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孝文化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孝与孝文化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核心体系之一,所谓“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可见孝的地位和价值。孝是人类美德的一部分,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文化精髓。在现代社会,孝还是城市文明的个性象征,是提升城市形象的文化基石。
孝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它起源于殷国商时期,形成于周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孝作为上层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也随之发展变化。孝文化既寄生于社会也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对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孝感应董永孝行感天而命名,是唯一一座以孝命名,体现孝文化的城市,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涵义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06年孝感市委提出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2002年十月,国家邮政部在孝感举办了董永和七仙女邮票首发式;同年进行了新时代十大孝子评选活动;2007年召开了中国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召开了中国孝感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孝感作为华夏孝乡,如何传承并创新宣扬新时期孝道,增强民族凝聚力,如何开发和利用孝文化资源,打造孝文化名城任务艰巨。
2、建设原则
2.1 应明确文化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观念。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源于中国古代之孝爱与仁爱精神,更是人类道德的必由之路。延续至今更是弘扬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剔除传统孝文化的糟粕思想,完善发展新时代的孝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将现代人文精神与传统孝文化融合,延伸孝文化的社会意义,通过特定的载体得以呈现和展示,是使孝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核心内容之一。
2.2 因地制宜,结合孝感地域特色,传承孝文化,弘扬感恩精神。
建立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设立中华孝文化研究网,举办形式多样的孝文化艺术节,打造孝文化特色品牌。挖掘孝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孝感雕花剪纸、云梦皮影、大悟织锦带、应城膏雕、孝感麻糖、马口窑手工制陶等民间工艺,汉川善书、大悟北路子花鼓戏、安陆麒狮舞、三节龙跳鼓等民间说唱和董永传说、孟宗的故事、黄香孝行故事等民间传说与孝文化主题紧密结合,弘扬以孝为起点和核心的人文精神,是建设当代社会文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之一。以人文为精髓,丰富孝感市内涵,传承孝道,形成强大的孝文化氛围。
2.3 注重孝文化的系统性、关联性和总体性。
文化是一种抽象事物,需要一定的载体呈现和展示。孝感境内用于呈现和展示孝文化的主要是董永公园等较为稀少和零散的载体,而孝文化实物、物质载体、文化资源载体建设不足,景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组合的系统性。应有点到面,区域发展,逐步修缮恢复和挖掘与孝道相关的主题公园均匀辐射整个城区。比如具有当地特色以卖身葬父而孝感动天的董永公园,以此为中心增设孝道典故“扇枕温龛”的黄香公园,宋代王应麟编《三字经》写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以及“哭竹生笋”的孟宗公园。并以三大主题公园为中心,由点而面建设二十四孝主题园,遍布整个城市。城市街道的小品都以孝为主题的民间故事形象进行创作,可以是雕像、喷绘历史传说或以新时代十大孝子为题材的的景墙、浮雕和牌坊,也可以是代表吉祥喜庆、团圆寓意的小品设施,或者是各种歌颂人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诗词石刻、碑林。结合丰富多样的孝文化主题建设新的文化载体,创造性的发扬中华传统孝文化,促进代际和谐,提升孝感市的城市品位。
2.4 增加孝文化的功用性,将教育性、娱乐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开发有孝文化特色的旅游点、旅游路线和旅游片区,集观光、旅游、教育、娱乐与休闲于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孝文化产业链,形成孝文化旅游景点网络。在城市各处街头绿地开展娱乐活动,搭建戏台与广大戏曲爱好者共同演绎以孝道为题材,反应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的“天仙配”、“槐荫树”和“百日缘”等经典曲目。以及“灵芝篇”、“搜神记”和“织锦记”等说书活动,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大力宣传开发和利用具有孝文化特色的产品,挖掘多渠道多形式的孝文化产业,促进孝文化资源有效可持续发展,促进孝感产业结构与优化,繁荣地方经济。
3、孝文化载体建设
建设文化载体,对已存的标志性景观、非物质文化及建筑遗产进行保护,使历史的厚重感与时代气息相结合。创造新的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既可以是遗址、建筑景观,也可以是戏曲、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和历史传说等文学形式。
3.1 建设孝景、孝址,修复以弘扬孝文化为主旨的遗迹、标志性建筑和公益性设施。
孝感市政府有计划又步骤的投入资金兴建了槐荫公园、改建了董永公园等一批基础性孝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招商活动,已完工黄香文化街业及全国德育基地“中华敬老园”。可进一步增设历史典故景点,也可增设孝文化公园休闲场所、孝文化活动中心等娱乐场所及孝文化博物馆等教育场所,还可进一步修缮在孝感城关北门外董永故里碑及“董墓春云”遗址。位于城关东南五公里董家湖附近的汤家老屋北面,左墓为“汉孝子董公永先代墓”,右墓为“汉孝子董永公墓”,两碑同立于道光十六年十一月,是古孝感八景之一。修缮理丝桥、金梭洞及复原距城东北四公里的孝子祠。原祠正堂立有董永塑像,堂后是个幽静竹园,竹园深处修有董永墓,毁于明末。清顺治十七年重建于小东门内侧,立匾为‘孝子董公永祠’,咸丰年间复修,后毁。孝感市有关董永传说的遗址、遗迹、遗物比比皆是,修复遗址,增建孝景旨在弘扬孝道文化,展现孝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孝感旅游产业打造的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3.2 繁荣孝艺,促进孝文化传播弘扬,产生社会教育作用。
近几年,孝感市积极创作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剧目,赞颂爱家庭、爱家乡、爱国家的新时期孝子。先后组织创作了《董永与七仙女传说》、《千古孝子黄香》、《孟宗的故事》等文艺作品。融入孝文化情结的孝感雕花剪纸等手工工艺,内容大多取自三孝的传说故事及其风景人物,雕镂民俗,彰显孝心。将文艺与伦理道德的教育、娱乐相结合,将孝做成文化产业。
3.3 增加孝文化的宣传力度和手段,扩大这一特色文化的社会影响,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孝感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景点为董永公园,董永公园位于孝感市槐荫大道东段,1984年建成,占地75亩,以仿古建筑为主,相传为董永卖身的付员外的家址。公园内按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仙女下凡、百日姻缘等情节为线索,建造有孝子祠、瑶池仙境、槐荫古树、鸳鸯楼、理丝桥、涤丝亭、白步梯和升仙台等景点,以优美的园林艺术再现了董永感天动地的行孝故事 ,歌颂了孝感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成为了孝感对外展示孝文化魅力的新名片。
2006年12月,孝感市委提出了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其内涵包括:人居环境优越、社会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敬老之风蔚然。在城市发展中结合孝文化载体建设,改善市容市貌,以促进城市建设和代际和谐,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牌效益,打造“孝子故乡”。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国孝文化专辑 [M].北京:五洲文明出版社.2004
孝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不断的发展孝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的道德规范,加强大学生孝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代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孝文化的培养,寻找更有效地实现路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一、学校教育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孝文化的主阵地,要加强大学生孝文化的培养和教育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孝文化的教育起着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良好的孝品质的培养发挥着促进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加大宣传的力度进行孝文化的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对孝文化的认知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它。大多高校都会把孝文化引入校园,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和主题。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在育人,校园文化是长期以来在教学管理中形成的,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目前高校也存在一些负面的校园文化,比如说“课桌文化”“另类的仪表文化” “个性化的语言文化”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起着反面作用。所以高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主流文化始终在校园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感染和影响大学生。,高校要将孝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通过精神传递引导大学生,通过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可以在校园中??贴海报,宣传孝道思想,也可以制作横幅进行宣传,通过多种方式让大学生受到这些思想的感染,从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让孝文化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继承和发展下去。其次,课堂教育。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巨大作用。高校要利用好课堂这个载体,将更深入的孝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当中去。大学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虽然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提及了尊老爱幼,但只是点到为止。高校应该把孝文化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当前党和国家一致强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这期间高校更应该把孝文化融入到教育理念中去。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现代孝道,加强孝道观教育,孝道中有许多思想是值得学习并传承下去的。孝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近亲、养亲,意思就是说要赡养父母。古人云:“养亲在于养志而非养体。”所谓养志就是让父母心情愉快。当代大学生对父母的关心也越来越少,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星期给父母打一次电话的学生人数居然很少,他们通常很少和父母联系,只是在生活费缺少的情况下才和父母联系。作为大学生,父母不需要物质上的回报,只是要精神上的关心。多关心一下父母的生活、健康状况就是孝顺。另外有条件的可以将《孝经》《弟子规》《二十四孝》的内容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务,也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这些内容通过课堂教育渗透到生活中,进而起到影响学生行为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
大学生的孝文化教育也可以说是家庭伦理方面的,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孝文化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要加强大学生孝文化教育首先就要从家庭教育开始,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毫不关心,试问今后的工作怎么做好?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以孩子为中心,什么都听孩子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当然也不能向封建家长那样家长式作风,一切都听家长的。我们要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经常沟通与交流,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听听孩子的想法。当然孩子也应该多为父母想一想,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父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模范作用,父母首先在孩子面前要孝敬老人、与人为善,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样能够使孩子的孝意识得到加强,从而把孝体现在行动中。另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重实践。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比如洗碗、拖地、洗衣服等力所能及的事,通过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可以在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进行孝道培养。在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才会真正的去关心父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调整教育方式,不但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孝思孝行。
三、社会教育
对大学生的孝文化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和家庭两方面,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是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孝文化教育氛围。首先要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教育,传统的广播、电视要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有关孝道的宣传,通过优秀的个人典型事例来感染大学生,让大学生能从中得到鼓舞,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还要对一些孝行异化进行批判,使大学生对孝道有一定的认知,怎么做?做什么?使大学生从正反两面的比较中找到正确的方法。另外要把大学生的孝文化教育和社区文化结合起来,用“文明家庭评选”“五好家庭”“孝子评选”等活动来加强社区孝文化的建设。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来丰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当代的大学生对一些国外的节日特别的热衷,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不是特别了解它们的由来,要加强这方面内容的介绍,对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积极作用。而这些传统文化和孝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传统文化中就包含了一些孝文化的思想。我们也应该利用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
四、网络教育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手机、平板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网络也成为新型的教育平台,发挥着巨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QQ、微信、博客、微客、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消化孝文化宣传。还可以利用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孝文化活动进一步的丰富。比如开通微博,在微博中传递大学生尽孝的故事,建立BBS论坛,了解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孝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可以让他们彼此交流一下如何和父母沟通,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制作微电影,让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孝文化深入人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来加强孝道思想宣传,激发大学生去践行孝道。而且在利用网络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我们的孝文化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避免出现网络的负面影响。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还要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教育真正发挥它最大的潜能和作用,也才能对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真正发挥作用。
五、实践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最终还是要把孝真正的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也就是要做到知行统一。要把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能够在行动中体现孝。比如高校可以利用一些节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母亲节”“父亲节”让大学生从这些节日中强化他??的孝观念。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体会父母的艰辛,让大学生在行动中去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容易做到的但是最难坚持的就是每周给父母打电话,无论再忙也不间断,从这样的小事中去践行孝道。还可以开展以“孝”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感染到学生。另外组织敬老、爱老的志愿者活动,并把这一项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的一项,加入到平时成绩中,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培养他们感恩的心,让孝文化不单单停留在理论,更要把它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高校就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一文这样定义:就业文化可以概括为在高校及其周边长期存在、形成的,能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的一系列观念、制度、评判等的总和。在这一基础上,就业文化既包括大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等主观性因素,还包括国家制定的鼓励就业政策、学校实施的就业措施、社会就业工作机构的规章制度、高校的生存环境等一些客观性因素,是一个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关于高校就业文化,笔者认为,更多的界定是指在高校中,高校行政部门、教务部门所创设的就业校园环境、开设的就业课程指导、策划的就业活动等营造出来的促进学生就业价值观、就业心理形成并且有促进就业行为的文化活动。
二、高校就业文化的作用
关于高校就业文化的作用,杨先梅认为:第一,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第三,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第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第五,有助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灵活的思路。这主要是从就业文化对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的,可以看出:就业文化是一种熏陶性的、间接性影响大学生个人素质、价值观念的隐。《高校就业文化建设的思考》的一文指出:就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内在需求;健康向上的就业文化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就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就业措施的发展完善,有利于学校调整教学培养体系,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全面接轨;就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这是从高校建设就业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言的,主要说明高校就业文化的建设氛围,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和高校校风、教学各方面建设的良好发展。经过分析,关于高校就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基本涵盖了以下方面:第一,高校就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第二,高校就业文化能够帮助毕业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
三、高校促进就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于高校就业文化建设途径,王强强等人提出“协调”“整合”“调试”的高校校园就业文化建设途径的六字方针。余敢才指出,就业文化必须构建以入口、培养和出口这三关为主线,以为道、为实、为用这三为的就业指导模式。高校就业的核心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促进毕业生能够就业又好又快,达到人才供需平衡。本着这一理念,高校就业文化建设要经过长期的技术路线探索和丰富的经验积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高校学校管理层注重就业理念
高校要发挥自己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导向作用,高校要在政治教育角度,做好大学生就业观的树立与认同,特别是对国家政策、号召的响应。
(二)高校增加就业途径探索
通过多种形式,通过走访、调研、拓展,积极开拓新的就业合作单位,并进一步发展与巩固老的就业合作单位的合作活动;就业服务增加经济投入和人员投入;增加就业拓展经费的比例;对专业就业指导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培训等。
(三)高校提高专业指导教师的能力
专业指导教师要熟谙国家政府就业政策、准确把握就业市场动态、充分了解学生就业心理及就业需求,具备比较完备的、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要充分发挥这些教师在就业知识方面的专业性,设立特定的就业指导机构,通过这些教师组织校园活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辅导就业困难学生心理,以改善和促进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四)高校改革专业课程内容,增设就业指导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尤其需要在课程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践课程、实习环节要结合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予以调整,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高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就业活动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态。广东由于毗邻港澳、濒临海洋,又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加上岭南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的孕育,广东高校的校园文化一直以其国际性、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融贯中西,在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独树一帜。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担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的高校,如何发挥校园文化的特殊功能,为广东的文化大省建设提供恒久的人才支持,担负起文化大省建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角色,是摆在广东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发展机遇。
一、正确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殊地位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系。文化的发展,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不仅更为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最终尺度在于人与文化的进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而且更加清醒地看到,文化作为人的主体精神世界的象征,作为价值观的体现,对人的社会生活提供着恒久的支持,为社会发展提供着恒常的人文精神资源。“大学是文化的标志,是集合精英生产文化、传播文化的地方”[1],大学往往成为国家甚至人类的思想库、社会思潮和时兴理论的发源地。在看似平静、平凡的大学校园中,师生们心情宁静地从事着整理文化、保存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神圣事业。高校的师生们在长年累月的教学活动中,展现着自己博大宽广的胸怀,包容着人类历史和当代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思想“,使万物相生而不相害”“,学问共容而不相斥”,真正做到“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构筑起人类社会中最为神圣和高尚的精神殿堂。在社会各种思潮的消长起伏中,孕育并植根于大学的校园文化可以看作是社会文化中精神因素变化的“晴雨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总是起着某种社会先导的作用。校园文化的主体作为高层的知识分子,也不会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文化继承。他们肩负的使命也使他们更渴望从事创造性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这种创造开拓的特点,决定了校园文化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文化更具有超前性。校园文化中的新思维、新观念,强烈地冲击着阻碍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有力地推动着社会文化向前发展。学校创造的新科技、新文化不但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科学技术的重大创新有时候会引起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文化大省建设中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同时也是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窗口。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是一种环境的影响、气氛的影响、也是一种意识的、习惯上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就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推动学生为把他们自身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要把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关键是要优化文化人才结构,不断壮大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形成一批适应文化建设需要的文化创作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科技人才。人的现代化素质,是能否建成文化大省的决定性因素。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教育单位,既是教学基地又是科研基地,而其中首要的是人才培养。__同志曾经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从中我们认识到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人、发展人。而校园文化反映的是学校这一教育机构的价值观、人才观、办学宗旨、教育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塑造的结果———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必然要走向社会,转移给社会。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影响,主要依赖三种“文化流”的作用:一是人才流,二是知识流,三是传播流[2]。高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的人才,就像一颗颗文化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不断为社会文化的建设起推动、示范和导向作用,为文化大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挥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
示范和辐射作用
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目标的提出,使广东的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该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大省建设中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应该更直接地和实质性地参与社会的进步。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主动适应文化大省建设的需求,提高科技含量,打造文化品牌,培养创新人才。
(一)植根岭南文化土壤,夯实校园文化底蕴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数千年来,生活在岭南的人们,始终在吟唱着一部与中原迥异的“山海经”。作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生存居住的地区,钟灵毓秀的中原文明与生机蓬勃、开阔浩瀚的海洋文明,在这里既冲撞、排斥,又交融、汇合,形成了精彩、大气,独具一格的文化,在中华大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这是在土著南越文化基础上,以中原汉化为主体,博采其它民族和地域文化之精华,经过长期融合、整合、创新、升华而成的一个区域文化体系。而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经济上已“先行一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这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猛烈地冲击着与其相悖的一切旧的文化形态。与此同时,广东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包括先进科技、信息、人才和其它文化资源;国内文化科技人才也纷纷南下,使广东再度成为兼容南北、涵摄中外的文化改革之区,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热潮,不断改变着广东的文化景观把岭南文化推向空前发展的高度。岭南文化的某些品格,无论是开放意识、改革精神,还是生活方式,都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个从南向北转移的趋势,甚至成为全国某些文化领域的领导力量。
任何一种先进文化都是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历史积淀和创新,这就决定了它的历史连续性,校园文化也不例外。要建设广东特色校园文化,必须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优秀的内容对其进行浇铸与定型,使之形成相对恒稳的文化内核。与此同时,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岭南人特有的“实干”精神及先天的岭南文化优势中汲取养料,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丰满校园文化的躯干。广东文化的优势之一在于文化的多元化,既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又有特区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文化资源呈现出国内少有的丰富多彩,并反映在语言、戏曲、戏剧、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仅方言就在中国方言中独占其三。地方剧种也是少见的丰富,粤剧、潮剧、汉歌、山歌剧、采茶剧、雷剧,加上新型的轻音乐剧、芭蕾舞剧等现代剧种,令人侧目,既高雅又富有民族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就越具有国际竞争力。把广东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彩的文化形式,引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既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同时又可以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再创造,推动岭南各民系文化的不断发展,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以大学城建设为契机,创建广东特色大学文化园区
兴建大学城已成为中国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近年来,我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大中城市先后兴建了大学城(园区)。大学城的兴建,从分散到集中,为打造广东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提供了契机。教育和大学说到底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既是教育之基更是大学之魂。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建设大学城的目的,其本质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大学城靠什么去培养人才,当然是文化。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许多大学城由于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生活层面的需求上而忽略了学生对文化层面的需求,虽有“明亮的公寓,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但却缺乏“图书馆”等文化建筑和文化氛围。许多学生只把这类大学城当作宿舍群而已,谈不上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大学城的建设就应注入文化的理念,整合各高校的文化资源、统筹规划、合力建设一个融现代建筑及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大学城。
首先,大学城要引入岭南文化的建筑理念。环境可以造就人,人也可以改变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把环境也作为文化的构成因素,是理所当然的。校园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能潜移默化地对身处其中的师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和塑造。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我们知道,物体在其空间的位置都不是随意的,尤其是经过精心组织和设计过的学校建筑,更是一定思想和文化的反映和具体体现。大学城(园区),是高级人才培养、科研和交流的中心,应该注重大学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特色的建设。在充分体现现代化大学城的宏大气魄以及文化聚集、辐射功能的同时,建筑设计应体现岭南建筑的艺术风格,赋予时代的内涵。在校园规划上,也要有江南园林的风韵,体现出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使之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从而为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广东校园文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大学城应建设一批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校园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灵魂,也凝聚着学校的形象,更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大学城可以说是在“文化荒漠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的文化园区,既然是文化人集聚的地方,又是传播文化、创新文化的机构,当然也应有文化的氛围。除了大学城的建筑,大学城的规划、布局应体现文化韵味之外,还应有一些昭示着文化的标志性的人文景观。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宏伟的校门,但不能没有文化的底蕴,那里的每一个廊柱,每一个塑像,每一张海报,都会__学城也应该有代表大学城灵魂,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它对提升大学城的文化品味,提高所在城市乃至广东的知名度,树立大学城的个性形象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三)融通中外文化成果,铸造校园文化之魂
在当今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外校园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吸收和融合、影响和适应,已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多元化和寻求保持不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特质的寻根意识,也在不断增长。我们既不能因融合而抛弃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不能因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特质而拒绝交流、吸收和融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在历史上一切有为的文化开放,带来历史巨变的开放,无一不是主动进取型的。先进文化应该在多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竞争中,获得参照坐标,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世界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通过综合创新,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推进文化的创新,才能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要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校园文化首先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质。中华文化就其总体而言是比较封闭的内陆文化。广东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岭南文化的构成中多数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包容性,所谓海纳百川、能成其大。内陆人把大海视为世界的尽头,望洋兴叹。岭南人却把大海当作世界的起点,令海不扬波,好远航。因此海上丝绸之路才逐渐得以形成气候,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岭南,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文化并存的地方,这就不难解释,岭南人为何能得风气之先,早于内地接受来自西方的先进文化,从而在近代异军突起,在几千年的帝制及其封建专制统治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也为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再造中华文化铺平了道路。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先进的校园文化,就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切优秀的品质,保持岭南文化中固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浇铸岭南校园文化更鲜明的民族特质和个性特征。其次,就是要更加开放地吸引、接收、消化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有益的东西。有人担心,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文化发展会走向同质化,民族文化会被异质文化所侵蚀,这种担心是狭隘的,只有能够吸纳世界、交流世界,包括碰撞世界的文化才是活的文化。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随着中国加入WTO,我们更应以中国文化的博怀和世界眼光,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最前沿,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知识成果,“择其善者而用之,择其不善者而去之”。立足实践并加以融会贯通、发展创新,从而使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能够在博采众长中始终立于时代文化大潮的前列。融合是必要的,发展更加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按代表先进文化的要求形成、发展有广东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培养优秀文化人才
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文化发达,人民文化素质高,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创造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量。培养人才、向社会输送优秀的文化人才是大学产生的最初使命,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不仅把清新的气息带入了校园,同时又将大学的文化和传统扩展到社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实际上也是校园文化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过程。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着眼点,就在于塑造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文化人”。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省的文化大省战略的实现,培养大批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具备成熟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超级秘书网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校园文化要保持自身的一种特殊文明形态和文化群落的人文本性,就必须承担起以创新精神为关注对象的人文使命。从人的本质出发,校园文化的视角更广、内涵更丰富。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以培养“文化人”为旨归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人,出发点和归本宿点也是人。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人出发,重视从整体上对学生的研究和把握,从而使校园文化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前提下,立足于凝聚人、培育人、激励人,才能使校园文化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时代特色和魅力。
其次,要把大学生当作“文化人”,以“文化”的力量去感化学生。在校园文化提出之前,我国一般把高校作为教育环境,学校的一切活动指向明显,更多的表现为我说你听,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现代社会,大学已经成为人类进行智性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它不但是精神文明的创造之所,同时也是社会基本价值与理想的坚守之地。因此,高校应转变观念,把高校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文化环境”中对“文化人”实施的一种教育,利用文化固有的教育、引导、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功能,让学生在充分张扬个性享受自由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接受校园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的熏陶和规范。这也正是教育现代化所追求的主题价值。再次,要提升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学术品味。按照关于“代表先进文化”的要求,结合现代化的实践和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现实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强化文化理性;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凝聚校园精神;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理想人格;构建以社会主流文化为先导,以师生的共同参与为主体,以独特的校园精神为内核,以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校园文化的内容上,实现由浅层次的文体娱乐型为主向以文学艺术、学术科技型为主转化,以提高校园文化的艺术和科技含量。在校园文化的形式上要坚持灵活多变,与学生的特点吻合,与社会的现实同步,显示出时代的特性,积极营造一种格调高雅、内涵深邃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人生舞台上冲出现代人的价值困境和道德迷雾,从而获得对生命世界的整体把握和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意义归属,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广东文化大省战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注释:
[1]蒋述卓.新型学者的新潮思想.羊城晚报,20031本论文由整理提供4122
[2]谭元亨.岭南文化艺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9
[3]王蒙.全球化浪潮与文化大国建设.光明日报,
摘要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特色,本文通过论述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诸多功能做了研究,分析了其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社会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德育教育社会化
高校学生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学习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参与体育活动,正是源自于他们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同和需求。校园体育文化,因其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文化形式,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体育文化所蕴含的诸多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 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衍生、发展、积累下来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体育文化则是在大文化的背景下依托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氛围等,在社会的文化体系中形成的体育现象。而校园文化,则是产生于校园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集合。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在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校园文化殊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 校园体育文化中蕴含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是一个人类不断向自身挑战的过程,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体能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物质条件不断得以改善和提高,很多学生在这方面都比较欠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如体育竞赛,体育活动等,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向困难挑战的拼搏精神,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让其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练,所以校园体育文化中蕴含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值得弘扬。
(二) 校园体育文化中蕴含的竞争精神、
公平竞争是所有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公平竞争主要内含了两个基本要求,首先是,面对困难,敢于竞争,善于争取,积极面对的优秀品格;其次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为规范要求,这一点上凸显了体育活动良好的竞争道德。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基础上进行的,在这样的体育文化氛围中,通过有规则有规范的行为方式,可以让公平竞争内化为学生性格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公平竞争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三) 校园体育文化中蕴含的团结协作精神
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是个人能力的发挥与团队之间配合的过程,在活动或者竞赛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尽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同时团队之间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过团队合作将每位队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团结教育,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将学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凝聚力。
二、 高校体育文化的功能
(一)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促进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是间接的、内在的,其存在形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呈现方式则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所以蕴含于高校体育文化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理解和认可,具有其他的德育教育方式和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高校体育文化通过营造一定的文化环境,利用非强制性的方式,让学生自觉自愿的接受教育,通过体育活动,在提升身体素质,娱乐健身的同时,得到规范的道德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貌,推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施。
(二)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参与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而有效的改善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和身体素质水平,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培养健康体魄。
高校体育文化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沙龙、体育文化知识竞赛,运动会等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参与活动的机会,给学生创造了创造性思维发挥和发展的空间和大环境,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会获得体育知识、提升运动能力的满足感,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遇到的问题、愉快的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创造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体育文化有利于学生沟通技巧和亲和力的培养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精神和情感的交流,对人的情感、意识、行为、心理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顺畅的沟通过程,同学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避免学生出现孤独感、无助感等不良情绪。而且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学生会通过的反馈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语言表达方式,从而让自己的沟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另外,在体育活动营造的集体感、愉悦感的氛围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变的更加的顺畅,而学生也会因为顺畅的交流过程,得到鼓励,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避免了自我封闭情况的发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交流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沟通的技巧,积累了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也会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亲和能力,让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变的更加密切。
(四)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作用
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转折点,所以在大学阶段学生要尽可能的在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各方面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员。体育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体育在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进取的意志力等各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体育这个教育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通过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体育精神、体育规则规范、体育道德以及体育意识等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校园体育文化让学生有了一个展现自我和社会角色扮演的机会,学生在参加校园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身份参与其中,如运动员、裁判员等,并且要严格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规范,严格遵守竞赛的制度和要求,通过活动的参与过程,学生把这些规则和规范会逐渐的内化为自身的社会角色的内容,学会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并能正确的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从而缩短学生与社会角色间的差距,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总之,高校体育文化是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它改变了传统的直接、枯燥的教育模式,给予了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更多的选择,所以说,高校体育文化对营造良好的高校人文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和认识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以及应用方式,科学的运用高校体育文化促进高校教育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05).
[2] 周孝水.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加强建设的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7(05).
[3] 甄一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