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
当日,由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共同主办的2016“推进与中亚国家农业科技合作, 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高层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戴小枫在会上分析了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及国际发展形势和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
何谓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以产后为主体标志的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戴小枫说,现代农业始于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是农业从业劳动力占全国从业劳动力的比重降至20%以下、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降至20%以下、传统种植养殖产值占农业总产值降至20%以下(产后加工、保鲜、物流等的产值占到80%以上)。
戴小枫说,现代农业的建立过程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是把农村人变为城里人、把农民变为产业工人、把农村变为城镇的过程,也是农业自身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过程。
戴小枫解释,在某种意义上,现代农业是以产后为主体和标志的农业,没有产后加工、储藏、物流等产业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自身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标志、主体和必由之路。
现代农业的美好前景农业成幸福产业 农民成有尊严群体
戴小枫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脱胎换骨,就是要脱掉传统农业的胎,换成现代农业的骨。他说:“农业除了搞粮,要搞饭、搞活、搞绿、搞生态、搞文化,除了卖农产品,还要卖过程、卖体验、卖观感,有文化说头,有休闲玩头,有再来念头,有后备箱带头,有发展奔头。”
他这样描绘未来现代农业的前景,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古朴村落为形,以创新创意为径。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空气变人气,青山变金山,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礼品。
未来现代农业下的农民,在离城不近不远的地方,住着不高不矮的房子,吃着不咸不淡的饭菜,呼着不雾不霾的空气,看着不土不洋的演出,干着不轻不重的农活,泡着不冷不热的温泉,过着不紧不慢的日子。
“养眼养胃养肺养心养脑,慢吃慢喝慢睡慢过,农业做成幸福产业,农村做成欢乐家园,农民做成有尊严群体。”戴小枫说。
如何发展?进行里程碑式农业革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在中国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戴小枫表示,需进行一次里程碑式的农业革命,更新观念、变革模式、建立全新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创新体系及其相应的社会支撑体系。
他说,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农户+合作社+加工流通企业”模式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各种融合模式,让农民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增强参与能力,分享发展成果。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就要对2.3亿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270万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搞融合发展,12万大型龙头企业主要搞标准、品牌、资本,以此引领要素向其聚集,形成金字塔或雁阵效应。”戴小枫说。
【关键词】门头沟区房山区;旅游发展
一、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背景
(一)区域旅游一体化符合世界城市建设的方向
现代旅游业竞争已从景点景区竞争,发展到线路竞争、城市竞争,直至目前的区域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下,以城市旅游资源为纽带发展区域旅游,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对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旅游一体化明显符合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
(二)区域旅游一体化符合生态涵养区的发展需求
借助门头沟区、房山区两区的名气和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涵养区是具有一定生态理念的。从生态学的角度讲,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而生态是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由于两区生态环境的类似和相关性决定了发展该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必然性,也是现代社会保护生态系统的一种必然选择。
(三)区域旅游一体化符合北京山区旅游发展的实际
通过旅游产业集群优势效应,大量旅游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柔性集聚,有利于降低群内企业产品成本、信息成本和外部经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有利于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树立区域旅游品牌,形成区域营销优势。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产业集群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更是解决北京山区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解释
区域旅游一体化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是指区域内各国或各地区的旅游业的各种要素,包括旅游者、旅游产品、旅游资金、旅游技术、旅游人力资源,能在区域内得到的合理分配和充分流通,并形成相互依赖、分工发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一种状态;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是指区域内不同国家或地区彼此间为发展区域旅游遵循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就旅游领域的联合而达成旅游联盟(联合)的渐进过程。
(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世界旅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旅游的纵深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在我国尤其东部地区蓬勃开展。如长江三角洲地区,200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合作(杭州)宣言》的签署为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又使各城市充分享受到旅游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除此之外,我国其它各省也都分别开展相关的活动,如“中国丝绸之路旅游联谊会”、“南京旅游联合体”、“珠三角旅游推广机构”等。这些联合都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但总体说来,中国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在逐渐呈现活跃的发展态势。
三、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一)相似性的客源市场
两地均处于北京的郊区,其旅游形式一般是满足于就近城市居民旅游需求,所以核心市场应为北京,中程市场为北京周边津、冀等城市。基于对两区整体旅游市场的定位和细分,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作为北京周边最重要观光休闲地,两区的主要客源市场均为北京,因与天津、河北同属于首都经济圈,因此核心市场可以辐射到天津、河北。游客旅游目的明确,主要有观光、休闲、度假、避暑、采摘、探险、野营、科普等,客流量大,出游率高,消费档次高,是最主要的客源市场,客源稳定,开发潜力较大。
2、机会客源市场:其他地区游客,数量少、消费档次一般、停留时间短,多为半日游或一日游。
3、两地景区作为京西山水文化休闲走廊中的核心景区,完全具有形成互补性的市场合作的条件。
(二)互补性的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类
2、历史人文类
门头沟、房山两区区域旅游资源地域集聚度高、特色明显、组合优良。两区均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以岩溶地貌、动植物资源以及河湖资源等为主的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其中,主要山脉均系太行山分支,地形骨架呈现出独特的地质特征;流经的三大水系彼此相通,使得山水景观有序的衔接。
两区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孕育了各地区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这些年,两区都尝试打造文化牌,推出“山水文化”、“京西文化走廊”、“和美山水、文化庄园”等旅游产品,初步显现出两地文化脉络的承接。此外,该区的旅游资源结构合理,地域组合优良,各地旅游资源存在着互补性和优势叠加性。
3、支柱产业类
(1)乡村旅游农业
北京已存在庞大的乡村旅游市场。根据2007年的调查,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度假,近1/3的市民愿意在双休日到郊区旅游,其中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到200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1581万人,按照调查中愿意出游和实际出游的人数比例,郊区的休闲度假市场已经是一个相当有规模的旅游市场。对于地处北京山区的门头沟区、房山区两区的乡村游发展的更是如火如荼,都已凸现规模。对其两地的乡村旅游类型可归为以下三种:
第一,依托景区发展型:如门头沟区灵山景区的江水河村、妙峰山景区的涧沟村、樱桃沟村、门头沟古民居爨底下、石板房村、四马台村等。这些村地处景区腹地或周边,地域位置优越,客源市场稳定,所以他们是发展民俗旅游最快的群体。
第二,依托特色林果业发展型:两区都有着丰富的林果资源,可采摘的品种很多,如京白梨、苹果、红果、红杏、樱桃、草莓、香椿、核桃等干鲜果品应有尽有。通过开发各种果园,吸引游客到园内参观、采摘,还可餐饮住宿,这样,不仅有了旅游接待的收入,而且还增加了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如农梦园、妙峰山镇的樱桃园、采摘篱园:房山北石门村、水峪谷村落等都属这种类型。
第三,依托养殖业发展型:利用珍禽养殖建成集餐饮、住宿、娱乐、观赏、垂钓、品尝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场所,从而发展休闲旅游。这样,即扩大了农民就业的机会,同时也达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如潭柘寺镇鲁家滩村的仙潭珍禽园、清水镇张家庄村的清水鹿鸣园、黑龙潭的泉水河谷文化休闲长廊等都属这种类型。
(2)生态环保工业
生态产业也呈现一定的互补性。历史上,门头沟区煤炭资源就很丰富,自元代以来一直是北京城的重要能源基地、军事重地和工业基地。房山区更是被称为“煤炭之乡”,所以两区的碳汇工程建设很好,这对发展生态修复和科普教育旅游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为北京修学旅游提供场所。
四、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战略研究
(一)整体发展战略
为了城市山区的长远发展,对于北京门头沟区、房山区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应本着生态保护的原则,将其最终打造成北京西部的生态屏障,使得“京西文化休闲、千年古村之旅”名副其实。
(二)旅游服务企业和旅游产品一体化战略
1、旅游服务企业一体化
(1)景观专线一体化
对于两大区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观,可以以山水画廊的形式设计一条旅游景观专线,这样可以将两区属于太行山山脉的山峰和河流构成一条景观长廊,使两地的自然资源形成一个整体,让游客在到达景点的路上尽情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首先是旅游大环线:
爨底下村——柏峪——黄草梁——龙门峡
这样可以将门头沟和房山两区的景点作为一个整体穿梭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旅游环线。
其次是每个区的主干游览路线:
房山区:石花洞——圣莲山——十渡——泉水河谷文化休闲长廊——蟠桃宫——白草畔风景区——云居寺
门头沟区:爨底下村——灵山——妙峰山——龙潭瀑布——潭柘寺——百花山——千亩果桑林——桑峪村
最后是加强区域性旅游通道建设:
通达性较差是当前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的瓶颈问题。加强这些通道建设的合作,依托区域的公路、铁路等所构成的区域立体交通网络,建立和形成集旅游生产要素和游客流动及服务系统为一体的旅游通道体系。利用这些交通通道最大可能地串联区域内各大景区景点,使这些交通通道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通道。尤其要注意把108、109国道等重要的区域通要道发展成为黄金旅游通道。
(2)加大配套设施建设一体化,提高旅游服务品质
第一,快速畅通工程建设,实现旅游交通设施体系化。就整体而言,两地专业化的旅游交通公司数量少,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且交通工具落后,舒适程度不够。因此,加快畅通工程建设,构筑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城市道路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是两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第二,整体规划好酒店、旅行社布局。两区政府部门要实现资源整合、品牌塑造,并引导旅游酒店和旅行社在加强行业内部协作、旅游酒店与旅行社协作,使各企业能针对市场的各种需求进行明确的产品定位,达到旅行社、酒店合理的功能结构,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2、旅游产品一体化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按照旅游产品连接紧密化、塑造精品旅游品牌、旅游产品形态多元化三大旅游产品一体化要求,对区域旅游产品进行系统开发,通过旅游线路的总体设计,逐渐呈现凸显区域总体特色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区域性旅游产品群,形成区内旅游产品之间彼此互惠互利、互助合作的旅游产品一体化格局。
(1)旅游产品连接紧密化
由于两地的旅游产品具有很高的相关度,所以可将产品类型归为以下三类:一是“养生+度假+休闲”——生态产品一体化。主要将其自然景观形成的山水画廊进行整合;二是“乡土+绿色+健康”——乡旅产品一体化。主要是将各个村的特色农业园区进行综合管理,如各种果林文化、民俗文化等,使活动接连不断、延长游玩和停留时间;三是“宗教+民族+历史”——文化产品一体化。该区佛教文化盛行,有潭柘寺、云居寺等。古迹文化更是络绎不绝,如古村、古道、古地道、古街巷、古民居、古树等,形成一道历史长廊,演绎着我国古老的文化。
(2)塑造精品旅游品牌
对两区域内的各旅游景区进行比较分析、排序和布局,最后选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先旅游区。尤其是重点对目前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产品的配套建设进行开发,通过重点建设一批融山水文化及乡村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区,尽快形成具有相当产业规模的综合接待能力,增强对国外、国内游客的吸引力。
(3)旅游产品形态多元化
旅游一体化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可能抹杀了各区域内的自身文化的本质特征,使得旅游产品单一化、雷同化和标准化,使区域旅游丧失旅游竞争力。为此,在塑造和培育区域性统一的旅游形象品牌的同时,应重视区域旅游一体化背景下地方特色的保存,旅游产品应具备明显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以使区域旅游旅游产品形态多元化。
目前,该区域旅游产品形态的多元化宜以以观光旅游为基础,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旅游。如会议旅游、节事旅游、商务旅游、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访,此外,对于乡村旅游这一主线,对于两个区域也有不同特色的产品,让游客体验到各式各样的异域乡村风情。并且,每个区的生态游也体现了各自的风格,使得一体化中又带有个性化。
(三)联合促销、打造区域独立的知名旅游品牌
(1)树立区域旅游形象
结合两地的旅游资源特点,推出“京西文化休闲,千年古村之旅”的旅游形象口号,使其逐渐成为该区旅游的总体形象,最终实现该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2)形成区域旅游营销机制
区域旅游的促销是跨区域的,这种联合促销,可以是旅行社之间,也可以是旅游局之间、旅游协会之间。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旅行商(买家和卖家)、旅游经营者、旅游行会、民间旅游组织、旅游业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等多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旅游营销机制。政府可以组织各方定期召开旅游开发协调会,共同研究区域宣传和促销策略,研究互补产品的组合搭配,按共同商定的原则和产品线路报价,合作组织客源,开展日常营销活动。
(3)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
旅游业是信息依赖型产业,它对信息技术具有敏感性和超前性。区域旅游一体化也将使得信息需求潜力与流动规模加大,要求建立新型的交互式的旅游信息体系。旅游信息体系,包括旅馆预订系统、旅游线路动态信息网、旅游管理系统、旅游咨询系统等。纵向上要求建立咨询、预订、服务、管理、救援等一条龙的旅游信息体系;横向上信息的流动要打破地域限制,要求区域内各地进行协作,形成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信息网,实现信息的动态化和及时更新。尽最大努力进行面对公众的促销,而不是光面对中间商进行大力推销,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
五、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未来展望
(一)旅游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区域旅游一体化使相关的旅游景区整体运作,这不但丰富了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可避免单个景区存在的资源单调薄弱、产品结构单一的致命缺陷;并且将各个景区的优势资源联合开发,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利用资源种类与数量的优势,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扩大旅游活动的时间容量,满足旅游者对旅游的组合性需求,获取更佳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在旅游交通、饭店等设施建设、景观开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管理机构设置、工作岗位设置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资源共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旅游供给的优化重组。
(二)区域旅游网络形成带来更多益处
区域旅游网络形成是区域旅游一体化重要特征。旅游一体化带来的区域旅游网络化使得各离散的旅游景点和景区联接成较复杂的要素综合体,景区之间时空距离相对缩短,游客可以从核心景区合理、便捷、舒适地向周边景区移动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扩展主景区波及面,牵引大片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旅游资源因网络化而获得重组,彼此共扼互补以吸引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旅游者,旅游活动不必局限于旅游热点和旅游旺季,可以利用冷点资源和弥补资源的节律性更替,实现时序互补。
参考文献:
[1]宋书灵,王薇薇.北京山区县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04).
[2]宋金平,李香芹,吴殿廷.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山区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一、工作思路
20__年,市文化旅游局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繁荣艺术创作,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强化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监管,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在发展目的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休闲健身、娱乐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在发展战略上,必须提升潜江文化软实力,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在发展理念上,必须一手抓公益性事业,一手抓经营性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繁荣文化旅游市场,推动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四是在发展动力上,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全市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焕发全市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主要举措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文件精神,立足工作实际,结合文化旅游(体育)“十二五”规划,切实做到业务建设、产业发展、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四位一体、齐头并进。
1、切实加强业务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是推进文艺精品生产。力争推出1-2台新创作的优秀剧(节)目,并力争在省内、国内重要艺术活动、评比中获得大奖。二是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免费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开展“月月红”广场文化活动以及节庆文化活动。在重要节日期间,开展非遗节目展演、腰鼓秧歌健康舞蹈表演、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同时,扶持、引导、鼓励农民点歌台、农民乐队、农民剧团服务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三是依托文艺载体,繁荣文艺事业。以文化事业单位和社会文化团体为载体,繁荣现代气息与乡土风情相结合的戏剧、小说、诗歌、诗词楹联、音乐、舞蹈、书画、摄影、民间文艺等文学艺术,形成百花齐放的文艺发展格局。
2、切实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文化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是普遍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产业。一是加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力度。抓好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以文化产业园为依托,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快龙湾遗址本体保护与旅游开发步伐,按计划实施龙湾遗址放鹰台遗址群保护实施建设项目、龙湾遗址·章华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深入发掘智者大师文化内涵,启动智者大师及宗教文化场所建设,弘扬佛教文化,增加旅游景点。复原“两李”(李汉俊、李书城)故居。通过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体系。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支持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产业投入机制。适应消费快速增长的新形势,在书店、剧院等文化经营单位内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影院线、演艺联盟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建立融入“1+8”城市圈的图书报刊、影视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艺术品、演出剧目的营销网络。三是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发展三产业文件精神,争取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市场准入、工商和价格管理、土地使用、资产管理、收入分配、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予以倾斜。
3、切实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紧围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贯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平稳有序地推进体制改革。二是重点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文化单位免费服务机制、特色服务机制;推广剧团、书店改革的经验,按照“设置岗位、明确职责、竞争上岗、绩效考核、奖惩兑现”的步骤,在“四馆”推行竞争上岗,激发文化事业的活力。
4、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教育。人才培养设是实现文化、旅游、体育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制度、技术性业务性专业人才的传袭人制度,全面提高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三、工作重点
1、启动文化产业园机构设置及相关项目规划、论证、建设工作。启动大剧院、中国剧协剧本奖创作基地和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论证,推动文化产业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完成市少儿体校教学场所、体育场所及住宿楼拆迁、还建安置工作。
3、继续实施龙湾遗址保护与开发工作。力争在龙湾遗址保护站建成多媒体接待厅。启动龙湾遗址章华宫复原与推测设计规划论证。实施龙湾遗址放鹰台遗址群保护实施建设项目、龙湾遗址·章华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4、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续组织实施“月月红”广场文化活动,每月组织一场以上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继续实施送文化下乡活动,每年完成送文化下乡100场。在重要节庆日开展大型广场文化活动,传播社会主义主旋律先进文化。
5、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文化、体育设施。完成138家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实现农家书
屋覆盖所有乡村;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6、做好旅游线路推介工作,将我市纳入武汉——宜昌旅游线路;加大我市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指导完善旅游业带动的旅游社、宾馆、餐饮业服务配套工作。
7、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对“潜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编制完成《“引江济汉”暨兴隆水利枢纽工程旅游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
8、严格督促和指导高石碑镇窑岭村旅游名村创建工作。积极跟进龙湾镇、积玉口镇旅游名镇申报工作,力争至少一个镇申报成功。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申报星级农家乐、宾馆星级申报的指导工作。
9、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争菜花龙灯、潜江唢呐等非遗项目列入全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争取龙湾文化生态保护区获批。