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类教学设计

新闻类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类教学设计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网络编辑;教学模式;商业新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宣称互联网为“第四媒体”。随之,网络编辑作为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5年3月24日公示了第三批共10个新职业的名单,其中网络编辑员赫然在目,并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与此同时,网络编辑也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或课程。

纵观高职院校的网络编辑类课程不难发现,基本上都是以培养网络编辑的实际岗位能力为主线来设置,培养能在各种专业网站以及企业、报社、学校、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网站从事网络编辑和网络传播工作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网络及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信息采编、处理及整合能力、选题策划能力以及较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与此相对应,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新闻采访与写作、互联网音视频编辑、互联网编辑实务、互联网推广等。

毫无疑问,高职院校开设的网络编辑类课程与所需岗位技能一一对应,具有完整而系统的课程体系。这与大多数“网络编辑”招聘信息中岗位描述的匹配度非常高,说明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强调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要求。

二、网络商业化内容采编的必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网络编辑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拘泥于传统信息领域,没有体现适应社会需要的目标,缺乏对岗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现实的情况是,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商业类网站,因为传统媒体网站编辑或大型门户网站的新闻编辑肯定对新闻专业要求较高,这些网站基本上只吸收普通高校的新闻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讲,高职院校网络编辑类课程就要与时俱进,汲取传统新闻学采编方法与技巧之精华,灵活应用到商业化的内容采编中。

由定义可知,网络编辑是指“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网站的内容建设人员”。这里的“相关专业”就是指的具体的行业,确切地说,就是某一商业领域。下面,笔者通过对网络媒体发展史的简要梳理,来认识网络商业化内容采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自1994年进入互联网时代,国内许多新闻媒体也开始关注并介入网络。那一阶段,均是传统媒体“霸占”着网络舆论阵地,网站内容基本以对传统媒体已新闻的“二次传播”为主。随着四大门户网站的建立,由于受新闻采编权的限制,网站新闻“转载”风越发盛行,新闻来源仍然以传统媒体为主。与此同时,一些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自己新闻动态。这部分新闻,也成为了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之一。可以说,网络新闻即时性、地域性、广泛性和丰富性等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一如既往地传播时事社会类新闻外,互联网蕴藏的巨大新闻商机也日益突显并迅速释放,即所谓的商业新闻。笔者认为,商业新闻专门为某一行业提供信息服务,为该行业的商家服务,比如健康、旅游、家居、房地产、汽车、美容、百货、饮食、游戏、理财等。这一点,从网站的导航设置就可以看出。总之,商业新闻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提供此类商业新闻的主要网络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网站和四大门户网站的相关频道、专业性行业网站,比如搜房网,提供房地产家居行业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在一些城市和地区,搜房网的影响力与广告收入甚至远超过当地的传统媒体。

众所周知,除传统媒体网站有财政支持外,网络媒体要维持生存,大部分靠广告收入。可以说,这些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行业,是永远不会退出市场的,只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商品、新行业涌现。所以,要获得广告收入,为消费者、商家、行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商业新闻的存在与传播价值可见一斑。与此同时,除了从事网络媒体的编辑外,许多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当然也需要网络编辑来进行商业信息的采编、维护与更新。

三、基于商业化内容采编的网络编辑高职教学模式初探

认识到了网络商业化内容采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笔者将结合自己的高职教学实践经验,以网络商业消息采编为例,运用高职教育的相关理论,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四个方面入手,探讨网络商业编辑的高职教学模式。

1.教学设计“工作化”

在高职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的概念早已提出并被业内广泛应用。以项目导向为指导思想,“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其目的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形知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获得。”

不得不承认,高职学生的一大特点是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对于偏理论性质的课程内容不太感兴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模拟网络编辑采编信息的实际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设计。例如网络商业消息采编的设计中,可以分块确定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分阶段、分步骤完成,教学设计为:网络文字编辑概述、网络商业消息类新闻采编方法与技巧、实战网络商业消息类新闻采编、新闻视频制作之录音与音频处理、新闻视频制作之视频合成与后期制作等,根据网络编辑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设计,同时将采编内容引导到商业领域,又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任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避免了单纯讲解理论知识的枯燥与乏味。

2.教学方法“情景化”

岗位市场需求促使高职院校网络编辑类课程要偏向于商业化内容采编,但这恰恰成为教学难点。学生们一直生活在校园里,除了少部分人参与社会实践或实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对社会各行各业不了解,甚至连很多品牌名字都没听说过,更不清楚商业活动的类型、流程、特点等,所以让学生进行具体行业商业信息采编的教学活动存在较大的难度。

面对这一情况,在高职教学中,除了我们常用的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外,情景教学法在商业化内容采编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要求,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网络商业消息采编的实施中,首先明确给学生说明,自己扮演的角色是某网站编辑,将对某客户的商业活动进行动态报道,包括文字和视频内容。然后给学生分发事先搜集的近期真实的商业活动信息材料,让学生对散乱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完成商业动态新闻写作。老师和学生一起,站在普通网友的角度,对其新闻稿进行点评并指导完善。接下来,让学生扮演主持人进行播报新闻的视频录制与配音工作。最后,根据各自的商业活动主题,通过网络搜集其他相关资料,完成商业动态新闻视频的制作。这样,让学生完全体验了网络编辑的角色与整个工作内容和流程,让学生在做中“玩”、在“玩”中学。

3.教学内容“商业化”

这一点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根据前文的分析,商业化内容采编应成为高职网络编辑教学的重点内容。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常见商业活动的类型、流程及对其进行新闻传播的方式等。在进行案例分析和素材选择时,要紧密围绕这些商业活动进行。

目前来讲,主要的商业活动有:新店开业、仪式庆典、新品会、团购促销活动、明星签售、明星代言、年会等。对于网络商业消息类新闻而言,其写作形式非常灵活自由。在指导学生进行新闻写作与视频制作时,在传统新闻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要强调商业立场,能够有效地传递商业信息。

具体而言,第一,在标题制作中,要体现商业信息和事件要素,例如“德泰墙纸再显品牌风采 携环保新品亮相墙纸布艺展”标题中,“德泰墙纸”即为商业信息,“墙纸布艺展”即为事件要素;第二,在导语写作中,除了体现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等基本事实要素外,还可表现商业活动的亮点、目的和意义等,用以吸引网友或提升活动高度;第三,在主体内容安排上,可采用人物讲话、活动流程及内容、企业简介、背景资料、相关新闻、消费者感受、业内人士评价等内容,在表述上,多使用“某某称、说、表示、指出、强调、认为,在某某看来……”“据了解、据报道、据统计、据悉、XXX是、XXX创立于……”“首先、其次、随后、接着、然后、进一步、最后……”“XXX回顾、最新进展、据最新消息……”等新闻用语。这样,就用从新闻的专业角度有效地传递了商业活动信息;第四,对于网络商业动态新闻而言,对结尾没有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实际操作中,往往可有可无,事件说完就完。

4.教学成果“网络化”

既然在网络编辑的教学中,内容采编偏向于商业化,案例和素材也来自于实际的商业活动,那么学生在课堂上按要求完成项目后,可以将这些劳动成果上传到各大网络平台或者给学生建立的班级博客、班级微博、班级社区等。这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在完成一个真实的项目,而不是一次课堂作业,无形中的压力会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任务。这些作品公布到网络平台,不仅记录了学生的成长与收获,同时,通过获取网友的评论、意见或建议等反馈信息,让学生深刻体会成熟感,并认识自己的成长空间,甚至带来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一个一个作品的不断积累,就成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四、结语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大多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网络编辑这类实践性很强但又偏理论性质的课程而言,更应认真思考岗位市场需求。本文着眼时代大局,敏锐洞察到商业化内容采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初探基于商业化内容采编的网络编辑高职教学模式,具有时代和教学改革的双重意义。由于笔者经验有限,文中纯属个人观点,望与学者们一起深入探索网络编辑类课程的高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韩隽等.网络编辑[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8-01.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网络英语新闻教学;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46-03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在美国兴起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提倡的教学形式是“课前学习+课堂研究”。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直接内容展示,它是基于自主学习、交流反思与协作讨论的技术应用,使教师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课堂的内容由知识讲解传授转变为问题研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相对于课堂内针对教材为蓝本的讲授,网络英语新闻更具有时效性,在内容上更加广泛性,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世界并直接体验语言的最佳渠道。因此,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英语新闻,不仅是对教材的良好补充,同时能让学生用英语去感知国内外的动态财经、政治和文化,提高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敏感度和理解的判断能力。

二、理论依据

作为全球教育领域中新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基于计算机的个性化教学手段。何高大教授2014年9月在MOOCs时代的高等外语教学会议上称:“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视频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的逆向学教方式;一种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平台和互动,以学习者个性化学习为中心,以课堂师生共同构建知识共同体的学习的范式。”可见,这种逆向课堂教学法展现了它的多种优势,如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控自己看课前教学视频的次数,能有助于在课堂上构建互动交流充分的新型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张新明等人(2013)指出了翻转课堂的两个关键点:一是课外真正发生了深入的学习;第二,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相互碰撞来深化学生的认知。这种观点也得到国内其他学者的支持。如何克抗(2014)认为翻转课堂是基于“混合式”的学习方式。这种混合是基于课前的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在线学习是在教师启发、帮助和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课堂学习是重视教师指导作用的面对面的交流教学,两者的重要性是相当的。宋艳玲等人(2014)认为人们的关注点多集中于课前的视频设计,而翻转课堂实践效果较好是因为课前与课中的协调配合。曾贞(2012)结合Saltman(2011)的观点指出翻转教学的三个关键步骤:观看视频前的学习,讨论并提出问题;观看视频时的学习,根据问题寻找答案;应用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深入问题进行探究。

三、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网络英语新闻教学的实践

1.实施模式。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将传统教学中课内要传授的知识以视频或课件等形式布置给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高效利用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并通过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来帮助学生吸收内化知识。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学习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国内外新闻,是对普通英语教材学习的优化补充。在结合国内外翻转课堂模型的基础上对网络英语新闻教学设计了新的模式。

2.教学设计。翻转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课前先学,教师根据学生课前所学的反馈再进行课堂授课。Albin Wallace(2013)指出翻转课堂就是学生课前通过使用视频或其他网络媒体自主学习,而课堂时间被用于完成教师设置的实践性任务,教师按学生所需进行有区别的指导。互联网的发展使教学发生了观念性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去学习英语新闻这一优质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实现网络新闻自主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由表达,相互交流。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应充分考虑其个体的英语基础,这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重视个性化教学。针对网络英语新闻,教师将新闻里的重难点词汇和句型讲解录制成10分钟之内的微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自主决定观看微视频的次数。此外,教师制作和微视频内容相匹配的PPT以及自主学习任务导学案。

以21世纪报电子版1079期有关在北京举行的APEC网络新闻材料为例,教师设计以下导学案:

Finish the following tasks before class

I.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 the news for 2 times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What is APEC?

B.Why is it possible to buy cheaper and cheaper milk powder from New Zealand?

C.In what way does APEC change our lives?

D.Discuss with your teammates about the questions you met in figuring out the news. If you cannot solve with your teammates, please send emails to me.

以上A、B、C是针对新闻材料的阅读理解题,D则是教师要求学生就不能理解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列出问题并发邮件给教师。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

1 翻转课堂产生于美国并迅速在全球流行

如今中国的许多高校也都普遍使用翻转课堂来推进教学改革。相对于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翻转课堂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一方,通过设定不同的项目学习方案,在课前布置作业和需要阅读的文献材料,学生把基于项目要求的学习成果带到课堂,将原有的知识讲授替换为师生的交流讨论,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各种文献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改变了原有的“重教轻学”、“你问我答”的孤立学习状态,课堂成为了学生独立思考、深入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主动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也从教师的讲课质量,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中国新闻史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性

2.1适应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

中国新闻史作为新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已经形成的固有教学模式大多体现为教师收集各种资料和历史轶闻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但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通常会更依赖,也更容易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甚至教师在引用材料时出现的细节上的差错,都因为被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指出来而显得尴尬。在技术因素和学生行为的共同影响下,教师作为知识口述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极大挑战,也亟待转型。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且便捷的情况下,能够将知识整合,通过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深度思考,梳理知识体系,拓展视野,这是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因此,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把学生从浅层的知识吸收引领到探寻深处的历史规律和智慧,教师的地位也从单纯的脱口秀表演者成为思想流动碰撞的引领者,将互联网有机的融入教学活动,重塑课堂教学体系。

2.2挖掘中国新闻史的课程价值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很多学生也是以能否“学而即用”作为评判一门课程价值的标准,因此对该课程并不重视。但新闻史对刚入门的大学生来说,在了解新闻传播规律,塑造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以史为鉴树立良好的新闻理念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价值,大部分学生听课时欢乐,课后却领悟不到历史的真谛,缺乏自主的思考沉淀。因此新闻史的教学要通过翻转课堂引发学生主动沉浸,进入到辽阔的历史深处,溯源而上汲取营养,从前人的新闻从业经历中挖掘出新闻专业的内在规律,指导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同时对于教师而言,摆脱了单纯的知识讲授,进入到系统开放的针对个案和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先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系架构,将系统的知识转化为可讨论的开放性问题,这也是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3在新闻史教学实践中对翻转课堂的应用

笔者所在的传媒类高校主要是艺术类专业,因此学生的学习特点叫综合性大学略有不同。由于教学资源的局限性,目前仅对部分教学内容使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整合提炼,将部分重点章节的核心内容设计成为翻转课堂的讨论问题,其中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任务划分。

3.1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准备

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行为特质,尽量将讨论问题设计的开放且能够和新闻实践相结合,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材的各个章节中,我选择了一些重点内容,在问题设计上具有包容性和可讨论性,避免一个话题最终的讨论结果是引导学生进入条框思维。同时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梳理交织复杂的知识体系。以下是部分讨论的题目:《中国记者职业的演变》、《读报为何是晚清留学生的潮流》、《民初舆论界议政还是不议政》等。

在进行问题讨论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题目内容讨论的大致方向,只有教师具备足够的知识积累和全方位思考能力,才能在讨论中游刃有余的应对学生的各种提问,便于引导。其次,教师要先行布置讨论该题目所需要阅读的文献资料,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并总结出观点。另外,在讨论之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概括制作成PPT以备使用。

3.2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我所设计的中国新闻史课程考核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互动讨论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察学生在问题交流环节的表现,包括对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对问题的解答能力和多元思考,主要在运用PPT发言时体现;

第二,书面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察学生对准备过程中阅读整理的文献资料的熟悉程度,以及在每一个问题讨论结束后的总结梳理能力,主要以文字作业方式呈现;

第三,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用闭卷笔试,内容以开放性问题为主,结合教学过程中所讨论的问题,考察学生对新闻事业发展的认识和从中汲取到的经验,体现在对试卷给定材料的分析思考。

3.3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在每一次专题讨论之前,由任课教师先就本次讨论的问题作简要陈述和背景介绍,之后由学生小组上台发言并接受提问;

第二,教师要制定提问的规则和时限,要求学生围绕核心内容提问,不赘述前面同学的发言内容,不能反复追问或一人多次提问,尽量满足大家参与的愿望和积极性,并在每一个环节结束后适当总结,提炼学生发言的核心内容;

第三,在互动中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进程,把握方向和讨论边界。教师也要适时进行补充总结,避免现场出现过度争执或偏题命题的情况;

第四,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面对学生,在不违背根本原则的前提下,给学生自由的讨论空间,尽量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只有充分的讨论,才有全面的思考和认识,这也是翻转教学所要实现的目的。

4 总结

通过两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借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教学设计只覆盖了少部分重点内容,而学生小组的发言采用的是一个主题一个小组的发言方式,没有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投入到话题的思考、研究和讨论当中,因此这方面的设计和调整将是未来的重点。另外,如何改变少数学生只求及格的态度,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翻转课堂带来了全新的课堂互动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对内容的重新设计,采用有别于传统的考核方式,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未来我们将培养出什么样的新闻人,而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也将继续下去。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训项目 行动导向 采访实战能力

如何使职业教育面对挑战并发现挑战中蕴含的机遇?对此,德国开创了双元制教学,提出了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职业教育家分别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

随着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它以势不可挡之势显示出异于传统教育的全新特点。它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培养的是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大量的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些人主要从事生产、营销、管理、服务类的工作。他们需要做事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需要具备熟练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本专业中的高级技能。

如何做到这些,其中项目实训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在《新闻采访》精品课建设中,我们对于项目开发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就尤为注重。

一、《新闻采访》课程中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1.课程整体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为确保项目设计贴近工作过程,符合社会需求,我们到周边传媒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然后依照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和职业能力素养的要求,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把课程先设计为五大一级项目,即,策划采访方案、发现新闻线索、进行采访准备、进行新闻采访和处理访后事宜。然后在每一一级项目下又分设出若干子项目(二级项目),分别进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学时等设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别按照各个新闻媒体中采访流程模拟媒体部门分小组进行项目的实施,同时随时查漏补缺,适时调整。

2.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在整个课程教学项目设计与实施中,又穿插课上课下两个综合项目的设计。课上设计为采访牡大教学改革之路,课下设计为探秘渤海古国。课上与课下项目让学生分别挑选本小组所在的媒体,然后依照教学进度表中所设的一级单项项目依次进行实训,最后在期末以DV或作品集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评定出等级。

3.单元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在每一个二级项目之下,都要对每一个教学单元都进行单元实训项目的设计。并且灵活进行实施。

比如在设计第一堂课时,教师能否引发起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要开动脑筋。我首先请一位嘉宾到场,给学生布置一个采访嘉宾的任务。接着把学生按6-7人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6分钟,确定本次采访意图及问题,然后任选一个小组任选一位代表对嘉宾进行采访。采访结束后,再请一位学过新闻采访的同学对嘉宾进行采访。两个采访,肯定效果迥异,然后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差距,同时鼓励学生“你也可以像师哥(师姐)一样优秀”。接着再指出本学期将训练的单个项目与综合项目。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本学期将要进行的实训项目也一并带出,学生跃跃欲试地等待着下一节课。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通过项目实训使学生的采访技能得以提高,职业素养得到培养。为学生将来“零距离”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设计项目时尚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实训中还要逐渐完善。

二、《新闻采访》课程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

1.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

为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自进行《新闻采访》精品课建设以来,我们就先后与多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几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我们的学生在第五学期可以分期分批到基地进行实习,在记者的亲自指导下,能力素养在实践中得以提高。像刘庆建、王昭等好多学生都深受好评。同时,学生在第三、第四学期,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同企业合作无偿完成企业的采访任务,企业满意,就可以使用。

2.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

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如果只是拘泥于校外,恐怕得到训练的学生毕竟数量不多,时间也有限。考虑到这一因素,我们便强化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我们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宣传部所办的《牡丹江大学报》”等作为我们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在学校的资助下,我们建设了《新闻采访》实训室、报纸采编实训室、系报――《文化与传播报》等。尤其要提的是《新闻采访》实训室和《文化与传播报》。《新闻采访》实训室,备有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录音笔、非编系统、演播室系统等多项设备,基本满足学生采访实训的需要。仿真的设计,令学生宛若真正成为小记者,拥有了自己的舞台,极大地发挥了创造力;同样,《文化与传播报》更是使学生在报纸采访与编辑上得到了切实的锻炼。

3.课堂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

在充分开发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同时,还时刻注重课堂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使课程教学充分形成“实训一条龙”。力争完全做到每堂课都设定能力、知识培养目标,用真实的采访任务设计实训项目,或利用实训室或到户外,或模拟式教学或现场教学,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实训项目,有效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经过如此实训的学生,即经过专业知识素养的培训,又经过了技能提升的训练,从采访实践中一路走来,毕业后又输送到他已熟识的新闻岗位,因而深受企业欢迎,基本达到了“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建荣,陈祝林,狄海德.中德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闻摄影;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45-02

新闻摄影并不是用相机摄取影像的过程,而是摄影师用某种思维方式认识感知事物的过程。这一特性决定了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为主导[1]。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基于情境的教学模式,强调对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笔者以此教学模式为指导,开展新闻摄影课程的教学实践。

1 认知学徒制简介

所谓认知学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是一种从改造学校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出发,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2]。其理论框架主要聚焦于4个维度,即内容、方法、顺序和社会性,科林斯认为这四个维度也是任何理想的学习环境应涵盖的组成部分[3],如表1所示。

2 基于认知学徒制的新闻摄影教学实践

2.1 教学过程

认知学徒制主张学生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学习,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一主张来源于“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思想,即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新闻摄影课程的教学就是采用的这种双主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1)建模。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教师首先传授课程的领域性基础知识,包括摄影器材的基础知识、摄影的基本技术和技巧、摄影构图的基本知识、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以及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等;接着以经典案例的形式进行策略性知识的传授,案例重点放在分析部分,以思维过程为主线,分维度进行解析。

2)情境设计。设计情景化的活动,并与相关的预期结果关联起来,以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模拟学习,发展远迁移能力。设计的活动一般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预期结果没有标准答案,开放性和自主性较大,以利于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3)提供支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架”,如概念支持、元认知支持、过程支持、策略方法支持等。由于上述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包括完成活动需要的基础知识、过程、方法、资源等方面。

4)清晰表达。较强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清晰表达既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学伴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实现学生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对自己活动成果的展示来实现这一环节。

5)反思。鼓励学生积极反思、评价或修正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活动过程与专家的示范进行比较,在作品展示时,评价其他学生的表现,指出别人的优势和自己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

2.2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整体编排上,遵循认知学徒制的以复杂性递增的顺序原则。内容体系包括4个单元:单元一,摄影器材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单元二,摄影技术基础;单元三,现代新闻摄影理论;单元四,普利策获奖作品评析。在单元内容的编排上,遵循认知学徒制的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的顺序原则。在建模过程中首先明确单元知识的总体目标、应用成果,继而是单个知识、技能的传授、应用,让学生首先从全局上把握目标,进而探究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局部知识、技能。

2.3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认知学徒制的示范、脚手架支撑、清晰表达等方法。1)示范。教师主要通过典型性案例示范展示课程知识的应用情境、操作步骤,还能展示整个思维过程,给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供很好的帮助。2)脚手架支撑。本方法的具体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表述。3)清晰表达。本方法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个人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两种方式,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学生以教师的示范为参考,阐述自己的实践过程,并且能解答来自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

2.4 教学环境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学习方式单一、实践管理困难、缺乏互动等问题,笔者设计、开发新闻摄影网络辅学平台,以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环境为主、以网络学习环境为辅的教学环境。平台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3 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来自师资、学生两个方面的问题。

1)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帮促性教学技巧。在占主导地位的建模和情境设计部分,要求教师最好能亲自参与实践,并以规范的思维模式分析、表述实践过程,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易于理解、便于模仿的思维框架。在学生占主体地位的提供支架、清晰表达和反思部分,要求教师既能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又能加以引导,避免实践的盲目性。

2)学生花在完成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可能会更多。认知学徒制主张学生在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中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而这种特质的学习活动往往比较复杂,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个问题也给部分学生造成一定压力,在提交的作业中出现从网络下载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胡立德.以素养能力为主导的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新闻界,2009(5):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