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学学科建设

药学学科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学学科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药学学科建设

药学学科建设范文第1篇

临床药学的科学宗旨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保证临床合理用药,与传统的医院药学仅仅是为临床服务不同,其更重要的是要求参与到临床治疗当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临床药学的引入扩展了我国药学事业的范畴,其学科建设关系到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道路,是否能够取得卓越的成效;关系到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以及医疗质量和安全性;更关系到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临床药学的学科建设是保证我国临床药学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通过临床药学的学科建设,从根本上突破现阶段临床药学所遇到的瓶颈,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标的变化、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预见和干预而减少的医疗纠纷,药占比的降低,临床药学科研成果,临床医护人员的褒扬和需求等,展现临床药学的意义。

2临床药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医院未对临床药学给予足够重视首先医院对临床药学学科认识上存在偏差,没有及时根据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的要求,对医院临床药学和药师的职责任务进行转变,医院药学依然以药品物流管理的保障供应为主,走的是一条缺乏技术性的“供应操作型”道路;未深刻认识到临床药学是“临床应用型实践科学”,必须直接面向临床服务患者,以患者为中心和以合理用药为核心。临床药师的工作也仅仅停留在参与卫生部门的医疗质量考评以及一些基本的临床药师工作,包括药品不良反应汇报及定期的处方点评,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到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及患者用药教育。医院对临床药师的培养力度不够,药师也很少参加院外的一些培训学习,药师对临床药学知识的学习,只能靠聘请专家讲座或参加一些短期培训班,未能做到有系统、有计划地培训和继续教育。没有知识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就难于在工作中创造成绩。

2.2临床药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现阶段,我国药师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远低于发达国家,按发达国家比例推算,我国至少应有药师130万,但目前仅有38万[4],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急需扩大药师队伍;从结构上看,我国现有的药师数量分布差异较大,基层医疗机构与零售企业配备较少,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均有待优化;从素质上看,我国现有大多数临床药师的素质和服务能力还未能达到真正意义上临床药师所具有的水平,还未形成服务临床的思维,临床应用经验与能力较差,并未真正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专业服务,对国内外临床药物治疗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信息关注度不够。临床药师虽然学的是药学专业,但还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的到实践当中,实际临床用药能力很弱,更由于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和临床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知识,在临床实践当中难当大任,无法有效的帮助医师及护士参与临床治疗,导致成为可有可无的局面。临床药师知识结构不完善,与其学校教育有关。药学专业毕业生缺乏在临床工作中所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知识脱节。目前,临床药学专业还没有统一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标准,不同学校的学制、学位、课程设置和临床实习有较大的差别,且教学力量不足、普遍缺乏师资,缺少医药融合类课程与教材,以及临床实习时间短等问题,毕业学员临床实践能力普遍较弱。

3临床药学学科体系的建立

3.1完善学校教育传统的药学教育模式缺乏对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根据我国卫生事业的实际需要,做出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参考发达国家的药师教育经验,制订符合我国医学教育和药学教育的新模式、新思路,以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临床药学人才,促进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顺利发展。从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摆脱化学模式的束缚。增设一些如临床检验学、诊断学、治疗学、解剖学等基础临床课程,以缩短药学毕业生与临床药学实际工作差距,做到学有所用。在教材编写上,当前由院校教师编写的有关临床药学教材往往理论化,缺乏实际应用型,建议应由院校老师和医院富有经验的医师、临床药师共同策划编写临床药学教材,在教材内容上不妨另辟蹊径,增加其实用性。临床药学教育的重点是实践环节的教学。临床药师作为能够解决临床药学实践环节具体问题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接受大量具体的临床实践训练,并将临床实践与临床用药具体知识相结合。因此,临床药学的学校教育应该强化学校与临床实践机构的联合,特别是发挥附属医院的优势;加强向临床药师临床实践基地输送生源;在师资中引进临床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增强教与学中的实践意识,强化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

3.2加强岗位培训岗位培训是培养临床药师业务能力的最直接途径。规范化的岗位培训,有助于受训者明确认识和接受从业所必备的职业要求,培养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工作所需的职业操守,熟悉临床工作程序、操作规程、工作方法、工作制度,使受训人员尽快参与到临床实践当中。临床药师是特殊的药学工作者,其岗位特点要求从业者不仅需要接受系统完整的药学专业知识教育,还应具有基本的临床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仅需要具有临床药学工作能力还要求具有管理组织能力,而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均需要通过岗位培训充实和完善。岗位培训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一是医院可以聘请临床医学及临床药学方面专家进行教学辅导;采取医院及科室内部教学交流相结合的方法,挖掘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自学潜力的优势。二是选派一些中青年药师到全国性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进行脱产学习。卫生部于2006年开始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针对现有的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的情况,以提高临床药学实际工作能力为主。培训方式采用在带教组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指导下,以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为主,适当课程教育为辅。培养时间为,全脱产学习,全年实际工作日不少于48wk1920h,临床用药实践每周3.5d为1728h。通过1a临床药师培训,使受训学员能参与临床专科药物治疗工作,具有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的能力和掌握与患者、医务人员沟通的技能;具有初步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评价的能力。熟悉常用药品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数据以及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具有分析病例和临床常用诊疗技术的能力;提供药物信息、宣传合理用药、用药教育能力。通过试点,可对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药学学科建设范文第2篇

>> 基于中医药学科背景的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军队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探讨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提升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对策与建议 谈中医药学与数学的学科融合 传统中医药学未来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与中医药文化传播 基于文献标引词频统计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选词研究 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机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实施策略浅析 对文化传承理念的筑建是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之重 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建立蒙医药学文献数据库的构想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类主题词修订选词研究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医药学科的负面影响探微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合并与建设 试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 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EB/OL]. [2016-07-14].http:///info/1021/3978.htm.

[3] 黎燕明.基于学科服务的文献资源建设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33(3):67-70.

[4] 孙秀菊.十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基于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6):24-29.

[5] 陈茂华.网络环境下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 2005(4):64-66.

[6] 李刚.构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体系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 24(1):64-67.

[7] 钟国琴.基于重点学科的高校文献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7):15-17.

[8] 李杨,韩洁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2):10-13.

药学学科建设范文第3篇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可行,它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原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时较少,一些必要的选修课没有开设。课程开设较杂乱,尤其是实验学时偏少,导致有些实验课质量不能保证,学生操作能力较弱,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也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及视野的开拓。因此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同时,我们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改与补充。课程体系调整主要包括:(1)近年来,随着中药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学科。我们结合本校特色优化专业基础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增加新兴中药学科。如中药市场营销学,中药新产品开发学,中药质量检测,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新药研究与设计,制剂设备与机械,这些新兴学科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也最能体现现代中药学的特色,我们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进行开设。(2)删除一些与中药学关系不大的课程,将一些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课时有所增加,如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学等课程。其中这些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学时几乎达到1∶1,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3)扩大选修课范围。随着社会发展,对中药人才的需求由单一性发展到多样化,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就相应地增加。各校根据社会需要和本校实际都开有方向选修课程,我们也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本专业任选课程和跨专业任选课程。增设的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动态知识,如男性健康教育、女性健康教育、中医学入门、中医养生学、药物与健康等课程,提高了选修课程的数量,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创造了条件,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充分发挥中药学科的优势,以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三个特色方向:即中药资源学方向、天然药物方向和中药质量控制方向)的人才培养思路重新修订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制订了中药学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强化实验能力、突出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成为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2推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我们对本校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以下改革: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与机制;建立系统的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2]。以教师为主导,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并推行“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其他辅助教学内容,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让学生查阅、翻译外文资料、撰写读书报告、参与老师科研、设计实验方案、申请并直接参与创新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科研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实物或投影等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我们特别注重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并不断增加实验课学时比例,修改设计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从而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制作所有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网络课程及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于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我校中药学科担负着整个中药学专业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而所有这些课程都要求教师制作了PPT课件,并要求青年教师在使用前进行试讲,由同行指导,提出意见及建议,经过修改后再应用实施。经过实践表明,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形象逼真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有flas;有的教师将自己多年的体会及经验融入到课堂中去;有的课件制作提纲要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还有的教师将自己多年的科研经验及体会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用实例、实验装置图、科研经验和体会、科研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等通过课件制作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和热情,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同时我们还注重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一些课程的课件上网、习题上网,使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对话交流、探讨问题等。精品课程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教改成果,因此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我们已将部分课程申报了校级精品课程,希望通过建设取得好的成效。

4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中药学专业实验室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实验室已拥有仪器设备总值300万元,今后会进一步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在明后两年将预计投资500万元,用于补充更新实验仪器设备。该实验室不仅对中药学科的教学及科研是一个重要支撑,也能为今后开办药物制剂等新专业打好基础及提供良好的条件。实验室目前承担中药学专业的中药化学实验、中药制剂分析实验、中药药理学实验、中药药剂学等实验。目前中药学专业实验室已被定为校级重点实验室,下一步正在申请林业部重点实验室。在今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学校将继续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善学生实验和教师科研的基础条件和设施,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学科实验室、中药浸制标本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分析仪器室等的建设力度,分期分批对原有实验室进行改造和扩建,使实验仪器和条件基本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为中药学专业的发展、学科的壮大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我们还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步将规模比较大、技术力量比较强的企业、科研院所及医疗单位和一些植物资源保护区作为专业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先后与杭州天目药业、浙江鑫富药业、杭州胡庆余堂、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临安市饮品加工厂、浙江杭州民生药业等十几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省内外建设十多个挂牌实习基地。另外我们学校位处临安,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植物生长条件,周围有很多有名的植物山林,如天目山、功臣山、高山、顺溪、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等,森林植物资源及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与同类院校同专业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药物植物种植、采集、实地考察及实习认知的优势。另外,校园里种植有两千多种植物,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园,极其便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认知药用植物。学院在2005年又启动了百草园(药用植物园)的建设,学校投入100万元用于百草园的建设,预计建成10ha中药基地。目前已建成4个种植大棚,中药基地3.3ha,计划种植以浙江道地中药材等为主的中药材,成为校内认知实习基地。它的建成和付诸使用,将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中药相关的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开展创新课题的申报及实施

近几年学校开展了开放实验室项目申报及创新课题申请。我院开放实验室是为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和自我提高的要求而建立的。二级学院制定了开放实验室的使用与管理规程。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组成课题组,自选教师担当课题负责人,选择研究项目后进行申请立项,经专家组评审、筛选立项后进入实验室。学校给每个课题组资助600~1000元的实验经费,由实验室统一管理,用于购买药品材料或用于测试,所用其他仪器设备由实验室提供,资助期限一般为6个月~1年。这种灵活的形式、宽松的环境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求知欲和主动性,使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当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可以找指导教师询问或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解决。指导教师还负责审查学生的设计方案,以保证实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经过6个月到1年的研究后组织开放实验室课题及创新课进行结题总结。每个课题组要上交课题结题报告。通过实施可以看到,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独立进行科研的综合素质和实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绩,有些科研成果还撰写成了研究论文并予以公开发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6进一步加强学科及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教学的保证,一个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科及专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学科方向、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加大了学科建设的力度。坚持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教师梯队的规划,提倡教师在职进修,有计划安排教师外出进修的方针,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中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的需求,中药学专业近年来大力开展以引进优秀人才和加快师资进修培训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重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或到知名大学进修及深造,同时不断引进具有博士学历及高级职称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使各主干课程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学历组成上更加合理。目前中药学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在读博士2人,初步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学术梯队,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通过这些措施,使本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学历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优化,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改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7扩大宣传和影响,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访兄弟院校,进行考察调研,加强联系,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扩大宣传和影响。我们先后与一些制药企业、研究单位及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食品与药学院进一步加大横向联系,积极挖掘办学潜力,不断优化组合教学资源,注重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拓宽中药学专业方向,探索联合办学新途径,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制药企业老总来院作学术交流等。

以上是我们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中得到的一些体会。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将不断努力,深入进行中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与探索,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景堂,祝丽英,李存东,等.高等农林院校增设中药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6,22(1):9.

[2]马凤余,彭代银,金传山,等.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5,21(5):1.

[3]李省云,李思殿,刘克文,等.高师化学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6,21(3):23.

药学学科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超声提取;超声中药学;课程建设;课程评价

[基金项目]2019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纯’纵振动的三角形刀头的超声刀的研制”(2019B-204)

[作者简介]贺洋洋(1987—),女,甘肅平凉人,硕士,甘肃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讲师,主要从事医学超声发方面研究;吕小旭(1987—),男,甘肃平凉人,硕士,甘肃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药学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8-0325-02[收稿日期]2020-04-20

一、引言

中国是采用中草药治病和防病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开发与利用中草药材的过程中,其有效成分的提取是现代化提取中草药材的重要环节。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主要种植150多种中药材。例如党参、黄芪、甘草、大黄、贝母、冬花等。然而传统的诸如溶剂浸渍法、煎煮法及水蒸馏法等提取方式,不仅耗时耗量而且提取率非常低,并且制约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前进步伐。随着超声波技术的出现及其广泛的应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中草药材有效成分的研究则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1]。

笔者所在学校现有中药学开设课程中,讲解的中药提取方法主要有传统的离心法、板框过滤法等,其主要缺点是工艺无法对中药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澄清和提纯精制,同时还存在如生产提取废水量大、过滤困难堵塞快、树脂堵孔、醇沉溶剂消耗大、高温浓缩时能耗高、造成环保负担等相关一系列问题。中药的提取是中药生产过程重要的单元操作,其工艺方法、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配置都将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临床效果。参阅相关超声辅助提取的文献可知,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加热、提取的时间短以及产率也高等优点。但是,也因为超声具有无需高温加热的特点可使得提取所需的溶剂升温不高,所以如果对容易被酶化的药材进行有效成分的超声辅助提取时,必须将药材中的酶先失活,然后才能进行超声提取,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但学生并无超声提取方面的相关知识,中药学学生对超声提取方法零基础,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药企后无法尽快适应新工作,即使能勉强操作,只能按照流程进行,而不能对提取工艺、条件、模型进行优化,使中药提取物纯度低,操作复杂,耗能;提取效率低,生产周期长,不易发现天然植物中新的活性成分,产品质量低。因此需要开设超声中药学课程以弥补此方面知识缺失。

二、超声中药学课程定位

中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操作单元就是中药的提取,其工艺流程、工艺方法的选择和设备配置都将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效果和质量。我国中药学专业现有的专业课程中,讲述的中药提取方法主要为离心法、板框过滤法、澄清剂法、醇沉法、树脂吸附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无法对中药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澄清和提纯精制,同时还存在提取效率低、造成环保负担等问题。针对以上技术的缺点,我国中药与天然产物生产企业逐渐淘汰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更加积极主动的选用超声辅助法来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现有参阅相关超声辅助提取的文献可知[2],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加热、提取的时间短以及产率也高等优点。但我国现有中药学开设的相关课程中,还未涉及超声学相关的内容。导致学生无超声提取方面的相关知识,中药学学生对超声提取方法零基础,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药企后无法尽快适应新工作,即使能勉强操作,只能按照流程进行,而不能对提取工艺、条件、模型进行优化,不能从事提取技术的研发和改进工作,使学生的就业薪资低,企业不愿录用没有相关超声背景的中药学学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院率先开设超声中药学课程以弥补此方面知识缺失,以便学生在就业和工作中处于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

三、超声中药学研究内容

(一)市场需要及本校学生学情

近年来国内在中药提取生产中推出了一些新工艺,如超声场强化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但当下我院学生主要学习的是浸提技术,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无法快速掌握新型提取方式。针对相关情况,我们拟通过生产企业调研,市场需求分析,学生学情分析等方面入手,针对生产企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真正做到课程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3]。

(二)课程建设

超声中药学是超声学和中药学的交叉课程,通过在中药学专业开展,达到以下四个目的:(1)掌握超声波的基本知识,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应用原理;(2)超声场强化提取中草药的理传质分析和动力学模型的研究;(3)超声提取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的操作,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4)将超声提取技术更好的应用于相关药企中。

超声中药学课程拟解决的问题:

1.超声的基本知识。微扰效应湍流效应聚能效应界面效应机械效应化学效应空化效应热效应。

2.超声场强化提取中草药的理论基础。中草药提取的本质就是能够使得有效成分(即溶质)从固相向液相进行传递的过程。其过程的物理化学模式一般有以下三个阶段的组成:溶剂向药材内部的渗透,以及药材自身的润湿阶段;药材内部溶质的溶解阶段;溶质由药材内部向表面,以及从药材表面向溶液主体的扩散阶段。

3.超声中药学课程主要特色。超声中药学是物理学与中药学科的结合,是首次将超声知识应用到中药学相关领域中进行本科生教学的,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让中药学学生掌握中药提取的最新知识。(1)实践教学比例较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研究中药超声辅助提取方法。(2)带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中,提高学生对学科专业的掌控能力,给与学生更多的学习和研究机会。(3)将超声提取方法应用在药企的工作实践中。

4.超聲中药学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超声波物理基础,第二章中草药提取方法概述,第三章超声场强化提取中草药的理论基础,第四章超声提取的动力学模型,第五章超声提取中草药的实验设备和仪器,第六章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此门课程作为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课时设置为36学时,理论学时24,实验学时12,通过理论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超声提取中草药的操作技能,能够顺利进入相关药企工作。

(三)教学评价

课程开设结束,组织学生和专家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价,争取达到全面扩展中药学学生对中草药超声提取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丰富理论与夯实实验技能,通过设计综合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就业跟踪。追踪学生就业状况,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了解学生掌握了超声技术后在工作单位的工作状况,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方向。

药学学科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精品课程;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067-02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知识。所谓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网络教学课程,有其独有的特点。精品课程代表了网络信息时代最新的知识传播方式,为践行高等教育理念赋予了一定的实际意义[1]。

《药理学》是药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药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医学生从基础课学习向临床课学习的桥梁课程。我们将“以学生为本”作为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以培养创新型医药学人才作为目标,二者有机地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大学教学是面向学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大学的学科建设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一指导原则。精品课程建设首先体现在教学中,“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必须有学生配合,教学结果主要由学生来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基本技能反映了教学质量。因此只有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才能搞好精品课程建设;也只有通过这种“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1 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前提是教师队伍建设[2,3]。南方医科大学在《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凝聚了一批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师队伍的心血。该课程以主讲教授为核心, 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及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这一队伍团结、进取、创新、富有凝聚力。在这样一支队伍中,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主讲教授起到核心作用,并且年轻梯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过程中,整体教学团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2 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我们强调各个学科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6要素上,即采用合适的教材形式、授课方式、讨论形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

药理学课程在落实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授课方式为例,采用“西写中唱”,即英文讲稿,中文讲授;强调“由一般至具体”,即从药理学总论的一般原理到各类药物的各自特点;强调“由共性到个性”,即以各类的代表药即共性为基础,扩展到同类其他药物的个性;强调“由理论到应用”,即以书本理论为基础,联系药物的实际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再如“抗菌药物”课程,教师说明化疗药物出现之前人类对感染性疾病的束手无策以及现代医疗工作中抗菌药物滥用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该怎样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老师列举的问题“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联合用药”等,并根据耐药性的发生机制,提出怎样改变药物以应对耐药性,“创新型人才”的色彩渐趋浓厚。

1.3 重视教材的建设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落实了“以生为本”,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我们将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人才,特别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对药理学教材进行了改革。药理学系编写了《药代动力学》、《精神药理学》、《药物研究进展》和《新药评价基础理论与实践》等选修课教材,并组织编写了《药理学习题集》供学生学习使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拓宽药理学理论和知识面,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并且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也成为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些都为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 与临床疾病防治或药物研发紧密结合

“以生为本”的精品课程建设理念、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药理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和药学专业课程,对于医药专业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理学教学与临床实践或药物研发结合不够,学生考试后很快就会将这部分知识忘记。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从多方面进行了工作。对于医学专业学生,以临床上常见的各系统疾病为基础,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教学:一是针对疾病的发病环节或主要症状如何治疗;二是该类药为何能治疗某疾病,即药物的作用机制如何;三是联系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何不良反应,应如何防治。在课堂讲授时,要求教师多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如在讲授“抗高血压药物”时,先从血压的调节及高血压的形成机制入手,介绍各类抗高血压药的作用环节(即作用机制),各药治疗过程中的利弊,该如何取其利而去其弊―即降压药的选药原则及怎样联合用药。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将药理学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得更加紧密。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将药物的构效关系作为一个侧重点,如在讲授巴比妥类药物时,详细分解各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由于取代基团不同而造成的药物在药动学、药效学方面的特点,即药物的脂溶性及起效作用快慢、维持时间的长短,这些特点也直接影响到每种药物的应用。并提出课后讨论:需要开发新的起效快的巴比妥类药物,则应在母核的何位引入何种类型的基团。因此,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我们都让学生尽可能联系实际工作,这是我们在讲授药理学这门课程时的侧重点。

3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开展尝试性实验是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我们在药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从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转变,增加了设计性、研究性的内容。在研究性实验中,学生自己进行文献的调研、资料的归纳分析、最佳实验方案的选择与制定、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讨论,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整个实验教学过程都模拟科研创新过程,在一种对结果未知的情况下进行探索性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质量工程。通过建设精品课程,能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优秀教师资源和优秀教材资源,体验先进的教学方式,学习做人和做学问的方法,获取大量的学科前沿信息,使他们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知识面更加宽广,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飞速发展的学科要求及学科之间日趋明显的交叉融合的趋势。我们把“以学生为本”作为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构建一种充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新型教学体系,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切实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静,栾开政,张会杰.精品课程建设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践行[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61-63.

[2]王小川,王建枝.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思路与举措[J].医学教育,2005(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