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规范管理

图书规范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书规范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图书规范管理

图书规范管理范文第1篇

一、医院图书档案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看图书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医院固然是以医疗卫生活动为主的场所,但是它需要医生、护士乃至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医学不断在发展,人们不断探索出新的技术,不断丰富着当前的医学理论体系。诚然,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很多资料都能够从计算机上直观地进行了解,但是医生不可能随时翻看计算机进行查看,并且电子设备在医院很多区域会对医院的医疗设备产生影响,所以图书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医院还保存着过去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绝大多数至今仍然能够使用,并且某些书籍上还有珍贵的笔记,对于医生进行医学研究有巨大的助益。由此我们看出对医院图书进行规范化管理很有必要。

其次我们分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前文所述,图书的管理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医院进行创新和向前发展重要条件,而档案则是医院的基础。档案资料分两种,一种是人事档案,一种是医学档案。人事档案关乎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重要性自不必说。医学档案则是在医院的各种智能活动中形成的,这些档案具有真实性、准确性、指导性等特点。例如,医生对疑难杂症进行开会研讨并进行临床试验记录的档案,就对医生掌握新的治疗方法很有帮助;而旧的患者的资料则对患者病患复发时诊治活动提供了依据,使医生的治疗更为科学。

二、医院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医院管理者和档案管理者对于图书档案管理的不重视。当前绝大多数医院只看眼前,以看病救人为主,这本没有问题,但是医院往往仅仅看中看病救人,而忽视内部的管理和对资料的整合与总结,眼下对于医院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医院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医院本身的不重视也就导致了图书和档案的管理者对此也不重视,这些部门的人往往没有将这项工作当做重要的事情来做,有需要时,才会花费大力气寻找相关资料,浪费的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其次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医院对图书和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不重视,不会专门引进具有先进管理常识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而仅仅是从其他部门转岗过来。这样以来,档案的管理人员不论是工作积极性还是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都有所欠缺,并且绝大多数的档案管理工作交给年纪较大的不适宜在其他岗位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无论在知识架构还是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上都远远不够,给医院图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敲响了警钟。

再次是医院图书档案管理结构混乱,使用率低、投入低。图书资源还好说,医院往往会统一进行管理,但是对于各种医疗资料来说,医院一般都各自保存在各个部门与科室,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以来,在医院内部,形成了重复管理的局面,并且部门之间的资料互通产生障碍,不利于医学资源的交流和促进。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医院对档案的使用率很低,档案仅仅起到了记载的作用,没有发挥其真正核心的作用。进而来说,使用率低就导致医院对其的投入低,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医院图书档案治疗规范化管理。

最后是与现今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接不畅,不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于档案管理的存进作用。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和广泛应用,使各个领域的管理和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当前医院的图书档案管理还没有进行科学的编排、检索和管理。

三、医院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有效措施探讨

首先,实现医院图书和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是要对其重视。我们上文中所分析的各种原因,归根究底还是医院的管理者对这方面的不重视。对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高的要求,医院的图书和档案只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迟早有一天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图书和档案也会完全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医院的管理者应当充分注意到医院图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医院正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开展工作。

其次,应当适当地加强相关的软硬件的更新。先进的图书和档案管理需要依托于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硬件,需要改变以前无序的管理手段,购置先进的管理器械,并进行分类、检索、借阅和归还登记等软件的设置。另外,要开辟专门的空间进行图书和档案的管理,存放图书档案的房间应当做到干燥防潮、放火防水、防盗等工作较为完备,为图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场所。要实行现代化的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收集和传递信息、数据计算较为严谨和迅速的特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配合扫描系统,将档案管理人员从大量的人工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现代化的管理工作中去。

再次,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医院作为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要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目标,必须将档案的管理工作看做是自身的职责之一,严格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档案分类归档工作;另外,医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分管的部分以及其职能范围,对图书和档案进行统一的管理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是整个图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有章可循。

然后要对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因为管理人员是直接的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应当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要求图书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和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在档案的保存管理上能够做到井井有条,在档案的调取和归还上能够做到清清楚楚,并且要让这些图书档案的管理者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开发这项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书规范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图书管理模式 规范与创新

一、突破传统的服务观念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的图书管理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服务观念上,这不仅制约了图书管理模式也更新,同时也影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图书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应革新落后的服务观念,并注重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形式主要是一对一的方式,这就致使服务工作处于被动性。作为图书馆的员工,应突破传统的服务理念,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二、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

(一)采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在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中,由于文献信息过于分散,这不仅制约了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导致读者在查找信息时出现盲目性。因此,为了保证文献资源的使用率,应采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将分散的文献信息有效的集中在一起。同时,为了满足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需要,图书馆也应逐步扩大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以便扩大读者获得阅读信息的来源。由此可见,经过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满足了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完成。因此,采取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与规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二)组织信息整理部门。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中,由于大多数都是以文献管理为核心,所以,图书馆管理部门的设置主要是以文献的类别完成的,这就导致使图书管理部门过于繁杂,而且也不符合信息时代的管理模式。因此,为了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应根据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的需要,适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并组织信息整理部门,将分类编目与采购部门结合在一起,以便减少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人力与物力。由此可见,为了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有必要组织信息整理部门。

(三)加强对馆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网络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很多馆员由于缺乏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这不仅制约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同时也不利于服务技能的提高。因此,为了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应按时对馆员进行培训,不但要提高馆员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也要提高馆员的计算机水平与外语水平。同时,馆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知识水平,并且还要更新落后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模式。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管理体制的规范化。由此可见,加强对馆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在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规范与创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创设网络阅读的平台

(一)提高导读的理论与经验。

由于不同学生所需要的阅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为了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与有效性,图书馆应提高导读的质量与品位。目前,有些导读由于自身的理论与经验不足,所以导致阅读时没有充分把握好适合学生阅读的信息,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图书馆应提高导读的专业素质,并做好导读的培训工作。作为导读应从学生的兴趣与实际情况出发,推荐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数目。由此可见,提高导读的理论与经验在构建网络阅读平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二)注重读者的成功体验。

为了培养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图书馆应指导读者的阅读行为与阅读方向,并要注重读者的成功体验。读者在阅读时的主观能动性,不但关系着自身阅读的质量,而且也影响着自身阅读的积极性。所以,只有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成功的,才能激起读者阅读的欲望。读者在阅读中,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利于积累有效的阅读经验。所以说,读者的成功体验在提高阅读质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注重读者的成功体验在构建网络阅读平台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引导读者阅读积极的信息资源。

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所以,为了保证读者阅读的质量,图书馆应引导读者阅读积极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针对于读者的需要,在网上开展一个校园网站,并在上面设置新书介绍与读书咨询等专栏,这不但便利了学生查找信息,而且也保证了学生阅读的质量。面对众多的网络信息,有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引导,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查询,这也防止了学生在网络上迷路。由此可见,引导读者阅读积极的信息资源在创设网络阅读平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高职高专图书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与创新化,应逐步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并要加强图书馆员工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随着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要求的逐步提高,图书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传统的服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图书管理工作的需要。由此可见,在高职高专的图书管理工作中,实现管理模式的规范与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君武.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障碍及解决机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2).

[2]陆云芳.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7).

图书规范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图书馆 精细化管理 实现途径

精细化管理,又称精细管理、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是源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认为管理是由细节构成的,讲究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求最优,强调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富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强化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满足广大用户、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图书馆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选择和要求。

2.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关键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图书馆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服务资源的多元化,图书馆服务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趋多元化,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图书馆服务过程的细节。实行精细化管理,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工作服务过程精确、量化和规范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问题,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3.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益的需要

加强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使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就是要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常规管理,力求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获取最大的绩效。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权限,知晓工作的内容、要求、程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损失,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二、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1.确定“精、准、细、严”的工作思路

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就是对图书馆战略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使战略规划能够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其核心思想用四个字可以概括:精、准、细、严。“精”,即精益求精,是要求图书馆员工对待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使工作达到“更好”。“准”即准确定位,是指对图书馆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能与职责都要做出具体、清晰、明确的规定,每一道工序都要规范清晰,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机衔接。“细”指细化目标,是指把每一项工作一层一层地分解细化,明确各个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最终使责任指标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者。“严”指严格考核,是指对照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量化的标准,对图书馆员工进行考核,并依照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2.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制度化、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必要前提。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规范图书馆内部管理的制度体系,也就是图书馆员工必须遵守的各项工作规程、规章制度,以此来制约和规范员工的日常服务工作和言语行为,培养员工遵守制度规则的自律意识和文明服务行为,并在其违反时进行处罚。二是建立完善的规范图书馆工作服务对象的行为制度体系,也就是读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规定,以此来制约和规范读者的行为。

三、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应避免走入误区

1.要避免过分注重“指标”,过于强调“量化“

精细化管理要求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但“精细化”不等同于量“化” ,“精细化”不仅求“细” ,更求“精” ,因而应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如果只注重指标分解,定量考核,那么员工可能会只注重完成量的指标,一味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而缺少创造的激情,这样就很难将事情做到极致,创造最大效益。

2.要避免过分纠缠“细节” ,将“强调细节”变成“繁琐化”

在管理工作中,并不是管理越细致,规范越细密越好。过细的规定不仅束缚了员工的手脚,也给考核增添了负担;同时容易导致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协作精神下降,彼此隔离疏远;还容易模糊管理者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在了一些不该过分关注的地方,结果陷入繁琐的具体事务中。因此,在学校图书馆工作中,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整体把握,兼顾细节。

3.要避免过分拘泥于“制度” ,将精细化等同于“制度化” 、“刚性化”

精细化管理以“规范化”为基础,又不止于规范化,还应向个性化靠拢。“规范化”要求用制度来分解职责,用制度来规范行为,促使每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都到位、尽职。但是,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可用制度来规范的,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在建立严格、具体、系统的制度并要求员工严格遵循的同时,还需要“弹性空间” ,以发挥员工的个性特点,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和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去研究、实践、完善。在实际工作中,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真正渗透到图书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一个员工身上,使之高标准、高质量地履行好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只有这样,图书馆管理才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各项工作才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冯镜.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情报管理.计算机科学,2008.09.25.

[2] 尚祖业,李旭.浅谈公关意识与图书馆情报管理.2009.08.06.

[3] 邓路华.图书情报 管理 指标新探图书情报教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04.05

[4] 冯泽泗.图书流通量的理论计算与实际确定.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05.24.

[5] 余子牛.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研究与实践.深图通讯,2007(1).

图书规范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读者;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

1.发展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的意义

十报告从“制度自信”出发,以“制度”为切入点,系统提出了中国民主管理的基本对策。民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读者的普遍追求。民主的实现有赖于适合的制度保障,有赖于正确的对策选择。翻阅几千年人类文明史,有一个结论日渐清晰:政治发展道路正确与否,不仅关乎民主进步,更关乎国家兴亡。扩大基层民主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管理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广大读者参与图书馆政治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的实践内容。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有助于架起了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图书馆广泛吸收读者的合理建议,从而推动了图书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程序化,促进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培养读者民主意识,在图书馆实行读者民主管理,有利于民主意识在读者中的渗透,从而唤醒广大读者的民主意识,培养读者作为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从而提高读者整体政治素质。

2.读者参与图书馆民主管理的策略

2.1 图书馆可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征集读者意见

设立投诉电话、读者意见箱、馆长信箱等;召开定期的或不定期的读者代表交流会等活动,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读者对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并把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通有效渠道及时的传达给读者,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氛围。

2.2 读者参与图书馆组织的活动

通过开展读书月活动、优秀读者评选活动、读者有奖征文活动、“爱心书屋”捐书活动、图书馆馆情的介绍和宣传活动、服务质量月活动以及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创造友好、和谐的文化氛围,深化读者对图书馆的感情,以便读者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资源,在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同时,体验人性化的关怀。

2.3 成立读者管理委员会

图书馆读者管理委员会是学生读者参与图书馆民主管理,沟通图书馆与读者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桥梁,是加强图书馆民主管理的群众性组织。图书馆读者管理委员会是学生读者协助图书馆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学生组织,学生读者管理委员会就要争取读者,赢得读者,真正成为读者利益的代表者,宗旨是促进良好的学习风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协助图书馆开展工作,组织读者共建文明图书馆的助手。

同时,面对图书馆读者发展中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图书馆还要重视加强对读者管理委员会干部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图书馆读者的实践中创出新的路子、新的经验来。应该加强对在职图书馆读者管理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民主意识和对读者领导的工作水平。

2.4 提升读者民主意识

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需要读者的参与才有坚实的基础,使读者真正参与图书馆读者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读者民主意识,鼓励读者参政议政,并保障他们的权利。繁荣图书馆读者文化、丰富读者生活。结合本图书馆读者文化层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宣传民主思想,鼓励读者参与到民主中来,提高读者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读者参与组织化、制度化,以严肃的规章保障读者参与民利的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发展都离不开读者的参与。而读者的制度化参与是图书馆读者“四民主”协调共进、纵深发展的关键。因此,要积极宣传、教育和引导读者有序地、理性地、周期性地参与,提高其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读者参与的制度化,从而推动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

2.5 完善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立法

可制定相应的民主管理制度,使图书馆读者的民主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完善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立法,规范图书馆对读者事务指导、帮助、支持的职责范围和图书馆读者党支部自我管理的职责。可以考虑设立“问责制”,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一旦被采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有关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或作出明确答复。议事会常务委员会可以代表图书馆进行督促和检查,读者代表也可以定期到经办部门了解议案的落实情况。确立读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图书馆读者党支部的自治地位,并始终贯彻尊重读者的民利、发挥图书馆读者民主精神,推进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

2.6 规范工作程序,实行民主管理

以规范图书馆读者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为重点,通过健全制度、统一流程、规范操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切实解决图书馆读者事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类突出矛盾和问题。就与读者关系密切的学籍管理、读者管理条例、奖惩制度的修订等问题,举办决策民主听证会,在充分听取读者意见后现场研究并作出决定或暂缓决策。读者委员席位制度是现代大学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最高形式,读者代表进入到图书馆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的运作过程图书馆读者党支部在读者中进行工作的时候,应当采取民主的方法。用疏导方式对读者进行教育,用协调协商方式解决纠纷。另外,图书馆读者党支部也要实行透明式管理,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让广大读者知晓实际状况,调动读者参与图书馆读者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图书馆读者工作流程化管理,要坚持把读者关注的图书馆重要事务作为流程化管理的主体内容。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图书馆读者重点工作的管理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每一项具体的工作程序,保证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工作按流程规范化运行。

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积极推进图书馆读者民主管理发展,通过民主管理的方式,民主精神的弘扬,赋予了读者相应的自主性、自由性,制度化的法律法规保证普通读者权利的广泛实施,这样极大地激活了读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读者参与图书馆民主管理有利于图书馆校园的文化氛围和读书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图书规范管理范文第5篇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是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附庸,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重视。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缺乏搜集档案的主动性,建档不及时;有的工作档案只是记在脑子里。由此导致难以做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

2、档案管理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落后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和技术手段,普遍落后于本馆各项业务,档案从收集到利用得不到应有的基本保障。有碍于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妨碍了图书馆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档案管理落后的状况难以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参考咨询服务。

3、档案管理不规范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在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并归档保存起来的资料,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许多档案的收集、归放和利用只凭主观意识,简单的收集、随意的堆放、借阅的书籍不能及时归还,影响档案资料的检索和利用。

4、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尚需提高图书馆做兼职档案管理员的现象很普遍,缺乏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业务工作。兼职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所做的也只是一般的档案登记、收藏和不够规范的保管等工作,这与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

二、优化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措施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1、转变观念重视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转变观念必须落实到实处,领导要亲自抓档案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做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要深刻认识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图书馆档案像一面镜子,系统地、全方位地反映了图书馆各项活动的真实情况,是对图书馆客观、公正地回顾和总结,是高校图书馆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要设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是做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要搞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适用的规章制度。要结合图书馆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出既符合《档案法》的要求,又适应于高校图书馆工作开展的各项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图书馆档案管理包括档案的基础工作和档案的利用工作。

3、配备必要的设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在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和数字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图书馆发展水平,这势必将影响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进程。要应用现代化技术于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加大对图书馆档案管理投入力度,配备必要的设备。设置专职档案员接受统一的培训,通过现代化手段管理图书馆档案,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中收集、处理、存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

4、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图书馆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质量和利用。面对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作为一名档案管理工作者,不但要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业务水平,还应当要有勇于开拓创新,因此,要加强对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管理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管理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5、规范管理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图书馆档案的收集是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和有效开发利用的基础。档案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与利用。收集是档案工作的基础,一定要把好收集关,要做到及时、准确、完整。无论图书馆日常管理档案,还是图书馆的业务流程档案,包括业务工作中产生的照片、录像等等均应及时加以收集,不断拓宽档案信息收集范围,及时、准确、全面地做好各类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工作,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加强档案资源的特色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特色专题档案建设,各管要根据本馆的管理活动特色进行重点的收集、整理、储存,形成资料数量大、利用频繁、能够突出图书馆特色的档案。将有特色的资料有选择、有重点地形成专题,比如将读书活动设计、读书活动的展开、读书活动的成果、以及读书活动的反馈信息等全部资料集中归类整理形成专门的特色活动档案,这样一整套的特色活动档案不仅丰富了馆藏档案资源,也形成高校图书馆管理活动中的特色化建设。

7、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是快捷、方便、准确,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应当今社会信息数字化的要求,图书馆档案资料要摆脱管理现化化程度落后的局面,加快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人员应利用现代技术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和深层次的开发,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

总之,档案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图书馆的许多工作都离不开档案工作的支持。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理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加大和改善经费投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工作,加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为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便捷的信息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贾春勤.做好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2006,(7).

[2]王梦菊.档案与图书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思考[J].档案管理,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