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市场研究

纺织市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市场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纺织市场研究

纺织市场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闲置房屋;市场化;动力机制;四川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042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大量农村闲置人口涌向城市。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四川省外出务工人数达24723万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劳务输出大省,四川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突出,农村人员多以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大量人口输出造成农村房屋闲置等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的需求越来越大,城镇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也导致其有了在农村购房的意愿。而现行的法律政策严格限制农村房屋的买卖,仅允许农村房产买卖在本村内进行,不仅损害了农村居民的财产权益,同时严重阻碍了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农村闲置房产的市场化进程。因此,促进农村闲置房屋流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成为解决农村房屋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农村闲置房屋的市场化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大量学者对于农村房地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的研究是针对农村宅基地:夏松洁[1]认为农村宅基地资源作为土地资源的一种,对于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农民安家乐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城市居民的商品房制度和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但农村宅基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制度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国内环境中却难以胜任保护与利用宅基地资源的初衷。潘楚楚[2]则认为,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以往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农村房屋具有特殊的“保障性”,只能成为无法流通的“死产”,这是对农村土地和房屋资源的极大浪费。贾广葆[3]认为目前农村宅基地政策性、制度,阻碍和限制了宅基地的市场化发展,从宅基地管理的政策法规来看,现行农地政策依然是宅基地走向市场化无法跨越的障碍,宅基地市场化发展都受制于现行法律法规。施建刚、王哲[4]认为在城市化的空间转换过程中,要实现对农村宅基地的充分利用,其使用权流转是最有效途径。殷善福[5]认为应该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必须要实现流转和优化配置,必须确立农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即农地的使用权同其他商品一样,可以在产权市场上买卖,农民在土地上的投资及所形成的价值也都具有商品的属性,可以有偿转让。总结前人研究可知,学者们认为受现行法律政策的阻碍,农村宅基地的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应该顺应市场要求,确定农房、农村宅基地的商品属性,使农村房地进行流转。

本文从市场化的独特视角,基于目前四川省农村房屋的闲置现状以及分布特征,对影响农村闲置房屋市场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将“农村闲置房产资源”这一特殊的对象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结合,探索改革新思路,以期从机制层面深究影响农村闲置房屋市场化的动力,更好地解决农村闲置房屋市场化的问题。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考虑地区代表性,本文选择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宜宾市、达州市以及德阳市的绵竹市5个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的地区为研究区域,实地发放问卷,对随机抽取的村镇房屋闲置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收集了四川省5县18个村庄的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问卷354 份,其中有效问卷达336份,问卷有效率达949%。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得出调研地区各村的房屋闲置情况(见表1)。

3四川省农村闲置房屋的现状及其分布特征

31农村房屋闲置现状

根据5县18个村抽样调查的数据可知,四川省整w的农村房屋闲置率较高,5县的平均农村房屋闲置率为458%,其中绵竹市的闲置房屋比例最低,为50%,其他4市的闲置比例均达20%以上,达州市闲置率达到62%。

由于四川省农村人口基数大、户数多,导致闲置房屋数量非常庞大,在对这些闲置房屋进行调查时发现,被调查的绝大多数农户家中都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居住,主要劳动力在外打工,房屋结构也多以砖混或者砖木结构为主,其中砖混结构占比573%、砖木结构为215%,另外房屋使用率较低,农房不同程度地被闲置,易产生房屋安全隐患等问题,影响村容村貌。

32农村房屋闲置特征

闲置房屋的分布特征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交通便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见表2),由此归纳出以下特征。

321整体闲置与部分闲置并存

根据数据可知,在四川农村各个地区房屋闲置程度是不一致的,但总体而言部分闲置和整体闲置的比例相近,其中部分闲置比例为515%、整体闲置比例为485%。分析造成部分闲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部分农民存在盲目攀比的心理,没有考虑到实际住房需求,房屋建造规划不当,建筑面积大于农户实际住房需求,造成房屋未充分利用;第二,农村家庭中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留守儿童和老人,从而造成房屋利用率低下。造成整体闲置的原因则主要是部分农村家庭全家移居城市或者家庭成员长期在外,从而造成农村房屋长期闲置。根据2015年四川省统计局报告可知,进城务工的人员携带配偶、子女一起进城务工的比例为498%,与往年相比明显提高,可以预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房屋整体闲置的状况也会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322经济发达程度越高,房屋闲置比例越低

从调研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成都市的闲置房屋比例低于南充市、达州市和宜宾市等地,探究其经济水平对闲置房屋比例的影响如表2中数据所示。

结合数据分析可知调查的南充市、达州市、宜宾市以及绵竹市生产总值都较低,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相应的各市人均GDP也很低,而作为省会城市的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GDP明显高于另外四个市。结合国家统计局的闲置房屋的数量比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数据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闲置房屋的比例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闲置房屋比例越低的结论。

323交通区位因素越好,房屋闲置比例越低

在对五县十八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闲置房屋的分布与区位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就被调查的农村房产中,大量的闲置房屋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交通很不发达,50%以上的闲置房屋与公路的距离在1000米以上,距离乡镇1000米以上,出行很不方便。另外闲置房屋的分布也较为分散,少有集中闲置的现象出现,布局不合理,很多地方还没有实现公路村村通。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区位因素较好的金竹村、飞龙村等地的闲置房屋比例明显低于该市县的其他村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交通区位因素越差,房屋闲置率越高;反之,区位因素条件越好,房屋闲置率越低的结论。

324基础设施条件越好,房屋闲置比例越低

在调研的18个村中,位于成都市的大邑县4个村庄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房屋闲置率仅为20%左右,明显低于另外3个分别位于达州双庙乡、赵家镇和营山县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村,其中这5个村的房屋闲置率高达60%。位于川东北地区的南充市和达州市,农村地区交通、通信、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等基础设施与成都市相比远远低于成都市,而房屋闲置比例却高于成都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基础设施的便利程度越低,房屋闲置的比例越高;反之,基础设施的便利程度越高,房屋的闲置比例越低。

4农村闲置房屋市场化的动力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拥有闲置房屋的农户中愿意对闲置房屋进行市场化交易的比例为658%,持不愿意态度的比例为188%,154%的农户对此持中立态度,对于房屋市场化还处于观望状态。另外认为村落存在房产隐易的行为的农户占603%,认为当地不存在隐易的行为的农户占397%。

41农民的动力目标――利益最大化

四川省作为中国典型的农业大省,2014年年末农业人口达4683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生活,由于城市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远高于农村,许多农民都乐意在城市定居下来,不想再回到农村居住,对于这些农民来说,他们已经不需要农村的房屋和土地保障他们的居住权益,反而更加希望能够将农村的房产出售变成现款来保障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经济条件。[6]然而受传统观念和市场闲置的影响,农民建造购置新房时通常采取留旧建新的模式,导致农村房屋大量闲置。

另外,对我国大部分农民来说,房屋和土地是他们的主要财产,然而我国现行法律严令禁止宅基地流转,导致闲置房屋流转没有法律保障,农民失去了最重要的融资手段。[7][8]当有买房、升学、医疗、社保等资金需求时,农村的闲置房产却不能进行流转融资。就被调查的农户对影响农村闲置房屋市场化的主观感受来看,近80%的农户认为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及政策上的制约以及公共服务的不完善是影响市场化的重要因素,仅22%的农户资金的不足制约了闲置房屋市场化(见图1)。从调查来看,虽然农村房屋存量充足,市场供给充分,但是由于价值与价格不等,低廉的农村房产价格使农村房屋缺乏流转市场。当农民有资金需求,想把闲置房屋进入市场进行流转时,却往往因价格低廉等问题对进入市场产生迟疑的态度,因此需要强化对农村闲置房屋使用主体的激励,由市场决定合理的房屋价格促使农民自身效用最大化,最终促进农村闲置房屋的市场化。[9]

42需求者的动力目标――效用最大化

四川省位于中西南腹地,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具有高原、山地、丘陵和平原4种地貌类型,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四川农村地区具有独特的风貌,具有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噪声小、环境质量好等特点,相反城市生活节奏快,交通堵塞、食品安全问题和空气质量问题等较为突出,一大部分城市居民萌生了在农村购房的意愿。根据调查可知,把农村住房作为养老场所和度假的去所是购房的主要用途。如果说提高农民的出售房屋的意愿是推力,那么对农村房屋具有购买力的城市居民和“潜在需求者”便是拉力。[10]需求者动力目标即为自身效用最大化。在这里,效用主要指的是空气质量、食品安全、便捷的交通、舒适的环境等,需求者花费一定的资金在农村购房,目的是获得整体最优的配置。根据调研数据,交通的便捷性往往是需求者最先考虑的问题。55%的被调查者把交通的便捷性作为购买房产的首要因素。约70%的购买者都希望购买的房屋是在近郊,仅有139%的购买者理想的地理位置是在远郊,124%的选择在山区购买农村房产(见图2)。因此距城区距离远、深处大山交通不便的闲置房屋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另外,自来水管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覆盖程度也是影响房屋竞争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167%的被调查者和10%的被调查者分别选择自来水和互联网作为影响的首要因素(见图3)。总之,效用的最大化是影响购买者购买力的重要因素,只有购买力提高了,农村闲置房屋才有市场。

43市场的动力目标――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利益目标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房产是农民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建造的私有资产,农民依法享有对房产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是现行法律明确规定,农村房产买卖限定在同村农民之间进行,且严格禁止向城市居民出售宅基地使用权,这就导致了农村存在大量的闲置房产却没有合法途径可以流转。[11][12]随着城市居民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城市房屋和农村房屋巨大的利益落差带来的利益诱惑导致私下交易的存在,形成了隐性的交易市场。在隐性的交易市场中没有配套的监督机制,农村房屋流转市场秩序混乱。[13]同时,闲置房产买卖过程中,宅基地不随房产流动,导致农村闲置房产的价格和价值偏离,严重损害农民的自身利益。随着农村产业化和农民城镇化使得农村闲置房产供大于求,进一步压制了农村房产价格,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的。由此可知,推动农村房产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要改变这种偏向,必须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农村房产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村闲置房产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城乡房产财富的合理分配。

44政府的动力目标――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在现实情况中,农村闲置房产流转的收益确实是低于市场价的,农民无法自动产生对闲置房屋流转的利益驱动。因此必须加强地方政府政府自上而下的调控,逐步放开农村房产交易限制,增加农村房产流动性,强化对农户的激励,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自愿、民主的原则,流转时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自由地选择是否去进行流转,切实考虑保护农民的利益而不是强制性地要求农民将自己的房屋进行流转。[14]但是又必须运用利益制衡原理约束地方政府直接强制性地干预房屋的供应与利用,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健全农村闲置房屋市场化的导向机制,从而充分保障农民和城市居民的自身权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失去农村房地的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免去其后顾之忧,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5结论与建议

农村房产资源闲置是由我国国情和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是资源利用不充分的一种现象,也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根据前文可知:第一,闲置房屋的现状是闲置率较高,数量大,分布零散,部分闲置和整体闲置并存,特征是地区的农村经济现实发展情况、基础设施状况以及交通便捷性条件越好,闲置率越低;第二,农户对于闲置房屋的市场化意愿明显,半数以上支持闲置房屋市场化;第三,农户、需求者、市场以及政府四个主体是影响闲置房屋市场化的深层次的动力因素,对以上四个主体进行激励以及提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会有助于加快农村闲置房屋的市场化进程。由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推进农村闲置房屋市场化提出建议。

51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行市场经济的体系下,政府在促进资源合理分配,提高社会整体资源配置能力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各个地区经济条件差距较大,偏远的农村地区经济生活服务设施亟须健全,农村道路、水电、网络等问题都有待完善,房屋长期没有统一规划,房屋布局缺乏整体性,布局不合理,在市场上也不具竞争力,因此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整合利用农村现有的闲置房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中央一级地方财政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通信网络、生态环保等生产生活的条件,加强村庄的整体规划,逐步调整村庄布局,加强对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的就医条件,完善农村的社会化管理,夯实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改善农村发展的硬环境,增强其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从硬件设施推进农村闲置房屋的市场化。

52加强对农村闲置房屋使用主体的激励,促进闲置房屋的流转

当前四川农村地区房屋与城镇房屋价格而言是相当低廉的,为了促进闲置房屋的流转,可以在房屋进行市场化交易的同时给予农户一定的补贴和政策上的优惠。随着国家加大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完善,各种农业补贴项目不断增多,数额不断增大,据统计,2015年四川省内的各种农业补贴资金多达7857亿元,从农业补贴中抽取部分用于进行房屋流转的补贴,对于加强对闲置房屋使用主体的激励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应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深化进城农民对房屋流转的认识,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认可闲置房屋的流转,认识到促进闲置房屋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促进农村闲置房屋的流转。

53完善当前的法律法规,健全农村房屋买卖的相关配套制度

在原先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农村闲置房屋无法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进入市场流通,相关权益也无法通过市场途径进行分配。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下,如果一味地采取禁止农村房屋买卖的措施,反而是对农民财产权益的侵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城镇化的进展,因此原有的法律制度应当随着做出适当调整。我国应该不断完善农村房屋买卖制度、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使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逐步开放农村房地产市场,让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样享有合法完整的房屋产权,遵循农村房屋买卖自愿的原则流转自己的房产。[15]同时不断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强流转后统筹城乡保障制度方面的步伐,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切实地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参考文献:

[1]夏松洁我国农村宅基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度研究[D].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2]潘楚楚农村房屋买卖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6

[3]贾广葆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的基础问题及对策[J].村镇建设,2011(3):56-59

[4]施健刚,王哲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10(8):47-54

[5]殷善福论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J].长江大学学报,2009,9(3):89-91

[6]程良,黄万连,陈根贵州省农村闲置房屋现状的调查――以遵义地区新南乡为例[J].时代金融,2012,12(2):93-94

[7]谢凤云当前农村闲置房屋破解思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07(2):184-186

[8]李太淼论逐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J].中州学报,2013(4):20-28

[9]胡ノ埃钱铭杰基于推拉理论的农村在基地退出动力机制研究――以河南省唐河县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3):47-54

[10] 樊雅丽促进农村闲置房屋的流转[J].经济工作,2008(15):33-134

[11] 杨遂全,张锰霖,钱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闲置房屋的出路[J].农村经济,2015(1):13-18

[12] 陈进兵重庆市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确权与流转机制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13]章合运农村房屋流转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府新论,2010(5):80-83

[14]杨继瑞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的探析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8(5):3-6

[15]徐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探析[J].兰州学刊,2010(9):22-24

纺织市场研究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房地产市场信用危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论文摘要:中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各种社会经济矛盾日渐凸显,其中,信用危机尤其是关乎百姓生活的房地产市场中的信用危机已成为中国现阶段备受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信用危机主要根源于正式制度约束软化、非正式制度约束缺失、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等。

一、问题的提出信用,即信守承诺,说到做到,是一个人、一个组织的品行,也是整个社会的道德观

信用起源于交易的需要,交易越发达,信用越重要。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活动中不讲信用、违规、违约、违法现象呈现出有增无减的态势。这其中又以房地产市场领域表现较为突出。

首先,信息垄断是开发商和中介的惯用手段。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经济中司空见惯,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尤为严重。相关媒体受利益驱动,不加审核与鉴别地为房地产开发商与房地产中介大作广告,甚至推出了一些名不副实的所谓房地产排行榜,严重误导了普通消费者。

其次,房屋销售中的“隐蔽行为”、“隐蔽知识”让人防不胜防。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它们经常是作为两类不同的非对称信息糅合在一起出现。例如,开发商为建好房子选择了怎样的建筑承包商、监理公司、装修公司是购房者不清楚的,这是隐蔽知识问题;开发商、建筑承包商、监理公司、装修公司为建好房子又是否共同努力工作,这是隐蔽行为问题。无论是房屋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开发商和中介都在购房者面前表现得空前的团结和行为统一,这是购房者所无法明确了解的。例如,明明是销售手续不全的房子却也堂而皇之地参加房展,还带着顾客来售楼处交定金甚至全款以缓解其资金不足的困境;明明是销售情况不好的房子却也在楼盘销售表上贴满了代表已售出的小红旗,而且都是户型好、位置佳的房子,给看楼者以供不应求的假象;更有甚者,有的开发商极力控制房屋销售的各个环节,等到房价大涨了,“典藏”房源才开始正式限量发售。

最后,房地产的暗箱操作现象,从大的方面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土地和规划指标上。据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统计,2003年全国共发现各类土地违法行为17.8万件,立案查处12.8万件,涉及土地面积5.59万公顷,其中耕地2.84万公顷。在这些违法违规案件中比较常见的手段有:擅自更改土地用途、肆意更改规划指标(例如更改容积率)等等。最近,“房产假按揭”案件在北京的公开审理又进一步暴露了房地产市场的信用危机。“假按揭”是开发商、放贷银行和律师事务所三方之间的合谋,开发商假借他人个人信息,炮制虚假购房交易。他们或是威逼利诱公司员工,使其提供身份证、签名个人信息,或是利用其亲朋好友关系,甚至有偿购买“业主”信息。“假按揭”成了开发商的一种融资渠道,而带来的副产品就是“炒高房价”。

综上所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信用危机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以下,笔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层面进一步剖析该问题,尝试找到问题的根源。

二、房地产市场信用危机的根源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游戏规则,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从房地产市场的信用危机来看,这三个方面都出现了问题。

(一)非正式约束软化

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因素。其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不仅可以蕴涵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还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取得优势地位的意识形态可以以“指导思想”的形式构成正式制度安排(或正式约束)的“理论基础”和最高准则。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文化传统对正式约束的巨大影响,因为同一种正式约束在经过不同的文化传统的浸染后往往带有不同的色彩。故此,笔者将简要分析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信用的影响。

首先,意识形态混乱。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意识形态是能产生极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资本。“好”的、合乎义理的意识形态能降低社会运行的费用,减少违规或“搭便车”的可能性,淡化机会主义行为。目前,我国许多人的意识形态受到经济环境、西方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混乱,“一致向钱看”的思想腐蚀着人们的灵魂。在金钱面前,个人忘记了“仁义礼智信”,企业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义务。所以,在利润至上的今天,中国许多房地产企业玩弄各种手段、权术欺骗消费者以获取超额利润也就不足为奇了。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必须通过提高政府向意识形态的教育投资来提高个人意识形态的资本积累,从而树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其次,信用文化缺失。信用是一种价值观,它根源于文化和历史传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信用的观点是矛盾的、不明确的、不够与时俱进。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讲信用是有等级区别的。讲信用是对普通民众的要求,不守信用则是统治阶级的特权。成大事者必当不择手段的观念在当前还是根深蒂固的。

第二,讲信用是根据自己与别人的远近亲疏来决定的,信用的强弱也有不同。传统信用文化主要是围绕着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展开的,只对人不对事,其信用是有限的,这大概与中国人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有关。第三,中国传统的信用观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和伦理的自律,具有明显的非功利主义性质,完全依靠个人的修行来约束(是一种内在约束),这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互利双赢、依靠正式制度的约束(是一种外在约束)的信用观是背道而驰的。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关系型经济为主,关系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与信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矛盾的。因为,关系经济中所包含的人情式交易是原始的一种交易方式,交易双方信息透明、全面,交易结果确定可预测,交易费用低甚至为零,但是它的交易范围是极其狭小的,完全满足不了市场经济的规模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缺乏法律性规范而人情高于一切的社会里,谋略成为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手段。人情与谋略制约了社会的制度创新,同时,也使中国缺乏一种促进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氛围。人情往往使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失效,使法律、制度、契约、信用失灵,从而使信用、合约的经济关系难以形成。

(二)正式约束缺乏

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最先将制度进一步划分为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他认为,正式约束包括政治(及司法)约束、经济约束和合约。这些约束可以作如下排序:从宪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终到确定制约的单个合约,从一般规则到特定的说明书。政治约束可广义地定义为政治团体的等级结构,以及它的基本决策结构和支配议事日程的明晰特征;经济约束用于界定产权,即关于财产使用,从中获取收入的权利束,以及转让一种资产或资源的能力;合约则包含着对一个交换中一个具体决议的特定条款。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并且从各自的不同角度给予产权不同的界定,其中,有两点基本是认同的,即产权是一组激励和约束人的行为的权利束;产权是一组人与人之间的合约关系。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产权界定不清是产生“外部性”和“搭便车”的主要根源。

从深层次看,当前中国出现信用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权的缺乏、不到位和不明确。在中国,许多交易(尤其是大量公有制企业参与的交易中)主体可以不负责任地决策(透支信用无所谓),或者缺乏连续性(如承包期到了)。没有产权的约束是不可能建立社会信用的。对此,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产权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中国企业不讲信誉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产权不清。产权不清,人们就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也不可能从企业的信誉获利,自然就没有必要讲信誉。他认为,产权是社会的道德基础,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毁坏了信誉的产权基础,限制了自由竞争,必然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坑蒙拐骗盛行。_7郑也夫也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有十足的产权后,这个产业是自己的,他会爱惜声誉。相反,产权不明确,就会追求短期效益,捞一把就走,这样就会产生很多欺诈行为。1998年7月3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简称23号文)的公布实施,以取消福利分房为特征的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从此拉开大幕。到2006年为止,短短的8年期间,中央对房价和房地产市场的一次又一次调控,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可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正式约束漏洞还很多,这给开发商及相关的利益集团以可乘之机。目前,中国亟须相关的细则来堵住这些漏洞。例如,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不严,有必要将相关的权力部门与执行、监督部门分开,使权力和利益相互制衡,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执行受上级主管的制约而导致的欺瞒、、寻租等问题。对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譬如房产假按揭、偷漏税、虚报利润等)也要有不断创新的制度来加以约束,特别是完善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制度变迁,由土地产权行政化制度向土地产权市场化制度转变,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国内的经营性土地出让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协议出让、批租改为公开的“招、拍、挂”。但是,土地产权并未真正界定清楚,产权关系混乱。城市土地所有权没有明确的法人代表,中央和地方的土地财产产权关系界定不清。城市土地产权分配缺乏正式的法律形式,土地产权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这就给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以可乘之机,大肆赚取短期暴利的同时而置自身信誉于脑后。其实,这并非是城市土地产权市场化造成的,而是城市土地产权市场化不充分、不规范的必然结果。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推进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建立健全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

(三)实施机制不健全判断一个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它是否完善以外,更主要的是看这个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在经济活动的复杂交换中,交换品具有许多有价值的特征,衡量成本很高,实施不可能自动进行,欺骗、违约行为会阻碍复杂交换的出现,因此必须建立制度为合作者提供足够的信息,监测对契约的偏离,通过强制性的措施保证契约的实施。

检验一个国家的制度实施是否有效(或具有强制性),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将使违约成本极高,从而使任何违约行为都变得不划算,即违约成本大于违约收益。经济学家分析表明,当某人从事的违约行为或违法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此人便会选择违约。这样看来,中国的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目无法纪、欺瞒消费者的主要根源就在于他们的违约成本远远小于违约收益,就在于我们经济活动中对交易主体约束的软化,尤其是对那些违规者的制度(包括法律制度)约束过于软化,实施机制不强。要知道,在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或个人如果失信,信用等级就会降低,生产、生活处处受限制,在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相比之下,中国的法律还是比较“宽容”的。

纺织市场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锅炉结焦;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1-0023-01

1 锅炉结焦的原因

锅炉结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煤灰是产生结焦的根源,炉墙的温度是使得结渣的外部因素,炉内的空气动力场组织对于结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煤质因素

燃用的煤的煤质对于电厂锅炉结焦有着很大的影响,结焦的内因受到灰质的成分和熔化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煤灰对受热面的沾污结焦的倾向,可以用灰熔点温度及其灰的主要成分来判断煤灰的结渣程度。但是仅仅用熔点来判断煤灰的结渣是很不准确的,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因此,也应该选用其他的指标来进行评价。依据灰的结焦指标可以得到所用煤灰使用的哪种类型,并且是通过煤灰组成计算公式来计算,依据煤灰常规结渣判别准则,可以基本上知道燃煤的结渣性能。

1.2灰熔点因素影响

灰熔点是结焦的关键,煤在进行燃烧时,加入燃煤中含有的氧化钠、氧化亚铁、氧化钾较多时,灰熔点就会很低,从而容易结焦;加入燃煤中的氧化硅、氧化铝含量较大时,就不容易结焦。灰熔点与烟气中灰的化学成分、灰的浓度和炉内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燃煤中含灰量不相同,那么灰熔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灰中各种成分在加热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接触的比较多,产生分解、化合的机会也比较多,灰熔点就会容易降低。

1.3机组运行状态因素

锅炉运行的含氧量是炉内的氧气,它对于锅炉结焦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锅炉运行的氧量比较低,那么炉内的还原性气氛就比较强,灰熔点就会下降,很容易产生结焦。因为在铁量增加的同时灰熔点会随之降低,而炉内气体的某些性质也会影响灰熔点。例如铁在炉内的氧化性气体作用下能够以Fe­­2O3的形式存在,再增加铁量的时候铁的熔点就会缓慢地降低。如果炉内的还原性气体的影响下,Fe­­2O3会被还原成FeO,同时灰熔点也会很快地降低。FeO与炉内灰渣中的SiO2很容易反应生成化合物2FeO・SiO2,这种化合物的熔点为1 065℃。因此,我们了解到如果对炉内输送气体的氧气量受空气预热器或者说吸风机影响而含量降低则必然会在炉膛出口的位置有大量的还原性气体的存在,进而增加煤灰的结焦。

依据以往经验,为了保证煤灰在炉膛口不结焦,炉膛口的温度要比煤灰的熔点温度低出至少100°。如若炉膛口温度没有达到这个条件则管子表面会有很多的结焦。固定了炉型后,要是改变喷燃器或者一二次风喷口的角度则还要控制人员进行粗略的调动,粗调很难把握尺度,使得锅炉内的燃烧状况达不到最优,同时上层的燃烧器里的煤粉颗粒燃烧不完全不能充分利用。遇到质量较次的煤时,燃烧性能会进一步的降低,更会导致炉膛口的高温,引起结焦。

假如锅炉结焦频繁发生,水封槽被煤灰填积而没有充足的水,则水封槽的应用效果会大打折扣,还会有炉膛下部出现漏风状况,下排燃烧器就会有较低的稳定性。在炉膛火焰中心温度持续升高的时候,上排的燃烧器会提前着火,促进该区域温度的再升高,导致上排燃烧器及中排燃烧器结焦的发生。

2 锅炉结焦的危害

1)锅炉出力能力降低

在炉膛口温度升高,蒸汽出口以及管壁温度偏高的情况下,锅炉出力性能会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水冷壁结焦,则影响蒸汽的蒸发量。

2)锅炉的热效率降低

当锅炉的受热面发生结焦时,导热性能就受到影响,而排烟的温度会升高,锅炉整体的热效率就下降了。燃烧器口出现结焦则炉内气体就发生流向偏斜,可能会增加机械以及化学热损。热效率降低锅炉的用电量则增加。

3)锅炉的安全系数降低

锅炉结焦后会使得排烟温度、管壁温度偏高,受热不均匀会使设备的热度差偏大,不利于炉内水循环的安全。炉内结焦掉落时可能会堵塞排渣口或者砸坏水冷壁管,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在长时间的除渣时,炉内气温严重降低影响锅炉的燃烧。

3防止锅炉结焦的措施

3.1保持锅炉燃烧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在对锅炉进行日常检修的过程中调整更换出现磨损或脱落的风喷口,保证煤粉在分喷口的均匀分布。

3.2保证燃煤的质量

电厂应根据当前实际的燃煤质量调整自身的燃烧方案,保证有最优的燃烧效果。燃烧管理部门应该更多的研究混配煤技术,降低低熔点的物质含量,把握灰熔点,避免结焦现象发生。

3.3应用科学的运作模式

为控制炉膛口温度,应设置持续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炉膛口烟温,保证控制在灰熔点以下。同时要把握好炉内过剩空气系数。在适当的时候提高一下风速可以推迟煤粉的着火也可以增加气体的流动,减少气流偏斜。锅炉正常的燃烧还要有合适的煤粉细度,过大过小都会导致燃烧器的故障。

电厂锅炉的结焦问题有很多原因,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保证电厂锅炉的正常、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思佳,王文元.燃烧调整对锅炉结渣影响的分析[J].中国电力技术,2005.

纺织市场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长太白铁路施工组织方案比选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1线路概况

1.1线路起讫地点及全长

长春至太平川至白音胡硕铁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西部和东部,线路东起长春市,向西经长岭县城、长岭县太平川镇、利用既有平齐线至通榆县边昭镇,然后向西至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全线新建正线长度387.475km。

1.2地形条件

沿线地形总体上东西高中间低,地貌形态多变,根据成因和形态分为:洪积、冲积冰水高平原区、河谷冲积平原区、丘陵状台地区、冲湖积低平原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丘陵区6个单元。

1.3工程复杂情况

本线主要穿行在洪积、冲积冰水高平原区,河谷冲积平原区,丘陵状台地区和冲湖积低平原区,沿线地质情况较复杂。

2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2.1自然特征

线路经过区域无明显新构造运动,区域稳定性较好,对工程设置影响较小

2.2交通运输情况

2.2.1铁路

本工程可以利用京包线、京通线、长白线、长大线、大郑线、通霍线、平齐线、京山线、沈山线、长滨线、滨洲线、通让线、长图线运输材料。本段钢轨、道岔、轨枕、桥梁支座、道碴等考虑用营业火车运输,运输比较便利。

2.2.2公路

本工程沿线经过两省(内蒙古、吉林省)、三市五县(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松原市长岭县、白城市通榆县、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沿线公路网比较发达。

2.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

沿线电力资源相对丰富,施工用水,可从河流直接引用地表水或打井取水,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机械所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

本工程所用建筑材料分散,就近供应。

3.施工组织方案的比选及推荐意见

3.1施工组织方案

方案一:在小合隆站和满汉营站各设一处铺架基地,小合隆站到满汉营站之间采用双向铺架,从满汉营站往西巴彦花方向采用单向铺架,总工期2.5年。

方案二:在小合隆站和满汉营站各设一处铺架基地,为减少运梁成本,在高丽板增设一处制存梁厂,小合隆站到满汉营站之间采用双向铺架,从满汉营站往西巴彦花方向采用单向铺架,总工期2.5年。

方案三:在小合隆站和边昭站各设一处铺架基地,小合隆站到边昭站之间采用单向铺架,从边昭站往西巴彦花方向采用单向铺架,总工期3年。

3.2各方案铺轨及控制工期工程进度和措施

方案一:在小合隆车站和满汉营车站附近各设1处铺架基地,从小合隆和满汉营同时向太平山方向铺架,同时由满汉营向西巴彦花方向铺架。全线铺架总工期为9个月,综合铺架进度1.435公里/天。

控制工期工程为跨S207省道特大桥、跨平齐铁路和S207省道特大桥和西开元特大桥。

方案二:同方案一,在高丽板车站附近增设制存梁厂1处,从小合隆和满汉营同时向太平山方向铺架,同时由满汉营向西巴彦花方向铺架,全线铺架总工期为9个月,综合铺架进度1.435公里/天。

控制工期工程同方案一。

方案三:在小合隆车站和边昭站附近各设1处铺架基地,从小合隆向边昭方向铺架,同时由边昭向西巴彦花方向铺架,全线铺架总工期为14个月,综合铺架进度0.923公里/天。

控制工期工程为西开元特大桥和跨平齐铁路和S207省道特大桥。

3.3材料运输方案

各种材料供应单位情况见表1。

表1材料供应情况表

以上材料由营业火车通过长大线、长白线、沈山线、平齐线、大郑线等运至相关铺架基地,再由工程列车运至工地。

3.4各方案优缺点分析、比选及推荐意见

各方案优缺点分析详见表2(施工组织方案比较表)。

各方案综合比较情况见表3。

表3施工组织方案综合测算比较表

通过以上分析,铺架方案二工期短、综合费用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更加符合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施工的原则。推荐方案二为本工程铺架方案,即分别在小合隆和满汉营设铺轨基地和制存梁场各1处,在高丽板增设制存梁厂1处,总工期2.5年方案。

4.施工工期总体安排意见

纺织市场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胰腺癌根治术;吻合方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6 R7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55-5200(2014)01-013-04

Doi:10.11876/mimt201401004

Clinical Analysis on Different Anastomotic Methods of Pancreatic Cancer Radical Mastectomy ZHAO Zhi-qia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ical,Laiwu city people’s hospital,Laiwu 271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nastomotic methods of pancreatic cancer radical mastectomy on clinical effect, for finding the best anastomotic method and improving the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50 case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from April 2010 to April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veragely.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ancreas duodenum resection, o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ied end-to-end anastomosis, and the other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ested end-to-end anastomosis.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ied end-to-end anastomosis group was 12%,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1 year, 3 years and 5 years was 76%, 48% and 16%.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nested end-to-end anastomosis group was 20%,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1 year, 3 years and 5 years was 72%, 52% and 2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had no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or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amount, blood transfusion, peripancreatic drainage fluid volume, peripancreatic drainage fluid amylase concentrations, anus exhausting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Different anastomotic methods of pancreatic cancer radical mastectomy have no evident difference for the condition during operation, which depends on the skill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of operators. But tied end-to-end anastomosis has the best effect.

[Key words] pancreatic cancer radical mastectomy;anastomotic methods;clinical effect

胰腺癌是临床上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癌”,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目前治疗早期胰头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胆总管中下段癌等标准术式。但该根治术涉及到胃、胰腺、空肠等多个脏器,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胰瘘是PD术后主要并发症[1-2],改进胰肠吻合方式是预防胰漏发生的重要途径。数十年来,临床对增加吻合口密封性,减少吻合口张力,改善吻合口血供等方面进行了多种研究,提出了多种吻合方式,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吻合方式被公认为最佳。本次研究对临床较常用的捆绑式和套入式吻合方式进行研究,为提高吻合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提供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捆绑式吻合组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5岁,平均(56.1±4.2)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3个月,平均(2.1±0.4)个月;病理类型:冠状癌8例,鳞癌9例,黏液癌8例;合并症:高血压病4例,肝功能异常4例,低蛋白血症3例,贫血2例。套入式吻合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7岁,平均(57.1±4.5)岁;病程最短4周,最长4个月,平均(2.3±0.5)个月;病理类型:冠状癌7例,鳞癌9例,黏液癌9例;合并症:高血压病5例,肝功能异常3例,低蛋白血症2例,贫血3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术前应用广谱抗生素,术前均予以补液等对症治疗,纠正贫血。手术切除范围根据肿瘤大小和浸润范围在门静脉左侧至少3cm切断胰腺,包括肿瘤、胰头和钩突部等,胆总管以下和胆囊等,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等,对肠系膜血管进行根部淋巴结清扫。

捆绑式胰肠端端吻合将离断的残余胰腺残端游离3~4cm暴露空肠,将其远端向黏膜层外翻3~4cm,高频电刀喷凝破坏的外翻部位后向主胰管内置入一合适的支撑管,事先将其修剪成数个侧孔,然后插入空肠远端,将胰腺残端套入空肠内后外翻,折成原状后将空肠端套入包裹,将空肠断端和胰腺间断缝合。在空肠两断端血管系膜上戳孔穿过1根10#丝线,确保捆绑后空肠端仍有动脉供血,然后环形包裹残余胰腺空肠一周后结扎。缝合的松紧程度以可伸入一小号血管钳为准。

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方法在切断肠缘后用肠钳夹闭备用,选择一根合适的支撑管并修剪成数个侧孔,从主胰管中置入支撑管,远端插入空肠远端,将空肠远端和胰腺残端连续缝合一周后收紧并结扎,使空肠浆膜面和胰腺外膜相贴形成反折后套入2cm左右,将空肠的浆肌层和胰腺背膜缝合一周后结束。

2组术后均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生长抑素抑制胰腺酶分泌,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胰周引流液量、胰周引流液淀粉酶浓度、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对术后的并发症胰瘘、腹腔内出血、消化系出血、肺部感染、输入段梗阻、腹腔感染等进行比较,对术后的1、3、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将调查统计的内容作为变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

2 结果

2.1 2组并发症比较

对2组患者并发症进行比较,套入式吻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捆绑式吻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数据见表1,2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在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

对2组手术时间等进行比较,2组治疗后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胰周引流液量、胰周引流液淀粉酶浓度、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2组治疗后生存率比较

对2组治疗后1、3、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捆绑式吻合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48%、16%;套入式吻合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2%、2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研究显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后,胰颈部断面上的后3mm,术中很容易损伤。这是因为胰腺本身体积较小,质地脆弱,加上术中出血,牵拉等因素就造成术中损伤。而捆绑式胰肠端端吻合优点是在吻合过程中能将黏膜层和浆肌层完整缝合,降低了针孔胰瘘的风险性[4-5];阻断了空肠浆肌鞘和胰腺表面潜在的间隙,构成了一道无缝合屏障,最重要的一点是不需要寻找胰腺管,不需要如其他吻合方式那样需要剪成鱼口状相对缝合,这点特别适合于胰腺组织质地柔软,与肠管缝合困难者。但也存在胰腺断端容易暴露在肠腔内,发生胰腺组织坏死,出血和胰管瘢痕化等缺陷[6-7]。本研究结果中有1例因此出现胰瘘。

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实用性强[8]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胰管较细而不易寻找者,胰腺质地脆弱的胰腺癌患者。但其也有缺陷,主要体现在胰腺残端在肠腔内容易诱发出血和胰管断面疤痕性狭窄而影响胰腺外分泌功能,且对胰腺有一定的损伤性。所以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在胰腺吻合中尽可能放置胰管内支撑管,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损伤胰腺的可能性,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所有患者均放置了内支撑管,避免了对胰管的再次损伤,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出血量较少。且在手术操作中要避免损伤缝扎和贯穿胰管,贯穿胰管后胰腺和胆道内的分泌功能会显著下降,术后并发症明显升高,而缝扎胰管后虽然在短时间内出血量会减少,但术后腹腔内出血量会增加,并发症会增加[9-10]。

对于难以放置的支撑管,可选择在胰颈部左侧1.2cm处切断胰腺以行胰肠吻合,而这样的优势在于切断后胰腺内的位置会更加稳定,且切断后不会影响整个手术的过程,之所以选择左侧1.2cm进行切断是由于oidd括约肌的作用,此部分切断后不会影响功能[11]。

结果显示,两种不同的吻合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胰周引流液量、胰周引流液淀粉酶浓度、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这说明了两种吻合方法在术中操作时难易程度相当。Sari等[12]研究认为,胰腺癌预后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胆系感染、营养状况、合并基础疾病、胰腺质地、胰腺内分泌功能、病理类型等,一般来说,年龄在65岁以上的,且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且术前高胆红素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30%以上,且术中出血量会明显增加。Shailesh 等[13]认为,吻合口潜在间隙过大、肠腔内压力升高、吻合口血液灌注不足、胰腺钩突残留等问题容易造成预后不佳。胰腺本身质地较柔软,容易出血,吻合后损伤更大,出血、撕裂等会演变成纤维化改变。体积也会相应萎缩,质地韧性也会相对增强,胰管发生扩张,所以在临床上对于高龄患者,合并有多种疾病者可采取姑息手术治疗方法[14]。患者自身的条件及术者的熟练程度及术式选择均会影响预后及患者生存率。

本研究1、3、5年生存率与报道的结果[15]类似,均显示出5年生存率较低,平均在20%以下,这说明胰腺癌恶化程度高。但从本次研究结果整体上看,胰腺癌根治术采用捆绑式胰肠端端吻合方式整体并发症低于套入式,特别是胰瘘的发生率低于套入式。

参 考 文 献

[1] 郑海燕.不同吻合方式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8(15):104-105,106.

[2] 袁媛.胰腺癌根治不同吻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104-2105.

[3] You D,Jung K,Lee H et parison of different pancreatic anastomosis techniques using the defini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Pancreatic Surgery: a single surgeon’s experience.[J].Pancreas,2009,38(8):896-902.

[4] 陆维祺,陈福真,符伟国,等.联合血管重建胰腺癌根治术(附7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20(4):208-210.

[5] 李汉智.联合血管重建胰腺癌根治术14例治疗效果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2,07(8):20,45.

[6] 唐艺,何云.胰腺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的临床应用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6):464-466.

[7] Nanashima,A.,Abo,T.,Kunizaki,M. et al.Portal vein anastomosis with parachute method in hepatectomy and pancreatectomy[J].Hepato-gastroenterolo gy,2012,59(116):1000-1002.

[8] Xiang,G.-M.,Tan,C.-L.,Zhang,H. et al.Central pancreatectomy for benign or borderline lesions of the pancreatic neck: A single centre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review[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2,59(116):1286-1289.

[9] 陈新,刘洋伯,陈和平,等.标准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6):799-800.

[10] 彭淑牖,薛建锋.胰头癌不同根治术术式的选择原则[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10(3):203-205.

[11] 钟守先.积极开展胰头癌根治术-为提高五年生存率而努力[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5):267-268.

[12] Sari,YS,Koc,O,Tunali,V et al.Choice of the optimal pancreaticojejunal anastomosis technique: how can we improve patient safety in pancreatic surgery?[J].Journal of hepato-biliary-pancreatic surgery,2008,15(5):479-482.

[13] Shailesh V Shrikhande , Melroy A D’Souza.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ectomy: Evolving definitions, preventive strategies and modern management[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1,14(38):578-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