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光电探测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光电检测技术 课程内容 实验 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69-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电检测技术作为一门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兴技术,因其测量精度高、速度快、非接触、频宽与信息容量极大、传递信息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突出特点,成为现代检测技术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在工业、农业、军事、航空航天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是现代信息类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自2004年起,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成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专业共同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将光学检测技术与现代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讲解各种光电转换技术及器件的原理、特性和基本用法,结合具体应用,详细介绍各种激光干涉、衍射,光纤传感等光电检测方法、技术及系统,最终让学生深入理解光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各种光电器件和光电检测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掌握多种光电检测方法,以便在实践中熟练应用,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分析能力、创新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同时由于光电检测技术以光电子学为基础,以光电子器件为主体,研究和发展光电信息的形成、传输、接收、变换、处理和应用,这正是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共同的研究方向。学院众多教师在该方向的长期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实施方法、系统和关键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在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激光干涉测量、激光衍射测量、激光跟踪测量、光纤传感检测、光电多自由度监测等各种物理参数测量仪器和系统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
2013年开始,以精品课程为目标,我们深入开展了光电检测技术课程建设,涉及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实验环节的改进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等。
一 教学内容
如图所示,一个典型的光电检测系统包括光学处理部分、电子学处理部分,两者通过光电转换部分有机连接成一个整体。与之相对应,光电检测技术课程内容多、发展快、涉及知识面广。为此,我们首先对授课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提炼出最基础的关键原理,同时吸取众家之长,结合专业特点,补充有代表性的最新应用。
首先对应用光学、物理光学、信息光学等课程已经讲授的内容大幅度减少授课学时,例如光电检测中常见光源、光学系统和设备相关内容的学时压缩一半;但鉴于辐射度和光度学是专业选修课,一部分学生没有选修,一部分学生选修后掌握不够多,将该部分知识的讲解课时适当增加,补充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关联度高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光电转换器件部分,如前所述,该部分所介绍的各种光电转换器件是光电检测技术的关键环节,深入介绍了各种光电子发射探测器、光电导探测器、光伏探测器、光电成像器件的原理、特性和基础应用,还专门介绍了应用日益广泛的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同时考虑到调制解调技术在光电检测系统中的广泛使用,专门对此技术做了重点讲解。调整后整体内容更丰富,兼顾了基础原理和实际应用,学生反馈良好。
――――――――――――――――――――――――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我们还将课程内容与后续的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相配合。因为学院两个专业都开设有专业综合实践环节,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某些光机电系统的设计能力,将所学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光电检测技术正是与专业综合实践相对应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后期综合实践可能涉及的内容经提炼后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前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和能力,为后续的综合实践环节打好基础。
二 实验环节
课程设有8个学时的实验。通过较充分的实验,使学生在掌握光电检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但我们发现,学生在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的能力有所欠缺,主动性不足。为此,我们特别增加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例如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光强自动控制装置,能够探测环境的光强,当环境光暗到一定程度后(根据环境情况,制定特定的照度值),能点亮LED。并且环境光越暗,LED越亮。通过此实验,促使学生了解各种光强探测原理及传感器,选择合适的光强探测传感器并设计其驱动电路,掌握输出光强控制方法并设计相关电路,掌握实验调试方法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整个实验由学生自主设计,在设计方案审核通过后自主搭建系统并完成功能调试,最终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任务分析、调研、系统方案设计、成本核算、具体电路设计、调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处理。这样的实验学生参与度高、效果更好,对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手脑结合的能力有较大帮助。
三 考核方式
该课程加强了过程考核,增加了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专题宣讲和实验部分在总成绩中的占比,特别是对于平时表现和实验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本人申请获批后,可以免书面考试,以实物作品、论文、竞赛来代替。
对于大多数学生的期末考试,在出题过程中有意识地与课程目标紧密呼应。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主要涉及了通用标准毕业要求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试卷题目也从各个角度对学生的以上能力进行考核。例如,为考核学生了解光电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情况,我们出了让学生填写近年来诺贝尔物理奖主要内容的题目。又比如,为了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的情况,我们在考试中有针对性地出了分值较高的光电检测系统综合设计型题目,加强了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的考核。
四 结束语
借助光电检测技术课程建设,我们对该课程展开了全面探索和改进,紧密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梳理了课程教学的内容,增加了学生自主综合实验,改进了课程考核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初步达到了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雷玉堂.光电检测技术(第2版)[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2]浦昭邦、赵辉.光电测试技术(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广电;技术;现状;对策
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才能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从现阶段的实际工作情况角度上来看,对于广电工程项目建设而言,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基本上能够依照政府相关部门与机构所批复项目建设规模,以及建设质量要求展开有关广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作业。然而在广电工程实践运行过程当中,受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与制约,广电工程项目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方面的问题与缺失,进而导致广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存在严重的缺陷与隐患。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针对广电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展开详细分析,确保广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已成为现阶段机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广电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原有的电台广播到电视媒体再到网络媒体等,这一系列的变革发展都离不开广电工程技术的发展。国家的相关文化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并大力支持开展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广电工程建设。这些,都显示着我国广电事业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然而,一项新的广电技术如果要得以广泛实施和应用,就必须配有成套的建筑设施,若广电事业的基础建筑设施的工程质量都不能得以保障,那么广电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但在目前的广电事业建设和工程技术发展中,仍然有不少的问题和缺陷存在其中。通过相关资料的研究分析,总结有以下几点:
1.工程基建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开展的大多数广电工程建设的建筑都越来越趋向现代化、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而有些工程建设人员并不是专业的基建技术人员,在技术条件要求严格的时候,他们并不能设计优秀的方案或指导建筑设施的工程质量就不能满足现代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
2.对广电工程的建设监督力度不够
对于我国而言,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先后投入了一大批规模较大且影响力较为深远的工程项目。然而受到这部分工程项目建设模式多样化与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个别单位对工程招投标的法定原则和严肃性认识不足,认为招投标只是在履行一种建设程序,走走形式而已。在建设过程中夸大了工期紧张等因素,认为只有用非常规手段才能保证工期,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违规行为都是小事。过分强调了工程的特殊因素,本该履行的建设程序未按规定履行,本该报批的手续不及时报批,本该集体决策的事情不集体研究等。诸多原因,造成在广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的项目只看中标的承包方、监理方的资质,而忽视了对其派出项目经理的审核;个别项目存在拆解工程、招标活动不规范等问题,有的地方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仍不够严格,个别地方还出现了占用、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有的项目对验收工作不够重视,对设备验收把关不严,工程决算、竣工验收拖沓迟缓。加上诸多因素导致工程项目建设人员在有关广电工程技术的建设过程当中,存在较为显著的认知局限性与差异性。从而导致广电工程技术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二、在广电工程建设中,广电工程技术发展对策分析
1.加强基建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
由于广电工程技术对一些基础建筑设施的结构、性能、外观等都有着多专业的要求,因此,在选择建筑设计施工企业时,要严格把关其基建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于不符合国家对基建人员技术资格认证的相关规定的,一律不能采用,以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促进广电工程技术的发展。
2.构建统一化的广电工程建设监督领导体制
在广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当构建有关广电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监督领导机构。质量监督领导机构从组织配置角度上来说应当包含纪检监察部门,行政管理部门,计划财务部门以及工程审计部门等在内,以组长负责的运作方式。以广电工程监督职责为中心构建统一性的广电工程建设监督领导体制。该小组统一制定工程监督重点和监督计划,各成员单位按照监督计划和本单位的监督职责联合开展工程建设监督工作。统一的监督领导体制有效减少了监督工作的中间环节,提高了监督质量和监督效率,保证了工程建设监督工作的全面、客观、公平。
构建强有力的广电工程监督作业长效机制应转变传统意义上“人盯人”的监督作业方式,从制度,从机制以及体制角度入手确保广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权利之间的约束性运行;还应当实现整个广电工程项目监督作业自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还要从思想上改变过去把监督作为居高临下压制的观念,赋予监督新的内涵,即让监督成为警示,成为配合,成为督促。从而确保广电工程项目建设效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3.构建规范化的广电工程监督合力
摘要:文章针对图书馆中的经典阅读服务展开讨论,阐明了经典阅读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我国图书馆现阶段经典阅读的现状,探究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12-0062-02
收稿日期:2013-11-04
作者简介:李杭(1982-),丰台区图书馆。
1经典阅读的内涵与意义解读
1.1经典的含义
经典包含多重含义,总的来看是指那些带有历史性、权威性以及普及性的文化。例如:文学书籍、影视作品、艺术创作—记录了人们永恒的情感,获得了权威人士与普通民众的广泛褒赞与国家和社会的积极推崇。经典之作或者揭示科学规律,或者用艺术的形式阐明真理,或者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及精神境界与道德情操的熏陶。总之,经典作品是在向人们传播一种知识力量,一类精神感悟,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经典阅读的意义
经典是人类文明成果,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播的动力。经典阅读就是对这些优秀文明、文化的学习和吸收,是对智慧的探索,更是对民族文化营养的有效汲取。一个民族只有通过经典阅读才能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才能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来审视一个时代的发展,评判一种文明的进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精神气质,阅读经典作品是保留民族文化的根本途径,是传播经典文化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一个民族整体素质与气质的必要手段。只有深入阅读了经典,才能领会经典,深刻诠释经典,进而重建经典。第一,经典作品情深意切。无论是一部几万字的书籍,还是一部简短的艺术形式,都渗透着无穷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人们经过阅读或者观看后就能够自然领会其中的道理和智慧,获得精神上的感悟与熏陶。第二,阅读经典具有现实意义,其中的深刻道理对于人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例如:钱钟书的著名小说《围城》就是一部极具讽刺意义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历史时代,中国封建知识分子的虚伪、贪婪、丑恶的面孔,其影响力至今未消,现代的人们都还在借助“围城”来比喻婚姻。
图书馆是经典原创文学的聚集地,是一个不设障碍的知识王国,其中充斥着历朝历代的经典作品,涵盖历史、文学名著以及诗篇等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其中蕴含的内容是异常丰富的,图书馆要担负起经典传承的重任。
2图书馆中经典阅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物质生活极大充裕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倾向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强有力的信息技术与快速前进的商业浪潮推动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蜕变,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不再满足于思想上的熏陶,而更多的则是寻求感官上的娱乐,寻找刺激,快乐先于理智所造成的犯罪活动屡见不鲜。民族文化与社会氛围都在接受着巨大不良因素的冲击。
电子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法与思维方式,使得一些穿越体小说、武侠小说街头泛滥,电子书大受追捧,却把经典之品、传统文化搁置一边。
根据相关机构连续三年对3,000多名大学生业余阅读爱好进行调查,得出了惊人结果,调查结果(见表1)。学生现状金庸、古龙小说阅读者网络文学与畅销书在线阅读与休闲杂志经典书籍与古典文化大一学生50%20%20%10%大二学生55%25%22%8%大三学生57%27%10%6%表1近三年大学生业余阅读爱好调查相关调查显示,传统文学经典中的必读科目,学生的阅读人数仅占10%,从1999年的第三位直线下降到2012年的第七位,现代学生在业余生活中,将精力大部分放在卡通漫画、网络电视、电影等通俗文化方面,主要偏向于对时尚奢侈品、流行服饰的追求上,喜欢的内容也偏向于一些轻松、肤浅、刺激的文化,学生的兴趣偏向于低俗化、表面化。
更多的高校教师发现,现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越来越下降,就连平时的调查报告也会出现语句不通顺,错别字现象普遍,更谈不上什么文学色彩了,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了学生经典阅读的不足。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就很难提升自身气质与修养,对于以后的工作与生活都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经典阅读遭受冷落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在我国,其他国家的学生对于古典文学的热情也不是很高。例如:美国的学生中很少有阅读莎士比亚作品的,然而,一讲到一些八卦或者时下流行的肥皂剧,往往会引来学生的热情,这也是美国经典阅读衰落的迹象。
3图书馆提升经典阅读水平的方法与策略
图书馆作为经典阅读作品的珍藏区域,要积极深入广大读者中间,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进行积极教育与引导,引导读者走出阅读误区,改变阅读习惯。
3.1创设科学的购书计划
李杭:图书馆经典阅读意义及推广策略探讨李杭:图书馆经典阅读意义及推广策略探讨图书馆要确保拥有经典书籍的数量,要加强对特殊书籍的管理,特别是对阅读频率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经典书籍要定期进行维护、更新。购书之前需要做好相关调查,调查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方向以及学校的教学目标,根据调查结果科学地选购书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而且对于市场上的畅销书目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科学的甄选,避免良莠不齐、只求简单凑数,却忽视质量的行为,需要严把采购关,净化图书馆藏。
3.2利用恰当方式促进学生经典阅读
图书馆员需要做市场调研,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阅读对象以及他们各自的阅读特征、生活特点来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进行经典阅读。例如:对于学生的阅读类型则需要结合学生所学教材以及任课教师的指导来选择阅读书目,同时也要备用一些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的杰作,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提高经典阅读的影响力,营造古典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使人们进入图书馆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古典文化氛围的影响与熏陶。
3.2.1选择合适的经典阅读书目。图书馆的服务人群除了社会人士外,更多的则是集中在学生,内藏书目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也是使学生接受优良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进步的重要组织形式,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图书馆员需要建立同相关教师的联系,加强沟通,时刻掌握教育教学方向,明确师生的古典书籍需求,将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群体所需要的阅读书目编织成目录。
3.2.2辅助学生制定经典的阅读计划。图书馆员要同学校取得联系,积极深入学校内部,根据学生中不同的阅读群体的阅读特点、性格特征来制定课外经典阅读计划。例如:一些学生喜欢古典文学,就要定期为他们提供相关书目。
3.2.3提倡学生阅读原典。经典文本通常都是指那些古人、名人所留下的名篇名作,这些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独特的思想体验与深刻的智慧哲理,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原典,让学生先自行理解、细细品味,反复推敲,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应参看注释,获得答案,再经过反复阅读达到精熟的地步,学生一旦进入状态就会体会到阅读经典书目的甘美。
3.2.4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阅读活动。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例如:为学生提供经典书目的网址信息,播放一些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在每学期的期末或者寒暑假举行一场读书心得的征文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水平。
经典阅读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聚集地、书籍的传播中心,应肩负起经典阅读普及与传播的重任,为全民提供经典阅读服务,完善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人们提供最优质的图书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胡萍等.图像文化背景下的语文经典阅读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06(2).
[2]黄灿然,李桂蜜.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陈廉芳,许春漫.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创新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8).
[4]王余光等.论阅读传统经典[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5]杨棣.关注大学生文化经典阅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王思思等.消费社会下的文学经典阅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3).
[7]郑赛赛等.高职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方法指导[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
[8]崔波等.大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意义与途径[J].天中学刊,2009(4).
[9]张雨绮,王姬.公共图书馆信息需求特征与图书馆服务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5(1).
关键词:多播技术 流媒体 媒体网关
在河南广播电视监测网中,监测前端与中心之间为2M带宽的连接。每路实时视频流媒体传输占用带宽为1~1.5M。在此网络条件下,显然不能够让每个需要接收监测前端流媒体的客户端都向监测前端请求一路实时视频流。为了保证在现有带宽下,多个用户能够同时向一个监测前端请求流媒体视频,监测网系统引入了多播技术。
一、多播技术的概念
多播技术指的是在Internet网上对一组IP站点进行数据传送,这一组IP站点是动态形成的,每一个IP站点都可以动态地加入或者退出这个组。多播是一种将报文发往多个接收者的通信方式,其降低了不参与通信的主机的负担。Multicast(多播)是面向“组”(Group)的介于单点传输和广播发送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多播是随着网络应用的实际需要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其特点就是多点(Multipoint)传输和组间通信(Group Communication)。由于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带宽显著提高,为各种分布计算机系统、协同工作等应用提供了硬件上的可能性,而原有的协议体系无法充分满足这些应用的需要,此时Multicast就应运而生了,它以Internet面向端到端的TCP/IP协议为基础进行了扩展,并且提出了许多新的协议和草案。
二、多播技术的特点
多播实现了对多个IP的高效率数据传输方式。单个物理网络的多播是简单的。多播进程将目的IP地址指明为多播地址,设备驱动程序将它转换为相应的以太网地址,然后把数据发送出去。这些接收进程必须通知它们的IP层,它们想接收的发往给定多播地址的数据报,并且设备驱动程序必须能够接收这些多播帧。这个过程就是“加入一个多播组”。当一个主机收到多播数据报时,它必须向属于那个多播组的每个进程均传送一个复制。这和单个进程收到单播UDP数据报的UDP不同。使用多播,一个主机上可能存在多个属于同一多播组的进程。
当把多播扩展到单个物理网络以外需要通过路由器转发多播数据时,复杂性就增加了。现在在负责的网络如广域网中进行多播应用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 许多IP多播路由协议的并存。
2) 许多IP多播路由器不支持IP多播。
3) IP多播的确认站点的形成、可靠多播的确认方式以及重传机制目前都还在研究中。
三、流媒体压缩技术在监测网中的应用
在监测网系统中,如何在仅有的2M带宽内实现实时视频节目传输及录像文件回传呢?。监测网实时视频回传不同于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后者传输的模拟信号每路节目需要8M模拟带宽,而监测网系统采用流媒体压缩技术将视音频信号压缩至1M码流进行传输,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带宽占用。信号传输过程中,系统采用高速缓存来弥补数据包延迟、抖动造成的影响,保证视音频信号传输顺畅。流媒体压缩技术的应用节省了带宽,保证了监测工作的准确、快捷。
四、流媒体信号多播技术—媒体网关的应用
在河南广播电视监测网中采用支持应用层多播协议的媒体网关作为对上述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实现了跨路由的多播应用。媒体网关连接监测前端,获得实时视频流并转发给用户以满足多用户同时收看同一前端的需求。
为了更好的支持应用层多播技术,媒体网关设备是可行的。高性能流媒体转发网关Mosaic Media Gateway是一款专为IP流媒体转发设计的流媒体网关,在1U高度的紧凑型机箱中提供了3个100M高速网络端口,在硬件上采用了高性能的Intel控制芯片,支持30~40个并发流媒体转发连接。流媒体转发网关可将从监测前端获取的一路音视频流媒体数据转发给多个客户端,以节省转发网关与前端之间带宽。通过媒体网关,多个客户端可同时接收前端发送的流媒体数据,避免带宽抢占和资源冲突。媒体网关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同时,能够保障数据传输、转发的效率。可以实现对媒体数据流实时转发,流媒体数据共享等功能。当多个客户端请求同一流媒体数据时,可以支持最多70-80客户端的并发请求;当每一个客户端访问不同的媒体采集前端时,最多支持30-40客户端的并发请求,
媒体网关的特点与优点: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采用TCP、UDP传输协议;多级流媒体实时转发;利用前控制面板可以进行控制和管理;支持Telnet方式的远程维护;支持Microsoft Media Player播放器的客户端;通过Mosaic Media Gateway,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IP网段中实现流媒体数据的转发。
多个客户端并发请求同一台Mosaic Media Gateway转发同一前端的同一路视频流时,Mosaic Media Gateway只与目的前端传输一路媒体数据流,而不会因为客户端的增加而增加。这就是前端媒体流共享。同一台的Mosaic Media Gateway在分发来自同一前端的同一路数据时,多个客户端得到的媒体流是同步的。
客户端通过多台Mosaic Media Gateway访问媒体采集前端,称为多级转发,如图:
多级转发时,当发现下一级的Mosaic Media Gateway发生故障时,当前Mosaic Media Gateway将尝试跳过故障级,对故障级的下一级进行连接,并在连接成功后转发其数据。多级转发延时为每级延时的累积时间。
以上方案使用后,监测中心和分中心多个用户可以同时接收内容监测前端播出的流媒体,又将多播限制在局域网内,不会造成全网的广播风暴。
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流媒体信号多播技术在全国有线电视监测网的应用的一些简单认识,并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希望能让大家有所借鉴,也期待大家提出批评和指正。
关键词秸秆沼气;优点;制作方法;推广对策;江苏淮安;淮阴区
淮安市淮阴区位于苏北平原腹部,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兼有南北气侯特征。区内气侯温和,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970 mm,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区区域面积1 264 km2,其中耕地面积6.5万hm2,人口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秸秆资源极为丰富。
秸秆沼气技术是一项农村能源替代新技术,不仅拓宽了农村秸秆资源利用的途径,而且打破了沼气建设对畜禽饲养的依赖性[1-2]。秸秆生物气化,既有原料,又得肥料,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个创新。推广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生产技术,不仅可有效地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4]。现就秸秆沼气技术的优点、制作方法以及推广方法作简要介绍。
1秸秆沼气技术的优点
1.1改善卫生条件
以农作物秸秆作为沼气生产原料,不仅来源充足、成本低廉,为沼气建设提供原料保障,还能有效解决大量废弃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5-6]。使用封闭式化粪池,不仅改善了农户厕所的卫生环境,消灭了寄生虫卵等危害人们健康的病原菌,还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的问题。
1.2增加肥料
沼气残渣用作肥料与没有经过发酵的粪便相比,肥力提高了30%。通过沼气发酵后的农作物秸秆,能量利用效率比直接燃烧提高4~5倍;沼液、沼渣作饲料,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增加20%;通过厌氧发酵过的粪便(沼液、沼渣),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没有损失,且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活性态养分。通过上述综合利用,秸秆的氮素总利用率达到90%,总能量利用率达到80%。1个8 m3的沼气池,1年提供的沼肥相当于50 kg硫酸铵、40 kg过磷酸钙和15 kg氯化钾,扩大了有机肥料的来源。
1.3促进农作物增产,改善土壤结构
使用沼肥能增强作物抗旱、防冻能力,并有促进增产、抗寒、抗病虫的功能。实践证明,施用沼肥能使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增产,增产幅度一般在5%~20%。长期施用沼肥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
1.4省工节本增效
沼气池首次投料需2~3 h,平时投料只需要20~30 min,原料为农村废弃的农作物秸秆,成本极低,1个普通沼气池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常年使用,随开随用,非常方便。秸秆在农村量很大,麦秆、稻秆、玉米杆都可以作原料,人畜粪便加入秸秆后,增加了产气量,延长了使用时间,一次投料可以使用8~9个月,效益高。
2秸秆沼气技术制作方法
以8 m3的沼气池为例:准备300 kg左右的秸秆,用铡草机铡成5~7 cm的长度。加水搅拌,搅拌到秸秆全部浸湿、用手抓起来不滴水为准。用1.0~1.5袋的绿秸灵加5.0~7.5 kg的化肥,混合搅拌。将准备好的秸秆和混合菌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拌好后做堆,秸秆堆高1.2~1.4 m,底宽0.9~1.0 m,上部呈半圆形。做好堆后盖上农膜,农膜底边距地面10~15 cm,以保持空气流动,使沼气菌充分繁殖。气温在10 ℃以上时覆盖2~3 d,秸秆堆内温度可达50 ℃左右,一般5~7 d即可下池,投料。一般在下午投料,秸秆投入池后先压实后加水,用地面水最好,温度适宜(冬季除外),加盖封口。气温高时10~15 d放第1次气,一般放2次气即可试火。秸秆沼气使用时要保持沼气池内有一定的水流,才能正常使用。
3秸秆沼气技术推广对策
3.1成立沼气合作协会,与沼气户签订服务协议
每个示范点免费提供配备铡草机1台,并提供复合菌剂供前期试验。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操作的方式,建立村级沼气物业管理站,并免费提供1台出料机,对参加协会的沼气户进行服务。
3.2采取村支部与沼气物业管理站联合进行推广
针对秸秆沼气出料难的问题,示范每个网兜装10 kg发酵好的秸秆投放入池,用钢筋钩钩出。对全区各沼气项目村有关人员进行秸秆沼气培训,宣传秸秆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3建立沼气秸秆技术推广示范村
在充分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坚持先示范后推广的原则。2010年在市政府和市农业局的领导下,结合全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积极响应推广秸秆沼气技术,召开全区秸秆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发动各沼气项目村推广秸秆沼气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支持单独农户、联户和自然村推广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技术,以解决好沼气原料问题,已建成袁集乡双庄村、丁集镇农庄村秸秆沼气技术推广示范村。
3.4争取政策及项目资金支持
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康居示范村、集中居住点等人口较为稠密区域,积极向上争取相关政策及项目资金支持,加快推进秸秆气化和沼气工程建设。利用全区已建成的户用沼气池、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大力推行秸秆沼气处理,实现能源再生利用、农村环境改善和土壤有机质提高的良性循环。
4结语
以秸秆为原料生产沼气,原料来源充足、分布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不产生焦油、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可实现秸秆的完全生态循环和高效利用。其不仅可以解决大量秸秆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为沼气生产开辟新的大宗原料来源,为在更大规模和更大范围内推广沼气提供原料保障,为正在深入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5参考文献
[1] 张培栋,杨艳丽,李光全,等.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J].可再生能源,2007(6):80-83.
[2] 韩鲁佳,闫巧娟,刘向阳,等.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3):87-91.
[3] 张荣成,李秀金.作物秸秆能源转化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5(6):3.
[4] 石磊,赵由才,柴晓利.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进展[J].中国沼气,2005,23(2):1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