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经济研究

消费经济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费经济研究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模糊聚类;模糊综合评价;绩效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88

1 引言

科研经费对提高科技水平、促进人才培养、增强成果产出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加大,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与经费日趋增长。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仍然存在着重申请、轻管理,科研经费和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如何既能确保高校科研经费合理合法利用,又能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课题组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科研经费,加强财务制度执行力度,加强预算,克服不规范的现象,促进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优秀科研成果的产生,成为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2 指标体系构建

2.1 建立评价指标的必要性

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绩效的评价体系,必须反映出科研经费从申请立项到审批、结题全过程。既要体现制度、政策的合理有效性,又需反映出资源配置的效率。从高校层面来看,可以评价过程管理,发现学校科研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而为高校管理者辅助制定相关政策,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2.2 评价方法的适应性

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的问题。其中很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存在相对独立的一面;此外部分评价因素具有模糊性,既没有明确的外延,内涵常常也很复杂。因此,科研绩效评价因素不能单独考虑,需要全面的、综合的加以权衡。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观随意性较大、难以奏效,必须采用科学的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使各因素之间关系层次化、l理化,使许多只能定性分析的指标加以定量化处理,使模糊量向经典量转化。同时,采用模糊聚类对专家组评估各层指标的权重,剔除偏离程度比较大的专家意见,最后得到各层指标的权重。

2.3 评价指标的选取

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应该遵循国家科技部的五原则。张超豪在文献中,从科研投入、科研运行及科研成果方面设置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反映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苏琴在文献中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日常管理、变更管理进行了高校经费的绩效评价;李洋构建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人员投入、设备材料投入、研发劳务投入等;王汇认为高校科研绩效应该划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及科学绩效。综上现有文献对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上或偏重科研产出;或偏重总投入,缺乏对经费投入中重点支出项的指标。本文综合现有的文献研究从科研投入、运行及产出构建科研经费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实现对科研经费的动态过程的全面、科学的评价。

3 A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

3.1 权重确定

权重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各个指标在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并通过聚类剔除意见偏离程度较大的权重,最后修正确定权重。具体过程是:向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财务专家提供科研经费评价体系中的一至三层次评价指标的有关资料,请专家给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作出判断并确定其权重;利用聚类法剔除偏离程度大的专家权重,淘汰的专家数量直接影响群体决策的作用或个体权重左右整体效果,采用文献中,淘汰比例设置为25%,最后修正后得到各层次指标评价的权重。通过上述步骤向15位专家发放问卷,得到第一层权重U1,U2,U3分别为:0.34,0.09,0.57;同理第二层指标权重为0.22,0.39,0.39;0.5,0.5;0.7,0.3;第三层级指标权重为0.5,0.5;0.4,0.4,0.1,0.1;0.34,0.36,0.3;068,0.32。

3.2 评价集

反映对每项指标标准用评价集V={V1,V2,V3,,V4}表示,本课题研究用评价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组织12位财务与科研专家按照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A高校科研经费进行评价,得出各指标相应的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3.3 综合评价

该评价体系是个多级综合评价问题,由于科研经费投入没有三级指标,需要从科研经费运行、科研产出的三级指标计算其对应的二级指标的模糊矩阵。由表2可知R1,R21,R22,R31,R32。由w41,w42,R21和w51,w52,w53,R22计算出R2,同理计算出R3。

R1=0.50 0.42 0.080

0.25 0.58 0.170

0.08 0.67 0.250

R21=0.170.8300

000.920.08

R22=0.830.1700

0.170.8300

1.00000

00.830.170

R31=0.420.330.170.08

0.250.420.330

0.420.330.170.08

R32=00.420.420.16

00.500.500

R2=[w41w42]*R21

[w51w52w53w54]*R22

=0.0850.4150.460.04

0.5000.4830.0170

R3=0.35880.36240.22760.0512

000.44560.44560.1088

由第二层权重可得权重向量A1=0.22 0.39 0.39;A2=0.5 0.5;A3=0.7 0.3,结合评价矩阵R1,R2,R3,及第一层权重A0=0.34 0.09 0.57可以求出综合评价R。

R=A0*A1*R1

A2*R2

A3*R3

=[0.2506 0.4584 0.2502 0.0408]

由此可以判断对A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结果。向量R中每个分量分别表示专家组中选定各评价等级的人数比例,即25.06%判断为优秀,45.85%专家判断认为良好,25.02%专家判断认为合格,4.08%专家认为不合格。综上而言,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A高校科研经费综合绩效评价是良好的,当然A高校在科研经费绩效工作中,还应该逐步的提高,比如科研经费的预算变更应手续完整,变更程度逐步减少,强调预算的嗜沸裕辉诨峒坪怂阒校强调预算执行的力度,预算与核算相匹配,不能为了预算实施,轻视核算的规范性;要强调科研经费的产出,积极申请科研成果奖励,提高科研产出水平,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冲刺,提升该校的整体科研水准。

4 结论

本研究针对现有文献对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上或偏重科研产出;或偏重总投入,缺乏对经费投入中重点支出项的指标;在权重处理上,利用聚类法剔除偏离程度大的专家权重。从科研投入、运行及产出构建科研经费评价指标体系,全过程化地披露科研经费的财务状况及使用情况,实现对科研经费的动态过程的全面、科学的评价。随着高校科研事业不断发展,科研经费的不断增长,应积极开展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工作,模糊聚类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处理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上简洁、实用,评价结果合理,有利于及时发现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整改,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超豪.高校科研经费模糊综合绩效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3,(10):116-118.

[2]苏琴.模糊综合评价在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会计研究,2010,(10):34-36.

[3]李洋.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集体经济,2010,(12):172-173.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5-0013-05

一、文献综述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GDP增长率由2007年的14.6%到2008年的9.8%再到2011年的9.2%,下降了5个百分点,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以出口为代表的外需带动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扩大内需将是我国经济转型改革的方向。如今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除,再加之欧洲债务危机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仍未明朗。因此,对国内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西方国家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剑桥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如罗默模型、宇泽弘文-卢卡斯模型和格鲁斯曼-赫普曼模型等),它们主要是对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外加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因素进行深入论证。目前,国内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消费与经济增长、投资与经济增长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共同影响研究。黄赜琳等(2012)基于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视角,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但是没能量化这种影响的程度。 [1] 任歌(2011)从东、中、西三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引入区域基尼系数指标, 运用协整理论建立两变量模型分析了东中西部的差异。 [2] 孟昊(2006)建立了GDP与消费、投资的简单计量模型,虽然拟合优度很高,但存在的自相关问题并没有解决,结论缺乏信服力。 [3] 李占峰等(2009)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对三大需求及滞后项和经济增长分别加以分析, 虽然论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也没有消除自相关问题。 [4] 彭劲松(2004)描述性分析了重庆市最终消费和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消费政策组合等扩大内需的政策。 [5] 王小鲁等(2009)通过对资本、人力资本两要素以及以科技投入、城市化率、消费率等8个衡量生产率贡献的指标建立扩展了的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 详细论述了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但其DW值却处于无结论区域, 最后指出行政管理成本的膨胀和消费率的持续下降是重要的两个内在因素。 [6]

目前国内文献大多是将消费或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单独分析, 而综合三大需求分析的大部分文献都没有解决模型的自相关问题,从而使结论不全面、不可靠。本文结合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主要聚焦于国内市场,将出口视为外生变量,根据我国消费和投资的现状,建立合理模型,研究如何由目前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 旨在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建议。

二、我国消费和投资的特征

(一)三大需求总量及构成情况

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情况来看, 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净出口份额很小。虽然消费和投资份额在逐年递增,但投资的增长速度更为迅猛。2001年我国的GDP总量为10.9万亿元,2010年增至39.4万亿元,十年间经济总量翻了三番。在此期间,消费增加了2倍,而投资增加了4倍。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我国投资总量为19.17万亿元,首次超过消费支出成为三大需求中第一大主体,这与我国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有关,如4万亿投资计划和税收优惠政策等。与此同时,国内物价水平上涨,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资金短缺,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明显。

从我国的GDP构成比例看(见表1),消费和投资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约为95%,净出口率在金融危机后快速下挫, 由2007年的8.8%下降至2010年的4%。一般而言,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成熟市场的消费率均维持在75%~80%之间,世界各国消费率的平均水平也维持在60%左右, 而我国仅2001年和2002年可以说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之后逐步下降,2010年达到最低值为47.4%, 被投资率48.6%所超过。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非常明显。在增量部分中,投资依然是推动经济增长份额中最为强劲的需求,消费需求缺乏活力,国进民退步伐加快,投资主导型增长机制特征显著。

(二)三大需求的贡献分析

总量构成情况不足以描述各要素的短期变化状态, 本文采用国民收入法中的贡献率和贡献度指标来描述消费、投资的变动。其中:

贡献率=ΔC(或ΔI、ΔNX)/ΔGDP×100%

贡献度=贡献率×ΔGDP/GDP0×100%。

其中,ΔC、ΔI和ΔNX分别为投资、 消费和净出口的变化量,ΔGDP为GDP的变化量,GDP0为GDP基期的数值。

从图1可以看出,最终消费在2001年的贡献率为50.2%,之后各年依次减少,2008年和2009年虽然表现出逆转趋势但消费贡献增长缺乏后劲,2010年继续维持下降趋势。投资贡献比较平稳,各个年份有涨有跌, 平均维持在50%左右,2009年由于我国4万亿投资计划和进出口贸易严重失衡, 投资贡献率高达91.3%,我国对投资的控制力度相当平稳。净出口的贡献率波动幅度比较大, 受国外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明显, 并且与GDP增长率的关联度很强。总体来讲, 投资是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因素, 同时消费的贡献率和贡献度逐年下降, 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仍未建立起来,消费本应有的份额被投资挤占, 受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较大。

(三)消费和投资的结构变化分析

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两部分, 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又分为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单从消费支出方面来看,无论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 还是政府消费支出都呈现稳步增加态势, 三者构成比例分别由2001年的1∶2.1∶1.1到2010年的1∶3.3∶1.7,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消费的增长幅度最大,政府消费次之,增长最慢的是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占比超过50%成为最终消费支出的第一大主体,这与我国的城市化程度扩张和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的背景有关。虽然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 人均GDP或者是人均收入都大幅提高, 但是农村和城市收入水平不断扩大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城乡名义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的1.8~2.3倍, 扩大到21世纪以来的3.3倍左右。我国出台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它使收入扩大的增加趋势日益平缓, 但仍未阻止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这也可能是受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和内部分配结构不平衡的影响。

通过对比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我们发现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存在着显著的差异:(1)虽然食品类支出分别占城乡居民消费的最大比例,但就2009年来说,农村居民的食品类比重为40.7%,而城镇居民仅为29.4%, 可见农村居民的大部分支出是用来解决温饱问题;(2)居住类、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信类、文教娱乐类等支出总量都在增加,城镇居民的增速更快,但总体比例比较稳定;(3)金融服务类如银行中介服务和保险服务支出,城镇明显高于农村,金融服务还未在农村广泛推广,在高档次的消费领域中农村表现得相对落后。

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和存货两大部分,近十年来固定资本平均占比为95%; 而存货仅为5%。2007~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外部需求锐减,国内企业产品积压,造成存货比重增加,在我国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后,存货又回到正常的水平上。这说明自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比较成功,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主体,其产品的供给结构基本上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了多元化市场的需求,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销售率大幅提高,存货只占很小份额,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在投资的行业结构中,建筑业和设备制造业是投资支出的主体,占全部投资的90%以上,结构分布不合理且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普遍,投资的快速增长超过了资源的负担能力。另外,投资结构失衡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居民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因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得到改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服务业,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将会是近几年国内改革的重点。

三、实证分析

本文引入Uzawa(1965)和Lucas(1988)所研究的模型, 即宇泽弘文-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The Uzawa-Lucas Model)。 他们构建的生产函数可以简化为:

Y=C+Ik=AKα(uH)β (1)

其中,Y为总产出,C为消费,IK为物质资本投资,H为人力资本,u是生产中人力资本所占的份额,α(0≤α≤1)和β(0≤β≤1)分别为各部分产出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比重。

模型(1)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

lnY=c+αlnK+βln(uH) (2)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加入科技研发支出、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等指标,参考王小鲁等(2009)人的研究思路,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将模型(2)进一步扩展为:

lnYt=c+β1lnKt+β2lnHt+β3lnRDt+β4URt+β5ISRt+β6IDRt+β7Ct+β8Ct2+εt (3)

Yt表示GDP总量;Kt是固定资产投资;Ht是人力资本,定义为劳动就业人口;RDt(R&D)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URt是城市化率,定义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ISRt是产业结构指标,用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代替;IDRt为城乡收入差距,定义为城镇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之比;Ct是最终消费率,由于消费率是适度指标, 这里把消费率及其平方作非线性处理;εt是随机误差项,满足E(εt)=0和Var(εt)=σ2的假设。为了直接反映URt、ISRt、IDRt、Ct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故没有将这些变量取对数。

这里选用我国1995~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6.0对(3)式进行OLS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方程1直接对模型(2)进行回归, 各系数t值和拟合优度很高, 但DW为0.769,存在着正自相关,加入AR(1)项后DW为1.349,处于不确定区域,无法解决自相关带来的偏差。方程2是对模型(3)回归,模型拟合程度比较好,但R&D支出、城市化率和产业结构这三个变量的系数不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变量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通过依次剔除不显著变量,我们得到方程的最终结果,各系数t值非常显著,Adj.R2达到0.999,且F值很大,DW为1.940,不存在自相关问题,该方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表示如下:

lnYt=-47.118+0.426lnKt+5.615lnHt-0.098IDRt-27.523Ct+22.628Ct2 (4)

方程(4)表明:(1)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人力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使GDP增加5.615个百分点。(2) 资本形成对GDP的长期影响为正, 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 将带动GDP增加0.426个百分点。(3)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确实存在着共线性问题,这些指标集中反映在IDRt的系数上,该系数为负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收入差距增大1个百分点, 将会使GDP减少0.098个百分点。(4)R&D经费支出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可见R&D投入在我国总量低且结构不合理, 激励机制不健全, 创新意识不足, 和发达国家R&D投入3%的产出弹性相比相差甚远。(5) 消费率及其平方项系数显示,消费率对生产率的影响是一条U型曲线, 存在最低值60.8%, 即消费率在我国越接近60.8%,对经济增长的效果越差。例如2010年我国的消费率为47.4%, 当消费率增加到60.8%的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是负面的,但如果继续增加将会推动GDP的快速增长。

四、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又选取我国1990~2010年的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CPI四项指标数据,分别用Y1、Y2、Y3、Y4表示,然后取自然对数建立四变量的VAR(4)模型。AR根图显示全部特征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之内,表明VAR(4)模型是稳定的,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下面分别给各变量一个正标准差单位信息冲击,得到产出、消费和投资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2、图3、图4。

从图2可以看出,在本期给产出一个正标准单位的信息冲击后, 脉冲值在第3期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达到最大响应值0.061,之后开始慢慢变小,直到第6期以后才趋向平稳。 表明经济增长受到自身冲击后,产生了同向变动,并且该冲击具有明显的持续增长效应。 在本期给最终消费一个正标准单位冲击后,经济增长立刻反向变动,在第5期达到最低值-0.057,从第6期开始反向趋势逐渐减弱,但依然稳定在横轴以下。 这说明当期消费的增加并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 从第2期开始就一直对经济增长起着抑制作用, 消费的增加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反而效果更差。在本期给投资一个标准单位的正向冲击后,产出开始逐渐增长,在第4期达到最大值为0.033,之后基本上趋于平稳。投资具有滞后效应,虽然并不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产出,但其长期的经济增长支撑效用则相当明显,可见投资确实在长期内稳定地拉动着经济增长。当产出受到CPI的正标准单位冲击后, 其反应基本上与消费冲击相同,基本上是完全负相关,即CPI的上升给经济增长带来长期阻碍作用。

如图3所示,在本期给产出一个正标准单位的信息冲击后,消费开始迅速上升,在第3期达到最大值0.047,从第4期开始呈缓慢递减趋势。表明最终消费受到经济增长冲击后,产生了同向反应,而且短期内效果明显,长期中也具有可持续性。当给消费自身一个正的单位冲击后,当期达到最大值0.014,之后开始变小,从第3期开始效果变差,之后一直保持着负向反应。可见消费对自身的脉冲值反应短期内有效,在长期中不具有可持续性并产生相反的效果,本期消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未来消费。在本期给投资一个标准单位的正向冲击后,消费开始逐渐同步增加,直到第9期达到最大值0.03,之后表现也比较平稳。投资冲击给消费带来正向作用,这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有效,在长期内具有显著的可持续效果。 给CPI一个正标准单位冲击后,最终消费迅速表现为反向效果,直到第8期达到最低值-0.08, 之后反向作用慢慢变小,CPI对消费增加将产生持续的削弱作用。

从图4可以看出,在本期给产出一个正标准单位冲击后, 投资迅速增加, 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0.079,从第3期开始递减,在第6期以后保持平稳水平。表明经济增长对投资具有正向反应,短期内效果显著,长期中对投资的促进作用具有可持续性。投资受到消费一个标准单位的信息冲击后,第1期反向效果就很显著,在第6期达到最低值-0.073,之后虽有所好转但依旧维持着反向变动态势。可见,消费对投资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具有阻碍作用,消费的增加将引起投资的持续减少。当投资受到自身的正标准冲击后,产生的是正向效果,脉冲值在第7期达到最大值0.041,之后小范围震荡并保持平稳。投资对未来投资的影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长期中也具有可持续性。给CPI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后,投资迅速反向作用,在第6期达到最低值-0.128,随后抑制作用变弱,但仍然是负面影响。CPI上升对投资产生持续的阻碍作用。

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经济增长有助于促进最终消费和投资的持续增加, 投资的增加从长期也能带动消费和产出水平的上升。但反过来,本期消费的增加却不利于投资和产出的增加,而且在长期中具有阻碍作用。CPI上升对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都表现出明显的阻碍作用, 将CPI控制在较低水平对整个经济系统会更加有力。 经济增长和消费受到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较为类似, 说明两者的变动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变动轨迹也趋于一致,这与现实状况相符合。

五、主要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消费、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实证分析, 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三大需求构成中,消费和投资占据主体地位, 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 投资是最活跃的因素,而消费缺乏活力;(2)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果最为显著, 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拉动作用, 消费率存在临界值60.8%,且越偏离此临界值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3)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是互动的,产出和投资增加无论对自身还是其他两者都具有显著的促进和持续增长效应, 但消费的增加却不利于投资和产出的增加,同时,CPI上升对经济系统产生的完全是负面影响。

针对本文的分析结果,为了更好地处理好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1. 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我国由投资主导型国家向消费主导型国家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目前状况和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未来几年我国仍然会呈现投资主导的特征,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消费更具有中长期特征。 虽然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但其结构并不合理,建筑业和制造业占据着90%以上的份额。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私人投资,让市场成为经济调节的主体,减小政府大规模投资带来的挤出效应。从产业结构角度,应减少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向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进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消费在现阶段缺乏活力主要是受低收入水平的限制,我国人均收入在世界范围内排名还很靠后。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降低企业和个人纳税,这样既能提高劳动者工作热情以推动经济增长,又能稳定消费预期并保持消费持续增加态势。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调整社会收入分配格局。政府应努力推进住房、医疗、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城乡低收入群体能够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加快农村保险体系的构建。推进税制改革,对低收入者免税或减征,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重,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4. 加快人力资本形成,增加就业。人力资本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增加就业岗位,吸收潜在劳动者创造价值,并加强对劳动者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同时,政府和企业应提高R&D投入水平, 将科研成果真正应用于生产过程之中,培养创新意识,有效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

5. 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物价上涨对消费、投资和产出水平的提高均具有负面影响。稳定物价就可以稳定消费者预期,在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必然会增加。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消费率的提高在短期内效应不明显,很可能是由当期消费不足和当期消费挤占未来消费的原因所致,但是当消费能保持平稳增加,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当消费率提升至60%以上时, 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才会显现,而且会呈现出加速增长效应。

6. 加快金融业发展步伐,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为实体经济运行提供了融资支持,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分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风险。金融业是服务类行业,它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金融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黄赜琳,傅冬绵. 居民消费演变特征事实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2).

[2]任歌.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 财经论丛,2011(5).

[3]孟昊. 消费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6(11).

[4]李占风,袁知英. 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与经济增长[J]. 统计研究,2009(2).

[5]彭劲松. 重庆市经济增长中消费与投资贡献度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2004(4).

[6]王小鲁,樊纲,刘鹏.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和增长的可持续性[J]. 经济研究,2009(1).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区域能源供给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1.013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然而,能源是稀缺的,巨大的能源需求与有限的能源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在2014年第十一届APEC能源部长会议上,与会各国对世界能源形势达成了如下共识:一方面,世界能源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亚太地区作为世界能源需求中心的地位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多元化的能源供应和能源技术创新对于维护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这一共识,会议呼吁:为实现能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各经济体应加强互联互通,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积极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加快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型;发展清洁能源,提高公众对绿色低碳能源的科学认识和接受程度,逐步建立绿色、节能和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这次会议为世界各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有必要深入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拟利用实证的分析方法,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Hausman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改善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提供政策建议。

一、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曾对国家层面上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而针对某一地区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并且大多采用的是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对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变量间协整关系的研究,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例如,Kraft 等[1]对 1947―1974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Yu[2]则把上述数据的研究范围扩展到 1979 年,发现国民收入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Glasure等[3]利用E-G两步法对韩国和新加坡的能源消费与收入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二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Shyamal Paula[4]对1950―1996年印度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Lee[5]以18个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经济、资本、能源之间关系的模型,利用异质面板协整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8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Narayan[6]利用面板协整的方法,验证了中东地区电力消费与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反馈效应;Apergis[7]以15个新兴国家 1980―2006年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数据为基础,利用面板协整理论进行协整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是采用经典计量方法(如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面板模型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例如,林伯强[8]以协整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包括经济增长、电力消费、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在内的多变量模型,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吴巧生等[9]利用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对两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两国都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黄玲[10]从1978―2005年福建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数据出发,通过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具有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王火根等[11]在生产函数中考虑了能源这一投入要素,建立了多变量的生产函数模型,在面板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30个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我国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单向原因;于全辉等[12]认为中国东部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而在西部地区这一关系并不显著;张琳等[13]从Cobb-Douglas生产函数出发,对中国中部6省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能源作为一种必需的生产要素,对实现中部崛起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吴玉鸣[14]应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各省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指出我国各个省域的能源需求主要由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决定,价格机制在调控能源需求方面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能源利用效率等被忽略的因素对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刘慧媛[15]利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使用面板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中国省级层面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双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耗增加会导致人均GDP增加,同样人均GDP增加也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

二、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由于数据缺失,故未对进行分析)的GDP、能源消费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代表资本存量)、劳动力就业人数共783个数据,样本时间区间为1978―2013年。数据来源为历年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其中,GDP数据为实际GDP,用当期GDP除以当期价格表示;资本存量用固定投资总额表示;劳动力人数用三产就业人数表示。为了更好地了解能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把全国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和海南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和贵州省。

通过搜集30个省市区的GDP、能源消费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劳动力就业人数,整理得到197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同时为了研究分类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搜集整理了关于煤炭、电力和石油消费等相关数据(数据年份:1995―2012),结合前面的数据整理得到了1995―2012年关于GDP、煤炭消费量、电力消费量、石油消费量,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就业人数的省际面板数据。

3.实证结果与分析

运用Stata 11.0软件,对197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都与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全国而言,能源消费每增长1%,将带来全国 0504 6% 的GDP增长。相对于资本和劳动力而言,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得稍弱一些。而对东部地区来说,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更强一些,这是因为东部地区作为相对发达的地区,其劳动力素质要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对中部地区而言,投资在带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中部地区在我国处于区域发展的中间位置,其发展水平虽低于东部却高于西部,对资本的需求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因而资本总量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其经济增长。对西部地区而言,资本和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要远高于劳动力,这与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有关。总体而言,能源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分布特征。

为了进一步分析主要分类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

从表2可知,就全国而言,煤炭、石油和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都比较显著。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上,电力消费的影响更大一些。电力消费量平均每增加1%,将带来全国6.110 255%的GDP增长;而石油消费量每增加1%,只带来全国1.078 22%的GDP增长。

同时还发现,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这与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有关。在我国,煤炭作为最主要的消费能源,其消费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已占到了70%以上,过去煤炭消费曾在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近些年来,我国煤炭消费已经达到了一种过度消费的状态,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煤炭消费将带来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会不断减弱直至为零。

另外我们还发现,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来说,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率先使用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深入发展,因而像煤炭这种高污染的能源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已不大。同样,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且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煤炭运输成本又较高,因此西部地区煤炭消费对其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不是那么显著。

对于单个能源种类来说,如煤炭,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在全国区域范围内,呈现出东、西、中逐渐递减的特征,这与煤炭的地理分布和各地区的能源结构有关。中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因而效用相对较低,而东部地区由于技术发达,设备先进,因而单位煤炭消费量的增加会带来较高的产出收益。而对于石油和电力来讲,在全国区域范围内,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表现出中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西部的规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和石油消费的需求更为迫切。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固定效应分析和Hausman检验的方法,通过构建包括GDP、能源、资本和劳动力的四变量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投资和劳动力一起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通过建立GDP和分类能源消费与资本、劳动力的计量经济模型,发现电力和石油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比较显著,尤其是电力消费,其单位增长将带来经济总量的大幅增加。对东、中、西部而言,煤炭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东、西、中逐渐递减的特征,而电力和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呈现出中、东、西逐渐递减的规律。对于煤炭消费而言,由于过度消费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变得并不显著。

这一结论为中国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费政策与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资源禀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中国必须协调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依据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因果关系,制定合理的区域能源消费政策和战略,确保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

为此,首先,要加大对本地区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提升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区域能源供给,并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重点开发、利用相关能源,如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电力行业的投入,这样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产出。对中部地区而言,要加大石油与电力消费的投入力度,保障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次,要大力开发替代能源与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如要广泛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降低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完美转型。最后,要调整和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摒弃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错误发展路径,节能减排,增加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投入,真正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Kraft J,Kraft A.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J].The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1978(13):401.

[2]Yu Eden S H,BeenKweiHwa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further results[J].Energy Economics,1984(3):168.

[3]Glasure Y U,Lee A R.Cointegration,error correetion,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and eleetrieity:the ease of South Korea and SingaPore[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1997(20):17.

[4]Paul,Rabindra N,Bhattacharya.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India:a note on conflictingresults[J].Energy Economics,2004(26):977.

[5]Lee C C.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cointegrated panel analysis[J].Energy Economics,2005(27):415.

[6]Narayan P,Smyth R.Multivariate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exports and GDP: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middle eastern countries[J].Energy Policy,2009(37):229.

[7]Apergis N,Payne J E.The emissions,energy consunption and growth nexus:evidence from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J].Energy Economics,2010(1):650.

[8]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11):18.

[9]吴巧生,陈亮,张炎涛,等.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再检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8(6):27.

[10]黄玲.福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6):148.

[11]王火根,沈利生.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空间面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7(12):98.

[12]于全辉,孟卫东.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J].系统工程,2008(6):68.

[13]张琳,何炼成.我国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协整模型的实证分析[J].江海学刊,2010(1):79.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148-03

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作了一定的研究,1978年,Kraft J.和Kraft A.在他们的能源经济研究中,首次发现了美国GDP对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虽然之后许多学者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的检验方法对美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有的支持Kraft-Kraft的结论,有的不支持Kraft-Kraft的结论,但有关能源经济之间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还是扩展到了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能源消耗迅速增加,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此,许多国内学者的研究围绕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韩智勇,魏一鸣等选取了我国1978―2000年的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不具有长期协整性,类似的分析还有很多,如杨朝峰和陈伟忠(2005),范雪红和张意翔(2005),他们研究出的结果虽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并确定了“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目前这个指标已经分解到各个省份。根据这份计划,2010年福建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下降16%,福建能耗的减少会不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福建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为此,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福建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实证研究1978―2005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试图揭示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及动态关系。

1 实证分析

1.1 福建省能源消费情况

近几年来福建省经济高速发展,2005年福建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 560.07亿元,比2000年增长50.7%,年均增长10.8%;经济高速发展同时,能源消费量也大幅增长,2005年可供福建省消费的能源总量为5 480.53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86.2%,年均增长17.4%,高于GDP增幅6.6个百分点。同时,反映能源消费量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近几年呈逐年快速走高的趋势,从2000年的0.65逐年走高至2005年的1.6,说明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直接需求越来越大,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经济的发展与能源消费增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下用计量模型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

1.1.1 变量和数据的选择

选取了1978―2005年的福建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为亿元人民币,能源消费量(EC),单位为万吨标准煤,其中,由于统计年鉴上的GDP数据是基于当年价格计算的,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笔者将GDP的数据按1978年的不变价格换算成实际GDP(数据整理于2005《福建统计年鉴》和2005,1998,1995《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并分别对福建省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取自然对数,表示为lnEC和lnGDP。

1.1.2 单位根检验

一般来讲,当时间序列具有不平稳性时,会导致“伪回归”现象,因此,在建立计量模型之前要对所用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序列的平稳性和单整阶数,单位根检验一般用ADF检验,以下便对lnGDP和lnEC序列的原序列,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进行ADF检验,判断其稳定性(如表1)。

以下检验结果说明,lnGDP和lnEC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但它们都是I(2)序列。它们均通过单位根检验,可进一步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1.1.3 协整检验

检验协整性其实就是检验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项是否存在单位根。笔者通过AIC定价确定滞后期,运用Johansen检验法对lnGDP和lnEC序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以下表格的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均表明,lnGDP和lnEC两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而且有两个协整向量,说明lnGDP和lnEC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即福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真实的长期稳定关系,对它们的回归不是虚假回归,因此,研究福建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分别以lnEC和lnGDP为自变量得出协整方程为:lnGDP=-5.8938+1.5668lnEC,lnEC=3.8191+0.6283lnGDP,总体而言,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对彼此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每增加1%的能源消费,福建省经济增长就增加1.5668%,每增加1%的经济增长,福建省能源消费就增加0.6283%,即存在正向协整关系。这说明,随着福建经济增长的发展,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彼此都有一个正向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从趋势项的系数可以看出:能源消费的系数为负,而经济增长的系数为正。这表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是递增的,但能源消费的边际效应却是趋于下降的,即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未来的福建省经济增长中将发挥主导作用。

1.1.4 误差修正模型

从以上结果可以知道,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且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未来的福建省经济增长中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在协整基础上建立一个误差修正模型来预测短期内的能源消费行为,根据Hendry的“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去剔除回归系数中不显著的滞后期,我们获得如下的误差修正模型:

lnEC=0.0723+0.0322lnGDP-0.0986ecm(t-1)

误差修正模型的系数为负,这个结论与误差修正机制相一致,误差修正模型的方程中误差修正项以9.86%的比例对下一年的能源消费产生影响,调整幅度不是很大,但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还是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的,在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差分项放映了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被解释变量的波动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短期波动,一部分是长期均衡,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如果GDP变化1%,能源消费会变化0.032%,ECM项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系数来看,这种调整力度不是很大。但误差修正模型比普通单方程模型更全面地反映了能源消费模型中的短期和长期关系。通过对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可知,福建省经济增长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影响能源消费,长期的调控作用不是很大。

1.1.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福建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还需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对模型的相关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具体的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综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能源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福建省经济增长会扩大对能源消费的需求。这一结论与我们上面协整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同时这也符合能源消费和经济之间的经济理论,一般而言,从整个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来说,一个地区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同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都保持正比关系,即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能源消费也要相应增加,否则国民经济发展就要受到影响。

1.1.6 脉冲响应函数

基于前面的分析框架,本文接着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福建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动态分析。根据Eviews3.1所提供的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和函数的图备选项,本文选择Cholesky分解法,并用图表示福建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一个标准差的响应程度,具体结果见下图。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年份),纵轴表示lnEC的变动,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lnEC对相应的lnGDP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由上图可以知道当在本期给经济增长一个正冲击后,从第一期开始就对能源消费有一个正向的影响,并在第四期达到最高点,其后影响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了负的影响,到第七期的时候达到最低点,之后又开始稳定增长,即说明了经济增长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会带来能源消费同向的冲击,但也有可能出现反向的冲击。

1.1.7 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而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来评价不同冲击的重要性。因此,方差分解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表5下为lnEC的10期方差分解表。

从表5中,我们可知,福建省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冲击效应为20%。而且从第一期到第十期的贡献率变化不大,这也说明福建暂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2 结论与启发

从上述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福建省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在1978―2005年间,尽管福建省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都是非稳定的,但从长期而言,它们却实现了长期稳定的均衡状态,两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知道,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即福建省经济增长会扩大对能源消费的需求。但是,这一结论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可能更值得注意,也就是说,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要有不断扩大的能源供应作为保障。因此,对能源供应可能出现的波动和短缺,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作好应对的准备,这点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能源资源严重短缺但耗能又大的福建省实际情况,应提高对节能的战略意义的认识,节能不是权宜之计,而应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将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向节能型发展,对保障能源供给、改善福建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VAR动态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增长会使能源消费相应提高,而同时能源消费的提高也会使经济增长加快。其中,脉冲响应函数说明为了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可以增加能源的消费,但实际上经济增长未必要能源消费也同时按比例增长,所以,必须掌握好能源消费的度,如果没有掌握好,就不能实现2010年福建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下降16%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福建省必须采取相关的政策,减少能耗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增长。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和福建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虽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相互影响不是很显著,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考虑能源消费的问题,不应该盲目的增加能源消费来增加经济的增长,这最终必将严重影响福建省的经济增长。所以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能源消费的同时,要注意到能源利用效率,努力挖掘福建省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节约能源,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只考虑了由两个变量组成的简单经济系统,而把其他因素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复杂经济系统中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均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中国能源消费与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12).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直至目前还不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隐患,但是也要注意到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在某些地区和程度与经济危机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多数产品供大于求,通货紧缩,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很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某些群体(如: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日渐增多的城市下岗或普通工人)的经济收入很低等。因而,进行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行为变化以及企业营销策略调整的研究,对于我国的企业会有一定的意义。

一、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行为

相对于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危机时期不但会对消费者造成诸如收入减少、失业等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消费者的预期:比如收入会继续下降,就业机会将更少,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导致消费者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消费策略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1.消费者的产品偏好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的产品偏好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消费者会注重节约,减少奢侈品的消费数量。据统计,亚洲金融危机时期,80%的消费者减少了他们在休闲、购买衣服和请客的花费。在泰国,58%的泰国人不再购买时装,45%和46%的人不再购买whisky和杂志。除了有形的奢侈品的消费数量下降以外,消费者还会减少在诸如旅游、休闲等无形服务的花费。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某些奢侈品消费可能并不是消失,而是转移到次等的奢侈品上。比如,经济危机时期,奔驰、宝马这些豪华车的销量会遭到严重冲击,而那些二线的产品比如现代、丰田等的销量反而会上升。或者,人们会从一些别的奢侈品中去寻找安慰,比如高档香烟和啤酒等论文。

相对于奢侈品而言,实用油、盐等必需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因为产品的替代性,某些必需品的需求还会上升。另外,由于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父母比较注重家庭和对孩子的培养,即使牺牲自己的一些需求也愿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需要的一些消费品,即使是奢侈品对父母来说也是必需品。同样,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在泰国进行过一次品牌忠诚度的调查发现,营养品和牛奶的品牌忠诚度最高,分别为89%和97%,而这两者都是儿童食品。这也就是说,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父母给孩子提供的食品也没有改变和降低。

第二,消费者会转换产品品牌。这有两种可能。(1)从外国品牌转向本土品牌。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认为本土品牌比起国外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而价格却便宜很多;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会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消费者认为购买本国产品会挽救本国的经济,因而会倾向于购买本国的产品。(2)从相对高档的品牌转向普通品牌。这个过程一般会有两个阶段,首先转向竞争对手的品牌,然后才是购买相对低档的品牌。当然,对于某些产品转换品牌并不那么容易。比如,对于那些具有关键作用的产品,如果出现失误则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那么转换品牌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

第三,消费者对产品的包装大小会有偏好。在1990~1991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消费者都喜欢买大容积和大批量的产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比较省钱。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金融危机后的亚洲国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仅限于那些经济受影响不大的家庭,而那些受经济危机影响比较深的家庭却比较偏好小型包装的产品。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析:一方面,消费者只买得起那些小型包装的产品,而大容积的产品对他们来说太贵了;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来讲,人们认为买小型包装的产品能减少使用时的浪费。

2.消费者的价格偏好

一般来讲,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和冷静,对产品的价格(包括购买价格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维护费用)会更加敏感。1973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8.6%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关注产品价格(Shama,1978).他们在做出消费决策前,会进行特别仔细的调查和比较,而在购买过程中还会有特别激烈和反复的讨价还价行为。同时,也会重点考虑到产品的功效、耐用性等,即产品的性价比。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会比单一功能的产品好卖。而那些耐用而且比较容易维修的产品更会受欢迎。比如,美国经济危机时期,有厂商推出一种新式口红,这种口红两头都可以用,可以涂两种不同颜色,结果很受欢迎。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和价格的感知和判断受经济危机影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如果经济危机不是特别严重,消费者会比较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并且受自身的偏好影响比较大;如果经济危机特别严重,比如俄罗斯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极度贫困,因而消费者对产品的惟一判断标准就是价格,对于耐用性、功能可能根本不会去考虑,因而很多购买行为都是考虑性价比以后才实现的。

3.消费者的促销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由于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消费者对于厂商的一些促销方法的反应会变得跟以前不一样。比如,对于广告,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非常努力、非常紧张地收集购买方面的信息,因而会更加看重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用途、耐用性和方便性等等,而对于那些仅仅是为了提升产品形象方面的广告,消费者会认为那是一种浪费,进而怀疑其产品的性价比,甚至会由此激发一种逆反心理:认为企业缺乏对消费者的一种必要的同情,使得其产品形象大打折扣。

而对于企业的一些具体的促销措施消费者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此时的消费者特别理性,在购买某个产品的时候,总是会仔细地计算厂商可能从他那里获得的利益,如果厂商不能够让消费者很有信服地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时,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比如,此时的消费者可能会宁愿用较低的价格买某个产品而不用较高的价格买一些能够获得赠品的产品(MarkPlusInternational,1998).在金融危机下的印尼消费者的这个比例是92%.而对于一些抽奖机会,消费者可能兴趣也会减弱,因为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不确定性。

4.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的渠道策略有两个明显改变。(1)消费者购物的频率明显增加。1973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3%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经常地购物(Shama,1978).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购物本身也是一种相对比较便宜的娱乐活动。(2)消费者购物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因为此时的消费者相对偏好一些低价格的品牌,因而购物的地点一般来说也会由以前相对高档的商店转向比较大众化的商店,比如,大型超市、折扣店和直销店等。1973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79.7%的消费者去批发商和折扣店购物的次数明显增加(Shama,1978),而那些位于市中心的高档购物中心就不会太受欢迎,即使有人去逛,但真正购物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少。

二、经济危机时期的企业的营销策略

经济危机时期大部分产品的销量和利润都会迅速下降,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因而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行为偏好的变化,转换营销策略,以适应经济环境,使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并获得发展。

1.企业的产品策略经济危机时期市场疲软,产品(尤其是奢侈品)的需求量下降,大部分企业会出现利润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那么这部分企业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1)从薄弱的市场退出,缩减产品线的宽度,巩固和加强企业已有的强势市场。企业的强势市场指企业的产品拥有领先或强力挑战者地位的市场,对该市场来说,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最好的品

质和最低的价格等。一般说来,企业的强势市场获得的利润占了企业经营利润的大部分,而且相对稳定。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会凸现,因而更加容易增加市场占有率,这对于企业渡过难关是相当重要的。因而此时企业应该从自己的弱势市场退出,把自身有限的资源(人力资源、资金和营销渠道等)集中用到维护和加强自己强势产品的推广上。而实际上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得76%的美国企业缩减了其产品线(Shama,1978).(2)管理好并保护好企业的核心品牌,适时地根据环境改变产品的定位,但必须要立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Zipoc将其生产的食品袋的定位由经济危机前的“密封袋”转变为“保存剩余食物的密封袋”;Volvo在经济危机时期将其生产的汽车的定位由“安全”转变为“将你的资产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些都是很成功的例子。(3)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会逐渐转向比较便宜的品牌,因而企业会陷入提高市场份额和保持品牌形象的两难境地。解决办法就是企业推出一些跟一线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但价格要相对便宜的二线品牌,这样既保护了原有品牌的形象,又有助于打击一些边缘品牌,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一举两得。1990年南斯拉夫经济危机期间,24%的企业推出了替代产品(Shama,1992).当然企业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将产品的包装改小,这样也可以降低产品的价格,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1998~1999年俄罗斯经济危机期间,吉列公司为了适应消费者收入减少的实际,减少了每个包装袋的刀片数量。

经济危机给部分实力比较强大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扩大领先地位的机遇。一方面,经济危机时期市场上很多公司难以为继,由于严重贬值,此时企业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进行兼并和收购,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些公司可以根据企业的长远规划,继续推广新的产品。当然,企业需要给顾客提供更多的保证,以使顾客相信此时购买产品是划算的。比如,1998年新加坡的民众普遍认为地产价格将继续大幅度降价,而李嘉诚设在新加坡的地产发展集团因为给顾客许诺其地产在五年以后起码升值10%而提高了销量。

2.企业的价格策略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对价格相对更加敏感,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因而企业必须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的产品是最划算的。此时,企业一般有三种价格策略可以选用。(1)以相同的价格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比如提高耐用性,增加一些顾客需要的功能。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保留了那部分忠诚度和购买力都比较高的顾客,而另一部分顾客很可能会转向竞争对手或者低价格的品牌,因而短期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都会下降。但是由于企业的产品保持了一种高质量的品牌形象,当危机结束,企业很容易通过扩展产品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2)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相同的产品,这种策略意味着企业的利润率会大幅下降,但同时却有可能使企业保持甚至增加市场份额,这种策略比较适合那些很难增加市场份额的行业。比如,某些工业产品,市场份额对于它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由于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一旦失去了其市场份额,想要重新占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企业往往不惜牺牲其利润,也要保持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这种策略的风险在于当经济复苏的时候企业却很难再提高产品的价格。因此,企业可以考虑以价格折扣、低利息贷款、免费维修等这些隐性降价策略代替纯粹的降价。(3)以较低的价格提供质量较差的产品。经济危机一般会导致了一个巨大的大众产品市场,这种策略在危机时期容易使企业获得成功:增加市场份额和利润。但是这种策略会给消费者造成一种次品的形象,长远看来,当经济复苏即使企业重新提高产品质量,也可能无法改变消费者已经形成的这种印象,因而对一些产品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

3.企业的促销策略广告是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促销工具。经济危机时期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企业需要正确地调整其广告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降低广告预算,因为在他们看来广告是一种成本而非投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缺乏远见的。根据美国的一项商业调查显示:那些在危机时期没有降低广告预算的企业在经济复苏以后,平均销售额翻倍,利润增加75%.相比之下,那些降低了广告预算的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要少30%~44%.可见,经济危机时期持续进行广告宣传,其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因为一方面危机时期广告价位会比以前更低,而艰难度日的媒体为了保住自己的客户,往往会给企业提供较以前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危机时期竞争对手的广告量减少,而且顾客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获取信息,因而会更加容易被顾客注意和接受。企业此时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应该注意适时地改变广告诉求的核心和方式,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更加看重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那么企业的广告应该更加侧重于产品利益的传递和诉求上。而且因为此时的消费者关注的信息较以前不一样,企业必须找准其目标消费者所关注的内容、节目,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广告媒体,使广告效果最大化。比如,危机时期很多人关注工作方面的形势,因而适当地加大这类版面的广告投放会取得较好效果的。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会问销售人员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因此企业应该加强销售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详细地回答顾客询问,并且善于分析和比较产品的性能,以鼓励消费者购买。因而企业应该授权销售人员使得他们有更多的决策权去完成交易。1973年石油危机期间,64.5%的美国企业扩大了销售人员的自(Shama,1987),而1990年南斯拉夫经济危机时期,这个比例是80%(Shama,1992).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促销活动带给他们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该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促销活动,如赠送优惠券、现金奖励或价格折扣等,使得消费者能够感觉到价格实惠,以刺激其购买欲望。日本的连锁零售商Ito2Yokado和Daiei曾进行过一次促销活动,他们给顾客提供5%的价格折扣,而这正好是顾客需要支付的税收。这项促销活动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企业不但要积极地给顾客提供经济刺激,也应该加大对经销商的鼓励,比如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现金返还,使得他们能够在困难时期仍然保持积极性。总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些其他促销策略的调整,尽可能地趋利避害,降低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冲击。

4.企业的渠道策略经济危机时期,大部分消费者的购物渠道会转向那些低价格的商店。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对营销渠道做相应的调整。(1)转换营销渠道。将更多的产品通过仓储式超市、折扣店、直销商店销售以降低价格。但是必须处理好新的销售渠道与原有的销售渠道之间的关系。(2)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扩展营销渠道的覆盖范围。一方面,企业应该从本国去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经济危机时期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因而农村可能比城市蕴涵着更大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将眼光投到国际市场。一般说来经济危机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但这恰恰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而是企业扩大出口,消化过剩生产力的一个很好的时机。当然,企业在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的时候,应该牢记的一个前提就是:企业在这个市场机会会拥有核心竞争力。切忌不顾实际盲目扩张。

三、结论

本文综合论述了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偏好和行为的变化,以及企业应该采取的营销策略。虽然文中所得出的结论都是源自于其他国家发生的事实,但可对于我国企业有三个重要的启示。第一,我国的企业应该要勇敢而积极地

进入国际化,开辟国际市场,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规避市场风险;第二,企业应该围绕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进行扩张,而不是盲目地多元化,否则危机到来之时,就可能是企业倒闭之日;第三,企业在进入国际化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使自己本土化,尤其是品牌的本土化,这样才能够提高当地消费者的忠诚度,减少经济危机可能带来的冲击。当然,经济危机的类型不同、地区不同和行业不同,使得企业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不同。但正如老子所说“福祸相倚”,经济危机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而企业应该以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并积极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趋利避害,化害为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