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意义;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99-0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研究来看,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1、阅读取向不合理。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课外阅读对提高成绩没有明显的帮助,甚至认为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学生因此认为没有必要购买阅读课外读物,即使购买,也只是一些与考试有关的辅导资料、参考书或试题集锦等。

2、阅读目标不明确。调查统计:90%的中学生认为应该有课外阅读,66.72%的学生喜欢课外阅读,70%的同学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有帮助,而能真正明确阅读目的的学生只有10%左右。一般来说,他们看课外书随意性大,阅读从很大程度上讲是对时尚的一种盲从。

3、阅读策略不科学。在阅读方法上,不少学生毫无策略可言。在阅读中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精读、泛读、快读、慢读等方法,不动笔,不作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整理、消化,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谈读书》(Of Studies)中说过: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阅读作为学生“学习权”的首要内容,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中,语言的输入是指听和读,而语言的输出是指写和说,当我们希望学生能说会写时,我们首先必须给他们足够的输入,输入推动输出,这是公认的语言学习经验。必须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英语阅读机会,发展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人掌握英语语言这一工具所必须的,而且是造就有人文素质的、有教养的人所不可缺乏的。因此,可以说英语阅读的意义是深远的。

初中英语新课程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按照年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显然,仅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宽阅读范围,提高阅读速度。“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因而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而是让它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新启点。而课外阅读不仅能巩固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不管课文教学效果有多高,没有课外阅读的配合,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效的。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在国内缺少英语自然环境的条件下,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由于班级人数多,课时有限,在学生中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显然是有很大困难的。大量阅读则是一条便捷的途径,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尽早地强化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本文中课外阅读的教学亦即泛读教学。课外阅读的“课外”不是相对于课堂或课内而言,不是时间上的概念;而是相对于教科书上的材料而言,它不是来自课本上的,是教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所选择的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课外材料。我们知道,泛读材料多,情景复杂,所提供的语言现象极为丰富,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感,认识一定的语言规律,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三、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学生迫切需要指导。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以指导。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而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少数教师甚至放任自流。因此,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激发兴趣策略,让学生爱读书。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课外阅读兴趣受阅读者的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读物本身的内容形成也会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靠英语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要从认识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辅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以酷爱书籍,通晓各学科间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体会广泛涉猎的必要。

2、推荐书目策略,让学生多读书。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也不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任务式阅读,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原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给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与范围。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借鉴与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有梯度。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联系,内外联动,相得益彰。 (2)结合课程标准推荐。《课文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文质兼美,又结合了学生的学力、智力、心力等实际,要逐步让学生阅读。(3)结合时尚热点推荐。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开放的世界,愉悦身心。

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是语言获取的有效渠道,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可促进听、说、写等技能的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注重阅读指导,包括课外阅读指导,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热情,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对此,笔者具体分述如下。

1. 精选阅读材料,唤起阅读热情

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这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热情。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这就需要把握如下原则。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堂内外之间的关系,明白课外阅读延伸与补充了课堂知识,注意课堂与课外的有机融合。②注意阅读材料的时效性与趣味性。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多体裁、生动趣味的文章,以保持阅读热情。③注意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当把握这些原则后,教师就还需要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课外阅读材料。首先,根据年级选择阅读读物。如对初一学生而言,可选择一些有趣生动、短小精悍的英语童话故事、幽默故事等,譬如《读幽默故事学英语词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当同学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后,则可相应地变化材料体裁与长度。如对于初二学生,可指导他们选择《英语周报》、《21世纪报》等英语报刊进行课外阅读,或者阅读一些世界名著,比如《简爱》、《傲慢与偏见》等,以熏陶西方文化。到了初三,学生有了更强的阅读思维与能力,教师可让学生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英语课外书籍,分享资源,拓宽学生阅读能力。

其次,根据自身基础选择课文读物。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水平层次不齐。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则需要考虑自身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如加强型,(基础薄弱的同学选读),譬如《英语作文好词好句好段好文》、《阅读周计划》等;提高型(主要是基础好的同学选读),譬如《快捷英语周周练》、《英语阅读理解天天练》等。此外,引导学生注重读后活动。当学生阅读后,教师还需要引导注重分析语言形式,借助内容图式总结归纳;或讨论分析语篇结构;或引导学生围绕阅读内容进行故事续写、角色扮演等活动,以督促学生阅读主动性,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 指导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在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指导中,教师可通过阅读策略指导,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并让他们感受阅读乐趣,提高阅读热情。

第一,指导阅读要求。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大声朗读,并适当背诵优美语句或精彩片段,以形成语感,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注意整合精读和泛读,融合专项训练欣赏与阅读鉴析。第二,指导阅读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中,学生需要把握的阅读策略主要包括预测、跳读、略读、细读、猜测词义、提炼主旨句或关键词等。

如阅读中猜测词义的方法。①根据重述猜词义。在阅读文章中,有时为了将某个概念或事情阐述的更清晰明了,作者会以其他方式来重述内容。在这一情况下遇到生词时,可看看后面的解释或阐述词,如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等,然后准确快速猜测词义。②以列举作线索进行词义猜测,其信号词如for example, such as等。③根据相关定义或所含定语从句来进行词义猜测。如Giraffe is an animal with a very long neck, four legs and orange skin with dark spots.依照后面的解释,可猜测Giraffe意为“长颈鹿”。再如指导学生细读,快速找出主题句。一般而言主题句是篇章末句或在首句,并仔细感受句子及段落之间的关系,以有效回答细节问题。

其次,还需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体裁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比如阅读叙述性的文章,则需要了解文章结构,比如背景、情节、主题、与结局等。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等。比如阅读“I Have a Dream”(Martin Luther King)时,若想要更全面而准确地了解文章内容与主旨,学生则需要积累一定的宗教、文化等背景知识。

3.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除了课堂阅读指导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外阅读指导,以有效补充与延伸课堂知识,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策略与技巧。

参考文献

[1] 周洁.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策略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42-01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要求:"7-9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的确,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增加阅读量,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获得审美体验,挖掘潜能,提高素质,奠定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农村初中生中,由于受信息、条件、家庭、观念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极大影响了学习效果。那么,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一、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的现象,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养成会读的好习惯。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循序渐进,掌握方法,真正实现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

2、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做笔记是我们农村初中学生很欠缺的一个习惯,这一点教师在指导阅读时不能忽略,不仅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新课标同时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相关知识要点摘抄下来,并写一写由此生发的感想,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能力提高的巨大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感情将与日俱增,为提高学生素养创造了先决条件。

3、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明确课外阅读要求

鉴于农村中学的初中学生年龄较小,自觉性差,学习习惯养成不足,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规定课外阅读的底线,部分规定课外阅读的内容,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挖掘学生阅读资源

1、家长要配合

由于思想观念等原因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要尽力地通过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支持孩子买买课外书籍。并要把好选择读物的关卡:(1)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2)符合儿童年龄特点。(3)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要完善

图书室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室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室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室,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方法进一步加大对图书室建设的力度,创造更好的课外阅读条件。学校不仅要增加藏书量,增加阅览室,还要完善图书室的组织和管理,使图书室有更高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成就感,并通过与文本、同学的相互交流、影响,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丰富知识储备,拓展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志斌.基于“翻转”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实践探索[J].基础外语教育,2015,17(4):100-106.

[2] 张 丽.价值引领下的初中生课外阅读有效实施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54.

[3] 王依平.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时间管理指导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107-108.

[4] 万寒梅.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5):137-138.

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策略;语言规律;语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无限相信书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阅读是获取知识、发展心智的重要途径。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的一种拓展,是和课堂教学互为补充、互融共进的。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其作文能力。

一、小学阶段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低年段5万字,中段40万字,高段100万,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教材,课文不过三百多篇,几十万字,仅靠规定的文本是远远达不到新课标要求的。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所以,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小学的阅读量是必由之路。

语言文字的教学强调“精读”与“泛读”的结合,强调教师的精读指导和学生的自由泛读的结合。叶圣陶先生阐述:“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课堂的精读揣摩玩味,悟得门径;课外泛读搜求积累,生成语感,互为滋养、循环往复,让阅读主体的学生在阅读中真正受益,才能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二、小学阶段基于校本实践的课外阅读策略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范围、方法、方向也需要老师专业的指导。在不少地区、学校,为课外阅读而阅读,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缺乏科学引导的课外阅读可能会滑入“伪阅读”的误区。

主题综合阅读策略。在教材编排时把相同题材的作品放在一个单元,这是主题阅读的一种常见形式。同题材作品主题的确定,还可以从语文教材里挖掘出很多。翻开课本,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单元都是有主题的。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学完相应的单元之后,把主体综合阅读内涵扩展到同体裁作品为主题、同作家作品为主题等多种选题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综合阅读指导,既拓宽了阅读面,又加深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

课外阅读是“花的事业,根的工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必由之路。

三、课堂教学的“点”和课外阅读的“面”动态结合,交替互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发展水平如何,与语文课堂教学密切相关,更在于学生有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所以,教学中要致力于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使阅读增值。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指导自己的阅读实践,以范例为基础,牵引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逐步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配套读本,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机会和人文关怀,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推荐指导,扩大阅读量,增加阅读机会,让学生在阅读与感悟中培养语文素养,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书面规范语言积累靠的就是学生平常的阅读积累,包括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累,积累来自阅读实践。课外阅读强调体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越丰厚,习作越充分,学生体验才越深刻,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感觉”和“语文态度”。

知识社会的来临,阅读已经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之后,在阅读过程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说话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有效引领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营造环境氛围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我们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了资源共享。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了课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1.“以讲诱导法”。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了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古语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了课外阅读。

3.“赏识激趣法”。“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了“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传授方法

要在阅读中积淀阅读方法。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三种: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是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四、培养良好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要教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要创造口头交流信息的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不动笔墨不读书”,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