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精神的表现

人文精神的表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精神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精神的表现

人文精神的表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育人文精神 社会体育 终身体育 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市场经济效益的冲击,使得体育人文精神在体育中不断缺失。但事实告诉我们,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不仅可以作为体育运动的精神指南,而且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功能[1]。

社会体育中培养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体育人文精神是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体育人文精神就充分展示了体育的文化。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基础和认识水平上的体育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始终以人为核心,维护人的高贵与尊严,关爱生命与健康,尊重人的个性需求与选择,通过体育活动方式,全力促进人身心与精神的健康和快乐,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与充分发展[2]。对人类自己的全面关怀来说,体育人文精神还表现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怀,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价值的关怀,最后实现对自己的全面关怀。正是由于有了哲学对人和人的价值作了指引,使得体育人文精神有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和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所以新世纪体育人文精神的主要特征应该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取向,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表现出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家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尤其是社会体育方面。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体育危机的出现,也使体育改变自己正确的方向,引发体育社会问题,严重的降低社会效益,破坏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体育人文精神在社会体育中的重要性,社会成员体育人文精神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作为观众,没有体育人文精神,就会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作为参与者,少了体育人文精神就失去了参与体育的真正涵义。所以社会成员的体育人文精神对其参加体育运动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来看,我国社会成员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社会体育中的体育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培养

1.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体育道德,是体育运动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的总和[4]。这个定义里面,体育运动涉及体育道德的社会角色包括有运动员、裁判员、体育观众三类人群。因为他们都属于社会成员,所以都是社会体育的内容。他们发展得好,就是体育人文精神在社会体育中的体现。体育人文精神是我们社会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个不是自发形成的,要通过教育及日常生活文化环境影响产生,这样有利于促进社会体育的文明发展。

2.加强社会规范教育

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又因为体育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所以,体育可以被看成简单的游戏,所有的游戏都是有自己规则规范的。作为社会中的我们应该遵守这些规则。体育活动中的一些规则要求,对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或者学习中有一定的铺垫作用,遵守规范也可以使我们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所以对人的言语、行为进行社会规范教育,也是体育人文精神在社会体育中的体现。

3.培养社会人的优良品质

在这个物质横流,又一切向“钱”看的经济社会,不少的人思想已经开始受到“腐蚀”,他们不再追求个人精神价值,而是全力追求物质价值[5]。所以这个时候的体育人文精神显得格外重要。在教育中更应该加强个人的优良品质的培养。

体育人文精神对终身体育的作用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发展的方向。现阶段的社会成员,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快、社会压力大的空间里。很多的慢性病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健康,社会成员需要体育来获得健康的身体;现阶段提倡一种生活态度,即体育是人与人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社会成员可以认识各行各业的玩伴。只有将这些体育的核心思想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授之大众,才能使社会成员将体育锻炼融入生活,进而将终身体育进行到底。

结语

体育人文精神关注的主要对象,即在体育中的自由健康的发展。不仅关注人身体的健康和愉悦,而且注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参与体育的是人本身,以人的自由健康为出发点,这与我们国家的政策相符合。同时体育人文精神与终身体育有着一种本质的联系。只有将体育的这一理念发扬下去,才会得到国家的关注,会更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俊.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体育人文现象[J].体育论坛,2009(3):29-30.

[2]宋亨国.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17-21.

[3]冯胜钢.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871-873.

[4]邓星华,傅砚农.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与体育价值的重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6):7-10.

人文精神的表现范文第2篇

1.1 人文精神的含义人文实力和科技实力共同组成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提高全民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对人的价值追求和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 前者关注的主要是人的人文精神价值的体现,后者则更关心人文精神对个人、民族、及文化活动之间的影响及关系。 人文精神对塑造精神世界,加强民族凝聚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民族乃至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2 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与人文精神高职地理课标的理念是学习对生活及对终身发展积极有用的知识。 着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正式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高职地理的内容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其主要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而在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载体就是其丰富的人文内涵。高职地理因其自身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在实践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不断的充分挖掘和丰富高职地理教材的知识,把实践教学真正发扬并且实行起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积极的科学的态度,增强其对人类的爱心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及责任感。 这也正是当下时代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2 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只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价值教育,人文精神被忽略在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下,很多老师也都意识到地理学科能很好的的实践的特点,因此也积极的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部分教师把学生当作技能载体来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造成的结果就是地理实践教育到最后转化成了一种技能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却就这样被忽视了,从而加重了人文精神的危机。

2.2 过分注重教学,忽视学生是主体,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得不到体现在如今的教学理念下,地理实践教学大都是在老师的角度来设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够。 老师对学生的情感爱都及内心世界丝毫不了解,人文精神在教学中体现不出来,那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又该如何的正确的培养起来呢?

2.3 重视实践结果胜过过程感悟虽然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日益丰富,但教师们往往都比较注重实践中的结果和实践的达成效果,而学生在实践当中收获的感悟却总被忽略。而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个环节被忽略直接过渡到了实践结果,缩短了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培养人文精神的过程有意无意中酒杯缩短了。

3 如何在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1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首先应当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在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有着引领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的实践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应从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开始做起,充分的了解人文精神与地理实践教学的关系及表现,把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在教学当中充分的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受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魅力的影响。

3.2 制造人文氛围,渗透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营造一种自由、民主、轻松的人文氛围,让学生在课程当中思维方式完全放开,能充分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可以收集社会热点、国家时事让学生进行点评与分析,从而让课堂与现实从分结合起来,激起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与思想,从而建立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3.3 定期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自觉融入其中在高职地理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课外活动。 如今最能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就是环境问题。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宣传环境保护问题,让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真正培养起来。 也可组织关于社会与人类、环境保护的辩论赛或是正文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真正表达出来,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在其过程中得到升华。

3.4 在学校中穿凿人文精神氛围从小的面来说,学生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人文观念代表着其自身的形象;但从大方面来讲,他们本身所具备的人文素养代表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培养学生额人文素养和科学意识,可以从校园、从身边做起。 比如参加义务植树、节约用水、校园环境维护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自然环境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让其人文精神自然的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那么积极的、有责任心的人文精神思想价值观念从此也在学生身上建立起来。

人文精神的表现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美术;美术教学;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职美术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学生只有具备了人文精神,才能够对事物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对美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美术教学离不开入文精神,同时美术教学也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面笔者就简单探讨一下中职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期能对广大中职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助益。

一、中职美术课程中的人文精神

《易・贲》中曰:“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用来教化天下的,人类的一切文明都可以用“人文”来涵盖,它包含着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类,对价值、尊严以及命运的追求和关切。美术是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被创作出来的,所有的美术作品都充斥着对人性的表达、对人类的关怀,而作者们集结智慧与劳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也深深体现着人类的人文精神。因此,中职美术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放在首位。

二、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面临的问题

1.对多元化的包容不够

人文精神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广大的包容性,人文精神内容是不分国界、地域和民族的,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也需要具有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这方面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过于侧重对本土美术文化的教学,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地域优秀美术文化的引进。

2.美术实践活动较少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亲自创作美术作品,然而目前我国中职美术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得比较少,学生很少有实践的机会,因此亲自感受美术中人文精神内涵和魅力的机会便很少,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美术赏析教学力度不够

美术欣赏是中职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赏析能力对人文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当前大部分中职美术教师在美术赏析方面的教学力度较为欠缺,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赏析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美术赏析水平普遍不高;而对美术作品赏析能力的欠缺,也就意味着学生无法更加深刻地体会美术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不能理解和把握美术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表达。

三、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措施

1.拓展文化领域

中职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注重对多元文化的容纳,只有拓展了文化领域,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更多的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同时,不同文化领域还能给学生带来截然不同的人文感受。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地域及民族的美术作品,体会其中不同的人文精神,做到广泛接纳、博采众长,才能够更好地塑造个人的人文精神。

2.积极开展美术实践活动

优秀的美术作品中都承载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作者通过美术创作,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所要表达的人文精神内涵都凝聚在作品之中,从而使美术作品既有形,又传神,成为流传百世的佳作。因此中职美术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加大美术欣赏的教学力度

人文精神的表现范文第4篇

摘 要 竞技武术作为体育的一项运动项目,它具有体育的基本特点,又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属性,因此探讨竞技武术回归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主要从人文精神的概念开始阐述武术和人文精神的主要关系:武术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人文精神是武术运动的精神支柱;然后分析竞技武术缺少人文精神的原因;最后撰写在竞技武术中回归人文精神的途径主要有:关怀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关怀运动员的受教育权利;关怀运动员的情感需要;关怀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等。希望通过武术与人文精神的探讨,可以对竞技武术回归人文精神做出一定的贡献,让竞技武术朝着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 竞技武术 人文精神 回归

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所共有的一种文化精神。在西方文化里,人文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的一种思潮;广义是指由西方哲学中所培育的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欧洲精神文化传统[1]。在中国文化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也不断深入。在现代意义上,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执着追求的一种文化精神,其核心思想是“以人文本”[2]。中国武术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血缘和形神相依的联系。近年来,武术具有的文化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武术与中国武术文化所衍生出来的人文精神是紧密相连的,对竞技武术回归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也越来越认可。

一、 武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一) 武术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中国传统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润泽[3]。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宇宙观、天人合一观、本体论和辩证思维观等不仅影响中国武术技术层面上的拳理技法,而且影响中国武术文化层面上的价值取向、精神内涵。中国武术的“天人合一观”既尊重自然变化的规律,又兼顾人类生存的需要,既注重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对峙和冲突,又注重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和人自身的自然本性,从而避免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所造成的人对自然的破坏[4]。在当今社会,由于人类过分的掠夺自然资源,引发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所以让中国人了解中国武术的“天人合一观”,使中国武术回归人文精神是极其重要的。

(二)人文精神是武术运动的精神支柱

中国人文精神就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各种文化所形成的基本文化精神和优良品格,其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和价值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性文化精神[5]。在当今社会中,由于人类过分地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生命价值和理想境界,导致精神颓废和道德堕落,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严重失调,在人的精神沟通、心理平衡、人生价值和终极关怀等方面发生了内在危机。随着人文精神的缺失,人们曲解了中国武术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重视武术套路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中国武术的文化和养生功能,使中国武术的发展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只有使中国人文精神回归到武术运动中,让中国武术的文化功能和养生功能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才使中国人呈现出积极向上、文明乐观的精神面貌。

二、竞技武术缺少人文精神的原因

由于我国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是实施“举国体制”的政策,即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随着“举国体制”的高度集中,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潮流下,使得竞技体育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困难。竞技武术作为体育的一项运动项目,虽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没能成为比赛项目,但是关于武术申请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是未来竞技武术的发展趋势。正是在“举国体制”的制约下,忽略了运动员最基本的生理和精神需要,使中国竞技武术的发展缺少人文精神。

三、竞技武术回归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发展而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文化特征享誉世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的文化交流也出现全球化的局面,中西文化的交流不断加深,表明中华民族的武术运动如今被推上了世界文化的大舞台,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和瞩目[6]。在竞技体育中,近几年竞技武术的发展迅猛,尤其是武术套路的发展更是到了越来越高的水平。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物质利益的不断追求,竞技体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阻碍了武术的发展,所以让竞技武术回归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怀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在竞技武术中,专业的运动员绝大部分是伤病缠身,尤其是一些运动员退役后,还受着伤病的折磨。由于中国竞技武术遵从竞技体育“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规律,使得竞技武术朝着“难、高、美、新”的方向发展,然而人们为了取得金牌的数量、追求比赛的胜利或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许多教练员置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不顾,比赛安排对运动员的身体极为不利,造成运动员的许多伤病。所以,在竞技武术中,我们要保证运动员的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为最高出发点,在训练中完善保护措施,使运动员能够在正常的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提高各种技术,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文精神的表现范文第5篇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言以蔽之,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对自我关怀的体现。具体来讲,它指的是社会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关注以及对人的尊严、价值等方面的把握与领悟,还包括社会价值体系中对个性追求的总体概括。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出,人文精神的内涵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生改变的。

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而言,人文精神主要就是缓解因为过于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而带来的社会信仰缺失、民众精神迷茫而引发的社会性矛盾,也就是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带动民众文化意识的提升。进一步来讲,我们如今的人文精神是我国历史文化精髓与当时新发展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崇尚科学、追求自由、尊重生命、肯定价值”等。

二、现阶段高中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现阶段高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诗歌,就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人文精神。

1.家国情怀

在我国传承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体系中,家国情怀是读书人一直难以割舍的。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生。另外,小农经济一直在我国占据统治地位,使“安土重迁”成为了国人的安家守则,不到迫不得已,绝不“背井离乡”。加之古代交通落后,回乡更成为一种奢望。因此,对于故乡的思想就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主题。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将这种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2.人伦情怀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人伦情怀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亲情自古以来就是最无私、最珍贵的感情,它堪称人际情感的核心。表现亲情的著名诗句比比皆是。例如,表现友情的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表现亲情的有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现忠贞不渝爱情的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生命意识

对于生命的歌颂和赞叹,同样是古代诗歌中至关重要的主题之一。它蕴含了我国古代文化精英们对于人类生命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表现出对于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与对生命价值的重视。诗歌的功用在于“兴、观、群、怨”,也就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形式。诗人感觉到生命的宝贵,就要力争用有限的生命去实现人生的追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短几句,将这种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的建议

科学地利用语文教材中富有人文精神的古代诗歌,可以为高中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提供极大的助力。

1.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不仅数量浩如烟海,而且所包含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孔子甚至提出“不学诗,无以言”。这足以表现出诗歌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意义。俗语有云:“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在诗歌教学中科学地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自己一定要对我国的古典诗歌与人文精神的发展和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绝对不能“临时抱佛脚”,对于诗歌进行浅尝辄止、浮皮潦草的讲解,并将人文精神以“填鸭般”的形式同诗歌进行生硬地组合,这样做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国古代诗歌是充满感性的,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在表现。它往往是诗人在灵感来临之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产品”。因此,教师要想使其成为人文精神培养的阵地,就要设法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充分利用现阶段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将背景音乐与视图进行完美的结合,引导学生进入预设的情境之中。比如,讲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以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来渲染气氛,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完精神的渗透。

3.注重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阶段的语文诗词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教诗词的内容与体现的思想感情,而是要通过对这些代表性诗作的学习来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使其在遇到同类的诗词后能够产生正确的审美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古代诗歌时要以鉴赏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例如对各种修辞手法的掌握以及对仗的技巧,等等。从而使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为其今后人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