平台,高效能的衔接和改善消费者、家庭、社区(街道)、养老机构(中心)与健康养老资源等多方面要素,尽可能地去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目前,我国智慧健康养老行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的供给日新月异,供给量日益增加;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发展势头迅猛,系统功能不断丰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商业化模式和高效能的行业体系逐步完善,行业规范性得以增强;网络建设和人工智能化水平逐年进步,为智慧健康养老的后续发展奠定一定基础[2]。当前,我国智慧健康养老的形式集中体现在社区(街道)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养老和虚拟养老,服务形式基本体现为“系统(平台)+服务+老人+终端”。其中,社区居家养老主要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搭建管理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帮助服务,开办老年餐厅、适老化娱乐活动室等场所,提高老年人生活乐趣,家庭配置居家医疗设备和远程智能监护系统,老年人使用智能监护床、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实现健康管理的需要。机构养老模式下,机构配置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系统,老年人随身携带定位芯片,机构工作人员借助信息系统对老年人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和监控老年人信息动态。医养结合养老则是将医学治疗、日常护理、功能康复和健康养老有机地融为一体,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健康养老服务,具体表现在利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传统医学治疗实现医疗康复、专业照护、医养结合功能,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实现居家检查、治疗的需求,应用移动终端实现居家巡视、远程诊疗的愿望。虚拟养老模式下,政府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老年人通过手机、智能机器人等服务终端提出服务需求,平台依据老年人的需求安排专业人员提供服务,能够减少老年人不必要的外出,降低老年人时间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该模式受时空限制较小,服务范围广泛,更能够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3]。

二、智慧健康养老现存问题

近些年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发展飞速,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虽然这些技术的进步拓展了养老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有效减少了养老服务人力投入,养老服务费用大幅下降,极大地提高了养老服务水平,满足了部分老人家庭养老的夙愿,但面对庞大和特殊的老年群体,当下我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仍存在不足。

(一)关键核心技术相对落后。智慧健康养老的发展有赖于科技进步,可穿戴设备、智能监测设备、智能机器人、远程管理系统等科技产品是智慧健康养老中必要的照护设施设备,有效解决传统养老中的人员不足、监护困难的问题,使得智慧健康养老发展势头良好,然而,智慧设备的设计、研发与信息通信技术、高精度传感技术息息相关,芯片技术、高精度传感技术等技术的掌握是智慧健康养老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我国芯片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远落后于国外相关企业,对智慧健康养老高端化发展的制约作用较大[4]。

(二)行业数据资源共享受阻。受个人阅历、文化习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各界对智慧健康养老的认知仍处于初浅阶段,理解也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人尚未认识到智慧养老的本质意义。在信息化时代,数据至关重要,也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然而当下智慧健康养老由于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服务平台的数量虽逐渐增多,但各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不足,导致数据孤岛化严重,尤其在人口、医疗、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信息缺乏有效共享和认证对接,导致大量信息资源及数据整合难度大,全面智能化实现的动力不足[5]。

(三)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不足。养老是一项伟大的民生事业,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外溢效益和拉动作用也较为显著,在成长初期,仅依靠市场机制运作,忽视技术认证和产业监测等必要内容,难以实现快速高效发展,迫切需要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相关技术企业、养老机构都在进行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但对知识产权、检查检测认证、科研成果技术转化、体质指标评估服务、养老产业监测等智慧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不足,因此,对智慧健康养老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有限[6]。

(四)政府与市场作用模糊。在当前“9073”的养老格局下,养老服务总体上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但在智慧健康养老体系建设上仍存在诸多不足,整体上表现为市级政府部门对智慧健康养老的建设发展统筹规划不足、监管力度不够,区县级政府部门对养老服务进行指导的定位不清,缺少推进的有力抓手,社区(街道)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和养老驿站功能交错,提供的养老服务相对混乱,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7]。

(五)智慧健康养老普及率较低。智慧健康养老相关技术虽然逐渐发展和改进,但实用技术与核心技术仍相对较弱,与广阔的市场需求相比,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在智慧健康养老领域的作用也不够突出。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产品的广泛应用,同时,一些养老产品为提高产品的功能,信息技术使用较多,操作繁琐,产品的适老性和操作友好性不足,导致使用的便捷性、实用性、经济性降低,老年人及其子女购买意愿减退,产品普及率较低[8]。

三、智慧健康养老发展对策建议

(一)积极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针对核心技术相对落后的问题,可以在前期智慧健康养老企业、街道、社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核心技术的教育支持和科研经费投入,逐步优化和完善智慧健康养老必要的核心技术,考虑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中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特征、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习惯相结合,突破高精度传感器、5G通信、智能可穿戴芯片、智能交互等关键技术,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品软件和硬件的研发,并积极布局机械外骨骼、基因工程技术、养老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技术的应用,切实为养老产业的发展而服务。

(二)加强跨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应立足实际,以养老需求为出发点,构建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体系,渐渐达成政府间各部门、各结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协同,共同推进数据信息共享合作。例如在养老服务方面,由工信部、民政部联合促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在机构、家庭、社区中主动、高效、可持续的应用;在医疗康健方面,由工信部、卫健委联合制定产品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优化服务机制。

(三)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应加强政府的领导作用,建设成功能多样、标准一致、上下联通的智慧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借助平台,集聚产学研医等综合资源,提高养老服务提供者与老年人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并提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智慧养老产品检测认证等服务,设计和实现多门类、分层次、跨地区、全方位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同时,建议平台整合养老政策、资本运作、共享共性智慧技术、专业人员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老年教育资源、智慧养老产品以及养老通用服务,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协同与创新发展。

(四)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在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政府应通过顶层设计,对智慧健康养老的发展做出统筹、规划与指导,推动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工程的大力发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出台智慧健康养老发展的延展性政策和制度,引导智慧健康养老的发展趋势,加强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标准的完善,建设功能多样、标准一致、上下联通的智慧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平台、纳入远程看护、网络健康咨询、心理慰藉、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心等系统,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将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有机衔接,提前布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提高智慧健康养老普及率。提高智慧产品普及和服务市场占有,需要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结构及时升级迭代相关产品和服务,结合5G技术、人工智能服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信息技术,设计和开发可穿戴、便携性好、灵敏性高、智能交互、容易使用的高科技产品。结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将科技的精度和人文的温度有机结合,研发人性化、个性化的智慧助老、智慧用老、智慧孝老产品,生产养老机构和老年人认为有用、好用、爱用、用得起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同时,积极宣传智慧健康养老理念,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针对老年人熟练使用智能终端相对困难的问题,考虑通过线下实体店、无介入传感器等方式,消除数字鸿沟,让老年人更便捷地链接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和服务。智慧健康养老的诞生和发展开拓了养老服务的范畴,提升了养老服务的深度,拓宽了养老服务的广度,为整个养老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先进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养老领域,建立综合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统一养老产品、系统的技术标准和信息参数,让养老智能化、规范化,有效突破传统养老难题;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建立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畴和内容,让养老便捷化、人性化,让智慧健康养老深入人心,让每个老人都老有所养。

【参考文献】

[1]张巍,吕芯芮,吕春华,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现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9):26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