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几位资深总编的“大话”中,我们或许可以寻找到答案。
新市场商机何在
李树:今天的主题是“新市场,新应用,新模式”。在座的几位都来自于不同领域,《中国计算机报》一直关注IT行业的变化,《中国电子报》一直跟踪基础电子、家庭应用领域的变化,《通信产业报》跟踪的是通信领域,而赛迪顾问则是专注于行业咨询。如果从新市场开始谈起,从IT的角度讲,我个人看好云计算领域。几位如何看待今年市场的发展,以及这些新市场未来的前景?
张涛:云计算是一个从政府到用户都非常受关注的话题。但从行业革新的角度来看,物联网的创新性和市场规模,应该说比云计算更加值得期待。今天上午的开幕讲话中曾提到,我国对物联网产业的期望很高。今年的11月份,我们进行了针对电子、通信、应用领域的调查,还扩展到云计算的各个平台。根据这些调查,希望测算出当前互联网的边界在哪里,产业规模如何。最后得出的结果让我们很吃惊,因为互联网产业的规模在2010年接近2000亿美元。其成长性如果加上未来的云计算因素,将对对中国经济形成巨大的拉动力,我更加看好这个市场。
辛鹏骏:云计算是一个服务,但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云计算对产业的影响,通信依旧是焦点。云计算投影到通信行业后,其热点主要有三个:一个是3G,一个是宽带,一个是移动互联网。3G和宽带一定是热点,因为它们是基于计算需求落地的通信载体。中国3G自牌照发放至今已进入第三年了,我们预计,未来它的用户量增长可能会达到每月800万左右。而宽带用户量的增长现在每个月是160万,未来预计会达到260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也是3G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它完全打破了过去互联网终端的发展模式,而无线带宽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发展,都会因为移动互联网而释放出来。
刘东:云计算也好,物联网也好,我觉得概念很多。比如云计算,其实落实到产业中就是应用服务,不管通过什么渠道、什么载体,最后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求。而不断增长的个性化的需求,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都是为了实现服务的共享。比如云计算投射到信息家电这个行业,不管是我们去谈云电视、互联网电视或是3G电视,都要有应用的价值才能被大众所接纳。但是现在,我觉得在实际应用层面,我们还欠缺很多。
概念热,还是市场热
李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会这么火?我发现目前的新兴产业,都可以和这三个概念挂钩,而这三个概念基本涵盖了所有的领域。比如,移动互联网一定是基于云平台、云服务的。而物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没有云计算的平台的支撑,也很难运作下去。现在,大家在推产品概念的时候,也渐渐习惯于把云计算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往上套,就像当年纳米概念的风靡一时一样。
张涛:我其实很反对这样做。大家关注新技术的根本原因是,它能够让传统的产业找到新的出路。 新技术改变了人和人的交流方式、物与物的交流方式、人和物的交流方式,它们让很多应用成为可能。所以,真正的云技术是可以将人们带入一个新市场的技术。传统的互联网实现了人和人之间的管理和交流,物联网则将互联网扩展到人和物的交流,它可以为传统产业扩充更多的市场机会。所谓新技术、新应用,是要能够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合起来的东西。前天,我去上海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服务于旅游业,但如果只是做数字导游、数字展示等,这些技术在没有物联网概念时就很成熟了,但如果可以做到游客身份分析,把一些对游客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相关游客,这才是有价值的物联网技术,这才是新市场的价值所在。
刘东:如何在这些概念之下,实现产业架构的重构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但我觉得,中国的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还不多,一些核心技术依旧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信息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关系到整个民生,这一块必须要重视。
辛鹏骏:我觉得概念热也是有它的理由的。至少有两个驱动力:一个是用户应用的驱动力,一个是技术能力的释放。应用驱动力的核心是企业用户的需求和个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技术能力释放的驱动力则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云计算技术的释放,一个是智慧通信。让云计算技术释放的因素是带宽在变大,3G、4G和无线的带宽都在增长,随之让终端智能手机的应用可以变得更丰富,而有应用自然会形成一个市场。
探索创新模式
李树:今天的几位嘉宾都谈到了应用,而且谈到了应用创新。云计算、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市场的发展趋势也非常明显。但是,这个市场当前却在发生一个变化,它不再完全由技术所主导。一些企业通过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把市场做大做强了。对中国企业而言,应用创新似乎也是一个伴随挑战的机遇。对此,几位有什么看法?
刘东:对此,我稍微有一点不同的意见。我认为,不管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是什么模式创新,后面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没有技术支撑,就不可能去定义一个产品。你不能定义一个产品,就不可能发展这个产品,你永远找不到的市场制高点。苹果也好,英特尔也好,在它们的产品背后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根本提供不出优秀的东西。按照技术创新的思路走,企业才能掌握产业的核心。
李树:云计算给大家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创新的机会。我们该如何创新值得思考。过去,我们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路线,这种创新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核心的技术,创新的竞争力并不强。由于竞争力不强,或根本没有核心竞争力,这种创新模式就比较容易被复制,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中。
辛鹏骏:我认为应用创新很重要。创新的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服务模式,一个是技术的服务模式。过程刘总讲了,技术支撑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很重要,但是技术却不是主导。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移动互联网的崭新应用,成功的商业模式。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成功往往并不是执行层面做得好。最近非常流行《乔布斯传》,其中讲到了乔布斯从来不相信市场,而是相信他的直觉。所以,我觉得应用创新对我们来讲,首先创新的大环境非常重要,面对这些新兴产业,国家是否可以提供一个创新的环境,让企业能够创新。而谈到苹果的成功,谈到产品的成功,重要性是什么?自然是应用模式的创新,这是一个企业的思维模式。企业的微观创新环境非常重要,在一些企业中,好的应用可以层出不穷,最终让其取得商业成功,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李树:刚才提到模式创新,提到了苹果。苹果的模式创新是通过开放式平台实现的,结果几百万人、上千万人给他打工,创造了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其实,国内的企业在模式上也进行了很多创新,更多的是在互联网领域。但我个人感觉成功案例还是非常少,大多数模式都很容易被模仿。部分企业也确实有模仿的习惯,也许是我们走惯了这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
辛鹏骏:讲到苹果运营商店,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运营创新案例。在苹果的模式出现以后,现在的运营商店非常多,但是不是都成功了呢?几乎都是不成功的。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开发者在上面获益;提供一个通道,让用户更自由地下载客户端。单纯的模仿成功了吗?没有。很多做应用商店的业主都知道,它们所做的是一个鸡肋。可见,互联网中的创新往往不是能够模仿的。
张涛:这个问题正好回答了对模式创新的疑问。企业到底要为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如果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云计算是让我们使用传统的信息技术,用不间断的方式给予革新,为海量用户提供服务,为大量中小企业、中小用户创造价值。
我们再看物联网的商业模式。现在人们在无线城市建设上已经花了很多钱。很多城市急着去打造智慧城市,但是却找不到可以赢利的商业模式。如果解决不好商业模式的问题,巨大的投资又要如何回收?应用要如何去跟用户的需求贴合,以更好的、更经济的方式为用户创造新价值,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创新。云计算应用产生了SaaS、PaaS、IaaS这些新模式,物联网的发展也要考虑这个问题,比如引入信息分析、预测和控制的机制,提供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兑现它的商业价值。我们需要让商业模式创新不再是一个模仿性的、空洞的概念。
李树:目前,我国的云计算建设遇到了一些问题,也出现一些重复建设问题。在这方面,我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刚才几位专家都提到云计算未来就像水、电,媒气一样,要按需收费。随时想要,随时可以用。但起码,我要把水管和煤气管道接到家里。如果没有云平台,拿什么嫁接那么多PaaS,SaaS服务?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些服务,搭建这个平台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时候国家既然推动这个行业向前发展,肯定需要找到一个“蛋”。国家可能没有办法一下子解决“蛋”的问题,就要先把“鸡”的问题解决了。
我们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把云平台搭起来,这样就会有很多让应用、服务创新、发展的机会。今天上午,领导提出一些要求,把信息流和能源流结合起来。考虑到地方一些产业的特点,包括地方的能源不充足,能源存在紧缺问题,这些都需要加强。我个人比较理解个别地方政府目前大力度建设云计算中心的做法。
【关键词】 云计算 校园物联网 构建
最近几年,物联网在校园中快速发展和运用,网络系统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管理、访问上一直是学校以及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云计算给予的一个模式就是将所有的资源虚拟化,并且将这些资源全部集中到一个共享区域,通过对用户的要求和需要将这些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组合,从而达到一个资源海量管理的效果。
一、云计算与物联网
1、云计算的概念与特性。科技不断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在网上所产生的海量资源需要处理,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就提出了云计算这个构想,通过几年,众多高校与公司企业的合作开发,云计算技术被开发出来,并且对云计算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可以通过非本地或者是远程服务器来给用户提供服务[1]。这种模式就是将所有的资源进行虚拟化,并且将这些被虚拟化的资源全部集中到一个虚拟共享区域,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识别将这些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组合,从而实现海量资源的管理。因此,云计算也成为了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趋势之一。云计算技术不仅仅可以将海量数据进行虚拟化,还能将这些数据全部资源化。另外,云计算技术并不需要在特定的机器上操作,只要通过终端就可以实现云计算技术,这才是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就是计算机的功能,也极大地便利了广大用户,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云计算平台。
2、物联网的概念及其结构体系。物联网技术其实是一种再开发技术,它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射频、红外感应、极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可以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进而实现智能化识别、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新型网络技术[2]。将物联网可以分成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每个层面都有着自己的功能,三个层面相互独立,又相互帮助。
二、云计算在校园物联网的构建
1、物联网在校园中的应用。在各个高校中,校园网中的无线网络已经开始普及,并且物联网技术也快速发展,不仅仅是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上运用广泛,还在物流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上都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过程中,物联网可以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了一个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的平台;在图书管理中,可以将智能标签嵌入图书中,从而可以实现图书的自主借阅,完善图书管理系统;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将智能标签植入学生的校园一卡通中,使得新生入学手续更加简单方便,只要刷卡就可以完成,即身份确认、入宿手续的办理、缴费、以及领取军训服装等报道的环节手续,这样及有效地提升了入学手续办理的效率,从而达到管理学生的效果。
2、云计算在校园物联网中的应用。物联网在校园中的广泛使用,必然会导致大量数据的产生,因此,在管理海量数据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这时就需要一个功能特别强大、成本又不高、能够处理海量数据的计算平台。然而,云计算平台刚好符合这些特征,云计算平台能够将校园运用物联网技术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整理和管理,同时也能够为整个校园的物联网提供云计算服务,从而控制校园物联网中客观事物发展和进程,充分满足校园物联网发展需求,有效地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园云的使用还能够在计算、运营、维护等方面来满足校园日常需求。
3、校园物联网的云平台设计。校园物联网中的云计算构架其实就是将物联网中的网络层更加细化了,即可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传输层和支撑层)、应用层。感知层是校园的感知系统,主要是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简单的处理;传输层就是对感知层处理过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且进行传输;支撑层包括了各种基础的软件系统、基础管理以及一些基础资源,这些系统和资源是用来支撑应用层的运行的;应用层作为云计算构架的最高层,主要的工作当然是一种实现功能,通过对校园物联网中不同用户的需求整合和重新分配,从而将相关服务呈现出来,进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虚拟化作为校园云的支撑基础,也是校园云构架中的重要环节,这就意味着激昂高校的硬件资源需啊哟整合为资源池,实现资源的动态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冗余的资源进行北非,实现系统的零负担化,避免信息受损后难以恢复,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
三、结语
因此,云计算可以算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石,又由于物联网产生的海量资源又是云计算最大的用户,物联网与云计算相结合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这对于校园来说也是莫大的好处,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来处理校园物联网中产生的大量资源,不仅解决了海量资源的管理问题,还满足了校园物联网发展需求。
参 考 文 献
“全球有1.5万亿事物,其中仅有100亿已经联接到互联网,目前尚有99.4%的事物未联接到互联网。”近日,思科透露正在研发一款可支持物联网路由技术的集成电路,在“把全球99%的尚未连接到网络的设备连接到网络”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瞻博网络也推出可支持物联网应用的耐高温、防水、防尘的三防路由器——LN2600。这是否意味着万物互联对网络厂商的催化作用正在生效?
新瓶装旧酒?
思科认为,万物互联就是要将人、程序和事物结合在一起,使网络连接变得更相关,更有价值。这显然比连接物与物的物联网囊括的更多、更广。“物联网是万物互联的一个子集。与万物互联概念类似的是1999年就被美国专家Mark Weiser提出的泛在网。” 赛迪顾问基础电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王桓告诉《中国计算机报》记者。
万物互联与泛在网都是要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等提供服务及应用。在王桓看来,相较于已经存在十几年的泛在网,万物互联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
2008年12月,IBM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而与此战略相关的云计算、超级计算、软件服务化和数据整合与挖掘等都是IBM的核心技术优势,此战略的对IBM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王桓表示:“就像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一样,思科提出的‘万物互联’这一理念固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我更倾向于将其看做一种变相的营销手段——借此理念推广、销售自己的网络设备。”
需理智对待
思科的分析显示,全球万物互联的潜在价值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资产利用率、员工效率、供应链/物流效率、改进的客户体验和创新五个方面。这意味着,借助于万物互联,未来十年全球企业将会有大约21%的利润增长。在王桓看来,万物互联现在正处于概念炒作阶段。“我们不能否定万物互联即将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它也不是不可实现的,只是,在五到十年内确实很难实现。”他表示,从目前的分析看,万物互联能够使用户受益,为网络厂商带来新机遇,但是,厂商还需理智对待,毕竟真正推动其产业化的还是市场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在物联网、SDN、云计算、大数据盛行的今天,网络业界的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思科全球副总裁Howard Charney曾经表示,云计算向下触及了网络,网络要帮助云计算提高运作效率。同时,网络还要为在其平台上运行的应用提供信息,从而使应用更加适合用户的发展策略。这些领先技术组合起来,就可实现万物互联。而正如思科CEO钱伯斯所言,“万物互联将打破行业的界线,带来新的机会、业务、体验和服务,并为个人、企业以及国家带来巨大机遇”。
2011年是被寄予厚望的一年,云计算的影响力将大大加强,必将深刻改变世界。大部分市场分析师和云计算方案提供商都认为,2011年,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对云计算的认可度也将大大提高,全球云计算市场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正如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所说,云计算将彻底改变我们这个产业的格局。企业的业务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从软件和产品走向产品+服务。我们从PC时代真正进入互联网时代。有电的地方都有计算,有计算的地方都有智能,有智能的地方有联网,不是人和人,是人和物,是物和物,有互联网也有物联网,任何一个芯片都是一个智能的设备。
2011年,云计算将给世界带来哪些改变呢?
1 企业市场上云计算将会开花结果
随着云计算技术和方案的不断成熟,企业依靠云计算所做的业务将越来越多。2010年是考虑和初步评估的一年,而2011年将带来云的实际运用。企业对云的使用将从策略、概念验证和局部部署到实现生产应用和全面部署。
基于认识的加深,云计算将得到更多企业的信任。云系统在整个IT基础架构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011年,企业采购IT系统时将更多地考虑云计算方案,而且云计算方案将从小型应用向规模部署演进。
2 出色的用户体验与规模部署将会协同发展
2011年,云计算方案将全面走向商用。与实验环境不同,商用的云计算方案在用户体验及可靠性方面都将有大幅提高,出色的用户体验莉系统规模将不再是相互排斥。
3 在线存储和在线应用将成为云计算核新应用
类似于微软在线文档Office365,Salesforce在线CRM之类的应用将成为云计算的核心应用。通过浏览器,用户可以在任何有互联网接入的地方访问自己的数据和应用。应用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核心。2011年,基于云的用户定制化应用开发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面恂云计算的应用开发将受到越来越多开发者青睐。
4 云终端进一步升级,让云触手可及
云计算的发展,将带动端的需求。端会越来越多元化。我们可以有手机、电子书、IPad、上网本以后,还有越来越多的设备。端的发展,使云的应用更加方便。
预测1:中国经济进入弱增长周期,重点领域IT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
展望2012年,中国经济总体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同时,智能电网、下一代信息技术、生活服务业等重点发展领域都将产生巨大的IT机会。
预测2:中国IT市场呈现三类城市形态。
不同层级的城市分别扮演不同的功能角色:高级别城市成为数据汇集和数据处理中心,低级别城市是数据产生和数据消费的端点,而中级别城市则在起着数据的产生、汇聚、传输和处理职能。
预测3:云计算由大规模基建进入行业深化应用阶段。
2011年的中国云计算市场在政府的扶持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预计2012年的云计算服务市场将达到9.29亿美元的规模,同比增长52.0%。
预测4:大数据将促使CIO首选商业分析实现IT的业务价值,并对软硬件体系架构提出新要求。
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电子商务、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将使企业在2012年面临大数据所带来的挑战。发展处理大数据的新方式将会驱动IT业的变革。
预测5:iDC资源跨区域分散部署,集托管、监控、运维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iDC服务”将受青睐。
受“云模式”发展和数据中心能耗影响,2012年大型iDC服务商业数据中心部署将更加向中高纬度地区转移,形成全国跨各大区域分散部署的态势。
预测6:企业移动应用市场将在2012年升温。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宽带的支撑、WIFI站点的投资建设,移动应用在中国快速蔓延。
预测7:物联网技术环境日益成熟,市场发展从政府政策驱动转向行业应用需求驱动。
随着3G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环境日益成熟。物联网在行业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电网、交通、环保、农业等成为物联网应用的热点行业。
预测8:个人IT业态的变革将改变传统IT渠道概念。
2011年IT终端产品架构逐步清晰,多屏幕智能终端产业链逐步成型。IDC认为2012年无论是零售还是商用IT终端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概念,推出更适合新的个人IT业态的终端通路结构。
预测9:移动互联驱动IT服务多样性,并成为新的服务需求增长点。
移动互联将成为IT服务行业发展的热点领域,相关软件和应用已经全面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需求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